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常见肾病护理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92803411 上传时间:2024-09-2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内科常见肾病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肾内科常见肾病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肾内科常见肾病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肾内科常见肾病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肾内科常见肾病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肾内科常见肾病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内科常见肾病护理(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肾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肾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刘玉翠刘玉翠2015.4 1.生成尿液,排泄代谢产物2.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 平衡3.肾的内分泌功能肾的生理功能血管活性激素肾素,前列腺素族,激肽类。非血管活性激素1羟化酶,促红细胞生成素肾的分泌功能授课内容(一)授课内容(一) 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定义定义n肾病综合征(Nephritic Syndrome,NS)简称肾综,指由指由各种各种肾脏疾病所致的,以肾脏疾病所致的,以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尿蛋白3.5g/d)、低蛋白、低蛋白血症(血浆清蛋白血症(血浆清蛋白3.5g/dn低白蛋白血症:白蛋白30g/Ln高脂血症n水肿:往往是肾综病人最常见

2、的体征。严重水肿的病人还会出现胸腔、腹腔、心包积液其中两项为诊断所必需。(肾病综合征)并发症并发症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血栓及栓塞:多见于肾静脉、下肢静脉急性肾衰竭:多见于50岁以上的病人其他:长期高脂血症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并发症;长期大量蛋白尿可致严重的负氮平衡和蛋白质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治疗原则治疗原则n一般治疗休息:严重水肿、体腔积液时需卧床休息饮食:蛋白摄入量应为正常入量1.0g/(kg.d)的优质蛋白,热量要保证充分。应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多吃不饱和脂肪酸。水肿时应低盐(食盐3g/d)(肾病综合征)治疗原则治疗原则n对症治疗利尿消肿:1)噻嗪类利尿药与保钾利尿药

3、合用。2)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点滴;静脉输注血浆或白蛋白,但不可输注过多过频减少尿蛋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直接降低肾小球内高压,从而减少尿蛋白排泄,并延缓肾功能损害(肾病综合征)治疗原则治疗原则n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的治疗糖皮质激素作用机理: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免疫反应、抑制醛固酮 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影响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等综合 作用而发挥其利尿、减轻尿蛋白使用原则和方案:起始足量泼尼松泼尼松1mg/kg/d1mg/kg/d,服,服812812周周缓慢减药足量治疗后每足量治疗后每2323周减量周减量10%10%,减至,减至20mg/d 20mg/d 左右时易反复应更加缓

4、慢减量左右时易反复应更加缓慢减量长期维持最小有效剂量(最小有效剂量(10mg/d)10mg/d)根据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可分为 激素敏感型 激素依赖型 激素抵抗型不良反应:长期应用可出现感染、类固醇性糖尿病、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少数可发生股骨头无菌性缺血性坏死,需加强监测,及时处理细胞毒药物:环磷酰胺是目前最常用的细胞毒药物。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中毒性肝炎、出血性膀胱炎及脱发,并可出现性腺抑制(尤其男性)可用于“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的患者,协同激素。若无激 素禁忌,一般不作为首选或单独治疗用药环孢素:用于激素抵抗和细胞毒药物无效用于激素抵抗和细胞毒药物无效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难治性

5、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治疗原则治疗原则n并发症防治感染:发生感染,应及时选用敏感、强效及无肾毒性的抗生素血栓及栓塞:当血液出现高凝状态时应及时给予抗凝剂急性肾衰竭:利尿无效且达到透析指征时应进行血液透析n中医中药治疗:如雷公藤等(肾病综合征)预后预后n病理类型: 微小病变型肾病(预后好,缓解后易复发) 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预后好)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预后差,较快进入肾衰) 膜性肾病(预后差,较快进入肾衰) 局灶性接段性肾小球硬化与尿蛋白程度和治疗反应有关n蛋白尿、高血压、高血脂可促进肾小球硬化n反复感染、血栓栓塞等可影响预后(肾病综合征)护理措施护理措施n适当的休息和活动 :全身水肿

6、,合并胸腔积液、腹水,出现呼吸困难者应绝对卧床,取半卧位。为防止肢体血栓形成,应保持肢体的适度活动。对于有高血压的病人,应限制活动量n预防感染: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教育病人皮肤不宜用力擦洗,以防皮肤损伤(肾病综合征)护理措施护理措施n饮食护理:蛋白质为高生物效价的优质蛋白,但当肾功能不全时,应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供给足够的热量水肿时低盐饮食,钠的摄入量不超过3g/d,勿食腌制食品水的摄入应根据病情而定,高度水肿而尿量少者应严格控制入量。准确记录出入量及时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肾病综合征)护理措施护理措施n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经常更换体位,并有适当支托避

7、免医源性皮肤损伤,注射时用56号针头n健康教育 :嘱病人出院后一定要按时按量服药,定期来医院随访复查。注意增强抵抗力、预防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早治疗。此病缓解后也要避免劳累和感染,对预防复发极为重要授课内容(二)授课内容(二) 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定义定义慢性肾衰全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各种原因各种原因致肾脏慢性进行性损害,最终以代谢产致肾脏慢性进行性损害,最终以代谢产物和毒素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物和毒素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异常等表现为特征乱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异常等表现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的一组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病因n原发性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

8、慢性肾盂肾炎n继发于全身疾病的肾脏病变:如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糖尿病等引起的肾损害最后均可致慢性肾衰n慢性尿路梗阻:如结石n先天性疾病: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肾发育不良均可导致肾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机制发病机制目前未完全清楚,主要有以下学说:n健存肾单位学说n矫枉失衡学说n肾小球高灌注、高压、高滤过学说(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临床表现n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n各系统症状(慢性肾功能衰竭)各系统症状各系统症状n消化系统:胃肠道症状是最早、最常出现的症状n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心力衰竭、尿毒症性心包炎、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系统:贫血:为正常色素性正细胞贫血出血倾向

9、:皮下出血、鼻出血、月经过多等白细胞异常:易发生感染(慢性肾功能衰竭)各系统症状各系统症状n精神神经系统:早期常精神萎靡、疲乏、失眠,后期可出现性格改变、幻觉、抑郁、记忆力下降、谵妄、昏迷等。晚期常有周围神经病变n肾性骨病:可出现纤维化骨炎、尿毒症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等n皮肤表现:常见皮肤瘙痒、面色深而萎黄、轻度浮肿。(慢性肾功能衰竭)各系统症状各系统症状n内分泌失调:血浆活性维生素D3、红细胞生成激素降低n代谢紊乱:毒素可干扰胰岛素作用且加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抵抗力,故可表现空腹血糖轻度升高,糖耐量异常。因长期恶心、呕吐可出现负氮平衡及低蛋白血症n继发感染:以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多见,且不易控制

10、,多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原则治疗原则n治疗原发病和纠正加重肾衰竭的可逆因素n饮食治疗:低蛋白,高生物优质蛋白质,蛋白入量应根据肾功能加以调整,应保证足够的热量。并补充多种维生素。有高血压、水肿、及尿少者应限盐。高钾血症应限制含钾高的食物;限制含磷丰富的食物n必需氨基酸的应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原则治疗原则n对症治疗n高血压:容量依赖型病人,限水钠,配合利尿药及降压药等综合治疗;对肾素依赖型高血压,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n感染:积极控制,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根据肌酐清除率,药物半衰期来调整药物剂量n代谢性酸中毒:不严重时可口服碳酸氢钠。酸中毒明显,应静脉补碱。在纠酸过程

11、中要同时补钙n贫血: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是治疗的特效药,同时应补充造血原料(铁剂,叶酸),严重贫血可适当输新鲜血n肾性骨病:骨化三醇提高血钙对骨软化症疗效甚佳,甲状旁腺次全切术对纤维性骨炎、转移性钙化有效(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原则治疗原则n透析疗法 血透、腹透n肾移植(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措施护理措施n水肿的护理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指导病人限制液体摄入量,水的入量 1500ml/d,并给予低盐(2-3g/d)饮食 每天测量体重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及血清电解质(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措施护理措施n预防感染增加营养,透析病人要进正常蛋白质食物透析治疗时严格无菌操作指导并协助病人做

12、好皮肤、口腔、外阴的护理注意保暖,避免与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接触长期卧床的病人,应鼓励其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以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措施护理措施n健康教育 1疾病知识指导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皮肤的清洁。皮肤瘙痒时切勿用力搔抓,以免破损引起感染; 注意会阴部的清洁,观察有无尿路刺激征的出现;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以免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加重肾衰竭的诱因。n2生活指导 强调合理饮食对本病的重要性,严格遵从饮食治疗的原则,尤其是蛋白质的合理摄入和水钠限制;根据病情和活动耐力,进行适当的活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n3用药指导 遵医嘱用药,避免使用肾毒性较大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定期复查肾功能、血清电解质等,准确记录每日的尿量、血压及体重;血液透析者,注意保护好动静脉瘘管,腹膜透析者,保护好腹膜透析管道。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