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主题班会课件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93547150 上传时间:2024-09-25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主题班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主题班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主题班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主题班会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主题班会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主题班会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主题班会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沟通沟通克服逆反心理的途径克服逆反心理的途径八年级第七周主题班会八年级第七周主题班会一.何为叛逆心理 叛逆心理是指青少年 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因为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二.青少年叛逆的

2、原因 (一)学生自身因素 逆反心理的形成与他们没有完全成熟的生理和心理有关。 1. 由于青少年时期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超出了童年期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青少年时期自我意思有了新的飞跃。青少年时期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为逆反心理的形成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2.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和对立心理,使得他们开始喜欢争论,对老师和家长的教导,他们常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对书本上的一些定论会提出质疑。因此他们很容易吧老师的劝说、告诫看成是“管、卡、压”,是吹毛求疵,

3、是对自己的嘲弄,是对自尊心的伤害,继而产生逆反心理。(二)家庭反面的因素1.有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对子女要求过高,要求超过了子女能承受的范围,对子女来说这是一种强加的、不正常的、无形的压力,易于引起他们的反感,抑郁是他们形成逆反心理。2.家长提出要求的方式也可能是子女形成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对子女提出要求的方式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摆出封建家长是的威风,甚至使用暴力使子女屈服,不给予子女任何自主性的空间。久而久之子女便会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产生反感、抵触,从而形成逆反心理。三.逆反心理的表现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认为绝大多数规章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如果父母再三叮嘱同 一

4、件事会使他感到厌烦;认为大人的话有漏洞,大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他们反感和愤怒;对于那些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大加赞赏;一旦决定做某件事,不管别人怎样劝阻也不会改变主意;越是不让他做的事,就越要去做,你叫他往东,他一定往西,就是存心不让大人顺心,也不让自己听从大人的,觉得自己很有主见!。四.逆反心理的危害 “逆反期”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学习被动、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 处于“逆反期”的青少年通常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老师、父母越恼火,他们越反感,以至于将叛逆性格发展至极端。 要知道善意的批评比美丽的

5、谎言好 (认真倾听) 拒绝错误时聪明的,拒绝正确时糊涂的 (主动道歉) 理解的要接受,不理解的要冷静对待 (控制情绪)与父母平等沟通,让他们明白你的真实想法 (主动沟通,交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承担责任) 其实你们都是幸福的人。我们没有理由再去抱怨父母没有给我们更好地生活,当你欣赏到下面的图片时,就会深刻体会到。小时候牵着妈妈的手就像拥有了全世界 他的孩子在上学,为了生活,为了孩子,他忍受着嘲讽 儿子,我好着呢,吃得好,睡得好,穿的也好。你安心读书吧辛苦的老师思考 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经历,想想你今后打算怎么做,让自己的父母更融洽、更和谐地相处。也不要让父母对你失望。 亲爱的同学们:现在的你们,正生长在璀璨而美丽的生命季节,你们有激情,有梦想,当然也有些叛逆,标榜着你们所谓的个性和成长,但是始终不能否认的事,你们是朝气蓬勃,可爱又善良的孩子,在面临着成长阶段中必然出现的心理逆反期这一阶段,就让老师家长还有我们自己一起努力,来走过这一段特殊的路,我相信你们是很出色的新一代学生,也相信你们会如愿以偿,梦想成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