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原理全套完整课件课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92513880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 页数:189 大小:8.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伦理学原理全套完整课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9页
伦理学原理全套完整课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9页
伦理学原理全套完整课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9页
伦理学原理全套完整课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9页
伦理学原理全套完整课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伦理学原理全套完整课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伦理学原理全套完整课件课件(1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伦理学专题伦理学专题主讲人:张琳 副教授 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课程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课程第一编第一编伦理学概述伦理学概述一、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般来讲,伦理学是以道德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科学。 第一章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什么是伦理学?n n1 1西方:西方:n netheth s s(习惯)(习惯)thikeethikeeethicsethics(伦理)(伦理) 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名著荷马史诗中的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名著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伊利亚特,本意指一群人共居的地方,后来引申为共居的人们所形成本意指一群人共居的地方,后来引申为共居的人们所形成的性格、气质和的性格、气质和风俗习惯,风俗习惯,人们

2、逐渐形成了的某种品质或人们逐渐形成了的某种品质或德性。德性。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尼各马科伦理学第二卷中说:第二卷中说:“ “德德性分为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智的,一类是伦理的。理智德性分为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智的,一类是伦理的。理智德性主要由教导而生成、由培养而增长,所以需要经验和时性主要由教导而生成、由培养而增长,所以需要经验和时间。伦理德性则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因此把习惯一词间。伦理德性则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因此把习惯一词的拼写略加改动,就有了伦理。的拼写略加改动,就有了伦理。 Mores(Mores(拉丁文拉丁文- -风俗风俗) )moraliymoraliy(道德)(

3、道德) (一)(一)对“伦理”“道德”的概念的语义分析n n2 2中国:伦中国:伦理理道道德德得得 n n(1 1)“道道”(logoslogos),),最初的意思是人所走的道路,后来最初的意思是人所走的道路,后来引申为技艺和方法,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事理等。引申为技艺和方法,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事理等。因而有因而有“天道天道”“”“人道人道”的说法。当的说法。当“道道”被用于社会历史被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时,其意义是指社会运行的规律和人们的行为应当遵行领域时,其意义是指社会运行的规律和人们的行为应当遵行的法则。的法则。n n “德德”,说文说文. .心部心部解释为解释为“外得于人,内

4、得于己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德通得,是指主体获得对德通得,是指主体获得对“天道天道”、“人道人道”的体悟和肯认,的体悟和肯认,从而能够行为合宜。道德,是指践履道之后所达到的精神境从而能够行为合宜。道德,是指践履道之后所达到的精神境界和培养起来的道德品质。界和培养起来的道德品质。 “伦理伦理”这个词最早见于这个词最早见于乐记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说文说文. .人部人部:“伦,从人,仑声,辈也。伦,从人,仑声,辈也。”“”“理,从理,从玉,里声,治玉也。玉,里声,治玉也。”“”“(一)(一)对“伦理”“道德”的概念的语义分析 伦伦”“”“理理”二字的合用,合在一起即为二字的合

5、用,合在一起即为“群道群道”,指,指的是在群居生活中人们所遵循的道理、习俗、规则,以及的是在群居生活中人们所遵循的道理、习俗、规则,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秩序,即相当于古代汉语中的由此而形成的秩序,即相当于古代汉语中的“伦常伦常”一词。一词。 伦伦”“”“理理”二字的合用至少具有这样三个方面的特点:二字的合用至少具有这样三个方面的特点: 区别与秩序是伦理的第一要义。区别与秩序是伦理的第一要义。 伦理是人伦关系的法则与原理。伦理是人伦关系的法则与原理。 伦理以人性,确切地说以善之人性为前提。伦理以人性,确切地说以善之人性为前提。 n n(2 2)理与道:人伦原理与客观法则)理与道:人伦原理与客观法则

6、n n(3 3)道与德:社会伦理与个体道德)道与德:社会伦理与个体道德 n n(4 4)德与得:应然与必然)德与得:应然与必然 (二)伦理道德之界定n n道德的概念从道德的词义看,道德是对主体的规范;从道德与政治、法律的关系来看,道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从道德与宗教的关系来看,道德调节的是现实世界的社会关系;从道德的调节层次来看,道德就是调节各种社会性关系的规范形式。 n n可将道德定义为:道德是非强制地调节社会性关系的规范。 罗国杰先生在其罗国杰先生在其伦理学伦理学书中说:书中说:“ “一般来说,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一般来说,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关系的一种特

7、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魏英敏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新伦理学教程界定:道德,界定: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 康德:道德是关乎人的人格和尊严的东西。对于人来说,道德的价值是最高的价值,它和别的价值不同,别的价值比如物的价值,审美的价值,都可以找到其等价的代替物,而道德本身是没有任何代替物的,它是真正无价的。 休谟

8、: 一棵小像树在老橡树身旁长了出来,而且越长越大,最后,由于长得过大而挡住了老橡树,使得老橡树由于缺少阳光而枯死。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会说小橡树是不道德,因为这是自然形成的,而人就不同了。界定道德和伦理,它总是属于人类所特有的东西。因此,亚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三)伦理的概念n n“伦理”一词,原指人与人之间微妙复杂而又和谐有序的辈分关系,后来进一步发展演化,泛指人与人之间以道德手段调节的种种关系,以及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应当遵循的道理和规范。 n n可将伦理定义为:伦理是对人的社会关系的应然性认识。 (四)伦理与道德的区别n n1 1作为日常用法,作为日常用法,“ “伦理伦理” ”更具客观

9、、外在、社更具客观、外在、社会性意味;会性意味;“ “道德道德” ”更多地或更有可能用于个人,更多地或更有可能用于个人,更含主观、内在、个体性意味。更含主观、内在、个体性意味。 n n2 2作为价值本身,伦理的核心是正当(适当、合作为价值本身,伦理的核心是正当(适当、合适、合宜等),道德的核心是善(或美德、德性、适、合宜等),道德的核心是善(或美德、德性、好等)好等)n n3. 3. 作为规范,伦理具有普遍性,道德具有独特性。作为规范,伦理具有普遍性,道德具有独特性。 n n4. 4. 作为评价尺度,伦理的尺度是对与错,道德的作为评价尺度,伦理的尺度是对与错,道德的尺度是好与坏、善与恶。尺度是

10、好与坏、善与恶。 哲学家做出的区别:n n黑格尔: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法哲学原理 把精神的发展描述为把精神的发展描述为抽象法、道德法、伦理抽象法、道德法、伦理法法三个环节。三个环节。“ “道德道德” ”是是“ “自由在内心中的实现自由在内心中的实现” ”,它表现,它表现“ “良心良心” ”;“ “伦理伦理” ”是外在自由与内是外在自由与内在自由的统一,它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组织和关系。在自由的统一,它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组织和关系。 道德强调道德强调人的内心自由,是人的内在规范人的内心自由,是人的内在规范 伦理强调伦理强调外在自由与内在自由的统一外在自由与内在自由的统一 伦理高于道德,它是抽象法与道德法

11、的综合与伦理高于道德,它是抽象法与道德法的综合与统一,是它们的合题。统一,是它们的合题。 n n哈贝马斯哈贝马斯:把人类理性分为伦理理性和道德理性。:把人类理性分为伦理理性和道德理性。n n区别:它们的目的和任务不同。区别:它们的目的和任务不同。 伦理理性伦理理性善;道德理性善;道德理性公正(解决)公正(解决)n n综上所述,伦理和道德都是关于群居的人群之间如何正确相处的规范或理论,通过这些规范和理论,建构起良好的生活方式。这些观念或道理被系统化和理论化之后,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伦理学或道德学。二、对伦理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n n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科学,但由于历史上伦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科学,但

12、由于历史上伦理学派林立,对道德的认识、理解有很大差异,理学派林立,对道德的认识、理解有很大差异,因而对伦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也很不一样,概括因而对伦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也很不一样,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n n(一)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善善” ” 。 n n(二)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道德行为。(二)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道德行为。 n n(三)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幸福。(三)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幸福。 n n(四)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道德原则和规范(四)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道德原则和规范 。 n n上述观点都只是强调了道德的某

13、一方面,是上述观点都只是强调了道德的某一方面,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片面的、不完整的。 三、伦理学的基本问题n n(一)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一)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n n有学者有学者认为认为善与恶善与恶的矛盾问题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的矛盾问题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有学者有学者认为道认为道德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德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的基问题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本问题。有学者有学者认为认为应有与实有应有与实有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的基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本问题。有学者有学者认为认为人的存在发展要求和个体对他人、对人的存在发展要求和个体对他人、对社会应尽责任义务社会应尽责任义务的关系是伦理

14、学的基本问题。的关系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n n目前占主导地位的观点:目前占主导地位的观点: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就是道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就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 n n1 1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体现了伦理学研究对象的矛盾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体现了伦理学研究对象的矛盾特殊性。特殊性。 n n2 2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伦理问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伦理问题的前提和基础。题的前提和基础。 n n3 3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贯穿于伦理思想发展的始终。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贯穿于伦理思想发展的始终。 (二)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n n1经济利益和道

15、德的关系问题。即是经济关系决定道德,还是道德决定经济关系,以及道德对经济关系有无反作用。 n n讨论:“道德也是生产力”的观点是否正确?n n2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即是个人利益服从社会整体利益,还是社会整体利益从属于个人利益问题。 第二节伦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n n一、伦理学与哲学一、伦理学与哲学一、伦理学与哲学一、伦理学与哲学 n n(一)联系(一)联系 n n伦理学是从哲学分化出来的,是哲学的一个伦理学是从哲学分化出来的,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对人类道德这个特定现象进行哲学分支学科,是对人类道德这个特定现象进行哲学思考的产物,伦理学与哲学有密切的联系。思考的产物,伦理学与哲

16、学有密切的联系。 n n(二)区别(二)区别 n n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科学。哲学的规律的科学;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科学。哲学遵循理论理性,伦理学遵循价值理性。因此,不遵循理论理性,伦理学遵循价值理性。因此,不应将伦理学消融于哲学之中,以哲学取代伦理学。应将伦理学消融于哲学之中,以哲学取代伦理学。 伦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n n二、伦理学与人类学二、伦理学与人类学 n n(一)联系(一)联系 n n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生活、习俗、风尚、文物、宗教、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生活、习俗、风尚、文物、宗教、文化的科学,而伦理

17、学同样要研究人类的风俗习惯、生活文化的科学,而伦理学同样要研究人类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伦理学提供有益的启示,方式。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伦理学提供有益的启示,同时,伦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为人类学的深入提供借鉴同时,伦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为人类学的深入提供借鉴意义。意义。 n n(二)区别(二)区别 n n人类学是一种事实知识的科学,它重在揭示人类生活人类学是一种事实知识的科学,它重在揭示人类生活现象,究竟为何和是什么,而不对之作善恶评价。伦理学现象,究竟为何和是什么,而不对之作善恶评价。伦理学与之相反,它要探求人类行为中的应当,说明伦理的原则,与之相反,它要探求人类行为

18、中的应当,说明伦理的原则,指出行为的标准,并对行为进行善恶评价。指出行为的标准,并对行为进行善恶评价。 伦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n n三、伦理学与社会学三、伦理学与社会学 n n(一)联系(一)联系 n n社会学的任务是描绘出社会生存活动的真实图景,为社会学的任务是描绘出社会生存活动的真实图景,为决策者提供制定政策的依据,社会学研究的个体与群体关决策者提供制定政策的依据,社会学研究的个体与群体关系以及文化规范、社会风俗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同时也是系以及文化规范、社会风俗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同时也是道德问题。社会学对社会有机体的研究更可为伦理学研究道德问题。社会学对社会有机体的研究更可为伦理学研究社会

19、伦理提供社会背景。而且伦理学所研究的道德问题本社会伦理提供社会背景。而且伦理学所研究的道德问题本质上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质上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n n(二)区别(二)区别 n n社会学与伦理学毕竟有差别,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社会学与伦理学毕竟有差别,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就人的活动而言,社会学只研究成于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就人的活动而言,社会学只研究成为习惯的群众活动在某种社会制度范围内的规律和影响,为习惯的群众活动在某种社会制度范围内的规律和影响,以及对当时群众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的个人特殊活动,而不以及对当时群众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的个人特殊活动,而不注重于从这些活动的历史意义方面着

20、眼,也不研究对群众注重于从这些活动的历史意义方面着眼,也不研究对群众行为并不产生重大影响的个人特殊活动。伦理学则除了研行为并不产生重大影响的个人特殊活动。伦理学则除了研究成为习惯的群众活动外,还研究个人的特殊行为和动机,究成为习惯的群众活动外,还研究个人的特殊行为和动机,并做出道德评价。并做出道德评价。 伦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n n 四、伦理学与美学四、伦理学与美学 n n(一)联系(一)联系 n n伦理学与美学是两门关系最切近的兄弟学科。任何具伦理学与美学是两门关系最切近的兄弟学科。任何具有伦理学意义的现象都同时具有美学意义,一方面可以对有伦理学意义的现象都同时具有美学意义,一方面可以对其进

21、行善恶评价;另一方面又可以对其进行美丑评价。反其进行善恶评价;另一方面又可以对其进行美丑评价。反过来,具有美学意义的现象很多也同时具有伦理学意义。过来,具有美学意义的现象很多也同时具有伦理学意义。既可以对之进行美丑评价,又可以对之进行善恶评价。既可以对之进行美丑评价,又可以对之进行善恶评价。 n n(二)区别(二)区别 n n二者有着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并不能相互替代。善二者有着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并不能相互替代。善与美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总是统一的,美而不善的现象随处与美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总是统一的,美而不善的现象随处可见。可见。 伦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n n五、伦理学与心理学五、伦理学与心理学

22、n n(一)联系(一)联系 n n伦理学和心理学是在研究人的行为和动机方面有着密伦理学和心理学是在研究人的行为和动机方面有着密切关系的两门学科。伦理学研究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切关系的两门学科。伦理学研究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行为动机本身也属于心理现象的一部分;心理学也要说明行为动机本身也属于心理现象的一部分;心理学也要说明人的道德意识在不同年龄时期的发展规律,揭示人的道德人的道德意识在不同年龄时期的发展规律,揭示人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形成过程。二者具有知识方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形成过程。二者具有知识方面的互补性。面的互补性。 n n(二)区别(二)区别 n n伦理学研究的道

23、德心理活动是把它作为社会道德现象伦理学研究的道德心理活动是把它作为社会道德现象的一部分来加以研究的,而且要对之作出价值判断和评价;的一部分来加以研究的,而且要对之作出价值判断和评价;而心理学研究人们的道德意识等只是把它作为心理现象来而心理学研究人们的道德意识等只是把它作为心理现象来研究,并且常常是客观的描述性的研究。研究,并且常常是客观的描述性的研究。n n此外,心理学除了研究人们的道德意识外还要研究感觉、思维、意志、性格等其他心理现象;伦理学除了研究道德心理、道德情感外更要研究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等内容。 n n另外,伦理学与政治学、经济学、宗教学等也有一定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节研究伦理学的任

24、务与方法n n 一、研究伦理学的任务 n n(一)确定伦理学任务的依据和原则 n n1伦理学一般都贯穿着认识论原则和利益原则的统一。 n n2伦理学既是关于其对象的学问,又同时在一定意义上属于其对象本身,即属于道德意识的一个层次。 n n3伦理学既着眼于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又注目于社会成员个人的道德品质。 (二)伦理学的主要任务n n伦理学的根本任务归根到底是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为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服务,这是伦理学的总任务。具体而言,伦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n n1科学地论证和阐述道德的起源、基础、本质、功能、发展及其规律。 n n2指导人们正确地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和做出行为的道

25、德评价,增强人们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 二、研究伦理学的方法n n(一)一般的科学方法(一)一般的科学方法 n n 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唯物主义辩证法。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唯物主义辩证法。 n n(二)社会科学的方法(二)社会科学的方法 n n1 1历史历史的方法的方法 n n2 2阶级分析阶级分析的方法的方法 n n3 3理论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实际的方法 n n(三)作为具体学科的伦理学的特殊方法(三)作为具体学科的伦理学的特殊方法 n n1 1对伦理学的研究来说,价值分析方法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对伦理学的研究来说,价值分析方法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n n2 2对道德现象进行

26、价值分析,不能是直观的或依据直觉,而必须运对道德现象进行价值分析,不能是直观的或依据直觉,而必须运用科学的抽象。用科学的抽象。 n n3 3在对道德现象的观察研究中,特别是在个体道德研究中,也往往在对道德现象的观察研究中,特别是在个体道德研究中,也往往结合使用推己及人和自我省察的方法。结合使用推己及人和自我省察的方法。 n n4 4对伦理学的研究而言,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方法有诸多借对伦理学的研究而言,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方法有诸多借鉴意义。鉴意义。第二节 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一、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古希腊哲学家亚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写出了人类里士多德写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本伦理学

27、历史上第一本伦理学著作著作尼可马克伦理尼可马克伦理学学,在这本书里不,在这本书里不仅探讨了诸如什么是仅探讨了诸如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德性等幸福、什么是德性等一般伦理学问题,而一般伦理学问题,而且还讨论了许多具体且还讨论了许多具体的行为规范。的行为规范。 (一) 道德的起源伦理思想史上关于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第一,“神启论” 认为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示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 西汉时期的董仲舒董仲舒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从这一观点出发,他把封建道德纲常神圣化、宗教化,认为触犯封建道德就是违反天意。 “摩西十诫摩西十诫”在西方伦理史上被称为“黄金定律”,奠定了基督教道德的基础。 * * 我是你的上帝

28、,不可信仰别的神;我是你的上帝,不可信仰别的神; * * 不可亵渎上帝之名;不可亵渎上帝之名; * * 谨守圣安息日;谨守圣安息日; * * 孝敬父母;孝敬父母; * * 不可杀人;不可杀人; * * 不可奸淫;不可奸淫; * * 不可偷盗;不可偷盗; * * 不可作伪证陷害他人;不可作伪证陷害他人; * * 不可贪恋别人的配偶;不可贪恋别人的配偶; * * 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 .第二,天赋论道德起源于人类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识。 孟子孟子孟子孟子认为人天生认为人天生就有四种就有四种“ “善端善端” ”,

29、“恻隐之心恻隐之心” ”;“ “羞恶之心羞恶之心” ”;“ “辞让辞让之心之心” ”;“ “是非之心是非之心” ”;“ “仁义礼智,非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之。” ” 康德康德认为具有普遍道德价值的东西来自人的理性本身的善良意志,道德就是这种善良意志所发出的绝对命令。 第三,情感欲望论 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本能欲望和天然情感之中。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人是有感觉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就是自利、自爱,也就是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幸福,这是一切道德的根源。 卢梭卢梭认为道德源于人心认为道德源于人心中的社会情感和利他之心,中的社会情感和利他之心,源于对公共利益的追

30、求。源于对公共利益的追求。 英国思想家英国思想家大卫大卫 休谟休谟认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认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推己及人的同情心。推己及人的同情心。 第四,动物本能论 道德起源于动物道德起源于动物的的“ “合群性合群性” ”本能。本能。 以以达尔文达尔文达尔文达尔文为代表为代表的进化论伦理学认为,的进化论伦理学认为,道德起源就起源于群道德起源就起源于群居性动物的社会性本居性动物的社会性本能。道德不是人所独能。道德不是人所独有的,一切群居性动有的,一切群居性动物都有道德感。物都有道德感。 离开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生活、人类的历史发展来思考道德的起源和基础。 把道德看成是外在强加于人的规约。 把道

31、德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情感要素和心理体验,把道德神秘化。马克思的道德起源论道德起源论“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语言交织在一起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生产也是这样。”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

32、生道德。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主观条件。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不同利与他人或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解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解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道德才得以产生。 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都统一于人的生客观条件都统一于人的生产实践:劳动创造了人和产实践: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类道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人们在劳动

33、中结成生产关人们在劳动中结成生产关系,并产生需要调整的人系,并产生需要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创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创造人们的道德需要,提供造人们的道德需要,提供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道德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一开始表现为各种风俗、习惯、禁忌,到后来逐渐获得了自己的独立表现形式,并获得了发挥自身功能和作用的途径。(二)道德的内涵和本质 道德是由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和人们的内心信念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来维系,是对人

34、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社会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原则产品的分配原则 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一) 道德的主要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是人们认识和反映

35、社会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 “公正公正” ”的伦理解读的伦理解读公正是古老而常新的公正是古老而常新的道德规范,在古希腊时期道德规范,在古希腊时期被称为被称为“ “四达德四达德” ”。(智。(智慧慧/ /公正公正/ /勇敢勇敢/ /节制)节制)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认为,人认为,人尽自己的义务,服从国家尽自己的义务,服从国家的利益就是公正的利益就是公正。n n柏拉图柏拉图认为:统治者认为:统治者必须有智慧,卫士必必须有智慧,卫士必须勇敢,民众应当节须勇敢,民众应当节制。如果三个阶级安制。如果三个阶级安分守己、各司其职、分守己、各司其职、国家就达到了和谐公国家就达到了和谐公正。正。马克

36、思则指出,在阶级社会中,公正是带有阶级性的,统治阶级的公正更多的具有形式上的意义,这个阶级的公正观念只表现为几乎把一切权利留给自己,而把一切义务推给另一个阶级,所以公正的真正实现是与人类的解放联系在一起的。公正作为社会主义公正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规范,反映道德的重要规范,反映了现实的经济关系,反了现实的经济关系,反映了人们的根本要求,映了人们的根本要求,体现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体现了我们这个社会的精神风貌:人身平等、精神风貌:人身平等、人格平等、机会平等,人格平等、机会平等,权利义务统一,各尽其权利义务统一,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能、各得其所。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

37、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道德调节功能发挥示意图道德调节道德评价(善恶判断)指导实践规范行为协调关系促进和谐除了上述主要功能,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这些功能都是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都建立在这两种功能的基础上。 (二) 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

38、有着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和稳定;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20062006年年7 7月月2121日,日,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大三学生李春化学院大三学生李春华为救二名

39、落水儿童华为救二名落水儿童而献出自己年青的生而献出自己年青的生命。命。8 8月月1818日日“ “东方东方时空时空” ”以以李春华李春华生如夏花生如夏花为题报为题报道了他的事迹。道了他的事迹。“ “时时空记忆空记忆” ”的解说词说:的解说词说:李春华就是一个朴实而平凡的农家子弟,他沉默寡言但乐于助人,他有超出一般“80后”学生的忍耐力和进取心,他的美德总是在平淡的生活中积累着光芒,而且这光芒并不会随着他的离去而消失,李春华的同学们永远会亲切地称呼自己的班长叫“小花”。这是“小花”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可是,樱花每年依然绽放,“小花”却轻轻的挥别了校园 。 年月年月日,天津工业大学大四日,天津工业大

40、学大四学生徐伟面对突如其来的学生徐伟面对突如其来的险境,不顾双手和胳膊多险境,不顾双手和胳膊多处被划伤,从冰窟中英勇处被划伤,从冰窟中英勇救出三少年。救出三少年。徐伟对冰窟救人后获徐伟对冰窟救人后获得的各种荣誉看得很淡,得的各种荣誉看得很淡,他说:他说:“我是一个贫困生,我是一个贫困生,应该用行动报答党和政府应该用行动报答党和政府的关怀,平时哪怕是为集的关怀,平时哪怕是为集体和同学多做一件有意义体和同学多做一件有意义的平凡小事,也能够表达的平凡小事,也能够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把社会自己的一份心意,把社会给我的爱再传播给更多的给我的爱再传播给更多的人。人。”年月年月日,岁女孩罗玮为日,岁女孩罗玮

41、为素不相识的病人廖红霞素不相识的病人廖红霞捐献出部分肝脏,成为捐献出部分肝脏,成为我国首例非血缘又非亲我国首例非血缘又非亲属活体器官捐献者属活体器官捐献者 。今。今年月,罗玮利用剩下年月,罗玮利用剩下的捐款,又贷款万元,的捐款,又贷款万元,在广元城郊筹建了一个在广元城郊筹建了一个留守儿童中心。留守儿童中心。 湖北姑娘占美丽大学毕业湖北姑娘占美丽大学毕业后,来到青岛远郊偏僻乡野的后,来到青岛远郊偏僻乡野的小涧西垃圾处置场,负责对市小涧西垃圾处置场,负责对市区内的生活垃圾进行卫生填埋、区内的生活垃圾进行卫生填埋、污水处理,把知识和才华奉献污水处理,把知识和才华奉献在了又脏、又臭的垃圾场。在了又脏、

42、又臭的垃圾场。占美丽结婚了,说起家,占美丽结婚了,说起家,谈起丈夫,她满脸的幸福。她谈起丈夫,她满脸的幸福。她要扎根青岛,干好垃圾处理事要扎根青岛,干好垃圾处理事业,她说,这个事业是美丽的。业,她说,这个事业是美丽的。占美丽正准备报考在职环境工占美丽正准备报考在职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程硕士研究生。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五种基本社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五种基本社会形态,与此相适应,出现了道德发展的会形态,与此相

43、适应,出现了道德发展的五种五种历历史类型:史类型: 原始原始社会的道德、社会的道德、奴隶奴隶社会的道德、社会的道德、封建封建社会的道德、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社会的道德。在社会主义社会,有一部分先进分子,会的道德。在社会主义社会,有一部分先进分子,还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还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道德发展的规律道德发展的规律是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但道德发展

44、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沿向上的、前进的,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的。n n过时道德过时道德n n适时道德适时道德n n顺势道德顺势道德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环境道德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价值导向。生命伦理生命伦理探讨与探讨与人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的人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的各种道德问题,特别关注各种道德问题,特别关注生物医学工程进步所引发生物医学工程进步

45、所引发的各种道德冲突。如人工的各种道德冲突。如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生育控制、辅助生殖技术、生育控制、克隆和基因治疗的使用所克隆和基因治疗的使用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带来的伦理问题。经济伦理经济伦理通通过道德的调控来规过道德的调控来规范人类的生产、分范人类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活动。配和消费活动。 网络伦理网络伦理网络伦理网络伦理是探讨是探讨是探讨是探讨人与网络之间关系,以及在人与网络之间关系,以及在人与网络之间关系,以及在人与网络之间关系,以及在网络社会(虚拟社会)中人网络社会(虚拟社会)中人网络社会(虚拟社会)中人网络社会(虚拟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的。在网络与人的关系问题的。在网络与人的关系问题的

46、。在网络与人的关系问题的。在网络社会中,网络道德主要依靠社会中,网络道德主要依靠社会中,网络道德主要依靠社会中,网络道德主要依靠一般的善恶观念和个人的内一般的善恶观念和个人的内一般的善恶观念和个人的内一般的善恶观念和个人的内心信念为行为标准。心信念为行为标准。心信念为行为标准。心信念为行为标准。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的一种崭新类型的道德,是对人类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并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 第二编 中西伦理思想的演变作者:沈善洪沈善洪 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陈少峰 北京大学出版社推荐阅读朱贻庭主编朱贻庭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

47、出版社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宋希仁编推荐阅读唐凯麟 江西人民出版社万俊人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方伦理想想史西方伦理想想史作者:章海山n n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第一章 中国伦理思想的演变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先秦诸子的伦理思想简介一、先秦诸子的伦理思想简介二、西汉时期的独尊儒术及董仲二、西汉时期的独尊儒术及董仲舒的舒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论与神学伦论与神学伦理思想理思想三、宋代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伦三、宋代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伦理思想理思想四、明清时期伦理思想的变革四、明清时期伦理思想的变革1 1 1 1、儒家的代表人物、儒家的代表人物、儒家的代表人物、儒家的代表人物 (1 1)孔子:(约公元

48、)孔子:(约公元前前551551前前479479)。)。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论语中。其思想中。其思想以以 “仁仁”为核心。为核心。“仁仁”主要有两重意义:主要有两重意义:一是爱人,二是忠恕。一是爱人,二是忠恕。 一、先秦诸子的伦理思想简介一、先秦诸子的伦理思想简介 子曰: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子的哲学思想孔子的哲学思想-论语论语 “ “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宋 赵普赵普 孔子曾用精炼的 语言概括了他的人生经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1

49、 1 1 1、儒家的代表人物、儒家的代表人物、儒家的代表人物、儒家的代表人物 (2 2)孟子孟子:他的伦理:他的伦理思想主要收入思想主要收入孟子孟子一书中。他提出一书中。他提出“仁仁义礼智义礼智”、“孝悌忠孝悌忠信信”八个道德规范。八个道德规范。2 2 2 2、道家的伦理思想、道家的伦理思想、道家的伦理思想、道家的伦理思想 以以老子老子(约公元前(约公元前前)为代表。道前)为代表。道家认为超人超时空的家认为超人超时空的“道道”为万物的本源,也是人性的为万物的本源,也是人性的本源,人应当采取本源,人应当采取“无为无为”态度顺应自然、顺应道。道态度顺应自然、顺应道。道家主张家主张“弃仁绝义弃仁绝义

50、”,并倡,并倡导一种导一种“无待无待”的境界。的境界。n n庄子:逍遥游(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3 3 3 3、墨家的伦理思想、墨家的伦理思想、墨家的伦理思想、墨家的伦理思想 以以墨子墨子(约公元前(约公元前468468前前376376)为代表。墨)为代表。墨家伦理是中国古代的功利家伦理是中国古代的功利主义。凡是利天下、利他主义。

51、凡是利天下、利他人的行为都是道德(即义)人的行为都是道德(即义)的行为,这就是判断是非的行为,这就是判断是非和道德的标准。和道德的标准。“义,利也。义,利也。”(墨子墨子.经上经上) “仁人之事者,必务求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害。”(墨子墨子.兼爱下兼爱下) 墨子墨子4 4 4 4、法家伦理思想、法家伦理思想、法家伦理思想、法家伦理思想 以管仲学派(代表作以管仲学派(代表作管子管子)和韩非)和韩非子(约公元前子(约公元前280280前前233233)为代表。法家强)为代表。法家强调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为法起根本性调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为法起根本性

52、的作用,甚至夸大为可以代替道德。的作用,甚至夸大为可以代替道德。 “仓廪实而仓廪实而知礼节,知礼节,衣食足则衣食足则知荣辱知荣辱”管子管子 管管 仲仲二、西汉时期的独尊儒术及董二、西汉时期的独尊儒术及董仲舒的仲舒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论与神学论与神学伦理思想伦理思想1 1 1 1、汉代董仲舒(公元前、汉代董仲舒(公元前、汉代董仲舒(公元前、汉代董仲舒(公元前179179179179前前前前104104104104) 他继承发扬了孔孟的儒家思想,并使之系他继承发扬了孔孟的儒家思想,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和神秘化。他确立统化、理论化和神秘化。他确立“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思想体系,

53、提出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思想体系,提出“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伦理思的建议,从此儒家伦理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处于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处于“独尊独尊”的统治地的统治地位。位。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制度全面确立和逐渐巩固的时期,是中国封建制度全面确立和逐渐巩固的时期,形成了以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主要为核心的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主要代表有西汉的董仲舒和东汉的王充代表有西汉的董仲舒和东汉的王充。“今善善恶恶,好荣憎辱,今善善恶恶,好荣憎辱,非人能自生,此天施之在非人能自生,此天施之在人者。人者。”(春秋繁露春秋繁露竹竹林

54、林) “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不变,道亦不变。”(春秋繁露春秋繁露.对策对策) 董仲舒董仲舒王充:王充:n n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性的影响。认为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性的影响。认为道德水平的高低是由物质生活状况决定的。道德水平的高低是由物质生活状况决定的。2 2 2 2、道教、道教、道教、道教 道教道教始于东汉(道家与道教不同),始于东汉(道家与道教不同),到东晋南北朝已成为有影响的独立教派。到东晋南北朝已成为有影响的独立教派。道教的最高经典是道教的最高经典是道德经道德经。它的思想。它的思想核心是劝善成仙,并宣扬道德至上论。核心是劝善成仙,并宣扬道德至上论。3 3 3 3、佛教、佛教、佛教、佛

55、教 佛教主张人们在来世进入极乐世界,把佛教主张人们在来世进入极乐世界,把视线投射到虚无飘渺的天国。佛教伦理的前视线投射到虚无飘渺的天国。佛教伦理的前提是:人生是一个提是:人生是一个“苦海苦海”,提出人生有八,提出人生有八苦,并认为这些苦难的根源不在自然,不在苦,并认为这些苦难的根源不在自然,不在一社会,而在于人自身的精神世界,即在于一社会,而在于人自身的精神世界,即在于人人“无明无明”。佛教倡导十善。其。佛教倡导十善。其 “心即佛,心即佛,性即佛性即佛”理论,后被宋明理学吸取与改造。理论,后被宋明理学吸取与改造。佛教十重戒佛教十重戒1 1、杀戒;、杀戒;2 2、盗戒;、盗戒;3 3、淫戒;、淫

56、戒;4 4、妄语戒;、妄语戒;5 5、酤(买卖)酒戒;、酤(买卖)酒戒;6 6、说说四四众众(比比丘丘、比比丘丘尼尼、男女居士)过戒;男女居士)过戒;7 7、自赞毁他戒;、自赞毁他戒;8 8、吝吝惜惜加加毁毁戒戒(禁禁止止吝吝惜惜施施财施法,并加以诽谤);财施法,并加以诽谤);9 9、嗔嗔心心不不受受诲诲戒戒(怨怨恨恨并并不不接受对方忏悔);接受对方忏悔);1010、谤三宝(佛法僧)戒。、谤三宝(佛法僧)戒。三、宋代以程朱为代三、宋代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伦理思想表的理学伦理思想朱熹(公元朱熹(公元1130113012001200)和王守仁)和王守仁(公元(公元1474147415281528)。

57、)。 1 1 1 1、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朱朱 熹熹程颢(公元程颢(公元程颢(公元程颢(公元1082108210851085)、)、)、)、程颐(公元程颐(公元程颐(公元程颐(公元1033103311071107)、)、)、)、2 2 2 2、主要观点、主要观点、主要观点、主要观点 从客观唯心主义立场出发,首先把从客观唯心主义立场出发,首先把 伦理本体化或伦理宇宙化。伦理本体化或伦理宇宙化。 提倡封建的禁欲主义的。提倡封建的禁欲主义的。 非常重视道德修养,主张非常重视道德修养,主张“穷理穷理”“复复 性性”才能达到才能达到“理想人格理想人格”。四、明清时期伦理思四、明清时期

58、伦理思想的变革想的变革1 1 1 1、明初的王夫之(公元、明初的王夫之(公元、明初的王夫之(公元、明初的王夫之(公元16191619161916191692169216921692) 王夫之等人提出自然及其规律,是可以为王夫之等人提出自然及其规律,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天是无所作为的,但人却可以有人所认识的。天是无所作为的,但人却可以有所作为。他对所作为。他对“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提出怀疑。提出怀疑。王夫之王夫之2 2 2 2、清中期的戴震、清中期的戴震、清中期的戴震、清中期的戴震公元公元公元公元17231723172317231777177717771777 戴震认为,人有欲、有情、有知,戴震认

59、为,人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 戴戴 震震清末“五四”前时期的伦理思想(一)(一)酝酿萌芽阶段酝酿萌芽阶段:鸦片战争前后,在地鸦片战争前后,在地主阶级内部,以龚自珍和魏源等人为代表主阶级内部,以龚自珍和魏源等人为代表的思想家,对封建制度和纲常名教进行了的思想家,对封建制度和纲常名教进行了批判。他们竭力主张批判。他们竭力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 清末“五四”前时期的伦理思想n n(二)(二)初步形成时期初步形成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在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政治上提出君主立宪,在思想文化上,主政治上提出君主立宪,

60、在思想文化上,主张废科举,兴学堂,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社张废科举,兴学堂,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和伦理观念。其中以会政治学说和伦理观念。其中以康有为康有为(公元1858-1927) 、谭嗣同谭嗣同、严复严复最为最为突出。突出。清末“五四”前时期的伦理思想n n(三)(三)发展成熟时期:发展成熟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取资产阶级革命派取代了改良派,革命派先后提出代了改良派,革命派先后提出“道德革命道德革命”、“三纲革命三纲革命”的口号,强调自由、平的口号,强调自由、平等和博爱乃是等和博爱乃是“根于心理根于心理”的真道德,论的真道德,论述了述了“自利利人自利利人”的的“合理利己主义合理利己主义”思思

61、想。其中以想。其中以章太炎、孙中山章太炎、孙中山最有代表性。最有代表性。现代伦理学n n梁漱溟 中华文化要义n n冯友兰 新原人四、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主要特点四、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主要特点n n(一)在(一)在(一)在(一)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上,追求上,追求上,追求“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人、人、人、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 n n(二)在(二)在(二)在(二)在道德价值的应用道德价值的应用道德价值的应用道德价值的应用上,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

62、的上,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上,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上,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融合。融合。融合。融合。n n(三)在(三)在(三)在(三)在道德价值的导向道德价值的导向道德价值的导向道德价值的导向上,为维护血缘关系、宗法制度上,为维护血缘关系、宗法制度上,为维护血缘关系、宗法制度上,为维护血缘关系、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强调个体服从整体。和君主专制,强调个体服从整体。和君主专制,强调个体服从整体。和君主专制,强调个体服从整体。n n n n(四)在(四)在(四)在(四)在道德价值的分寸把握道德价值的分寸把握道德价值的分寸把握道德价值的分寸把握上,具有中庸居间的性质。上,具有中庸居间的性质

63、。上,具有中庸居间的性质。上,具有中庸居间的性质。n n n n(五)在(五)在(五)在(五)在道德价值的取向道德价值的取向道德价值的取向道德价值的取向上,具有上,具有上,具有上,具有“重义轻利重义轻利重义轻利重义轻利”、“贵义贵义贵义贵义贱利贱利贱利贱利”的倾向。的倾向。的倾向。的倾向。 五、我们应当从传统优良五、我们应当从传统优良道德传统中继承什么?道德传统中继承什么?1.1.注重整体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注重整体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 意识和奉献精神。意识和奉献精神。2.2.推崇推崇“仁爱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

64、骄防矜。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 层次的需要。层次的需要。6.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 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公私之辨提倡的是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提倡的是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强调的是先公后私;强调的是先公后私;反对的是假公济私;反对的是假公济私;1.1.

65、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 奉献精神。奉献精神。“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 孟子离娄下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生存,每个人都要对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生存,每个人都要对社会尽一份责任。社会尽一份责任。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人的作用,尊重人的尊严和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人的作用,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价值。 “始做俑者,其无后乎。”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2. 2. 推崇推崇“仁爱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66、原则,追求人际和谐孔子是最早推行和强调孔子是最早推行和强调“仁仁”的的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孟子说: “仁者爱人”。韩愈说:“博爱之谓仁。”朱熹说,仁是“爱之理,心之德”仁德的核心是爱人仁德的核心是爱人爱由亲始爱由亲始 由近及远由近及远“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幼。” 孟子孟子梁惠王梁惠王上上“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宋) 张载西铭 忠忠恕之道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人。”从仁爱精神出发,古人主张从仁爱精神出

67、发,古人主张“和为贵和为贵”和同之辨:和不是盲目的附和,不是不分是非,不是无原和同之辨:和不是盲目的附和,不是不分是非,不是无原 则的苟同。而是则的苟同。而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 和:由不同元素的适中配合,使事物的矛盾平衡而收到和和:由不同元素的适中配合,使事物的矛盾平衡而收到和 谐的效果。谐的效果。同:是同样的事物简单相加。同:是同样的事物简单相加。五味相和,乃成美味;五味相和,乃成美味;五色相和,方成文采;五色相和,方成文采;五音相和,音律优美。五音相和,音律优美。“声一无听声一无听”“物一无文物一无文”“果一无味果一无味”“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国语 郑语郑语“

6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论语 子路子路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江泽民在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的演讲2002年10月24日)季羡林说:季羡林说:“有个问题我考虑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很久,我们讲和谐,不

69、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要人内心和谐。”温家宝说: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温家宝说: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季羡林先生祝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季羡林先生祝贺 9595岁生日岁生日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也是人立于社会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也是人立于社会的重要条件的重要条件。“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无以立”礼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礼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的

70、一个重要特征3.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礼作为道德的规则,通过仪式显现出来,就是礼作为道德的规则,通过仪式显现出来,就是礼仪礼仪起起到实践仁义,教训正俗的作用。到实践仁义,教训正俗的作用。席不正不坐,立不中门,行不履阈不对人咳唾、不厉声诟谇坐让老弱、入守行列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出必告,反必面,游必有侣,归必以时仪表仪容: 头容正、肩容平、发必理、面必净“发乎情,止乎礼发乎情,止乎礼”。诚:诚:言为心声言为心声 对内诚于己就是不自欺对内诚于己就是不自欺 信:信:恪守诺言恪守诺言 对外信于人就是不欺人对外信于人就是不欺人 4.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71、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诚信是指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诚信是指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子曰: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论语公冶长公冶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论语为政为政 “民无信不立民无信不立”。论语论语颜渊颜渊 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人有道德。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人有道德。“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最为天下贵也。”荀子荀子非相篇非相篇孔子

72、认为圣人是理想中的人,有操守的君子是现实的孔子认为圣人是理想中的人,有操守的君子是现实的人。他们之间又是联系的,君子的人。他们之间又是联系的,君子的“成仁成仁”正是正是“成成圣圣”的内在精神。的内在精神。 5. 5. 追求精神境界追求精神境界, ,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 高层次的需要。高层次的需要。实践中扩充自己的善良品端实践中扩充自己的善良品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者而改之。”“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 论语论语. .述而述而为仁由己,仁德并不遥远为仁由

73、己,仁德并不遥远 道德践履需要一种有恒精神道德践履需要一种有恒精神6.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 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1.1.坚持有批判、有选择、有目的地继承坚持有批判、有选择、有目的地继承 中华民族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良莠混杂,中华民族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良莠混杂,瑕瑜互见。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瑕瑜互见。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全面照搬,也不能全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全面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全面抛弃。前面我们讲到古人的明

74、智、明盘否定、全面抛弃。前面我们讲到古人的明智、明辨,也适用对传统自身。要进行分析、鉴别、取舍。辨,也适用对传统自身。要进行分析、鉴别、取舍。有批判、有选择、有目的地继承。有批判、有选择、有目的地继承。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继承的标准继承的标准看是否有利于:看是否有利于: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培养社会主义培养社会主义“四有四有”新人新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

75、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一,要搞清有哪些是要摒弃的。第一,要搞清有哪些是要摒弃的。 第二,要搞清哪些是可以转化的。第二,要搞清哪些是可以转化的。第三,积极继承和弘扬传统道德的精华。第三,积极继承和弘扬传统道德的精华。复古论复古论:只看到了传统道德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一面,只看到了传统道德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一面, 而忽略了它的特殊性和个别性。而忽略了它的特殊性和个别性。 虚无论虚无论:只承认传统道德的个别性和特殊性,否定传统只承认传统道德的个别性和特殊性,否定传统 道德的一般性、普遍性。道德的一般性、普遍性。2.2.对待传统道德,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对待传

76、统道德,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思潮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思潮另一种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另一种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海不辞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3.3.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进步的过程表明,一种文化通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进步的过程表明,一种文化通过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冲突和融合,是保持其生过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冲突和融合,是保持其生命力,是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也是文化发命力,是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也是文化发展的带规律性的现象。展的带规律性的现象。第二章 西方伦理思想的演变主要内容一、古希腊时期

77、的伦理思想一、古希腊时期的伦理思想二、中世纪基督教伦理思想二、中世纪基督教伦理思想三、近代西方伦理思想三、近代西方伦理思想四、西方现代伦理思想的演变四、西方现代伦理思想的演变五、西方伦理思想的特征五、西方伦理思想的特征六、六、西方伦理思想的基本精神西方伦理思想的基本精神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伦理思想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伦理思想n n(一)苏格拉底时期:(一)苏格拉底时期:(一)苏格拉底时期:(一)苏格拉底时期:n n 古代奴隶制的形成时期,为后阶段思古代奴隶制的形成时期,为后阶段思古代奴隶制的形成时期,为后阶段思古代奴隶制的形成时期,为后阶段思想发展作初步准备。想发展作初步准备。想发展作初步准备

78、。想发展作初步准备。主要代表人物有:主要代表人物有:主要代表人物有:主要代表人物有:n n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n n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认为世界的来源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认为世界的来源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认为世界的来源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认为世界的来源是一种精神性的是一种精神性的是一种精神性的是一种精神性的“ “数数数数” ”,用,用,用,用“ “数数数数” ”来说明来说明来说明来说明人的本性和社会道德。强调古希腊的传统人的本性和社会道德。强调古希腊的传统人的本性和社会道德。强调古希腊的传统人的本性和社会道德。强调古希腊的传统美德美德美德美德中庸,反对过分的行为和

79、欲望。中庸,反对过分的行为和欲望。中庸,反对过分的行为和欲望。中庸,反对过分的行为和欲望。注重灵魂的净化。注重灵魂的净化。注重灵魂的净化。注重灵魂的净化。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n n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物质性的火是万物的认为物质性的火是万物的来源,来源,“火火”及其运行规及其运行规律律“逻各斯逻各斯”是道德的本是道德的本源。在善恶关系上,认为源。在善恶关系上,认为二者是对立的统一,并在二者是对立的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n n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伦理思想的根本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伦理思想的根本原则是快乐主义,是西

80、方伦理思想史上第原则是快乐主义,是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把一个明确把“快乐快乐”或或“幸福幸福”宣布为行宣布为行为标准的思想家。为标准的思想家。(二)从苏格拉底经柏拉图到亚里(二)从苏格拉底经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时期士多德时期n n其思想已建立完整体系,达到古其思想已建立完整体系,达到古其思想已建立完整体系,达到古其思想已建立完整体系,达到古代伦理思想发展的顶峰。代伦理思想发展的顶峰。代伦理思想发展的顶峰。代伦理思想发展的顶峰。 主要代表人物有:主要代表人物有:主要代表人物有:主要代表人物有:n n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的老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

81、的老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的老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的老师。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提出了师。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提出了师。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提出了师。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美德即知识美德即知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认为人有了知识就有道德,就会选择的命题。认为人有了知识就有道德,就会选择的命题。认为人有了知识就有道德,就会选择的命题。认为人有了知识就有道德,就会选择善行。在人生问题上进一步提出了善行。在人生问题上进一步提出了善行。在人生问题上进一步提出了善行。在人生问题上进一步提出了“ “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 ”的要求。的要求。的要求。的要求。如何

82、理解评价苏格拉底的如何理解评价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的命题?n n “ “美德即知识美德即知识美德即知识美德即知识” ”是苏格拉底伦理思想的中心命题。是苏格拉底伦理思想的中心命题。是苏格拉底伦理思想的中心命题。是苏格拉底伦理思想的中心命题。“ “美美美美德即知识德即知识德即知识德即知识” ”包括两层含义。道德依赖于知识,知识不仅是包括两层含义。道德依赖于知识,知识不仅是包括两层含义。道德依赖于知识,知识不仅是包括两层含义。道德依赖于知识,知识不仅是道德的必备条件,而且是充分条件。道德的必备条件,而且是充分条件。道德的必备条件,而且是充分条件。道德的必备条件,而且是充分条件。

83、n n 首先,苏格拉底认为任何行为只有受德性知识指导,首先,苏格拉底认为任何行为只有受德性知识指导,首先,苏格拉底认为任何行为只有受德性知识指导,首先,苏格拉底认为任何行为只有受德性知识指导,才可能是善的;反之,如果不受德性知识指导,便不可能才可能是善的;反之,如果不受德性知识指导,便不可能才可能是善的;反之,如果不受德性知识指导,便不可能才可能是善的;反之,如果不受德性知识指导,便不可能为善。例如,勇敢有时是善的,有时则不是,而其根源就为善。例如,勇敢有时是善的,有时则不是,而其根源就为善。例如,勇敢有时是善的,有时则不是,而其根源就为善。例如,勇敢有时是善的,有时则不是,而其根源就在于勇敢

84、是否受理性指导。在于勇敢是否受理性指导。在于勇敢是否受理性指导。在于勇敢是否受理性指导。n n 其次,苏格拉底又认为,只要具备有关的道德知识,其次,苏格拉底又认为,只要具备有关的道德知识,其次,苏格拉底又认为,只要具备有关的道德知识,其次,苏格拉底又认为,只要具备有关的道德知识,人们就必然会做善的事情。尽管人们就必然会做善的事情。尽管人们就必然会做善的事情。尽管人们就必然会做善的事情。尽管“ “美德即知识美德即知识美德即知识美德即知识” ”的命题中的命题中的命题中的命题中可能含有某种偏颇的成分,但这个命题表明,苏格拉底冲可能含有某种偏颇的成分,但这个命题表明,苏格拉底冲可能含有某种偏颇的成分,

85、但这个命题表明,苏格拉底冲可能含有某种偏颇的成分,但这个命题表明,苏格拉底冲破了把道德思考局限于经验事实和个别事例之中的狭隘性,破了把道德思考局限于经验事实和个别事例之中的狭隘性,破了把道德思考局限于经验事实和个别事例之中的狭隘性,破了把道德思考局限于经验事实和个别事例之中的狭隘性,从个别、特殊上升到一般,达到了道德思考的一个更深刻从个别、特殊上升到一般,达到了道德思考的一个更深刻从个别、特殊上升到一般,达到了道德思考的一个更深刻从个别、特殊上升到一般,达到了道德思考的一个更深刻的阶段。美德不只是人生格言,而且具有普遍的理性基础。的阶段。美德不只是人生格言,而且具有普遍的理性基础。的阶段。美德

86、不只是人生格言,而且具有普遍的理性基础。的阶段。美德不只是人生格言,而且具有普遍的理性基础。柏拉图柏拉图(公元前(公元前427前前347)n n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道德来源于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道德来源于一种客观精神的一种客观精神的“善本体善本体”。在社会伦理。在社会伦理观上,提出了观上,提出了“三等级、四立德三等级、四立德”的思想。的思想。对古希腊传统的对古希腊传统的“四大德目四大德目”作了系统的作了系统的归纳和论证。归纳和论证。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公元前(公元前384前前322)n n古希腊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在西古希腊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在西古希腊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在西古

87、希腊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个建立了较为方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个建立了较为方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个建立了较为方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个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他提出,人他提出,人他提出,人他提出,人生追求的目的是善生追求的目的是善生追求的目的是善生追求的目的是善 。人的道德德。人的道德德。人的道德德。人的道德德性是自然赋予人获得德性的潜在能性是自然赋予人获得德性的潜在能性是自然赋予人获得德性的潜在能性是自然赋予人获得德性的潜在能力力力力 。要遵循。要遵循。要遵循。要遵循“ “中道中道中道中道” ”原则原则原则原则 (三)后亚

88、里士多德时期:(三)后亚里士多德时期:n n伦理思想向消极方面发展,为中世纪基督伦理思想向消极方面发展,为中世纪基督教伦理学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教伦理学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n n主要代表人物有主要代表人物有伊壁鸠鲁伊壁鸠鲁(快乐主义)。(快乐主义)。他的伦理思他的伦理思想又被称为想又被称为快乐主义。快乐主义。 斯多亚学派斯多亚学派n该学派与伊壁鸠鲁学派对立。该学派与伊壁鸠鲁学派对立。n其代表人物是其代表人物是塞涅卡塞涅卡(约公元前(约公元前4 4年年公元公元6565)。他们主张灵魂与肉体相比,肉体是)。他们主张灵魂与肉体相比,肉体是微不足道的,是囚禁灵魂的监狱。人生目微不足道的,是囚禁灵魂

89、的监狱。人生目的就是克制、清除欲望去追求神,最简便的就是克制、清除欲望去追求神,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去自杀。最高的道德境界是一的办法就是去自杀。最高的道德境界是一种不动心境界,主张消极无为。种不动心境界,主张消极无为。二、中世纪的伦理思想二、中世纪的伦理思想n n主要讨论人与神的关系,产生了中世纪神主要讨论人与神的关系,产生了中世纪神学伦理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学伦理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奥古斯丁和和托马斯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 n n奥古斯丁奥古斯丁:教父神学的主要代表,基督教教父神学的主要代表,基督教n n奠定基人,全面系统地阐述和发挥了基督奠定基人,全面系统地阐述和发挥了基督n n教的世

90、界观的教义和伦理思想,对中世纪教的世界观的教义和伦理思想,对中世纪n n以及后来的西方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及后来的西方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n n托马斯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经院神学的代表,其伦经院神学的代表,其伦n n理思想的最大特点是把基督教教义与古希理思想的最大特点是把基督教教义与古希n n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调和起来,创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调和起来,创n n建起庞大的天主教思想体系。建起庞大的天主教思想体系。三、近代资产阶级伦理思想三、近代资产阶级伦理思想n n由于社会历史领域发生了根本变革,引起由于社会历史领域发生了根本变革,引起了人们道德观念的极大变化,形成了强烈了人们道德观

91、念的极大变化,形成了强烈的的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思潮和思潮和急功近利急功近利的趋向。主要的趋向。主要代表人物有代表人物有霍布斯霍布斯、爱尔维修爱尔维修、边沁边沁、康康德德、黑格尔黑格尔等。等。 n n霍布斯霍布斯: 提出了人性恶的观点,认为提出了人性恶的观点,认为提出了人性恶的观点,认为提出了人性恶的观点,认为“人对人是狼人对人是狼人对人是狼人对人是狼”,并阐述了利己主义人性理论。,并阐述了利己主义人性理论。,并阐述了利己主义人性理论。,并阐述了利己主义人性理论。n n爱尔维修爱尔维修: 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是追求肉体感官的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是追求肉体感官的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是追求肉体感

92、官的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是追求肉体感官的快乐。并提出了快乐。并提出了快乐。并提出了快乐。并提出了“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环境的产物”的著名论断。的著名论断。的著名论断。的著名论断。n n边沁边沁: 功利主义的主要代表。功利主义公式:能够功利主义的主要代表。功利主义公式:能够功利主义的主要代表。功利主义公式:能够功利主义的主要代表。功利主义公式:能够增进利益,就是道德原则,反之则不能成为道德增进利益,就是道德原则,反之则不能成为道德增进利益,就是道德原则,反之则不能成为道德增进利益,就是道德原则,反之则不能成为道德原则。提出了原则。提出了原则。提出了原则。提出了“最大幸

93、福最大幸福最大幸福最大幸福”原则。原则。原则。原则。n n康德康德康德康德:(公元(公元17241804)理性主义伦理学)理性主义伦理学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也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也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也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也是18181818世纪欧洲理性主义伦世纪欧洲理性主义伦世纪欧洲理性主义伦世纪欧洲理性主义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理思想的集大成者。理思想的集大成者。理思想的集大成者。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其伦理学,其伦理学,其伦理学,其伦理学著作主要是著作主要是著作主要是著作主要是道德形而上学原理道德形而上学原

94、理道德形而上学原理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和和和和实践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他的主要道德命题是:善良意志、绝对命令他的主要道德命题是:善良意志、绝对命令他的主要道德命题是:善良意志、绝对命令他的主要道德命题是:善良意志、绝对命令 、意志自律、意志自律、意志自律、意志自律、社会公正社会公正社会公正社会公正 。 他他他他认为理性是道德的基础,理性表现为善良意志,是认为理性是道德的基础,理性表现为善良意志,是认为理性是道德的基础,理性表现为善良意志,是认为理性是道德的基础,理性表现为善良意志,是道德行为的来源,又是道德评价的根据。一种行为是否合道德行为的来源,又是道德评价的根据。一种

95、行为是否合道德行为的来源,又是道德评价的根据。一种行为是否合道德行为的来源,又是道德评价的根据。一种行为是否合乎道德,关键在于是否出于乎道德,关键在于是否出于乎道德,关键在于是否出于乎道德,关键在于是否出于“善良意志善良意志善良意志善良意志”的动机。所谓的动机。所谓的动机。所谓的动机。所谓“善良意志善良意志善良意志善良意志”就是对道德规律的尊重。包括三条原则:就是对道德规律的尊重。包括三条原则:就是对道德规律的尊重。包括三条原则:就是对道德规律的尊重。包括三条原则:一是一是一是一是行为必须具有普遍性行为必须具有普遍性行为必须具有普遍性行为必须具有普遍性。二是行为人必须以人为目的二是行为人必须以

96、人为目的二是行为人必须以人为目的二是行为人必须以人为目的。三。三。三。三是是是是道德自律道德自律道德自律道德自律。 黑格尔(公元黑格尔(公元黑格尔(公元黑格尔(公元17701770177017701831183118311831)的法哲学体系)的法哲学体系)的法哲学体系)的法哲学体系 其著述主要有其著述主要有伦理学体系伦理学体系、法哲法哲学原理学原理等。他的主要伦理思想是:契约伦等。他的主要伦理思想是:契约伦理、道德的主观规定、客观伦理理、道德的主观规定、客观伦理 。 n n黑格尔黑格尔: 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继承和发展了康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继承和发展了康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继承

97、和发展了康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继承和发展了康德的伦理思想,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理性主义伦理德的伦理思想,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理性主义伦理德的伦理思想,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理性主义伦理德的伦理思想,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理性主义伦理思想体系。思想体系。思想体系。思想体系。n n 在在在在法哲学原理法哲学原理法哲学原理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将整个伦理体中,黑格尔将整个伦理体中,黑格尔将整个伦理体中,黑格尔将整个伦理体系分为系分为系分为系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三个阶段:抽象法阶段抽象法阶段抽象法阶段抽象法阶段(客观阶段,讲人(客观阶段,讲人(客观阶段,讲人(客观阶段,讲人格的实现和尊严)、格的实现和尊严)、格

98、的实现和尊严)、格的实现和尊严)、道德阶段道德阶段道德阶段道德阶段(主观阶段,讲内(主观阶段,讲内(主观阶段,讲内(主观阶段,讲内心的信念和规定)和心的信念和规定)和心的信念和规定)和心的信念和规定)和伦理阶段伦理阶段伦理阶段伦理阶段(主观阶段和客观(主观阶段和客观(主观阶段和客观(主观阶段和客观阶段的统一,是客观精神的真实体现)。阶段的统一,是客观精神的真实体现)。阶段的统一,是客观精神的真实体现)。阶段的统一,是客观精神的真实体现)。 四、现代西方伦理思想及特征四、现代西方伦理思想及特征n n(一)现代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阶段(一)现代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阶段 n n(二)现代西方伦理思想的特

99、征(二)现代西方伦理思想的特征 (一)现代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阶段(一)现代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阶段n n第一阶段第一阶段:n n 从从1919世纪中后期到世纪中后期到2020世纪初。这是西方世纪初。这是西方伦理思想由古典向现代发展的过渡时期,伦理思想由古典向现代发展的过渡时期,是现代西方伦理思想孕育和形成时期。主是现代西方伦理思想孕育和形成时期。主要表现在:从理性主义走向非理性主义,要表现在:从理性主义走向非理性主义,从传统经验主义规范伦理学的现实主义模从传统经验主义规范伦理学的现实主义模式走向现代逻辑经验主义元伦理学的形成式走向现代逻辑经验主义元伦理学的形成主义模式。主义模式。n n第二阶段第

100、二阶段: 从从2020世初至世初至6060年代末,是现代西方年代末,是现代西方伦理思想的全面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伦理思想的全面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伦理思想具有更多的人文特征,于的伦理思想具有更多的人文特征,于是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宗教伦理学是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宗教伦理学便成为这一阶段伦理思想发展的主线。便成为这一阶段伦理思想发展的主线。第三阶段第三阶段: 从从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至现在。一些传统的年代至现在。一些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理论又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道德观念和理论又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开始了某些新的复归,同时也产生了一开始了某些新的复归,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伦理学流派,比如行为主义

101、,生些新的伦理学流派,比如行为主义,生物伦理学等。物伦理学等。1 1 1 1、现代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伦理思潮、现代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伦理思潮、现代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伦理思潮、现代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伦理思潮 它始于它始于1919世纪末的德国的叔本华(公元世纪末的德国的叔本华(公元1788178818601860)和尼采(公元)和尼采(公元1844184419001900)的)的唯意志论伦理学,以及尔后的法国柏格森唯意志论伦理学,以及尔后的法国柏格森(公元(公元1859185919411941)的生命伦理学。)的生命伦理学。2020世纪世纪的存在主义伦理学是非理性主义最典型的一的存在主义伦理学是非

102、理性主义最典型的一个派别。(法国的萨特)个派别。(法国的萨特) 精神分析伦理学也有很大影响。精神分析伦理学也有很大影响。2 2 2 2、现代形式主义伦理思潮、现代形式主义伦理思潮、现代形式主义伦理思潮、现代形式主义伦理思潮 它主要表现在科学主义伦理学中,奠它主要表现在科学主义伦理学中,奠基人是英国的基人是英国的G G摩尔(公元摩尔(公元1873187319581958)。)。主要伦理派别有直觉主义伦理学(代表人主要伦理派别有直觉主义伦理学(代表人物摩尔)、情感主义伦理学(奥地利的维物摩尔)、情感主义伦理学(奥地利的维特根斯坦、美国的史蒂文森)、语言分析特根斯坦、美国的史蒂文森)、语言分析伦理学

103、伦理学 (英国的黑尔)。(英国的黑尔)。3 3 3 3、规范伦理学的复兴,出现了新功利、规范伦理学的复兴,出现了新功利、规范伦理学的复兴,出现了新功利、规范伦理学的复兴,出现了新功利 主义伦理学主义伦理学主义伦理学主义伦理学 它以澳大利亚的斯马特、美国的布它以澳大利亚的斯马特、美国的布兰特和美国的罗尔斯(公元兰特和美国的罗尔斯(公元19211921)为)为主要代表。主要代表。 罗尔斯的正义论n n正义有两个原则:n n第一原则是平等自由原则n n第二原则是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n n第一原则优于第二原则,第二原则中机会平等原则优于差别原则(二)现代西方伦理思想的特征(二)现代西方伦

104、理思想的特征n n1 1非理性主义是现代西方伦理思想的普遍非理性主义是现代西方伦理思想的普遍特征。特征。n n2 2形式主义是现代西方伦理思想的另一特形式主义是现代西方伦理思想的另一特征。征。n n3 3道德相对主义是现代西方伦理思想的重道德相对主义是现代西方伦理思想的重要特征。要特征。n n4 4个人本位主义是现代西方伦理思想的又个人本位主义是现代西方伦理思想的又一突出特征。一突出特征。五、西方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五、西方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1 1 重视人和人的价值重视人和人的价值2 2 重视个性和个人发展,提倡个人主义和重视个性和个人发展,提倡个人主义和利已主义利已主义3 3 道德和政治紧密结

105、合,把道德看作是一道德和政治紧密结合,把道德看作是一种社会革命的手段种社会革命的手段4 4 重视道德理论研究,追求重视道德理论研究,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六、西方伦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六、西方伦理思想的基本精神n n(一)个人主义(一)个人主义: 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选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选择、自我控制的个人或自我。认为只有个择、自我控制的个人或自我。认为只有个人得到充分发展,才能有社会的发展。人得到充分发展,才能有社会的发展。n n(二)人道主义(二)人道主义:n n 以人类利益和价值为中心的一种学说。以人类利益和价值为中心的一种学说。它反对超自然主义,把人看作是自然对象,它反对超

106、自然主义,把人看作是自然对象,肯定人的基本尊严和价值,以及人运用理肯定人的基本尊严和价值,以及人运用理性和科学方法获得自我完善的能力。性和科学方法获得自我完善的能力。(三)敬畏上帝:(三)敬畏上帝:n n体现在西方人的价值观念和日常生活方式体现在西方人的价值观念和日常生活方式之中,构成了西方人的精神支撑,也是西之中,构成了西方人的精神支撑,也是西方自然科学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敬畏上方自然科学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敬畏上帝是西方人通向精神信仰和终极关怀之门。帝是西方人通向精神信仰和终极关怀之门。第三节第三节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概论n n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一、马克思主义

107、伦理思想的形成 n n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主要内容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n n三、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特征三、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特征 n n四、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道德学说史上的四、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道德学说史上的变革变革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n n第一阶段:由旧伦理学向新伦理学的过渡第一阶段:由旧伦理学向新伦理学的过渡n n第二阶段:伦理学的革命变革的实现第二阶段:伦理学的革命变革的实现n n第三阶段:马恩伦理思想的深化和发展第三阶段:马恩伦理思想的深化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主要内容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主要内容n n1、道德的社会经济

108、基础、道德的社会经济基础n n 道德受社会关系制约。本质不同的社会道德受社会关系制约。本质不同的社会关系会引起不同的道德类型。存在着四大关系会引起不同的道德类型。存在着四大类型的道德,表现为从对人的依赖到对物类型的道德,表现为从对人的依赖到对物的依赖到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自由的社会关的依赖到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自由的社会关系。系。2、道德的相对独立性、道德的相对独立性n n道德有其自身的发展趋势,能加速或者延道德有其自身的发展趋势,能加速或者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道德是在实践关系中缓社会发展的进程。道德是在实践关系中给人们指引方向的价值总和。这是关于善给人们指引方向的价值总和。这是关于善恶、生活意义、尊

109、严、荣誉、个人与社会恶、生活意义、尊严、荣誉、个人与社会的整个关系体系的理想、标准、原则和观的整个关系体系的理想、标准、原则和观点。点。 3、道德的阶级性和全人类性、道德的阶级性和全人类性n n阶级性阶级性: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道德的内容,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道德的内容,而在阶级社会中这些关系首先表现为阶级而在阶级社会中这些关系首先表现为阶级关系,反映社会关系的道德也就打上了阶关系,反映社会关系的道德也就打上了阶级的烙印。级的烙印。n n全人类性全人类性:某一阶级在历史上通过自己的某一阶级在历史上通过自己的特殊道德对人类道德经验所作出的积极贡特殊道德对人类道德经验所作出的积极贡献。全人类性表现于阶

110、级性中并通过阶级献。全人类性表现于阶级性中并通过阶级性而表现出。性而表现出。 4、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n n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获得其个人发展和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获得其个人发展和自由的条件。个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是社自由的条件。个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是社会的最高价值和最高目的。会的最高价值和最高目的。 5未来的共产主义道德未来的共产主义道德n n(1 1 1 1)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状况。)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状况。)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状况。)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状况。n n(2 2 2 2)共产主义道德宣扬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共产主义道德宣扬社会利益高于个人

111、利益,)共产主义道德宣扬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共产主义道德宣扬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是并不把它们相互对立起来。但是并不把它们相互对立起来。但是并不把它们相互对立起来。但是并不把它们相互对立起来。n n(3 3 3 3)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 这种人的本质、个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实现?这种人的本质、个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实现?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明确明确指出,指出,“ “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

112、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在真正的共同体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 .”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951995年版,第年版,第1 1卷,第卷,第119119页。页。三、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特征三、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特征n n科学性。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研究道德问

113、题,把道德作为一种有客观规律的社研究道德问题,把道德作为一种有客观规律的社研究道德问题,把道德作为一种有客观规律的社研究道德问题,把道德作为一种有客观规律的社会现象来加以研究。会现象来加以研究。会现象来加以研究。会现象来加以研究。n n批判性。批判性。马克思主义研究道德的根本、首要的目马克思主义研究道德的根本、首要的目马克思主义研究道德的根本、首要的目马克思主义研究道德的根本、首要的目的是在批判旧世界的过程中创造新世界,在批判的是在批判旧世界的过程中创造新世界,在批判的是在批判旧世界的过程中创造新世界,在批判的是在批判旧世界的过程中创造新世界,在批判中创立新的社会关系,推动人类道德的进步。中创

114、立新的社会关系,推动人类道德的进步。中创立新的社会关系,推动人类道德的进步。中创立新的社会关系,推动人类道德的进步。n n实践性。实践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道德意识的形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道德意识的形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道德意识的形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道德意识的形成、发展要以社会实践为基础,而且道德对社会经济发展要以社会实践为基础,而且道德对社会经济发展要以社会实践为基础,而且道德对社会经济发展要以社会实践为基础,而且道德对社会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也是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的。基础的反作用也是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的。基础的反作用也是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的。基础的反作用也是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的。 四、

115、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道德学说四、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道德学说史上的变革史上的变革n n1 1、从人类生活的社会关系出发代替了从自、从人类生活的社会关系出发代替了从自然人性出发。然人性出发。n n2 2、实现了道德学说在研究方法上的变革。、实现了道德学说在研究方法上的变革。n n3 3、揭示了道德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间的、揭示了道德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n n4 4、正确地指出了道德的阶级性和历史性。、正确地指出了道德的阶级性和历史性。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n n1.1.简述先秦时期伦理思想的发展。简述先秦时期伦理思想的发展。n n2.2.如何正确评价宋明时期伦理思想?如何正

116、确评价宋明时期伦理思想?n n3.3.如何正确认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特点如何正确认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特点?n n4.4.如何理解苏格拉底如何理解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美德即知识”命题命题?n n5.5.简述西方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简述西方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旅游审美文化7n n陆游;沈园陆游;沈园 n n城上斜阳画角哀,城上斜阳画角哀,n n沈园非复旧池台。沈园非复旧池台。 n n伤心桥下春波绿,伤心桥下春波绿,n n曾是惊鸿照影来。曾是惊鸿照影来。 nn nn 柴埠溪;柴埠溪;情人岩情人岩 , , 如笛卡儿所说如笛卡儿所说 :“:“同一件事情可以使这批人高兴的要跳舞同一件事情可以使这批人高兴

117、的要跳舞 , ,却却使另一批人伤心的要流泪。使另一批人伤心的要流泪。” ” 如菊花如菊花 中国与西方山水审美观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在人与中国与西方山水审美观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自然的关系方面,中国哲学主张中国哲学主张中国哲学主张中国哲学主张“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 ”,“ “物我一物我一物我一物我一体体体体” ”,而西方哲学则主张天人对立,物我对立。,而西方哲学则主张天人对立,物我对立。,而西方哲学则主张天人对立,物我对立。,而西方哲学则主张天人对立,物我对立。这种哲学这种哲学观念的差异,必然导致山水审美观的分岐。观念的差异,必然导致山水审美观的分岐。一)

118、、中国人特别关注山水景观所附载的人文美一)、中国人特别关注山水景观所附载的人文美一)、中国人特别关注山水景观所附载的人文美一)、中国人特别关注山水景观所附载的人文美 ; ;而西方则而西方则而西方则而西方则关注山水景观本身的自然美关注山水景观本身的自然美关注山水景观本身的自然美关注山水景观本身的自然美 滕王阁序滕王阁序 “ “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与孤鹜齐飞 , ,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水共长天一色。” ” “ “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车尔尼雪夫斯基这样来描写水车尔尼雪夫斯基这样来描写水 :“:“水由于它的形状而显现出美水由于它的形状而显

119、现出美 , ,辽辽阔的、一平如镜的宁静的水在我们的心理产生宏伟的形象。奔腾的瀑阔的、一平如镜的宁静的水在我们的心理产生宏伟的形象。奔腾的瀑布布 , ,它的气势是令人震惊的它的气势是令人震惊的 , ,它的奇怪特殊的形象也是令人神往的。它的奇怪特殊的形象也是令人神往的。水水 , ,由于它的灿烂透明由于它的灿烂透明 , ,它的淡青色光辉而令人迷恋它的淡青色光辉而令人迷恋 , ,水把四周的一切水把四周的一切如画地反映出来如画地反映出来 , ,把这一切屈曲地摇曳着把这一切屈曲地摇曳着 , ,我们看到的水是第一流的我们看到的水是第一流的写生画家。写生画家。” ” 二)、中国人的旅游审美集中于抒情的印象重现

120、二)、中国人的旅游审美集中于抒情的印象重现二)、中国人的旅游审美集中于抒情的印象重现二)、中国人的旅游审美集中于抒情的印象重现 ; ;西方人的西方人的西方人的西方人的旅游审美则集中于风景的对象描写旅游审美则集中于风景的对象描写旅游审美则集中于风景的对象描写旅游审美则集中于风景的对象描写艺术家林风眠先生提艺术家林风眠先生提出出 : :东西风景画表现方法的不同东西风景画表现方法的不同 , ,实则是东西风景审美不同。实则是东西风景审美不同。1 1,中国的风景画中国的风景画中国的风景画中国的风景画“ “尺幅之间见深远尺幅之间见深远尺幅之间见深远尺幅之间见深远”, ,不讲究比例尺寸不讲究比例尺寸不讲究比

121、例尺寸不讲究比例尺寸 , ,更更更更接近于概括与含蓄的真实接近于概括与含蓄的真实接近于概括与含蓄的真实接近于概括与含蓄的真实。“ “图外有画图外有画 , ,咫尺千里咫尺千里 , ,余味无穷余味无穷” ”、“ “只见片断只见片断 , ,不逞全形不逞全形” ”, ,以表现情以表现情绪为主绪为主 , ,各家皆饱览山色而在情绪浓厚时一发其胸中之所积各家皆饱览山色而在情绪浓厚时一发其胸中之所积 , ,所画皆系一所画皆系一种印象种印象 , ,从来很少对着画的。从来很少对着画的。而西方的风景画是对象的描写而西方的风景画是对象的描写而西方的风景画是对象的描写而西方的风景画是对象的描写 , ,以模仿自然以模仿自

122、然以模仿自然以模仿自然为能事。为能事。为能事。为能事。2 2,中国国画采取非科学的,中国国画采取非科学的,中国国画采取非科学的,中国国画采取非科学的“ “散点透视散点透视散点透视散点透视” ”方法方法方法方法 , ,不重阴影明暗不重阴影明暗 , ,不讲层次。立体感不强不讲层次。立体感不强 , ,虚实也不明晰虚实也不明晰 , ,但却气韵生动但却气韵生动 , ,其其内在精神与韵致得到充分表达内在精神与韵致得到充分表达 , ,是谓神似。是谓神似。西画借助焦点透视西画借助焦点透视西画借助焦点透视西画借助焦点透视法法 , ,重远近重远近层次、阴影明暗层次、阴影明暗 , ,把模仿的逼真性把模仿的逼真性 (

123、 (形似形似 ) )作为衡量艺术成败得失的主要作为衡量艺术成败得失的主要尺度。尺度。3 3,中国,中国,中国,中国“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 ,高扬人的主体精神高扬人的主体精神高扬人的主体精神高扬人的主体精神。认为艺术不在模。认为艺术不在模仿自然仿自然 , ,而在表达受自然感动之而在表达受自然感动之“ “心心” ”; ;不在再现外物不在再现外物 , ,而在而在抒情言志。而西方在于求真,在于再现外物抒情言志。而西方在于求真,在于再现外物 。三)、中国人的风景审美其目的在于舒适精神、怡乐性情三)、中国人的风景审美其目的在于舒适精神、怡乐性情三)、中国人的风景审美其目的在于舒适精神、

124、怡乐性情三)、中国人的风景审美其目的在于舒适精神、怡乐性情 ; ;西方人的目的在于追求形式美的享受以及光感、色彩、空西方人的目的在于追求形式美的享受以及光感、色彩、空西方人的目的在于追求形式美的享受以及光感、色彩、空西方人的目的在于追求形式美的享受以及光感、色彩、空间感的真实性。间感的真实性。间感的真实性。间感的真实性。中国南朝诗人陶弘景曾作诗中国南朝诗人陶弘景曾作诗 :“:“山中何所有山中何所有 , ,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 , ,不堪持赠君。不堪持赠君。” ”据说当时的皇帝几次邀请据说当时的皇帝几次邀请陶弘景下山做官陶弘景下山做官 , ,都遭到他的拒绝。为什么呢都遭到

125、他的拒绝。为什么呢 ? ?陶弘景以此诗说明了陶弘景以此诗说明了其中的原委。还有陶渊明的其中的原委。还有陶渊明的 :“:“久在樊笼里久在樊笼里 , ,复得返自然。复得返自然。”“”“采菊东采菊东篱下篱下 ,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 ,飞鸟相与还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此中有真意 , ,欲辨已忘欲辨已忘言。言。” ”等都让人感觉到中国古人的审美情趣所在。由此可见等都让人感觉到中国古人的审美情趣所在。由此可见 , ,中国人中国人在旅游审美中以在旅游审美中以“ “自适、畅神自适、畅神” ”为宗旨为宗旨 , ,体现出重视人性自由的审美体现出重视人性自由的审美情调。自适、畅

126、快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观照情调。自适、畅快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观照 , ,是面对风景所产生的超是面对风景所产生的超功利的人性自由功利的人性自由 , ,是一种沉入竟境的心灵状态。是一种沉入竟境的心灵状态。 而西方而西方 , ,因为深受自古希腊以来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因为深受自古希腊以来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 , ,十分十分看重物体的形式美。西方人认为看重物体的形式美。西方人认为“ “美美” ”是一定数量关系的差异与统一是一定数量关系的差异与统一所达到的和谐。比如雕刻艺术所达到的和谐。比如雕刻艺术 , ,西方曾概括出人体雕刻美的三个原则西方曾概括出人体雕刻美的三个原则 : :头与全身比例为头与全身比例为 1 1 7;7;重心在一只脚上重心在一只脚上 ; ;动作与肌肉要有柔化。动作与肌肉要有柔化。总之总之 , ,身体各部分身体各部分 , ,都应按一定比例来造型。所绘物象都应按一定比例来造型。所绘物象 , ,立体、逼真立体、逼真 , ,虚实分明如可触摸。虚实分明如可触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