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观通病治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外观通病治理(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外观通病治理混凝土外观通病治理近期,通过箱涵、空心板、承台等施工情况,发现混凝土结构物外观存在如下问题:混凝土蜂窝麻面、气泡、模板缝、施工缝处漏浆烂根、拉杆处漏浆、外形尺寸偏差、外观发黄、错台、保护层厚度不够、梁板顶板厚度不合格、劳务人员管理不规范等。一、混凝土蜂窝麻面一、混凝土蜂窝麻面产生原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合适或砂、石、水泥计量错误,造成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拌和不均匀,和易性较差。混凝土运输或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振捣方法不当,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振捣不密实,气泡未排出都集中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气泡孔。模板缝隙堵塞不严,造成漏浆,形成蜂窝。模板粘贴物未清理干净,表面粗糙
2、,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掉。模板拼缝不严,堵塞不密实,局部出现轻微漏浆。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现象。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控制好混凝土的拌和时间和均匀性,坍落度合适。模板缝隙应堵严,随时检查模板的支撑情况,防止漏浆。混凝土倾落高度超过2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料。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防止漏振、过振。对钢筋较密集处采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排除气泡。混凝土浇筑前,清洗模板表面的一切粘贴物,使其表面干净,并均匀地涂刷好脱模剂。在混凝土浇筑前,用水充分湿润模板,并冲洗模板内的一切杂物,防止混凝
3、土表面失水过多形成麻面。模板缝隙要拼接严密,检查缝隙是否堵塞严实,防止漏浆。(9)脱模时间不要过早,应待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后再脱模,以防粘模。二、混凝土气泡二、混凝土气泡产生原因:振捣时间不够,振捣棒上提速度过快。掺减水剂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混凝土坍落度大、水泥浆稀、含水量大,贴模板面的混凝土气泡含量多,未排除净。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相容性差。混凝土外加剂质量差。防治措施:混凝土拌和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150S;设计坍落度不宜过大;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每一振点累计振捣时间不少于25秒。墩柱混凝土振捣顺序,先从外圈开始,螺旋型振到内心,然后再从内到外,反螺旋振捣。处理前处理后三、混凝土模板缝三、混凝
4、土模板缝产生原因:模板缝口加工精度不够,难于保证拼装(上下对接或竖向合缝)质量。造成模板拼装后不平顺、有缝隙。浇筑混凝土时,如缝里渗水,但水泥未淌出则形成色斑。如有水泥淌出则形成砂线。渗水、漏浆的严重程度不同,则色斑范围、深浅不一。防治措施:(1)提高模板加工质量,尤其缝口要加工精良。(2)拼装合缝严密、平顺,不漏水、漏浆。(3)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棒离开模板缝口20厘米。处理前处理后四、施工缝处漏浆烂根四、施工缝处漏浆烂根产生原因:(1)凿毛不规范(2)施工缝没有安装止水带。(3)下料方法不当,使骨料集中于施工缝处。(4)混凝土墙体单薄,钢筋过密,振捣困难,混凝土不密实。防治措施:(1)凿毛前
5、先弹出灰线,切割整齐后,再进行凿毛处理,凿完后用高压水枪清理干净。(2)在施工缝下沿粘贴高性能弹力胶带,确保不漏浆。(3)浇筑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高于2m时要用流槽配合浇筑,以免砼产生离析。(4)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处理前处理后五、拉杆处漏浆五、拉杆处漏浆产生原因:模板上拉杆孔加工粗糙,导致拉杆孔过大,且安装拉杆时拉杆孔处理不当,导致密封不严。防治措施:加工拉杆孔时要仔细,比PVC管稍大即可,在拉杆孔外侧使用泡沫胶堵塞,对拉杆孔无法处理的在原PVC管上再套一圈比预留孔稍大的PVC管,确保PVC管与拉杆孔密贴。处理前处理后六、外形尺寸偏差六、外形尺寸偏差产
6、生原因:模板自身变形,有孔洞,拼装不平整;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整体变形和位移;混凝土下料方式不当,冲击力过大,造成跑模或模板变形;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板过度振捣;放线失误过大,结构构件支模时因检查核对不细致造成的外形尺寸误差。防治措施:经复核模板本身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能够满足要求;模板加固体系要经计算,保证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尤其箱涵翼墙的加固要进行加密处理;混凝土浇筑时要随时观察模板情况,发现变形和位移要立即停止下料进行整体加固;振捣时振捣棒避免接触模板;浇注混凝土前,对构件的轴线和几何尺寸进行反复认真的检查核对。处理前处理后七、混凝土外观发黄七、混凝土外观发黄产生原因:(
7、1)砼拌合及养生所用水中含氟或金属矿物质成分较多。(2)模板放置时间太长,灰尘积聚过多或者表面打磨不干净有锈迹残留。(3)使用的脱模剂品质不好。防治措施:(1)拌合站新打两眼深度在50m以上的水井,近期对梁板养生用水安装一套净水设备,确保用水质合格的水进行砼拌合及养护,减轻梁板养生时造成表面发黄现象。(2)模板使用完毕后用彩条布覆盖,下次使用前将铁锈、灰尘打磨清扫干净。(3)使用品质好的脱模剂,不得使用废机油。处理前处理后八、混凝土错台八、混凝土错台产生原因:(1)现场施工不规范,模板在拼装过程产生错台。(2)模板接缝处螺丝未拧紧,在砼浇筑过程中松动产生错台。(3)拉杆受力不均匀,产生错台。防
8、治措施:(1)模板在拼装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严格检查,防止错台的产生。(2)对模板接缝处的螺丝进行检查并加固。(3)控制好拉杆外露长度,确保拉杆受力均匀。九、保护层厚度不准确九、保护层厚度不准确产生原因:(1)垫块数量偏少。(2)预埋钢筋位置不准确,钢筋绑扎尺寸有偏差。(3)模板支立位置或尺寸与设计有偏差。防治措施:(1)对保护层垫块进行适当加密。(2)加强对预埋筋位置、钢筋绑扎尺寸的控制,确保符合规范要求。(3)加强对模板支立位置及尺寸的控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十、梁板顶板厚度不合格十、梁板顶板厚度不合格产生原因:(1)芯模安装位置不准确。(2)砼浇筑过程中芯模上浮。防治措施:(1)底板钢筋绑
9、扎及安装芯模时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防止芯模位置不准确。(2)根据我合同段10m空心板实际施工情况,每隔2.5m设置一个压杠,压杠采用16槽钢,经检验,空心板顶板厚度均符合规范要求。十一、原材料、配合比不符合要求十一、原材料、配合比不符合要求产生原因:(1)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高,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3)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拌不匀。防治措施:(1)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时间过长的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砂,石粒径、级配、含泥量应符合要求。(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3)混凝土应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十二、劳务人员管理不规范十二、劳务人员管理不规范产生原因:技术交底落实不到位,现场管理不规范。防治措施: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将规范、总监办、驻地办的技术要求传达到每一个现场施工人员,并加强落实。加强现场施工过程控制,对不符合要求的工艺及时制止,并加以整改。为此,我项目部混凝土通病防治活动领导小组要求各部门、施工队伍按照标准化施工的要求,根据混凝土外观通病防治措施,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检查小组、全体施工人员开展通病治理工作,细化实施细则、规范工作程序,严格把好材料设备进场、施工组织设计、现场施工管理、试验检验等各个重要关口,确保不留质量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