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课件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92262926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PPT 页数:169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9页
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课件(1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袁 荃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其基本内容是培养物流管理应用性人才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物流中心的基础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好必要的基础。配送中心的布局和选址配送中心规划配送中心物流设备与技术配送中心作业管理配送中心绩效管理第一节 配送中心概念第二节 配送中心的类型、功能与作用第三节 配送中心的现状及发展经典案例1:百胜餐饮物流成功运作之路经典案例2:GY医药公司在物流配送方面存在的问题n授课方式:理论课n课时安排:4课时n教学目的、要求:掌握:配送的涵义;配送中心的类型;配送中心的功能理

2、解:配送中心定义;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概念了解:仓库与配送中心区别n教学重点及难点:配送的含义;配送中心的类型及功能一、配送中心的定义“配送中心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需要者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配送中心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贷)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或供应的现代流通设施”。“配送中心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需要者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是一种物流结点,

3、它不以贮藏仓库的这种单一的形式出现,而是发挥配送职能的流通仓库,也称作基地、据点或流通中心,配送中心的目的是降低运输成本、减少销售机会的损失,为此建立设施、设备并开展经营、管理工作”。“专门从事配送工作的物流据点称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是直接与顾客相联系的末端据点”。 从供应链的角度,我们将配送中心视为“在典型的物流系统中,离开生产线的产成品首先会暂时存放于某一地点,最后被运送到离市场较近的某处,这里就是配送中心”。二、与配送中心相关的概念 比较模式种类储存周期现代化程度针对角度反应速度仓库长低设施慢配送中心短高功能快物流中心短高宏观快一、配送中心的类型1根据配送中心的设立者分类 制造商型配送

4、中心 批发商型配送中心 零售商型配送中心 专业配送中心2根据配送中心的服务范围分类 配送中心的服务范围是由其服务半径决定的,配送中心的服务半径就是指“配送中心所服务的需求点的地理覆盖范围” 城市配送中心 区域配送中心 3根据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 从配送中心的定义来看,配送中心有仓储、加上、流通等功能,而每个配送中心都会有所侧重,根据各配送中心所强调功能的不同 储存型配送中心 流通型配送中心 加工型配送中心三、物流配送中心的作用1配送中心有助于企业降低销售环节的物流成本2配送中心有助于企业电子商务业务的开展3配送中心可以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扩大产品的 市场占有率4配送提高了物资利用率和库存周转率5

5、配送完善了干线运输中心的社会物流功能体系6配送对于整个社会和生态环境来说,也起着重要 的作用四、物流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的要求1建立现代化物流要以规范化为前提2配送中心的现代化要求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3配送中心的现代化是实现物流的高速化的保障4配送中心的现代化是建立在适合自身运营特征的 基础上的一、物流配送中心的形成原因货运量迅速增加运输方式的多样化和运输工具的发展道路交通发展的因素物流成本降低因素城市经济发展的因素科学技术发展的因素贸易形式变化的因素二、国外连锁商业配送中心日本“西友”公司是一家实行正规连锁的综合性大型零售企业,有店铺206座,职工2万人,为了满足遍及全日本的连锁店铺销售需要,

6、西友公司建立了八处配送中心,承担本公司以及邻近地区其他店铺的进货、集配和送货任务,其中最大的东京府中配送中心要供应130个店铺。这些配送中心都受公司物流部的直接领导,拥有常温,低温储藏设施及运输工具,为本公司连锁店无偿服务,为公司外的店铺送货要收取费用。通过配送中心向各地店铺发送的商品分为两类:一部分是基本商品,包括日常用品,大约占总数的85%。另一部分是特性商品,如北海道多雪,防寒及雪上活动的用品需求较多,再如一些带有历史文化传统特征的商品,大约占总数的15%。日本国土不大,又具有发达的高速公路网络,为物流的畅通创造了有利条件。从位于东京的府中配送中心,用大吨位的集装箱卡车和冷藏车向各地的分

7、中心送货,除运离日本本土的冲绳外,其他地区当日都可到达。各地配送中心为店铺送货就更加方便及时了。为营业方便起见,运输大都在夜间进行,将商品送到店铺门前。国外连锁商业配送中心具有如下特点:政府利用政策来规划和投资物流业,使连锁商业的配送中心在建设中受益非浅配送系统规模大,配送中心数量多。配送中心呈现多样化和高效率的物流结构。为各连锁店铺提供优质服务是配送中心的经营目标之一。流通加工成为配送中心的重要功能。物流作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是配送高效率的基础。三、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现状物流基础设施的“瓶颈”现象物流模式粗放, 供需不平衡依然存在物流整合协调能力受到宏观环境的制约主要内容n物流系统优化的概述n物

8、流系统优化的应用领域n物流系统优化的基础理论与计算方法n优化方法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难点分析n授课方式:理论课n课时安排:4课时n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物流系统优化的概念;优化方法在选址决策中的应用;规划论;排队论;分析优化方法在物流管理的应用理解:物流系统优化的基本思路;优化方法在物流运作管理中的运用;库存论;优化方法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难点分析了解:物流系统优化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对策论;解析方法、启发式方法与仿真方法n教学重点及难点:物流系统优化的概念;优化方法在选址决策中的应用;规划论;排队论;库存论第一节第一节 物流系统优化概述物流系统优化概述一、物流系统优化的概念n物流系统优化是

9、指依据所提出的物流管理优化方案,通过对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计划与控制,使物流组织或物流系统提高实现其物流目标能力的过程。n具体地说,是使物流组织或物流系统不断地降低物流成本,更好地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过程。二、物流系统优化的基本思路分析并研究问题明确决策目标建立优化模型收集数据参数确定计算方法提出优化方案初步运行并评价修改需要修改运行得出最优方案第二节 物流优化的应用领域 一、优化方法在选址决策中的应用 物流网络设计通常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要进行网络分析。通过网络分析,确定网络要素和相互的关系,比如配送中心的位置、分销地点和数量、供应商的数量和位置等;第二步是优化设计,采用有关数学模型或采用

10、其他方法进行优化决策分析;第三步是组织实施网络设计方案。局部物流网络设计 全局物流网络设计二、优化方法在物流运作管理中的运用 运输管理 物料管理制定最优运输计划:运输工具的选择使用与调度制定最优配送计划:VRP 采购与供应库存决策:库存控制的方法与策略。三、物流优化的其他应用领域第一层次:配送中心的产品进货计划第二层次:营销策略与产品的市场需求特征第三层次:产品的进货价格第三节 物流优化的基础理论与计算方法 一、规划论 例2-1: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 大宗物资调运,如原材料等在全国有若干生产基地,根据以后的交通网络,制订调运方案,将这些物资运到各消费地点,且总运费最小。用数学语言描述如下: 已知

11、有m个生产基地,Ai (i=1,2,m)可供应某种物资,其供应量分别为ai(i=1,2,m),有n 个销地Bj (j= i=1,2,n), 其需要量分别为bj ( i=1,2,n),从Ai至Bj 运输单位物资的运价(单价)为cij ,这些数据汇总于产销平衡表和单位运价表中。 产销平衡表 单位运价表若用表示从Ai到Bj的运量,在产销平衡的条件下,要求得到总运费最小的调运方案,可求解以下数学模型:这就是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可用单纯行法的简化方法表上作业法来解答二、排队论排队论(queueing theory), 或称随机服务系统理论, 是通过对服务对象到来及服务时间的统计研究,得出这些数量指标(等

12、待时间、排队长度、忙期长短等)的统计规律,然后根据这些规律来改进服务系统的结构或重新组织被服务对象,使得服务系统既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又能使机构的费用最经济或某些指标最优。排队论研究的内容有3个方面:统计推断,根据资料建立模型;系统的性态,即和排队有关的数量指标的概率规律性;系统的优化问题。其目的是正确设计和有效运行各个服务系统,使之发挥最佳效益。三、库存论研究物资储备的控制策略的理论。又称存储论。存储物资是为了协调供应(生产)和需求(消费)之间关系的一种措施。例如工厂与商店就必须考虑原材料和商品的库存量,库存太少可能造成停产或脱销,库存太多则造成积压,这些都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因此库存管理

13、是现代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1915年F.哈里斯最早建立了“经济订货”模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库存理论和各种模型与策略有了较大的发展。库存论的模型与以下几个要素有关:需求方式。即库存物资的输出方式。补充方式,即物资的输入方式。有关生产、库存、订货、缺货的费用。存贮策略。这里可以控制的是输入方式,控制订货时间和订货数量,形成库存控制的策略。常用的策略有经济批量策略、(、S)策略和(、Q)策略即订货点策略等。四、对策论例2-4:某厂用三种不同的设备 加工三种不同的产品 。已知三种设备分别加工三种产品时,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由表2-4给出。 出现负值是由于设备的消耗大于创造出的价值。在

14、上述条件下,求出一个合理的加工方案。五、解析方法、启发式方法与仿真方法所谓解析方法,是指像线性规划、运输问题、动态规划那样能通过对模型的解析,求出最优解的方法。启发式方法能对现实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描述,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满意解,但不能保证是最优解。物流系统仿真是将成本、运输方式与运输批量、库存容量与周转等要素以合理的数量关系加以描述,编制计算机程序进行模拟运行,通过对模拟结果评估分析,选出最优的方案。 第四节第四节 优化方法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难点优化方法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难点分析分析 一、优化方法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二、优化方法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难点分析对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的理解与

15、把握优化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技术物流优化方案的有效实施与不断改进主要内容n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概述n物流配送中心单设施选址方法n物流配送中心多设施选址方法n授课方式:理论课n课时安排:4课时n教学目的、要求:掌握: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选址的决策步骤;精确重心法;分级评分法;因次分析法理解:选址因素的进一步探讨;多设施选址最优规划方法;积点法了解:仓库与配送中心区别基本解析法;配送中心选址的启发式方法n教学重点及难点: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基本解析法;精确重心法;因次分析法第一节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概述一、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一)社会环境因素 要充分考虑运输费用的大小。 要能实现准时运送 新建物

16、流配送中心要能很好地适应商品的特性(二)自然环境因素 地质条件 气象条件 地形条件 水文条件(三)经营环境因素 经营环境 物流费用 商品特性 服务水平(四)基础设施状况 交通条件 公共设施状况(五)其他因素 土地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要求 周边状况二、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决策步骤(一)收集整理历史资料(二)选定备选地址(三)优化备选地址(四)优化结果复查(五)确定最终方案三、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因素的进一步探讨三、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因素的进一步探讨第二节 物流配送中心单设施选址方法一、基本解析法 基本解析方法考虑影响因素较少,模型简单,主要适用于单个物流中心选址问题。二、精确重心法 选址时,在生产成本中运

17、输费用占有较大的情况下,由一个工厂向多个配送中心或仓库发货,或由一个配送中心或仓库向多个销售点运货,都适宜于采用精确重心法。应用此方法时运输费用等于货物运输量与运输距离以及运输费率的乘积。第三节 物流配送中心多设施选址方法一、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多设施最优化规划方法(1)不能超过每个工厂的供货能力;(2)所有产品的需求必须得到满足;(3)各仓库的吞吐量不能超过其吞吐能力;(4)必须达到最低吞吐量,仓库才可以开始运营;(5)同一消费区需要的所有产品必须由同一仓库供给。(二)运输规划方法 实际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个多层次物流配送中心网络若干年前已经建成,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用户及其需求发生了很

18、大的变化,需要对这个网络进行布局调整,重新分派各子配送中心的配送范围以及配送量。对于工厂供应多个需求点(仓库、工厂、配送中心和销售点)的问题,通常用线性规划法求解更为方便,可以同时确定多个设施的位置,其目的也是使所有设施的生产运输费用最小。在相应约束条件下令所求目标函数为最小,二、配送中心选址的启发式方法(一)CFLP法(Capacitated Facility Location Problem) CFLP法是用线性规划中的运输规划法确定各配送中心的市场占有率,求出配送分担地区的重心,再用混合整数计划法来确定场址的建设位置。当配送中心的能力有限制,而且用户的地址和需求量以及设置多个配送中心的数

19、目均已确定的情况下,可采用CFLP法,从由多个物流配送中心组成的配送系统的备选地点中选出总费用最小的物流配送中心。 其基本步骤为:首先设定物流配送中心的备选地点,然后在保证总运输费用最小的前提下,求出各暂定物流配送中心的供应范围。然后再在所求出的供应范围内分别移动物流配送中心至其他备选地点,以使各供应范围的总费用下降。当移动每个物流配送中心的地点都不能继续使本区域总费用下降时,则计算结束;否则,继续移动物流配送中心到新地点,并求其的供应范围,重复以上过程,直到费用不再下降为止。(二)Cluster法 Cluster法的基本思路是先将物流配送中心定位在各个需求点,然后通过对需求点进行组合以降低物

20、流配送中心的数目,并根据组合后的需求点的几何重心安排新的配送中心地址,直到总费用不再降低为止三、 物流网络选址的其他方法综合因素评价法 综合因素评价法是一种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根据各影响因素重要性的不同对方案进行评价、打分,以找出最优的选址方案。 综合因素评价法具体包括分级评分法、积点法、因次分析法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对各选址影响因素根据其不同的影响程度分别考虑,综合评价各个影响因素,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方案更加可行。(一)分级评分法 第一步,针对设施选择的基本要求和特点,列出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第二步,根据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分别规定相应权重。 第三步,对每个方案进行审查,并按每个因素

21、的优劣排出各个方案中该因素的等级系数。 第四步,把每个方案的每个因素的等级系数与权重乘积相加,得出每一个方案的总分数,所有方案中总分数最高者最佳。例:对某一设施的选址有A,B,C,D四种方案,影响选址的主要因素有有7项,设每个因素在方案中的排对等级为A,E,I,O和U五个等级。现设定:A=4分,E=3分,I=2分,O=1分,U=0分。各原始数据及评分结果如下表所示。(二)积点法 第一步,确定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范围最好在515个之间。 第二步,确定某一备选方案可能得到的最高积点。通常总最高积点为500或1000点。 第三步,确定每一因素的最高积点。确定原则是将某一备选方案中各因素按重要性排列,

22、积点数与因素重要性成正比,各因素的最高积点数之和等于该方案总最高积点数。 第四步,针对每一因素,比较各备选方案,依次给予适当的积点。注意赋予积点时,该因素要按照优劣不同赋予不同积点数,并且最佳方案中该因素的值不能超过上面所确定的最高限度。 第五步,就每一备选方案,可将其每一个因素的所得积点数相加,总积点至最高者最佳。 积点法与分级评分法很相似,只是在对每一因素赋值时略有不同,积点法要求按因素优劣程度的比例分配积点,这一点比分级评分法的相应做法更客观一些。(三)因次分析法 例:某公司拟建一个配送中心,有三处待选场址A、B、C,重要经济因素年总成本分别为375、360、365,非经济因素主要考虑政

23、策法规、气候因素和安全因素。就政策而言,A地最宽松,B地次之,C地最次;就气候而言,A地,B地相平,C地次之;就安全而言,C地最好,A地最差。据专家评估,三种非经济因素比重为0.5,0.3和0.2。要求用因次分析法确定最佳场址。第一节 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流程n授课方式:理论课n课时安排:4课时n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物流系统优化的概念;优化方法在选址决策中的应用;规划论;排队论;分析优化方法在物流管理的应用理解:物流系统优化的基本思路;优化方法在物流运作管理中的运用;库存论;优化方法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难点分析了解:物流系统优化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对策论;解析方法、启发式方法与仿真方法n教学重点

24、及难点:物流系统优化的概念;优化方法在选址决策中的应用;规划论;排队论;库存论第二节 物流配送中心系统规划设计的原则系统工程原则价值工程原则软件先进、硬件适度的原则发展的原则第三节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分析方法一、物流配送中心功能模组(一)实体功能模组(二)信息功能模组二、顾客需求分析三、物流作业流程分析(一)一般常态性物流作业进货作业:包括车辆进货、卸载、点收和理货等内容。储存保管:包括入库和调拨补充等内容。拣货:包括订单拣取、分货和集货等内容。发货:包括流通加工、品检、点收和装载等内容。配送:包括车辆调度、路线安排和交货等内容。 仓储管理:包括盘点、抽盘、移仓与储位调整和到期品处理等内容。(二

25、)非常态性物流作业 退货:包括退货卸载、点收、责任确认,退货良品、瑕疵品和废品处 理等内容。 换补货:包括误差责任确认,零星补货拣取、包装和运送等内容。 配送:包括车辆出入管制、停泊,容器回收、空容器暂存、废料回收处理等内容。四、作业区域布局分析(一)仓储区的储运量规划1. 周转率估计法年运转量计算 估计周转率估算仓容量 估计宽放比2. 商品送货频率估计法年运转量计算 估计工作天数计算平均出货单日的储运量 估计送货频率 估算仓容量估计宽放比(二)拣货区的储运量规划 年出货量计算 估计各产品类别出货天数 计算各产品平均出货天数的出货量 ABC分析 ABC交叉分析(三)物量平衡分析 第四节 物流配

26、送中心规划方案评估第一节 物流配送中心的平面规划一、关联性分析 (一)定性关联图(二)定量从至图二、配送中心内货物流动路线分析(一)货物种类与数量的分析1. 将所处理商品的种类按出、入库批次顺序进行整理,并根据运营时的作业进行分类;2. 设定所分类的每种商品的作业量;3. 对于商品的种类和作业,用横坐标P表示种类,纵坐标Q表示数量,按处理量的大小顺序排列成为曲线,并绘制图。(二)货物流动路线的分析 一般新建的配送中心,按以下的流程进行业务活动:接收货物检验货物进货分类暂时保管按订单分拣配货捆包分类发货场暂存发货。三、平面区域布置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物流配送中心空间规划物流配送中心空间规划一 配送

27、中心区域空间规划的基本要素二、 存储区空间规划(一) 存储方式(二)计算存储的面积需求(三) 多层高托盘地面存储系统面积需求(四) 使用托盘货架储放(五) 货架存储区域的货架排列三、进出货区的作业空间规划(一)进出货码头配置形式的规划 码头设施位置能使车辆快速安全地进出配送中心,不产生交叉会车; 码头尺寸须尽可能兼顾主要车辆规格; 选用码头设备使作业员能安全地装卸货物; 规划码头内部暂存区,使货物能有效地在码头与存储区之间移动。(二)码头规划与设计要素(三)码头分类 1. 按出入口的配置分类2按码头与仓库的位置关系分类3按码头与作业方式的关系分类直线式和锯齿式(以月台形式划分)地面式和平台式(

28、以月台高度划分)尾端卸货和侧部卸货(以车辆的卸货位置划分) (四) 进出货平台的规划(1)内围式(2)齐平式(3)开放式(五) 月台数量的计算 (六)仓储区的作业空间规划(七)拣货区的作业空间规划1. 储存区与拣货区共享托盘货架的拣取模式2. 储存区与拣货区共享的零星拣货模式 (1)流动货架的拣货模式 (2)一般货架的拣货模式 (3)利用积层式货架的作业模式3. 储存与拣货区分开的零星拣货模式4. 分段拣取的少量拣货模块(八)集货区的作业空间规划(九)行政劳务区的空间规划(十)库区作业空间规划四、 配送中心作业区规划时的注意事项(一)进货。进货车辆数和车种类型,进货数量(吨数、箱数、托盘数等)

29、和各商品部门的品种数,不同单位的交货点数。(二)检验。货单张数,每张货单商品种类数和箱数,缺货数量及出错率。(三)库保管。不同保管条件(温度和商品特性),所保管的数量(箱数和单品保管数)和商品的品种数。(四)分拣。每月订货件数,每周顾客数,每天订货截止时间,每时间段中的货箱分拣和计件分拣,每张订单品种及件数、个数等。(五)流通加工。不同季节中注明商品个数,必要的顾客数,按照商品分组注明品种数,不同店铺组套的个数,按进货店铺数进行分类。(六)捆包、发货。发货托盘数,发货的箱数,装箱发货数,单品发货数,发货方向数,发货汽车辆数及路线等。(七)退货。退货数量,退货需用汽车数量,退货地点数等。(八)信

30、息处理。(九)其他作业。捆包、废弃材料处理、集装箱清洗等。第一节 进货作业第二节 储存作业第三节 搬运作业第四节 订单处理第五节 拣货与补货作业第六节 配货作业第七节 送货作业第七节 直接转运一、进货作业的基本流程进货作业包括把货品等物资做实体上的领取,从货车上将货物卸下、开箱,检查其数量、质量,然后将有关信息书面化等一系列工作。在进货作业流程中,要确定进货目标的内容,它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掌握货物的到达日期、品种、数量;(2)预先计划临时存放位置;(3)尽可能准确预测送货车的到达日程;(4)配合停泊信息协调进出货车的交通问题;(5)为了方便卸货及搬运,计划好货车的停车位置。二、进货流

31、程安排(一)进货流程安排的原则(1)多利用配送车司机卸货,以减少公司作业人员,避免卸货作业的拖延;(2)尽可能平衡停泊码头或车站的配车调用,例如按进出货需求状况制订配车排程,或分散安排部分耗时的进货作业,尽量避开进货高峰期;(3)尽可能将多样活动集中在同一工作站,以节省必要的空间;(4)在进货高峰期使货品能维持正常速率的移动;(5)码头、车站至储区的活动应尽量保持直线流动;(6)依据相关性安排括动,以达到距离最小化;(7)详细记录进货资料,以备后续存取核查;(8)尽量使用同样的容器,节省更换容器的时间;(9)在进出货期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货品搬运及储存。二、进货流程安排(一)进货考虑的因素(1)

32、进货对象及供应厂商的总数、地理分布、交通运输情况;(2)进货车种与车辆台数;(3)商品种类与数量;(4)商品的形状、特性(包括散货、单元的尺寸及重量、包装形态、有无危 险性、托盘堆放的可能性、人工搬运或机械搬运、产品的保存期等);(5)每一车的卸(进)货时间;(6)进货所需的工作人员数;(7)配合储存作业的处理方式;(8)在进货时间内流经的车辆数调查。三、货物编码(一)货物编码的原则(1)简易性:编码结构应尽量简单,长度尽量短,这不仅便于记忆,也可以节省机器存储空间,减少代码处理小的差错,提高信息处理效率;(2)单一性:每一个编码只对应一种货物;(3)完全性:每种货物都有一种代码表示;(4)充

33、足性:采用的文字、记号或数字应足够用来编码;(5)一贯性:编码要统一,有连贯性;(6)适应性:编码应尽可能反映商品的特点,易于记忆、暗示或联想;(7)可扩充性:为未来货物的扩展及产品规格的增加留有扩充的余地,使其可因需要而自由延伸,或随时从中插入;(8)组织性:编码应有组织性,以便存档或查找账卡及相关资料;(9)应用性:管理计算机化已成为目前趋势,编码应与计算机配合;(10)分类展开性:若货物过于繁多、复杂,使得编码庞大,则应使用渐近分类的方式来进行编码。三、货物编码(二)货物编码的方法(1)顺序码。顺序码又称流水编号法,即将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按顺序往下编码,常用于账号及发票编号等。在少品种

34、多批量配送中心也可用于货物编码,但为了使用方便,常与编码索引配合使用。(2)分组编码。分组编码方法是按货物特性将数字组成多个数组,每个数组代表货物的一种特性的编号方法。例如,第一组代表货物的种类,第二组代表货物的形状,第三组代表货物供应商,第四组代表货物尺寸等。至于每一个数组的具体位数应视实际需要而定。(3)数字分段码。把数字进行分段,每一段数字代表具有同一共性的一类货物。(4)实际意义编码。实际意义编码,指按照货物的名称、重量、尺寸、分区、储位、保存期限或其他特性等实际情况来编号。此方法的优点在于通过货物质编号就可知货物的内容及相关信息。(5)暗示编码。用数字与文字的组合进行编号,编号本身虽

35、不直接指明货物的实际情况,但却能暗示货物的内容。此法容易记忆又不易让外人知道。一、储存作业的内容(一)计划管理储存计划一般包括入库计划、出库汁划、保管养护计划、劳动力组织计划和储存费用计划等内容。(二)入库管理入库工作是储存业务活动的开始,也是储存作业管理的重要环节。货物入库是根据入库计划和供货合同规定进行作业的。一、储存作业的内容(三)在库管理货物在库保管作业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提高仓库利用率。根据不同商品的性能、包装形状,采用不同的堆码方法,正确使用堆码工具,改进堆码技术,充分利用货位空间。(2)分区分类,合理摆放。根据储存商品的不同品种、规格、特点和要求,合理划分保管区,不同货物

36、适当存放在相应货位。(3)固定货位,统一编号。推行货位管理制度,把储存货物按储存地点、排列位置,采用统标记,顺序编号,并绘制仓库平面图。(4)建立相应的盘点制度。仓库针对大宗货物管理难的特点,要建立相应的盘点制度,其内容包括货物盘点的方式、盘点的程序、盘点职责和要求以及盘点发现问题的处理办法。根据具体内容应逐一执行,力求做到仓库内所有货物“账、卡、物”三一致,达到万无一失的目的。一、储存作业的内容(四)出库管理出库时仓库一般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核对出库凭证。仓库发货员根据出库凭证,仔细核对出库货物的品种、规格、数量及其有关事项,经核对无误后方能发货。防止发生差错,保证发货的正确性。()备货

37、。核对完毕无误后,按出库单备齐货物,准备出库。()核对实物。按出库单所列出的货物,一一核对,如无问题,再行付货,完成出库任务。()登账。登账是货物出库作业的最后一道工序,在发货完毕之后,仓库管理人员根据有效的发货凭证,确实做好发货登记工作。为了提高登账工作质量,必须做到“日账日清”,为编制仓库货物统计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储存作业安全管理(一)劳动安全()制度化开展劳动安全条例的教育与学习、考核。()对业务操作的机械设备和设施经常检查和维修保养,严格遵循使用者、维修保养者和检查者分离制度,并切实做好相关记录()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业务安全操作技能竞赛以及业务安全操作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重

38、时可以采取相应行政手段,直至消除隐患。二、储存作业安全管理(二)治安保卫()建立和完善仓库出入库制度和日常安全检查制度。()经常性、制度化开展法制宣传。()加强库区的巡逻检查。()仓库内部重要部位和存放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的场所,要指定专人负责并加强检查。()仓库管理人员一旦发现货物有任何异状应当立即组织检查,并做好现场记录,直到弄清为止。()重要库房应配备电子报警装置,应用现代科技手段确保仓库安全。二、储存作业安全管理(三)消防保卫()建立消防设备和系统,保障消防通道、安全门、走道畅通无阻。()加强防火宣传和教育,普及灭火基本科学知识。()任何形式的明火或明火操作,必须经消防部门或安全部门审

39、查批准,并配置防火安全措施,方能实施。()加强火种管理,严禁任何形式的火种进入库区。()保护电器设备的完整性,对避雷和静电装置要经常检查,工作结束后要切断所有电源。()发生任何火警和爆炸事故,必须立即通知公安消防部门,认真调查事故原因,严肃处理事故责任者,直至追究刑事责任。三、储存作业组织()空间组织:空间组织是指确定储存保管作业过程在空间的运动形式,即划分作业及确定它们在一定平面上的布置,以求得劳动对象在空间上运动的路线最短,避免往返运转。()时间组织:时间组织是研究劳动对象(储存物品)在整个储存保管过程中所处的各个阶段,如何在时间上得到合理的安排,保证作业连续不断地进行,并且尽可能地消除和

40、减少工人和设备的停工时间。四、储存作业经济指标(一)货物储存量指标(1)吞吐量。是指一定时期内货物实际进出仓的吨数。它反映仓储工作的强度,并影响和决定其他指标。它取决于仓库的面积、设备和劳动力等因素。可分为月、季、年吞吐量。 吞吐量总入库量+总出库量(吨期)(2)单位面积储存量。是指仓库每平方米的实际储存面积所储存货物的吨数。它反映仓库利用程度。由于受所存货物的影响,所以这一指标必须结合具体商品进行考核。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面积储存量日平均储存量仓库实际面积。四、储存作业经济指标(二)货物储存质量指标()平均货物保管损失。这是指按平均储存每吨货物计算的保管损失金额。货物保管损失的计算范围包括:

41、因保管养护不善造成的商品霉变残损、丢失短少、超定额损耗及不按规定验收入库或错收错付等造成的损失。 平均保管损失计算期保管损失总额同期平均存储量()仓库利用率。这是衡量和考核仓库储存面积利用程度的指标。是反映仓库管理工作水平的主要质量指标之一。这一指标的考核,可以反映货物储存面积与仓库实际面积的对比关系以及仓库面积利用的合理程度,它为有效使用仓容,提高仓库利用率提供了量化依据。 仓库利用率货物堆放占用面积仓库实际面积 四、储存作业经济指标(二)货物储存质量指标()货物损耗率。这是指货物在库保管期间自然损耗量占该种货物入库量的比率。货物损耗率可反映货物在库保管与在库养护的实际状况。通过对比,可以促

42、使保管养护人员尽量采用降低商品损耗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仓耗。 货物损耗率货物消耗金额平均库存货物金额 100()平均收、发货时间。这是指收、发每笔货物(即每一张出入库单据上的货物)平均所用时间。它是一项反映存储劳动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指标。制定和考核平均收、发货时间的目的,是为了缩短仓库收、发货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和仓库使用率,加速商品和资金的周转速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平均收、发货时间收、发货时间总和收、发货总笔数(小时笔)四、储存作业经济指标(三)人均工作量 收发货物吨数计算期平均收发货吨数同期平均收发货人数收发保管吨数计算期平均储存量同期平均收保管人数(四)平均保管费用 平均保管费用计算

43、期保管费用金额同期平均储存量(元吨)一、搬运作业的指导原则(一)降低搬运作业次数的原则(二)提高搬运活性的原则(三)集装单元化原则(四)移动距离(时间)最小化原则(五)机械化原则(六)系统化原则(七)利用重力的原则(八)搬运的顺畅原则二、搬运作业合理化(一)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1)尽量减少搬运次数2)包装要适宜3)提高被搬运物料的纯度4)缩短搬运作业的距离(二)充分利用重力(三)提高搬运活性二、搬运作业合理化(四)合理组织搬运作业设备1)确定搬运任务量2)根据搬运任务和装卸设备的生产率,确定搬运设备需用的台数和技术特征3)根据搬运任务、搬运设备的生产率和需用的台数,编制搬运作业进度计划4)下达搬

44、运作业进度计划,安排劳动力和作业班次5))统计和分析装卸作业成果,评价搬运作业的经济效益(五)合理安排搬运作业过程一、订单处理含义从接到客户订单开始到着手准备拣货之间的作业阶段,称为订单处理。通常包括订单资料确认、存货查询、单据处理等内容。2)根据搬运任务和装卸设备的生产率,确定搬运设备需用的台数和技术特征二、接受订货(一)传统订货方式1)供应商派巡货员前一天先到客户处询查需补充的货物,隔天再予以补货2)口头订货 3)传真订货 4)邮寄订单 5)业务员跑单接单二、接受订货(二)电子订货方式1)订货簿或货架标签配合手持终端机及扫描器2)POS(Point of Sale,销售时点管理系统)订货3

45、)订货应用系统三、客户信用的确认(一)客户代号或客户名称输入(二)订购项目资料输入四、货物数量及日期的确认(二)电子订货方式1)订货簿或货架标签配合手持终端机及扫描器2)POS(Point of Sale,销售时点管理系统)订货3)订货应用系统五、订单形态确认(一)一般交易订单(二)间接交易订单(三)现销式交易订单(四)合约式交易订单(五)寄库式交易六、订单价格和加工包装确认七、设定订单号码八、存货查询和存货分配(一)存货查询(二)存货分配九、设定订单号码(一)订货单(二)送货单一、拣货作业含义拣货作业是配送作业的中心环节。所谓拣货,是依据顾客的订货要求或配送中心的作业计划,尽可能迅速、准确地

46、将商品从其储位或其他区域拣取出来的作业过程。二、拣货在配送中心作业中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提高对顾客服务的质量,要求从以产品最少损坏、缩短业务处理时间、进一步提高拣货准确性为出发点,必须重视订单拣货。三、拣货作业的原理和方法(一)鼓励整盘整箱拣货(二)在存储区拣货(三)尽可能减少和合并拣货任务(四)成批处理订单,减少整个行走时间1) 单一订单拣货2)分区拣货3)成批拣货(五)建立前台和后备的分拣区域(六)平衡不同分拣位置的拣货活动,减少拥挤(七)排序拣货地点,减少往返行走时间(八)设计拣货车辆四、补货作业补货作业一般是指配送中心内部补货,是在整货区、自动化立体仓库向零货区的补货,或者直接入库至零货区

47、的补货。补货流程的基本步骤依次为:由仓储管理系统显示补货信息补货人员到拣货区取得空容器后到仓储区确认储位取货移动货品到拣货区并确认储位号码后将货品置入将补货信息传回仓储管理系统并更改库存资料。一、配货作业基本流程配货作业是指把拣取分类完成的货品经过配货检查过程后,装入容器和做好标识,再运到配货准备区,待装车后发送。二、分货分货就是把拣货完毕的货品,按用户或配送路线进行分类的工作。分类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一)人工目视处理(二)用自动分类机自动分类机的组成简单来说包括以下六项装置:搬运输送机、移动装置、分类装置、输入装置、排出装置、控制装置。(三)旋转架分类三、配货检查配货检查作业是指根据用户信

48、息和车次对拣送物品进行商品号码和数量的核实,以及对产品状态、品质的检查。(一)声音输入检查法(二)商品条码检查法(三)重量计算检查法四、包装包装是配货作业中重要的一项,它起到保护商品,便于搬运、储存,提高用户购买欲望以及易于辨认的作用。包装分为个装、内装及外装等三种方式。一、送货作业含义送货作业是利用配送车辆把用户订购的物品从制造厂、生产基地、批发商、经销商或配送中心,送到用户手中的过程。二、送货作业的特点(一)时效性(二)沟通性(三)可靠性(四)经济性(五)便利性三、送货作业的基本流程(一)划分基本送货区域(二)车辆配载四、暂定送货先后顺序和车辆安排五、选择送货线路和确定最终的送货顺序六、完

49、成车辆积载一、直接转运运作模式的简介(一)传统配送中心的作业方式分析一般配送中心都采用仓储配送的作业方式,配送中心与店铺的关系类似于大水池和小水池,配送中心的库存是大水池,店铺的库存是小水池。(二)、直接转运方式简介按照直接配货的思路,配送中心是没有库存的,它是货物流转的枢纽和通路,其功能主要集中在货品汇集、分配和送货几个方面。(三)、仓储与直接转运的区别与仓储方式相比,直接转运最大的区别是取消了一般库存,所有收货的商品都有目的地的,商品进入配送中心只是为了暂存和交叉分货。二、直接配送方式的应用(一)可以采用直接配送方式的企业和配送中心(二)直接配送和信息系统介(三)直接配送方式的一些应用经验

50、三、直接转运在实际运用中的表现直接转运在实际应用的程度取决于以下三种因素:1)持续运作活动2)配送整合活动3)配送运输活动第一节 配送中心绩效评价及指标体系第二节 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方法第三节 配送中心绩效改进方法基准化管理第四节 配送中心物流成本分析一、绩效与绩效管理概述绩效与绩效管理概述1绩效的概念 :对企业具有效益、具有贡献的结果2、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指一系列以员工为中心的干预活动,目标是充分开发和利用每个员工的价值来达到改善组织绩效,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管理活动。1) 绩效管理意义 通过绩效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其绩效的持续发展;促进形成一个更加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激励员工,使他们的工作

51、更加投入,促使员工开发自身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感;增强团队凝聚力,改善团队绩效;通过不断的工作沟通和交流,发展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建设性的、开放的关系;给员工提供表达自己的工作愿望和期望的机会。 2)绩效管理的过程 :绩效计划、管理绩效、绩效考核和绩效反馈二、配送中心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原则1客观公正2责、权、利相结合3目标与激励4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评价5时效与比较6 连贯性7 经常化、制度化的评价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要求1现行的绩效评价指标的特点(1)现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于财务结果,在时间上略为滞后,不能反映物流配送中心的动态运营情况。(2)现行企业绩效评价主要评价

52、物流配送中心职能部门工作的完成情况,不能对物流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进行评价,更不能科学、客观地评价整个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情况。 (3)现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不能对物流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进行实时评价和分析,而是侧重于事后分析。 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要求2配送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要求(1)及时(2)准确(3)可理解(4)可接受(5)目标一致性(6)可控性与激励性(7)应变性(8)反映企业的特性四、配送中心的评价要素2配送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要求(1)设施空间(2)人员(3)设备(4)物品(5)作业规划管理(6)时间(7)成本(8)品质五、配送中心的评价要素特性分析1设施空间2人员3设备4

53、物品、订单效益5作业规划管理6 时间7 成本8 质量六、物流配送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的实施步骤1确定评价工作实施机构(1)评价组织机构(2)参加评价工作的成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2制定评价工作方案 由评价工作组根据有关规定制定物流配送中心评价工作方案,经评价组织机构批准后开始实施,并送专家咨询组的每位专家。3收集并整理基础资料和数据选择物流行业同等规模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值。收集连续三年的会计决算报表,有关统计数据及定性评价的基础材料。六、物流配送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的实施步骤4评价计分5评价结论 将绩效基本评价得分与物流产业中相同行业及同规模的最高分数进行比较,将四部分内容的分析系数与相同行业的比较系数

54、进行对比,对物流配送中心绩效进行分析判断,形成综合评价结论,并听取物流配送中心有关方面负责人的意见,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6 撰写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评价结果、评价分析、评价结论及相关附件等,送专家咨询组征求意见。7 评价工作总结 将评价工作背景、时间地点、基本情况、评价结果、工作中的问题及措施,工作建议等形成书面材料,建立评价工作档案。一、平衡记分卡1.平衡计分卡从四个不同的视角,提供了一种考察价值创造的战略方法:1)财务视角:从股东角度来看,企业增长、利润率以及风险战略;2)顾客视角:从顾客角度来看,企业创造价值和差异化的战略;3)内部运作:使各种业务流程满足顾客和股东需求的优

55、先战略;4)学习和成长:优先创造一种支持公司变化、革新和成长的气候。2.步骤1)首先为平衡计分卡计划确定目标2)制定实施计划二、模糊综合评判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基于模糊变换理论对于多因素影响的问题进行单层次或多层次综合评判的评估方法,是解决带模糊性问题的有利的定量分析工具,该方法的基本步骤是:1)建立评价因素集2)确定权重集3)建立评价集4)找出评判矩阵5)进行模糊综合评判6)多级综合评判一、基准化的涵义 基准化就是指组织为了削减运营成本、缩短流通时间、增加产品稳定性、降低库存和提高顾客满意度,确认与鉴别出那些出类拔萃的、并可以为组织直接采用的,或经过必要的改造后可为组织所采用的产品、服务、流程

56、以及经营管理实践的系统化的思维方式。1)财务视角:从股东角度来看,企业增长、利润率以及风险战略;二、基准化的特点1)系统性2)执行性3)价值化4)指标化5)持续性6)变革性三、基准化的类型1)内部基准化:单个企业内部的基准化2)外部基准化:企业所在行业外的基准化3)竞争性基准化:同行业内不同企业间的作业状况四、基准化的实施1)决定基准化哪项功能;2)识别关键的可测定的绩效变量;3)识别最好的一类公司;4)测定最好的一类公司的绩效;5)测定本公司的绩效;6)制定缩小这种差距的具体方案和行动;7)实施和监测结果。一、分析物流成本的目的1)以时序观点来看是为了正确地观察成本的变化情况或与其他公司、其

57、他行业进行比较;2)为了制订物流活动计划,为了进行调控或评估;3)为了更好地进行物流管理,向高层管理干部提供物流情况,在公司内部提供员工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4)为了指出应由销售或生产部门负责的不合理的物流活动;5)为了了解并评估物流部门对企业效益的贡献程度;6)使用物流成本建立物流变化或改善物流状况的模型。二、理解物流成本(一)物流成本的定义 在配送中心的物流过程中,为了提供有关服务,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必然要占用和消耗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这些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为物流成本,也称为物流费用。二、理解物流成本(二)物流成本的构成 物流成本=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十物流管理成本三、以活

58、动内容为标准的成本计算(一)物流成本计算方法1)按功能划分物流成本计算法物流成本2)按形态划分物流成本计算法3)按适用范围划分物流成本计算法四、在物流成本方面应注意的一些问题1)必须将物流成本明确化,更为重要的是明确计算物流成本的目的;2)应当利用物流成本资源促进销售,争取顾客;3)应当从与物流服务的关系着眼考虑物流成本;4)物流成本要在销售和生产之后进行计算;5)应当想办法,当预算出现差异时,能够指明是物流的责任,还是生产或销售的责任;6)物流成本委员会应当有销售和生产部门的成员参加,以便通盘考虑生产和销售方面的因素;7)物流部门应努力向各部门、各阶层随时提供与交货条件、商品搭配情况有关的运

59、输费用等准确的物流成本信息。五、控制物流成本的意义1)有利于调整商品价格;2)有利于改进企业的物流管理;3)能为社会节省大量的物质财富;4)增加国家资金积累的来源之一。六、降低配送中心运作成本的策略1)差异化策略;2)混合法策略;3)合并法策略;4)延迟策略;5)标准化策略第一节 配送中心物料搬运系统概述第二节 配送中心物料搬运系统分析第三节 配送中心物料搬运系统的设计第四节 配送中心搬运设备的选择一、配送中心物料搬运系统的概念(一)物料搬运的定义:物料搬运是指在企业某特定范围内,借助机械来移动大量包装的固态或非固态产品的所有基本作业(二)物料搬运系统的定义物料搬运系统是移动、储存、保护及控制

60、物料的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二、物料搬运系统的目的在适当的成本下,采用正确的方法、顺序、方向、时机,在正确的位置提供正确数量、正确条件的正确物料三、物料搬运系统的原则(一)系统整合方面指导原则、计划原则、系统原则、流程原则(二)搬运作业与设备方面单元负载原则、空间利用原则、标准化原则、人因化原则、机械化原则、弹性化原则、简单化原则、电脑化原则、能源原则、生态原则、重力原则、安全原则、布局原则、成本原则、维护原则、汰旧原则一、配送中心搬运系统分析的内容(一)搬运系统分析的四个阶段1 外部衔接2 编制总体搬运方案3 编制详细搬运方案4 方案的实施(二)搬运系统分析的程序模式见下页(三)图例符号标志物流的

61、起点和终点,实现各种搬运活动的图表化、评定比较方案等等 二、主要考虑因素一、物料的分类(一)物料分类的依据 一、物料的分类(二)物料分类的依据 一、物料的分类(一)物料分类的依据 一、物料的分类(二)物料的P-Q分析 产品与数量分析,就是把产品,成组产品,物品或物料都按其数量多少的次序进行排列,左边是少数产量大的物品,右边是大量产量小的物品,(三)编制物料分类一览表(1)列表标明所有的物品或分组归并的物品的名称。 (2)记录其物理特征或其他特征。 (3)分析每种物料或每类物料的各项特征,并确定哪些特征是主导的或特别重要的。可以在起决定作用的特征下面划红线(或黑的实线),在对物料分类有特别重大影

62、响的特征下面划桔黄线(或黑的虚线)。 (4)确定物料类别,把那些具有相似的主导特征或特殊影响特征的物料归并为一类。(5)对每类物料写出分类说明。 一、物料的分类(二)物料的P-Q分析 产品与数量分析,就是把产品,成组产品,物品或物料都按其数量多少的次序进行排列,左边是少数产量大的物品,右边是大量产量小的物品,(三)编制物料分类一览表(1)列表标明所有的物品或分组归并的物品的名称。 (2)记录其物理特征或其他特征。 (3)分析每种物料或每类物料的各项特征,并确定哪些特征是主导的或特别重要的。可以在起决定作用的特征下面划红线(或黑的实线),在对物料分类有特别重大影响的特征下面划桔黄线(或黑的虚线)

63、。 (4)确定物料类别,把那些具有相似的主导特征或特殊影响特征的物料归并为一类。(5)对每类物料写出分类说明。 二、布置和移动分析(一)布置的知识理解1布置的类型:按固定位置布置,按工艺过程布置,按产品布置2物流模式 :直线形(或直通形)、L形、U形3从布置中需要了解的内容(1)每项移动的起点和终点(提取和放下的地点)具体位置在哪里;(2)哪些路线及这些路线上有哪些物料搬运方法,是在规划之前已经确定了的,或大体上做出了规定的;(3)物料运进运出和穿过的每个作业区所涉及的建筑特点是什么样的;(4)物料运进运出的每个作业区内进行什么工作,作业区内务部分已有的安排或大概是什么样的布置。 二、布置和移

64、动分析(二)各项移动的分析在分析各项移动时,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资料,包括:物料、路线和物流(三)如何分析各项移动1编制流程图表2编制物料进出表三、初步方案的确定与修改(一)物料搬运方法1搬运路线系统 :直接型、渠道型 、中心型 2物料搬运设备 简单搬运设备适用于短距离和低物流量。 复杂搬运设备适用于短距离和高物流量。 简单运输设备适用于长距离和低物流量。 复杂的运输设备适用于长距离和高物流量。 3运输单元:物料搬运时的状态,就是搬运物料的方法是装在容器内的,用架子支起的还是被捆住的三、初步方案的确定与修改(二)搬运方案初步确定1搬运系统分析方法用的图例符号2. 在普通工作表格上表示搬运方法3在

65、汇总表上表示搬运方法(三)方案的修改:当我们有了几个初步方案后,按照严谨的物料搬运观点来判断这些方案是否切实可行,必须考虑实际的限制条件,并进行一些修改四、方案的评价与选择(一)各项需求的计算(1)说明每条路线上每种物料的搬运方法。(2)说明搬运方法以外的其他必要的变动,如更改布置、作业计划、生产流程、建筑物、公用设施、道路等等。(3)计算搬运设备和人员的需要量。 (4)计算投资数和预期的经营费用。(二)方案的评价比较(1)成本费用或财务比较法(2)优缺点比较法(3)因素加权分析法一、储存设备(一)储存设备的类型:托盘、容器、单品及其他(二)储存设备的选用:在储存设备选用时应考虑的因素如下(1

66、)物品特性(2)存取性(3)出入库量(4)搬运设备(5)厂房结构(三)托盘的选用1托盘制造材料的选择(1) 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选择不同材质的托盘(2)根据托盘的具体用途选择不同的托盘一、储存设备2托盘尺寸的选择(1)运输工具和运输装备的规格尺寸(2)仓库的大小、每个货格的大小(3)托盘的使用区间3托盘结构上的选择二、搬运设备(一)搬运设备的类型(1)重负载较长距离搬运的堆高车辆系列(2)轻负载较短距离搬运的手推车系列(二)搬运设备的选用1手动液压搬运车的选用2叉车的选用3拣选车的选用三、输送设备1单元负载式输送机2立体输送机四、自动辨识及通信设备(1)条码(2)条码阅读机(3)条码印刷机(4

67、)光学字节辨认(5)无线电频率标签(6)磁条(7)机器视觉第一节 物流配送中心设施规划仿真软件介绍第二节 物流配送中心设施布局仿真实例一、AutoMod软件的功能和特点(一) AutoMod软件的基本功能:1. AutoMod Model Editor模块用于建立仿真模型2. AutoMod Runtime模块用来运行仿真模型3. AutoStat模块进行实验设计、统计分析和系统优化4. AutoView模块来显示模型的3D运行画面或者生成动画影像文件5. AutoMod辅助模块包括模型间通信模块,3D图形生成模块等等(二) AutoMod软件的特点1. 模型精度高2. 虚拟现实3D图形显示3

68、. 较强的物料搬运建模功能4. 连续生产过程建模5. 基于进程交互策略二、 flexsim软件的功能与特点(一) flexsim软件的基本功能(二)flexsim软件的特点1.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建模2. 突出的3D图形显示功能3. 建模和调试简单方便4. 建模的扩展性强5. 开放性好三、 Arena软件的功能与特点(一) Arena软件的基本功能:1.建模功能2.仿真功能3.统计、分析及优化功能4.报告和图表输出功能5.客户支持和文档(二)Arena软件的特点1. 可视化柔性建模2. 方便的输入输出分析器3. 定制与集成4. 与其他开发工具的兼容和接口四、 Extend软件的功能与特点(一) Extend软件的基本功能(二)Extend软件的特点1. 交互性2. 可扩展性3. 可重复使用性4. 规模性5. 连接性6. 第三方开发支持一、flexsim的应用介绍(一)flexsim运行的软硬件环境(二)使用Flexsim建模1. 建模环境2. 建模工具3. 建模方式4. 建模步骤 (1)在工作区中建立对象 (2)设置对象属性 (3)建立对象间的联系(三)仿真运行与试验分析(四)仿真结果输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