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教材分析(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92584741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教材分析(上)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八年级物理教材分析(上)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八年级物理教材分析(上)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八年级物理教材分析(上)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八年级物理教材分析(上)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教材分析(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教材分析(上)(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一、09中考中涉及到的八年级的知识点中考中涉及到的八年级的知识点二、中学物理的课程目标二、中学物理的课程目标四、教材分析四、教材分析三、初中物理课程分为三个部分三、初中物理课程分为三个部分一、一、09中考中涉及到的八年级的知识点中考中涉及到的八年级的知识点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体现此规律的现象的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体现此规律的现象的是( )(2分)分) A 细雨濛濛细雨濛濛 B桂花飘香桂花飘香 C 雪花飞舞雪花飞舞 D树叶凋落树叶凋落3.在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在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2分)分) A.撬棒撬棒 B.镊子

2、镊子 C.铡刀铡刀 D.开瓶器开瓶器6.青蛙从跳起到落地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青蛙从跳起到落地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 )()(2分)分) A.一直增大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先减小后增大7、挂在树上的苹果,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挂在树上的苹果,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2分)分) A.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树的拉力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树的拉力 B.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的重力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的重力 C.苹果对树的拉力和树对苹果拉力苹果对树的拉力和树对苹果拉力 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对苹果拉力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对苹果拉力

3、图图 4S/米米t/米米0 1 2 3 4 5 6 36912S/米米t/米米0 1 2 3 4 5 6 36912甲甲乙乙8.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米的两点,甲从P点、乙从点、乙从Q点同时沿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图像如图4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2分)分)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经过3秒,甲、乙相距秒,甲、乙相距4米米 C.乙到达乙到达P点时,甲离点时,甲离Q点点6米米 D.甲到达甲到达Q点时,乙离点时,乙离P点点2米米10.在图在图5所示的一些与物理相

4、关的生活现象中,图所示的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现象中,图5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图发生形变;图5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5 主主要表示物体具有惯性均选填要表示物体具有惯性均选填“(a)”“(b)”(c)”(3分)分)11.国家文物局和测绘局最近对明长城进行了测绘,工作时测绘员以国家文物局和测绘局最近对明长城进行了测绘,工作时测绘员以0.5米米/秒的速秒的速度沿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度沿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100秒内通过的距离为秒内通过的距离为 米。烈日下测绘器材米。烈日下测绘器材表面温度会升高,表明它的内能表面温度

5、会升高,表明它的内能 (选填(选填“增加增加”“减少减少”或或“不变不变”),其内能的变化是通过),其内能的变化是通过 方式实现的(选填方式实现的(选填“做功做功”或或”热传递热传递“)(3分)分)12.”神舟七号神舟七号“在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宇航员相对固定座椅是在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宇航员相对固定座椅是 的(选填的(选填”运动运动“或或”静止静止“)。飞船搭载的)。飞船搭载的”五星红旗五星红旗“展示在太空,它的质量将展示在太空,它的质量将 (选填(选填”变大变大“”变小变小“或或”不变不变“)。飞船在太空中通过)。飞船在太空中通过 把信把信息传输到地面指挥中心(选填息传输到地面指挥中心(选填”

6、无线电波无线电波“或或”声波声波“)()(3分)分)13.木块在大小为木块在大小为5牛的水平拉力下,牛的水平拉力下,10秒内在水平面上沿拉力方向前进了秒内在水平面上沿拉力方向前进了2米,米,拉力做功拉力做功 焦,功率为焦,功率为 瓦;若木块重为瓦;若木块重为15牛,在此过程中重力对木块牛,在此过程中重力对木块做功为做功为 焦。焦。(3分)分)17.重为重为3牛的物体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牛的物体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8中中画出它所受的重力画出它所受的重力G18.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9中画出物体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在平面镜MN中中

7、所成的像所成的像ABAB图 8图 919.质量为质量为10千克的水,温度升高了千克的水,温度升高了10。求水吸收的热量。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吸。C水水=4.2103焦焦/(千克(千克. )- 0.6 3- 0.6 3001 12 23 3A0.20.20.40.40.60.6(a) 图 12 (b)23.图图12(a)所示仪器的名称是)所示仪器的名称是 ,用来测量物体的,用来测量物体的 ;在电学实验中,电流表应该在电学实验中,电流表应该 在电路中(选填在电路中(选填“串联串联”或或“并联并联”),图),图12(b)中电流表示数为)中电流表示数为 安。安。24.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

8、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上,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实验目的目的: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器材器材:凸透镜、光屏、 、蜡烛和火柴等;实验步步骤:1.记下凸透镜的 ; 2.安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 心跟烛焰中 心大致在 ; 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将蜡烛放在适当的位置后, 移动 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镜要注意观 察光屏上的像直到清晰为 止,测量并 记录此时的 物距和像距。 . 二、中学物理的课程目标二、中学物理的课程目标1、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3、经历物理知识的形

9、成过程;、经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4、学习和运用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学习和运用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5、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态度;6、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学生初步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学生初步具有现代化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科学素养;有现代化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科学素养;三、初中物理课程分为三个部分三、初中物理课程分为三个部分1、基础型课程、基础型课程2、拓展型课程、拓展型课程3、探究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学生必修学生必修供有兴趣或有特长的学生选修供有兴趣或有特长的学生选修供全体学生自主选学

10、供全体学生自主选学教材呈现教材呈现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功的原理功的原理物态变化物态变化文献查询文献查询设计制作设计制作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温度计的发展史温度计的发展史简易弹簧测力计的制作简易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凸透镜成像作图及公式凸透镜成像作图及公式颜色颜色(一)、教材呈现的形式(一)、教材呈现的形式教科书教科书学习活动卡学习活动卡(二)、教材呈现的意图(二)、教材呈现的意图1、突出、突出“三化三化”:生活化、活动化、实践化:生活化、活动化、实践化2、促进师生互动、学生间的合作、促进师生互动、学生间的合作生活化生活化每章章节都有生活实例引入课题,生动的插图说明,每章章节都有生活实例引入

11、课题,生动的插图说明,“你知道吗?你知道吗?”等。等。活动化活动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形式“的活动,的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实践化实践化 每章中每章中”你知道吗?你知道吗?“”STS “”指路牌指路牌“,主要展,主要展示物理知识与科技发展和现实生活的广泛练习和应用。示物理知识与科技发展和现实生活的广泛练习和应用。书卡结合书卡结合读读做做四、教材分析四、教材分析1、教科书的特点、教科书的特点(1)每章都有)每章都有彩色情景导图彩色情景导图,以引发学习兴趣,联想学习内容;,以引发学习兴趣,

12、联想学习内容; 每节开始,都有学生熟悉的实例或情景,作为新课引入;每节开始,都有学生熟悉的实例或情景,作为新课引入;(2)提供)提供广而浅的物理知识广而浅的物理知识,使教材内容丰富,使学生体会,使教材内容丰富,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处处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处处 需要物理;需要物理;(3)教科书中的语言采用提问式、对话式,教科书中的思考题、)教科书中的语言采用提问式、对话式,教科书中的思考题、漫画、小故事、小史料漫画、小故事、小史料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具有启发性、趣味性;(4)教科书通过)教科书通过“STS”、“科学与人文科学与人文”等栏目,重视引导学等栏目,重视引导学生讲所学的知识生讲所

13、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应用于实践,走进社会走进社会;(三)、教科书(三)、教科书 2、教科书中设计了、教科书中设计了6类常用的栏目类常用的栏目(1)“你知道你知道吗吗”起补充、扩展知识的作用:小故事、小史料,也包括知识的拓起补充、扩展知识的作用:小故事、小史料,也包括知识的拓展和应用;展和应用;(2)STS与生活、技术和社会有关的物理学内容:科学技术、建设成就、与生活、技术和社会有关的物理学内容:科学技术、建设成就、环境问题与课持续发展等;环境问题与课持续发展等;(3)思考与练习)思考与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思考题、应用题、选择题等;巩固所学的内容:思考题、应用题、选择题等;(4)科学与人文)科学与

14、人文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内容涉及物理与文学、历内容涉及物理与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社会等学科的练习;史、地理、艺术、社会等学科的练习;(5)概念图)概念图对知识的总结梳理;对知识的总结梳理;(6)指路牌)指路牌指导学生自学指导学生自学:课外资料、电子读物、网站介绍、参观和实践课外资料、电子读物、网站介绍、参观和实践活动;活动;1、学习活动卡的特点、学习活动卡的特点(1)具有活动性、自主性、探究和质疑性、协作性;)具有活动性、自主性、探究和质疑性、协作性;(2)强调通过活动,激活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使学生主)强调通过活动,激活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

15、知识,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构建新的知识;动参与学习,构建新的知识;(4)活动卡专门设置了)活动卡专门设置了“交流与合作交流与合作”栏目,以培养学生的集栏目,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性和合作性;体性和合作性;(3)在活动中激励学生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在活动卡的最后)在活动中激励学生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在活动卡的最后还设置了问题和质疑卡,以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反思、进一步还设置了问题和质疑卡,以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反思、进一步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五)、活动卡(五)、活动卡2、学习活动卡设计了、学习活动卡设计了8类常用栏目类常用栏目(1)观察和描述)观察和描述观察实验、描述现象、过程、物理规律;观察实验、描

16、述现象、过程、物理规律;(2)学生实验)学生实验按按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要求所规定的学生实验;要求所规定的学生实验;(3)活动)活动为引入问题、解释现象、建立概念、发现或应用物理规律等为引入问题、解释现象、建立概念、发现或应用物理规律等所引进的随堂和家庭小实验、小制作;所引进的随堂和家庭小实验、小制作; (4)阅读和理解)阅读和理解阅读教科书上的有关内容,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以便理解;阅读教科书上的有关内容,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以便理解;(5)思考与讨论)思考与讨论要求学生就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要求学生就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6)交流与合作)交流与合作各组交流观察或实验结果,并通过讨论

17、、分析、归纳,得各组交流观察或实验结果,并通过讨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出结论;(7)进一步探究)进一步探究供部分有能力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并进行实验,获取供部分有能力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并进行实验,获取知识;知识;(8)问题和质疑)问题和质疑为课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所设计的栏目;为课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所设计的栏目;让我们启航让我们启航1、去物理之海冲浪、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致同学们2、有用的物理、有用的物理3、测量的历史、测量的历史第一章第一章 声声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声波的产生和传播2、声音的特征、声音的特征第三章第三章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1、机械运动、机械运动3、力、力4、重力

18、、重力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5、二力平衡、二力平衡6、惯性、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2、直线运动、直线运动第二章第二章 光光1、光的反射、光的反射2、光的折射、光的折射3、透镜成像、透镜成像4、光的色散、光的色散让我们启航让我们启航 6课时课时 1、去物理之海冲浪、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致同学们1课时(1) 让学生知道教科书和活动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知道教科书和活动卡的使用方法教科书教科书读读活动卡活动卡做做(2) 有趣的物理现象有趣的物理现象教师演示教师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识物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识物理引导学生如何观察、简单表述现象;引导学生如何观察、简单表述现象;学生体验学生体验指导

19、学生做实验,引导学生记录和描述指导学生做实验,引导学生记录和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观察到的现象;(3) 根据各自的经验,简单介绍学习物理的方法根据各自的经验,简单介绍学习物理的方法(4)对学生进行进行养成教育)对学生进行进行养成教育实验室的纪律、课堂纪律、作业规范;实验室的纪律、课堂纪律、作业规范;2、有用的物理学、有用的物理学 2课时课时阅读摆的故事P6(1)了解物理学在生活和科技发展中作用 第1课时介绍物理学发展在古代、近代、现代、将来所起的作用;物理学对中国的科技的发展的作用;我们身边的物理学;(2)摆的故事和启示 第2课时教师演示摆的实验学生经历实验探究初步认识物理规律形成的过程猜想假设探

20、究实验归纳结论重现实验分组实验,感受研究的方法(3)初步认识控制变量法用多媒体重现摆的实验,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控制变量法;3、测量的历史、测量的历史 3课时课时 (1)了解测量的发展历史 第1课时通过上网查资料(课余)、阅读教科书P8(课上),了解测量的发展史;通过活动卡p6-p8的学生活动,复习长度的测量(无估读);(2)天平的使用 第2课时知道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国际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天平的使用(重点),活动卡P9(学生实验):观察天平的结构:图片和实物对照;教师边演示,学生边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知道学生操作注意要点;学生养成训练:读数、数据记录、器材整理等;(3)简介时

21、间测量(活动卡)P10 第3课时复习天平的使用(配课堂小练习);简介频闪照相机和打点计时器测量时间间隔;第一章第一章 声声 5课时课时1.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2课时课时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学生实验:感知声带的振动,纸屑的振动、吹笔套等;教师演示:音叉的振动(介绍放大的方法);3、知道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敲锣打鼓吹笛等;2、知道声波的产生(难点):疏密波、知道声波的产生(难点):疏密波学生观察:多媒体显示弹簧振子的传播,形成疏密波的感性认识; 4、知道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知道声速与气温有关

22、;、知道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知道声速与气温有关;学生实验(活动卡P17):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教师演示(教科书P15):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1、知道回声;了解回声的利用;、知道回声;了解回声的利用;2、知道骨传声、知道骨传声第第1课时课时第第2课时课时网上查阅回音壁、天坛的结构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实验:轻敲脑壳、轻磕牙齿等;1.2、声音的特征、声音的特征: 3课时课时 1、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动幅度与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第第1课时课时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重点)学生实验:声带的振动(嘴巴前放一张纸);教师演示:(活动卡P19):音叉实验;第第2课时课时2

23、、知道声音的响度跟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1)知道频率表示振动快慢有关(2)了解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跟发声体的结构有关小实验:小梳子实验、塑料尺实验、转盘实验;活动卡P25-26、锯条实验第第3课时课时 1、知道音色:发声体发出的声音有不同频率的声波组成多媒体显示不同发声体发生时的波形;学生实验:猜猜谁;2、知道噪声、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教师演示:课前准备各种噪声的音带;第二章第二章 光光 8课时课时2.1、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 3课时课时第第1课时课时1、知道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光的反射现象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学生实验)、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学生实验)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发射、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发射生活实例:

24、强调眼睛是接受光的,接受的光是直的;介绍光的反射现象中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简单的光路图;活动卡P29光线的位置角的关系转动小门的作用4、知道光路是可逆的、知道光路是可逆的理解平面镜成像(重点)理解平面镜成像(重点)第第2课时课时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过程的科学方法):活动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过程的科学方法):活动卡P30猜想猜想学生照镜子,教师引导学生猜想假设假设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实验器材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找像确定像的位置确定两个蜡烛的作用多次实验玻璃板、白纸、蜡烛(2根)、刻度尺结论:结论: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用光屏找像平

25、面镜成的是虚像(难点)平面镜成的是虚像(难点)实验过程中找像的过程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的作图平面镜成像的作图第第3课时课时2.2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 1课时课时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生活小实验:筷子、玻璃砖、烧杯(盛有水)中的物体;2、知道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光的折射规律活动卡P32-P33(有条件的学校)用kt板、大头针、盛有水的烧杯(没条件)3、知道不同的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不同、知道不同的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不同教师演示:光的折射仪;学生实验:教师演示:光的折射仪;4、了解光的折射成像的原理、了解光的折射成像的原理2.3 透镜成像透镜成像 4课时课时第第1课时课时1、能识别透镜、能

26、识别透镜让学生触摸透镜;2、知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知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教师演示:平行光源,凸透镜、凹透镜;3、知道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知道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作光路图;1、认识凸透镜能成像现象;认识实像;知道物距和像距;、认识凸透镜能成像现象;认识实像;知道物距和像距;第第2课时课时学生实验: 完成教科书完成教科书P37实验;实验; 用凸透镜看小字;用凸透镜看小字;探究凸透镜成像(难点):活动卡探究凸透镜成像(难点):活动卡P36-P372、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重点)、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重点)实验器材: 凸透镜、蜡烛、

27、光屏、光具座(刻度尺);实验步骤: 器材位置、高度要求器材位置、高度要求找像方法找像方法寻找规律的方法寻找规律的方法实验结论: 根据表格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3、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虚像和实像的区别、知道虚像和实像的区别总结成虚像和实像的光现象(习题)生活实例、教科书中的插图第第4课时课时1、巩固凸透镜成像规律、巩固凸透镜成像规律结合实验数据及教师演示(课件演示)完成活动卡P38-P39第第3课时课时 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2、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结合实验数据及教师演示(课件演示)完成活动卡

28、P392.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 1课时课时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教师演示:用三棱镜、平行光源3、知道光的色散的原因2、知道白光色散的光谱4、知道三原色光学生演示:电脑调色板游戏5、知道透光体、不透光体的颜色6、知道颜料三原色学生实验:陀螺实验、用颜料配颜色第三章第三章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3.1 机械运动机械运动 1课时课时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教科书中的插图活动卡P42活动并分析多媒体收集运动的物体2、知道参照物、知道参照物分析教室中学生的运动状态,同时多媒体显示太阳系。3、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大量举例生活中的实例活动卡P43活动并分析

29、3.2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 3课时课时1、知道直线运动。、知道直线运动。例举生活中的有关运动的实例;第第1课时课时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重点)、知道匀速直线运动(重点)学生实验:匀速直线运动演示仪;读解教科书中P58图3-2-3小车的频闪照片;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知道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模型理想模型”生活中很小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实例;学生实验中的数据说明;第第2课时课时 1、理解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认识控制变量法、理解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认识控制变量法2、经历速度概念形成的过程。、经历速度概念形成的过程。多媒体播放物体运动的场面;分析百米赛跑的实例;理解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30、;当时间和路程都不同,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第第3课时课时3、知道速度的单位及单位运算、知道速度的单位及单位运算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理解匀速直线运动S-t图像图像活动卡P46-47活动;经历s-t图像的作图过程;分析直线:物理量的正比关系;比值关系;2、巩固练习、巩固练习3.3 力力 3课时课时 第第1课时课时 1、理解力的概念(重点)、理解力的概念(重点)例举生活实例、学生小实验,强调用力的动词、动作,突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例举生活实例、学生小实验,分析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活动卡p49活动:突出两力的大小,方向;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知道力的作

31、用效果、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学生小实验:压弹簧、玩橡皮泥等;教师演示:压带有毛细管的烧瓶、带有磁条的小车;活动卡P50活动;第第2课时课时1、理解力的三要素、理解力的三要素例举生活实例,学生小实验:拉弹簧、锯条实验、拉门等;2、会作力的图示法,区分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法、会作力的图示法,区分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法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师生纠错,一定要规范;第第3课时课时1、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学生实验):、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学生实验):活动卡活动卡P51观察:结构、量程、最小刻度;操作:调零、使用注意不能超过量程;2、学习巩固、学习巩固3.4 重力重力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 3课时课时

32、第第1课时课时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定义(难点)、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定义(难点)讲述“苹果落地”的故事;想象“生活中没有重力将会变得怎样?多媒体显示太空站生活集锦;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点)、知道重力的方向(重点)教师演示:重锤线方向始终竖直向下;3、会用重锤线检验竖直面或水面、会用重锤线检验竖直面或水面学生操作;4、知道重力的作用点、知道重力的作用点5、学会用力的图示法作重力、学会用力的图示法作重力第第2课时课时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的大小;1、探究重力跟质量的关系(重点)活动卡、探究重力跟质量的关系(重点)活动卡P52活动活动作G-m图线;分析图线:G和m的关系;G和m的比值关系;2、理

33、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3、学会用、学会用G=mg解题解题知道重力和重力的关系式:G=mg;知道g的数值、含义、单位;从例题中知道g的大小反映了物体所在的星球对物体吸引作用的强弱,其大小有星球决定的。第第3课时课时1、知道力的合成现象,感受等效替代法的科学方法(重点)、知道力的合成现象,感受等效替代法的科学方法(重点)学生小实验:搬桌子、推重物;多媒体显示搬运重物的情景;2、知道合力和分立的概念、知道合力和分立的概念3、理解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难点):、理解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难点): 活动卡活动卡P54要求:要求: (1)每组实验,橡皮筋拉长的长度要固定;)每组实验,橡皮筋拉

34、长的长度要固定;(2)两弹簧测力计拉的方向应保持同一直线;)两弹簧测力计拉的方向应保持同一直线;4、学生练习巩固、学生练习巩固(3)多次实验;)多次实验;3.5 二力平衡二力平衡-二力平衡条件二力平衡条件 2课时课时1、知道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知道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2、掌握同一直线两力平衡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掌握同一直线两力平衡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重点)重点)(1)探究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卡(活动卡P55-P56)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不能平衡。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

35、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不能平衡。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保持平衡。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保持平衡。(2)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3)平衡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为零平衡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为零3、用悬挂法确定出物体的重心、用悬挂法确定出物体的重心4、会用两力平衡的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会用两力平衡的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例举生活实例例举生活实例从平衡条件的四个条件分析从平衡条件的四个条件分析师生共同实验、分析师生共同实验、分析习题训练习题训练1、知道三种摩擦力、知道三种

36、摩擦力(2)判断方法:摩擦力阻碍着两物体间的相互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判断方法:摩擦力阻碍着两物体间的相互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2、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3、知道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知道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4、探究、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实验)(学生实验)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改变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改变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5 二力平衡二力平衡-摩擦力摩擦力 1课时课时(1)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认识三种摩擦力)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认识三种摩擦力;(1)

37、学生实验:活动卡)学生实验:活动卡P61;(2)多媒体显示生活中的实例图片;)多媒体显示生活中的实例图片;例举生活中的实例;例举生活中的实例;测摩擦力的方法测摩擦力的方法:弹簧测力计要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要水平拉动;3.6 惯惯性、牛顿第一性、牛顿第一定律定律 2课时课时1、知道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知道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3、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2、会用惯性知识分析和解释某些惯性现象。(难点)、会用惯性知识分析和解释某些惯性现象。(难点)4、理解牛顿第一定律(重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重点)(1)感受)感受 “实验

38、实验-推理推理”获得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方获得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方法;法;(2)理解)理解“保持原先的状态保持原先的状态”的含义;的含义;(4)运用)运用“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现象:解释现象:(2)例举生活中实例,使学生认识惯性现象(活动卡)例举生活中实例,使学生认识惯性现象(活动卡P62););(1)知道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知道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学生阅读教科书)学生阅读教科书P76插图、插图、“你知道吗?你知道吗?”等;等;(2)教师演示)教师演示(活动卡活动卡P64);多媒体显示飞轮、飞机、赛车等图片;多媒体显示飞轮、飞机、赛车等图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释惯性现象,讨论惯性的利弊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释惯性现象,讨论惯性的利弊关系;(3)理解)理解“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的含义;的含义;“不受外力不受外力”是一种理想状态;是一种理想状态;直到外力的合力不为零;直到外力的合力不为零;教科书教科书P78,让学生理解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