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第6次课 肌学概论+躯干肌+头颈肌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92733837 上传时间:2024-09-22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24.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学:第6次课 肌学概论+躯干肌+头颈肌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人体解剖学:第6次课 肌学概论+躯干肌+头颈肌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人体解剖学:第6次课 肌学概论+躯干肌+头颈肌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人体解剖学:第6次课 肌学概论+躯干肌+头颈肌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人体解剖学:第6次课 肌学概论+躯干肌+头颈肌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学:第6次课 肌学概论+躯干肌+头颈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学:第6次课 肌学概论+躯干肌+头颈肌(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肌学肌学Myology总论总论n 骨骼肌附着于骨骼,收缩时牵拉骨移动。骨骼肌附着于骨骼,收缩时牵拉骨移动。受意识控制(随意肌)。共受意识控制(随意肌)。共600多块,占体重多块,占体重比例:成人比例:成人40%,新生儿,新生儿20%,老人占,老人占2530%,运动员占,运动员占50%。 每块肌都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器官,有丰富血管、淋巴分布,在躯体神经支配下收缩或舒张,进行随意运动。全身肌肉分布全身肌肉分布一、肌的形态和构造:一、肌的形态和构造:(一)肌的构造(一)肌的构造(以长肌为例)肌肌腹腹(musclebelly)肌肌纤纤维维构构成成,能能缩缩短短,抗抗拉拉力力5.4

2、kg/cm2。其内有肌内膜,肌束膜,肌外有肌外膜等结构。肌肌腱腱(tendon)由胶原纤维构成,不能收缩,坚韧,附附着着于于骨骨,抗拉力强(600-1200公斤/平方厘米)。阔肌肌腱称腱膜。阔肌肌腱称腱膜。 ( (二二) )肌的形态分类:肌的形态分类:1、按外形分类:长长肌肌(longmuscle)梭梭形形,肌肌纤纤维维长长,收收缩缩幅度大,分布于四肢。幅度大,分布于四肢。短短肌肌(shortmuscle)肌肌纤纤维维短短,分分布布于于躯躯干深层。干深层。阔阔肌肌扁扁肌肌(flatmuscle),扁扁而而宽宽,分分布布于于胸、腹壁。胸、腹壁。轮轮匝匝肌肌(orbicularmuscle)肌肌纤

3、纤维维环环形形排排列列,分布于孔裂周围。分布于孔裂周围。轮匝肌轮匝肌二、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二、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一)起止点起点起点(origin)在相对固定骨上的附着点。在相对固定骨上的附着点。止点止点(insertion)在移动骨上的附着点。在移动骨上的附着点。(二)配布肌肌多多配配布布于于关关节节周周围围,关关节节运运动动轴轴相相对对的的两两侧侧。如肘关节(单轴关节)的前面有屈肌,后面有伸肌。双轴关节配布4组肌,多轴关节配布6组肌。(三)作用(三)作用 完成某一运动需若干肌(肌群),在神经系统的统一支配下,相互配合、协调完成。(如喝水动作)(如喝水动作)原原动动肌肌(agonists

4、)肱肱二二头头肌肌,肱肱肌肌。屈肘关节。屈肘关节。拮拮抗抗肌肌(antagonists)肱肱三三头头肌肌。防防止止屈肌运动过度屈肌运动过度协协调调肌肌(synergists)肱肱桡桡肌肌,桡桡侧侧腕腕屈肌。协调完成屈肘。屈肌。协调完成屈肘。A.加强原动肌的作用B.防止原动肌不必要的动作固固定定肌肌(fixator)斜斜方方肌肌,菱菱形形肌肌。固固定肩部等关节。定肩部等关节。骨骼肌牵引骨骼产生运动的骨骼肌牵引骨骼产生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三种基本形式1.平衡杠杆:支点在重点和力点平衡杠杆:支点在重点和力点之间之间(环环枕关节枕关节)2.省力杠杆:重点在支点和力点省力杠杆:重点在支点和力点之之间间(踝

5、关节踝关节)3.速度杠杆:力点在重点和支点速度杠杆:力点在重点和支点之间之间(肘关节肘关节)三三、肌的命名、肌的命名(nomenclature) 按形态、大小、起止点、位置或作用等命名。如胸锁乳突肌(起、止点)、三角肌(形态)、胸大肌(位置、大小)或作用(长收肌)、腹外斜肌(位置和肌束的方向)。 四四 、 肌肌 的的 辅辅 助助 装装 置置 (supplementarystructures)肌的辅助装置有:肌的辅助装置有:筋膜、滑膜囊和腱鞘筋膜、滑膜囊和腱鞘(一)筋膜(一)筋膜(fascia)1、浅浅筋筋膜膜(皮皮下下筋筋膜膜):位位于于真真皮皮之之下下。疏疏松松结结缔缔组组织织构构成成,含含

6、大大量量脂脂肪肪。有有浅浅动动脉脉、浅浅静静脉脉、浅浅淋淋巴巴管管和和皮皮神神经经。某某些些部部位位有有皮皮肌肌和乳腺。和乳腺。2、深深筋筋膜膜(固固有有筋筋膜膜):致致密密结结缔缔组组织织构构成成。包包被被体体壁壁、肌肌、血血管管和和神神经经,形形成成肌肌间间隔隔、肌肌筋筋膜膜鞘鞘(四四肢肢)、血血管管神神经经鞘鞘和和支支持持带带(腕腕和踝部)。和踝部)。 (二)滑膜囊(二)滑膜囊(synovialbursa):位于四肢肌腱与骨面接触处,减少两者间位于四肢肌腱与骨面接触处,减少两者间摩擦。摩擦。(三)腱鞘(三)腱鞘(tendinoussheath):套套于于手手足足部部长长肌肌腱腱外外面面的

7、的鞘鞘管管,约约束束肌肌腱,减少摩擦。腱,减少摩擦。纤维层纤维层与骨构成管道与骨构成管道(骨纤维管骨纤维管),内有肌腱。,内有肌腱。滑膜层滑膜层分两部,被覆于纤维层内面称壁层;被分两部,被覆于纤维层内面称壁层;被覆于肌腱表面称脏层,两层间有滑液。覆于肌腱表面称脏层,两层间有滑液。 腱鞘腱鞘肌肌腱腱示腱鞘示腱鞘(四)滑膜囊(四)滑膜囊 在一些肌肉抵止腱和骨面间,有结缔组在一些肌肉抵止腱和骨面间,有结缔组织小囊,壁薄,内含滑液,叫做滑膜囊织小囊,壁薄,内含滑液,叫做滑膜囊synovialbursa,功能是减缓肌腱与骨面摩擦。,功能是减缓肌腱与骨面摩擦。滑液囊有的独立封闭,有的与邻近关节腔相通,滑液

8、囊有的独立封闭,有的与邻近关节腔相通,可视为关节囊滑膜层的突出物。可视为关节囊滑膜层的突出物。五、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五、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一)肌的血液供应(一)肌的血液供应肌肌的的代代谢谢旺旺盛盛,血血液液供供应应。根根据据分分配配肌肌肉肉血血管管的的多多少少、主主次次,可可将将其其血血供供分分为为四四种种类类型型:第第一一、单单支支营营养养动动脉脉型型;第第二二、主主要要营营养养动动脉脉加加次次要要营营养养动动脉脉型型;第第三三、两两支支营营养养动动脉脉型型;第四、无主要营养动脉型。第四、无主要营养动脉型。(二)肌的淋巴回流(二)肌的淋巴回流(三)肌的神经支配(三)肌的神经支配一一

9、个个运运动动神神经经轴轴突突及及其其分分支支所所支支配配的的全全部部骨骼肌纤维合起来称为一个运动单位。骨骼肌纤维合起来称为一个运动单位。肌肌张张力力:在在正正常常清清醒醒的的人人体体中中,各各肌肌都都有有少少量量的的运运动动单单位位在在轮轮流流收收缩缩,使使保保持持一一定定的的张张力力,叫叫做做肌肌张张力力。肌肌张张力力对对维维持持身身体体的的姿姿势势起起着着重重要的作用。要的作用。六、肌的发生及异常六、肌的发生及异常人类的骨骼肌在胚胎时期由排列在躯干两人类的骨骼肌在胚胎时期由排列在躯干两侧的肌节和头部的腮弓间充质演化而来。肌节侧的肌节和头部的腮弓间充质演化而来。肌节和原肌团的分裂,融合和迁移

10、未能正常进行,和原肌团的分裂,融合和迁移未能正常进行,就会发生肌的变异。就会发生肌的变异。第二节第二节头肌头肌包括面肌面肌(facialmuscles)和咀咀嚼肌嚼肌(masticatorymuscles)两部分一、面一、面肌肌(facialmuscles)分布于面部的孔裂周围,肌块扁而薄,多属皮肌。起自颅骨骨面或筋膜,止于面部皮肤。肌束呈环形或辐射状排列,可开大或缩小孔裂,同时牵拉面部皮肤表达各种情感。包括颅顶肌、眼轮匝肌、口周围肌(口轮匝肌,颊肌等)和鼻肌等。(一)颅顶肌一)颅顶肌(epicranius)左、右各一块枕左、右各一块枕额肌,由两个肌腹额肌,由两个肌腹(枕腹和额腹)及中(枕腹和

11、额腹)及中间的帽状腱膜构成。间的帽状腱膜构成。枕腹起自枕骨,额腹枕腹起自枕骨,额腹止于眉部皮肤。止于眉部皮肤。作用:枕腹可牵作用:枕腹可牵拉帽状腱膜,额腹收拉帽状腱膜,额腹收缩可提眉并使额部皮缩可提眉并使额部皮肤出现皱纹。肤出现皱纹。(二)眼轮匝肌(二)眼轮匝肌(orbicularisoculi)位于眼裂周位于眼裂周围,分眶部、围,分眶部、睑部和泪囊部。睑部和泪囊部。可眨眼及使眼可眨眼及使眼裂闭合。裂闭合。(四)鼻周围肌(四)鼻周围肌不发达,有开大或缩小鼻孔的作用。不发达,有开大或缩小鼻孔的作用。(三)口周围肌(三)口周围肌(musclesaroundmouth)人类由于语言的出现,人类由于语

12、言的出现,口周围肌高度发达,包括辐口周围肌高度发达,包括辐射状肌和环形肌。辐射状肌射状肌和环形肌。辐射状肌能提上唇,降下唇或拉口角能提上唇,降下唇或拉口角向上、向下或向外。向上、向下或向外。颊肌可使唇、颊紧贴牙齿,颊肌可使唇、颊紧贴牙齿,帮助咀嚼和吸吮,口轮匝肌帮助咀嚼和吸吮,口轮匝肌收缩时闭口,两肌共同作用收缩时闭口,两肌共同作用则可以吹口哨,故又称吹奏则可以吹口哨,故又称吹奏肌。肌。二、咀二、咀嚼嚼肌肌(masticatorymuscles) 包括咬咬肌肌、颞颞肌肌、翼翼内内肌肌和和翼翼外外肌肌4对对,位于颞下颌关节周围,参与咀嚼运动。(一)咬肌(一)咬肌(masseter) 起自颧弓下缘

13、和内面,止于下颌骨的咬肌粗隆和下颌支外侧面。收缩时上提下颌骨。(二)颞肌(二)颞肌(temporalis)起于颞窝,止于下颌骨的冠突。使下颌骨上提,后部纤维使下颌骨向后。 (三)翼内肌(三)翼内肌(medialpterygoid) 起于翼窝,止于下颌角内面的翼肌粗隆。收缩时上提下颌并使其向前运动。(四)翼外肌(四)翼外肌(lateralpterygoid)起自蝶骨大翼的下面和翼突的外侧,止于下颌颈。收缩时可做张口运动,一侧收缩则使下颌骨移向对侧。(五)咀嚼肌的作用(五)咀嚼肌的作用 1、咬肌、颞肌和翼内肌上提下颌骨,使上、下颌的牙齿互相咬合; 2、两侧翼外肌同时收缩,拉下颌头连同关节盘滑至关节

14、结节的前下方,使下颌骨前伸,并与舌骨上肌群协同作开口运动; 3、一侧翼外肌和翼内肌同时收缩,使下颌骨向对侧运动; 4、两侧翼内、外肌交替收缩,使下颌骨向左、右侧方运动,即研磨运动。三、头部筋膜三、头部筋膜头部浅筋膜不发达,深筋膜只有三处比较头部浅筋膜不发达,深筋膜只有三处比较明显:明显:(1)颞筋膜为覆盖颞肌表面的一层坚韧的纤)颞筋膜为覆盖颞肌表面的一层坚韧的纤维膜,分浅、深二层,附于颧弓外、内面。维膜,分浅、深二层,附于颧弓外、内面。(2)腮腺咬肌筋膜覆盖在腮腺与咬肌表面,)腮腺咬肌筋膜覆盖在腮腺与咬肌表面,与颈深筋膜的浅层延续。与颈深筋膜的浅层延续。(3)颊咽筋膜覆盖在颊肌和咽肌外面。)颊

15、咽筋膜覆盖在颊肌和咽肌外面。四、表浅肌肉腱膜系统四、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uperficialmusculoaponeuroticsystem(SMAS)是指颅顶和面颈部皮下组织深面的一是指颅顶和面颈部皮下组织深面的一层连续性肌肉腱膜结构,根据层连续性肌肉腱膜结构,根据SMAS所含肌肉所含肌肉或腱膜的多少,可分为肌性区、腱膜性区、混或腱膜的多少,可分为肌性区、腱膜性区、混合区。对于面颈部整形美容手术具有重要意义。合区。对于面颈部整形美容手术具有重要意义。第三节颈颈肌肌一、颈浅肌和颈外侧肌一、颈浅肌和颈外侧肌(一)颈阔肌(一)颈阔肌(platysma) 1、位置及起、止点:是位于颈前两侧浅筋膜中的皮

16、肌,起自胸大肌和三角肌表面的筋膜,止于口角。 2、作用:拉口角向下,并使颈部皮肤出现皱折。颈部皮肤切口需缝合该肌。(二)、胸锁乳突肌(二)、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1. 位置及起、止点:位于颈前两侧,颈阔肌的深面,起自胸骨柄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止于颞骨的乳突。 2. 作用: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屈,脸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Sternocleidomastoideus muscleus.斜颈斜颈 探戈探戈二、颈二、颈前前肌肌位于胸骨和下颌骨之间。以位于中间的舌骨为界,分舌骨上肌群舌骨上肌群和和舌骨下肌群舌骨下肌群。(一)舌骨上肌群(一)舌骨上肌群(suprah

17、yoidmuscles) 1、位置、各肌名称:位于舌骨和下颌骨之间,包括二二腹肌腹肌、茎突舌骨肌茎突舌骨肌、下颌舌骨肌下颌舌骨肌和颏舌颏舌骨肌骨肌。 2、作用:参与张口和吞咽运动。(二)舌骨下肌群(二)舌骨下肌群(infrahyoidmuscles)共4对 1、位置、各肌名称:位于颈前部,舌骨下方中线两旁。包括:胸骨舌骨肌、肩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状肌、甲状舌骨肌。 2、作用:下降舌和喉,参加吞咽运动。 三、颈三、颈深深肌肌位于脊柱颈段两侧,可分为内、外两群。(一)外侧群(一)外侧群1、各肌名称及起、止点:从前向后依次为前斜角肌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中斜角

18、肌和后斜角后斜角肌肌(scalenusanterior,mediusandposterior)。各肌均起于颈椎横突,其中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止于第1肋骨,后斜角肌止于第2肋骨。2、作用:当颈部固定时,两侧外侧群肌同时收缩,提第1、2肋,协助深吸气。单侧收缩使颈侧屈。斜角肌间隙斜角肌间隙(scalenefissure)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第1肋围成的间隙。其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通过。 (二)内侧群(二)内侧群 1、位置及各肌名称: 紧贴颈段脊柱的前面,包括头长肌和颈长肌等 2、作用:屈头和屈颈。 小结 1.How many types has the morphology of the

19、skeletal muscles? 2.头颈部肌性标志头颈部肌性标志咬肌、顳肌、胸锁乳突肌咬肌、顳肌、胸锁乳突肌第三节第三节躯躯干干肌肌 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腹肌和会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腹肌和会阴肌。阴肌。一、背一、背肌肌(一)背浅肌)背浅肌背浅肌分两层,均起自脊柱的不同部位,背浅肌分两层,均起自脊柱的不同部位,止于上肢带骨或自由上肢骨。浅层有斜方止于上肢带骨或自由上肢骨。浅层有斜方肌、背阔肌;浅层下有肩胛提肌和菱形肌。肌、背阔肌;浅层下有肩胛提肌和菱形肌。1、斜方肌、斜方肌(trapezius) (1)位置及形态:位)位置及形态:位于项部和背上部,呈三于项部和背上部,呈三角形

20、的阔肌,左、右两角形的阔肌,左、右两侧合起来呈斜方形。侧合起来呈斜方形。(2)起、止点:起自)起、止点:起自上项线、枕外隆凸、项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全部胸椎的棘突。韧带、全部胸椎的棘突。止于锁骨外侧止于锁骨外侧1/3、肩、肩峰和肩胛冈。峰和肩胛冈。(3)作用:拉肩胛骨)作用:拉肩胛骨向脊柱靠拢向脊柱靠拢。2、背阔肌、背阔肌(latissimusdorsi)(1)位置及形态:位于背部下份,呈三角形的扁肌。(2)起、止点:起自下6个胸椎棘突、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及髂嵴后部。止于肱骨小结节嵴。(3)作用: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当上肢固定时,可引体向上。Trapezius m.Accesso

21、ry n.Dorsal latissmus m.Dorsal thoracic n. 副神经副神经: 斜方肌斜方肌 (海军肌海军肌) 胸背神经胸背神经: 背阔肌背阔肌 (背手肌背手肌) (摸肛肌摸肛肌) 3、肩胛提肌、肩胛提肌(levatorscapulae)(1)起、止)起、止点:起自上起自上4颈椎颈椎的横突,止于的横突,止于肩胛骨的上角。肩胛骨的上角。(3)作用:上)作用:上提肩胛骨。提肩胛骨。4、菱形肌、菱形肌 (rhomboidmuscle)(1)起、止)起、止点:起自上起自上6、7颈椎颈椎和第和第14胸椎的胸椎的棘突,止于肩胛棘突,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骨的内侧缘。 (2)作用:牵引)

22、作用:牵引肩胛骨向内上并肩胛骨向内上并向脊柱靠拢。向脊柱靠拢。(二)背深肌(二)背深肌1、竖脊肌、竖脊肌erectorspinae(骶棘肌(骶棘肌sacrospinalis) (1)位置及形态:纵列)位置及形态:纵列于脊柱棘突两旁的沟内,于脊柱棘突两旁的沟内,为背部最长、最大的长条为背部最长、最大的长条形肌。形肌。(2)起止点:起自骶骨)起止点:起自骶骨背面及髂嵴后部,止于肋背面及髂嵴后部,止于肋骨、椎骨的横突和棘突、骨、椎骨的横突和棘突、颞骨的乳突。颞骨的乳突。(3)作用:使脊柱后伸)作用:使脊柱后伸和头后仰。和头后仰。2、夹肌、夹肌(splenius) 位于斜方位于斜方肌和菱形肌肌和菱形肌

23、的深面。的深面。(三)背部筋膜(三)背部筋膜胸胸腰腰筋膜筋膜(thoracolumbarfascia): 位于竖肌和腰方位于竖肌和腰方肌周围,在腰部增厚。肌周围,在腰部增厚。分三层,分三层,浅层浅层(竖脊(竖脊肌表面),肌表面),中层中层(分(分隔竖脊肌和腰方肌),隔竖脊肌和腰方肌),深层深层(腰方肌前面)。(腰方肌前面)。浅层和中层会合成浅层和中层会合成竖竖脊肌鞘脊肌鞘。 二、胸二、胸肌肌包括胸上肢肌(止于上肢骨)和胸固有肌(一)胸上肢肌(一)胸上肢肌1、胸大肌、胸大肌(pectoralismajor) (1)位置及形态:位于胸前壁浅层,扇形肌。 (2)起、止点:起于锁骨内侧半、胸骨和第16

24、肋软骨,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3)作用: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前屈。当上肢 固定时,引体向上,协助吸气。男人健康的标志男人健康的标志2、胸小肌、胸小肌(pectoralisminor) (1)位置及形态:位于胸大肌的深面。呈锥形。 (2)起、止点:起于第35肋骨近肋软骨处,止于肩胛骨的喙突。 (3)作用:拉肩胛骨向前下方及提肋协助吸气。3、前锯肌、前锯肌(serratusanterior)(1)位置及形态:位于胸侧壁,呈宽大的齿状形阔肌。(2)起、止点:以数个肌齿起自18或9肋骨,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及下角。(3)作用:拉肩胛骨向前和紧贴胸廓。翼翼状状肩肩(二二)胸固有肌胸固有肌 1、肋间外肌、肋间

25、外肌(externalintercostalmuscles)共11对,位于各肋间隙的浅层,起自上位肋骨的下缘,止于下位肋骨的上缘。2、肋间内肌、肋间内肌(internalintercostalmuscles)共11对,位于肋间外肌的深面,起于下位肋骨的上缘,止于上位肋骨的下缘,与肋间外肌交叉。 作用:肋间外肌提肋,助吸气。肋间内肌降肋,助呼气。 三、膈三、膈(diaphragm) 位于胸、腹腔之间,呈穹隆形的宽大扁肌,凸向胸腔,成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由膈肌和膈上、下筋膜构成。(一)起止点: 起点分三部,即胸骨部、肋部和腰部。各部肌束止于中心腱。(二)膈的三个裂孔二个三角: 主动脉裂孔主动脉裂

26、孔(aortichiatus)平第12胸椎,由左、右膈脚和脊柱围成,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食管裂孔食管裂孔(esophagealhiatus)平第10胸椎,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 腔静脉孔腔静脉孔(venacavaforamen)平第8胸椎,有下腔静脉通过。(三)膈的作用: 膈为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膈穹隆(膈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助吸气;舒张时,膈穹隆(膈顶)上升,胸腔容积减小,助呼气。 四、腹四、腹肌肌 分为前外侧群和后群。(一)前外侧群(一)前外侧群 1、腹外斜肌腹外斜肌(obliquusexternusabdominis) 为宽扁阔肌,以肌齿起自下8肋,肌束行向前下,并延为腱膜(称

27、腹外斜肌腱膜),经腹直肌腹外斜肌腱膜),经腹直肌表面止于腹白线表面止于腹白线(lineaalba)。 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称腹股沟韧带腹股沟韧带(inguinalligament.)。是重要的体表标志。腹外斜肌腹外斜肌扒手肌扒手肌(插口袋插口袋)(下八肋)(下八肋)2、腹内斜肌、腹内斜肌(obliquusinternusabdominis) 位于腹外斜肌的深面,起自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侧1/2,肌束斜向内上方,并移行为腱膜(称腹内斜肌腱膜),经腹直肌表面止于腹白线。3、腹横肌、腹横肌(transversusabdominis)位于腹内斜肌的深面,肌束

28、横向前,并延为腱膜(称腹横肌腱膜),经腹直肌后面止于腹白线。 腹部三层扁肌的肌束排列方向不同,相互交错,有助于保护腹壁。外科手术切口入腹膜腔,要分离三层肌。腹横肌腹横肌肌束横行向前内肌束横行向前内腹横肌腹横肌腹内斜腹内斜肌肌、腹直肌、腹直肌(rectusabdominis) 位于腹前正中线两旁的腹直肌鞘(sheathofrectusabdominis)内,是由若干短肌借腱划连接形成的长肌。腹前外侧肌的作用腹前外侧肌的作用(1)共同保护腹腔脏器;(2)维持腹内压,保持腹腔脏器位置的固 定;(3)收缩时增加腹内压,助排便、分娩 、咳嗽和呕吐;(4)使躯干前屈、侧屈及旋转;(5)参与腹式呼吸。5、腹

29、直肌鞘、腹直肌鞘(sheathofrectusabdominis) 包绕腹直肌的腱性鞘(似套管)。由腹部三层扁肌的腱膜构成。鞘分前、后两壁(层)。 ()前壁(层)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构成。 ()后壁(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和腹横肌腱膜构成。在脐下45cm处,后壁加入前壁,此部位后壁中断,而形成的下缘称弓状线弓状线arcuateline(半环线半环线)。线以下无后壁,腹直肌后面直接与腹横筋膜相贴。 6、白线、白线(lineaalba)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上,由左、右侧三层扁肌的腱膜在中线交织形成。坚韧,血管少,伤口不易愈合。(二)后群肌(二)后群肌1、腰方肌、腰方肌(quadrat

30、uslumborum) 在脊柱腰段的两侧。起自髂嵴后部,向上止于第12肋和腰椎横突。其作用是下降和固定第12肋并使脊柱侧屈。2、腰大肌、腰大肌(psoasmajor)(三)腹股沟管(三)腹股沟管(inguinalcanal) 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由肌和腱围成裂隙(管道),长约45cm。男性有精索(spermaticcord)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roundligamentofuterus)通过。有两口,四壁: 内口称腹股沟管深(腹)环(deepinguinalring),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cm处。 外口称腹股沟管浅(皮下)环(superficialinguinalring

31、),位于耻骨结节外上方。 前壁是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 后壁是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inguinalfalx)。 上壁是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形成的弓状下缘 下壁是腹股沟韧带。(四)腹股沟(海氏)三角(四)腹股沟(海氏)三角(inguinalHesselbachtriangle) 位于下腹前壁下部,由腹直肌外侧缘、腹壁下动脉和腹股沟韧带共同围成的三角区。是腹壁下部的薄弱区,易形成腹股沟直疝(directhernia)。腹壁下腹壁下7.Inguinal hernia and clinic treatment (五)腹部筋膜五)腹部筋膜腹部筋膜包括浅筋膜、深筋膜和腹内腹部筋膜包括浅筋膜、深筋膜和腹内筋膜。筋膜。1、浅筋膜浅筋膜(superficial fascia)2、深筋膜深筋膜(deep fascia)3、腹内筋膜腹内筋膜(inner investing fascia) or (transverse fascia)小结1.What are the position, composition, and contents of the inguinal canal? 2.躯干部肌性标志躯干部肌性标志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前锯肌、腹直肌前锯肌、腹直肌谢谢谢谢 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