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好)汇编课件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92537735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好)汇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好)汇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好)汇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好)汇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好)汇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好)汇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好)汇编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包括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对中国历史产生什么哪些基本内容?对中国历史产生什么影响影响?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选拔和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法律制度等。考察官吏的制度、法律制度等。温故知新温故知新秦朝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度的形成形成从汉到元从汉到元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度的发展完善发展完善明明 清清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度的顶峰及衰落顶峰及衰落专制主制主义中央集中央集权制度(制度(历程)程)第第3 3课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课程标

2、准要求课程标准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皇帝的烦恼皇帝的烦恼好了歌好了歌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烦恼;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烦恼; 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君权与相权君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中央与地方 选官制选官制度度 监察制监察制度度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朝代朝代中枢权力体系中枢权力体系职能(作用)职能(作用

3、)备注备注秦朝秦朝西汉武帝西汉武帝三公九卿、中朝三公九卿、中朝决策决策, ,与丞相制衡与丞相制衡东汉东汉尚书台尚书台取代三公的权力取代三公的权力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尚书省尚书省 中书省中书省 门下门下省省权力分配未定型权力分配未定型 隋唐隋唐 起草诏令起草诏令 相互牵制相互牵制, ,互为补充互为补充, ,分工明确分工明确, ,提高办提高办事效率事效率, ,分割相权分割相权, ,加强皇权。加强皇权。封驳审议封驳审议负责执行负责执行, ,下设六部下设六部宋宋宰相办公机构宰相办公机构, ,行政行政权权相权再分割,相权再分割,皇权加强。皇权加强。军权军权( (发兵权发兵权) )财政财政, ,长官长官“

4、计相计相”元元下设六部下设六部相权削弱趋势下的相权削弱趋势下的反复反复三公九卿三公九卿中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中书门下中书门下枢密院枢密院三司三司中书省中书省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建立中朝建立中朝皇 帝尚尚书书令令侍侍 中中常常 侍侍丞丞 相相御御史史大大夫夫太 尉 九九 卿卿 中朝中朝外朝外朝有事上报有事上报1、西汉武帝时:、西汉武帝时: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决策机构决策机构9/21/20247皇皇 帝帝中书省中书省尚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吏吏部部户户部部礼礼部部兵兵部部刑刑部部工工部部2、隋唐中枢权力机构、隋唐中枢权力机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起草

5、诏令起草诏令负责负责 执行执行封驳审议封驳审议 (1)特点: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特点: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A、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互相牵制、互相补充、分工明确,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提高办事效率;B、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揽 大权,有利于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加强皇权。(2 2)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作用? 唐太宗时,假设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该是怎样的呢?

6、应该是怎样的呢?中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工部工部 情景模拟情景模拟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呈现了怎样的趋势?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中书书,中书付,中书付门下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尚书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奉行”而已。而已。 朱子语类朱子语类 根据材料一

7、,指出唐代初年,皇帝的一道意旨中包含了哪些人的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初年,皇帝的一道意旨中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尚书省填写意见?尚书省填写“奉行奉行”后,具体交给哪些部门去执行?后,具体交给哪些部门去执行? 包含了中书省、门下省宰相和皇帝的意见。包含了中书省、门下省宰相和皇帝的意见。尚书省尚书省尚书省尚书省交给六交给六部中相关部门去执行。部中相关部门去执行。材料二:材料二:材料二:材料二: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审理此案的官员

8、戴胄说: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唐太宗被迫收唐太宗被迫收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戴胄说:回成命,对戴胄说:回成命,对戴

9、胄说:回成命,对戴胄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材料材料二二二二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相权和皇权的冲突相权和皇权的冲突 说明什么?说明什么?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和法律的制约。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和法律的制约。中央机构;中央机构;中央机构;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特点:特点:l三省的长官都是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为三( (决策、审议、执决策、审议、执行分解行分解)l三省互相牵制,三省互相牵

10、制,互为补充,分工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明确。 历史影响:历史影响:历史影响:历史影响:l分割了相权,加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强了皇权,提高了办事效率了办事效率;标志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体制的成熟成熟;对对对对后后世影响。世影响。l有利于防止权臣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减少政治专权,减少政治腐败,保证政治腐败,保证政治清明。清明。 结合上述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结合上述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名称、主要特点及其影响是什么。名称、主要特点及其影响是什么。探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相比,探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分权

11、与制衡原则相比,探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相比,探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相比,二者有何相同之处?二者有何相同之处?二者有何相同之处?二者有何相同之处?权力相互牵制和监督;权力相互牵制和监督;权力相互牵制和监督;权力相互牵制和监督;都有积极作用。都有积极作用。都有积极作用。都有积极作用。那它们的这种分权本质不同吗?为什么?那它们的这种分权本质不同吗?为什么?不同。不同。分工不是分权分工不是分权隋唐的三省隋唐的三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西方是防止专制保障民主。是近西方是防止专制保障民主。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代民主政治的产物。2.2.著名

12、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的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对此论断理解最准确的,对此论断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一项是 ( ) ( )A.A.汉代宰相权倾天下汉代宰相权倾天下 B. B.唐代宰相轮流坐庄唐代宰相轮流坐庄C.C.宰相权力不断集中宰相权力不断集中 D. D.宰相权力走向分散宰相权力走向分散 D D宋朝进一步分割、削弱宰相的权力宋朝进一步分割、削弱宰相的权力三省三省二府二府三司三司皇帝皇帝枢密枢密院院中中书书省省门门下下省省尚尚书书省省中书中书门下门下财政财政度度支支盐盐铁铁户户部部

13、军政军政工工部部六部六部吏吏部部户户部部礼礼部部兵兵部部刑刑部部三衙三衙禁军禁军统统兵兵权权调调兵兵权权行政行政宰相宰相三省三省基本不参与政事基本不参与政事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副相)(副相)3 3、宋朝中枢权力体系、宋朝中枢权力体系枢密使枢密使三司使三司使计相计相3 3、北宋的中央集权的加强、北宋的中央集权的加强殿前司、殿前司、马军司马军司步军司步军司 A:中央中央中央中央“二府二府”三司:三司:B、地方机构:、地方机构:(1)路、州、县三级)路、州、县三级中中书书门门下下枢枢密密院院皇帝皇帝财政财政行政行政军事军事(三司)(三司)度度支支盐盐铁铁户户部部( (二府二府) )三三三三 衙衙衙衙发

14、发兵兵、调兵、调兵参知政事, 副宰相 思考:思考:如何解决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如何解决相权与皇权的矛盾?A:北宋北宋中央中央中央中央官制官制“二府二府”三司:三司:(1 1) “二府二府”:是指:是指中书门下省和枢密院;中书门下省和枢密院; “三司三司是是指指国家的国家的财政部。财政部。(2)中书门下中书门下掌管掌管行政行政(宰相由副宰相(宰相由副宰相参知政事参知政事牵制)牵制) 枢密院枢密院掌管掌管军政军政(三衙牵制)(三衙牵制) “ “三司三司掌管掌管财政财政(度支、盐铁、户部)度支、盐铁、户部)(3)特点;再次分权;相权一分为三,行政、财政和军政分解。)特点;再次分权;相权一分为三,行政、

15、财政和军政分解。(4)结果结果: :分割相权分割相权, ,强化皇权强化皇权3 3、北宋的中枢机构、北宋的中枢机构中书省吏户礼兵刑工皇帝4、元朝时期的中枢权力体系思考:从汉到元我国古代中央政治思考:从汉到元我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特点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围绕的焦点问题是什么?是什么?围绕的焦点问题是什么?元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和相权的反弹。元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和相权的反弹。(1 1)中央:一省两院(综合汉蒙政治制度)中央:一省两院(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宣政院宣政院宣政院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管辖西藏)(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管辖西藏)皇皇帝帝中书省中书省中书省

16、中书省(行政)(行政)枢密院枢密院枢密院枢密院(军事)(军事)直辖地腹里直辖地腹里六部六部六部六部(2 2)特点;)特点;元朝实行一省制,宰相权力很大,元朝实行一省制,宰相权力很大,中书省中书省掌管掌管六部和腹里,六部和腹里,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是皇权争夺战中的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是皇权争夺战中的重要筹码。重要筹码。(3 3)影响;影响;相权反弹,不利于皇权加强。相权反弹,不利于皇权加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决策、审议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决策、审议、执行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执行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互

17、相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使三省互相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生了深远影响。元代的一省制也是如此吗?元代的一省制也是如此吗?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有什么规律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有什么规律 皇权不断加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相权不断遭到压制,最终被废除的趋势!最终被废除的趋势! 元朝行省制度元朝行省制度西汉郡国并行制度西汉郡国并行制度地方行政体制演变:地方行政体制演变:秦朝郡县秦朝郡县制度制度牛刀小试牛刀小试(20062006天津文综)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天津文综)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 A秦朝设立御史

18、大夫和太尉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C 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 D元朝设立中书省元朝设立中书省(20062006重庆文综)史书记载重庆文综)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故常与知州争权”,反映的朝代是(,反映的朝代是( )A A汉朝汉朝 B B唐朝唐朝 C C宋朝宋朝 D D明朝明朝“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A、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重用近臣,

19、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 B、尚书被中书取代、尚书被中书取代C、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 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权以分削相权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选官制度选官制度选官制度选官制度隋唐隋唐隋唐隋唐战国战国战国战国魏晋魏晋魏晋魏晋汉朝汉朝汉朝汉朝西周西周西周西周世卿世禄世卿世禄制:血缘制:血缘科举取士制:才能科举取士制:才能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门第门第军功授爵军功授爵制:军功制:军功察举、征辟制:察举、征辟制: 孝廉孝廉特点特点: 标准越来越科学标准越来越科学,公正公正,客观客观二、选

20、官制度西周时期是如何选任官员的?西周时期是如何选任官员的?标准是什么?1 1、西周选官制度、西周选官制度西周西周 世卿世禄。世卿世禄。标准:标准:血缘血缘血缘血缘天子天子诸侯诸侯卿、大夫卿、大夫士士庶人庶人西周宗法分封与社会等级图西周宗法分封与社会等级图 统一后的秦朝还以军功选官是否适应时代统一后的秦朝还以军功选官是否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有军功者,各以率(凭借)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评价:评价:激励了许多将士为国效力,但激励

21、了许多将士为国效力,但不在适用不在适用和平时期和平时期商鞅商鞅2、战国时期、战国时期 军功爵制军功爵制.汉朝察举制汉朝察举制和征辟制和征辟制形成的背景、方法和标准是形成的背景、方法和标准是什么?你怎样评价这种选官制度?什么?你怎样评价这种选官制度?3 3、汉朝选官制度汉朝选官制度背景:背景:背景:背景: 汉武帝时期,军功爵制不再适应和平年代的需要;汉武帝时期,军功爵制不再适应和平年代的需要;方法:方法:方法:方法:察举制:察举制:从下而上从下而上从下而上从下而上征辟制:征辟制:从上而下从上而下从上而下从上而下标准:标准:标准:标准: 孝廉孝廉评价:评价:评价:评价: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

22、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人也容易形成小集团。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人也容易形成小集团。九品中正制图九品中正制图九品中正九品中正东汉末,曹操当政,提倡东汉末,曹操当政,提倡“唯才是举唯才是举”。曹丕采吏。曹丕采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推选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推选各郡有声望的人,出任各郡有声望的人,出任“中正中正”, “ “中正中正”,世族,世族豪门担任,将当地士人,豪门担任,将当地士人,按按“才能才能”分别评定为九分别评定为九等(九品),政府按等选等(九品),政府按等选用,谓之用,谓之“九品官人法九品官人法”,选取原则以,选取原则以“

23、家世家世”为为重。从此,重。从此,“上品无寒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下品无势族”,九品中正,九品中正制成为世族地主操纵政权制成为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的工具。4 4、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选官选官制度:制度: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标准:标准:门第门第评价:评价:开始是一种好的,但是开始是一种好的,但是在后来就造成了世家大族垄断在后来就造成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门阀选官扼杀了真正的仕途,门阀选官扼杀了真正的人才,走向没落。人才,走向没落。科举制创立的背景、历程、意义。科举制创立的背景、历程、意义。 隋文帝隋文帝隋炀帝隋炀帝唐太宗唐太宗宋太祖宋太祖明太祖明太祖清世宗清世宗5、隋唐、

24、隋唐清的选官制度清的选官制度5 5、隋唐、隋唐清的选官制度清的选官制度科举制科举制(1 1)原因:)原因: 南北朝时,士族制度极端腐朽,士人衰落南北朝时,士族制度极端腐朽,士人衰落庶族地主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参与政权。庶族地主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参与政权。(2 2)内涵)内涵(p11)(p11):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3 3)历程:)历程:隋朝开创隋朝开创唐朝完善唐朝完善明清发展(八股取士)明清发展(八股取士) (4 4)特点:开放性、公平性、客观性)特点:开放性、公平性、客观性 (5 5)趋势:)

25、趋势:A A、选官标准、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成为才学,选拔方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成为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成为公开考试。式由推选逐渐发展成为公开考试。B、人才选举逐渐趋向于制度化,、人才选举逐渐趋向于制度化,体现了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体现了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6 6)评价:)评价:A A、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使出身低微的人有参政机会,扩大了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使出身低微的人有参政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为国家提供了高素质人才;为中华帝国繁荣提供了制度统治基础;为国家提供了高素质人才;为中华帝国繁荣提供了制度保障。保障。B B、明清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明清八股取士

26、束缚了思想。读书功利化。读书功利化。读书功利化。读书功利化。这本书名叫四书备旨,厚这本书名叫四书备旨,厚约约1 1厘米,长厘米,长5 5厘米,宽厘米,宽3 3厘米,厘米,印刷、装帧很是精美,合起来,印刷、装帧很是精美,合起来,像今天的英文小字典。据首页像今天的英文小字典。据首页标注,此书印于标注,此书印于18931893年,印刷年,印刷商为商为“上海城内周月记机器印上海城内周月记机器印书处书处”。小书收录四书的全部。小书收录四书的全部内容和批注,足有内容和批注,足有2020多万字。多万字。密密麻麻,一页就排了密密麻麻,一页就排了900900多多字!字!袖珍袖珍首页上留言:首页上留言:“幸勿幸勿

27、误带入场。误带入场。” 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 以考试来选官的制度。以考试来选官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隋文帝时用分隋文帝时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设进士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唐朝完善,成为中科,科举制正式确立。唐朝完善,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历代沿用,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方式束缚历代沿用,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方式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了人们的思想,19051905年废除。年废除。结合课本内容,说说科举制与前代的选官结合课本内容,

28、说说科举制与前代的选官制度相比,有哪些进步之处?制度相比,有哪些进步之处?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中央集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中央集权。权。 官僚体制进一步成熟的表现思考思考1 1: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建立监察制度?: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建立监察制度?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是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是中华帝国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方面。中华帝国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方面。思考思考2 2:监察和谏议的对象一样吗?为什么?:监察

29、和谏议的对象一样吗?为什么? 不一样,监察的对象是百官,谏议的对不一样,监察的对象是百官,谏议的对象是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象是皇帝的言行和决策。皇帝的烦恼之官员监察皇帝的烦恼之官员监察三、监察与谏议三、监察与谏议三、监察与谏议三、监察与谏议思考: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建立监察制度?监察和谏议的对象一思考: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建立监察制度?监察和谏议的对象一样吗?为什么?样吗?为什么? 1 1、目的:、目的: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2 2、内涵、内涵: 不一样,监察的对象是百官,谏议的对象是皇帝或宰相的不一样,监察的对象是百官,谏议的对象是皇帝或宰相的不一样,监察的对象是百官

30、,谏议的对象是皇帝或宰相的不一样,监察的对象是百官,谏议的对象是皇帝或宰相的言行和决策。言行和决策。言行和决策。言行和决策。3 3、监察官员或机构、监察官员或机构:4 4、谏议机构、谏议机构;5 5、监察与谏议评价监察与谏议评价: 中国古代的监察与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中国古代的监察与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 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谏正皇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谏正皇帝过失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帝过失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监察官员或机构监察官员或机构朝

31、代朝代监察官员或机构监察官员或机构职能职能秦朝秦朝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汉朝汉朝御史府御史府明清明清中央中央六六科科给给事中事中地方地方监察百官监察百官中央:御使大夫中央:御使大夫监察和弹劾百官监察和弹劾百官地方:刺史地方:刺史地方专职监察官员地方专职监察官员 监督郡国长官监督郡国长官“科道科道”督察院督察院地方:监察御史分十三地方:监察御史分十三道道对地方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官员进行监督中央:监督六部业务中央:监督六部业务按察使司按察使司省级机构设立,负责司法、监察省级机构设立,负责司法、监察谏议机构谏议机构朝代朝代机构机构职能职能隋唐隋唐宋朝宋朝门下省门下省谏院谏院谏议和封驳,可以对宰相或谏议和封

32、驳,可以对宰相或皇帝皇帝决策决策做法做法提出异议提出异议独立的谏官机构独立的谏官机构案例:案例:案例:案例: 中国历代都有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出现,如秦朝中国历代都有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出现,如秦朝中国历代都有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出现,如秦朝中国历代都有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出现,如秦朝的赵高、汉朝的董卓、三国的黄皓、南北朝的阮佃的赵高、汉朝的董卓、三国的黄皓、南北朝的阮佃的赵高、汉朝的董卓、三国的黄皓、南北朝的阮佃的赵高、汉朝的董卓、三国的黄皓、南北朝的阮佃夫、隋朝的杨素、夫、隋朝的杨素、夫、隋朝的杨素、夫、隋朝的杨素、 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秦桧、元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秦桧、元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秦桧、元唐朝

33、的李林甫、宋朝的秦桧、元朝的哈麻、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和珅朝的哈麻、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和珅朝的哈麻、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和珅朝的哈麻、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和珅等等,等等,等等,等等,层出不穷。层出不穷。层出不穷。层出不穷。请思考:请思考: 中国自秦汉就确立了监督官员的监察制度,为中国自秦汉就确立了监督官员的监察制度,为什么还会出现那么多的贪官?什么还会出现那么多的贪官? 材料一:材料一: 据史料介绍,唐太宗李世民曾是一位据史料介绍,唐太宗李世民曾是一位“广开言路,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虚心纳谏”的贤明君主。他说的贤明君主。他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衰;以人为镜

34、,可观得失。以古为镜,可知兴衰;以人为镜,可观得失。”在魏征在魏征与唐太宗合作的与唐太宗合作的1717年里,魏征给唐太宗提了几百条意见,年里,魏征给唐太宗提了几百条意见,唐太宗基本上都采纳了。唐太宗基本上都采纳了。 材料二:中国历代都有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出现,如秦材料二:中国历代都有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出现,如秦材料二:中国历代都有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出现,如秦材料二:中国历代都有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出现,如秦朝的赵高、汉朝的董卓、三国的黄皓、南北朝的阮佃朝的赵高、汉朝的董卓、三国的黄皓、南北朝的阮佃朝的赵高、汉朝的董卓、三国的黄皓、南北朝的阮佃朝的赵高、汉朝的董卓、三国的黄皓、南北朝的阮佃夫、隋朝的杨素、

35、夫、隋朝的杨素、夫、隋朝的杨素、夫、隋朝的杨素、 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秦桧、元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秦桧、元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秦桧、元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秦桧、元朝的哈麻、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和珅朝的哈麻、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和珅朝的哈麻、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和珅朝的哈麻、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和珅等等,层等等,层等等,层等等,层出不穷。出不穷。出不穷。出不穷。结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结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制度? 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谏议制度起作用的(谏议

36、制度起作用的前提是君主的自觉和接受,如果君主一意孤前提是君主的自觉和接受,如果君主一意孤行,谏议制度就形同虚设),不同层级的官行,谏议制度就形同虚设),不同层级的官员享受不同的特权,缺乏法制化的权力制约员享受不同的特权,缺乏法制化的权力制约和平衡的机制,和平衡的机制,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败和低效现象。 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参见课本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参见课本P12) 三省六部制 制度保障 制度保障

37、人才基础 廉洁高效运转 人才基础科举制 监察制度 维护公平公正成熟特点:特点: 1)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需要 2)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高度成熟的体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高度成熟的体现问题切入:问题切入:问题切入:问题切入: 为什么说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监察与谏议为什么说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监察与谏议为什么说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监察与谏议为什么说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监察与谏议制的确立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高度成熟?制的确立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高度成熟?制的确立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高度成熟?

38、制的确立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高度成熟?第一、第一、第一、第一、在官制方面;在官制方面;在官制方面;在官制方面;有效地分割了加强了皇权,有效地分割了加强了皇权,有效地分割了加强了皇权,有效地分割了加强了皇权,第二、第二、第二、第二、科举选官制科举选官制科举选官制科举选官制方面:方面:方面:方面:保证了官僚队伍的稳定;保证了官僚队伍的稳定;保证了官僚队伍的稳定;保证了官僚队伍的稳定;第三、第三、第三、第三、监督制度有效维护了官僚制度的廉洁和监督制度有效维护了官僚制度的廉洁和监督制度有效维护了官僚制度的廉洁和监督制度有效维护了官僚制度的廉洁和高效高效。 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体现了中国古

39、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 1、以君权为中心、以君权为中心, ,权力高度集中;权力高度集中;2 2、人治高于法治;、人治高于法治;3 3、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逐渐强化; ;4 4、始终充斥着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始终充斥着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的矛盾; ;11.(2011年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期末月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期末4题)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题)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地方权力与中央集权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于地方权力与中央集权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C C12.(2011年年5月北京顺义区二模月北京顺义区二模12题)与图题)与图10相对应的我国古代相对应的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朝代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朝代是( )A秦、西汉秦、西汉 B.唐、元唐、元 C. 西汉、元西汉、元 D.秦、唐秦、唐 C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