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炼字上课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92720271 上传时间:2024-09-2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的炼字上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古代诗歌的炼字上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古代诗歌的炼字上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古代诗歌的炼字上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古代诗歌的炼字上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的炼字上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的炼字上课(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的古代诗歌的“炼字炼字”考考你: 能否在能否在“轻风细柳轻风细柳”和和“淡月梅淡月梅花花”之中各加一字,作为诗眼?之中各加一字,作为诗眼?1、“轻风轻风摇摇细柳,淡月细柳,淡月映映梅花。梅花。” 2、“轻风轻风舞舞细柳,淡月细柳,淡月隐隐梅花。梅花。” 3、“轻风轻风扶扶细柳,淡月细柳,淡月失失梅花。梅花。” 其中的味道:其中的味道: “轻风轻风”徐徐,若有若无,徐徐,若有若无,“细柳细柳”动态不显,动态不显,唯有唯有“扶扶”字才恰到好处地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字才恰到好处地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轻轻”、“细细”相宜,相宜,和谐自然。和谐自然。“扶

2、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东坡的种柔美之感。东坡的“摇摇”、“舞舞”当与当与“狂风狂风”相配才妥帖。下句中添相配才妥帖。下句中添“映映”全无朦胧之美,全无朦胧之美,“隐隐”也欠贴切。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也欠贴切。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一个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失”字,就勾画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一着此字,满句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一着此字,满句生辉。生辉。 “一字显旨一字显旨” 齐己写了一首齐己写了一首早

3、梅早梅,有句云:,有句云: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一字现境一字现境” 晴景晴景(王驾)(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蜂蝶飞来飞来过墙去,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改王安石改“飞来飞来”为为“纷纷纷纷”,因为只,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一、动词一、动词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

4、,特别是具有有“多重含义多重含义”的动词。的动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王安石)“悠然见南山悠然见南山”(陶潜)(陶潜)“云破月来花弄影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张先 )“红杏枝头春意闹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宋祁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范仲淹 )二、形容词二、形容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一个“孤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之机,最为密切。

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闺怨王昌龄)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场景,想起了丈夫

6、,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气的少妇。一个“忽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三、叠词三、叠词叠词作用两种:叠词作用两种:1、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增强语言的韵律感。2、起强调作用。、起强调作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声声慢李清照)李清照) 四、拟声词四、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更生动

7、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登高杜甫杜甫) 五、表颜色的词五、表颜色的词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和画面感,渲染气氛。1、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

8、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2、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着色的思绪”。3、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到诗人的浓情: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绿”与与

9、“醉醉红红”中。中。常见题型与答题方法常见题型与答题方法考试模式考试模式1:炼字型: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感来分析。答题步骤: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解

10、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感情。答题示例:答题示例: 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前人认为,“看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步

11、骤一)。离。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步骤二)。只一。只一“看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步骤三三)。考试模式考试模式2:一词领全诗型(炼字型):一词领全诗型(炼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

12、感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程度。答题步骤: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答题示例: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折柳”寓意是什

13、么?你是否同意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关键”之说,之说,为什么?为什么?答:答:“折柳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诗歌的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步骤一)。这种思乡之。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情是从听到“折柳折柳”曲的笛声引起曲的笛声引起(步骤二步骤二)。可见。可见“折柳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是全诗的关键. 考试模式考试模式3:分析语言特色:分析语言特色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谈此诗的语言艺术。答题步骤: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

14、确点明语言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答题示例: 春春 怨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步骤一),“黄莺儿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步骤二)。这。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情(步骤三步骤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