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讲义课堂PPT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92477139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用学讲义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语用学讲义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语用学讲义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语用学讲义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语用学讲义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用学讲义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用学讲义课堂PPT(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ntroductiontoPragmaticsChuXiuweiSchoolofForeignLanguagesSWU1现象观察:语言运用实例现象观察:语言运用实例1)1)A:刚才和我跳舞的那位跳得太好啦!是你们单位的刚才和我跳舞的那位跳得太好啦!是你们单位的吗?吗?B:是的。他妻子跳得更好呢!是的。他妻子跳得更好呢!2) A:Whereismycakeonthedesk?B:Johncameinandleftwithhisdog.3) I will be back in ten minutes. (ANoteontheDoor)4) You take this and put it the

2、re; you take this and put it there. No, no, not here. Its here.5) Can you pass me the salt? 6)Have you eaten?7)a.我们还见不见面呢?我们还见不见面呢?b.我们什么时候再见呢?我们什么时候再见呢?c.我们明天什么时候再见呢?我们明天什么时候再见呢?8)Lights,please.9 9)填空:填空:There_(be)abookandapenonthedesk.2现象观察:语言运用实例现象观察:语言运用实例2)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会说话的会说话的会说话的会说话的和不

3、会说话的。和不会说话的。能言善辩,才思敏捷,高人也。能言善辩,才思敏捷,高人也。(木讷愚钝木讷愚钝)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说话是门艺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说话是门艺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油嘴滑舌不可靠)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油嘴滑舌不可靠)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会听话的会听话的会听话的会听话的和不会听话的。和不会听话的。听其言知其心;心领神会。听其言知其心;心领神会。话非挑明了不可;别人都笑过了,他才话非挑明了不可;别人都笑过了,他才“噢噢噢噢噢噢”!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断章取意,误会纷争起;沟通填壑,畅意和谐生断章取意,误会纷争起;沟通填壑,

4、畅意和谐生交际何以成功?何以失败?交际何以成功?何以失败?何以即成功又失败?何以即成功又失败?A:热不热?热不热?B:没啥子得,树荫下走还可以。没啥子得,树荫下走还可以。3CourseContents目标:目标:介绍语用学的基本知识,激发兴趣、提高语言使用介绍语用学的基本知识,激发兴趣、提高语言使用和教学能力。和教学能力。内容:内容:语用学的发展、任务、定义;语用学的发展、任务、定义;语用学基本概念,话语、话语意义、语境、规则等;语用学基本概念,话语、话语意义、语境、规则等;语用语用“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和和“礼貌原则礼貌原则”以及二者关系;以及二者关系;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从言语交际的

5、角度介绍会话结构、信息结构、预设和指从言语交际的角度介绍会话结构、信息结构、预设和指示语。示语。最后,简要交待语用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最后,简要交待语用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重点:重点:会话含义及其推导,言语行为及其类型,语用原则的理会话含义及其推导,言语行为及其类型,语用原则的理解和运用,语用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等。解和运用,语用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等。4第一节第一节语用与语用学语用与语用学一、语言运用一、语言运用二、关于语用的基本观察二、关于语用的基本观察三、语用学的兴起与发展三、语用学的兴起与发展四、语用学的定义四、语用学的定义五、语用学的基本概念五、语用学的基本概念六、语用学入门基本参考书目

6、六、语用学入门基本参考书目5一、语言运用一、语言运用语言运用,简称语用,是指语言运用,简称语用,是指交际双方交际双方在在一定的场合一定的场合,为着为着一定的目的一定的目的,以,以某种方式某种方式进行的进行的话语表达和话语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的活动理解的活动。语言运用是一种在特定情景里(语言和非语言的各种语言运用是一种在特定情景里(语言和非语言的各种因素组合而成的动态环境)交际双方遵循共同的交际因素组合而成的动态环境)交际双方遵循共同的交际原则或规则进行互动的行为,是一个有多种原则或规则进行互动的行为,是一个有多种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交际者、时间、空间、社会观念、文化背景等)交(交际者、时间、空间、

7、社会观念、文化背景等)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规则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规则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语言运用都在遵循一定的交际原则:语言运用是一是语言运用都在遵循一定的交际原则:语言运用是在特定语境中进行的,说话人怎样使自己的话语适应在特定语境中进行的,说话人怎样使自己的话语适应特定语境,听话人怎样根据具体语境理解说话人的意特定语境,听话人怎样根据具体语境理解说话人的意思,都是有规则可循的。思,都是有规则可循的。二是不同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有不同的交际价值和二是不同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有不同的交际价值和交际效果,这也是有规则参照的。交际效果,这也是有规则参照的。三是语用规则具有可

8、操控性三是语用规则具有可操控性。6二、基本观察二、基本观察1)Whenwehearorreadpiecesoflanguage,wenormallytrytounderstandnotonlywhatthewordsmean,butalsowhatthespeakerorwriterintendedtoconvey.2)Contextualfactorsandthespeakersintentionhavetobetakenintoconsiderationinordertocatchthefullmeaningofthelanguageinuse.Therealizationofthosef

9、actsgraduallygavebirthtoafieldofstudy,whichtakescareofthatextrapartofmeaningfromlanguageinuse.7三、语用学的兴起与发展三、语用学的兴起与发展 (一)语用学的兴起(一)语用学的兴起语用学(Pragmatics)是研究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如何得体地、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学科,包括如何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何准确地理解别人的思想感情,如何产生最好的交际效果。 语用学的概念首先是美国哲学家莫里斯(Charles Morris)和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在20世纪30年代先后提出的。早在1

10、938年,Morris就认为符号学(semiotics)由句法学(syntactics)、语义学(semantics)和语用学(pragmatics)三个部分组成。句法学研究“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符号所指对象的关系”;语用学研究“符号与符号解释者的关系”。 8语用学的三个源头语用学的三个源头语言哲学、心理学和符号学语言哲学、心理学和符号学(1) 源头之一:语言哲学源头之一:语言哲学(理论启示)(理论启示)哲学关心的是世界、人、人与世界的关系:真、善、美。哲学关心的是世界、人、人与世界的关系:真、善、美。哲学家为何研究语言?哲学家为何研究语言?对世界的思考、认识要通过语言来表

11、达交流。对世界的思考、认识要通过语言来表达交流。To discuss this knowledge boils down to the discussion oflanguagesentences.Inquiriesintotheworldthusturnedtoinquiriesintolanguage,inthelate19thcentury.(王王路路,1999,p.106)Schlick:哲学是一种显示或者确定命题的意义的活动。哲学是一种显示或者确定命题的意义的活动。语言滥用、误用、概念不清会产生哲学问题语言滥用、误用、概念不清会产生哲学问题和讨论和讨论的混乱。的混乱。“Philoso

12、phy is the battle against the bewitchment of ourintelligencebymeansoflanguage.”(Wittgenstein)研研究究语语言言也也是是理理解解思思维维与与实实在在的的最最佳佳途途径径(p.9)“语语言言是是存存在在的的住住所所(Heidegger)”,直直接接将将语语言言与与存存在在联联系系起起来来(p.8)。)。9语用学的三个源头语用学的三个源头语言哲学、心理学和符号学语言哲学、心理学和符号学(1) “语语言言哲哲学学不不是是一一种种学学说说,也也不不是是一一种种观观点点和和立立场场,而而是是不不同同立立场场与与观观

13、点点彼彼此此展展开开论论辩辩、寻寻求求相相互互说说服服的平台。的平台。”(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在在分分析析哲哲学学的的发发展展进进程程中中,科科学学哲哲学学的的兴兴趣趣逐逐渐渐从从句句法法学学转转向向语语义义学学,进进而而转转移移到到语语用用学学。这这已已经经不不是什么秘密。是什么秘密。”(阿佩尔哲学的改造(阿佩尔哲学的改造108)5050年年 代代 , 英英 国国 哲哲 学学 家家 后后 期期 维维 特特 根根 斯斯 坦坦(WittgensteinWittgenstein),6060年年代代,英英国国哲哲学学家家奥奥斯斯汀汀(J. J. L. L. AustinAustin)和和美美

14、国国哲哲学学家家塞塞尔尔(J. J. R. R. SearleSearle)又又先先后后发发表表了了“言言语语行行为为”的的理理论论;美美国国哲哲学学家家格格赖赖斯斯(H. H. Paul Paul GriceGrice)提提出出了了“合合作作原原则则”的的理理论论。语语言言哲哲学学家家的的贡贡献献为为语语用用学学从从概概念念逐逐渐形成到发展为独立的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渐形成到发展为独立的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10语用学的三个源头语用学的三个源头 (2) (2) 源头之二:心理学(实践启示) 行为心理学:理性、意图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interpretation

15、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In pragmatic discussions, the question is not what form the recovered information might take, but how it is recovered.The question that is asked is: how does the hearer choose which interpretation to select, given the range of representations she might in principl

16、e construct.11语用学的三个源头语用学的三个源头(3)(3)源头之三:符号学(方法论启示) 符号的语形、语义、语用三维度说“我们可以把语言研究划分为三个领域。如果在语言分析中明白地涉及到语言使用者,那就是语用学;如果只分析表达式与指谓的关系,那就是语义学;如果只分析表达式之间的关系,那就是语形学。三者组成的整个语言科学就叫符号学”(莫里斯指号、语言和行为, 1938)1219771977年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了国际性刊物语用学年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了国际性刊物语用学杂志(杂志(Journal of PragmaticsJournal of Pragmatics)之后,语用学才)之后,语

17、用学才真正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而得到确认。真正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而得到确认。19831983年年,Levinson Levinson 的的 PragmaticsPragmatics教教材材,Leech,Leech的的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Principles of Pragmatics出版。出版。1986年年总总部部设设在在比比利利时时的的国国际际语语用用学学学学会会(theInternationalPragmaticsAssociation,简称简称IPrA)创立。创立。InChina,CPrA语用学的学科地位的确立的标志语用学的学科地位的确立的

18、标志13(二)语用学的任务 莫里斯和卡尔纳普认为:句法、语义、语用构成语言的三个基本方面。句法学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语用学研究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因而它研究的是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运用语言。 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句法学回答的问题是:句子是按什么规则组成的?语义学回答的问题是:意义是按什么方法确定的?语用学回答的问题是:语言的使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和效果? 14四、语用学的定义(四、语用学的定义(1)Arecallofsemantics:Semantics deals with:

19、 WhatdoesXmean? (X stands for a linguistic expression)Here we are concerned with: What does the speakermeanbyXinthecontextofY?The latter line of thinking marks the newdiscipline, pragmatic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thoughcloselyrelatedto,semantics.15四、语用学的定义(四、语用学的定义(2)Pragmaticscanbedefinedasthestu

20、dyoflanguageinuse. It deals with how speakers use language in ways which cannot be predicted from linguistic knowledge alone, and how hearers arrive at the intended meaning of speakers.In many ways, 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speakers intended meaning, or even the “invisible” meaning, that is, how h

21、earers recognize what is meant even when it isnt actually said or written. Thus, pragmatics can also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speaker meaning.In a broad sense, pragmatics studies the principles observed by human beings when they communicate with one another.Now that pragmatics takes care of the me

22、aning that is not covered by semantics, some pragmaticians use the formula as its definition: PRAGMATICS = MEANING SEMANTICS.16五、语用学中的基本概念五、语用学中的基本概念1.语境语境ContextContextisgenerallyconsideredasconstitutedbytheknowledgesharedbythespeakerandthehearer,includingencyclopedic knowledge of the world, knowle

23、dge specific to the situation of communication, knowledge about the participants, and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they use, and so on.Linguisticcontextandsituationalcontext语言交际环境简称语境。语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境是言语内部的上下文或说话的前言后语(co-text);广义的语境既可以包含狭义语境的内容,也可以包括言语外部的时间、空间等自然和社会环境。语用学中所说的语境,一般是指广义的语境。17语境的构成要素 从语用学

24、的角度看,语境是由影响言语交际的各种相关因素构成的,交际因素概括起来就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为了什么对什么人用什么方式说了什么话”。其中包括:交际双方及其关系,如公共、私人、双方、多方;亲属、级别、性别、国别等等;交际场合,如谈天、辩论、谈判、演说、解说、接待等等;交际的目的,如宣告、承诺、使令、断定、修睦、感谢、道歉等等;交际的方式,如单刀直入的直陈、旁敲侧击的委婉、指桑骂槐的曲折、指手画脚的官腔、慷慨陈辞的发挥、口若悬河的雄辩、投石问路的试探等等。 18 语言 对所使用的语言的掌握 知识 对语言交际上文的了解 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常识)语境 背景 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 知识 特定文化的会

25、话规则 交际的时间、地点 语言外 情景 交际的主题(目的) 知 识 知识 交际的方式 交际参与者的相互关系 相互 知识19语境对语用的制约性 语言环境对于语言运用有很强的制约性。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采用的交际方式要努力做到跟语境适切,由此保证交际的顺畅,达到最理想的交际效果。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应邀在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上做主持人。当时一些外国朋友称他“Mr临”,“临、林”同音,容易混淆,因此他在开场白中说:“大家只叫我孙就行了。Sun,英语是天上的太阳,那么朋友,当你们光临电影节的时候,有一颗东方的太阳在拥抱你们。” 202.Sentencevs.utterance句子句子vs

26、.话语话语Sentencesaregrammaticalunitsofalanguageandarenottiedtoanytimeandplace,i.e.context-independent.E.g.,Do you have a dictionary?An interrogative sentence, meaning “i am wondering if you have a dictionary”.Anutteranceisapieceoflanguageactuallyusedinaparticular context. It is often a sentence in a ce

27、rtaincontext,butmaynotalwaysbeso. When uttered by a teacher to a student, sentence 6) will be an utterance, making a request.213.Sentence-meaningvs.utterance-meaningSentence-meaning is what is literally conveyed by thesentence.It is an inherent, context-independent property of the language, and is t

28、hus called literal meaning sometimes.The answer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 concerns this kind of meaning: What does The bag Im carrying is a bit heavy mean? (It means that the bag is not light, but somewhat heavy.)Utterancemeaningissomethingconveyedbyasentenceinacontextotherthanitsliteralmeaning.Utte

29、rance meaning is context-dependent, and is thus called contextual meaning.Since utterance meaning is identical with the intention for which the speaker utters the utterance, it i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speakers meaning. E.g., Peter: John, give me a hand. I cant carry so many books. John: The bag

30、Im carrying is a bit heavy.224.Grammaticalrulesvs.pragmaticprinciplesGrammatical studies look for rules while pragmaticstudieslookforprinciples.Rules are black and white, i.e. you are either right or wrong. For instance, you have to say “He studies linguistics”; the -s is required by a rule.Principl

31、es are not black and white; you can obey them to some extent and violate them to some extent. For example, one principle says we should tell the truth and another says we should be polite in our speech. But sometimes these two principles are in contradiction. If I tell you the truth, I wont be very

32、polite and if I want to be polite, I cant tell you the truth. What we do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is that we tend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the twoexpress some polite beliefs and then tell the truth in very soft, gentle words. 23六、语用学入门基本参考书目何兆熊 1999何自然 2002Grundy, Doing Pragmatics钱冠连 1997/2002 汉

33、语文化语用学24第二节语用原则 一、合作原则一、合作原则theCooperativePrinciple(CP)(一)合作原则的提出 合作原则是美国哲学家格赖斯(P. H. Grice)提出来的。格赖斯1967年在哈佛大学作了三次演讲,在演讲中提出了合作原则以及相关的会话含意理论。 格赖斯指出:在言语交际中,双方都希望所说的话语互相理解,彼此总是需要互相合作的,因此都遵循合作原则来达到预期的目的。25(二)合作原则的内容 格赖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包括四条准则:1质准则质准则theMaximofQualityBetrue.2量准则量准则theMaximofQuantityBeasinformative

34、asrequired.3关系准则关系准则theMaximofRelationBerelevant.4方式准则方式准则theMaximofMannerBeclearanddirect.261质准则质准则真实准则要求说话人所说的话语应当是真实的,不能说假话或缺乏根据的话。在人们的交往中,讲真话是基本的行为准则,人们一般都会努力去实践这条准则,说话人会努力使听话人相信所听到的话是真实的;在听话人看来,说话人所说的也应该是真话。因此,某种托词也可能被认为是说真话。例如:(1)“可您老这么干下去,身体怎么受得了。您垮了,我怎么办?” “放心吧,蓓蓓,妈垮不了。”刘立英微笑着,“我女儿还没成人呢,我怎么能

35、垮?”苏蓓脸低得恨不得要埋进饭碗,片刻,站起身。“我去厕所。”苏蓓低头快步进厕所,关上门,背倚门上,忍了半天的眼泪“刷”地流了下来。(王海鸰、王朔爱你没商量)272量准则量准则适量准则要求说话人所说的话语应当含有与当前交谈目的相关的信息内容,并且所说的话不多不少,既不使人感到信息量不足,又不使人感到重复罗嗦。甲问乙“你今天一天干什么去了?”假设乙作出下面三种不同的回答:()上午上了四节课,下午去新华书店买书去了。()上午上了四节课。()上午上了四节课。老师的课讲得很生动,课堂气氛很活跃。下午去新华书店买书去了。书店里好书真不少,就是定价太贵,有些好书很想买,可又拿不出钱。283关系准则关系准则

36、关系准则要求所说的话要与话题相关,即要切题。比如,对对方提出的问题,不能避而不答,或者答非所问,否则就是违反了相关准则。例如电视剧不共戴天中关玉玲爱着高建国,在关玉玲明确表示跟严明浩只能是姐弟关系后,严明浩仍然说:(2)严:不管怎么样,我爱你,我喜欢你。关:你这是怎么啦?你在说什么?!严:我没说什么。我说我爱你!我喜欢你!关玉玲的答话是违反相关准则的,她要表达的真实意义是拒绝严明浩的求爱。294方式准则方式准则 方式准则要求表达方式要清楚明白。具体而言就是:要显豁,避免晦涩;要明确,避免歧义;要简洁,避免罗嗦;有条理,避免杂乱。例如:(3)我(吴士宏)被指定加考RPG,是比较新的计算机语言,准

37、备了两个星期,觉得能考及格。考完后像盼亲人似的盼着助理来报分,终于姗姗地来了,见了我两手摊开说“真为你遗憾”,皱着眉满脸都是“遗憾”,大约是见我面无人色,她赶快又笑了解释“我意思是你没考到100分只考了89”,天哪,她幽的这一默可是能要人命的!(武汉晚报,打工女皇传奇吴士宏的不凡人生1999年11月20日) 助理的话有意违反了方式准则,表意故意不明确,故意引起误解,以达到开玩笑的目的。30(三) 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 语用原则尤其是合作原则是保证会话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但是,在实际的交际活动中,人们并不总是严格遵守合作原则.1)无法察觉的违背合作原则:说假话 欺骗。听话人没有觉察对方已违背了合作

38、原则,以为对方在遵循着合作原则,从而也按按照合作原则进行交流。2)显而易见的违背合作原则:交际策略 会话含义。可能是出于礼貌或场合的需要,说话人故意显而易见地违背合作原则;当听话人觉察到这种情况后,就会有意识地联系语境从对方话语的表面意义中寻找出更深一层的含意,从而领会说话人所要表达的真实 意 图 。 这 种 “言 外 之 意 ”就 是 会 话 含 义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31(一)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 需要进行语用推导的会话含义,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需要特殊的语境,只需根据一般交际原则就能推导出来。如“我在学校住三天了。”会话含意是只住了三天。又如

39、下班时突然下雨了,小李说:“坏了。我忘了带伞。”小王说:“我有两把伞。”从小王的话可以推导出“我有一把多余的伞,可以借给你”之类的含义。又如一般表示客气、谦虚的话,听话人都可以推导出其会话含意。这类会话含义称为一般性会话含义。 32有时说话者故意违背质的准则,转弯抹角,让听话者自己去做出判断。比如恋爱中的姑娘如果满脸庄重地对男朋友说“你是个好人”时,多半意味着事情快要“黄”了,她是在委婉地向小伙子表示,要与之分手;如果她灿烂地笑着对男朋友说“你是个大坏蛋”时,小伙子则要心中暗喜了,因为他明白姑娘说这话的真正意思,就是“我喜欢你”。姑娘违反质的准则,前者是在努力避免伤害对方,后者则是出于少女的羞

40、涩。修辞上的反语、夸张、隐喻等也是通过违反质准则来传达言外之意,以求得一种特殊的表达果的。1.违反质准则产生的会话含意违反质准则产生的会话含意33克雷罗夫的狼和小羊这一寓言的结尾是这样的:“(狼)说完了就将小羊拖到一个暗角里去了。”在这里,作者有意不将事情的结局说出来,但人们可以从狼凶残的本性猜到小羊的命运会如何。看上去,故事的信息量似乎不足,实际上这是作者的一种创作手段,此时无声胜有声,更能突出狼的本性和小羊的可悲结局,也给读者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违反量的准则的另一种表现是多给信息,即信息超出。例如:甲:你小孩的历史考得咋样?乙:没有考好。他们老师尽考些孩子出生之前发生的事情。对甲的问话,

41、乙很清楚甲不想知道考试的内容,自己只需回答“没有考好”一句话就够了,却主动向甲提供了多余的信息。乙故意违反量的准则,是在向甲暗示:孩子历史没有考好并不是孩子的过错。2.违反量准则产生的会话含意违反量准则产生的会话含意34交际活动中,有时参与交际的一方会故意违背关联准则,偏离话题、答非所问,使话语之间看上去缺乏相关联系,从而形成会话寓意。例如:妈妈:你到那里去?儿子:妈妈,我已经25岁了。妈妈:谢谢你告诉我这点。妈妈问儿子去哪儿,儿子却回答他已经25岁了,似乎答非所问,违背相关准则,实际上却是在委婉地表示,我已经这么大了,该有行动自由了,不要总管我的事;母亲表面客气的回话则暗含讽刺,话外之意是“

42、用不着你告诉我,作为你的母亲,我非常清楚你有多大了,但你的事我还是要管”。3.违反关系准则产生的会话含意违反关系准则产生的会话含意35说话人有时故意把话说得含糊晦涩、杂乱口罗嗦,以求传达出某种言外之意。例如,一位丈夫对妻子乱花钱买衣服不满意,一天妻子逛街又穿了一件新衣服回来,与丈夫进行了这样一组对话:妻子:好看吗? 丈夫:什么好看吗?妻子:衣服呀。 丈夫:什么衣服?妻子:我身上穿着的,你没看见?丈夫:好看不好看反正你都穿回来了。其实丈夫一开始就看到妻子又买新衣服了,是在问自己这件衣服怎么样,可就是左顾而言它,直到最后也没明确回答妻子提出的问题。丈夫的最后那句话,清楚地表示出了他对妻子又穿回一件

43、新衣服的不满。他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意见,是为了避免引起夫妻间的冲突。4.违反方式准则产生的会话含意违反方式准则产生的会话含意36杨老汉的孙女杨玉莲跟一个城里的青年谈恋爱。这天晚上男青年来到杨玉莲家,正好村里放电影,杨老汉约好要跟另一个老汉廖山田去看电影的,但迟迟不动身:(13)老汉只好站了起来,看看要断黑的天色,走到屋里磨磨蹭蹭地转了好半天才摸到一只手电筒。出门时,他极不放心地看了看留在屋里的两个年轻人,不叮嘱不安心,叮嘱又不知怎么说好,隔了一阵,被廖山田催不过了,才说了声:“那灶里的火,封牢了,莫燃起来烧了屋。乡里,比不得城里!”(水运宪雷暴,当代1984年第2期)趣例思考:什么含义?趣例思考

44、:什么含义?37练习1)甲:你贵姓啊! 乙:我坐汽车来的。 甲:叫什么名字? 乙:我肚子不疼。 甲:家在哪住啊? 乙:我刚洗完澡。 (苏文茂答非所问)2)同志们,对于我们的工作,我们一定要肯定那些应该肯定的东西,同时一定要否定那些应该否定的东西。我们不能只知道肯定应该肯定的,却不去否定应该否定的。也不能只去否定应该否定的,却忘记了去肯定应该肯定的。更不能去肯定应该否定的,而否定应该肯定的。(伊万听同义反复万无一失的演说)38二、礼貌原则 (一)礼貌原则的提出在在格格赖赖斯斯提提出出合合作作原原则则之之后后,引引起起了了不不少少质质疑疑。其其中中之之一一就就是是,他他没没回回答答人人们们为为什什

45、么么要要违违背背合合作作原原则则,通通过过会会话话含含义义传传递递信信息息。英英国国语语言言学学家家杰杰弗弗里里利利奇奇( Geoffrey Leech) 就就 提提 出出 了了 “礼礼 貌貌 原原 则则 ” ( thePolitenessPrinciple),予以拯救。),予以拯救。自自古古以以来来,我我国国就就有有“一一言言兴兴邦邦,一一言言丧丧邦邦”的的说说法法。不不少少谚谚语语如如“良良言言一一句句三三冬冬暖暖,恶恶语语伤伤人人六六月月寒寒”等等流流传传至至今今。在在说说话话时时,总总是是自自觉觉或或不不自自觉觉地地采采取取一一定定的的策策略略或或措措施施,目目的的都都是是为为了了使使

46、交交际际更更顺顺畅畅,使使自自己己的的行行为为更更符符合合社社会会规范。规范。人人们们在在进进行行言言语语交交际际行行为为时时,除除了了要要遵遵循循合合作作原原则则之之外外,也也需需要要遵遵循循礼礼貌貌原原则则;为为了了礼礼貌貌可可能能需需要要违违背背合合作原则。作原则。39礼貌原则的两个方面礼貌原则的两个方面1 Leech(1983)认认为为构构成成礼礼貌貌的的重重要要因因素素是是命命题题的的行行动动内内容容给给交交际际双双方方带带来来的的利利益益损损益益和和话话语语提提供供给给受受话话人人的的自自主主选选择择程程度度。利利益益损损益益是是由由话话语语的的命命题题内内容容决决定定的的,发发话

47、话人人话话语语的的命命题题内内容容越越有有利利于于受受话话人人,话话语语就就越越礼礼貌貌,反反之之就越不礼貌。如下面一组例句:就越不礼貌。如下面一组例句: 1 Peel these potatoes.1 Peel these potatoes.2 Hand me the newspaper.2 Hand me the newspaper.3 Sit down.3 Sit down.4 Look at that.4 Look at that.5 Enjoy your holiday.5 Enjoy your holiday.6 Have another sandwich.6 Have anoth

48、er sandwich.从从11到到66,受话人得到的利益递增,因而话语的礼貌程,受话人得到的利益递增,因而话语的礼貌程度递增,相反从度递增,相反从66到到11受话人的付出递增,话语的礼貌受话人的付出递增,话语的礼貌程度也因之递减。程度也因之递减。 40礼貌原则的两个方面礼貌原则的两个方面2话话语语提提供供给给受受话话人人的的自自主主选选择择度度则则是是由由话话语语表表达达的的间间接接程程度度决决定定的的,越越间间接接的的方方式式,发发话话人人的的强强迫迫程程度度越越小小,受受话话人人自自主主选选择择作作出出被被要要求求行行动动的的自自由由度度越越高高,因因而而话话语语的的礼礼貌貌程程度度也就

49、越高。如例句:也就越高。如例句:1 Answer the phone.1 Answer the phone.2 I want you to answer the phone.2 I want you to answer the phone.3 Will you answer the phone?3 Will you answer the phone?4 Can you answer the phone?4 Can you answer the phone?5 Would you mind answering the phone?5 Would you mind answering the ph

50、one?6 Could you possibly answer the phone?6 Could you possibly answer the phone?Etc.Etc.从从1到到6,话语的间接程度递增,话语的强迫力递减,受,话语的间接程度递增,话语的强迫力递减,受话人拒绝接受的自由度就越高,由此导致的话语的礼貌程度话人拒绝接受的自由度就越高,由此导致的话语的礼貌程度也越高,反之就越低。也越高,反之就越低。41(二)礼貌原则的内容(二)礼貌原则的内容利益损惠等级与话语间接等级各自独立产生作用,相互之间却也存在着冲突。命题内容有利于受话人的话语,如提供等行为,使用直接方式是礼貌的,相反,使

51、用太间接的表达方式,则显得发话人给予受话人的利益言不由衷,不够诚心。例如请受话人吃苹果,直接方式可以很礼貌,比如说:“来,吃一个苹果。”如果使用非常间接的方式,如“能赏赏脸请你吃一个苹果吗”,则反而有损于礼貌。以此为基础,Leech进一步提出了制约人际言语交际的六条礼貌原则,它们是: 1得体准则得体准则2慷慨准则慷慨准则3赞誉准则赞誉准则4谦逊准则谦逊准则5一致准则一致准则6同情准则同情准则42The The TactMaxim(a)(a)尽量少让尽量少让别人别人受损受损 Minimizethecosttoothers;(b)(b)尽量多让尽量多让别人别人得益得益 Maximizetheben

52、efittoothers。例例如如:“猜猜猜猜里里头头是是什什么么?”宋宋丹丹拍拍着着大大饭饭盒盒。“不不是是饺饺子子哪。哪。”宋丹又说。宋丹又说。肯定是饺子!但罗明明故意说:肯定是饺子!但罗明明故意说:“烙饼!烙饼!”“错了。饺子!错了。饺子!”宋丹一掀饭盒盖,露出了饺子那一个个宋丹一掀饭盒盖,露出了饺子那一个个可爱的耳朵。非让你错不可可爱的耳朵。非让你错不可典型的宋丹风格。典型的宋丹风格。(黑子阴影)(黑子阴影)1 1得体准则得体准则43TheGenerosityMaxim:(a)尽量少使自己得益 Minimize the benefit to self;(b)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Maxim

53、ize the cost to self。例:一对老夫妻在门口吵架,男的骂女的是尼秃子,女的骂男的是老滑头。对门的老头儿劝架了:“别骂啦,你们的水平比我差得远哩!”老头儿把帽子一脱,头上连一根毛都没有,油光光的。(陆文夫井)下面的例子表现的是典型的“文人相轻”,交际双方都是违反慷慨准则的。赵辛楣鉴赏着口里吐出来的烟圈道:“大材小用,可惜可惜!方先生在外国学的是什么呀?” 鸿渐没好气道:“没学什么。” 苏小姐道:“鸿渐,你学过哲学,是不是?”赵辛楣喉咙里干笑道:“从我们干实际工作的人的眼光看来,学哲学跟什么都不学全没两样。”“那么得赶快找个眼科医生,把眼光验一下;会这样看东西的眼睛,一定有毛病。

54、”方鸿渐为掩饰斗口的痕迹,有意哈哈大笑。(钱钟书围城)2 2慷慨准则慷慨准则44第第一一与与第第二二条条准准则则涉涉及及交交际际双双方方的的利利益益分分配配情情况况,适适用用于于指指令令性性和和承承诺诺性性言言语语行行为为(inimpositivesandcommissives)。例如:)。例如:1Youcanlendmeyourcar.2Icanlendyoumycar.3Youmustcomeandhavedinnerwithus.4Wemustcomeandhavedinnerwithyou.在在这这里里,2和和3是是发发话话人人付付出出,受受话话人人得得到到好好处处,表表现现得得礼礼貌

55、貌一一些些,而而1和和4叫叫受受话话人人付付出出,难难以以令令人接受。人接受。45TheApprobation(orflattery)maxim:(a)尽量少贬损尽量少贬损别人别人 Minimisedispraiseofothers;(b)尽量多赞誉尽量多赞誉别人别人 M Maximisepraiseofothers。例如:例如:“你说这齐大妈呵,你说这齐大妈呵,”冯小刚走过来,冯小刚走过来,“每回见她每回我就纳闷,每回见她每回我就纳闷,身子骨怎么就这么硬朗?精神头儿怎么就这么健旺?风吹雨打身子骨怎么就这么硬朗?精神头儿怎么就这么健旺?风吹雨打全不怕全不怕我羡慕您!我羡慕您!”“嗐,还不是打小

56、吃苦,摔打的。嗐,还不是打小吃苦,摔打的。”齐大妈笑得皱纹模糊了眉眼。齐大妈笑得皱纹模糊了眉眼。“要说人有活一百八十岁的要说人有活一百八十岁的我信。我信。”冯小刚还说。冯小刚还说。“可不,搁咱们国家这叫寿星,搁港台齐大妈就是人瑞了。可不,搁咱们国家这叫寿星,搁港台齐大妈就是人瑞了。”于观于观也帮腔。也帮腔。“得了小哥儿几个,留点好话文明日街上说去,大妈这已经没少听得了小哥儿几个,留点好话文明日街上说去,大妈这已经没少听蹭了。蹭了。”齐大妈美颠颠地拎了篮颤巍巍往外走。(王朔你不是齐大妈美颠颠地拎了篮颤巍巍往外走。(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一个俗人)北静王见他(宝玉)语言清朗,谈吐有致,一面又向贾政笑

57、到:北静王见他(宝玉)语言清朗,谈吐有致,一面又向贾政笑到:“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面前唐突,将来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面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雏凤清于老凤声凤声,未可量也。,未可量也。”贾政陪笑道:贾政陪笑道:“犬子岂敢谬承金奖,赖潘郡犬子岂敢谬承金奖,赖潘郡余恩,果如所言,亦萌生辈之幸矣。余恩,果如所言,亦萌生辈之幸矣。”3 3赞誉准则赞誉准则46TheModestyMaxim:(a)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少赞誉自己Minimisepraiseofself(b)尽量多贬低自己尽量多贬低自己 Maximisedispraiseofself。例如:例如:“你懂得真多。你懂得真多。”

58、“哪里,还是你懂得多。哪里,还是你懂得多。”“你懂得多。你懂得多。”“惭愧惭愧。惭愧惭愧。”“谦虚谦虚。谦虚谦虚。”“咱们别争了,这样下去没个完,您爱才我心领。咱们别争了,这样下去没个完,您爱才我心领。”“我真是诚心诚意夸你。我觉得跟你特说得来,特知音。我真是诚心诚意夸你。我觉得跟你特说得来,特知音。”“别别,我这人经不住夸。别别,我这人经不住夸。”“你老这么一味谦虚我要生气了,好像我夸你是害你似的。你老这么一味谦虚我要生气了,好像我夸你是害你似的。”“那就算我懂得多吧,其实我也觉得和你特谈得来特知音。那就算我懂得多吧,其实我也觉得和你特谈得来特知音。”“我特愉快。我特愉快。”“我也特愉快。我

59、也特愉快。”(王朔顽主)(王朔顽主)4 4谦逊准则谦逊准则47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要“抬”,要“尊”。如指谓自己或与己相关的事物: 寒舍、薄酒、犬子、小女、鄙人、贱内、在下、不才、拙荆、老朽、拙作。尊称别人是中国人交往中的传统习惯。对有官衔的人称职务,对长辈在称呼语前加“老”、“世”等字,如“老太太”、“老爷”、“老先生”、“世翁”等;对老师及夫人称“仙师”、“恩师”、“师母”、“师娘”等;对他人子女,在称谓语前加“令”、“贤”等,如“令媛”、“令郎”、“千金”等;另外用亲属称谓语称呼非亲属对象,也是较常用的尊称,如“师兄”、“世兄”、“

60、师弟”、“贤妹”等。随说话人的身份、地位、职业、性别、场合和所处时代而有不同的变化。如:表示地位:“朕、孤、寡”为皇帝自称谦语;“微臣、下官、小吏”等为官员的自称谦词;“小人、小民、民妇、草民”等为百姓的自称谦语;表示身份:“奴才、下人、小的”为仆人或佣人的自称谦语;“晚生、小弟、弟子、愚生”为学生自称谦词;表示性别:“妾、贱妾、奴家、贱妻”等为女性自称谦词;表示职业:“贫道、小道、贫僧”为僧道人自称谦语。48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甲:小小礼物,还望笑纳。 乙:别这样,送礼物我不能收,用不着,用不着。

61、甲:唉,又不是什么好东西,收下吧,收下吧。乙:好吧,我收下,让您破费了,下次别这样了。49第第三三与与第第四四条条准准则则侧侧重重于于对对自自身身和和交交际际对对方方的的评评价价,适适用用于于表表情情性性和和表表述述性性言言语语行行为为(inexpressivesandassertives)。例如例如1Whatamarvellousmealyoucooked!2Whatanawfulmealyoucooked!3A:Herperformancewasoutstanding!B:Yes,wasntit!(referringtotheperformanceofamusician)4A:Yourpe

62、rformancewasoutstanding!B:Yes,wasntit!1是赞誉受话人,显得有礼貌,而是赞誉受话人,显得有礼貌,而2则相反,贬低了受则相反,贬低了受话人,表现得无礼。话人,表现得无礼。3是赞扬他人,也是有礼貌的,而是赞扬他人,也是有礼貌的,而4中中B的回答是赞扬自己,违反了谦逊准则,是不礼貌的。的回答是赞扬自己,违反了谦逊准则,是不礼貌的。50TheAgreementMaxim:a. 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 Minimise disagreement between self and others;b. 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Maximise agreement between

63、self and others。TheSympathyMaxim:a. 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 Minimise antipathy between self and others;b. 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Maximise sympathy between self and others.5一致准则一致准则6同情准则同情准则51第第五五与与第第六六条条准准则则侧侧重重于于自自身身对对待待他他人人的的态态度度,适适用用于于表表述述性言语行为(性言语行为(inassertives)。例如:)。例如:1A:Itwasaninterestingexhibition,wasntit?B:No,itwasv

64、eryuninteresting.2A:Areferendumwillsatisfyeverybody.B:Yes,definitely.3Imterriblypleasedtohearthatyourcatdied.4Imterriblysorrytohearthatyourcatdied.1违违反反了了一一致致准准则则,而而2符符合合一一致致准准则则,两两句句的的礼礼貌貌程程度度就就迥然有别。迥然有别。3违反了同情准则的要求,显得过分而无礼。违反了同情准则的要求,显得过分而无礼。4则表达了对受话人的同情,是礼貌的言语。则表达了对受话人的同情,是礼貌的言语。52六准则概述六准则概述前前四四条

65、条准准则则具具有有两两两两相相对对的的性性质质,在在这这些些相相对对的的准准则则中中,Leech(1983:133)认认为为第第一一条条准准则则比比第第二二条条准准则则对对交交际际行行为为具具有有更更大大的的强强制制性性,第第三三条条准准则则也也比比第第四四条条准准则则更更具具有支配力。有支配力。在在这这六六条条准准则则里里面面,Leech又又认认为为次次则则a比比次次则则b重重要要,其其原因就在于负面礼貌比正面礼貌更被人重视。原因就在于负面礼貌比正面礼貌更被人重视。礼礼貌貌原原则则同同样样可可以以指指导导汉汉语语的的礼礼貌貌表表达达。在在名名利利的的分分配配方方面面,汉汉文文化化的的要要求求

66、就就是是约约己己利利他他,多多给给对对方方以以好好处处,包包括括物物质质上上的的实实惠惠和和精精神神上上的的喜喜悦悦与与荣荣耀耀,少少给给自自己己捞捞好好处处。在在涉涉及及个个体体的的评评誉誉方方面面,汉汉文文化化崇崇尚尚褒褒人人贬贬己己的的礼礼貌貌原原则则,尽尽量量褒褒扬扬他他人人,尽尽量量贬贬抑抑自自己己。对对待待他他人人则则要要尽尽可可能能表表示示赞同与同情。赞同与同情。53这这种种以以利利益益得得失失和和行行动动自自由由为为核核心心的的礼礼貌貌概概念念在在西西方方文文化化中中表表现现得非常突出,但却难以充分反映汉文化中礼貌的本质。得非常突出,但却难以充分反映汉文化中礼貌的本质。中中国国

67、人人的的礼礼貌貌感感受受侧侧重重于于情情面面或或体体面面的的损损益益,是是一一种种尊尊严严与与尊尊重重的要求,而不直接表现为利益得失和行动自由的要求。的要求,而不直接表现为利益得失和行动自由的要求。妨碍自由的强加不是构成礼貌危害的决定性因素。妨碍自由的强加不是构成礼貌危害的决定性因素。首先,强加方式是汉文化中非常普遍的一种使役方式。首先,强加方式是汉文化中非常普遍的一种使役方式。其其二二,汉汉文文化化的的特特质质可可以以容容忍忍强强加加,有有很很多多手手段段可可以以弥弥补补强强加加在在礼礼貌貌上上的的不不足足。如如上上下下有有别别,长长幼幼有有序序的的社社会会次次序序能能够够造造成成直直接接使

68、使役役方方式式的的合合法法使使用用和和地地位位低低微微者者的的正正常常接接受受。汉汉文文化化亲亲属属关关系系之之间间浓浓厚厚的的亲亲情情意意识识和和义义务务感感,能能够够自自然然地地接接受受直直接接使使役役方方式式,并并将将之之常常规规化化。工工作作关关系系讲讲求求直直接接、效效率率和和规规程程,可可以以将直接使役方式的使用合法化。将直接使役方式的使用合法化。再再者者,汉汉语语中中有有许许多多调调节节直直接接使使役役方方式式礼礼貌貌力力量量不不足足的的手手段段,如如使使用用礼礼貌貌性性的的词词语语以以及及解解释释理理由由等等,因因而而可可以以使使直直接接方方式式在在一一个普遍可接受的礼貌程度上

69、被使用。个普遍可接受的礼貌程度上被使用。礼貌原则与中国文化礼貌原则与中国文化1 154对对于于汉汉文文化化的的礼礼貌貌特特点点,顾顾曰曰国国(1992)曾曾总总结结了了五五条条礼礼貌貌准准则则,如如贬贬己己尊尊人人准准则则、“上上下下有有义义、贵贵贱贱有有分分、长长幼幼有有等等”的的称称呼呼准准则则、文文雅雅准准则则、求求同同准准则则与与德德、言言、行行准准则。则。礼貌原则与中国文化礼貌原则与中国文化2 255(三)礼貌原则与合作原则的关系 在在多多数数场场合合,合合作作原原则则跟跟礼礼貌貌原原则则并并不不能能完完全全兼兼顾顾。常常常常会会发发生生维维护护合合作作原原则则而而违违背背礼礼貌貌原

70、原则则或或维维护护礼礼貌貌原原则则而而违违背背合合作作原原则则的的情情况况。例例如如维维护护礼礼貌貌原原则则而而违违背背合合作作原原则则的的情情况:况:骑了十几公里的自行车,又过了吃晚饭的时间,李老师饿了。骑了十几公里的自行车,又过了吃晚饭的时间,李老师饿了。“李老师,请在这里吃个便饭吧。李老师,请在这里吃个便饭吧。”“不,不。不客气。我吃过饭来的。不,不。不客气。我吃过饭来的。”“您是说吃过午饭吧?您是说吃过午饭吧?”“晚饭,晚饭。晚饭,晚饭。”可是肚子里咕噜噜一响。(张洁他有什么可是肚子里咕噜噜一响。(张洁他有什么病?)病?)又如:又如:A:WellallmissBillandAgatha

71、,wontwe?B:Well,wellmissBill.56也有说话人和听话人由于交际目的不同,各自遵循和违背的原则正好相反的情形。例如:“陈幺妹同学,既然你回来了,就不妨一块儿听听。我的意见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连您自己都觉得不一定正确,干嘛还要说呢?”李老师怔了一怔,还是说了下去。(同上)57(四)礼貌原则与会话含义 过渡的礼貌或“生硬的礼貌也会引出会话含义学生:哎呀,老师,实在对不起,真不好意思打扰您。能不能麻烦您给我看看这个句子的时态是不是有问题妈妈:小强,能不能麻烦你下次不要把东西到处乱丢好不好?又如:方鸿渐问鲍小姐:“你行李多,要不要我送你下船?”鲍小姐疏远地说:“谢谢你!不用

72、劳你驾,李先生会上船来接我。”方鸿渐顾不得人家笑话,放下杯子跟出去。鲍小姐头也不回,方鸿渐唤她,她不耐烦地说:“我忙着呢,没工夫跟你说话。”(钱钟书围城)58练习使用语用原则分析下面的几组对话,(1)“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2)那大嫂看着手中的车票,眼里含着热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笑了笑,心想这大嫂真有意思,大概还想还钱呢,就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陈广生等人民的勤务员)59(3)“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

73、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到好报,说必然的遭毒打。你”“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60第三节言语行为 一、一、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的言语行为理论(一)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言语行为理论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来的。 20世纪30年代,逻辑实证主义的学说盛行。这一学说认为

74、逻辑语义的真值条件是言语理解的中心。 1955年,奥斯汀在美国哈佛大学作了一个题为论言有所为(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的系列讲座发表,表示了对逻辑实证主义学说的怀疑,提出了言语行为的理论。61(一)陈述句二分说(一)陈述句二分说叙述句叙述句constatives和施为句和施为句performatives1、叙述句:揭述事物状态或陈述某事实,有真假之分2、施为句:以言行事施为句并不是为了作出真假的陈述。例如:(1)公司去年亏损30万。(陈述 )(2)我感谢你为我提供了一个就业的机会。(进行感谢 )(3)我劝你不要辞职。(进行劝告 )(4)我宣判你服10年苦役。(

75、作出宣判 )(5)我保证明年聘你为教授。(作出许诺 )后期取消二分理论,提出统一的言语行为理论。后期取消二分理论,提出统一的言语行为理论。62(二)言语行为三分说(二)言语行为三分说1奥斯汀认为言语行为并不是单一的行为,而是由若干复杂的次言语行为组成的,需要一个包括所有言语行为的、更为全面的理论。奥斯汀区分出三种不同的言语行为:以言述事的述事行为、以言行事的行事行为、以言成事的成事行为。 说话人说出一个句子,同时包含三种言语行为。例如:说话人说出“我明天一定来。”这句话,就是以言述事以言述事。而说话人说出这句话,是在作出承诺,就是以言行事以言行事。听话人得到了说话人的允诺,感觉放心了,这就是以

76、言成事以言成事。 63(二)言语行为三分说(二)言语行为三分说21 1以言述事行为以言述事行为 the locutionary act即说出某事the act of“saying something”借助发声行为,发出语言表达式,发出符合某种语言的语音、语法的表达式,包含词汇、语法和语调。2 2以言行事行为以言行事行为 the illocutionary act即说话人要用他说的话干什么事。在说出某事中存在的行为,存在一定的语力(illocutionary force)如:在说“我明天来”中我做了一个许诺。 3.以言成事行为以言成事行为the perlocutionary act在听话人、说话

77、人或其它人的思想、感情、行动上产生的影响。如:通过说“我明天来”作出一个许诺,我使我的朋友们放心。值得注意的是,成事行为是带有听话人的一定的主观性的,因此它有可能是多变的,施行同样的一种行事行为,有时可能会收到不同的言后之果。64(三)以言行事行为的类型(三)以言行事行为的类型 1、裁决型:verdictives 对事实或价值作出裁决,如:Convict assess,value diagnose analyse。2、行使型:exercitives:行便权力、权利或施加影响。Appoint order command claim,urge,dedicate。3、承诺型commissives说话

78、人对一定行为承担义务promise,purpose,swear,bet,guarantee。4、行为型:Behabitives 对别人过去和当前的行为、命运表明态度,范围较宽。如:表道歉:apologize,感谢thank,同情 sympathize,态度dont mind,问候welcome,希望bless。5、阐释型:expositive 阐述观点,引导争论,说明用法和范围。deny,affirm,state。65二、Searle 的批评 评价:评价:Searle认为上述五分法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66三、三、Searle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一)对言语行为的抽像切分(一

79、)对言语行为的抽像切分修改Austin的三分说,形成四分,其中心是施事行为。1、发话行为utterance act说出单词、句子的行为。2、命题行为propositional act通过指称rcferring和表述predicating来形成命题。3、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4、成事行为perlocutionary act67命题内容与施事之力命题内容与施事之力命题内容与施事之力可以分离,同一命题内容在不同的命题内容与施事之力可以分离,同一命题内容在不同的语境里具有不同的施为之力。如:语境里具有不同的施为之力。如:a.山姆经常吸烟。(断言)山姆经常吸烟。(断言)b.山姆经常吸

80、烟吗?(提问)山姆经常吸烟吗?(提问)c.山姆,你要经常吸烟。(命令、建议)山姆,你要经常吸烟。(命令、建议)d.愿山姆经常吸烟。(祝愿)愿山姆经常吸烟。(祝愿)命题都是命题都是“山姆(指称)吸烟(表述)山姆(指称)吸烟(表述)”一句话的施为之力可通过词序、重读、语调、标点符号、一句话的施为之力可通过词序、重读、语调、标点符号、语气等手段来表明,称为功能指示装置。语气等手段来表明,称为功能指示装置。讲出一个命题内容必定能实施一个行为,但并非的言语讲出一个命题内容必定能实施一个行为,但并非的言语行为都要通过命题内容来实施。如:行为都要通过命题内容来实施。如:“Hello”,“MyGod”。68(

81、二)言语行为的构成规则(二)言语行为的构成规则1、规则的两种类型:、规则的两种类型:调调节节性性规规则则(或或制制约约规规则则)regulativerules:调调节节独独立立存存在在于于规规则则之之外外的的行行为为,如如礼礼仪仪规规则则、交交通通规规则。则。构构成成性性规规则则constitutiverules:遵遵守守构构成成规规则则本本身身就就产生了某种行为,违反了规则行动便不存在。产生了某种行为,违反了规则行动便不存在。692、言语行为的四大构成规则、言语行为的四大构成规则一个言语行为均由四大构成规则构成(1)命题内容规则,propositional content rule涉及言语行

82、为所表达的命题。(2)预备规则preparatory rule涉及一个言语行为合适地实施的前提条件成先决条件,准备性条件。(3)真诚规则sincerity rule涉及说话人实施言语行为的真正状况(4)本质规则essential rule是一个言语行为的意图实质。四个规则可应用到全部的具体言语行为类型之中。(何兆熊P101)70(三)对言语行为的分类(三)对言语行为的分类 1、分类的依据:、分类的依据:(1)行为目的即一个行为的意图实质,与本质条件一致(2)词语与世界之间的适从方向(3)表达的心理状态与真诚规则一致712、五大类别、五大类别(1)断言行为)断言行为Assertives目的:对某

83、种情况的真实性作出承诺。目的:对某种情况的真实性作出承诺。适从向:话语适应于客观现实适从向:话语适应于客观现实心理状态:相信。心理状态:相信。Assert,state,swear,quess72(2)指令类行为)指令类行为Directives目的:说话人试图要听话人做某事适从向:现实世界运动词语心理状态:愿望want动词:命令、请求、建议、提醒、劝告、邀请、嘱咐。包括Austin列入的行为类和行使类。命题内容:听话人实施某个未来行为。73(3)承诺行为)承诺行为commissives目的:说话人对将要实施的某种行为承担义务。适从句:现实适应词语。真诚条件:意图intention命题内容:说话人

84、将要实施某种行为。动词:许诺、提供、拒绝、答谢、发誓、保证、计划 74(4)表态行为)表态行为Expressives目的:对命题内容中所表明的某种事态表达说话人的某种心理状态。适从句:无。命题内容:说话人或听话人有某特性动词:道歉、感谢、恭维、祝贺、问候、吊唁、欢迎、哀悼。75(5)宣告行为)宣告行为Declarations目的:使客观事实与所表达的命题内容一致。适从句:现实适从话语真诚条件:零动词:安排、命令、宣告、公布。附类:阐述性宣告representative declaration,有断言类特征,要真实地作出判断,又要作出裁决。如球场裁判、法官判决等。评价:76(四)间接言语行为(四

85、)间接言语行为1、定义:“通过实施另一种施事行为的方式来间接实施的某一施事行为,后者叫首要施事行为primary illocutionary act,前者叫次要施事行为secondary illocutionary act,又叫字面语力。2、分类: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根据句子的句法形式,按习惯可以立即推导出的间接言语行为,习语论。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靠推理才能理解的间接言语行为。773、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解、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解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合作原则(背景知识,思维推理能力背景知识,思维推理能力)78第四节会话结构和信息结构一、会话结构一、会话结构会话是由一个以上的人参加的交替

86、说话的言语交际活动。会话结构就是会话的构成形式。一般分为总体结构和局部结构两类。总体结构指一个完整的会话活动在展开过程中依照交际要求所形成的功能模式;局部结构则指交际者交替发话这一合作活动所形成的轮番说话的功能组合方式,包括话轮、话轮对和分支系列。(一)话轮、话轮对与分支系列1 1话轮话轮话轮(turn)是会话局部结构中的最小单位,它指一个说话者在会话过程中从开始说话起直到停止说话或者被别人打断、替代为止所说的话。 79第四节会话结构和信息结构2话轮对话轮对话轮对是由不同的交际者各自所说的两个或多个话轮交替组合构成的一个引答结构。一般情况下,一次只有一个人说话;说完以后,另一个人才接着说,其间

87、隔时间一般在一两秒钟之内。这种轮流发话的过程就形成话轮对。 话轮与话轮之间的转换常出现在会话的“转换关联位置”(transition relevance place)上,这个“转换关联位置”(简称TRP)指一个话轮单位可以识别的终止位置。 80第四节会话结构和信息结构3分支系列分支系列在话轮对中,常常出现重叠、打断、停顿、沉默或修正等现象。这种现象好比是节外生枝,所以称为分支系列。例如:(1)周华来剧院办公室开结婚介绍信,在门口遇到了方波。“哟,周华,干嘛来啦?”方波高声打着招呼,热情得有些做作。 “开信。” “结婚?”“你怎么知道?” “我也是来开这信。” “陶莉莉?”方波深深呼吸了一口气,

88、稍顿,“陶莉莉。”开了信出来,周华说:“陶莉莉现在挺红的。”“我不是因” “当然不是。”周华打断他,一笑,“我也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你们双喜,事业、爱情,祝贺你们,祝贺你们的圆满。”(王海鸰、王朔爱你没商量)81第四节会话结构和信息结构有时候说话人在话轮结束时可用某种方式来终止谈话。例如:(2)“你不会喜欢那里的。”“我不知道。”她啜口茶,还是很平静。“不过我实在不想再这样拖下去了。没什么意思不要问我什么叫有意思。”(李黎西江月)第二话轮的“她”不愿意所谈的话题继续下去,用了一种制止提问的话语方式来达到目的,使所谈话题不能继续下去。 82第四节会话结构和信息结构(二)话题与话题转换在话语交

89、际中,话题是重要因素之一,交谈就是由它引发从而继续或中断、承接或转换、推进或结束的。 话题转换在很多场合是为了使话语交际得以持续而不至于中断(中断应是指交际双方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交谈之后,尽管双方或其中一方有继续交谈的意向,但由于某种外在或内在的原因,使得交谈不可能继续下去,以至形成话语交际进程中的空白),因此可以说,话题转换在很大程度上是交际双方为了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的外在表现,转换成功则促成话语交际的继续,人际关系的维持,反之则导致话语交际的中断,人际关系的损害。 83第四节会话结构和信息结构从使成者方面说,发话人和受话人都有可能转换话题;就致成方式来看,大致上表现为间接转换、直接转换、强

90、制转换、自然转换、主动转换、被动转换、无意转换等。1间接转换间接转换发话人提出话题,受话人迎合原话题进入交际,持续几个回合后,抛开原话题而转换出新话题,从而使自己由受话人囿于原话题转换为发话人引出新话题。例如新星中顾小莉提出话题:(5)“我要想得到一个东西,就非要得到它不行!”小莉任性地甚至有点儿凶残地说。这凶狠和她的活泼、可爱,简直不是一个人。 “要是有人妨碍你得到它呢?”“那我非想办法除掉她不行!” 李向南心中一震。可怕的性格。他决定不再谈这样瘮人的话题了。他笑了笑:“你看这河没有?”他指了一下雨雾茫茫中湍急的河水,“我小时候就尽在这河水里玩儿。” “是吗?”小莉一下高兴地笑了84第四节会

91、话结构和信息结构2直接转换直接转换受话人在答语中对发话人提出的话题不是迎合,而是直接避开原话题,再提出新话题,使对方失去“制话”优势。例如:(6)“明楼,人家旁的村都往开分哩,咱们村怎不见动静?”“干大,不要急嘛!咱集体搞了多少年,一下子就能分个一干二净?这几天两个组麦地快翻完了吗?”明楼转了话题问老汉。(路遥人生)直接转换与间接转换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在回答话题的答语中以新话题直接取代原话题,使原话题不能展开;后者是在原话题展开了几个回合之后再转换出新话题。 85第四节会话结构和信息结构3强制转换强制转换当参加者在三人以上的场合时,间接受话人(即不是正在与发话人直接交谈的那个受话人)中的一个强

92、行取得发话人身分,以强制转换话题介入直接交际。例如:(8)“妈,再说,你入党为什么?都要退休了,入了党有啥用?”范丹妮又冷言冷语地讽刺道。“我是信仰。”做母亲的这一句是讲得明确的。“你信仰什么?马列主义?你从来没弄懂过马列主义,哼,当了几十年的政治牺牲品!”“我怎么当政治牺牲品了?”吴凤珠停住手,蹲在那儿抬起头,很生气地问。“好了,我的好凤珠,好女儿,你们都别吵了!”范书鸿哄劝着,平息着,“丹妮,你又要出去啊?”他这样问,是为了转移话题(柯云路夜与昼)86第四节会话结构和信息结构4自然转换自然转换交际双方都有强烈的交谈意向,关系融洽,角色分配恰当,使得话题得以在双方之间自然转换。这种场合多是轻

93、松的漫谈或闲聊。 5主动转换主动转换发话人积极引发话题,以保证自己始终立于主动地位。例如:(9)我不认识他,他面容憔悴,自称小K,稍寒暄几句,他便焦急地把话题转向他所关切的问题上。他说:“您写的文章我都看过。”我说:“谢谢,多是急就之事,粗糙。”(李宏林八十年代离婚案)87第四节会话结构和信息结构6被动转换被动转换发话人提出的话题使受话人无从合作或不愿合作,从而使发话人自己陷入尴尬、困窘、难堪的被动境地,于是转换话题以摆脱被动,重新争取主动,维持交际。例如:(11)“唉,”范书鸿轻轻叹口气,摘了眼镜,擦了擦,重新戴好,看着林虹问道:“你爱人现在在那儿?”“我?”林虹含笑看看范书鸿,微微摇摇头。

94、还是涉及到自己了。“你还没结婚?”范书鸿有些意外地睁大眼。“我结过婚,又离了。”林虹坦然、平静地说。“噢”范书鸿不自然地点点头,一瞬地尴尬。他太唐突了。“你看我家挤成什么样了,”他转移话题,环指了一下整个房间。(同上)88第四节会话结构和信息结构7无意转换无意转换发话人提出话题后,受话人不是正面迎合或否决,而是以哼哼哈哈的类语言作答,以至发话人在无意中失落原话题而转换话题。例如:(12)“江岩松,你倒是应该记住人家马力桥,你们一块儿插队时,他可是真的救过你的命啊!”鲁鸿说道,“嗳,你可要报答人家,马立桥现在想调回北京,你帮帮忙!”“啊”江岩松只是谨慎地、不经意地笑了笑。这是使话题最不引人注意地

95、滑过去的方法。鲁鸿的话果然又滔滔地说下去了:“我也没想到我会有今天!手里十万、二十万地进出着,七、八个公司聘着我”(同上)89第四节会话结构和信息结构二、信息结构二、信息结构话语交际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双方彼此传递信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也就是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 在思维的过程上,通常都是把已知的信息作为表述的基础或出发点,把未知信息作为表述的核心,从已知的信息向新的信息扩展;从信息结构上看,说话人发出的信息一般包含已知信息和新信息两部分,在正常情况下,交际总是从已知信息出发,然后引入新信息的,因此,“已知信息新信息”就是常见的一种信息结构模式。 90第四节会话结构和信息结构

96、(一)已知信息与新信息就一般陈述句而言,已知信息或称旧信息指说话人认定他所传递的信息是听话人已知的。相应地,未知信息或称新信息指说话人认定他所传递的信息是听话人未知的。如甲告诉乙:“小王走了。”其中“小王”是已知信息,即甲认定乙已知“小王”是谁。“走了”是新信息,即甲认定乙不知小王“走了”。 但就特指疑问句而言,情况恰好相反。特指疑问句中的已知信息是说话人已知的,新信息是说话人未知的,并且认定听话人是已知的。如甲问乙:“小王去哪儿了?”对于说话人甲来说,其中“小王去(某个地方)了”是已知信息,“哪儿”是未知信息。而且甲认定乙知道“哪儿”的所指。 91第四节会话结构和信息结构所谓已知信息、未知信

97、息,是以说话人的主观认定为标准的,而不是以听话人客观上是否已知为标准的。 例如:(13)“革命革命,革过一革的,你们要革得我们怎么样呢?”老尼姑两眼通红的说。“什么?”阿Q诧异了。“你不知道?他们已经来革过了!”“谁?”阿Q更其诧异了。“那秀才和洋鬼子!”(鲁迅阿Q正传92第四节会话结构和信息结构就信息结构的形式而言,一般来说,已知信息往往放在话语前部,即所谓主位(theme)部分;新信息往往放在话语后部,即所谓述位(rheme)部分。例如,“客人来了”和“来客人了”两句话,信息结构不同,所传递的信息也有所不同。“客人来了”中,“客人”居于话语的主位,说话人和听话人都已知来的是哪位客人,是已知

98、信息;而“来客人了”中,“客人”居于话语后部,说话人和听话人都不知道来的客人是哪一位,是新信息。 93第四节会话结构和信息结构(二)焦点与焦点突显焦点是话语的表达重心或者说表达的重点。在会话结构中,说话人传递的信息强度最高的部分就是焦点。焦点的基本形式标志是句子的重音位置。如特指问句里的疑问词代表疑问所在,是疑问的焦点。例如:(14)A:谁来的电话? B:你说谁来的电话?为焦点的存在提供背景知识的是预设(presupposition)。预设是发话人为了保证自己话语的合适性,在组织话语时对会话双方的背景知识所做的假设。已知信息一般不能成为交际的兴趣中心,因此,焦点一般不是已知信息,预设才是已知信

99、息。从它们与信息结构的关系上看,由于句子的信息结构遵循从新到旧的原则,因而焦点一般是句子末了的一个成分,即句末重音所在。 94第四节会话结构和信息结构跟问句有疑问点一样,肯定句或否定句也常常有一个位于句末的肯定或否定的焦点。例如:(15)我知道他的经历经历。(经历)(16)我没问他的经历经历(只谈了谈现在的情况)但如果句子里有对比重音,肯定或否定的焦点就会移到这个重音上。例如:(17)我知道他的详细详细经历。(不是一般经历)(18)我没问他的详细详细经历。(只知道他在农村里呆过)(19)我问问过他的经历。(不是他主动告诉我的)(20)我没问问他的经历。(是他自己告诉我的)95第四节会话结构和信

100、息结构在现代汉语中,由于对比焦点所表示的信息经常在上文中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引入了,因而不像常规焦点那样容易把握,这样就需要用某种标记方式加以突显,这就是焦点突显。如“是”字,例如“是小王昨天迟到了。”“我是刚刚听到的消息。”“我给他的书是两本。”还有“连”字,例如“连小孩儿都懂这个道理。”“连水都喝不上一口。” 此外像表示强调的副词“就”、“只”、“都”、“也”等也可以起到标记作用。例如:(22)我就一个弟弟。(23)他只学过日语。(24)(连)处长都没有小车,何况我一个小科长!(25)(连)一个字也没记住。 96第五节预设一、预设一、预设“预设”(presupposition)和“前提”(pr

101、econdition)原本是同义词,但是作为科学术语,二者已经有了分工。“前提”用于逻辑学的推理中。例如:(1)a.所有哲学系的学生必修逻辑课b.他哥哥是哲学系的学生c.他哥哥必修逻辑课d.他有哥哥a和b是c的前提,c是由a和b推出的结论。但a和b不是c的预设。预设是从话语自身推知的。d才是c的预设。又如:(2)a.他曾经在机关工作过b.他现在不在机关工作从a可以推出b,b是a的预设。97(一)预设的逻辑特征预设具有特定的逻辑特征,可以用真值条件来描述:A预设B,当且仅当:A真则B真,A假则B真;B真则A或真或假,B假则A非真非假。例如下面的例子中A预设B,或者说B是A的预设: 真 A 他知道

102、小王来了。真 假 假 ? B 小王来了。 真 真 真 假98(二)预设的语用特征但是,这种逻辑真值条件不能完全说明预设的特征,还应该从语用上说明预设的特征。预设最基本的语用特征是,当预设是假的时,包含该预设的语句就是不合适的。例如,祈使句、疑问句以及表示宣告、承诺等意义的语句,也可以包含预设。可是从逻辑的角度讲,这些类型的语句是没有真值的,因此无法用真值条件来断定是否包含预设,而根据预设的语用特征则可以断定。 99(三)预设触发语1预设往往是由话语中某些特定的词语引发出来的,这些引发预设的词语称为预设触发语 presupposition trigger。常见的预设触发语有以下几类:1动词性预设

103、触发语。例如:(4)小王认识到自己犯了错误。(预设:小王犯了错误)(5)小李学会了下棋。(预设:小李以前不会下棋)(6)老张戒了烟。(预设:老张以前抽烟)(7)请把门关上。(预设:门是开着的)2副词性预设触发语。例如:(8)老师又布置了一篇作文。(预设:老师布置过作文)(9)今天更冷了。(预设:昨天冷)100(三)预设触发语23代词性触发语。例如:(10)谁来了?(预设:有人来了)(11)你买什么?(预设:你买东西)4修饰性、限定性预设触发语。例如:(12)在比赛中他发挥了应有的水平。(预设:有比赛;他有一定水平)(13)他的电脑出了故障。(预设:他有电脑)(14)他上大学以前就结了婚。(预设

104、:他上了大学)101第六节 指示语点击链接 指示语102第七节 语用学与相关学科1语用学作为语言学领域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跟语义学、社会语言学、修辞学都有相当密切的关联或交叉,但也有它自身的特征。 就语用学跟社会语言学的关系而言,社会语言学一般以一个社会内部的言语共同体的语言状况为研究对象,把言语交际活动看作一种社会行为,重在研究言语行为规范与其他行为规范的相互差异,揭示形成差异的社会根源、地位、作用、特征、表现,而语用学只研究交际活动本身语言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尤其是语境决定的价值。 103语用学与相关学科2 从语用学跟修辞学的关系来看,二者的研究中心都是语言运用,但第一,研究目的不同。修辞学往往是规范的、实用性的,注重修辞技巧;而语用学则是解释的,目的在于分析语言运用的活动,建立意义解释理论,寻找语言运用的规律。第二,研究方法不同。修辞学主要运用归纳的方法,如修辞格的确立、语言变异的表现方式等;语用学则以理论解释和推理分析为特色。第三,研究兴趣和学科传统不同。修辞学以辞格、句子、词语的交际特色、语体风格等为具体研究对象,语用学则以言语行为、会话结构、预设、含义、指示语、信息结构等为具体的研究对象。 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