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学本课堂”研讨观摩会——张良朋20150519读懂学生才能真正教好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学本课堂”研讨观摩会——张良朋20150519读懂学生才能真正教好学生(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读懂学生,读懂学生, 才能真正教好学生才能真正教好学生 山东淄博师专山东淄博师专 张良朋张良朋因为理解,所以成功因为理解,所以成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一、读懂一、读懂学生学生切忌切忌“自以为是自以为是”,要,要“虚心研学虚心研学”226 173153错在哪里?错在哪里?A.被减数百位上忘了退位B.“两数相减,大减小”策略 教师过分依赖和相信教师过分依赖和相信以往教学经验作出以往教学经验作出的的判断判断这这种种“自以为是自以为是”的读法存在较大的的读法存在较大的“误读误读”风险。风险。9/25/20243一、读懂学生切忌“自以为是”,要“虚心研学”案例案例1 1 两个两个“1/21/
2、2”一道判断题:一袋大米,第一天吃去一道判断题:一袋大米,第一天吃去1/21/2,第,第二天吃去剩下的二天吃去剩下的1/21/2,刚好把这袋大米吃完。,刚好把这袋大米吃完。案例案例2 2 两个两个“可能可能”至少请多少名同学参加生日晚会,才有可能至少请多少名同学参加生日晚会,才有可能两个人的生日是在同一个月两个人的生日是在同一个月? ?很多同学的答案是很多同学的答案是2 2人,而正确答案是人,而正确答案是1313人。人。项金标你真的清楚学生的理解方式吗选自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2.49/25/20244小孩不小歌陶行知陶行知人人都说小孩小,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谁知人小心不
3、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便比小孩还要小。9/25/20245二、读懂二、读懂学生学生切忌切忌“只看结果只看结果”,要,要“聚焦过程聚焦过程”老师:孩子都老师:孩子都做对了,这是做对了,这是最好的结果!最好的结果!9/25/20246二、读懂学生切忌“只看结果”,要“聚焦过程”多关注孩子的多关注孩子的草稿纸草稿纸多关注孩子完多关注孩子完整的学习过程整的学习过程(写的过程、(写的过程、思的过程)思的过程)9/25/20247“54平方米到底有多大?” 应用题应用题: :用同样的砖铺地,铺用同样的砖铺地,铺5454平方米要用砖平方米要用砖618618块,如果铺块,如果铺7
4、272平方平方米,要用砖多少块米,要用砖多少块? ? 用比例用比例知识解知识解此题要根据每块砖的此题要根据每块砖的面积面积一定,铺地的一定,铺地的面积面积和块数成和块数成正比例,可是一部分学生却用反比例解正比例,可是一部分学生却用反比例解。 学生的反思:学生的反思:他是这样写的他是这样写的: :“老师,你能告诉我老师,你能告诉我5454平方米有多大平方米有多大吗吗? ?我以为我以为5454平方米是一块砖的面积,所以才用反比例解的。平方米是一块砖的面积,所以才用反比例解的。” 教师的反思:教师的反思:一直以来,我认为学生用反比例解,是因为对正、反一直以来,我认为学生用反比例解,是因为对正、反比例
5、的意义不理解,做梦也想不到,做成反比例竟然是受到不知比例的意义不理解,做梦也想不到,做成反比例竟然是受到不知5454平方平方米有多大的干扰。我们的教学是否割断了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学生对知米有多大的干扰。我们的教学是否割断了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太缺少体验了,评讲该从识的获得太缺少体验了,评讲该从1 1平方米有多大讲起。平方米有多大讲起。9/25/20248三、读懂学生切忌“只看做法”,要“关注想法” 99992525 (99+199+1)252510010025252500 2500 234234343466 66 234234(34(3466)66)234234100100134
6、 134 234234343466 66 234234(34(3466)66)234234100100134 134 错在哪里?错在哪里?9/25/20249和学生的对话问:这三道题都能简便运算吗?答:能。问:为什么能简便?答:只要题目里的数能凑整,就能简便运算。问:能具体说说吗?答:第一题中99加上1后就变成了100,这道题就变简便了;第二题,66和34加起来就变成100,再减就简便了;第三题和第二题一样,后面两个数加起来就凑成100了。三、读懂学生切忌“只看做法”,要“关注想法”9/25/202410根本的症结 这名同学对简算的这名同学对简算的“想法想法”出了错。他认为,题出了错。他认为,
7、题目里的数目里的数“能凑整的时候就能简算能凑整的时候就能简算”。换句话说,他。换句话说,他把能不能凑整看作能不能简算的判断标准。把能不能凑整看作能不能简算的判断标准。 更进一步分析,这名同学进行简便运算时的解题更进一步分析,这名同学进行简便运算时的解题思路存在缺陷:他把思路存在缺陷:他把“简便性简便性”置于置于“合理性合理性”之上,之上,为了达到简算的目的,不惜改变题目中的数据,不惜为了达到简算的目的,不惜改变题目中的数据,不惜违背已经学过的违背已经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的通法通则。的通法通则。9/25/202411 一天在朋友家做客,朋友上二年级的孩子做作业时问道:“
8、阿姨,您过来,看看我这道题对不对呀?” 笔者看到她的题目是18除以5的竖式,结果是商3余3。孩子小小的脸紧缩眉头的样子让笔者感到很奇怪:“是什么让你感到怀疑呢?” 她犹豫着:“商和余数都是3,行吗?” 笔者追问:“你为什么认为商和余数不能都是3?” 她说:“今天在学校我有一道题就是这样的,可老师说不对,让我改了”。 笔者翻看了她的那道题,改正的答案是:25461(原题为竖式),问她原来是怎么写的,她说,原来是:25455(原题为竖式)。 我恍然大误:原来她的错在于余数比除数大了,但是她却以为自己的错误原因是余数不能和商一样大,表面上她把自己的错误的答案改成了正确的答案,但是实际上她自己却并不知
9、道自己错在何处,经过改错,她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的观念没有得到纠正,反倒形成了“有余数除法的商和余数不能一样的”错误观念,因此,教师的这次帮助学生改错的工作是无效的。北京教育学院顿继安教授的经历9/25/202412 怎么会对呢?在教学解方程中,我出示了“185=13”一题,让学生尝试练习。结果全班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喊出=1,学生的答案正确极了,令我很满意。我于是给全班同学鼓掌:“你们算得又快又对,真是棒极了!”由于学生“掌握得很好”,于是我马上又出了一题:22+2=48。这次尽管学生答得很迅速,但是答案并不一致,有的学生说是13,有的学生认为是2。答案是2的学生振振有词:“22+2=24,
10、4824=2”“对,上面一题就是这样做的!”马上有不少学生附合着。“这怎么会对呢?”我的心头一惊,马上请那位学生说说上题怎样想的。“185=13,1313=1”话音一完,不少学生点头表示赞同,原来答案虽对,但是纯属巧合,学生的思考方法和运算顺序却是错的。福建上杭黄毕年老师的经历9/25/202413四、读懂学生切忌“一概而论”,要“深入个性”【案例】一样的“懒病”,各不相同的“病因”!(1)因盲致懒型(2)因厌致懒型(3)因败致懒型(4)因依赖致懒型较之于“行动”上的懒,“思维”上的懒更值得警惕9/25/202414五、读懂学生切忌“只靠经验”,要“开展研究”北京特级教师张红老师的调研北京特级
11、教师张红老师的调研选自教学:从寻找学生的问题开始选自教学:从寻找学生的问题开始刊载于小学数学教师刊载于小学数学教师2015.3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为什么这样学生不是我想象学生不是我想象9/25/202415“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课前调研(张红)9/25/202416学生解题策略分析A:不会做不会做,在思考时产生了疑问在思考时产生了疑问,没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没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9/25/202417学生解题策略分析B:受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没有验证的意识(一半受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没有验证的意识(一半多减去一半不可能还剩一半多多减去一半不可能还剩一半多)。9/25/202418学
12、生解题策略分析C:学生能基于经验进行猜想,没有验证的意识。学生能基于经验进行猜想,没有验证的意识。9/25/202419学生解题策略分析D:学生意识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尽管没想出办学生意识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尽管没想出办法或方法欠合理,但能意识到已经很不错了)。法或方法欠合理,但能意识到已经很不错了)。9/25/202420学生解题策略分析E:学生能够根据分数的意义学生能够根据分数的意义,通过画图来解题。通过画图来解题。9/25/202421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预先暗示了他要走的道路。懂得深思的老师,会收集这些迹象,并反复思考。让我们珍视每个孩子生命中关于未来的暗示,不是不假思索地拦阻他的道路,而是去帮助他们完成他的使命。 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我们必须在孩子们的智慧面前谦卑下来,让我们不要试图告诉孩子们他们应该怎么做,而是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伊丽莎白奥康纳 唯有专业地读懂学生,唯有专业地读懂学生, 才能真正地教好学生。才能真正地教好学生。 QQ QQ:872928712 872928712 张良朋张良朋因为用心,所以成功因为用心,所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