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593728704 上传时间:2024-09-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阳市2022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中质量评估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散文中,有一类题材几乎为所有写作者青睐,那就是亲情散文。所谓“亲情散文”,是指以家人亲戚为叙写对象,抒发亲情感受的散文类型。情感是散文的核心元素,而亲情无疑又是情感中最柔软、最真挚、最动人的部分。这类散文不用面壁虚构,不用绞尽脑汁,只要调动情感积累和生活记忆,下笔即如拧开了水龙头。然而,亲情散文易写难工,要想在文学性和思想性上达到“文质兼美”的效果,避免同质化、程式化,令读者耳目一新,有几个方面需要留意。首先,在主题表达上可以更加丰富多元。对亲情的赞美

2、,是每个写作者发自内心的声音,也是亲情散文的一个特色和长处,文学史上留下的诸多名篇就说明了这一点。写父母勤劳、善良、节俭、无私乃至伟大,“父爱如山”“母爱如水”,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主题表达,将亲情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体现出来,更深刻地表情达意。其次,陈年往事,流金岁月,绵绵不绝的思念和缅怀,能够将亲人过去的点点滴滴勾连还原,在叙述形态上这是写过去。除此之外,是否也可以写写“现在时”呢?将回忆与对亲情的动态描摹结合起来,也许会更加生动鲜活。那么,该如何推陈出新,创作出具有崭新审美气象的亲情散文呢?我们可以从一些散文名篇中,获得有益启发。首先要选择独特的叙述视角。中国古代诗文

3、皆有托物寄情的艺术传统,将感情附着于具体的物象上,或选择一个观察与抒发的角度,这样比大水漫灌式的叙述更清晰,给人印象更深。如朱自清的名篇背影,写一个父亲对远行儿子的慈爱,将视点聚焦在父亲的“背影”上,那个穿过铁道、费力爬上月台去买橘子的肥胖蹒跚的背影,成为父爱的经典符号。铁扬的母亲的大碗,选取一个道具大碗来写母亲。勤勉省俭的母亲只有在生日时才拿出大碗吃饭,这只大碗跟母亲生命中的重要时刻紧密联系在一起。大碗里盛放的是饭食,同时又盛满了庄重、尊敬、怀念等种种精神元素,是写实,也是隐喻和象征。其次是写出独特的生命体验。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幸福的家庭也各有各

4、的生活况味。在亲情散文写作中,不能只看到“相似性”,而要写出共性中的个性。如彭程的对坐,作者选取了一个日常生活场景,与年老的父母相对而坐,这是我们很多人都有的经历。但细心的作者在默默流逝的光阴里却别有一番深刻洞悉,“生命是一个缓慢的流程,在成长、旺盛和衰颓之间,他们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渐行渐远”。与父母“对坐”的短暂驻留,终会迎来永久的分离,这种感觉真实到残酷。但作者又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的清醒,反面恰恰是珍惜。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写父子之情,温情脉脉,“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子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代际间的尊重理解是重要的,“多年父子

5、成兄弟”是作者眼中平等、民主的现代家庭关系的理想境界。汪曾祺将个人体验升华到思想层面,用文字留下了一个经典的亲情范式。第三是要在人性深度开掘上着力。应当承认,家庭关系与亲情关系是世界上最复杂最纠葛的关系。爱,不全是温暖,不恰当的爱有时也是一种负担甚至伤害,人性的深刻和复杂或许在这里比别处更能得到烛照。但是,出于避讳等原因,作者往往不愿写亲情关系中不如意、不和谐的一面,单纯赞美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其实,亲人间的隔膜如何消除、矛盾如何化解以及如何相互理解和体谅对方,更为重要。如陈福民的与你遥遥相望,几乎颠覆了以往作品中的母亲形象,他不着力颂扬母亲善良、勤劳等美德,也不着力抒发自己的缅怀和思念,而是将

6、亲子关系推到一个更为平等的对话层面。“遥遥相望”一语充满了无奈与辛酸,拓展了亲情关系的另一个维度。彭学明的长篇散文娘,是一部忏悔书,它的震撼之处,不是讲述了母亲命途多舛的人生,而是椎心泣血地抱愧作为人子对母亲的种种不恭,从而揭橥出母子亲情不对等的普遍现象,引人自省。作者敢于自我解剖的非凡勇气委实罕见。契诃夫尝言,“独创是艺术的生命”。在亲情散文写作上,作者应尽力走出舒适区,规避艺术窠臼,在选题、立意、呈现等方面悉心揣摩,自出机杼,则佳作可期。(选自2022年6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刘江滨散文如何写亲情)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几乎所有作者都青睐写作亲情

7、散文,这种题材的散文记叙描写家人亲戚,抒发对亲情的感受。B. 写亲情散文容易,但在思想性和文学性上达到“兼美”有难度,容易出现同质化、程式化的现象。C. 铁扬选取“大碗”来写母亲,运用写实与隐喻和象征结合的手法,符合中国古代诗文托物寄情的传统。D. 作者认为代际间尊重理解是重要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是平等民主的现代家庭关系的理想境界。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阐明亲情散文的内涵,接着指出其易写难工的特点,重点论述了写作亲情散文如何推陈出新。B. 文章举朱自清描写父亲背影的例子,论证了创作出具有崭新审美气象的亲情散文要选择独特的叙述视角。C. 陈福民和彭学明

8、的作品分别表现了更为平等和不对等的亲情关系,运用对比论证,证明应深度开掘人性。D. 在论述创作具有崭新审美气象的亲情散文的艺术方法时,各段都采用总分结构,各段之间层层递进。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写作亲情散文不用虚构和劳神费思,只需要从生活记忆和情感积累中取材,就可以文思泉涌。B. 亲情散文要让读者耳目一新,就要尽量避免和经典名篇一样写父母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伟大的人格。C. 基于家庭关系和亲情关系的复杂性,作者认为人性的深刻和复杂或许在亲情中尤其能得到洞悉。D. 亲人间消除隔膜、化解矛盾等比单纯赞美更重要,所以写作亲情散文要有勇气,不避讳这些内容。【答案】1. D2.

9、 C3. C【解析】【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作者认为代际间的尊重理解是重要的”错误。“多年父子成兄弟是平等民主的现代家庭关系的理想境界”是汪曾祺的观点,选项张冠李戴。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运用对比论证”错误,原文“陈福民的与你遥遥相望,作者敢于自我解剖的非凡勇气委实罕见”不是对比论证。内容上有对立性不一定是对比论证,要看这种对立是否为了强化证明其中一方的正确性。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A.“不用虚构和劳神费思,只需要从生活记忆和情感积累中取材,就

10、可以文思泉涌”过于绝对,原文是“然而,亲情散文易写难工,要想在文学性和思想性上达到文质兼美的效果,避免同质化、程式化,令读者耳目一新,有几个方面需要留意”,可知亲情散文想要写好,需要注意和掌握的内容还很多。B.“尽量避免和经典名篇一样写父母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伟大的人格”曲解文意,原文“文学史上留下的诸多名篇就说明了这一点。写父母勤劳、善良、节俭、无私乃至伟大,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主题表达,将亲情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体现出来,更深刻地表情达意”,可知原文并非要避免经典的主题,而是多方面多角度切入亲情散文的写作。D.选项强加因果,原文“人性的深刻和复杂或许在这里比别处更能得到烛照

11、。但是,出于避讳等原因,作者往往不愿写亲情关系中不如意、不和谐的一面,单纯赞美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其实,亲人间的隔膜如何消除、矛盾如何化解以及如何相互理解和体谅对方,更为重要”,可知原文的意思是作者不愿写“不如意、不和谐的一面”,但是通过写作文章消除“亲人间的隔膜”却非常重要,两者间并没有因果关系。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伏旱,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期间的旱象,因这期间正处于伏天,故称“伏旱”。伏旱的特点是太阳辐射强烈,温度高、湿度小、蒸发和蒸腾量大。伏旱主要发生在中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

12、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且少台风活动时,容易出现严重干旱,降水量显著少于多年平均值的现象。夏季是农作物生育旺盛的时期,伏旱虽不及春旱出现的频率高,但对作物的危害一般较春旱重,所以有“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的农谚。(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适度的台风雨,对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有一定的好处。陆游的喜雨歌就描述了台风携雨解“伏旱”的景象。这首诗是南宋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农历六月,陆游在山阴故乡写的。农历六月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盛夏伏旱期,这一年六月前苦旱,刚好有台风携雨解“伏旱”,甘霖普降,大面积旱情解除,农民得以丰收。(摘自顾芳佳陆游的诗与气象灾害)材料三:据预测,9月长江上游

13、降雨较常年同期总体偏多,对旱情缓解有利,但部分重旱区旱情仍可能持续;长江中下游及洞庭湖、鄱阳湖地区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少,旱情可能进一步发展,仍需立足抗大旱、抗久旱,部分降雨地区则需防范旱涝急转引发次生灾害风险。四川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说,四川省今年遭遇了近10年来最重夏伏旱,旱情持续40多天,无有效降雨。四川省发挥大型灌区骨干工程“挑大梁”作用,强化水资源精准调度和科学配置,7月以来全省水库工程供水累计抗旱浇灌面积378.52万亩,解决了146万人因旱情饮水受影响问题。根据预测,8月31日至9月5日长江中下游无明显降雨过程,至10月降水量偏少。长江水利委员会将继续做好旱情监测预警,制定上游水库群蓄

14、水计划,完善抗旱水源准备,为杭旱提供技术支撑。(摘自2022年8月30日新华社应对伏秋连旱防范旱涝急转)4. 下列对伏旱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伏旱因伏天发生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而得名,通常发生在7月到8月之间。B. 伏旱时阳光强烈,高温低湿,蒸发蒸腾量大,给农作物造成的影响最为严重。C. 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台风活动少,容易出现降水量明显少于往年的伏旱。D. 伏旱不仅会给农业生产活动带来危害,而且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威胁。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农谚表明,我国春天更常出现干旱,伏旱相对少见,但一旦出现伏旱,对农业生产危

15、害更严重。B. 喜雨歌描写在伏旱后普降甘霖的景象,说明古人认识到适度的台风雨有利于缓解伏旱这一自然现象。C. 四川省7月以来通过调水来浇灌农田,供给人民饮水,应对40多天无降雨引发的今年最重夏伏旱。D. 与常年同期相比,长江上游9月降雨总体偏多,但8月底至10月,长江中下游降水量都偏少。6. 我国应当如何预防和应对伏旱?请结合材料简析。【答案】4. D5. B6. 伏旱发生前,要做好旱情监测预警,制定上游水库群蓄水计划,完善抗旱水源准备,为抗旱提供技术支撑。伏旱发生时,立足抗大旱、抗久旱,强化水资源精准调度、科学配置,发挥水利骨干工程的作用。伏旱发生后,部分降雨地区则需防范旱涝急转引发次生灾害风险。【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伏旱因伏天发生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而得名”错,原文是“伏旱因这期间正处于伏天,故称伏旱”,可见,伏旱得名的原因是发生在伏天的旱象。B“伏旱给农作物造成的影响最为严重”错,原文是“伏旱虽不及春旱出现的频率高,但对作物的危害一般较春旱重”,可见,是相较于春旱影响更严重,并不是“最为严重”。C“降水量明显少于往年的伏旱”错,原文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且少台风活动时,容易出现严重干旱,降水量显著少于多年平均值的现象”,可见,伏旱时降水量显著少于多年平均值。故选D。5题详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