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书的标点与翻译PPT课件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94.50KB
约22页
文档ID:592492198
古书的标点与翻译PPT课件_第1页
1/22

“凡凡凡凡训训蒙,蒙,蒙,蒙,须讲须讲究祥训诂训诂,名句,名句,名句,名句读读” ”——《《《《三字三字三字三字经经》》》》古古书的的标点点 w一、古代的一、古代的标点点w汉代以前,古人就创造了两个最基本的标点,即“、”和“√”w《说文》“、,有所绝止,、而识之也w“√”,《说文》:“钩识也w段玉裁注:“钩识者,用钩表识其处也褚先生补《滑稽传》,东方朔上书,凡用三千奏牍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二月乃尽此非甲乙字,乃正√字也今人读书有所钩勒即此 w这两种符号及其变体即古人谓之句读 w现在能在能够见到的到的较早的早的标点使用,是点使用,是战国早期的文献,如湖北随国早期的文献,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竹曾侯乙墓竹简,有的就用,有的就用““—”—”这一符号表示两句一符号表示两句话之之间的停的停顿w秦秦汉时期也有不少使用期也有不少使用标点的情况点的情况w《《流沙流沙坠简》》中中《《屯戍屯戍丛残残》》有一有一简::““隧隧长常常贤√充世充世√绾绾等等”” w句句读之称,始之称,始见于何休于何休《《公羊公羊传序序》》““援援引他引他经,失其句,失其句读读””又作又作““投投”“”“逗逗””w马融融《《长笛笛赋》》““观法于法于节奏,察度于句奏,察度于句投。

投投、逗古字通投、逗古字通w最早最早““句句读””二字意二字意义没有不同,分开没有不同,分开讲可以称可以称为““句句””,也可以称,也可以称为““读””,后,后人做区分,句意完整的句子称人做区分,句意完整的句子称为““句句””,,语意不完整的停意不完整的停顿称称为““读””w句,句,标形如形如““○””,相当于今用之句号,,相当于今用之句号,有大中小之分;有大中小之分;w读,,标标形如形如““、、””,相当于今用之逗号相当于今用之逗号 二、分析句二、分析句读的意的意义w古人句读使用并不普遍《后汉书·班昭传》“《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w唐人李匡文“学识如何观点书”w《《禮記禮記·學記學記》:“一年,视离经辨志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趋向也w顾炎武《日知录》:“句读之不通,而欲从事于九丘(州)之书,真可谓千载笑端矣w能否正确分析句读,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理解文义 w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w酿酒缸缸好作醋酒缸缸好作醋坛坛酸酸 养猪大如山老鼠条条死养猪大如山老鼠条条死w人才十分丑陋并无一双好手脚人才十分丑陋并无一双好手脚w清明清明时节雨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借问酒家何酒家何处有,有, 牧人遥指杏花村。

牧人遥指杏花村w無雞鴨可無魚肉可青菜蘿蔔不可少一文無雞鴨可無魚肉可青菜蘿蔔不可少一文錢不得(地主和錢不得(地主和长工的故事)工的故事) w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w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纪晓岚与乾隆)w w韩非子非子￿ ￿外外储说左下左下w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孔子对曰:“不也,夔非一足也夔者忿戾恶心,人多不说喜也虽然,其所以得免于人害者,以其信也人皆曰:‘独此一,足矣’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哀公曰:“审而是,固足矣 如何如何标点古文点古文w句讀古書是句讀古書是閱讀文言的基本功,能點讀讀文言的基本功,能點讀古書需要具備各個方面的專門知識,首古書需要具備各個方面的專門知識,首先是古代漢語文字、辭彙、語法和音韻先是古代漢語文字、辭彙、語法和音韻等方面的語言知識,其次是人文知識等方面的語言知識,其次是人文知識 w一一、、掌掌握握坚实的的古古汉语知知识,,熟熟悉悉古古代代汉语的的词法、句法、文法法、句法、文法w1、以特定、以特定语词为参考w常常见的的句句末末虚虚词如如::也也、、矣矣、、焉焉、、哉哉、、耳耳、、乎乎、、兮兮、、邪邪、、耶耶等等;;常常见的的句句首首语词,,如如::盖盖、、夫夫、、且且夫夫、、今今夫夫、、夫夫唯唯等等,,日日者者、、昔昔者者、、向向者者、、俄俄而而等等,,岂、、然然、、故故等等,,可可以以帮帮助助断断句句;;独独立立的的感感叹词,,如如嗟嗟乎乎、、呜呼呼等等,,也也可可以帮助断句。

以帮助断句w如如::今今日日病病矣矣,,予予助助苗苗长矣矣《《孟孟子子￿ ￿公公孙丑上丑上》》)) w2、、以以特特定定的的句句式式为参参考考古古代代汉语中中,,判判断断句句、、被被动句句、、疑疑问句句、、反反问句句、、感感叹句句等等的的结构构都都比比较稳定定,,各各自自都都使使用用相相应的的关关联词或或语气气词,,如如::““…………者者…………也也””,,““无无乃乃…………乎乎””,,““不不亦亦…………乎乎””,,““如如…………何何””等等,,可可以以帮帮助助断句w如:如:师劳力竭,力竭,远主主备之,无乃不可乎之,无乃不可乎?(?(《《左左传￿ ￿僖公三十二年僖公三十二年》》))￿ ￿ w3、、以以特特定定文文例例为参参考考古古人人写写作作往往往往有有自自己己特特定定的的行行文文规则和和语言言风格格,,比比如如整整齐的的句句式式,,丰丰富富的的修修辞辞((特特别是是对偶偶、、排排比比、、反反复复、、互互文文等等)),,掌掌握握这些些行行文文规则和和语言言风格格,,可可以以帮帮助断句w如:青,取之于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而青于蓝;冰,水;冰,水为之,之,而寒于水木直中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輮以为轮,其曲中,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直,金就砾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荀子￿ ￿劝学学》》))￿ 二、熟悉古代文化知二、熟悉古代文化知识,了解古籍目,了解古籍目录知知识、古、古书的体例w熟悉古代文化知熟悉古代文化知识w《《旧旧闻证误》》::““寇公在寇公在长安走安走马,承,承受奏其僭侈,真宗以受奏其僭侈,真宗以问王魏公旦王魏公旦w走走马承受,宋代官名,承受,宋代官名,诸路各一路各一员,隶,隶经略安略安抚总管司,无事管司,无事岁一入奏,有一入奏,有边警警则不不时驰驿上上闻 w“彗星複見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彗星複見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秦始皇本秦始皇本纪》》),誤以古人都是用),誤以古人都是用數目字加日來記日期的,這個習慣是在數目字加日來記日期的,這個習慣是在漢以後才形成的,古人多以干支記日,漢以後才形成的,古人多以干支記日,除非是很特別的日子,才用數目字加時除非是很特別的日子,才用數目字加時間名詞來記,例如記孟嘗君田文的出生間名詞來記,例如記孟嘗君田文的出生月和日就以月和日就以“五月五日五月五日”來記,這是因來記,這是因為古人以為在為古人以為在这一天出生的小孩有妨害一天出生的小孩有妨害父母的不祥之兆。

故用某月某日來記出父母的不祥之兆故用某月某日來記出生的日期生的日期 古書的翻譯古書的翻譯w嚴复嚴复《《天演論天演論·譯例言譯例言》》 ::“譯事三難: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不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信、信、達而外,求其爾雅達而外,求其爾雅 w((一一))準準確確地地理理解解原原文文,,並並用用規規範範的的現現代代漢漢語語譯出來例如:譯出來例如:w射其右,斃於車中射其右,斃於車中《《左傳左傳￿￿￿￿成二年成二年》》))w譯文:又射他車右的人,那人死在車中譯文:又射他車右的人,那人死在車中w按按::譯譯文文將將“斃斃”譯譯為為“死死”誤誤￿ ￿“斃斃”在在古古代代有有“倒倒下下去去”的的義義項項斃斃”的的本本字字本本作作從從犬犬敝敝聲聲的的獘獘,,《《說文文·犬犬部部》》訓訓為為“頓頓踣踣也也”頓頓踣踣”就就是是“一一下下子子就就倒倒下下去去”的的意意思思斃是獘的異體字斃是獘的異體字w古文翻譯要特別注重古今詞義、句式上的差別古文翻譯要特別注重古今詞義、句式上的差別 w(二)盡可能採用直譯(二)盡可能採用直譯w切切忌忌增增字字為為訓訓。

譯譯文文要要做做到到不不增增不不減減,,增增字字為為訓訓,,不不但但有有失失原原書書本本義義,,而而且且有有害害譯譯文文的的意意思思表達例如:表達例如:w每每奏奏一一篇篇,,高高帝帝未未嘗嘗不不稱稱善善,,左左右右高高呼呼萬萬歲《《史記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酈生陸賈列傳》》w陸陸賈賈每每次次向向高高帝帝上上奏奏一一篇篇,,高高帝帝從從來來都都沒沒有有不不稱好的傳給左右的大臣看,他們都歡呼萬稱好的傳給左右的大臣看,他們都歡呼萬歲w譯譯文文加加進進了了“向向高高帝帝”、、“從從來來都都”、、“傳傳給給左左右右的的大大臣臣看看”等等詞詞語語,,反反而而顯顯得得拖拖泥泥帶帶水水陸陸賈賈每每次次上上奏奏一一篇篇((奏奏摺摺)),,高高帝帝沒沒有有不不稱稱好的群臣歡呼萬好的群臣歡呼萬歲￿ ￿ w((三三))實實在在無無法法對對譯譯的的要要靈靈活活地地使使用用意意譯譯也也涉及到古今漢語異同的問題涉及到古今漢語異同的問題￿ ￿w古今漢語有以下四個方面的明顯差別古今漢語有以下四個方面的明顯差別w1..￿ ￿古今漢語有詞語使用的不同古今漢語有詞語使用的不同w有有的的古古詞詞語語已已經經死死亡亡,,在在現現代代漢漢語語中中找找不不到到對對應的詞語去譯,例如:應的詞語去譯,例如:w《《史史記記·項項羽羽本本紀紀》》::“項項王王按按劍劍而而跽跽曰曰::‘客何為者?客何為者?”￿ ￿w跽跽,,沒沒有有對對應應的的現現代代詞詞語語,,古古人人席席地地而而坐坐,,雙雙膝膝著著地地,,臀臀部部放放在在腳後後跟跟上上,,這這裏裏的的“跽跽”是是“直直起起上上身身”的的意意思思,,因因此此,,跽跽這這個個詞詞可可以以譯譯作作“直起腰來直起腰來”。

w2..￿ ￿古今詞語的搭配也有所不同古今詞語的搭配也有所不同w陶淵明的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桃花源記》》“芳草鮮美芳草鮮美”w諸葛亮諸葛亮《《出師表出師表》》::“誠宜開張聖聽,以光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先帝遺德w“開張開張”是擴大的意思,但現代一般不是擴大的意思,但現代一般不說擴擴大聽聞,這時可靈活譯為:大聽聞,這時可靈活譯為:“廣泛地聽取群廣泛地聽取群臣的意見臣的意見 w3..￿ ￿古今句子結構也有所不同古今句子結構也有所不同w古古代代有有一一種種動動賓賓結結構構後後接接補補語語的的句句式式,,例例如如::韓韓愈愈的的《《張張中中丞丞傳傳後後敘敘》》::“二二公公之之賢賢,,其其講之精矣講之精矣w“講講之之精精”的的結結構構是是動動詞詞+賓賓語語+補補語語,,但但現現代代漢漢語語用用把把字字句句代代替替了了故故譯譯文文應應改改成成把把字字句:句:“他們把這件事考慮得很周到了他們把這件事考慮得很周到了 w4..￿ ￿古今表達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古今表達的方法也有所不同w古漢語有一種並提的表達方法,例如:諸葛亮古漢語有一種並提的表達方法,例如:諸葛亮《《出師表出師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

允等,此皆良實郭攸之、費禕是承侍中而郭攸之、費禕是承侍中而言,董允是承侍郎而言這種表達法在現代漢言,董允是承侍郎而言這種表達法在現代漢語中已不用了,翻譯時原來的結構就要作相應語中已不用了,翻譯時原來的結構就要作相應的調整,此句可譯為:的調整,此句可譯為:“侍中郭攸之、費禕、侍中郭攸之、費禕、侍郎董允,都是忠誠厚道之人侍郎董允,都是忠誠厚道之人 w(四)保持原文的語言風格,努力按(四)保持原文的語言風格,努力按“雅雅”的要求去翻譯古文的要求去翻譯古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