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措施知识培训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93593168 上传时间:2024-09-26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隔离措施知识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隔离措施知识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隔离措施知识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隔离措施知识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隔离措施知识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隔离措施知识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隔离措施知识培训(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隔离措施知识培训隔离措施知识培训主要内容 (一)、门诊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二)、隔离原则(三)、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四)、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五)、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隔离措施隔离措施小汤山(一)、门诊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建筑布局1.普通门诊应单独设立出入口;设置相应的诊疗与功能区域;流程清楚,路径便捷。2.儿科门诊应自成一区,出入方便;并设预检分诊、隔离诊查室等。3.感染疾病科门诊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隔离要求1.普通门诊、儿科门诊、感染疾病科门诊宜分开挂号、候诊。2.诊室应通风良好,应配备适量的流动水洗手设备和/或配备速干手消毒剂。3.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

2、应到专用隔离诊室或引导至感染疾病科门诊诊治,可能污染的区域应及时消毒。(二)、隔离原则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2.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3.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隔离,粉色为灰沫传播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隔离。(三)、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1.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2.预防原则:标准预防+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3.常见疾病: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

3、4.患者的隔离:遵循隔离原则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应减少搬运,如需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5.医务人员的防护: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物质时,应戴手套,摘手套后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脱下的隔离衣应按要求悬挂,每天清洗和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理。(四)、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1.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在空气中短距离以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近距离(1m内)传播。常见经飞沫传播的疾病有:百日咳、白喉、流脑等。原则:标准预防+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患者的隔离:2.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3.减少转运;当需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4.患者病情允许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5.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之间相隔距离在1米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6.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消毒。 医务人员的预防:1.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2.与患者近距离(1米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可能产生喷溅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等物质时应戴口手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