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课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93610067 上传时间:2024-09-2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量技术机构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案例分析及对策部分市州县计量技术机构飞行检查情况分析1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常见问题n n证书质量不高n n记录不规范n n标准器不配套n n环境条件不满足要求n n人员素质低2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检定证书存在的主要问题n n证书封面格式不规范、正确未严格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国质检量函2005861号”关于印发新版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封面格式式样的通知的要求进行设计,字体字号不符;一些机构未采用统一的业务管理系统,导致证书格式不统一和信息不统一;n n证书信息不充分、不完整3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检定单位名称:黑体2号加粗检定证书

2、和检定结果通知书:31号加粗计量检定机构受权证书号、地址、邮编、电话、传真和EMAIL:黑体5号其他:黑体小四号。证书编号应在体系文件中规定,要保证编号的唯一性。批准人、核验员、检定员签字处必须手写检定专用章按文件规定应采用钢印可以在封面的左或右上角加注机构标志;可以对封面采用防伪技术,但不应破坏封面的整体格式式样。4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证书背面格式5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n n检定证书技术数据、结论准确性:检定数据处理不正确或不规范,有的只有检测记录没有计算处理记录,有的检测项目不全,有的检定记录的结果与证书报告结果不一致证书结果报告与检定记录不一致证书中具有时效性的数

3、据未及时更新6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n n法定计量单位规范、正确性:压力单位“MPa”普遍误为“Mpa”质量单位“kg”误为“Kg”或“KG”相对湿度表示不正确:相对湿度:65%RH,不正确,应为:相对湿度:65%,或:湿度:65%RH7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检定记录存在的主要问题n n检定记录未受控检定记录的无受控编号检定记录的无受控编号n n记录的信息量不足或不规范记录的信息量普遍偏少,一些标准器信息不全,环境条件记记录的信息量普遍偏少,一些标准器信息不全,环境条件记录不规范、记录编号不统一或无记录编号录不规范、记录编号不统一或无记录编号n n录项目不完整或实际记录不完

4、整检定记录的项目不全或实际检定记录不全,有的检定记录的检定记录的项目不全或实际检定记录不全,有的检定记录的数据处理不正确或没有数据处理结果记录,检定记录的信数据处理不正确或没有数据处理结果记录,检定记录的信息量少于证书报告的信息量息量少于证书报告的信息量8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检定记录存在的主要问题n n记录数据涂改不规范n n记录数据的有效位数不规范n n数据处理不规范或不记录n n检定结论不正确或与证书不一致9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10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11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检定工作存在的其他问题n n超范围超授权开展检定工作n n标准器不溯

5、源或溯源无效n n环境条件不能满足检定规范的要求n n检定人员未持证或未授权开展检定工作n n规程、文件、设备变更后未进行评价或旅行相关手续12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n n人员素质不高,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法规的重要性、权威性认识不到位,对计量工作的基础性和风险认识不够。n n管理体系没有得到切实运行,有的几乎没有看到运行的痕迹,造成检测质量失控13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计量的基础保障作用及其影响14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计量的基础保障作用n n门捷列夫: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n n测量(measurement):以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n n可

6、测量的量: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人们为了把客观世界的特性用数量表达,就需要进行测量。人们为了把客观世界的特性用数量表达,就需要进行测量。测量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最基础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测测量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最基础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测量是创新的手段之一,测量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量是创新的手段之一,测量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个方面。因此,测量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因此,测量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15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16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保障测量准确的基础方法n n测量结果的溯源性 通过

7、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测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n n溯源性是测量准确的重要的保证 现代社会经济活动需要大量交换测量结果,如:贸易结现代社会经济活动需要大量交换测量结果,如:贸易结算(特别是国际贸易)、社会化零部件生产与产品配套、节算(特别是国际贸易)、社会化零部件生产与产品配套、节能减排、食品安全、医学检验等,只有其测量结果具有溯源能减排、食品安全、医学检验等,只有其测量结果

8、具有溯源性,这种交换才能实现,测量的品质才能得到保证。性,这种交换才能实现,测量的品质才能得到保证。17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计量是保障准确测量的活动n n什么是计量(Metrology)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n n什么是计量学(Metrology) 关于测量的科学。 计量学具有以下特征: 统一性;准确性;法制性;社会性;权威性;技术性;服务性;群众性等。18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计量的主要任务n n统一单位和单位制n n建立国家基准、标准n n建立国家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19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计量活动的主要技术方法检定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

9、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 出具检定证书。出具检定证书。校准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组操作。比对比对在规定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或指定在规定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或指定不确定度范围的同种测量仪器复现的量值之间的比不确定度范围的同种测量仪器复现的量值之间的比较过程。较过

10、程。20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国家计量体系 1. 1.在全国采用统一的计量单位制度;在全国采用统一的计量单位制度;2. 2.由国家计量院由国家计量院(NMI)(NMI)来研制、保持与传递适合本国来研制、保持与传递适合本国需要的国家计量标准,以及由计量院来研究新的需要的国家计量标准,以及由计量院来研究新的测量技术与测量方法,并将其推广与应用到计量测量技术与测量方法,并将其推广与应用到计量用户;用户;3. 3.由国家法制计量部门来协助政府制定并执行贸易由国家法制计量部门来协助政府制定并执行贸易中及其它领域中有关测量的法律、法规;中及其它领域中有关测量的法律、法规;4. 4.承认国家实验室

11、认可部门按适用的准则对测量实承认国家实验室认可部门按适用的准则对测量实验室和测试实验室进行的认可。验室和测试实验室进行的认可。 21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计量的风险及防范国家计量院等(国家基准)大区/省级计量计量技术机构(一级标准实验室)市州计量技术机构(二级标准实验室)县级检定机构和其他校准技术机构计量需求量22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23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名人名言n n聂荣臻: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没有计量、寸步难行。n n朱镕基:材料、工艺和计量检测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计量是工业的眼睛n n徐匡迪:计量是经济建设和投资环境的重要方

12、面。24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计量的风险及防范n n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相关条款:第二十七条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第二十七条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没收计度,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没收计量器具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量器具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第第三三十条计量监督人员违法失职,情节严重的,依照刑十条计量监督人员违法失职,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的,给予行政处分。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的,给予行政处分。25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计量

13、法实施细则的相关条款: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七条 计量监督管理人员违法失职,徇私舞弊,情节轻微的,计量监督管理人员违法失职,徇私舞弊,情节轻微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八条第五十八条 负责计量器具新产品定型鉴定、样机试验的单位,违负责计量器具新产品定型鉴定、样机试验的单位,违反本细则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赔偿反本细则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赔偿申请单位的损失,并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申请单位的损失,并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4、。第五十九条第五十九条 计量检定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行政处分;构计量检定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检定数据的;(一)伪造检定数据的;(二)出具错误数据,给送检一方造成损失的;(二)出具错误数据,给送检一方造成损失的;(三)违反计量检定规程进行计量检定的;(三)违反计量检定规程进行计量检定的;(四)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开展检定的;(四)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开展检定的;(五)未取得计量检定证件执行计量检定的。(五)未取得计量检定证件执行计量检定的。26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n n法定计量检定机

15、构监督管理办法相关条款第十四条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不得从事下列行为:第十四条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不得从事下列行为: ( (一一) )伪造数据;伪造数据;( (二二) )违反计量检定规程进行计量检定;违反计量检定规程进行计量检定;( (三三) )使用未经考核合格或者超过使用未经考核合格或者超过有效期的计量基、标准开展计量检定工作;有效期的计量基、标准开展计量检定工作;( (四四) )指派未取得计量检定证件的人员开指派未取得计量检定证件的人员开展计量检定工作;展计量检定工作;( (五五) )伪造、盗用、倒卖强制检定印、证。伪造、盗用、倒卖强制检定印、证。第十七条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警告,

16、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第十七条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警告,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一一) )未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开展须经授权方可开展的工作的;未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开展须经授权方可开展的工作的;( (二二) )超过授权期限继续开展被授权项目工作的。超过授权期限继续开展被授权项目工作的。第十八条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警告,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第十八条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警告,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计量授权证书:情节严重的,吊销其计量授权证书:( (一一)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或者批准,擅

17、自变更授权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或者批准,擅自变更授权项目的;项目的;( (二二)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一、二、三、四项规定之一的。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一、二、三、四项规定之一的。第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五项规定,伪造、盗用、倒卖强制检定印、证的,没第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五项规定,伪造、盗用、倒卖强制检定印、证的,没收其非法检定印、证和全部违法所得,并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收其非法检定印、证和全部违法所得,并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追究刑事责任。27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n n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第

18、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计量检定员证或者注册计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计量检定员证或者注册计量师注册证。师注册证。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计量检定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计量检定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一)伪造、篡改数据、报告、证书或技术档案等资料;(一)伪造、篡改数据、报告、证书或技术档案等资料;(二)违反计量检定规程开展计量检定;(二)违反计量检定规程开展计量检定;(三)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开展计量检定;(三)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开展计量检定;(四)变造、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计量检定员证(四)变造、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计量检定员证或注册

19、计量师注册证。或注册计量师注册证。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未取得计量检定人员资格,擅自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等技术机构中未取得计量检定人员资格,擅自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等技术机构中从事计量检定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处从事计量检定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处1 1千元以下罚款。千元以下罚款。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追究相应责任;未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追究相应责任;未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

20、,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处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处1 1万元以下罚款。万元以下罚款。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追究相应责任;未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追究相应责任;未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处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处1 1千元以下罚款。千元以下罚款。28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n n刑法中关于渎职罪的相关规定:

21、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

22、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规定的,依照规定。第四百一十二条第四百一十二条 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伪造检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验结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前款所列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对应当检验的物品不检验,或者延误前款所列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对应当检验的物品不检验,或者延误检验出证、错误出证,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检验出证、错误出证,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23、役。期徒刑或者拘役。29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计量风险的防范n n加强管理体系的建设n n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n n保障计量标准配套完整n n保障满足检定需要的设施和环境条件30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n n建立满足要求、符合需要的管理体系n n制定“二项”计划1. 1.培训教育计划培训教育计划机构在确定从事影响检测和管理工作的人员所必须的能力机构在确定从事影响检测和管理工作的人员所必须的能力时,首先应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等诸多方面对相关人时,首先应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等诸多方面对相关人员提供机会,根据需要并结合实际制定员提供机会,根据需要并结合实际制定“ “培训教育计

24、划培训教育计划” ”。计划。计划的格式没有统一的要求,重要的是培训的实施和结果的验证。的格式没有统一的要求,重要的是培训的实施和结果的验证。通过培训教育,不断提高检测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培训教育,不断提高检测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2. 2.量值溯源计划量值溯源计划机构开展检测工作所使用的计量标准必须在合格有效期内。机构开展检测工作所使用的计量标准必须在合格有效期内。因此机构应充分识别在用的计量标准和测量仪器设备,建立因此机构应充分识别在用的计量标准和测量仪器设备,建立计量标准档案,制定计量标准档案,制定“ “量值溯源计划量值溯源计划” ”并实施并实施,保证对计量标准保证对计量

25、标准和测量仪器设备按周期检定。和测量仪器设备按周期检定。31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n n重视“三方面”的控制1. 1.不合格工作的控制不合格工作的控制机构应编制检测过程、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机构应编制检测过程、检测方法、检测结果“ “不合格工作的控制不合格工作的控制” ”程序,规程序,规范范8.1.18.1.1已明确规定了相关的内容和要求。机构应按程序的要求对不合格工已明确规定了相关的内容和要求。机构应按程序的要求对不合格工作实施有效的控制,对发现的不合格工作应立即纠正,必要时应采取纠正作实施有效的控制,对发现的不合格工作应立即纠正,必要时应采取纠正措施。措施。2. 2.原始记录的控制

26、原始记录的控制规范规范7.97.9已从原始记录的保存、记录的内容、记录的要求和记录的修改等已从原始记录的保存、记录的内容、记录的要求和记录的修改等四个方面对原始记录的控制做出了规定,机构应按规定的要求首先确定各四个方面对原始记录的控制做出了规定,机构应按规定的要求首先确定各类检测记录的格式,并按文件的管理程序确定记录的标识和编号。记录应类检测记录的格式,并按文件的管理程序确定记录的标识和编号。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应清楚记录检测结果、数据和计算结果。记录应是永久包含足够的信息,应清楚记录检测结果、数据和计算结果。记录应是永久不变的,但可根据需要规定各类记录的保存期限并妥善保管。不变的,但可根据

27、需要规定各类记录的保存期限并妥善保管。3. 3.文件的控制文件的控制规范规范5.45.4已明确指出质量管理体系需控制的文件的类别和文件控制应达到已明确指出质量管理体系需控制的文件的类别和文件控制应达到的目的,机构应根据情况自行决定的目的,机构应根据情况自行决定: :文件批准、修订、发放、回收、编号的文件批准、修订、发放、回收、编号的格式和编号等控制方式。因此,首先要很好地识别需要控制的文件类别,格式和编号等控制方式。因此,首先要很好地识别需要控制的文件类别,继而建立现行有效的文件清单,以保证文件使用前得到批准、发放得到控继而建立现行有效的文件清单,以保证文件使用前得到批准、发放得到控制、使用场

28、所能得到有效版本的适用文件制、使用场所能得到有效版本的适用文件( (包括经有效识别后的外来文件包括经有效识别后的外来文件) ),作废文件从使用场所及时撤回和保留作废文件的标识清晰等。作废文件从使用场所及时撤回和保留作废文件的标识清晰等。32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n n明确“管理职责人”的责任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重点人是机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重点人是机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和授权签字人责人和授权签字人,因此机构对各自的管理职责在体系文件中应做出规因此机构对各自的管理职责在体系文件中应做出规定外定外,按规范的要求还应清楚各自的责任。按

29、规范的要求还应清楚各自的责任。1. 1.机构负责人机构负责人机构负责人首先要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和法制观念,应充分认识让顾客机构负责人首先要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和法制观念,应充分认识让顾客满意和遵守法律法规是对机构基本的要求。因此,必须采取教育、培训、满意和遵守法律法规是对机构基本的要求。因此,必须采取教育、培训、会议等会议等多种多种方式,使机构的全体成员都能树立质量意识和法制观念,并方式,使机构的全体成员都能树立质量意识和法制观念,并通过制定和实现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管理评审,提供持续改进的机会通过制定和实现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管理评审,提供持续改进的机会和所需要的资源。和所需要的资源。2. 2

30、.授权签字人授权签字人授权签字人是机构检测活动的最终结果授权签字人是机构检测活动的最终结果证书证书/ /报告签发的直接负责报告签发的直接负责人,应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人,应掌握相关法律法规( (包括技术法规包括技术法规) )的知识和要求。由于机构的地位的知识和要求。由于机构的地位和证书和证书/ /报告的重要性,因此授权签字人要严格履行职责,牢固树立法律报告的重要性,因此授权签字人要严格履行职责,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和对顾客负责的责任意识。意识和对顾客负责的责任意识。33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n n做到“三证”齐全、有效规范条款规范条款6.4.26.4.2是对机构用于检定的计量标准和测量是对机

31、构用于检定的计量标准和测量仪器的法制管理要求。用于检定的计量标准必须仪器的法制管理要求。用于检定的计量标准必须具有计量标准考核证书、社会公用标准证具有计量标准考核证书、社会公用标准证书和计量检定书和计量检定( (或校准或校准) )证书,而且必须在有效期证书,而且必须在有效期内。机构开展的检定是法制的要求,因此首先应内。机构开展的检定是法制的要求,因此首先应按按JJF1033-2008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申请建标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申请建标和复查考核并取得有效期内的计量标准考核证和复查考核并取得有效期内的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和社会公用标准证书,并在开展工作的书和社会公用标准证书,并在

32、开展工作的同时保证在用的计量标准和配套的仪器设备具有同时保证在用的计量标准和配套的仪器设备具有有效期内的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切实做到有效期内的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切实做到“ “三证三证” ”齐全、有效,合法的开展检测工作。齐全、有效,合法的开展检测工作。34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n n加强审核和监督由于机构自身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不同于其他的组织由于机构自身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不同于其他的组织, ,机构应建立自我完善、机构应建立自我完善、监督和改进的机制监督和改进的机制,必须加强审核和监督,必须加强审核和监督。1. 1.内部审核内部审核为了有效实施内部审核,通过机构培训,为了有效实施内部审核

33、,通过机构培训,提提高内审员素质高内审员素质。应掌握应掌握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 :(1)(1)懂得规范的要求及其机构应用的实际;懂得规范的要求及其机构应用的实际;(2)(2)了解考核的要求;了解考核的要求;(3)(3)熟悉审核程序、掌握审核方法和技巧。熟悉审核程序、掌握审核方法和技巧。机构机构负责人可以通过规范负责人可以通过规范的的内部审核过程、记录内部审核过程、记录以以达到预期效果。达到预期效果。2. 2.加强审核和监督加强审核和监督机构应机构应按审核计划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有效性实施的。按审核计划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有效性实施的。同时,同时,机构还应选择部

34、门中熟悉检测方法和程序,了解每项检测工作的目的机构还应选择部门中熟悉检测方法和程序,了解每项检测工作的目的,懂得评价结果的人员担任岗位监督员懂得评价结果的人员担任岗位监督员,以确保日常连续的检测活动得以确保日常连续的检测活动得到有效控制。到有效控制。机构负责人应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更多的充当监督人员的职责。机构负责人应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更多的充当监督人员的职责。35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n n落实“一个”任务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是依法设置或授权建立的,必须全面完成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是依法设置或授权建立的,必须全面完成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下达的为实施计量法提供技术保证的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下达的

35、为实施计量法提供技术保证的各项任务,并自觉接受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因项任务,并自觉接受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因此机构首先应明确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目此机构首先应明确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目的和要求,在实施过程中严格依法执行并对实施的结果进的和要求,在实施过程中严格依法执行并对实施的结果进行评审和确认,以保证符合工作任务的要求。行评审和确认,以保证符合工作任务的要求。总之总之JJF1069-2003JJF1069-2003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是法定计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取得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必须满足的要求。量检定机构取得政府计量

36、行政部门授权必须满足的要求。机构只有按规范要求建立具有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特色的质机构只有按规范要求建立具有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才能确保其为国民经济和计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才能确保其为国民经济和计量监督提供公正、准确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计量检测结果。量监督提供公正、准确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计量检测结果。36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n n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努力打造一支“ “开拓进取、团结协作、廉洁高效、诚信公正、作风过硬、开拓进取、团结协作、廉洁高效、诚信公正、作风过硬、业务精通业务精通” ” 的高素质的计量管理和计量技术队伍。的高素质的计量管理和计量技

37、术队伍。基本要求基本要求计量检定和商品净含量检测人员一般应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计量检定和商品净含量检测人员一般应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计量校准人员一般应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计量校准人员一般应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项目负责人一般应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务;项目负责人一般应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务;授权签字人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务,授权签字人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务,并经考核授权;并经考核授权;质量负责人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务;质量负责人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工程师

38、及以上技术职务;技术负责人一般应具有高级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务。技术负责人一般应具有高级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务。县级机构各类技术人员应占机构总人数的县级机构各类技术人员应占机构总人数的70%70%以上,各类技术职务的比例以上,各类技术职务的比例应达到应达到1 1(高级)(高级):3 :3(中级)(中级):6 :6(初级)。(初级)。37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n n保障计量标准配套完整计量标准的配套完整是指,由满足检定项目需要必计量标准的配套完整是指,由满足检定项目需要必须的计量标准和配套设备应满足计量检定规程要须的计量标准和配套设备应满足计量检定规程要求。求。1. 1.标准器的准确度满足要求标准器的准确度满足要求2. 2.标准器的测量范围满足要求标准器的测量范围满足要求3. 3.标准器的配套设备满足要求标准器的配套设备满足要求38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39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结语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各级计量技术机构是计量活动的重要的环节,其计量检定、校准的质量直接影响一定区域、一定期间内的量值的准确。因此,计量的影响是基础和系统的,必须要提高风险意识,加强质量管理,保证工作质量,确保量值准确。提高风险意识 加强质量管理40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谢谢大家!41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安全分析及对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