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作品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作品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阳光灿烂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导演:姜文原著:王朔编剧:姜文摄影指导:顾长卫录音师:顾长卫美术师:陈浩忠原著音乐:郭文景主演:夏雨(饰马小军) 宁静(饰米兰)上映年份: 1994年剧情简介:影片改编自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主要介绍了一群孩子的成长过程,对爱情的渴望,对友谊的真诚,对性的窥视,从而达到自身的一种蜕变,走向成熟,本片属于一部纪实主义风格的电影,但似乎含有一些荒诞派的感觉,是采用回忆似的方法来记录整部片子,至于那些是真的发生的还是作者自己虚拟幻想的也给观众设置了一些悬念。 中国导演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堪称是94年度全世界令人赞 绝的、至今仍渴望观看的影片之一。它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全新的
2、中 国电影,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时代周刊阳光灿烂的日子无疑是90年代中国影界的意外之喜。它带给 观众的决不仅仅是一种无所事事的闲聊调侃,也不仅仅是对特殊年代的 追忆与讥讽。当观众深深地为影片打动时就会发现,这部影片所展现的 竟是一个意象丰富、意味深长的“社会一个人”、 “文化一心理”图 景。著名影评人 陆 镜 “文革”是一段黑暗的日子,然而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在时代刻画和叙事观点上独具一格,他没有表现出惯有的沉痛,描绘了一群被危险激情燃烧的少年的生存状态。电影描画出青春和暴力的幼稚与无知,这种幼稚和无知恰好就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影片通过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幼稚和无知反映出当
3、时整个国家和社会都处于一种无知和暴力状态,用对青少年故事的描画,展示了一个时代和一个国家的混乱与成长。电影开头有我们仰视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雕像,好像在用他的巨手指点我们:“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撬锁这段场景暗示了马小军在爱情刚刚开始萌芽时的好奇心理,所以他撬开的第一把锁就是锁着避孕套的抽屉。当马小军拿着望远镜看到的米兰照片居然是彩色的,然而那个年代是没有彩色照的,说明马小军有了生命中第一次对异性的第一个灿烂的发现。当米兰的神秘感逐渐消失时,她的照片也在马小军眼中失去了初见时光彩,变成了原有的黑白色。在米兰家中,光线永远是很明亮很耀
4、眼的,这反映了米兰在马小军心中的一个地位,很神圣,而且这段感情在他心中很灿烂,很美好。用光线体现主体。就像文革中的阳光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如此灿烂以至于不真实一样,在片中唯一的雨中场景在全片暖洋洋的色调中显得如此不真实。马小军和米兰相拥在一起,这是整个影片唯一一次令人欣慰的拥抱;但却那么的不真实,因为这场雨是一场在阳光最灿烂的日子里下的。在电影的结尾,电影胶片的颜色由彩色变成了黑白的,表示文革的那段日子应该是马小军人生最多姿多彩的时光,跟那段最肆意的生活相比,现在的他纵然开着凯迪拉克也已经失去了当年那灿烂的色彩。由冯小刚扮演的胡老师由冯小刚扮演的胡老师为影片增添了不少喜剧为影片增添了不少喜剧色彩,
5、给我印象最深的色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镜头的交叉描写,由是镜头的交叉描写,由一个全班同学的全景描一个全班同学的全景描写和胡老师的孤立镜头,写和胡老师的孤立镜头,形成强烈的对比,此时形成强烈的对比,此时就有很强烈的矛盾冲突就有很强烈的矛盾冲突在里面,一场恶作剧最在里面,一场恶作剧最终也是胡老师被打败。终也是胡老师被打败。电影具有实践上的跨越,一个镜头可以穿越时空的隧道,孩子们在玩弄着,向上抛书包来玩耍,此时用了一个蒙太奇的手法,换了一个镜头,小学时光匆匆而过。 童年的马小军与他的小伙伴们跑到一块空地上,影片用了仰拍,让孩子们围成一个象征团结合作和伙伴精神的圆圈,把那些装载着学校教育的陈腐知识的书包
6、奋力仍向蓝天可以与自由划等号的天空。 影片中当马小军看到米兰从自己身边走过时,他立马跟在后面,这时,镜头采用长镜头,把两个人都含在镜头中,米兰发现有人在跟踪,回头转换镜头到米兰身上,然后在转换镜头在马小军身上,此时也体现了马小军的激动心情。 影片的整体影调是明亮的阳光,这是主人公心理的光线,是青春的色彩,洋溢着活力与激情。 “阳光灿烂”一定要有阳光,可以看出,马小军开始所在的房间有些昏暗,但他摸索着进入米兰的卧房,阳光从窗户大把大把的照射进来,他整个人好像就是在接受阳光的洗礼爱情的阳光照进他心灵的窗户。月亮太阳月亮是浪漫美好、柔情美丽的象征。但是, 月亮再美好, 与蓬勃升起、金光万道的朝阳相比
7、,就逊色多了。所以, 后面的太阳是前面月亮的递进和升华, 用金色的阳光来覆盖前面蓝色的月光。 在“文革”的一些表面,芦沟桥下几百人碴架和随后莫斯科餐厅的狂欢,还有在院里看批判电影,马小军爬上高高的烟囱又掉下来等,给人以豪华的视觉刺激。 米兰从低头捡火柴的马小军身边走过;伙伴们穿军装跳舞,马小军在旁边吸烟;马小军爬上游泳池高台等。这些升格镜头的使用,给人以一种荡漾、飘渺的感觉,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此时马小军的心理感受:或惊喜,或悲伤,或绝望。 我们看到了现在影片中摇、移、跟、升、降等运动镜头的大量运用。,随角色大幅度地位移,上至屋顶,下至床底,无处不在,随着角色焦躁不安地或走或坐或爬,“像一只热铁皮
8、屋顶上的猫”,随角色们骑车在胡同里左冲突,前进后退,那种方位感和运动感使观众看时犹如身临其境。 马小军残暴地把人打成重伤,正是 他在派出所受到民兵的粗暴对待之后所积聚的屈辱和愤怒的爆发。 在一次弯腰捡火柴时,又发现 了这双熟悉的脚,终于鼓起勇气追上,并面对了脚的主人米兰。米兰转过身来,我们看到了她的脸却又带着墨镜,这墨 镜保持了她的神秘感,也让我们看到了她与马小军的不般配,她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大姑娘了。 米兰第一次与刘忆苦见面,两人面对面交谈,刘忆苦的双手抓着凉亭的木框,手臂向上弯屈,镜头从刘忆苦身后过肩拍摄,刘忆苦的手臂在前景形成一个浓重的环形阴影,把站在他跟前的米兰环在中央,暗示了他们之间关
9、系的发展。 童年的马小军扒在窗户上,出神地看着三个小姑娘在跳舞,她们唱着歌:“远飞的大雁,请你快快飞”他显然被吸引、被陶醉了,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突然,“咣哨”一声响,窗玻璃被打碎,小女孩停止跳舞,马小军回身,画外传来小伙伴“给丫一大哄哦”的起哄声,他随及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画外音:“爸爸走了,我获得了空前的自由”权威的缺失,如同当时的中国社会。对美的向往遭到破坏,粗俗、暴力占领了孩子的童年生活。 利用相似体转场的例子:马小军用枪描准仓库的窗户射击,将木板射穿;光线从打穿的小孔中射进来。下一个镜头切到芦沟桥,仰拍铁轨,光线也是那样从缝隙中流出。 马小军在夕阳下的屋顶上孤独而焦灼地游荡并静候着神秘
10、意中人出现的段落中,乡村骑士优美舒展的旋律配之以主人公低回深情的旁白,从容展现出电影音乐和台词复合表现的独特审美魅力 , 国际歌的音乐背景中胡同里小团伙复仇及火车巨大的轰鸣声中卢沟桥下群体斗殴表现了青少年的暴力。片尾马小军被伙伴们惩罚,在游泳池挣扎浮沉是一个经典蒙太奇。那略带畸变的广角镜头的出色运用,光影变幻中略偏青蓝色的水波,水下与岸上镜头剪辑节奏的准确呼应,以及水下机位拍摄过程中自由舒展的“舞蹈”性的镜语形态,远远超越了影片情节的范围,体现出导演对于电影本性的独到理解和精益求精的美学追求。影片片头,紧随着主人公娓娓的道白,镜头为我们展现出被颂歌与鲜花海洋包围的毛主席挥手耸立的巨大雕塑。镜头
11、垂直下摇,我们看到的是敲锣打鼓,欢送亲人解放军出征戍边的部队家属。热闹、宏大、振奋的场面,一下子将观众带入到那个“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击”的文革岁月。 姜文在影片的色调上是动了不少脑子。开头整个色调以黄色为主,给人一种很温暖的感觉,也让人从中体会到了阳光的颜色。枯黄象征苍凉,暗黄象征暧昧,明黄则象征青春,金黄象征的是辉煌。影片中是由暗黄与明黄的过渡出现。马小军对米兰的爱和他们这一帮孩子在一起开心的玩耍都能体现出来,不过最为明显的色彩过渡还是在马小军与刘忆苦过生日时,第一次是马小军自己想的虚幻的生日派对,整个色调是暗黄。马小军因为米兰和刘忆苦而大大吃醋。后来一种是大家高高兴兴的坐在一起谈
12、天说地,是非常青春的,因而色调猛地变亮。影片的整体色彩也是对背景环境的无声抗争。色调的使用影片开头的基调,已不再是苦难悲壮的控诉、反思,而是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充满了阳光的灿烂明亮和青春的豪迈激越。与谢晋文革影片的严肃、深沉、政治化和知青影视作品的悲怆、苍凉、边缘化不同,阳光灿烂的日子的镜语风格热烈、明快、昂扬、亢奋,故事内容表现为中心化、英雄欲、反秩序和荒诞性的奇特结合 。脚部特写镜头,顾长卫用了暖色调,画面就像莫奈与雷诺阿的作品,线条不明显,色彩和质感在强光的环境中如雾般模糊晕散,而在影像内涵表现上又较为张扬,显示了主角内心肆意扩张的迷茫与不可抑制的不安。 影片的开头就用了一个空镜头,蔚蓝
13、的天空似乎预示着在广阔的天空下,一群年少轻狂的青年人们在演绎着自己的故事,接着就出现了毛泽东的头像,整部影片的发展时间和国家的大事件都具有一致性。 此时对米兰的头发有一个特写,他用手轻抚着发丝,似乎有无尽的爱意,想着阳光,一次次拉直,马小军觉得比起照片,这种由实物的接触更让他激动不已,好像那根头发丝,一头是自己,一头就是米兰。 张晓军游离在房顶上,期待着米兰的出现,影片中运用大量蒙太奇来阐释时间的变迁以及身上衣服的变换来说明时间的流逝 。在路边,从下往上移镜头,先映入小军眼帘的还是那一双鞋和脚,此时有种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他见到了米兰他心中的爱神。影片中有一个镜头的转换,
14、形成强烈的对比蒙太奇,由极动到极静,有同学们热烈欢迎军人们凯旋时的欢腾,到米兰的房间里的宁静。 马晓军第一次真正被请到米兰的家,外面强烈的阳光射进来,在他们中间似乎形成了一堵墙,此时米兰将窗帘拉住,似乎是打破了这堵墙,两人的关系更加亲密了 。在马晓军从唐山回来,朋友们都开始隔离他,在游泳中,用了一个慢镜头,小军爬上跳水台,那悲壮的一跳似乎具有很强的仪式性,在水中,朋友们开始用手推、用脚蹬,影片用了一个慢摇的镜头,来表达当时的悲痛。 傻子在影片也出现了几次,似乎有着深刻的含义,他似乎也是马小军的同龄中的一分子,也在成长蜕变,似乎也预示着马小军这样一帮孩子如傻子一样在探索着、寻找着自己成长的道路。
15、马小军看到米兰拎裤追跑时,镜头跟着他,房子遮住了马小军,但镜头依然在移动,给人一种空间感觉,让人感受它一直在跑,从未停止过,也体现了马小军想见米兰的急切心情和对爱情的向往。 马小军在米兰房中环绕四周时,从望远镜中运用了空镜头,让人把这间屋子看得很清,也至于发现那张照片,马小军用望远镜往外看时,发现了胡老师,胡老师从厕所里出来,镜头跟着他在移动,但画面是从望远镜里看到的,望远镜充当了镜头这个角色,这段画面也体现了马小军调皮的性格。孩子们在游泳时,通过全镜来表现他们的快乐,马小军站在跳台上,此时用俯视的角度拍摄,也就是摄像机仿佛就是马小军的眼睛。 同伴们弃他而走后,用一个远景和长镜头拍小军一个人躺
16、在水池里,音乐慢慢响起。显得小军非常的孤单,很无助。 当马小军细看照片时,用慢镜头来看照片,使这张照片更加清楚真实,也体现了马小军的暧昧心情。同时慢镜头体现出了马小军爱情的产生。 异常优美的乡村骑士:马小军撩起蚊帐,“画中人”的照片出现,此时响起的音乐是马斯卡尼歌剧乡村骑士中的选曲。乡村骑士的音乐飘逸优美、令人心醉。无法言状的乡村骑士的音乐美,表现了无法言状的“画中人”的美。或者说,音乐美与“画中人”的美是叠在一起的。同时,无法言状的乡村骑士的音乐美,是少年马小军爱情萌发的生动表现。我们看到:就是这个平时大大咧咧、行为粗俗放浪的马小军,当爱情来临时,马小军的变化又是如此地巨大。特写:镜头是米兰
17、脸部乃至眼睛的大特写。宁静脸上阳光般灿烂的笑意,使人目眩,宁静眼中的雾一般的迷朦摄人心魄。特写一方面让马小军和观众更好地看清楚米兰,同时,特写表现“画中人”此时此刻在少年马小军心中的无限膨胀。 声音的运用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穿插着多首70年代流行的革命歌曲,带来了浓郁的70年代的时代气息。同时,少年主人公们聚会和嬉闹时,又低唱过演奏过许多前苏联歌曲,甚至他们出发去打群架时,我们听到的是广播里的越南人民抗美胜利的新闻和新闻之后电台播放的(国际歌)。这些声音唤起人们强烈的怀旧情感,使人“听到”个人岁月里某种难忘时刻,这是马小军回忆里终日伴随的音响,是他不可分割的感情的一部分。同时,他还有另外的音乐
18、乡村骑士。这首意大利人作曲,19世纪的音乐,很奇怪地成为他对那个时代回忆的主旋律。那旋律宁静、幽远,而充满阳光,总在主人公马小军内心情感最丰富的时候流出,有一种命运感,是主人公发自内心的音乐。他把这音乐赋予照片上的女孩,赋予对女孩的焦急等待中,更赋予米兰突然在眼前出现的惊心动魄的时刻,也赋予他爱情破灭,友谊丧失的悲伤绝望时刻,让我们一同来感受和回味少年时代对阳光的渴望和阴晦的忧伤。 “送米兰”段落的声音方案是主观音乐贯穿。马斯卡尼的歌剧乡村骑士表现的是少年马小军心中美丽的爱情。为了使音乐更有效果, 中间用马小军与米兰的对话打断了一下主观的音乐。为了怕米兰从车座上掉下来, 马小军让米兰在后面抱住
19、自己的腰。米兰说:“这样合适么?”马小军说:“合适。”米兰在后面搂住了马小军的腰。马小军( 被米兰搂着腰) 骑车向前。马斯卡尼的歌剧乡村骑士的音乐再次响起。就像把放音设备的音量调小之后的再次调大, 会使音乐效果加强一样,乡村骑士消失后的再次出现, 音乐的主观色彩更加强烈, 也让马小军对米兰的爱情更加强烈。于是, 下面马小军说出这样的旁白:“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好 郊外送米兰音乐的运用影片中马小军拿着望远镜发现米兰照片,是个非常经典的片断。他通过望远镜向外看,看到了胡老师撒尿的样子,这为后来发展“画中人”起到了欲扬先抑的作用。从声音分析,他转着圈,安静的屋子里,只能听见他自己嘴里的胡言乱语和木地板的
20、声音,当他掀起蚊帐清楚看到“画中人”时,背景音乐响起,这便完成了客观声音向主观音乐的转变,随着情节的逐步推进,这个过程是如此的合情合理,连贯自然,让人觉得恰到好处。 到马小军一行人与别人打群架。导演用近乎夸张的手法突出了马小军伙伴们的“英勇善战”,为的是反衬这是他的软弱无能。直到最后一个敌人已被围追堵截,马小军这才下了狠手,得到同伴们的夸赞,以满足自己小小的虚荣心。包括到后来为了引起米兰注意而爬到大烟囱上,掉下来却没受伤,更是被称之为“神”,虚荣心就膨胀了。 米兰“干呼万唤始出来”的出场给了马小军以极大的神秘感,于是在他眼中,米兰成了他自视是由自己独自寻找到的美丽高贵的暗恋对象。然而最初的神秘
21、并没有给马小军以长久的可以守候的美丽体验。由最初不敢看米兰熟睡中无意暴露出来的身体;到看着身穿大块暴露的泳衣的米兰,说她“肥”得像刚生过孩子的妇女而朝她丰脓的屁股端上一脚:再到他最想要强暴米兰马小军一步一步陷入对性的谜惑与失落之中。性的美丽的外衣一层层地被剥落,性不过就是欲望。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们是一类新典型,它展示了革命家族内部的精神冲突。马小军们不是一般的胡同串子和市井顽主,他们是大院里的孩子,是红色特权的享有者。他们具有由衷的英雄理想和子承父志的革命自豪感,同时又充满反秩序、反常规的自由渴望,跟父辈的革命规范和伦理法则形成了激烈冲突。平静悠闲的大院生活,英雄主义的理想,兄弟般的友谊和爱情的萌动,失控的欲望和游戏一般的暴力斗殴。 主题“这是一部能让大家找到共鸣的电影, 对于大家来说, 你可能没有当过兵, 没有结过婚。你也可能是美国人, 或者是法国人, 或者是 但无论你是什么, 你都经历过十七八岁, 都有自己的恋爱.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 每个人都将从影片中找到自己。浅显一点的主题是友谊和爱情,马小军他们兄弟之间的友谊,马小军对米兰的迷恋。更深的主题是理想与追求。影片开头马小军就说,“我最大的幻想就是中苏开战,我军的铁拳定会把苏美两国在战争机器砸的粉碎,一名举世瞩目的战争英雄由此诞生,那就是我。“这是一个在战争年代每一个青少年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