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耦控制系统》PPT课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93560386 上传时间:2024-09-2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4.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耦控制系统》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解耦控制系统》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解耦控制系统》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解耦控制系统》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解耦控制系统》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耦控制系统》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耦控制系统》PPT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stest1解耦控制解耦控制2学习内容学习内容v1 耦合过程及其要解决的问题耦合过程及其要解决的问题v2 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v3 解耦控制系统的设计解耦控制系统的设计解耦控制解耦控制31. 1. 耦合过程及其要解决的问题耦合过程及其要解决的问题在一个生产装置中,往往需要设置若干个控制回路,在一个生产装置中,往往需要设置若干个控制回路,来稳定各个被控变量。在这种情况下,几个回路之间,来稳定各个被控变量。在这种情况下,几个回路之间,就可能相互关联,相互耦合,相互影响,构成多输入就可能相互关联,相互耦合,相互影响,构成多输入-多输出的相关(耦合)控制系统。多输出的相关(耦

2、合)控制系统。4v 通常认为,在一个多变量被控过程中,如果每一个被控变通常认为,在一个多变量被控过程中,如果每一个被控变量只受一个控制变量的影响,则称为量只受一个控制变量的影响,则称为无耦合过程无耦合过程,其分析,其分析和设计方法与单变量过程控制系统完全一样。和设计方法与单变量过程控制系统完全一样。v存在耦合的多变量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中需要解决存在耦合的多变量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的主要问题: 1. 如何判断多变量过程的耦合程度?如何判断多变量过程的耦合程度? 2. 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耦合程度?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耦合程度? 3. 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进行解耦设计,如何

3、设计?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进行解耦设计,如何设计?1. 1. 耦合过程及其要解决的问题耦合过程及其要解决的问题5令令某某一一通通道道在在其其它它系系统统均均为为开开环环时时的的放放大大系系数数与与该该一一通通道道在在其其它它系系统统均均为为闭闭环环时时的的放放大大系数之比为系数之比为ij,称为相对增益,称为相对增益;相相对对增增益益ij是是Uj相相对对于于过过程程中中其其他他调调节节量量对对该被控量该被控量Yi而言的增益(而言的增益( Uj Yi ););ij定义为定义为2. 2. 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p pij 第一放大系数(开环增益)第一放大系数(开环增益)q qij

4、第二放大系数(闭环增益)第二放大系数(闭环增益)6v第一放大系数第一放大系数pij (开环增益)(开环增益)指指耦耦合合系系统统中中,除除Uj到到Yi通通道道外外,其其它它通通道道全部断开时所得到的全部断开时所得到的Uj到到Yi通道的静态增益通道的静态增益;即即,调调节节量量Uj改改变变了了 Uj所所得得到到的的Yi的的变变化化量量 Yi与与 Uj之之比比,其其它它调调节节量量Uk(kj)均均不变。不变。pij可表示为:可表示为:Uj Yi的增益的增益(仅(仅Uj Yi通道投运,通道投运,其他通道不投运)其他通道不投运)2. 2. 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7v第二放大系数第

5、二放大系数qij (闭环增益)(闭环增益)指指除除所所观观察察的的Uj到到Yi通通道道之之外外,其其它它通通道道均均闭闭合合且且保保持持Yk(kj)不不变变时时,Uj到到Yi通通道道之之间的静态增益。间的静态增益。即即,只只改改变变被被控控量量Yi所所得得到到的的变变化化量量 Yi与与Uj的变化量的变化量 Uj之比。之比。qij可表示为:可表示为:Uj Yi的增益的增益(不仅(不仅Uj Yi通道投运,其通道投运,其他通道也投运)他通道也投运)2. 2. 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8v相对增益相对增益 ij定义为:定义为:2. 2. 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

6、9v相对增益矩阵相对增益矩阵 由相对增益由相对增益 ij元素构成的矩阵,即元素构成的矩阵,即yiuj2. 2. 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10相对增益的计算相对增益的计算确确定定相相对对增增益益,关关键键是是计计算算第第一一放放大大系系数数和和第二放大系数。第二放大系数。一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偏微分法是偏微分法通通过过计计算算过过程程的的微微分分分分别别计计算算出出第第一一放放大大系系数数和和第二放大系数,从而得到相对增益矩阵。第二放大系数,从而得到相对增益矩阵。另一种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增益矩阵计算法是增益矩阵计算法先先计计算算第第一一放放大大系系数数,再再由由第第一一放放大大系系

7、数数直直接接计计算第二放大系数,从而得到相对增益矩阵。算第二放大系数,从而得到相对增益矩阵。2. 2. 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相对增益系数的计算方法相对增益系数的计算方法1 1输入输出稳态方程输入输出稳态方程12图图 双变量静态耦合系统双变量静态耦合系统22. 2. 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相对增益系数的计算方法相对增益系数的计算方法2 2v即由第一放大系数直接计算第二放大系数。即由第一放大系数直接计算第二放大系数。(1)v由图可得由图可得v引入引入K矩阵,(矩阵,(1)式可写成矩阵形式,即)式可写成矩阵形式,即(2)14v由(由(2)式得)式得(3)

8、2. 2. 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15令:令:2. 2. 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16v相相对对增增益益矩矩阵阵 可可表表示示成成矩矩阵阵K中中每每个个元元素素与与逆逆矩矩阵阵K-1的的转转置置矩矩阵阵中中相相应应元元素素的的乘乘积积(点点积积),即即或表示成或表示成可见,可见,第二种方法只要知道开环增益矩阵即可第二种方法只要知道开环增益矩阵即可方便地计算出相对增益矩阵方便地计算出相对增益矩阵。2. 2. 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17v相对增益所反映的耦合特性以及相对增益所反映的耦合特性以及“变量配变量配对对”措施(以措施(以2*2

9、过程为例):过程为例):11 =111 =00011 111 0第二通道对第一通道无耦合作用,第二通道对第一通道无耦合作用,Y1对对U1的变量配对合适;的变量配对合适;U1对对Y1不发生任何控制作用,不能配对;不发生任何控制作用,不能配对;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存在不同程度的耦合,特别当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存在不同程度的耦合,特别当时,两回路时,两回路存在相同的耦合。此时无论怎样变量配对,耦合均不能解除,存在相同的耦合。此时无论怎样变量配对,耦合均不能解除,必须进行解耦;必须进行解耦;第二个回路的断开或闭合将会对第二个回路的断开或闭合将会对Y1有相反的作用,两个控制回有相反的作用,两个控制回路将会以

10、路将会以“相互不相容相互不相容”的方式进行关联,如的方式进行关联,如Y1与与U1配对,将配对,将造成闭环系统的不稳定。造成闭环系统的不稳定。2. 2. 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18v在耦合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最有效的方法是采在耦合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多变量系统的解耦设计。用多变量系统的解耦设计。v解耦的方法:解耦的方法: 前馈补偿解耦法前馈补偿解耦法 对角阵解耦法对角阵解耦法 单位矩阵解耦法单位矩阵解耦法3. 3. 解耦控制系统设计解耦控制系统设计19图图 二输入二输出解耦系统二输入二输出解耦系统解耦器解耦器N(S)若是对角阵,则若是对角阵,则可实现完全解耦可

11、实现完全解耦3. 3. 解耦控制系统设计解耦控制系统设计20v解耦控制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解除控制回路或系解耦控制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解除控制回路或系统变量之间的耦合。统变量之间的耦合。v解耦设计可分为解耦设计可分为完全解耦和部分解耦。完全解耦和部分解耦。完全解耦完全解耦的要求是,在实现解耦之后,不仅调节量的要求是,在实现解耦之后,不仅调节量与被控量之间以一对一对应,而且干扰与被控量之与被控量之间以一对一对应,而且干扰与被控量之间同样产生一一对应。间同样产生一一对应。3. 3. 解耦控制系统设计解耦控制系统设计21图图 带前馈补偿器的全解耦系统带前馈补偿器的全解耦系统一一 、 前馈补偿解耦前馈补偿解耦

12、法法3. 3. 解耦控制系统设计解耦控制系统设计22v如如果果要要实实现现对对Uc1与与Y2、Uc2与与Y1之之间间的的解解耦耦,根据前馈补偿原理可得,根据前馈补偿原理可得,(1)(2)3. 3. 解耦控制系统设计解耦控制系统设计23v因此,前馈补偿解耦器的传递函数为因此,前馈补偿解耦器的传递函数为(3)(4)3. 3. 解耦控制系统设计解耦控制系统设计24v这种方法与前馈控制设计所论述的方法这种方法与前馈控制设计所论述的方法一样,补偿器对过程特性的依赖性较大。一样,补偿器对过程特性的依赖性较大。此外,当输入此外,当输入-输出变量较多时,则不宜输出变量较多时,则不宜采用此方法。采用此方法。3.

13、 3. 解耦控制系统设计解耦控制系统设计25二二 对角阵解耦法对角阵解耦法v对角阵解耦设计是一种常见的解耦方法。它要对角阵解耦设计是一种常见的解耦方法。它要求被控对象特性矩阵与解耦环节矩阵的乘积等求被控对象特性矩阵与解耦环节矩阵的乘积等于对角阵。于对角阵。3. 3. 解耦控制系统设计解耦控制系统设计26图图 双变量解耦系统方框图双变量解耦系统方框图3. 3. 解耦控制系统设计解耦控制系统设计27根据对角阵解耦设计要求,即根据对角阵解耦设计要求,即因此,被控对象的输出与输入变量之间应因此,被控对象的输出与输入变量之间应满足如下矩阵方程:满足如下矩阵方程:3. 3. 解耦控制系统设计解耦控制系统设

14、计28v假设对象传递矩阵假设对象传递矩阵Gp(s)为非奇异阵,即为非奇异阵,即于是得到解耦器数学模型为于是得到解耦器数学模型为3. 3. 解耦控制系统设计解耦控制系统设计293. 3. 解耦控制系统设计解耦控制系统设计30图图 对角阵解耦后的等效系统对角阵解耦后的等效系统3. 3. 解耦控制系统设计解耦控制系统设计31 三三 单位矩阵解耦法单位矩阵解耦法v单单位位阵阵解解耦耦设设计计是是对对角角阵阵解解耦耦设设计计的的一一种种特特殊殊情情况况。它它要要求求被被控控对对象象特特性性矩矩阵阵与与解解耦耦环环节节矩矩阵的乘积等于单位阵。即阵的乘积等于单位阵。即3. 3. 解耦控制系统设计解耦控制系统

15、设计32v因此,系统输入输出方程满足如下关系,因此,系统输入输出方程满足如下关系, v于是得解耦器的数学模型为于是得解耦器的数学模型为3. 3. 解耦控制系统设计解耦控制系统设计333. 3. 解耦控制系统设计解耦控制系统设计34图图 单位阵解耦后的等效系统单位阵解耦后的等效系统3. 3. 解耦控制系统设计解耦控制系统设计35v采用不同的解耦方法都能达到解耦的目的,采采用不同的解耦方法都能达到解耦的目的,采用单位阵解耦法的优点更突出。用单位阵解耦法的优点更突出。对角阵解耦法对角阵解耦法和前馈补偿解耦法得到的解耦效果和系统的控和前馈补偿解耦法得到的解耦效果和系统的控制质量是相同的制质量是相同的,

16、这两种方法都是设法解除交,这两种方法都是设法解除交叉通道,并使其等效成两个独立的单回路系统。叉通道,并使其等效成两个独立的单回路系统。v而单位阵解耦法,除了能获得优良的解耦效果而单位阵解耦法,除了能获得优良的解耦效果之外,还能提高控制质量,减少动态偏差,加之外,还能提高控制质量,减少动态偏差,加快响应速度,缩短调节时间。快响应速度,缩短调节时间。3. 3. 解耦控制系统设计解耦控制系统设计36v多变量解耦有动态解耦和静态解耦之分。动态多变量解耦有动态解耦和静态解耦之分。动态解耦的补偿是时间补偿,而静态解耦的补偿是解耦的补偿是时间补偿,而静态解耦的补偿是幅值补偿。幅值补偿。v由于动态解耦要比静态

17、解耦复杂得多,一般只由于动态解耦要比静态解耦复杂得多,一般只在要求比较高、解耦器又能实现的条件下使用。在要求比较高、解耦器又能实现的条件下使用。v当被控对象各通道的时间常数非常接近时,采当被控对象各通道的时间常数非常接近时,采用静态解耦一般都能满足要求。用静态解耦一般都能满足要求。v由由于于静静态态解解耦耦结结构构简简单单、易易于于实实现现、解解耦耦效效果果较佳,静态解耦在很多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较佳,静态解耦在很多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 3. 解耦控制系统设计解耦控制系统设计37v在多变量系统的解耦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解在多变量系统的解耦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解耦系统的实现问题。事实上,

18、耦系统的实现问题。事实上,求出了解耦器的求出了解耦器的数学模型并不等于实现了解耦数学模型并不等于实现了解耦。v解耦系统的实现问题主要包括:解耦系统的稳解耦系统的实现问题主要包括:解耦系统的稳定性、部分解耦以及解耦器的简化等。定性、部分解耦以及解耦器的简化等。3. 3. 解耦控制系统设计解耦控制系统设计38 四四 解耦控制系统的简化设解耦控制系统的简化设计计3. 3. 解耦控制系统设计解耦控制系统设计393. 3. 解耦控制系统设计解耦控制系统设计40v1多多变变量量系系统统各各个个控控制制回回路路之之间间有有可可能能存存在在相相互互关关联联(即即耦耦合合),会会妨妨碍碍各各回回路路变变量量的的

19、独独立立控控制制作作用用,甚甚至至破破坏系统的正常工作。因此,必须设法减少或消除耦合。坏系统的正常工作。因此,必须设法减少或消除耦合。v2相相对对增增益益 ij是是衡衡量量多多变变量量系系统统中中各各个个变变量量间间耦耦合合程程度度的的指指标标。 ij表表示示调调节节量量Uj对对一一个个特特定定的的被被控控量量Yi的的影影响响程度,等于第一放大系数程度,等于第一放大系数Pij与第二放大系数与第二放大系数qij之比。之比。v3常常用用的的减减少少或或消消除除耦耦合合的的方方法法包包括括提提高高调调节节器器的的增增益益、选用变量的最佳配对和采用解耦控制。选用变量的最佳配对和采用解耦控制。小结小结

20、41v4依依据据前前馈馈补补偿偿原原理理的的前前馈馈补补偿偿解解耦耦法法是是最最早早使使用用的的解解耦耦方方法法,这这种种方方法法还还可可以以实实现现对对扰扰动动信信号号的的解解耦。耦。v5对对角角阵阵解解耦耦要要求求被被控控对对象象特特性性矩矩阵阵与与解解耦耦环环节节矩矩阵阵的的乘乘积积等等于于对对角角阵阵,因因此此,解解耦耦后后的的系系统统等等效效为为多多个个单单回回路路。单单位位阵阵解解耦耦是是对对角角阵阵解解耦耦的的一一种种特特殊殊情况。情况。流量、压力解耦控制系统设计流量、压力解耦控制系统设计 Gc1为流量为流量-变频器的调节器;变频器的调节器;Gc2为压力为压力-调节阀的调节器。调

21、节阀的调节器。 D =inv(G)*107/125/(78*s+1) 0 ; 0 647/1000/(85*s+1) D=138458/(3785327370*s2+44948633*s+130505)*(154*s+1)*(180*s+1), -155927/4/(3785327370*s2+44948633*s+130505)*(78*s+1)*(180*s+1)-28248/(3785327370*s2+44948633*s+130505)*(85*s+1)*(154*s+1), 138458/(3785327370*s2+44948633*s+130505)*(154*s+1)*(18

22、0*s+1) 为使解耦器为使解耦器D简单化,进行一定的近似:对于小时间常数,简单化,进行一定的近似:对于小时间常数,它与其它时间常数的比值为左右,则可将此小时间常数忽略,它与其它时间常数的比值为左右,则可将此小时间常数忽略,降低过程模型阶数;如果几个时间常数的值相近,可用同一降低过程模型阶数;如果几个时间常数的值相近,可用同一值代替。这样可简化补偿器结构,便于实现。值代替。这样可简化补偿器结构,便于实现。 则则D简化为:简化为: D=2.908*(s+0.0065)/(s+0.007) -0.498*(s+0.012)/(s+0.005) -0.756*(s+0.013)/(s+0.005) 2.908*(s+0.0065)/(s+0.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