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第三节 丛书与类书丛书与类书o查找某一本书,或者某一条资料,常要借助大型的工具书:丛书丛书和类书类书 一、丛书一、丛书o丛是丛是““丛聚之义丛聚之义””,指把多种不同的书籍汇,指把多种不同的书籍汇编在一起,冠以总名编在一起,冠以总名o““丛书丛书””之名起于唐陆龟蒙《笠泽丛书》之名起于唐陆龟蒙《笠泽丛书》一般认为丛书起于南宋俞鼎孙、俞经《儒学一般认为丛书起于南宋俞鼎孙、俞经《儒学警悟》o其特点在于保持原书的完整性,即把各书整其特点在于保持原书的完整性,即把各书整部完整收入部完整收入 o丛书分为丛书分为综合性丛书综合性丛书和和专科性丛书专科性丛书两大类两大类 专科性丛书专科性丛书o专科性丛书专科性丛书:指专收某一类书籍的丛书,如《十三经》、《二十四史》、《诸子集成》、《历代诗话》、《清诗话》之类 o这些专科性丛书对于学术研究有极大帮助 收录经学典籍的《十三经》收录经学典籍的《十三经》o 六经六经 《毛诗》、《尚书》、《仪礼》、《毛诗》、《尚书》、《仪礼》、《周易》、《乐经》、《春秋》《周易》、《乐经》、《春秋》o 五经五经 《乐经》亡佚《乐经》亡佚。
唐代确立唐代确立 “九经九经”之说之说Ø《《诗诗》》、、《《书书》》、、《《易易》》加上加上“三礼三礼”、、“三传三传”,就成为,就成为“九经九经” Ø三礼:三礼:《《周礼周礼》》、、《《仪礼仪礼》》、、《《礼记礼记》》 Ø“春秋三传春秋三传” ::《《春秋左氏传春秋左氏传》》、、《《春秋春秋公羊传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谷梁传》》“十三经十三经”完善于宋代完善于宋代o中晚唐把《中晚唐把《孝经》孝经》、《、《论语》论语》、《、《尔雅尔雅》》列入经书列入经书o宋时又把宋时又把《孟子》《孟子》也列入经书也列入经书o就是现在常说的就是现在常说的“十三经十三经” “四书四书”o“四书四书”最早出现于南宋,朱熹给《大最早出现于南宋,朱熹给《大学》学》 、《中庸》、、《中庸》、 《论语》、《孟子《论语》、《孟子》作注,合称》作注,合称“四书四书” “十三经十三经”的版本与价值的版本与价值o南宋时,将这十三种经典的唐宋人的注疏版南宋时,将这十三种经典的唐宋人的注疏版本汇刻起来,首称本汇刻起来,首称“十三经十三经”o如今通行的善本是由清人阮元汇刻的《十三如今通行的善本是由清人阮元汇刻的《十三经注疏》。
经注疏》o价值:保存了一些旧注,和其他有用的资料价值:保存了一些旧注,和其他有用的资料收录正史的《二十四史》收录正史的《二十四史》o列于史部之首的是列于史部之首的是“二十四史二十四史”,又称为,又称为“正史正史”,共,共3240卷o清乾隆年间诏定清乾隆年间诏定o二十四种纪传体史书二十四种纪传体史书前四史前四史o《二十四史》中《二十四史》中“前四史前四史”是私家著是私家著述,文笔好,学术价值为最高述,文笔好,学术价值为最高o1、《史记》、《史记》130卷,西汉,司马迁;卷,西汉,司马迁;o2、《汉书》、《汉书》120卷,东汉,班固;卷,东汉,班固;o3、《后汉书》、《后汉书》130卷,南朝,宋,卷,南朝,宋,范晔;范晔;o4、《三国志》、《三国志》65卷,西晋,陈寿;卷,西晋,陈寿; 五代史五代史o唐初修唐初修“五代史五代史”,指《梁书》、,指《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五代史的《隋书》五代史的“志志” 最后成,最后成,都放到《隋书》中,其他四史没有志都放到《隋书》中,其他四史没有志·十七史十七史·o宋代又把《南史》、《北史》、《新唐书宋代又把《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列入,便成》、《新五代史》列入,便成“十七史十七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 《宋书》、《南齐书》、《宋书》、《南齐书》、 《梁书》、《陈书》、《魏书》、《梁书》、《陈书》、《魏书》、 《北齐书》、《周书》、《隋书》、《北齐书》、《周书》、《隋书》、 《南史》、《北史》、《南史》、《北史》、 《新唐书》、《新五代史》《新唐书》、《新五代史》二十一史二十一史o元代修成《宋史》、《辽史》、元代修成《宋史》、《辽史》、《金史》,明代加上《元史》就《金史》,明代加上《元史》就是是“二十一史二十一史”o南监本、北监本南监本、北监本二十四史名称的确立二十四史名称的确立o到了乾隆年间,才把《旧唐书》、到了乾隆年间,才把《旧唐书》、《旧五代史》、《明史》列入,《旧五代史》、《明史》列入,《二十四史》的名称起于此时《二十四史》的名称起于此时《清史稿》和《新元史》《清史稿》和《新元史》o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由民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由民国赵尔巽主编《清史稿》国赵尔巽主编《清史稿》536卷,卷,目录五卷目录五卷o《新元史》《新元史》257卷,清末柯绍忞撰。
卷,清末柯绍忞撰二十五史、二十六史二十五史、二十六史o有人把二十四史,加上《新元史》,有人把二十四史,加上《新元史》,称为称为“二十五史二十五史”o也有人把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也有人把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称为称为“二十五史二十五史”o还有把《新元史》和《清史稿》都算还有把《新元史》和《清史稿》都算上,称为上,称为“二十六史二十六史”二十四史的版本二十四史的版本o殿本殿本:清乾隆时武英殿刻的一套《二十四史》,风行一时o百衲本百衲本:由于所据各本版式字体不同,如旧时百衲衣,故称o点校本点校本:中华书局出版,名家点校,水平较高o精装本精装本: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用殿本二十四史和关外本《清史稿》拼版影印《二十五史补编》和索引《二十五史补编》和索引o《二十五史补编》汇集历代学者有关二十五《二十五史补编》汇集历代学者有关二十五史的著作和史的著作和“表表”、、“志志”增补,可供参考增补,可供参考o《二十四史人名索引》,精装两大册,用于《二十四史人名索引》,精装两大册,用于查找资料作研究工作查找资料作研究工作《诸子集成》《诸子集成》o民国二十四年,世界书局出版《诸子集成》,建国后中华书局据原纸型重印。
o该书汇集了先秦至六朝时期常用的26家诸子著作的注本或校本28种o特点是内容较精,尽量选择有价值的注释本,如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焦循的《孟子正义》、王弼《老子注》、王先谦的《荀子集解》等《中华诸子宝藏《中华诸子宝藏 》》o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纂,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纂,32开本开本40册,四川人民出版社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影印出版年影印出版o该丛书有三部分组成:该丛书有三部分组成: 《诸子集成补编 》10册,收《诸子集成》未收的先秦至六朝的子书150余种; 《诸子集成续编》20册,收入六朝至清末的子书约400种; 《诸子集成新编》10册,收子书41种,其中包括《诸子集成》所收的28种 全套收子书近全套收子书近600种,是目前收辑子书最多种,是目前收辑子书最多的一部丛书,每种书均撰有提要的一部丛书,每种书均撰有提要《新编诸子集成》《新编诸子集成》o八十年代,由中华书局组织编写o收录先秦到宋代的子书,的精注精校本,以清人及现代学者注本为主,注重反映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集部集部o诗歌类《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版;《全唐诗》曹寅等编纂,900卷,是唐五代诗歌的总汇。
o散文类《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编辑,749卷,汇集上古至隋代的单篇文章;《全唐文》清·董诰等纂修,全书1000卷o戏曲类戏曲类 《全元散曲》隋树森编,1964年中华书局重印出版共收小令3760余首,套曲410余套,是目前最完备的元代散曲总集 《古本戏曲丛刊》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套古典戏曲剧本丛书,1953年开始由郑振铎倡议主编,元、明、清杂剧、传奇基本收入o 小说类小说类 《古本小说集成》428种,69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995年影印出版; 《古本小说丛刊》是一部汇集中国古代小说善本的大型丛书,共收录中国古代小说的孤本、善本170多种,均以原书影印,不加删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综合性丛书综合性丛书 o综合性丛书:综合性丛书:辑各家之书,兼收并蓄,不拘门类o其作用一方面在于方便学术研究,另一方面在于保存零散而没有刊本的短书小册,并推广其流传o历史上影响最大也最为学者们所看重的有“四大丛书” 1 1、《四库全书》、《四库全书》 o清乾隆时开设《四库全书》馆,纪晓岚为总纂官,三百多位著名学者参加,前后经过近十年时间才完成o是一部巨型的官修丛书,书成后,抄写六套,建内廷四阁,江浙三阁贮藏。
文渊阁本 3461部,79309卷,清宫-台北故宫博物馆; 文溯阁本 3590种,79897卷,沈阳故宫-兰州; 文津阁本 3503种,79337卷,避暑山庄-北图; 文源阁本 圆明园,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毁; 文澜阁本 3450种,72780卷,杭州西湖圣因寺; 文汇阁本 扬州大观堂,太平军毁; 文宗阁本 镇江金山寺,太平军毁特点o 大而全,基本涵盖了清乾隆以前中国古代的重要著作o 策划周密,结构严谨,体大思精,按四部分类,清楚明确o 有一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为查阅参考之用的工具书,使用浏览更为方便 价值及缺点价值及缺点o每书之前有详细提要,考证作者生平、每书之前有详细提要,考证作者生平、书籍源流,评价思想及风格等等尽书籍源流,评价思想及风格等等尽管其中存在一些错误的地方,总体上管其中存在一些错误的地方,总体上来说是一部空前的大著作来说是一部空前的大著作o缺点:有较强的政治色彩缺点:有较强的政治色彩《续修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o收书收书5123种,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顾种,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顾廷龙主编,全书廷龙主编,全书180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至年至2002年影印本。
年影印本 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部丛书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o收收4508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委会编,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委会编,季羡林主编,季羡林主编,1995-1997齐鲁书社、台湾齐鲁书社、台湾庄严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分别影印大陆版和大庄严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分别影印大陆版和大陆外版均陆外版均1200册2 2、《四部丛刊》、《四部丛刊》 o张元济主编, 192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完成集合经、史、子、集四部之书350350部,装订为2100册;o1934年,印成《四部丛刊》续编,8181种,500册;o1935—1936年,续出《四部丛刊》三编,7373种,500册共85488548卷,卷,504504种种 四部丛刊的特点四部丛刊的特点o 1)注重选取四部中实用的有代表性的书籍o 2)选择最佳版本,多为宋、元、明初的精刊本,以及明清两代的精刻本o 3)原书影印,首尾完全,不加剪裁,准确性高 价值价值o是现代编纂丛书规模最大的一次,对保存和整理我国古代文献作出了重大贡献(将大量难得一见的珍本以原貌公诸于世)o底本的精良和影印的准确性最高,超过四库全书。
3、《四部备要》、《四部备要》 o收书336种,11983卷,中华书局编1920—1936年中华书局出版,用仿宋活字排印,线装2500册,精装100册o特点: 1)底本多选择清人的精校精注本 2)所选书籍,偏重实用方面,均为学者必读之书 价值价值o价值:在实用性及系统性方面比《丛刊》强,对古籍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o缺点:原书系排印,不免有脱字误字,阅读中如遇疑难,应当校对旧刊4、《丛书集成初编》、《丛书集成初编》o共收各类书籍共收各类书籍41074107种种40004000册,王云五主编册,王云五主编 19351935年年-1937-1937年,商务印书馆排印、影印本该年,商务印书馆排印、影印本该丛书系择宋代至清代重要丛书丛书系择宋代至清代重要丛书100100部,去其重复,部,去其重复,重新分类编排而成另编有《丛书集成初编目重新分类编排而成另编有《丛书集成初编目录》一册,检览是编,可按目求书录》一册,检览是编,可按目求书 o上海书店新编后续之作,收明、清及民国的丛上海书店新编后续之作,收明、清及民国的丛书书100100部,收古籍部,收古籍32003200余种,称《丛书集成续编余种,称《丛书集成续编》。
》价值价值o规模更大,范围更广o选书以实用与罕见为标准,很多不易找到的单行本、偏僻的文集和零散写作大部分得以保存《中国丛书综录》《中国丛书综录》o如需查阅所找书籍在哪一部丛书中,可参考《中国丛书如需查阅所找书籍在哪一部丛书中,可参考《中国丛书综录》该书集合了全国综录》该书集合了全国41个图书馆所藏的个图书馆所藏的2797种种丛书,包括丛书,包括38891种著作,加以详细著录共分三大种著作,加以详细著录共分三大册:册: 第一册《总目分类目录》第一册《总目分类目录》 第二册《子目分类目录》第二册《子目分类目录》 第三册《子目书名索引》和《子目著者索引》第三册《子目书名索引》和《子目著者索引》 二、类书二、类书 o抄集群书词、句、段、篇,分类排纂,以供检索的抄集群书词、句、段、篇,分类排纂,以供检索的工具书o宋王应麟《玉海》卷五十四:宋王应麟《玉海》卷五十四: “类事之书,始于《皇览》类事之书,始于《皇览》o类书的功用:类书的功用: 1、查找史料、查找史料 2、查找词藻、查找词藻 3、校勘、考订古书、校勘、考订古书 4、辑佚辑佚唐代的类书唐代的类书o1、《北堂书钞》、《北堂书钞》160卷,唐虞世南撰。
虞卷,唐虞世南撰虞世南隋末唐初人,曾任隋代的秘书郎世南隋末唐初人,曾任隋代的秘书郎北北堂堂”是秘书省的后堂,所以叫《北堂书钞》是秘书省的后堂,所以叫《北堂书钞》o其书主要是搜集古籍中可供作文之用的典故、其书主要是搜集古籍中可供作文之用的典故、词语和一些诗文的摘句,分门别类地钞纂而词语和一些诗文的摘句,分门别类地钞纂而成 唐代三大类书唐代三大类书o2、《艺文类聚》、《艺文类聚》100卷,唐高祖李渊武德年间卷,唐高祖李渊武德年间((618--627)欧阳询编欧阳询编o46部,部,727小类类下列事,文列于后类下列事,文列于后是早期是早期类书中体例比较完善的一种类书中体例比较完善的一种o此书的主要价值在于保存了不少文学资料,引用古此书的主要价值在于保存了不少文学资料,引用古籍达籍达1400余种,隋代以前的佚文遗文,零章断句,余种,隋代以前的佚文遗文,零章断句,赖以保存不少对古典文学的学习和研究用处很大赖以保存不少对古典文学的学习和研究用处很大3、《初学记》、《初学记》o3030卷,唐玄宗开元年间徐坚等编卷,唐玄宗开元年间徐坚等编 《初学记》《初学记》的分类比一般的类书简明扼要,全书共分的分类比一般的类书简明扼要,全书共分2323部,部,下面再分下面再分313313项子目。
项子目o书的体例先为书的体例先为““叙事叙事””,即引用有关书籍来解,即引用有关书籍来解释原文,次为释原文,次为““叙对叙对””(罗列对偶词语),最(罗列对偶词语),最后是征引后是征引““诗文诗文”” 宋代的类书o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到真宗大中)到真宗大中祥符六年(祥符六年(1013),前后三、四十年间,),前后三、四十年间,编纂了几部大型书籍:《太平御览》、《册编纂了几部大型书籍:《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太平广记》和总集《文苑英华府元龟》、《太平广记》和总集《文苑英华》,号称》,号称“宋代四大书宋代四大书”4、《太平御览》《太平御览》o是书是书10001000卷,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命李昉等卷,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命李昉等修八年书成分修八年书成分5555部,每部又分若干类,共计部,每部又分若干类,共计54265426类o据今人考证,书中实际引书达到据今人考证,书中实际引书达到25792579种,而且种,而且所引古书十之七八今已失传所引古书十之七八今已失传o因此《太平御览》不但是一部重要的综合性的因此《太平御览》不但是一部重要的综合性的资料工具书,而且是保存古代佚书最为丰富的资料工具书,而且是保存古代佚书最为丰富的类书之一。
类书之一 5、《册府元龟》、《册府元龟》o10001000卷,北宋王钦若、杨亿等编专门辑录历卷,北宋王钦若、杨亿等编专门辑录历代帝王将相、士大夫等的事迹,初名《历代君代帝王将相、士大夫等的事迹,初名《历代君臣事迹》所收人物包括自上古到唐末五代,臣事迹》所收人物包括自上古到唐末五代,编纂前后历时八年编纂前后历时八年o““册册””是书籍;是书籍;““府府””是府库;是府库;““元龟元龟””是大是大龟由于““龟龟””可以用来占卜吉凶、预测未来,可以用来占卜吉凶、预测未来,引申为鉴戒之义,因此也称为引申为鉴戒之义,因此也称为““龟鉴龟鉴””总的来说,这是这是一部蕴藏丰富、可供君臣上下来说,这是这是一部蕴藏丰富、可供君臣上下行事借鉴的典籍行事借鉴的典籍 6、《太平广记》、《太平广记》o500卷,宋初人李昉等编写的大型类书,专门卷,宋初人李昉等编写的大型类书,专门收集自汉晋至北宋初的小说、笔记、野史等书收集自汉晋至北宋初的小说、笔记、野史等书的故事《四库全书》入之于小说家,称它为的故事《四库全书》入之于小说家,称它为“小说家之渊海小说家之渊海”该书保存了近该书保存了近7000则故则故事。
事o全书按题材分九十二大类,又分一百五十余细全书按题材分九十二大类,又分一百五十余细目o引用书目多达引用书目多达400余种,许多久已失传,故号余种,许多久已失传,故号称古代小说的渊薮,亦是辑佚和校勘的依据称古代小说的渊薮,亦是辑佚和校勘的依据明代的类书7、《永乐大典》、《永乐大典》o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22877卷,卷,目录目录60卷,共卷,共10095册,约三亿七千万字册,约三亿七千万字o内容包括经、史、子、集以及天文、地志、内容包括经、史、子、集以及天文、地志、阴阳、医卜、释道、技艺等古今图书七、八阴阳、医卜、释道、技艺等古今图书七、八千种,保存了不少宋元以前的书籍千种,保存了不少宋元以前的书籍o所存残卷不到原作的百分之四,但仍是一份所存残卷不到原作的百分之四,但仍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珍贵的历史资料 清代的类书8、《古今图书集成》《古今图书集成》 编写于康熙年间,由陈梦雷和皇三子成编写于康熙年间,由陈梦雷和皇三子成亲王初编共一万卷,亲王初编共一万卷,1.6亿字,仅次于亿字,仅次于《永乐大典》,是现存规模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是现存规模最大的类书。
结构:o此书共分为此书共分为6大汇编,大汇编,32典,典下又分部,典,典下又分部,共共6109部 历象汇编、方舆汇编历象汇编、方舆汇编、明伦汇编、博物汇、明伦汇编、博物汇编编 、理学汇编、经济汇编理学汇编、经济汇编9、、《佩文韵府》《佩文韵府》o444卷,清代张玉书等奉康熙之命编纂完成于康熙50年(1711)o“佩文”为康熙书房的名称o为按韵(平水韵106韵)编排的词语汇集韵下系字,字下分三类:韵藻、对语、摘句每一辞藻下列出处其编排方式,大体可以概括为“事系于字,字统于韵”八个字 10、《骈字类编》、《骈字类编》o康熙五十八年至雍正四年,张廷玉等奉敕编分13门,每门下标“子目”,即单字,共1604字o是《佩文韵府》的姊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