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92612456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五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专题五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专题五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专题五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专题五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五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五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题五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外交关系的突破外交关系的突破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专题五:单元结构专题五:单元结构现现代代中中国国的的对对外外关关系系 (基础)(基础) (突破)(突破)(调整)(调整)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 1、新中国成立是制定外交政策和方针的背景:、新中国成立是制定外交政策和方针的背景:(1 1)国际背景:)国际背景:新中国建立时国际社会新中国建立时国际社会两大力量尖锐对立两大力量尖锐对立 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了敌对态度,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

2、和国采取了敌对态度,企图以政治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等手企图以政治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等手段,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段,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2)国内背景:新中国刚刚成立,需要巩固革)国内背景:新中国刚刚成立,需要巩固革命成果,恢复国家独立和主权,为恢复发展国命成果,恢复国家独立和主权,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一个较好的国际环境。这是由维护民经济创造一个较好的国际环境。这是由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决定的。中华民族利益决定的。2 2、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方针、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方针(1 1)外交政策的总原则:)外交政策的总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 2)外交的基

3、本方针)外交的基本方针“另起炉灶另起炉灶”“一边倒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1、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万隆精神万隆精神”二、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二、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3、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4、亚非万隆会议,、亚非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求同存异”(1955)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屈辱外交政策政策

4、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外交政策认识认识: 1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2 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3 3、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交的坚强后盾独独独独立立立立自自自自主主主主的的的的和和和和平平平平外外外外交交交交政政政政策策策策(基基本本方方针针)“另起炉灶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打扫干净屋子子 再请客再请客”“一边倒一边倒”外外外外交交交交成成成成就就就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则”的提出的提出参加日内

5、瓦会议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参加万隆会议背景背景 政策政策 成就成就与苏联等国建交与苏联等国建交知识梳理知识梳理国家国家利益利益国家国家性质性质国际国际环境环境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新中国建立初期,实行、新中国建立初期,实行“一边倒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的外交政策是为了(是为了( )A发展和邻近国家的关系发展和邻近国家的关系 B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C发展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发展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D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间的关系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间的关系2、新中国外交的总原则是(、新中国外交的总原则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一边倒一边倒C

6、另起炉灶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A3 3、1953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了处理:A A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B B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C C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D D朝鲜战争遗留问题朝鲜战争遗留问题4 4、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是(、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是( )A1949A1949年年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中宣布的原则B1953B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原则年提出的和平共处原则C195

7、5C1955年提出的年提出的“求同原则求同原则”D20D20世纪世纪7070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BB5、“求同存异求同存异”原则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原则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 )A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B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来决定亲疏、好恶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来决定亲疏、好恶C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在妥协的基础上求的一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在妥协的基础上求的一致致D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6

8、、建国以后在外交政策和理论方面,由周恩来首先对外、建国以后在外交政策和理论方面,由周恩来首先对外阐述的是(阐述的是(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则“求同存异求同存异”的方针的方针三个世界的理论三个世界的理论 A B C D AD历史资料历史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和战争政策。-共同纲领共同纲领新中国外交

9、政策的原则是什么?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什么?内容内容含义含义意义意义“另起炉灶另起炉灶”“打扫干净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一边倒”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际交往中独立自主。先清除帝国主义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

10、础。基础。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不致孤立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屋子再请客一一 边边 倒倒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对待帝国主义国家?如何对待帝国主义国家?如何建立自己的对外关系?如何建立自己的对外关系?方方 针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独立自主和独立自主和“一边倒一边倒”是否矛盾?是否矛盾? 不矛盾。中国不矛盾。中国“一边倒一边倒”,与苏联结成同,与苏联结成同盟,实际上也遵守独立自主原则,在同

11、盟中,中盟,实际上也遵守独立自主原则,在同盟中,中苏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依附关系。苏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依附关系。 即使在中苏结盟时期,中国也没有放弃对苏即使在中苏结盟时期,中国也没有放弃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批判和抵制。联大国沙文主义的批判和抵制。1、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 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随后同保加利亚、匈牙利、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随后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波兰等朝鲜、捷克、波兰等1717个国家建交。个国家建交。 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中苏友好互助同盟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时间、意义)(时间、意义) “。一旦缔约

12、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 之侵略,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之侵略,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 他援助。他援助。” “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 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说明中苏合作具有战略合作性质,两者关系是说明中苏合作具有战略合作性质,两者关系是结盟关系。带有针对第三方的意思。结盟关系。带有针对第三方的意思。2 2、提出

1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的背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的背景a、1953年,年,朝鲜战争朝鲜战争结束,国际局势趋于缓和。结束,国际局势趋于缓和。b、中国决定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和平、中国决定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的国际环境。(2)、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的过程)、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的过程a、1953年,年,周恩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首次提出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互不侵犯、互

14、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b、1954年,在中印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中,年,在中印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中,“平等互惠平等互惠”改为改为“平等互利平等互利”。c、1955年,在年,在亚非会议亚非会议上,周恩来又把上,周恩来又把“互相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尊重领土主权”修改为修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整”。和和平平共共处处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和平共处核心核心 基础基础保证保证条件条件归宿归宿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它是

15、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 ,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在世界上也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世界上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成为解决国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国国 内内国际国际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a、时间:、时间: 1954年年4月到月到7月月b、参加国家:、参加国家: 中、美、苏、英、法五大国中、美、苏、英、法五大国c、人物:、人物: 周恩来及所率的中国代表团周恩来及所率的中国代表团d、会议主题:、会议主题: 旨在和平解决旨在和

16、平解决朝鲜朝鲜和和印度支那印度支那(法国殖民地(法国殖民地越南、柬埔寨、老挝)越南、柬埔寨、老挝)问题的外长会议。问题的外长会议。e、意义:、意义: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际会议。f、会议成果:、会议成果: 与会各方最终达成与会各方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的日内瓦协议,从而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从而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界的紧张局势。亚非会议亚非会议万隆会议万隆会议a、时间:、时间: 1955年年4

17、月月b、背景:、背景: 在二战后,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在二战后,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不断高涨的形势下。c、参加者:、参加者: 29个亚非国家首脑,中国由个亚非国家首脑,中国由周恩来周恩来率率团参加。团参加。d、特点、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e、会议主题:、会议主题: 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国家发展问题。f、会议亮点:、会议亮点: “求同存异求同存异”外交原则外交原则问题:在亚非会议期间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问题:在亚非会议期间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求同存异求同存异”的方针?该方

18、针的含义是什么?它在会议期间起到了什么的方针?该方针的含义是什么?它在会议期间起到了什么作用?作用?(1)是针对会议期间帝国主义对会议的干扰破坏,以及)是针对会议期间帝国主义对会议的干扰破坏,以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分歧。(2)“求同存异求同存异”的含义:所谓的的含义:所谓的“同同”是指与会亚非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都面临国家的遭遇相同,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着发展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所谓的所谓的“异异”是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宗教

19、信仰、是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有所差异。生活习惯等有所差异。(3)促进了与会国家的团结合作,得到了到会各国代表)促进了与会国家的团结合作,得到了到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促进会议最终通过了的热烈赞扬和拥护,促进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和平和合作宣言g、亚非会议的意义:、亚非会议的意义: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通过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求同存异求同存异” “万隆精神万隆精神”(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