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线索梳理PPT精选文档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92210902 上传时间:2024-09-19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线索梳理PPT精选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史线索梳理PPT精选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史线索梳理PPT精选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史线索梳理PPT精选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史线索梳理PPT精选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线索梳理PPT精选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线索梳理PPT精选文档(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线索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线索 夏朝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商朝内外服制(方国联盟);特点:松散的联盟关系西周封邦建国体制 东周社会大变革(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以商鞅变法为典型)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创建创建 皇帝制度、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制度(郡县制)汉初巩固巩固 汉承秦制、郡国并行制汉武帝中央:内外朝制;地方:刺史制度;推恩令隋、唐 完善完善 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科举制的创建与健全宋强化强化 文官体制“重文轻武”与科举制的完善元行省制度;宣政院、澎湖巡检司明极端极端 废宰相,设内阁;设厂卫制度清设军机处;设驻藏大臣、台湾府、伊犁将军等。1.中国古代中央

2、集权体制发展趋势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发展趋势 (1)皇权不断加强,直至空前强化;相权一再被分割、削弱,直至被废除。 秦(三公九卿)、西汉(内外朝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文官体制、枢密院主军政)、元(中书省)、明(废宰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2)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秦(郡县制)、西汉(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宋(内重外轻、更戍法)、元(行省制度)(3)思想控制伴随政治大一统而加强。 秦(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文化专制、文字狱) (4)官员选拔有利于维护统治。 秦(军功授爵、国君任命官吏)、汉(推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明清(科举制)中央集权

3、的四大焦点中央集权的四大焦点1 1)皇权与相权)皇权与相权 2 2)中央与地方)中央与地方 3 3)思想的控制)思想的控制 4 4)官员的选拔)官员的选拔 2.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社会大变革、社会大转型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民族关系西周(原型)土地国有的井田制度 封邦建国 礼乐文化东周(转型)土地私有、竞相占地 诸侯争霸、改革内政 礼崩乐坏、百家争鸣春秋战国(东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民族大融合,为秦汉帝国的统一奠定基础。秦朝(定型)统一货币、度量衡;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 焚书坑儒、统一为法家思想转型的实质: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大变革、大转型。

4、3.主要主要主要主要学派学派学派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主要思想主要思想主要思想影响影响影响影响儒家儒家儒家儒家孔子(春秋)孔子(春秋)孔子(春秋)孔子(春秋)“礼礼礼礼”、“仁仁仁仁”, “ “ “ “仁者爱人仁者爱人仁者爱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克己复礼” ” ” ” 局限性:局限性:局限性:局限性:试图以伦理试图以伦理试图以伦理试图以伦理道德和自我约束来协道德和自我约束来协道德和自我约束来协道德和自我约束来协调人际关系,在世不调人际关系,在世不调人际关系,在世不调人际关系,在世不得志;得志;得志;得志;进步性:进步性:进步性:进步性:汉以汉以汉以汉以后

5、逐渐成为正统;某后逐渐成为正统;某后逐渐成为正统;某后逐渐成为正统;某些内容具有普世价值,些内容具有普世价值,些内容具有普世价值,些内容具有普世价值,对后世中国文化影响对后世中国文化影响对后世中国文化影响对后世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深远。深远。深远。 孟子(战国)孟子(战国)孟子(战国)孟子(战国)仁政,仁政,仁政,仁政,“民贵君轻民贵君轻民贵君轻民贵君轻” ” ” ” 荀子(战国)荀子(战国)荀子(战国)荀子(战国)重新解释重新解释重新解释重新解释“礼礼礼礼”,熔礼、法于一,熔礼、法于一,熔礼、法于一,熔礼、法于一炉炉炉炉 法家法家法家法家韩非、李斯韩非、李斯韩非、李斯韩非、李斯(战国)(战国)

6、(战国)(战国)“法治法治法治法治”、君主集权,奖励耕战、君主集权,奖励耕战、君主集权,奖励耕战、君主集权,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富国强兵富国强兵富国强兵 进步性:进步性:进步性:进步性:适应时代需适应时代需适应时代需适应时代需要,受到当政者欢迎;要,受到当政者欢迎;要,受到当政者欢迎;要,受到当政者欢迎;促成统一完成。促成统一完成。促成统一完成。促成统一完成。局限局限局限局限性:性:性:性:专制独断、严刑专制独断、严刑专制独断、严刑专制独断、严刑峻法,容易激化矛盾。峻法,容易激化矛盾。峻法,容易激化矛盾。峻法,容易激化矛盾。 道家道家道家道家老子老子老子老子(春秋晚期)(春秋晚期)(春秋晚期)(

7、春秋晚期)“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小国寡民小国寡民小国寡民”;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辩证法思想辩证法思想辩证法思想 进步性:进步性:进步性:进步性:有利于缓解有利于缓解有利于缓解有利于缓解各种社会矛盾;对中各种社会矛盾;对中各种社会矛盾;对中各种社会矛盾;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国哲学影响深远;国哲学影响深远;国哲学影响深远;局局局局限性:限性:限性:限性:消极避世。消极避世。消极避世。消极避世。4.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线索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原始农耕(标志:栽培谷物,饲养牲

8、畜),第一次经济变革。(中国特色:南稻北粟) 春秋战国(东周)时期经济领域的变革(铁制农具、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三国时期与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唐朝“贞观之治”,经济发展;“开元盛世”,经济高度繁荣;丝绸之路的全盛。宋朝(南宋)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海上丝绸之路(原因4点;通商国家;三个外贸港;管理机构;商品交流;路线走向;意义)康乾盛世时期经济繁荣的诸种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明清对外贸易朝贡贸易(特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从中原地区到周边开发;从北方重心到重心南移;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生产;从陆上丝路到海上丝路;从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5.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

9、本线索中华文明的起源神话与考古(内容、意义)、文明的特征、核心地区商朝青铜器(功能)和甲骨文;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西周礼乐制度(目的、内容、作用、发展)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汉初与汉武帝时代汉初黄老思想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朝泥活字印刷、火药武器、梦溪笔谈明朝中期后几何原本的翻译;早期西学东渐的意义清朝文化典籍的整理与编纂;四库全书及文字狱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西周起源(敬天保民明德)春秋战国创立(孔孟之道)秦朝遭打压(焚书坑儒)汉初逐渐复苏(黄老思想)汉武帝时代发展并确立正统地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基本线索西汉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唐朝

10、丝绸之路的全盛(管辖措施;丝路上往来的商人;经济文化的交流;遣唐使;东亚文化圈)宋朝海上丝绸之路(原因;内容;路线;影响);泥活字印刷、火药武器、指南针等发明的外传。明朝明朝前期朝贡贸易(特点、影响);明朝中后期(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占据澳门;几何原本的翻译;早期西学东渐的意义。清朝从海禁到闭关锁国(海禁开禁闭关锁国,影响),康熙帝抗击沙俄入侵。特点:经济交流方面汉唐之际的丝绸之路;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明清时期的禁海政策。特点:文化交流方面汉唐时期儒家文化圈;宋元时期的文化传播;明清时期的文化互动。7.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基本线索春秋战国 中国古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民族大融合,为秦汉帝国的统一奠

11、定了基础。三国蜀汉和孙吴促进民族融合的举措秦建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汉汉武帝时期三击匈奴,设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管理西域北魏民族融合的背景、方式、典型代表:孝文帝改革(背景、过程、意义)、特点、影响。唐朝唐蕃和亲(开明的民族政策)两宋时期 多民族政权并立(辽、金、西夏、元、宋之间的战与和)元朝宣政院兼管西藏;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促进民族融合。清朝前期 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康、雍、乾三朝;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加强对边疆地区的防卫与管辖)8.史学方法二重证据法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搜集史料的途径考古发掘、文献阅读、调查访问提取史料的方法1、甄别史料(原始史料与

12、非原始史料;一手史料与转述资料;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2、提取信息(历史材料所蕴含的信息和证据价值)区分历史研究资料第一手资料:指某历史事实发生时产生的资料(直接遗存、亲历者或见证人的记录,如:遗迹、遗址、文物、遗物;原始文件;档案等原始资料)。原始资料:指历史事实发生时产生的资料,而且是该历史事实的直接遗存或直接记录。第二手资料:又称转手资料,它是相对于第一手资料而言的反映该历史事实的转载或复制资料,如:史学家的研究著作、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非原始资料。非原始资料:指该客观历史以外或以后产生的反映该客观历史资料。9.史学方法区分历史叙事、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 历史叙事:叙述以往发生过的事件。历史

13、解释:阐明历史发展轨迹及其意义所在。历史评价:对历史事件的基本看法和观点。 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遵循实事求是原则,把历史人物放到历史背景中去考察。史实(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积极因素+消极因素)评价原则:全面客观,辩证分析。全面客观分析历史人物的阶级性和时代性,防止以偏概全。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评价标准:“三个有利于”观察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看历史人物的主流根据其言行是否一致、他一生的活动主要侧重哪方面,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或基本肯定,或基本否定。应认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承

14、认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10.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线索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线索 夏朝从“_”到“_” 商朝_制(特点:_) 西周_体制 东周社会大变革(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以_为典型)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创建创建 三点内容:_、_、_。汉初巩固巩固 汉承秦制、_制汉武帝中央:_;地方:_;“_”。隋、唐 完善完善 _;_的创建与健全宋强化强化 _“重文轻武”与_的完善元_;_院、_司明极端极端 废_,设_;设_制度清设_;设_大臣、_府、_将军等。1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发展趋势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发展趋势 (1)_。 秦(三公九卿)、西汉(内外朝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文官

15、体制、枢密院主军政)、元(中书省)、明(废宰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2)_。 秦(郡县制)、西汉(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宋(内重外轻、更戍法)、元(行省制度)(3)_。 秦(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文化专制、文字狱) (4)_。 秦(军功授爵、国君任命官吏)、汉(推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明清(科举制)中央集权的四大焦点中央集权的四大焦点1 1)皇权与相权)皇权与相权 2 2)中央与地方)中央与地方 3 3)思想的控制)思想的控制 4 4)官员的选拔)官员的选拔 12.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社会大变革、社会大转型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民族关系西周(原型)东周(转

16、型)秦朝(定型)转型的实质: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大变革、大转型。13.主要主要主要主要学派学派学派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主要思想主要思想主要思想影响影响影响影响儒家儒家儒家儒家局限性:局限性:局限性:局限性:进步性:进步性:进步性:进步性:法家法家法家法家进步性:进步性:进步性:进步性:局限性:局限性:局限性:局限性:道家道家道家道家进步性:进步性:进步性:进步性:局限性:局限性:局限性:局限性:14.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线索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_(标志:_、_),第一次经济变革。(中国特色:_) 春秋战国(东周)时期经济领域的变革(_工具、_技术为代

17、表的新生产力)三国时期与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唐朝“_”,经济发展;“_”,经济高度繁荣;_的全盛。宋朝(南宋)经济重心南移的_;海上丝绸之路(原因4点;通商国家;三个外贸港;管理机构;商品交流;路线走向;意义)康乾盛世时期经济繁荣的诸种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明清对外贸易朝贡贸易(特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从中原地区到周边开发;从北方重心到重心南移;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生产;从陆上丝路到海上丝路;从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15.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线索中华文明的起源神话与考古(内容、意义)、文明的特征、核心地区商朝青铜器(功能)和甲骨文;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

18、历史西周礼乐制度(目的、内容、作用、发展)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_、_、_三家)汉初与汉武帝时代汉初_与汉武帝_宋朝_、_、_三项发明取得突破;_明朝中期后_的翻译;早期西学东渐的意义清朝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是_及推行_文化政策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西周起源(敬天保民明德)春秋战国创立(_)秦朝遭打压(_)汉初逐渐复苏(_)汉武帝时代发展并确立正统地位(_)16.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基本线索西汉_开辟丝绸之路唐朝丝绸之路的全盛(管辖措施;丝路上往来的商人;经济文化的交流;遣唐使;东亚文化圈)宋朝海上丝绸之路(原因;内容;路线;影响);_、_、_等发明的外传。明朝明朝前期朝贡贸易(特点、影

19、响);明朝中后期(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占据_;_的翻译;早期西学东渐的意义。清朝从海禁到闭关锁国(海禁开禁闭关锁国,影响),康熙帝抗击_入侵。特点:经济交流方面汉唐之际的丝绸之路;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明清时期的禁海政策。特点:文化交流方面汉唐时期儒家文化圈;宋元时期的文化传播;明清时期的文化互动。17.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基本线索春秋战国 中国古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民族大融合,为秦汉帝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三国蜀汉和孙吴促进民族融合的举措秦建筑长城,以抵御_的侵扰汉汉武帝时期三击匈奴,设河西四郡(_、_、_、_)管理西域北魏民族融合的背景、方式、典型代表:孝文帝改革(背景、过程、意义)、特点、影响。唐朝_和亲(开明的民族政策)两宋时期 多民族政权并立(辽、金、西夏、元、宋之间的战与和)元朝_兼管西藏;_管理澎湖和琉球,促进民族融合。清朝前期 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康、雍、乾三朝;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加强对边疆地区的防卫与管辖)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