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28MB
约13页
文档ID:593601065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局限性_第1页
1/13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局限性1a 财政政策的局限性2a 财政政策的局限性1、“挤出效应〞 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支出减少,以政府的公共支出代替了私人支出,从而总需求仍然不变这样,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作用就被削弱 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增加引起了价格水平的上升,这种价格水平的上升也会减少私人消费与投资,引起挤出效应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时,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在中长期,这些政策只会引起通货膨胀3a 1、“挤出效应〞当政府支出增加时,个人投资会减少〔1〕由于政府支出增加,物价就会上涨,商品市场上购置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条件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投机需求的货币量减少结果,债券就会下跌,利率上升,从而私人投资减少〔2〕政府支出增加引起价格上升削弱了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出口减少,私人投资减少〔3〕政府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来为其支出筹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货币供给不变,政府出售债券相当于收回流通中的局部资金,那么市场上资金减少,从而利率升高,贷款利率上升减少了私人投资财政政策的局限性4a 财政政策的局限性2、在竞争性部门中,政府投资效率不如民间投资,影响社会总投资效率。

由于政府投资权利过于集中、政府参与经济过度、政府参与经济过度、监督和问责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造成了政府投资效率低于民间投资而财政政策造成的“挤出效应〞降低了民间投资增加了政府投资,所以导致了社会总投资效率的降低5a 3、长期使用财政政策会抑制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在长期的财政政策中,“挤出效应〞使民间投资持续处于低水平且难以上升利率高时,人们更倾向与存钱而不是投资这样的观念会形成一种惯性,导致人民对投资的积极性受到抑制长此以往,反而限制了经济的开展,会导致恶性循环 财政政策的局限性6a 财政政策的局限性4、滞后性〔1〕主要是时间差的问题,即政策的制定到全面实施再到最后产生效果需要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里,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使得原先的政策意图产生的效果加速了经济的波动,也即产生相反的效应比方,经济萧条时,经济各方面的问题反响给政府政府花了时间制定相应的政策,然后开始实施当实施的效果出现时,经济又可能处于另一种状态了这样可能又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反而对经济萧条雪上加霜〔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滞后性存在差异7a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8a 1、货币政策在通胀下效果显著,但在通货紧缩时由于流动性陷阱的影响,效果有限。

在经济萧条时,人们对经济前景比较悲观,会减少投资与消费而银行为了平安起见,也不肯轻易贷款特别是由于存在流动偏好陷阱,不管银根如何松动,利息率都不会降低这样,货币政策作为反衰退政策,其效果就相当微弱进一步说,即使从反通货膨胀的角度看,货币政策的作用也主要表现在反对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而对本钱推进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效果就很小因为物价上升假设是由于工资上涨幅度超过了劳动生产率上升幅度引起或由垄断厂商为获取高额利润引起的,那么中央银行想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来一直通货膨胀就比较困难了货币政策的局限性9a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2、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来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必须以货币流通素的不变为前提 货币政策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先在货币市场上影响利率水平,其次在产品市场上引起一系列的变化但这是有前提的,即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意味着货币需求增加,反之,货币需求减少例如如果央行货币供给增加一倍,但流通速度也增加一倍的话,政策就是无效的10a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3、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 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这段过程主要由客观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不管货币供给量抑或利率,它们的变动都不会立即影响到政策目标。

11a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4、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的流动而受到影响 例如,一国实行紧的货币政策时,利率上升,,国外资金会流入,假设汇率浮动,本币升值,出口会抑制,而会刺激进口,从而使本国总需求比在封闭经济情况下有更大的下降假设实行固定汇率,央行行为使本币不升值,必会抛出本币,按固定汇率收购外币,于是本国货币市场上本国货币增加,使原来实行的紧的货币政策大打折扣12a THANKYOU13a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