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国债的一级市场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97.02KB
约13页
文档ID:592744821
中国国债的一级市场_第1页
1/13

中国国债的一级市场中国国债的一级市场 一、中国国债的历史演进一、中国国债的历史演进§中国近代公债是从清末开始的§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都曾发行国债§新中国国债的发行主要有三个阶段l第一阶段 (1950年1月):人民胜利折实公债l第二阶段 (1954--1958):国家经济建设公债l第三阶段 (1981年以后):国库券等 二、中国国债的种类二、中国国债的种类§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1950年年1月开始发行月开始发行 §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1954年开始发行年开始发行§ 国库券国库券 :: 1981年开始发行年开始发行 § 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 1987年首次发行年首次发行§ 国家建设债券:国家建设债券: 1988年首次发行年首次发行 § 保值公债:保值公债: 1989年首次发行年首次发行§ 财政债券财政债券§ 特种国债特种国债 § 定向债券定向债券 等等 三、中国国债的利率三、中国国债的利率§1981年起,基本上参照银行存款利率而定,对单位和个人执行不同的利率。

§1989年后,提高了国库券利率,且对单位和个人执行同一利率,同时根据不同性质、不同期限分别确定国债的利率§1995年8月,首次试用国债招标发行,使国债向市场化逐出了重大的一步,国债利率也较过去更接近市场 四、中国国债的期限结构四、中国国债的期限结构§中国近几年国债发行期限结构期限结构§中国国债以三年期和五年期的中期国债为主§短期国债比例很小, 与中国的赤字规赤字规模模并不相称§国债期限结构需进一步的优化 五、发行方式五、发行方式§国际上通行的国债发行方式主要有四种:l公募法、包销法、摊派法、代卖法§改革开放后中国公债发行经历了三个阶段l行政摊派:1981年--1985年l行政摊派与市场发行相结合:1985年--1991年l逐步走向市场化:1991年--§中国各年度所采取的发行方式发行方式l行政分配l柜台销售l承购包销l招标发行价格招标收益率招标 六、中国国债的兑付六、中国国债的兑付§1981~1984年,分期逐步偿还法§1985年以后,本金与利息期满后一次还本付息§1993年发行的第三期实物国库券则采取按年结息,本金一次期满结清的偿还方式§1998年则正式发行了十年期附息国债10000亿元,采用息票兑换利息的方式§除此之外,我国还对一些单位购买的国债采用过以新替旧的偿还方式 七、中国国债的规模七、中国国债的规模§确定合理的国债规模主要考虑如下因素l国家的偿债能力(参见表表15-4:我国历年国债发行规模:我国历年国债发行规模)l认购人的负担能力(参见表表15-5::全国城乡储蓄存款余额全国城乡储蓄存款余额)§结论l我国国债规模还有很大的拓展余地l与其他投资品种相比,国债的风险较小l农村有潜在的巨大的国债购买群体 表15-1:国债发行期限结构单位:亿元 表15-2:中国各年的财政赤字 单位:亿元 表15-3:中国各年度所采取的发行方式 表15-4、中国历年国债发行规模 单位:亿元;% 表15-5:中国城乡储蓄存款余额 单位:亿元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