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章第2课时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章第2课时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2课时群落的结构课时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群落的演替1一个池塘中的各种鱼和植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一个池塘中的各种鱼和植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提示提示】生物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生物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提示提示】丰富度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丰富度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3一般情况下,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越高一般情况下,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越高()【答案答案】cabd1概念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 代替的过程。代替的过程。2类型类
2、型(1)初生演替初生演替概念:一个概念:一个 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被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 、火山岩、火山岩、 上进行的演替。上进行的演替。过程过程祼岩阶段祼岩阶段 苔藓阶段苔藓阶段 灌木阶段灌木阶段森森林阶段林阶段(2)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弃耕农田、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弃耕农田、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
3、替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和和 进行。进行。另一个群落另一个群落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彻底消灭了彻底消灭了沙丘沙丘冰川泥冰川泥地衣阶段地衣阶段草木植物阶段草木植物阶段繁殖体繁殖体速度速度方向方向1下列属于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是下列属于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是()A种群种类的多少种群种类的多少B种群密度的大小种群密度的大小C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和劣势种群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和劣势种群D种群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种群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解析解析】A、C、D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种群密度为种群最基本的属于
4、群落水平上的研究,种群密度为种群最基本的特征,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特征,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答案答案】B2松林防治松毛虫的常用方法有招引灰喜鹊和施放松毛虫白僵病菌。灰松林防治松毛虫的常用方法有招引灰喜鹊和施放松毛虫白僵病菌。灰喜鹊及白僵病菌与松毛虫的关系分别为喜鹊及白僵病菌与松毛虫的关系分别为()A竞争和共生竞争和共生B捕食和共生捕食和共生C捕食和寄生捕食和寄生 D寄生和捕食寄生和捕食【解析解析】灰喜鹊能捕食松毛虫,两种生物之间为捕食关系,松毛虫白僵灰喜鹊能捕食松毛虫,两种生物之间为捕食关系,松毛虫白僵病菌则生活在松毛虫体内,两者为寄生关系。病菌则生活在松毛虫体内,两者为寄生关系
5、。【答案答案】C3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解析解析】动物的水平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食物的分动物的水平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食物的分布。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有关,阳生植物分布在上层,阴生植物分布在底布。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有关,阳生植物分布在上层,阴生植物分布在底层,动物的垂直分布主要
6、与植物的分层及其栖息方式和食物来源有关。层,动物的垂直分布主要与植物的分层及其栖息方式和食物来源有关。【答案答案】D4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述,正确的是()A火灾过后的草原发生着初生演替火灾过后的草原发生着初生演替B弃耕后的农田会发生次生演替弃耕后的农田会发生次生演替C人类活动不会改变群落自然演替的进程人类活动不会改变群落自然演替的进程D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是使生物多样性降低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是使生物多样性降低【解析解析】火灾过后的草原发生的是次生演替。人类活
7、动会改变演替的速火灾过后的草原发生的是次生演替。人类活动会改变演替的速度和方向。正常情况下,演替的结果是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度和方向。正常情况下,演替的结果是使生物多样性增加。【答案答案】B5正误判断正误判断(1)(2011海南高考海南高考T24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2)(2011大纲全国高考大纲全国高考T4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提示提示】任何群落都有分层现象。任何群落都有分层现象。(3)(2012南通模拟南通模拟T12D)群落中垂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自然资源
8、的充分利群落中垂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用 ()6某地实施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变为林地。科研人员对林地植被某地实施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变为林地。科研人员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发现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发现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生态位重叠(即两个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见表中数据即两个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见表中数据)变化变化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1)耕地逐渐过渡为林地的过程属于耕地逐渐过渡为林地的过程属于_。(2)在调查该林地山桃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在调查该林地山桃
9、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_法。法。(3)据表中数据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据表中数据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_。造成。造成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群落演替、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影响物种本题主要考查关于群落演替、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影响物种分布的非生物因素的知识。某地实施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变为林地。分布的非生物因素的知识。某地实施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变为林地。耕地逐渐过渡为林地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在调查该林地山桃的种群密度时耕地逐渐过渡为林地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在调查该林地山桃的种群密
10、度时应采用样方法,因为植物比较适合此方法。据表中数据可知,阳坡群落物种应采用样方法,因为植物比较适合此方法。据表中数据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油松和刺槐,因为这两种植物其数量比较多。阳坡和阴坡,中竞争最激烈的是油松和刺槐,因为这两种植物其数量比较多。阳坡和阴坡,一个向阳,一个是阴面,所以造成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的主要非生物因一个向阳,一个是阴面,所以造成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素是阳光。【答案答案】(1)群落演替群落演替(或次生演替或次生演替)(2)样方样方(3)油松和刺槐阳光油松和刺槐阳光1(2011山东基本能力山东基本能力)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一
11、般理解为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一般理解为“互相依存,互惠互利互相依存,互惠互利”。下列存在共生关系的是。下列存在共生关系的是()A亲鸟与其雏鸟亲鸟与其雏鸟B豆科植物与链球菌豆科植物与链球菌C北极熊与海豹北极熊与海豹D牛与其胃肠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牛与其胃肠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解析解析】亲鸟与其雏鸟间的关系是种内关系;豆科植物与链球菌关系亲鸟与其雏鸟间的关系是种内关系;豆科植物与链球菌关系为种间关系,但二者没有构成共生关系;北极熊与海豹之间为种间关系,为种间关系,但二者没有构成共生关系;北极熊与海豹之间为种间关系,但二者也没有构成共生关系;牛胃肠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与牛之间构成了但二者也没有
12、构成共生关系;牛胃肠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与牛之间构成了共生关系,牛为这些细菌提供栖息的场所和营养物质,而这些细菌帮助牛共生关系,牛为这些细菌提供栖息的场所和营养物质,而这些细菌帮助牛消化摄取胃中的纤维素。消化摄取胃中的纤维素。【答案答案】D2(2012广州模拟广州模拟)谚语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反映的种间关系是()A竞争竞争B共生共生C寄生寄生D捕食捕食【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本题主要考查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苗多欺草,草多欺苗苗多欺草,草多欺苗”中的中的“苗苗”与与“草草”是为了抢夺共同的资源是为了抢夺共同的资源(阳光等阳光等)和空间等
13、,因此两者之和空间等,因此两者之间构成了竞争关系。间构成了竞争关系。【答案答案】A1.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和意义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和意义(1)原因:生物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都与环境中的生态因素有关,垂原因:生物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都与环境中的生态因素有关,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的适应。(2)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2群落演替的类型比
14、较群落演替的类型比较3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A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B影响因素不同影响因素不同C起始条件不同起始条件不同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解析解析】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起始条件不同,初生演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起始条件不同,初生演替是在从未有过生物或存在过生物却被彻底消灭了的原生裸地上发生的替是在从未有过生物或存在过生物却被彻底消灭了的原生裸地上发生的生物演替。生物演替。【答案答案】C4(2011盐城检测盐城检测)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
15、叙述正确的是是()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C该群落演替是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该群落演替是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在在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而没有水平结构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而没有水平结构【解析解析】采伐后的森林演替为云杉林的过程为次生演替;人为干扰发采伐后的森林演替为云杉林的过程为次生演替;人为干扰发生生的动态变化仍属于群落的演替;云杉林群落有垂直结构,也有水的动态变化仍属于群落的
16、演替;云杉林群落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平结构。 【答案答案】C 1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在近几年的新课标高考中考查的次数较多,如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在近几年的新课标高考中考查的次数较多,如2011年海南高考年海南高考T24、安徽高考、安徽高考T6、江苏高考、江苏高考T17,2010年海南高考年海南高考T19。2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是生物群落的核心内容,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是生物群落的核心内容,2013年的高考中可能年的高考中可能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考查。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考查。(2011安徽高考安徽高考)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
17、,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具体分析如下:此题考查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具体分析如下:【答案答案】B自然群落演替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在解题时应明确以下几点:
18、自然群落演替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在解题时应明确以下几点:1从能量看,总生产量逐渐增加,表现为群落内有机物质总量从能量看,总生产量逐渐增加,表现为群落内有机物质总量(包括包括生物体的有机物质和非生物的有机物质生物体的有机物质和非生物的有机物质)增多,无机营养物从生物体外转增多,无机营养物从生物体外转到生物体内。到生物体内。2从结构看,营养结构更复杂,物种更丰富,空间结构更复杂,稳定从结构看,营养结构更复杂,物种更丰富,空间结构更复杂,稳定性更强。性更强。3从生活史看,生物个体增大,生活周期从短到长,从简单到复杂,从生活史看,生物个体增大,生活周期从短到长,从简单到复杂,生态位变窄。生态位变窄
19、。实验实验18.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实验原理实验原理(1)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2)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进行采集、调查。(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3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2)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收集
20、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避高温和趋湿性来收集。避高温和趋湿性来收集。(3)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4)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5)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1(2010安徽高考安徽高考)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群(甲、乙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网口内径50 cm,网身长,网身长145 cm,
21、网目孔径,网目孔径0.169 mm)各随机取样各随机取样3次,调查结果如表次,调查结果如表(单位:个单位:个)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的种群密度小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的种群密度大的种群密度大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的种群密度小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的种群密度大【解析解析】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物种的种类越多,物种丰富
22、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物种的种类越多,丰富度就越大,故乙类群的丰富度大于甲类群。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丰富度就越大,故乙类群的丰富度大于甲类群。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甲类群和乙类群相比,物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甲类群和乙类群相比,物种4的种群密度在甲的种群密度在甲类群中较小,物种类群中较小,物种7的种群密度在乙类群中较小。的种群密度在乙类群中较小。【答案答案】C1实验目的实验目的设计一个生态缸,观察这一人工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演替情况。设计一个生态缸,观察这一人工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演替情况。2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的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成
23、分进行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的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型生态系统,其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型生态系统,其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它会发生群落的演替。的,它会发生群落的演替。3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按按100 cm70 cm50 cm的标准制作生态缸框架。的标准制作生态缸框架。(2)在生态缸内底部铺垫花土和沙土,花土在下面,一边高,一边低;沙在生态缸内底部铺垫花土和沙土,花土在下面,一边高,一边低;沙土在上面,沙土层厚土在上面,沙土层厚510 cm。在缸内的低处倒入水。在缸内的低处倒入水。(3)将收集或购买的动物和植物放在生态
24、缸中。将收集或购买的动物和植物放在生态缸中。(注意:动物的个体不要太注意:动物的个体不要太大,数量不要太多大,数量不要太多)(4)封上生态箱盖。将生态缸放置在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封上生态箱盖。将生态缸放置在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免阳光直接照射。(5)每一天观察一次生态缸内的生物种类与数量变化,并且进行记录,连每一天观察一次生态缸内的生物种类与数量变化,并且进行记录,连续观察一星期。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到表中。续观察一星期。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到表中。4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水族箱必须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水族箱必须放置于室内通风、光
25、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射。(2)组成成分: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成分: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3)各生物成分的数量不宜过多,以免破坏食物链。各生物成分的数量不宜过多,以免破坏食物链。2将一个在光下保持稳定的小生态瓶,移入黑暗中保持较长时间,该将一个在光下保持稳定的小生态瓶,移入黑暗中保持较长时间,该生态瓶的变化是生态瓶的变化是()瓶中的生物总量增加瓶中的生物总量增加系统的总能量在开始时最大系统的总能量在开始时最大演替将发生,最后达到稳态,保持能量流动演替将发生,最后达到稳态,保持能量流动演替将发生,但最后所有生物将死亡演替将发生,但最后所有生物将死
26、亡ABC D【答案答案】D1(2011大纲全国高考大纲全国高考)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解析解析】 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27、所有的群落都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所有的群落都具有。如草坪中地表动物和植被栖息动物的分布均属于分层现象。具有。如草坪中地表动物和植被栖息动物的分布均属于分层现象。【答案答案】A2(2011海南高考海南高考)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解析解析】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
28、,优势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优势种在不断变化,故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次生演替的速度较初生演替种在不断变化,故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次生演替的速度较初生演替的快。包括围湖造田在内的人类活动均影响群落的演替过程。的快。包括围湖造田在内的人类活动均影响群落的演替过程。 【答案答案】D3(2011海南高考海南高考)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
29、之亦然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解析解析】甲、乙之间具有捕食关系,其中被捕食者不会因为捕食者的甲、乙之间具有捕食关系,其中被捕食者不会因为捕食者的灭绝而灭绝,灭绝而灭绝,A项错;生物之间的基因的突变并不是相互影响的,项错;生物之间的基因的突变并不是相互影响的,C项错;项错;即使种群数量稳定,也会因为突变或重组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
30、即使种群数量稳定,也会因为突变或重组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D项错。项错。【答案答案】B4(2011江苏高考江苏高考)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的是()A. 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
31、无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解析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发现,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不同,其差由表中数据可发现,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不同,其差异反映了群落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异反映了群落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不是水平结构特征不是水平结构特征),是自然选择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项结果,故选项A、B错误。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蝶类错误。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蝶类种数随之减少,说明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的气候特征密切相关,种数随之减少,说明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的气候特征密切相关,故选项故选项C错误,选项错误,选项D正确。正确
32、。【答案答案】D5(2010海南高考海南高考)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有关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解析解析】据图中数据可以看出,据图中数据可以看出,40年间,物种数量增加,灌木和乔木年间,物种数量增加,灌木和乔木的出现使群落的垂直和水平结构发生变化,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发的出现使群落的垂直和水平结构发生变化,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答案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