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得道多助课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92613107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6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得道多助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九年级语文得道多助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九年级语文得道多助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九年级语文得道多助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九年级语文得道多助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得道多助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得道多助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孟子孟子(约前孟子(约前372372一前一前289289),名轲,字子),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县)人,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教育家,是儒家儒家思思想的代表人物,地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尊为“亚圣亚圣”,后,后世常以世常以“孔孟孔孟”并并称。称。 孟子故事孟子故事孟母三迁孟母三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移

2、,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谓大丈夫孟子语录:孟子语录: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在孔子的期,在孔子的“仁仁”学基础上,提出了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系统的“仁政仁政”学说,主张行学说,主张行“仁政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其言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孟子一书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其

3、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用形象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苏轼等影响很大。 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朗读课文,注意文章的节奏和气势。朗读课文,注意文章的节奏和气势。例:例:域民域民 不以封疆之界,不以封疆之界,固国固国 不以山溪之险,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寡助 之至,亲戚之至,亲戚 畔之;畔之;多助多助 之至,天下之至,天下 顺之。顺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天时:宜于做某事的自然气候条件。宜于做某事的自然气候条件。地利:地利:地理优势。地理优势。人和:人和:人心归向,上下团结。人心归向,上下团结。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如人心的团结。孟子用孟子用“天时天时”“地利地利”“人和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条件和主观条件。开宗明义,揭示全文中心论点开宗明义,揭示全文中心

5、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三里之之城城, ,七里之七里之郭郭, , 环环 而而攻攻之之而而不胜。不胜。 夫夫环而攻之环而攻之, ,必有必有得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是天时天时不如地利也。不如地利也。的的外城外城包围包围表转折表转折, ,却却夫夫f f , ,句首发语词句首发语词这这表承接表承接 它它占得,遇到占得,遇到三里之城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七里之郭, , 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环而攻之而不胜。环而攻之而不胜。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起来攻打

6、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夫环而攻之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必有得天时者矣,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占得天时的战机,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占得天时的战机,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占得天时的战机,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占得天时的战机,然而不胜者然而不胜者, ,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样却不能取胜,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这是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这是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这是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以战例为证明。先从进攻一方以战例为证明。先从进攻一方的失利为例,论证的失

7、利为例,论证“天时不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三里之城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七里之郭, , 环而攻之而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不胜。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也。城城非不非不高高也也,池池非不深也,非不深也,兵兵 革革非不非不坚坚 利利也,也,米粟米粟非不多也;非不多也; 委委而而 去去 之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城墙城墙护城河护城河兵器兵器甲衣甲衣坚韧坚韧 锐利锐利指粮食指粮食s s 放弃放弃离开离开非不非不也:也:不是不不是不啊啊表承接表承接所守之城所守之城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

8、池非不深也,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武器装备不是不坚韧锐利,粮食不是不多啊,武器装备不是不坚韧锐利,粮食不是不多啊,委而去之,委而去之,(可是敌人一来却)弃城逃离,(可是敌人一来却)弃城逃离,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是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这是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又从防守的一方论述。设举许多优越条件,本应又从防守的一方论述。设举许多优越条件,本应长期坚守,然而敌人一来却弃城逃跑,从防御一长期坚守,然而敌人一来却弃城逃跑,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

9、和”。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四个排比句的顺序不可以任意调动,因为在当时四个排比句的顺序不可以任意调动,因为在当时条件下,从守城一方来讲,城、池是主要防御手条件下,从守城一方来讲,城、池是主要防御手段,要先说;其次是武器的优劣,米粟的多少对段,要先说;其次是武器的优劣,米粟的多少对于能否长期坚守也有影响,故后说。于能否长期坚守也有影响,故后说。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粟非不多也故曰,故

10、曰,域域民不民不以以 封疆封疆之之界界,固固 国国不以山溪之险,不以山溪之险,威威天下天下不以不以兵革之利兵革之利。 得得 道道者多者多助,助,失道失道者者寡寡助。助。限制限制凭,靠凭,靠巩固巩固国防国防树立威望树立威望武器装备的精良武器装备的精良边境边境界限界限施行施行仁政仁政失掉仁义失掉仁义少少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所以说,限制人民定居某一区域,不靠边境的界限,所以说,限制人民定居某一区域,不靠边境的界限,所以说,限制人民定居某一区域,不靠边境的界限,所以说,限制人民定居某一区域,不靠边境的界限,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靠山川的险阻,巩固国防

11、不靠山川的险阻,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在天下树立威望,不靠武器装备的精良。在天下树立威望,不靠武器装备的精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到仁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得到仁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掉仁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失掉仁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寡助寡助之之 至至, 亲戚亲戚 畔畔之之;多助之至,天下;多助之至,天下顺顺之。之。 以以天下天下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故君子君子有有不不战,战战,战必必胜矣。胜矣。动词,到动词,到极点极点同同“叛叛”, ,背叛背叛他,代词他,代词归顺,服从归顺,服从所以所以内外亲属内外亲属凭凭

12、主谓之间主谓之间, ,不译不译 或者或者一定一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连亲属都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连亲属都背叛他;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的人都归顺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的人都归顺他。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让天下人都归顺他的人去攻打连亲属都背叛他的人,让天下人都归顺他的人去攻打连亲属都背叛他的人,让天下人都归顺他的人去攻打连亲属都背叛他的人,让天下人都归顺他的人去攻打连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所

13、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文章的论述由战争转向治国方略,文章的论述由战争转向治国方略,“域域民不以民不以”“固国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威天下不以以”,关键在于能否,关键在于能否“得道得道”,得道,得道者得民心,者得民心, 得得“人和人和”,得天下,则,得天下,则“战必胜战必胜”。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

14、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摆出观点摆出观点论证观点论证观点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道寡助。战争事例战争事例治国道理治国道理进攻进攻失败失败防御防御失守失守人和人和人和人和得道得道实实 质质艺术特色:艺术特色:、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论证严密,、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论证严密, 并使用类比论证,善于说理。并使用类比论证,善于说理。、运用、运用排比、对偶、顶真排比、对偶、顶真等修辞手等修辞手 法,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法,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 力、感召力。力、感召力。排比排比如: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对偶对偶如: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布置作业布置作业1 1、背诵全文。、背诵全文。2 2、翻译课文。、翻译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