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21 古诗三首 部编版(五四制)(共41张PPT)

东***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1.61MB
约41页
文档ID:592143271
五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21 古诗三首 部编版(五四制)(共41张PPT)_第1页
1/4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1/5/14,#,21,古诗词三首,RJ,五年级上,1.认识“榆、畔”等生字,读准多音字“更”,会写“喧、歇”等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3.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4.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目标,第,1,课时,山居秋暝,(唐)王维,字词学习,榆,树 河,畔,更,正,聒,噪,y,pn,gng,gu,喧,歇,孙,榆,畔,寺,愁,聒,泊,b,p,漂泊,湖泊,更,g,ng,更加,gng,万象更新,他厌倦了四处,漂泊(,b,),的生活,决定在这个,湖泊(,p,),边定居阳春三月,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春雨过后,碧绿的禾苗长得,更,旺盛了改变,改换,,越发,愈加,多音辨析,孙(孙女),孔(孔雀),聒(聒噪),耽(耽误),愁(忧愁),怒,(发怒),寺(寺庙),诗(诗人),榆(榆树),愉(愉快),畔(湖畔),伴(伙伴),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唐代诗人、画家因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宋代大诗人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解诗题,山居秋暝,季节,地点,具体时间,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见的景物),空旷的山野,刚刚,诗意:,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解诗题,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意:,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解诗意,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归来,顺流而下,诗意:,竹林里传来阵阵喧哗,那是洗衣物的女子归来了莲花响动,那是捕鱼的小船在顺流而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不同?,山村的自然美,山村的生活美,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天的花草,自然,诗意:,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然可以久留解诗意,诗中明明写了浣女、渔舟等多种景物,为什么开头还说是,“,空山,”,呢?,空山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的山,而是山中树木茂盛,遮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空山不见人,”,更体现出这里的寂静、清新和幽雅学有所思,本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柔和美好的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课堂小结,第,2,课时,枫桥夜泊,(唐)张继,张继,字懿(y)孙,唐代天宝年间进士。

诗多纪行游览、酬赠送别之作,风格清远,以枫桥夜泊最为知名作者简介,枫桥夜泊,时间,地点,活动,诗题:,夜晚在枫桥停泊解诗题,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江边的枫树,渔船上的灯火,诗意:,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解诗意,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意:,姑苏城外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苏州的别称,因苏州有姑苏山而得名,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月落、江枫、霜,静态描写,乌啼、渔火、钟声,动态描写,旅途辛劳,本应该早点歇歇,张继却久久不眠,为什么?,乡愁,写作背景:,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学有所思,是什么勾起了张继的愁思?,月落、江枫、霜、,乌啼、渔火、钟声,在这首诗中,诗人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抒发了自己漂泊在外的愁苦寂寞之情课堂小结,第,3,课时,长相思,(清)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1685)本名成德,为避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清代满族词人其文学成就以词为最,曾形成“家家争唱饮水词”的局面郑振铎称其词作“缠绵清婉,为当代冠”作者简介,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理解诗的大意;,2.,作者的,“,身,”,在哪里?,3.,作者的,“,心,”,又在哪里?,4.,词中的,“,碎,”,字是指什么碎了,如何理解?,小组合作,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诗 意,想象一下,在诗人的家乡可能是什么样的画面?怎么样的情景呢?,故园温暖宁静,在温暖的家里,一家人可能围坐在炉火旁拉家常,而此刻的诗人却身处异乡,为什么?,重任在肩,责任如山,诗的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情绪;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语言淳朴而意味深长,取景宏阔而对照鲜明课堂小结,随堂练习,1.给加彩字注音1)江枫渔火对,愁,眠(),(2)身向,榆,关那,畔,行()(),chu,y,pn,2.给加彩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并组一个新词。

更,更,改(gng gng)(),更,加(gng gng)(),变更,更好,暝:_,歇:_,那畔:_,聒:_,3.解释下列字词日落时分,天色将晚,尽,那边,这里,指关外 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教材习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朗读指导,:,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想象诗词画面,体会诗词意境用相对舒缓的节奏朗读静态描写,用相对明快的节奏朗读动态描写背诵指导,: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默写指导,:注意“愁”“寺”都是上下结构的字,“愁”要写得上大下小;“寺”要写得上宽下窄,“土”的竖和“寸”的竖钩要错开,不要对齐写读一读,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其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答:由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皎洁的月光洒落在松林里,仿佛听到泉水潺潺的流淌声明月松间照”是静态描写,“清泉石上流”是动态描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答:由这两句诗我仿佛听到浣女的欢笑声,仿佛看到渔舟顺流而下时莲叶晃动的景象这两句都是动态描写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答:深秋夜半,诗人抬头仰望,看到月亮逐渐沉落,听到几声乌鸦的啼叫,感受到霜气降临,忧愁地对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难以入眠月落乌啼”是动态描写,“江枫渔火”是静态描写。

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同学交流答:这首词的大意是:将士们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条条河,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已深,营地里上千顶帐篷都亮着灯风刮了一更又一更,雪下了一更又一更,“我”被风雪交加的声音吵醒,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是那么温暖、宁静、祥和,哪有这样的寒风朔雪之声这首词用质朴的语言描绘出将士长途跋涉的情景,抒发了思乡之情拓展空间,诗意: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山涧中时不时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声以动写静的古诗,鸟 鸣 涧,唐 王 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课后作业,山居秋暝枫桥夜泊这两首诗都写了秋天的景色,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写一写,并比较一下和课内两首古诗描写景色的异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