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91684565 上传时间:2024-09-1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生平及教育活动陶行知(18911945)原名文濬,乳名和尚,初名知行,后改行知。安徽歙县人。他毕生从事教育,勇于批判和改革旧教育,为中国探索民族教育的新路。他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并不断发展进步的教育思想,而其生活教育思想则贯其始终。1906年入歙县耶酥教内地会所办的崇一学堂接受新学教育,在就学期间曾题词以明志“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1908年春,怀着“医药救国”思想,考入杭州广济医学堂,后因不满学校规定不信教者不得享受免费实习待遇而退学。1910年,入金陵大学文科,先后担任金陵大学学报金陵光的中文编辑和主笔,发表过许多文章和译文,

2、宣传爱国民主思想,191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开始筹资赴美留学。先入伊利诺依大学学市政并于1915年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师从孟禄、杜威,因其时刻不忘自己“中国人”的身份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无限挂怀,曾被同学称为“中国性”最强的学生。191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都市学务总监资格文凭,是年秋,自美归国。1923-1926 年期间,主要从事平民教育运动。1927-1930 年间,主要从事乡村教育运动。19311934 年期间,积极推行普及教育运动。19361945 年间,主要投身中国民主革命运动。他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

3、和社会大学。宣传生活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及小先生制,要求教育与实际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 陶行知与四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有一天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他当即制止了王友,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放学时陶先生来到校长室,发现王友已经等在门口。 陶先生立即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国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王友带着怀疑的神情接过糖果。陶先生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接着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的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

4、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哭了:“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 陶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给王友:“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产生背景理论渊源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政治背景内忧外患经济背景国民经济萧条文化背景中西文化碰撞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一,从生活的角度来说,“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陶行知认为,生活无时无处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要依靠生活来对学生展开教育。生活为什么能发挥教育的作用呢?陶行知认为,人与人在现实生活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小摩擦,这些摩擦

5、会促使摩擦者与被摩擦者改变自身以往的思想行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就是双方都受了教育。二,从教育的角度说,“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通过生活来进行,并使生活不断得到提高。陶行知猛烈批判传统教育与洋化教育把教育等同于读书的做法。陶行知主张,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也就说,“要想让学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便须引导学生过什么样的生活”。只有将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中进行教育,教育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三,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来说,“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陶行知说:“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又说:“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生活决定教育,首先体现为教育的起源、目的、原则、方法都为生活

6、所决定,都是为了“生活所必需”。其次,生活的全面性导致了教育的全面性。再次,生活的变化必定会导致教育领域的变化。最后,生活的连贯性导致了教育的终身性。同样,教育反过来也改造社会生活,推动生活发展。一方面,教育能够推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也能提升个人的素质,引导其过积极向上的生活。生活即教育与教育即生活从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来看,“教育即生活”宣扬的是教育无目的论,主张抓住现实,以应付眼前的事变;“生活即教育”则主张教育是有目的的,教育应“促进自觉性之启发,创造力之培养,教育之普及,生活之提高。从教育对象教育对象来看,“教育即生活”主要是指在校学习的学生;而“生活即教育”的对象

7、,则不仅指儿童,而且还指一切人,包括工人、农民、城市贫民、军人、妇女等。从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来看,“教育即生活”只是把社会上的“生活”引入学校;“生活即教育”则把全部生活当成教育的材料。从教育场所教育场所来看,“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关在学校大门里,教育的场所就是学校;而“生活即教育”则主张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教育的场所应是整个社会。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首先,从社会的角度说,“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陶行知认为,生活中处处有教育,那么作为生活场所的社会也理所当然是教育的场所。也就是说,社会含有学校的功能。用他的话说就是“社会即学校”其次,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也就是说,学校要了解社会

8、的需求,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能够为社会改造和发展服务的人才。最后,从社会与学校的关系来说,社会对学校教育有着重大的影响,正确运用社会力量,能够使学校不断进步;同样,学校教育的好坏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面貌,学校也能够帮助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即学校与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与学校即社会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是把学校作为社会的雏形,用陶行知的比喻来说,就是将社会上的一些假山石和花草树木移入鸟笼式的学校,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但并不能彻底改变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的现状,学生依旧被困在鸟笼式的学校里不得解放。而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则是主张缩短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距离,

9、将社会办成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校,充分发挥社会的教育功能。通过这一举措,也可以增加教育的材料、完善教育的方法、拓宽教育的环境,保证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 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是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教学做合一”简单来说就是“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什么是“做”呢?陶行知认为,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做,真正的做应该是在劳力上劳心,双手与大脑的结合。由此可见,“教学做合一”并非只重视实践技能而忽视科学理论,只强调个人直接经验而轻

10、视他人间接经验,它强调教育必须以社会生活实际的“做”为中心,只有行动和思想结合才能取得“真知”。陶行知先生的这种主张能够加强教育与社会生产劳动的联系,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对幼儿家庭教育的启示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28.72%的学生根本不参与任何家务劳动;62.12%的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服、做饭;54.75%的学生需要家长在上学、 放学的时候接送;7.16%的学生经常让家长帮忙打扫卫生;47.1%家长给孩子端洗脚水。以生活为中心,鼓励孩子参与到生活之中。 家庭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就是要在具体的家庭情境中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

11、细节,将教育融入生活,引导孩子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道德人格。走进社会,还孩子一片自由的蓝天。据统计,我国目前 014 岁的儿童有 3 亿多,患有孤独症的孩子约有 30 万左右。 究其主要原因是当前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孩子的自由空间限制过严。 “社会即学校”告诉我们:家庭教育也要“开笼放雀”,打破“教育只局限于小家庭的”的牢笼,解放孩子的生活空间,让孩子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接受教育,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使其能在这片广阔的蓝天下自由地翱翔。 因此,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观、文化广场、博物馆、购物超市、繁华的街市等场所都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好学校。从“做”开始,给孩子动手尝试的机会。在家庭教育中

12、,家长要善于给孩子创造自我探究与尝试的机会,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来教孩子,鼓励孩子参与到实践中去。并且在做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手脑并用的习惯。这样,孩子在做中学,学中思,活学活用,生活教育也就落实到位了。对幼儿园教育的启示对幼儿园教育的启示使幼儿教育内容更为生活化使幼儿教育内容更为生活化首先,教育内容必须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的经验。其次,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又是他们想知道和要解决的问题,都应及时纳入教育内容中来。以幼儿的兴趣创生课程资源在组织户外活动时,一群男孩子无意间在花坛中发现了几只黑灰色的小虫子,

13、一碰它们就蜷缩成一团,像个小西瓜。就此孩子们产生并提出许多问题,“西瓜虫”成为他们每天关注的热点。每次课间休息,班里的帅帅和小尔小朋友总是忙着收集各种各样的西瓜虫,大的小的,还给他们去了好多名字,任凭老师怎么劝,他们对抓西瓜虫的兴趣有增无减,有时候他们还会把西瓜虫踩死。虽然我知道幼儿天生对昆虫的好奇与喜爱,研究西瓜虫不是坏事,可是虫子毕竟是虫子,我怕玩虫引起幼儿的卫生问题,于是我想,如果为孩子们揭开西瓜虫的秘密,让他们了解这种虫子并不再觉得神秘,那么他们也许就不会抓来玩了,这恰好也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个契机。于是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ppt,放入一些西瓜虫图片,从“潮湿虫”这个名字导入,引

14、起幼儿的兴趣,等大家讨论后不知道潮湿虫长什么样子时,我再播放西瓜虫的图片,此时孩子们一下子都兴奋起来,特别是男孩子,都抢着告诉我在哪里找到了西瓜虫,我接着让几个平时观察研究西我接着让几个平时观察研究西瓜虫的孩子上台来为大家介绍西瓜虫的外貌,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把西瓜虫的特征都讲的一清二楚,甚至还讲到西瓜虫的装死性本领碰到危险身体卷成一个球,看来这帮小家伙平时玩西瓜虫时观察得也很仔细嘛!西瓜虫的悬念一一解开了,我接着问:“西瓜虫吃什么?”孩子们有的说吃西瓜,有的说吃蔬菜,有的说吃泥土,还有的说吃蚂蚁,甚至有的孩子说吃人,面对孩子们的回答我忍俊不禁,看来这个秘密还没被他们发现,我接着播放图片,哦,

15、原来它喜欢吃油菜、小白菜、番茄、黄瓜、南瓜、大豆、豇豆、空心菜、莴苣等叶片及蘑菇等啊!孩子们恍然大悟:它不是我们的朋友,它是害虫。知道了西瓜虫是害虫后,几个男孩子嚷嚷着要杀死西瓜虫,几个女孩子马上反驳:“西瓜虫也有妈妈的,她死了妈妈要难过的”有的孩子:“它要吃蔬菜的,是坏东西”孩子们的目光都投向了我,在决定西瓜虫生死时刻的事情上,轶晨的一句话让我很震惊:“它也是有生命的。”我听了笑着对孩子们说:“她说的对,它也是有生命的如果我们轻易地把它们踩死,它们的亲人也会很难过的。那我们以后还要不要抓他们?”孩子们的目光马上流露出同情帅帅叫到:“那我们以后就看看吧,别抓了!”其他小朋友都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16、关于小小西瓜虫讨论,使孩子们在最后有了珍惜生命的意识,我开心地笑了,看来西瓜虫事件可以暂告段落了。创设生活化的教育环境创设生活化的教育环境首先,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是幼儿学习的广阔场所。我们应该创造条件,组织幼儿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主动、自觉地去看、去听、去触摸、去感知,获得最亲近生活的丰富而感性的经验。其次,利用社区环境。社区有各种各样的场所和文化物质资源,幼儿通过社区平台,参与社会活动,感知社会生活,可以获得更多的人生经历和生活资源,从而促进其社会化的发展。再次,整合家庭与幼儿园资源。家庭与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我们可以利用幼儿一日生活的点滴细节对幼儿进行生活化的教育。运用运用“做中学做中学”的教育方法的教育方法首先,教师要在“做中教”。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多种多样的生活情景,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通过幼儿与环境、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教师、同伴之间的互动,使幼儿获得经验。其次,幼儿要在做“做中学”。教师要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亲历探究。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同时使幼儿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再次,强调“教学做”的整合。教师在实践中教,也在实践中学,以活的教促进活的学,师幼边做边学,在幼儿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