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一化学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及能量变化小结课件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51.50KB
约38页
文档ID:593263633
高一化学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及能量变化小结课件_第1页
1/38

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复习课 §1--1 §1--1 氧化还原反氧化还原反应应一一.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反应类型化化学学反反应应根据反应物、生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类别及种类来分物类别及种类来分根据反应中是否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有电子转移根据反应中是否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有离子参加根据反应中的根据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情况热量变化情况根据其他根据其他化合化合反应反应分解分解反应反应置换置换反应反应复分解复分解 反反 应应氧化还氧化还原反应原反应非氧化还非氧化还原原 反反 应应离子反应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吸吸 热热反反 应应放放 热热反反 应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的关系 二、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还原反应(一一) 概概 念念1、初级:得氧失氧的反应、初级:得氧失氧的反应2、中、高级:、中、高级:判据判据化合价升降的反应(特征)化合价升降的反应(特征) 有电子得失的反应(实质)有电子得失的反应(实质) (二二)各概念存在的关系各概念存在的关系氧氧→得降还得降还还还→失升氧失升氧对立统一对立统一 氧氧化剂化剂 → 氧氧化性化性→ 得得电子电子 化合价化合价降降低低 被被还还原原 发生发生还还原反应原反应 → 还还原产物原产物 还还原剂原剂 → 还还原性原性→ 失失电子电子 化合价化合价升升高高 被被氧氧化化 发生发生氧氧化反应化反应 → 氧氧化产物化产物 (反应物反应物) (性质性质) (实质实质) (特征特征) (过程过程) (反应反应) (生成生成物物)( (三三) ) 电子得失情况的表示方法电子得失情况的表示方法双线桥:它表示化学反应中同一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双线桥:它表示化学反应中同一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的结果。

得失电子的结果 ((1)首先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首先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2)箭号从反应物中某一元素指向生成)箭号从反应物中某一元素指向生成物中同一元素物中同一元素 ((3)在双桥线上标出)在双桥线上标出“得到得到”或或“失去失去”电子的总数电子的总数书写时应注意:书写时应注意: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失去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到-12e12e-2KClO3====2KCl + 3O2↑ △ MnO2+5 -2-10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四)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守恒原理:、守恒原理: 氧化剂得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 = 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化合价升的总数等于化合价降的总数化合价升的总数等于化合价降的总数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氧化剂的氧化性的氧化性大于大于氧化产物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的氧化性, 还原剂还原剂的的 还原性还原性大于大于 还原产物还原产物 的还原性的还原性 (类似于复分解反应的强酸制弱酸)。

类似于复分解反应的强酸制弱酸)氧化剂氧化剂 + 还原剂还原剂 == 还原产物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氧化产物3、归中原理(最近规律):、归中原理(最近规律): 不同价态的同一元素若发生反应,化合价总是不同价态的同一元素若发生反应,化合价总是向向中间靠拢中间靠拢(而不是交叉)例如:(而不是交叉)例如:2、强制弱原理:、强制弱原理: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失去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失去2e2eS S S S -2 0 +4 +6如:H2S+H2SO4=S+SO2+2H2O-2 +6 0 +4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到2e-- 4、价态与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价态与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 元素处于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只有氧化性; 元素处于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只有还原性; 元素处于元素处于中间价态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5、电子得失难易规律、电子得失难易规律越越易失易失电子的物质,失电子后就越电子的物质,失电子后就越难得难得电子;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电子后就越难失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电子后就越难失电子一种氧化剂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反应同时和几种还原剂反应时,时, 优先与还原性强的还原剂反应;优先与还原性强的还原剂反应;一种还原剂一种还原剂同时和几种氧化剂反应同时和几种氧化剂反应时,时, 优先与氧化性强的氧化剂反应优先与氧化性强的氧化剂反应 (五)几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五)几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1、部分反应:某种元素、部分反应:某种元素部分部分变价MnO22HCl MnCl22HClMnO酸性酸性氧化性氧化性2、自身氧化还原、自身氧化还原 (歧化反应)(歧化反应) Cl2+2NaOH = NaCl+NaClO+H2O+1-11e -3Cl2+6NaOH = 5NaCl+NaClO3+3H2O+5-15e -△4HCl(浓)(浓)+MnO2===MnCl2 + Cl2↑+ 2H2O化合价降低化合价降低2,得到,得到2e-化合价升高化合价升高2,失去,失去2e- △-1+4+20 3、归中反应:、归中反应:不同价态的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同一元素得失电子后得失电子后 化合价总是向中间靠拢(而不是交叉)。

化合价总是向中间靠拢(而不是交叉)2H2S+SO2= 3S+2H2O+4-20化合价升高化合价升高4,失去,失去4e-化合价降低化合价降低4,得到,得到4e- 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 (六六) )应该熟悉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应该熟悉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常见氧化剂:氧化性氧化性::F2>Cl2 > Br2 > I2 > S > H+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活泼的非金属单质:O2 , Cl2 , F2 (2)高价的化合物:高价的化合物:CuO , Fe2O3 , WO3 , CO2 KMnO4 , K2Cr2O7 , 浓浓H2SO4 , HNO3 , KClO3 (3)某些阳离子:某些阳离子:Cu2+ , Fe3+ , H+ 2、常见还原剂:、常见还原剂:还原性还原性::K > Ca > Na > Mg > AI > Zn > Fe > Sn > Pb > H > Cu > Hg > Ag > Pt > Au 等等 ((1)活泼的金属单质:)活泼的金属单质:K , Na , Mg , Fe , Al(2)某些非金属单质:某些非金属单质:H2 , C(3)非金属阴离子非金属阴离子 :: S2->> I - >> Br - >> Cl - >> F - 一一`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凡是在水溶液或或熔化状态能导电的熔化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化合物都是都是电解质电解质。

无论是在水溶液无论是在水溶液或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化合物叫叫非电解质非电解质§1—2 §1—2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1、概念、概念2、特点(电解质)、特点(电解质)((1))物质属类物质属类::是化合物,而不是单质、混合物或其它物是化合物,而不是单质、混合物或其它物质2))导电条件导电条件:是:是“或或”而不是而不是“和和”,两种情况之一能,两种情况之一能导电导电 即为电解质(其中即为电解质(其中熔融条件熔融条件仅对仅对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而言)3))导电原因导电原因:本身电离出自由离子,不是和水反应的产物本身电离出自由离子,不是和水反应的产物4))导电能力导电能力:主要决定于离子(电荷)浓度的大小,以:主要决定于离子(电荷)浓度的大小,以及温度的高低及温度的高低5))判据判据::微观微观---能电离;类别能电离;类别---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一)电解质(一)电解质 非电解质非电解质 (二二) 强电解质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弱电解质注:注:BaCO3 , BaSO4 等属于难溶性物质,但溶于等属于难溶性物质,但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

水的部分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①①强酸:强酸:HCl、、H2SO4、、HNO3、、HBr、、HI 等等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成离子、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成离子②②强碱:强碱: NaOH、、KOH 、、 Ca(OH)2 、、Ba(OH)2等;等;③③绝大多数盐:绝大多数盐:NaCl、、(NH4)2SO4、、KNO3、、 CaCO3、、 BaSO4等;等;④④活泼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MgO、、Al2O3等 ③③水水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成离子、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成离子①①弱酸:弱酸:H2SO3、、H3PO4、、CH3COOH、、H2CO3、、 HClO、、HF、、H2S等(其中等(其中H2SO3、、H3PO4是是 中强酸中强酸;;H2SO3、、H2CO3易分解,一般写成易分解,一般写成SO2 +H2O、、CO2+H2O的形式);的形式);②②弱碱:弱碱:氨水氨水(写成写成NH3·H2O,但不能写成,但不能写成NH4OH)和难溶性碱和难溶性碱 (如如Cu(OH)2、、Fe(OH)3等等);; 3、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成离子、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成离子①① 大多数有机物:大多数有机物:C2H5OH(酒精酒精)、蔗糖、、蔗糖、 CCl4 、、 C6H6等许多有机物;等许多有机物;②②除水外的非金属氧化物:除水外的非金属氧化物:CO2、、SO2等。

等 记忆:酸碱盐溶解性表记忆:酸碱盐溶解性表三大强酸对应的盐一般易溶(例外的有:三大强酸对应的盐一般易溶(例外的有:AgCl、、PbCl2;;BaSO4、、PbSO4、、CaSO4、、Ag2SO4)其它的酸对应的盐一般难溶(例外的有:钾钠铵盐)其它的酸对应的盐一般难溶(例外的有:钾钠铵盐) (三)化合物分类(三)化合物分类1、根据电离及电离程度分、根据电离及电离程度分 2、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分、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 熔融条件下是否导电熔融条件下是否导电O2-在水溶液中不存在在水溶液中不存在:: O2- + H2O → 2OH-   (二二)、、离子反离子反应应1、概念:从本质上看,凡是有离子参加或生成、概念:从本质上看,凡是有离子参加或生成 的反应都属于离子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都属于离子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 进进 行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行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如固体之间或浓如固体之间或浓 H2SO4与固体的反与固体的反 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2、类型:、类型:①①离子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②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 3、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2、书写步骤:写(基础)、拆(关键)、、书写步骤:写(基础)、拆(关键)、 删(途径)、查(保证)删(途径)、查(保证)[2]拆:拆:Ba2++2Cl-+Cu2++SO42-= BaSO4 + Cu2+ +2Cl-[3]删:删: Ba2++SO42-=BaSO4[4]查:原子个数是否守恒,电荷数量是否守恒查:原子个数是否守恒,电荷数量是否守恒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 反应的方程式反应的方程式[1]写:写:BaCl2+CuSO4=CuCl2+BaSO4 3、是否拆开的原则、是否拆开的原则 溶质在水中,若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则拆开写溶质在水中,若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则拆开写成离子。

若主要存在形式是分子,则不拆开若主要存在形式是分子,则不拆开 所以,难溶的物质(沉淀、气体),不拆所以,难溶的物质(沉淀、气体),不拆易溶易溶的物质,如果易电离(如强酸、强碱、绝大多数可溶的物质,如果易电离(如强酸、强碱、绝大多数可溶性盐),拆;性盐),拆;易溶的物质,如果难电离(如弱酸、弱易溶的物质,如果难电离(如弱酸、弱碱、极少数可溶性盐、水),不拆碱、极少数可溶性盐、水),不拆 [1]难溶性物质:难溶性物质:AgX(AgCl 、、 AgBr 、、 AgI ) 、、 BaCO3 、、 CaCO3、、 BaSO4、、 PbSO4、、Mg(OH)2、、 Al(OH)3、、Fe(OH)3 、、 Cu(OH)2 、、FeS 、、 CuS、、 PbS、、 Ag2S 、、ZnS等等[2]难电离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酸;H2CO3 , CH3COOH , H3PO4 , HF , HClO , H2S , H2SO3 , H2SiO3等等弱碱:弱碱:NH3•H2O 水:水:H2O极少数盐:极少数盐:(CH3OO)2Pb等;等;[3]单质,氧化物及全部气体物质单质,氧化物及全部气体物质 4、特例、特例 ((1)浓酸)浓酸 浓浓H2SO4((98%):%):H2SO4 ;; 浓盐酸浓盐酸 ((37%):%):H++Cl-;; 浓硝酸(浓硝酸(63%):%):H++NO3- 。

((3)酸式盐)酸式盐NaHSO4 = Na+ + H+ + SO42-NaHCO3 = Na+ + HCO3- ((2)氧化物一律写成分)氧化物一律写成分 子子 难溶:难溶:CuO、、MgO、、Al2O3等;等; 易溶:易溶:Na2O、、CaO等(在水中不电离而是反应)等(在水中不电离而是反应) ((4)微溶物:)微溶物:Ca(OH)2、、CaSO4、、Ag2SO4等 ①①作反应物时作反应物时如澄清石灰水如澄清石灰水 Ca2+ + 2OH -如石灰乳如石灰乳 Ca(OH)2②②作生成物时,不拆作生成物时,不拆如如CaCl2溶液和溶液和NaOH溶液溶液 反应反应Ca2+ + 2OH - = Ca(OH)2 ↓((5)方程式比较)方程式比较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表示一个具体的反应,而表示一个具体的反应,而 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能从本质上表示一类反应能从本质上表示一类反应 离子方程式遵循离子方程式遵循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若是氧化,若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还遵循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还遵循电子得失守恒电子得失守恒。

6、检查、检查 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检查内容有:检查内容有:是否守恒(是否守恒(电子得失总数、电荷总数、电子得失总数、电荷总数、原子总数)原子总数) 、反应条件、生成物状态、微粒符号、、反应条件、生成物状态、微粒符号、系数约简、组成关系、反应是否在溶液或熔化状态系数约简、组成关系、反应是否在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进行、微溶性物质是反应物(稀溶液写成离子;下进行、微溶性物质是反应物(稀溶液写成离子;悬浊液写成分子)还是生成物(生成物直接写成分悬浊液写成分子)还是生成物(生成物直接写成分子)、酸式酸根离子是强酸的还是弱酸的(除子)、酸式酸根离子是强酸的还是弱酸的(除HSO4-写成写成H++SO42-以外,其余以外,其余HCO3-、、HSO3- 、、H2PO4-、、 HS- 、、 HPO42-均原封不动均原封不动 )) 、是否符合反应事实、、是否符合反应事实、该拆为阴阳离子的不拆,不该拆的乱拆、未掌握反该拆为阴阳离子的不拆,不该拆的乱拆、未掌握反应物间量的关系应物间量的关系 7、、 由由 离子方程式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对应的化合物最好写成强酸、强碱、绝离子对应的化合物最好写成强酸、强碱、绝大多数可溶性盐!大多数可溶性盐!一般规律:一般规律:[1]分子式照抄,阳离子配分子式照抄,阳离子配NO3- [2]阴离子配阴离子配Na+改成正确的分子式改成正确的分子式 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①①离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生成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沉淀、气体、弱电解质(弱酸、(弱酸、 弱碱、极少数可溶性盐、水);弱碱、极少数可溶性盐、水); ②②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 生成生成弱氧化性、弱还原性弱氧化性、弱还原性的物质。

的物质 注意:注意:参加反应的离子如果按化学式中的比例恰参加反应的离子如果按化学式中的比例恰好能够反应时无须考虑用量关系;反之,必须考好能够反应时无须考虑用量关系;反之,必须考虑量的关系虑量的关系!!如如 Ca(OH)2溶液溶液 和和NaHCO3 溶液反应:溶液反应:Ca2+和和HCO3- 反应反应 生成生成CaCO3、、OH-和和H+反应反应 生成生成H2O若若NaHCO3不足,则按不足,则按1∶ ∶1反应,生成反应,生成CaCO3、、H2O和和NaOH;; 若若NaHCO3过量,则按过量,则按1∶ ∶2反应,生成反应,生成 2H2O、、CaCO3和和Na2CO3 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的关系氧化氧化还原还原反应反应离离子子反反应应H2+CuO===Cu+H2OZn+H2SO4==ZnSO4+H2↑HCl+NaOH==NaCl+H2O 电子转移电子转移1. 两个概念两个概念{2. 两个本质两个本质{3.两个应用两个应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规律的应用子守恒规律的应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本质离子反应的本质离子反应的本质离子浓离子浓度的减度的减少少 §1—3 §1—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一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2`放热反应放热反应[1]定义;放出热量的反应。

定义;放出热量的反应[2]原因: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原因: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3]举例:举例:多数化合反应多数化合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金属;酸碱中和反应;金属 单质与酸的反应(其他的放热现象:非静摩擦,单质与酸的反应(其他的放热现象:非静摩擦,某些物质溶于水)某些物质溶于水) 镁条燃烧、生石灰溶与水、白磷自然、乙炔燃烧镁条燃烧、生石灰溶与水、白磷自然、乙炔燃烧 3`吸热反应吸热反应[1]概念:吸收热量的反应概念:吸收热量的反应[2]原因: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原因: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 Ba(OH)2 ·8H2O+ 2NH4Cl == BaCl2 + 2NH3↑+10H2O(其他的(其他的吸热现象吸热现象:NH4Cl,,NH4NO3溶于水溶于水;干冰汽化、冰干冰汽化、冰熔化、电离等)熔化、电离等)[3]举例:举例:分解反应分解反应高温C + H2O == H2+CO△C + CO2 == 2CO放电N2 + O2 == 2NO高温H2 + I2 == 2HI 二二、、燃料的充分燃烧燃料的充分燃烧1、、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有限的是有限的2、、燃料必须充分燃烧燃料必须充分燃烧条件条件有有充足的空气充足的空气(但不是过多,否则将(但不是过多,否则将带走部分热量。

带走部分热量燃料与空气要有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足够大的接触面积由古代动植物的遗体埋在地层下,并在地壳由古代动植物的遗体埋在地层下,并在地壳中经过一系中经过一系 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逐渐形成的,故称为化石燃料故称为化石燃料 3、、洁净煤技术洁净煤技术煤的汽化液化煤的汽化液化C(s) + H2O(g) = H2(g) + CO(g)高温 酸雨:酸雨:含硫燃料含硫燃料燃烧时产生燃烧时产生SO2 , SO2与与空气中的空气中的O2在在粉尘做催化剂粉尘做催化剂的作用下,生的作用下,生成成SO3. SO3与与H2O生成生成H2SO4 ,随雨雪下随雨雪下落到地面,形成酸雨落到地面,形成酸雨水煤气:水煤气:H2 , CO , CH4 , CO2 液体:液体:CH3OH(甲醇甲醇)生石灰吸收生石灰吸收SOSO2 2::SOSO2 2+CaO=CaSO+CaO=CaSO3 32CaSO2CaSO3 3+O+O2 2=CaSO=CaSO4 4 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矿物燃料;;更多地利用更多地利用新能源新能源:核能、:核能、太阳能、风能太阳能、风能、、水能水能地热等;地热等;COCO2 2就像温室的玻璃一样,并不影响太阳对就像温室的玻璃一样,并不影响太阳对地球表面的辐射,但地球表面的辐射,但却能阻碍由地面反射却能阻碍由地面反射回高空的红外辐射回高空的红外辐射,这就,这就 像给地球罩上了像给地球罩上了一层保温膜,使地球表面气温增高,产生一层保温膜,使地球表面气温增高,产生““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化学多媒体教学制作:李晓春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