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维LDK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培训案例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91537843 上传时间:2024-09-18 格式:PPT 页数:181 大小: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赛维LDK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培训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81页
赛维LDK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培训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81页
赛维LDK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培训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81页
赛维LDK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培训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81页
赛维LDK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培训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赛维LDK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培训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赛维LDK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培训案例(1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赛维LDK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班基础知识培训培训中心培训中心 江春江春 Cam Cam内部资料内部资料 严禁外传严禁外传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内容n n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n n劳动法劳动法n n现代企业管理现代企业管理n n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学n n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n n题型题型: :单选单选, ,多选总分多选总分100100分分 125 125道题,其中基础知识管理道题,其中基础知识管理师师2020分,专业工作要求如下:分,专业工作要求如下:规划规划招聘招聘培训培训考核考核薪酬薪酬劳关劳关合计合计员级员级7 713131010101015151

2、5157070助师助师101016169 97 7171711117070师级师级131313139 910101717181880802 第一章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重点内容重点内容重点内容重点内容劳动力资源稀缺性劳动力资源稀缺性劳动经济学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研究方法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弹性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弹性劳动力市场平衡劳动力市场平衡均衡价格理论与工资形式均衡价格理论与工资形式失业类型与调控措施失业类型与调控措施收入调控政策收入调控政策3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

3、究方法一、劳动经济学概念一、劳动经济学概念一、劳动经济学概念一、劳动经济学概念 1. 1. 劳劳劳劳动动动动经经经经济济济济学学学学概概概概念念念念:研研研研究究究究市市市市场场场场经经经经济济济济制制制制度度度度中中中中的的的的劳劳劳劳动动动动力力力力市市市市场场场场现现现现象象象象和和和和劳劳劳劳动动动动力力力力市市市市场场场场运行规律的科学。运行规律的科学。运行规律的科学。运行规律的科学。n n 资源资源资源资源 特性特性特性特性 政府政府政府政府 干预干预干预干预资源配置:资源配置:资源配置:资源配置: 政府干预:政府干预:政府干预:政府干预: 供给供给供给供给 需求需求需求需求微观微

4、观微观微观 宏观宏观宏观宏观 n n主要研究劳动力资源特性、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政策等。主要研究劳动力资源特性、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政策等。主要研究劳动力资源特性、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政策等。主要研究劳动力资源特性、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政策等。n n关键概念:劳动力商品、劳动力市场、关键概念:劳动力商品、劳动力市场、关键概念:劳动力商品、劳动力市场、关键概念:劳动力商品、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供需、就业与失业。劳动力供需、就业与失业。劳动力供需、就业与失业。劳动力供需、就业与失业。 例题: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例题: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例题: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例题: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5、)。)。)。)。A A劳动力市场现象劳动力市场现象劳动力市场现象劳动力市场现象 B B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C C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 D D资本市场资本市场资本市场资本市场 E E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劳劳 动动力力 商商品品劳动劳动经济经济学学42.2.劳动资源的劳动资源的劳动资源的劳动资源的稀缺性稀缺性稀缺性稀缺性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三个属性三个属性三个属性三个属性:相对稀缺性、绝对性、支付手段和支付:相对稀缺性、绝对性、支付手段和支付:相对稀缺性、绝对性、支付手段和支付:相对稀缺

6、性、绝对性、支付手段和支付能力的稀缺能力的稀缺能力的稀缺能力的稀缺3. 3. 效用最大化效用最大化效用最大化效用最大化n n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个人和企业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个人和企业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个人和企业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个人和企业;n n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的满足。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的满足。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的满足。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的满

7、足。n n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即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即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即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即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润,利润收入成本润,利润收入成本润,利润收入成本润,利润收入成本个个人人追追求求的的目目标标是是效效用用最大化,最大化,企业追求利润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的最大化。矛盾矛盾2008.5 助理助理 86、资源的稀缺性的属性包括、资源的稀缺性的属性包括( )。(A)暂时的稀缺性暂时的稀缺性 (B)绝对的属性绝对的属性 (C)相对的稀缺性相对的稀缺性(D)永久的属性永久的属性 (E)消

8、费劳动资源支付手段的稀缺性消费劳动资源支付手段的稀缺性54 4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n n1.1.市场功能:通过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调节资源的配市场功能:通过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调节资源的配市场功能:通过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调节资源的配市场功能:通过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调节资源的配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一经济社会的基本课题。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一经济社会的基本课题。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一经济社会的基本课题。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

9、一经济社会的基本课题。n n2. 2. 劳动力市场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n n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n n一种特殊的产品(服务)市场一种特殊的产品(服务)市场一种特殊的产品(服务)市场一种特殊的产品(服务)市场-交换的是交换的是交换的是交换的是劳动力劳动力劳动力劳动力;n n居民户是供给者,企业是需求者;居民户是供给者,企业是需求者;居民户是供给者,企业是需求者;居民户是供给者,企业是需求者;n n3.3.劳动力市场功能劳动力

10、市场功能劳动力市场功能劳动力市场功能n n从生产投入的角度看,劳动力市场供求运动调节着劳动资源的配置;从生产投入的角度看,劳动力市场供求运动调节着劳动资源的配置;从生产投入的角度看,劳动力市场供求运动调节着劳动资源的配置;从生产投入的角度看,劳动力市场供求运动调节着劳动资源的配置;n n从收入的角度看,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决定着工资。从收入的角度看,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决定着工资。从收入的角度看,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决定着工资。从收入的角度看,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决定着工资。 n n就业量与工资就业量与工资就业量与工资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的决

11、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基本功能基本功能基本功能。2008.5 2008.5 管理师管理师管理师管理师 2626、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n nA A调节资源的配置调节资源的配置调节资源的配置调节资源的配置B B决定就业量与工资决定就业量与工资决定就业量与工资决定就业量与工资C C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 D D解决如何生产的解决如何生产的解决如何生产的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问题问题问题6二二 任务与方法任务与方法1. 1. 任务任务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认识劳

12、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2.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 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在研究现象本身识的方法,其重点在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是什么”的问题。它试图的问题。它试图超越和排斥超越和排斥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其特点是:。其特点是:其一、目的在于人是客观现实,研究现

13、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其一、目的在于人是客观现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其二、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予其二、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予以检验。以检验。实证研究方法的操作步骤实证研究方法的操作步骤 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 设定假设条件;设定假设条件; 提出理论假设;提出理论假设; 验证。验证。7规范研究规范研究方法是以某种方法是以某种价值判断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想象为基础,说明经济想象“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的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市场经济:万能的手市场经济:万能的手VS政府参与(亚当斯密政府参与(亚当斯密VS

14、凯恩斯凯恩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三种障碍: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三种障碍: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因此规范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因此规范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2008.11.助理助理/管理管理 86、阻碍互惠交换实现的主要障碍包括(、阻碍互惠交换实现的主要障碍包括( )。)。 ( A )体体制障碍制障碍 ( B )市场缺陷市场缺陷 ( C )诚信障碍诚信障碍 ( D )经济滞后经济滞后 ( E )信息障碍信息障碍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 )的问题。)的问题。A是什么是什么 B怎么样怎

15、么样 C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 D本质本质实正研究方法步骤有(实正研究方法步骤有( )。)。A确定和分析研究对象确定和分析研究对象 B设定假设条件设定假设条件C提出理论假说提出理论假说 D验证验证 E反馈反馈8n n2008.5 2008.5 三级三级三级三级 2626、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 ( ) )是认识客观现是认识客观现是认识客观现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象。向人

16、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n n(A)(A)观察研究方法观察研究方法观察研究方法观察研究方法 (B)(B)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 (C)(C)对比研究方法对比研究方法对比研究方法对比研究方法 (D)(D)规范规范规范规范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n2009.5 助 ce9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重点掌握供给与需求弹性的涵义)重点掌握供给与需求弹性的涵义)重点掌握供给与需求弹性的涵义)重点掌握供给与需求弹性的涵义)一、劳动力供给一、劳动力供给一、劳动力供给一、劳动力供给劳动力

17、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劳动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例题: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 )程度的指标。A.人口密度 B社会劳动强度C人口参与社会劳动 D参加工作人口比例总人口率参率 劳动力 100 总人口年龄(性别)劳参率 某年龄(性别)劳动力 100 该年龄(性别)人口劳劳动动力力供供给给指在一定工资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社会、家庭的经济因素10劳劳动力供给弹性:动力供给弹性:指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比率

18、,指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比率,即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即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设设Es为劳动力供给弹性,为劳动力供给弹性,s/s表示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表示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w/w表示工资变表示工资变动的百分比,则:动的百分比,则:Ess/s w/w3、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5类:类:Es0供给无弹性,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供给量固定不变,供给无弹性,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供给量固定不变,A表示表示 Es供给无限弹性,工资率不变,劳动供给量无限,供给

19、无限弹性,工资率不变,劳动供给量无限,E表示;表示; Es1单位供给弹性,工资率变动百分比与劳动供给量百分比相同;单位供给弹性,工资率变动百分比与劳动供给量百分比相同; 这是供给曲线是一条与供给量成这是供给曲线是一条与供给量成45度向上倾斜的线,用度向上倾斜的线,用C表示;表示;Es1供给富有弹性,用供给富有弹性,用D表示;表示;Es1供给缺乏弹性,用供给缺乏弹性,用B表示。表示。2007.5 2007.5 师师 / /助助2626、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劳动力供给弹性是( )(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A)(A)劳动力需求量劳动力需求量 (B)(B)劳动力需求

20、增长量劳动力需求增长量 (c)(c)劳动力供给量劳动力供给量 (D)(D)劳动力供给增长量劳动力供给增长量 11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发展趋势: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发展趋势: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2、妇女劳动参与率上升。3、老年人口劳动率下降。4、2555岁男性劳动参与率保持较高程度,没有什么变化。例题:对劳动力参与率的长期变动趋势描述正确的有( )。 A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B女性人口劳参率上升 C 女生人口劳参率下降 D 老年人口劳参率上 E 老年人口劳参率上升12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

21、说n n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更替,劳动力参与率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更替,劳动力参与率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更替,劳动力参与率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更替,劳动力参与率也随之发生波动。也随之发生波动。也随之发生波动。也随之发生波动。两种假说的前提两种假说的前提两种假说的前提两种假说的前提: :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性。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性。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性。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性。一级劳动力

22、:成年男性一级劳动力:成年男性一级劳动力:成年男性一级劳动力:成年男性二级劳动力二级劳动力二级劳动力二级劳动力: : 中年女性,在经济周期中劳动参与变动幅度较大中年女性,在经济周期中劳动参与变动幅度较大中年女性,在经济周期中劳动参与变动幅度较大中年女性,在经济周期中劳动参与变动幅度较大 n n附加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由于经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附加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由于经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附加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由于经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附加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由于经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收入,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寻找工

23、作。状态。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收入,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寻找工作。状态。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收入,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寻找工作。状态。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收入,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寻找工作。二级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二级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二级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二级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提高。提高。提高。提高。n n悲观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一级劳动力失业率上升,同时二级劳动参悲观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一级劳动力失业率上升,同时二级劳动参

24、悲观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一级劳动力失业率上升,同时二级劳动参悲观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一级劳动力失业率上升,同时二级劳动参与率下降。与率下降。与率下降。与率下降。在经济衰退时,劳参与率普遍下降,因此悲观性劳动力效应更强。在经济衰退时,劳参与率普遍下降,因此悲观性劳动力效应更强。在经济衰退时,劳参与率普遍下降,因此悲观性劳动力效应更强。在经济衰退时,劳参与率普遍下降,因此悲观性劳动力效应更强。2009.5. 2009.5. 管理师管理师管理师管理师 26.26.()是指经济运作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是指经济运作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是指经济运作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

25、替。()是指经济运作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A.A.经济规律经济规律经济规律经济规律 B.B.经济交替经济交替经济交替经济交替 C.C.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经济周期 D.D.经济变动经济变动经济变动经济变动13二二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1.概念: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佣的劳动量(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劳动力需求的理论是关于生产的理论。增加雇用能带来更多总收入的情况下,企业才愿意增加雇佣。2. 在在假假设设其其他他条条件件不不变变的的情情况况下下,劳劳动动力力需需求求与与工工资资率率的的关关系系:工工资资率率上上升升,劳动需求减少,工资率下降,劳动需求增加

26、。劳动需求减少,工资率下降,劳动需求增加。3、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弹性:是指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如果用Ed表示劳动力需求弹性,用D/D表示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用W/W表示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则:EdD/DW/W, 劳动力需求弹性有5种情况:Ed0需求无弹性,工资率变化,劳动需求量不变,A表示; Ed需求无限弹性,需求无限弹性,劳动工资率不变,需求量无限,B表示; Ed1单位需求弹性,单位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相同,是一条正双曲线,用C表示;Ed1需求富于弹性,需求富于弹性,用D表示;Ed1需求缺乏弹性,需求缺乏弹性,用E表示。

27、14n n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1. 1.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当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当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当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当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这就是边使产量增加,但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这就是边使产量

28、增加,但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这就是边使产量增加,但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这就是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际生产力递减规律。际生产力递减规律。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分三阶段: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分三阶段: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分三阶段: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 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 第三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第三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第三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第三阶段:总

29、产量绝对减少。设产量为设产量为设产量为设产量为Q Q,则总产量为,则总产量为,则总产量为,则总产量为TQTQ,可变劳动要素投入为,可变劳动要素投入为,可变劳动要素投入为,可变劳动要素投入为L L,平均总产量平均总产量平均总产量平均总产量APAP,边际总产量,边际总产量,边际总产量,边际总产量MPMP,总产量,总产量,总产量,总产量TPTP之间的关系见图之间的关系见图之间的关系见图之间的关系见图1-41-42. 2.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工资工资工资工资 企业短期劳动力的需求要结合成本和价格来分析。企业短期劳动力的

30、需求要结合成本和价格来分析。企业短期劳动力的需求要结合成本和价格来分析。企业短期劳动力的需求要结合成本和价格来分析。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其它生产要素如资本等要素可以看成不变,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其它生产要素如资本等要素可以看成不变,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其它生产要素如资本等要素可以看成不变,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其它生产要素如资本等要素可以看成不变,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即可变成本是工资。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即可变成本是工资。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即可变成本是工资。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即可变成本是工资。 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原则是: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原

31、则是: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原则是: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原则是:MRP=VMP=MP.P=MC=WMRP=VMP=MP.P=MC=WMRPMRP边际产品收益边际产品收益边际产品收益边际产品收益=VMP=VMP边际产品价值边际产品价值边际产品价值边际产品价值=MP=MP边际产量边际产量边际产量边际产量* *P P产品价格产品价格产品价格产品价格= =边际成本边际成本边际成本边际成本MC=WMC=W工资。工资。工资。工资。15n n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可以分为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可以分为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

32、可以分为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可以分为( )阶段。)阶段。)阶段。)阶段。A AMPMP递减递减递减递减 B BAPAP递增递增递增递增 C C总产量绝对减少总产量绝对减少总产量绝对减少总产量绝对减少 D D总产量绝对增加总产量绝对增加总产量绝对增加总产量绝对增加 E E总产量不变总产量不变总产量不变总产量不变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判断正确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判断正确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判断正确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

33、判断正确的是(的是(的是(的是( )。)。)。)。A A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APAP递增递增递增递增 B B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APAP递减递减递减递减 C C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MPMP递减递减递减递减 D D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MPMP递增递增递增递增E E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第三阶段MPMP为负值为负值为负值为负值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则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的第一个阶段,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则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的第一个阶段,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则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的第一个阶段,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

34、则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的第一个阶段,判断正确的是(判断正确的是(判断正确的是(判断正确的是( )。)。)。)。A AAPAP递减递减递减递减 B BAPAP递增递增递增递增 C CMPMP递减递减递减递减 D DMPMP为负值勤为负值勤为负值勤为负值勤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 )。)。)。)。A AMRP=VMPMRP=VMP B BMRP=MP CMRP=MP CVMP=MPVMP=MP D DMP=MCMP

35、=MC16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广义广义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的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的经济关系经济关系。狭义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市场机制介意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市场机制介意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的资源优化的机制和形式机制和形式。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市场的主体主体是劳动劳动力的所有者即劳动者和劳动力是劳动劳动力的所有者即劳动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即企业;的使用者即企业;劳动力市场的内容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即劳动者的智力和体力劳动力市场的内容是劳动

36、者的劳动力即劳动者的智力和体力的总和。的总和。客体客体:劳动能力:劳动能力劳动力市场的性质:劳动力市场的性质:1、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条件。、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条件。2、劳动力是一种等价交换。、劳动力是一种等价交换。3、劳劳动动力力市市场场的的交交换换决决定定了了劳劳动动力力的的价价值值工工资资。工工资资是是实现和决定这种交换行为的必要手段。实现和决定这种交换行为的必要手段。4、通通过过劳劳动动力力市市场场的的交交换换,实实现现劳劳动动要要素素和和非非劳劳动动要要素素的的最最佳结合。佳结合。四、四、 劳动力市场均衡劳动力市场均衡17 二)二) 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劳

37、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 经济均衡:既可指均衡状态,也可指均衡分析方法经济均衡:既可指均衡状态,也可指均衡分析方法 均衡状态:经济中各对立的变动的力量处于一种相当的、稳定均衡状态:经济中各对立的变动的力量处于一种相当的、稳定的、不再变动的状态。的、不再变动的状态。 2009.5. 助理助理18n n两种均衡分析方法:两种均衡分析方法:两种均衡分析方法:两种均衡分析方法: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A A 马歇尔马歇尔马歇尔马歇尔 ,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

38、表人物是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 L L 瓦尔拉。瓦尔拉。瓦尔拉。瓦尔拉。例题:例题:例题:例题: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 )。)。)。)。A A亚当亚当亚当亚当 斯密斯密斯密斯密 B B希克斯希克斯希克斯希克斯 C C马歇尔马歇尔马歇尔马歇尔 D D瓦尔拉瓦尔拉瓦尔拉瓦尔拉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 )。)。)。)。A A亚当亚当亚当亚当 斯密斯密斯密斯密 B B希克斯希克斯希克斯希克斯C C马歇尔

39、马歇尔马歇尔马歇尔 D D瓦尔拉瓦尔拉瓦尔拉瓦尔拉n n静态均衡分析与动态均衡分析静态均衡分析与动态均衡分析静态均衡分析与动态均衡分析静态均衡分析与动态均衡分析 n n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1 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2 2、同质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同质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同质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同质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3 3、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充分就业。 例题:例题:例题:例题: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

40、(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 )。)。)。)。A A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充分就业 B B同质劳动力有同样的工资同质劳动力有同样的工资同质劳动力有同样的工资同质劳动力有同样的工资 C C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D D体现工资差异体现工资差异体现工资差异体现工资差异 E E增大工资总额增大工资总额增大工资总额增大工资总额 n n 19n n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n n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人口

41、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n n1 1、人口规模;、人口规模;、人口规模;、人口规模;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劳动力供给增加;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劳动力供给增加;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劳动力供给增加;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劳动力供给增加;n n2 2、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通过劳动年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影人口年龄结构通过劳动年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影人口年龄结构通过劳动年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影人口年龄结构通过劳动年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影响劳动力供给内部构成的变化。响劳动力供给内部构成的变化。响劳动力供给内部构成的变化。

42、响劳动力供给内部构成的变化。n n3 3、人口城乡结构;、人口城乡结构;、人口城乡结构;、人口城乡结构;n n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n n人口、资本存量对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影响。人口、资本存量对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影响。人口、资本存量对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影响。人口、资本存量对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影响。n n2007.5 2007.5 助理助理 8787、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 )。n n (A)(A)就业人口总量就业人口总量 (B)(B)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

43、构成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n n (C)(C)劳动年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劳动年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 (D)(D)劳动年龄组外部年龄构成劳动年龄组外部年龄构成n n (E)(E)劳动年龄人口占失业人口比重劳动年龄人口占失业人口比重n n20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 重点掌握工资结构重点掌握工资结构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新古典经济学家新古典经济学家A.马歇尔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提出均衡价格理论提出

44、均衡价格理论商品的供给规律和需求规律的运动决定商品价格形成的理论。商品的供给规律和需求规律的运动决定商品价格形成的理论。均衡价格是运用供求理论来说明局部均衡价格形成过程,而非均衡价格是运用供求理论来说明局部均衡价格形成过程,而非价值理论价值理论工资即劳动力的均衡价格,由劳动力的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相工资即劳动力的均衡价格,由劳动力的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相互作用形成。互作用形成。均衡价格论是由(均衡价格论是由( )提出的。)提出的。A马歇尔马歇尔 B希克斯希克斯C亚当亚当斯密斯密 D瓦尔拉瓦尔拉21三三 工资形式(工资形式(重点重点)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劳动报酬),生产要素分

45、为四类: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劳动报酬),资本(利息),企业家才能(利润)。资本(利息),企业家才能(利润)。工资形式:基本工资福利工资形式:基本工资福利工资形式的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准确地反映和计量劳动者实际提工资形式的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准确地反映和计量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数量。供的劳动数量。基基本本工工资资是是以以货货币币为为支支付付手手段段,按按照照时时间间或或产产量量计计算算的的报报酬酬,是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是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工资率就是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工资率就是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实际工资货币工资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价格指数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是应用最普遍的基本工资支付方式

46、。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是应用最普遍的基本工资支付方式。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合格产品数量例例题题:货货币币工工资资的的影影响响因因素素有有( )。A货币工资率货币工资率 B工作时间长度工作时间长度 C劳动力数量劳动力数量 D价格指数价格指数 E工资制度工资制度 2007.5. 27实实际际工工资资计计算算公公式式是是( ) (A)货币工资价格货币工资价格 B)货币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价格指数(c)货币工资货币工资价格价格 D)货币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价格指数22n n福利是工资的转换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福利是工资的转换形式和劳动力价

47、格的重要构成部分。福利是工资的转换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福利是工资的转换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n n福利特征:福利特征:福利特征:福利特征:n n福利支付方式分为两大类:实物支付和延期支付。福利支付方式分为两大类:实物支付和延期支付。福利支付方式分为两大类:实物支付和延期支付。福利支付方式分为两大类:实物支付和延期支付。n n实物支付:工作餐,优惠商品和服务等实物支付:工作餐,优惠商品和服务等实物支付:工作餐,优惠商品和服务等实物支付:工作餐,优惠商品和服务等n n延期支付:保险支付、如退休金、失业保险等。延期支付:保险支付、如退休金、失业保险等。延期支付:保险支付、如退休

48、金、失业保险等。延期支付:保险支付、如退休金、失业保险等。n n福利和基本工资之和构成了劳动报酬。福利和基本工资之和构成了劳动报酬。福利和基本工资之和构成了劳动报酬。福利和基本工资之和构成了劳动报酬。福利所具有的特征有(福利所具有的特征有(福利所具有的特征有(福利所具有的特征有( )。)。)。)。A A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 B B法定性法定性法定性法定性C C企业自定性企业自定性企业自定性企业自定性 D D灵活性灵活性灵活性灵活性 E E公平性公平性公平性公平性 福利的支付方式分为(福利的支付方式分为(福利的支付方式分为(福利的支付方

49、式分为( )。)。)。)。A A当期支付当期支付当期支付当期支付 B B实物支付实物支付实物支付实物支付C C延期支付延期支付延期支付延期支付 D D支票支付支票支付支票支付支票支付 E E现金支付现金支付现金支付现金支付 23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 一一 就业总量的决定就业总量的决定就业就业所所谓谓就就业业或或劳劳动动就就业业一一般般是是指指有有劳劳动动能能力力和和就就业业要要求求的的人人,参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与某种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就业条件:社会有益劳动,就业者,报酬就业条件:

50、社会有益劳动,就业者,报酬就业者:就业者: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劳动者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劳动者 2009.5.三级 24 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n n1 1、总供给、总供给、总供给、总供给n n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总量。总量。总量。n n总供给等于

51、一定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总供给等于一定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总供给等于一定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总供给等于一定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n n总供给各类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劳动资本土地管理)总供给各类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劳动资本土地管理)总供给各类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劳动资本土地管理)总供给各类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劳动资本土地管理)n n 各类生产要素相应的收入的总和(工资利息地租利润)各类生产要素相应的收入的总和(工资利息地租利润)各类生产要素相应的收入的总和(工资利息地租利润)各类生产要素相应的收入的总和(工资利息地租利润)n n 消费储蓄消费储蓄消费储蓄消费

52、储蓄例题:例题:例题:例题:2008.11 2008.11 二二二二/ /三级三级三级三级 、(、(、(、( )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 ( A )( A )总需求总需求总需求总需求 ( B )( B )总需求价格总需求价格总需求价格总需求价格 ( C )( C )总供给总供给总供给总供给 ( D )( D )总供给价格总供给价格总供给价格总供给价格总

53、供给等于(总供给等于(总供给等于(总供给等于( )之和。)之和。)之和。)之和。 A A消费消费消费消费+ +储蓄储蓄储蓄储蓄 B B投资投资投资投资+ +储蓄储蓄储蓄储蓄C C投资投资投资投资+ +收入收入收入收入 D D消费消费消费消费+ +收入收入收入收入 25n n2 2、总需求、总需求、总需求、总需求n n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这里假设总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这里假设总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这里假设总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这里假设总需求只包括消费品的需求和投资品的需求。需求只包括消费品的需求和投资

54、品的需求。需求只包括消费品的需求和投资品的需求。需求只包括消费品的需求和投资品的需求。n n总需求消费品的需求投资品的需求总需求消费品的需求投资品的需求总需求消费品的需求投资品的需求总需求消费品的需求投资品的需求3 3、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n n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称为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称为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称为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称为均衡国民收入。n n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n n 消费储蓄消费储蓄消费储蓄消

55、费储蓄n n 消费投资消费投资消费投资消费投资n n设均衡国民收入为设均衡国民收入为设均衡国民收入为设均衡国民收入为Y Y,消费为,消费为,消费为,消费为C C,储蓄为,储蓄为,储蓄为,储蓄为S S,投资为,投资为,投资为,投资为I I,则:,则:,则:,则:n nY YC CS SC CI I例题:均衡国民收入等于(例题:均衡国民收入等于(例题:均衡国民收入等于(例题:均衡国民收入等于( )。)。)。)。A A总供给总供给总供给总供给 B B总需求总需求总需求总需求 C C投资投资投资投资+ +储蓄储蓄储蓄储蓄 D D消费消费消费消费+ +储蓄储蓄储蓄储蓄E E消费消费消费消费+ +投资投资

56、投资投资 264. 4. 就业总量取决于均衡国民收入,准确说取决于总需求水平就业总量取决于均衡国民收入,准确说取决于总需求水平就业总量取决于均衡国民收入,准确说取决于总需求水平就业总量取决于均衡国民收入,准确说取决于总需求水平2009.5.2009.5.管理师管理师管理师管理师 86.86.社会就业总量取决于()社会就业总量取决于()社会就业总量取决于()社会就业总量取决于()A.A.总总总总需求水平需求水平需求水平需求水平 B.B.总供给水平总供给水平总供给水平总供给水平 C.C.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D.D.劳劳劳劳动力数量动力数量动力数量动力数量 E. E.均

57、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27二二 失业(重点,掌握各种失业的概念)失业(重点,掌握各种失业的概念)1.1.概概念念:劳劳动动力力供供给给与与劳劳动动力力需需求求在在总总量量或或结结构构上上的的失失衡衡所所形形成成的的,具具有有劳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2. 失业的种类失业的种类 摩擦性失业: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活的就业岗位时所产生摩擦性失业: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活的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摩擦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

58、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一种岗位转换之间的失业,是供给与需求均衡状态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一种岗位转换之间的失业,是供给与需求均衡状态下的正常失业。下的正常失业。 技术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引进先进技术替代人力,以及改善生产技术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引进先进技术替代人力,以及改善生产方法和管理而造成的失业,称为技术性失业。技术性失业是提高劳动生产方法和管理而造成的失业,称为技术性失业。技术性失业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解决的办法是强化职业培训,实施职业技能开发。率的结果,解决的办法是强化职业培训,实施职业技能开发。 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在成劳动力供

59、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起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在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起的失业,称为结构性失业。对策是超前的职业指导和职业预测,广泛的职的失业,称为结构性失业。对策是超前的职业指导和职业预测,广泛的职业技术培训,以及的费用的人力资本投资计划等。业技术培训,以及的费用的人力资本投资计划等。28n n 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n n由于气候状况有规律大变化对生产、消费所产的失业生称为由于气候状况有规律大变化对生产、消费所产的失业生称为由于气候状况有规律大变化对生产、消费所产的失业生称为由于气候状况有规律大变化对生产、消费所产的失业生称为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

60、。季节性失业。n n2008.52008.5管理管理管理管理 8686、对摩擦性失业表述正确的是(、对摩擦性失业表述正确的是(、对摩擦性失业表述正确的是(、对摩擦性失业表述正确的是( BCDE BCDE )。)。)。)。n n(A)(A)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 (B)(B)是一种正常性失业是一种正常性失业是一种正常性失业是一种正常性失业n n(C)(C)是动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特征是动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特征是动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特征是动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特征 (D)(D)是一种岗位交换之是一种岗位交

61、换之是一种岗位交换之是一种岗位交换之间的失业间的失业间的失业间的失业n n(E E)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n n2007.11.2007.11.助理助理助理助理 8686、失业类型分为、失业类型分为、失业类型分为、失业类型分为( )( )。 (A) (A)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 (B)(B)技术性失业技术性失业技术性失业技术性失业 (C)(C)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 (D)(D)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 (E)(E)阶段性失业阶段性失业阶段

62、性失业阶段性失业n n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引进结构上的失衡所引到的失业称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引进结构上的失衡所引到的失业称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引进结构上的失衡所引到的失业称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引进结构上的失衡所引到的失业称为(为(为(为( )。)。)。)。A A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 B B技术性失业技术性失业技术性失业技术性失业 C C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 D D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293 3 需求不足性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概念:由于总需求不足造成的,接

63、受市场现行工资率,有就业概念:由于总需求不足造成的,接受市场现行工资率,有就业概念:由于总需求不足造成的,接受市场现行工资率,有就业概念:由于总需求不足造成的,接受市场现行工资率,有就业要求的人不能满足其就业需要而引起的失业,就是需求不足要求的人不能满足其就业需要而引起的失业,就是需求不足要求的人不能满足其就业需要而引起的失业,就是需求不足要求的人不能满足其就业需要而引起的失业,就是需求不足性失业。性失业。性失业。性失业。需求不足具体表现:需求不足具体表现:需求不足具体表现:需求不足具体表现:n n其一增长差距性失业;其一增长差距性失业;其一增长差距性失业;其一增长差距性失业;n n增长差异性

64、失业是指实际经济增长率长期低于可能达到的增增长差异性失业是指实际经济增长率长期低于可能达到的增增长差异性失业是指实际经济增长率长期低于可能达到的增增长差异性失业是指实际经济增长率长期低于可能达到的增长率,因而造成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而导致的失业。长率,因而造成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而导致的失业。长率,因而造成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而导致的失业。长率,因而造成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而导致的失业。n n其二周期性失业。其二周期性失业。其二周期性失业。其二周期性失业。n n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的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循环所带来的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的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循环所带来的失业。周期性失业

65、是指经济的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循环所带来的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的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循环所带来的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具体表现形式为(需求不足性失业具体表现形式为(需求不足性失业具体表现形式为(需求不足性失业具体表现形式为( )。)。)。)。A A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 B B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 C C增长差距性失业增长差距性失业增长差距性失业增长差距性失业 D D周期性失周期性失周期性失周期性失业业业业 E E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 30缓解需求不足的对策缓解需求不足的对策缓解需求不足的对策缓解需求不足的对策n n刺激总需求积扩大有效的供给

66、是解决需求不足性失业的根本方刺激总需求积扩大有效的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性失业的根本方刺激总需求积扩大有效的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性失业的根本方刺激总需求积扩大有效的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性失业的根本方向。向。向。向。n n刺激总需求和增加有效供给的重点是投资。刺激总需求和增加有效供给的重点是投资。刺激总需求和增加有效供给的重点是投资。刺激总需求和增加有效供给的重点是投资。n n宏观财政政策、宏观财政政策、宏观财政政策、宏观财政政策、n n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货币政策、n n产业政策的调整,推行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才能缓解。产业政策的调整,推行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才能缓解。产业政策的调整,推行积

67、极的劳动市场政策,才能缓解。产业政策的调整,推行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才能缓解。2009.5 2009.5 助理助理助理助理31三、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三、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4%-失业率的正常界限)失业率的正常界限)反应失业程度的指标有两个:失业率和失业持续期反应失业程度的指标有两个:失业率和失业持续期1、失业率是失业人数站社会劳动力人数(经济活动人口)、失业率是失业人数站社会劳动力人数(经济活动人口)的百分比,表示为的百分比,表示为失业率(失业人数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100(失业人数(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例题:例题: 失业率

68、用公式表示为(失业率用公式表示为( )。)。A失业人数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就业人数 B失业人数失业人数/人口人数人口人数C失业人数失业人数/社会劳动人数社会劳动人数 D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失业人数 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 )。)。A平均劳动时间平均劳动时间 B失业率失业率C就业人数就业人数 D失业人数失业人数 E失业持续期失业持续期322 2、失业持续期是指失业者处于失业状态的持续时间,一般以周为单位计算,其、失业持续期是指失业者处于失业状态的持续时间,一般以周为单位计算,其、失业持续期是指失业者处于失业状态的持续时间,一般以周为单位计算,其、失业持续期是

69、指失业者处于失业状态的持续时间,一般以周为单位计算,其公式为:公式为:公式为:公式为:n n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n n平均失业持续期(平均失业持续期(平均失业持续期(平均失业持续期( 失业者失业者失业者失业者 周数)周数)周数)周数) 失业人数失业人数失业人数失业人数n n面对劳动力市场,人们可以有三种身份:就业者、失业者、非劳动力。面对劳动力市场,人们可以有三种身份:就业者、失业者、非劳动力。面对劳动力市场,人们可以有三种身份:就业者、失业者、非劳动力。面对劳动力市场,人们可以有三种身份:就业者、失业者、非劳动力。 n n失业现象包括正常失

70、业和非正常失业。失业现象包括正常失业和非正常失业。失业现象包括正常失业和非正常失业。失业现象包括正常失业和非正常失业。2008.11 272008.11 27、关于平均失业持续期表述错误的是(、关于平均失业持续期表述错误的是( )。)。 ( ( A )A )无论时间长短都属于非正常失业无论时间长短都属于非正常失业 ( B )( B )它的长度是反映失业严它的长度是反映失业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 C )( C )平均失业持续期相对较短,反映了经济的动平均失业持续期相对较短,反映了经济的动态性态性 ( D )( D )平均失业持续期延长表明劳动力市场中存在长期失业者平均失业持续期延

71、长表明劳动力市场中存在长期失业者3 3、失业带来的影响:、失业带来的影响:、失业带来的影响:、失业带来的影响: 造成家庭生活困难;造成家庭生活困难;造成家庭生活困难;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劳动力资源浪费;劳动力资源浪费;劳动力资源浪费;劳动力资源浪费; 劳动者精神压力。劳动者精神压力。劳动者精神压力。劳动者精神压力。 例题:例题:例题:例题: 对失业造成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有(对失业造成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有(对失业造成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有(对失业造成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 A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 B B失

72、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失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失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失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C C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 D D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的满足程度的满足程度的满足程度 E E失业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失业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失业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失业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增长33n n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重点)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重点)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重点)五

73、、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重点) n n1 1、政府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政府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政府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政府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n n政府购买:国防用品、公共管理服务、公共工程项目、政府购买:国防用品、公共管理服务、公共工程项目、政府购买:国防用品、公共管理服务、公共工程项目、政府购买:国防用品、公共管理服务、公共工程项目、政府雇员和事业组织中劳动者的薪金报酬。政府雇员和事业组织中劳动者的薪金报酬。政府雇员和事业组织中劳动者的薪金报酬。政府雇员和事业组织中劳动者的薪金报酬。n n转移支付:发挥收入再分配作用的:社会保险福利、社转移支付:发挥收入再分配

74、作用的:社会保险福利、社转移支付:发挥收入再分配作用的:社会保险福利、社转移支付:发挥收入再分配作用的:社会保险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救济及某些补贴等支出。会优抚、社会救济及某些补贴等支出。会优抚、社会救济及某些补贴等支出。会优抚、社会救济及某些补贴等支出。例题:例题:例题:例题: 政府支出包括(政府支出包括(政府支出包括(政府支出包括( )。)。)。)。A A赠与赠与赠与赠与 B B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政府购买 C C税收税收税收税收 D D转移支付转移支付转移支付转移支付 E E政府政府政府政府呆坏账呆坏账呆坏账呆坏账 342 2、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

75、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n n最低劳动标准,包括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标准最低劳动标准,包括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标准最低劳动标准,包括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标准最低劳动标准,包括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标准n n最低社会保障最低社会保障最低社会保障最低社会保障n n工会工会工会工会例题:下列定义判断错误的是(例题:下列定义判断错误的是(例题:下列定义判断错误的是(例题:下列定义判断错误的是( )。)。)。)。 A A最低工资,又称最低工资率,是指国家依法规定的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最低工资,又称最低工资率,是指国家依法规定的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最低工资,

76、又称最低工资率,是指国家依法规定的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最低工资,又称最低工资率,是指国家依法规定的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额工资数额工资数额工资数额 B B最长劳动时间标准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最长劳动时间标准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最长劳动时间标准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最长劳动时间标准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的条件及最高限额、休息休假制度等(加班加点)的条件及最高限额、休息休假制度等(加班加点)的条件及最高限额、休息休假制度等(加班加点)的条件及最高限额、休息休假制度等 C C工会在其发展中承担着多

77、重功能,最基本的是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工会在其发展中承担着多重功能,最基本的是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工会在其发展中承担着多重功能,最基本的是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工会在其发展中承担着多重功能,最基本的是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体谈判,参与决定基本劳动条件,并对各项劳动条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体谈判,参与决定基本劳动条件,并对各项劳动条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体谈判,参与决定基本劳动条件,并对各项劳动条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体谈判,参与决定基本劳动条件,并对各项劳动条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督督督D D最低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最低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

78、,通过国民收最低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最低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入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入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入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352007.11 2007.11 助理助理 8787、

79、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有、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有( )( )。 A)A)工会工会 (B)(B)最低社会保障最低社会保障 (C)(C)劳动力需求量劳动力需求量 (D(D) )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劳动标准 (E)(E)劳动力供给量劳动力供给量3 3、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1 1)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收缩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收缩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收缩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收缩性财政政策;2 2)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收缩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

80、和收缩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收缩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收缩性货币政策;3 3)收入政策:)收入政策:)收入政策:)收入政策:例题:例题: 2008.11. 872008.11. 87、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 )。)。 ( A ( A ) )降低税率降低税率 ( B )( B )免税免税 ( C )( C )扩大政府购买扩大政府购买 ( D )( D )退税退税 ( ( E )E )增加政府转移支增加政府转移支付付2007.11.2007.11.管理师管理师2626、( () )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

81、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A) (A)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B) (B) 收入政策收入政策 (C) (C) 金融政策金融政策 (D) (D)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n n2008.5 2008.5 助理助理 8787、财政政策的手段包括、财政政策的手段包括( )( )。 (A) (A)调节利率调节利率 (B)(B)增减预算支出水平增减预算支出水平 (C)(C)增减政府税收增减政府税收 (D)(D)调节法定准备金率调节法定准备金率 (E)(E)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36对就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对就

82、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对就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对就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有( )。)。)。)。A A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财政政策 B B就业政策就业政策就业政策就业政策C C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货币政策 D D金融政策金融政策金融政策金融政策 E E收入政策收入政策收入政策收入政策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措施有(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措施有(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措施有(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措施有( )。)。)。)。A A扩大政府购买扩大政府购买扩大政府购买扩大政府购买 B B减少政府购买减少政府购买减少政府购买减少政府购买C C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增

83、加政府转移支付 D D增加税收增加税收增加税收增加税收 E E降低税率降低税率降低税率降低税率 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 )。)。)。)。A A调节法定准备金调节法定准备金调节法定准备金调节法定准备金 B B调整税率调整税率调整税率调整税率C C调整利率调整利率调整利率调整利率 D D调整贴现率调整贴现率调整贴现率调整贴现率 E E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措施和作用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措施和作用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措施和作用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措施和

84、作用有( )。)。)。)。A A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供应量 B B降低利率降低利率降低利率降低利率C C刺激投资和消费刺激投资和消费刺激投资和消费刺激投资和消费 D D增加总需增加总需增加总需增加总需求求求求 E E降低消费需求降低消费需求降低消费需求降低消费需求 2007.11.2007.11.助理助理 2727、( )( )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策。n n (A)(A)财政政策财政政策 ( (B)B)

85、货币政策货币政策 (C)(C)金融政策金融政策 (D)(D)收入政策收入政策37收入差距衡量指标: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库茨涅茨比率、人口(或家庭)众收入差距衡量指标: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库茨涅茨比率、人口(或家庭)众数组合分布频率、帕累托定律等,数组合分布频率、帕累托定律等,n n常用收入差距指标常用收入差距指标基尼系数基尼系数n n基尼系数用来判断某种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一种指数,亦即社会居民或劳动基尼系数用来判断某种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一种指数,亦即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数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者人数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n n当基尼系数接近当基尼系数接近0 0时,收入便接近与绝对

86、平衡,接近时,收入便接近与绝对平衡,接近1 1时,则接近绝对不平衡。时,则接近绝对不平衡。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越不平衡。通常基尼系数在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越不平衡。通常基尼系数在0.20.40.20.4之间。之间。n n基尼系数小于基尼系数小于基尼系数小于基尼系数小于0.20.2时,时,时,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n n基尼系数在基尼系数在基尼系数在基尼系数在0.40.4以上,以上,以上,以上,则表示收入差距比较大;则表示收入差距比较大;n n通常基尼系数在通常基尼系数在通常基尼系数在通常基尼系数在0.20.20.40.4之间。之间。之间。之间。例题: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

87、是(例题: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是( )。)。A A国民收入国民收入 B B基尼系数基尼系数C C人均人均 GDPGDP D D需求弹性需求弹性人世界各国来看,基尼系数()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人世界各国来看,基尼系数()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A A大于大于0.20.2 B B小于小于0.20.2C C大于大于0.40.4 D D小于小于0 038n n2007.11.2007.11.助理助理 2626、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是、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是( ) ( ) n n (A) (A)国民收入国民收入 (B)(B)人均人均GDP (C)GDP (C)基尼系数基尼系数 (D)(D)需求弹性需求弹性

88、n n收入政策在社会经济中具有以下重要作用(收入政策在社会经济中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A A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B B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C C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D D有利于限制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及其危害有利于限制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及其危害 E E有利于物价的稳定有利于物价的稳定 39n n收入政策措施:收入政策措施:n n1 1、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制定工资、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制定工资物价指导线。冻结。物价指导线。冻结。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控制政策。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控制政策。n n 2 2、收入平等化

89、措施:个人所得税制度。其他税。发展社会保障、收入平等化措施:个人所得税制度。其他税。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事业。40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劳动法劳动法劳动法劳动法重点重点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律渊源劳动法律渊源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41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体系一一一一 概念概念概念概念n n 劳动法可以指:劳动法可

90、以指:劳动法可以指:劳动法可以指:1 1)、法律体系中的劳动法律部门;)、法律体系中的劳动法律部门;)、法律体系中的劳动法律部门;)、法律体系中的劳动法律部门;2 2)、国家的劳动法典;)、国家的劳动法典;)、国家的劳动法典;)、国家的劳动法典;3 3)、劳动法学或劳动法课程)、劳动法学或劳动法课程)、劳动法学或劳动法课程)、劳动法学或劳动法课程n n劳动法的定义: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劳动法的定义: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劳动法的定义: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劳动法的定义: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切联系

91、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n n劳动法的核心内容:调整劳动关系劳动法的核心内容:调整劳动关系劳动法的核心内容:调整劳动关系劳动法的核心内容:调整劳动关系例题、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例题、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例题、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例题、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 )n n(A A)规范企业的行为)规范企业的行为)规范企业的行为)规范企业的行为 (B B)规范劳动者行为)规范劳动者行为)规范劳动者行为)规范劳动者行为n n(C C)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D D)规范劳动力市场)规范劳动力市场)规范劳动力市场)

92、规范劳动力市场42n n二二二二 劳动法律基本原则(重点掌握)劳动法律基本原则(重点掌握)劳动法律基本原则(重点掌握)劳动法律基本原则(重点掌握)1 1 特点:指导性法律规范(注意与具体规定的区别),反应劳动法律部门特点,特点:指导性法律规范(注意与具体规定的区别),反应劳动法律部门特点,特点:指导性法律规范(注意与具体规定的区别),反应劳动法律部门特点,特点:指导性法律规范(注意与具体规定的区别),反应劳动法律部门特点,稳定性,权威性稳定性,权威性稳定性,权威性稳定性,权威性2008.52008.5助理助理助理助理 8888以下关于以下关于以下关于以下关于“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

93、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和和和和“ “调整劳动关系的具体规定调整劳动关系的具体规定调整劳动关系的具体规定调整劳动关系的具体规定” ”的说法正的说法正的说法正的说法正确的是确的是确的是确的是 (A)(A)前者的明确性高于后者前者的明确性高于后者前者的明确性高于后者前者的明确性高于后者 (B)(B)前者所覆盖的事实状态小于后者前者所覆盖的事实状态小于后者前者所覆盖的事实状态小于后者前者所覆盖的事实状态小于后者(C)(C)前者的明确性低于后前者的明确性低于后前者的明确性低于后前者的明确性低于后者者者者 (D)(D)前者所覆盖的事实状态大于后者前者所覆盖的事实状态大于后者前者所覆盖的事

94、实状态大于后者前者所覆盖的事实状态大于后者 (E)(E)前者的稳定性高于后者前者的稳定性高于后者前者的稳定性高于后者前者的稳定性高于后者2. 2. 作用:指导劳动法制定、修改、废止、协调;指导劳动法实施;解释、理解作用:指导劳动法制定、修改、废止、协调;指导劳动法实施;解释、理解作用:指导劳动法制定、修改、废止、协调;指导劳动法实施;解释、理解作用:指导劳动法制定、修改、废止、协调;指导劳动法实施;解释、理解劳动法劳动法劳动法劳动法3. 3. 内容(重点掌握内容):内容(重点掌握内容):内容(重点掌握内容):内容(重点掌握内容): 1 1)保保保保障障障障劳劳劳劳动动动动者者者者劳劳劳劳动动动

95、动权权权权的的的的原原原原则则则则:平平平平等等等等的的的的劳劳劳劳动动动动就就就就业业业业权权权权、自自自自由由由由择择择择业业业业权权权权、劳劳劳劳动动动动报报报报酬酬酬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n n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n n劳动权受到国家的保障,这种劳动权保障具体的体现为基本保护,全面保护,劳动权受到国家的保障,这种劳动权

96、保障具体的体现为基本保护,全面保护,劳动权受到国家的保障,这种劳动权保障具体的体现为基本保护,全面保护,劳动权受到国家的保障,这种劳动权保障具体的体现为基本保护,全面保护,优先保护等方面。优先保护等方面。优先保护等方面。优先保护等方面。n n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优先保护劳动者利益。优先保护劳动者利益。优先保护劳动者利益。优先保护劳动者利益。例题:例题:例题:例题: 2828、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劳

97、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 )A A规范企业的行为规范企业的行为规范企业的行为规范企业的行为 B B规范劳动者行为规范劳动者行为规范劳动者行为规范劳动者行为 C C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D D规范劳动力市场规范劳动力市场规范劳动力市场规范劳动力市场所谓(所谓(所谓(所谓( )是对劳动者权益和权能的保护,包括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法定权利和约定权益。)是对劳动者权益和权能的保护,包括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法定权利和约定权益。)是对劳动者权益和权能的保护,包括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法定权利和约定权益。)是对劳动者权益和权能的保护,包括人身权益和财产权

98、益、法定权利和约定权益。 A A基本保护基本保护基本保护基本保护 B B优先保护优先保护优先保护优先保护 C C全面保护全面保护全面保护全面保护 D D部分保护部分保护部分保护部分保护下列属于劳动权的是(下列属于劳动权的是(下列属于劳动权的是(下列属于劳动权的是( )。)。)。)。A A平等就业权平等就业权平等就业权平等就业权 B B劳动报酬权劳动报酬权劳动报酬权劳动报酬权 C C自由择业权自由择业权自由择业权自由择业权 D D休息休假权休息休假权休息休假权休息休假权 E E职业培训权职业培训权职业培训权职业培训权劳动权保障具体体现为(劳动权保障具体体现为(劳动权保障具体体现为(劳动权保障具体

99、体现为( )。)。)。)。A A平等就业权平等就业权平等就业权平等就业权 B B基本保护基本保护基本保护基本保护 C C自由择业权自由择业权自由择业权自由择业权 D D全面保护全面保护全面保护全面保护 E E优先保护优先保护优先保护优先保护432007.52007.5师师师师 2828、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 )( )n n(A)(A)保障报酬权保障报酬权保障报酬权保障报酬权 B)B)保障物质帮助权保障物质帮助权保障物质帮助权保障物质帮助权c) c)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 D)D)保障休

100、息休假权保障休息休假权保障休息休假权保障休息休假权8989、劳动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包括、劳动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包括、劳动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包括、劳动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包括( )( )。 (A)(A)平等就业权平等就业权平等就业权平等就业权 (B)(B)劳动报酬权劳动报酬权劳动报酬权劳动报酬权(C)(C)休息休假权休息休假权休息休假权休息休假权 (D)(D)自由择业权自由择业权自由择业权自由择业权(E)(E)职业培训权职业培训权职业培训权职业培训权2 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组织工会的权利;平等协商,集体协商,)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

101、组织工会的权利;平等协商,集体协商,)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组织工会的权利;平等协商,集体协商,)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组织工会的权利;平等协商,集体协商,三方原则,知情、参与、咨询权三方原则,知情、参与、咨询权三方原则,知情、参与、咨询权三方原则,知情、参与、咨询权2008.11 892008.11 89、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应当贯彻、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应当贯彻、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应当贯彻、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应当贯彻“ “三方原则三方原则三方原则三方原则” ”,其中,其中,其中,其中三方指的是(三方指的是(三方指的是(三方指的是( )。)。)。)。(

102、 A )( A )雇主协会雇主协会雇主协会雇主协会 ( B ( B ) )政府政府政府政府 ( C )( C )企业员工企业员工企业员工企业员工 ( D )( D )工会工会工会工会 ( E )( E )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行业协会 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时应当贯彻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时应当贯彻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时应当贯彻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时应当贯彻“ “三方原则三方原则三方原则三方原则” ”,即政府、工会、(,即政府、工会、(,即政府、工会、(,即政府、工会、( )共)共)共)共同参与决定。同参与决定。同参与决定。同参与决定。A A企业企业企业企

103、业 B B员工员工员工员工 C C员工代表员工代表员工代表员工代表 D D企业家协会企业家协会企业家协会企业家协会下列属于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的是(下列属于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的是(下列属于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的是(下列属于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的是( )。)。)。)。A A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B B平等协商平等协商平等协商平等协商的权利的权利的权利的权利 C C集体协商权集体协商权集体协商权集体协商权 D D共同决定权共同决定权共同决定权共同决定权 E E知情权知情权知情权知情权3 3)物质帮助权。)物质帮助权。)物质帮助权。)物质帮助权。

104、(社会保险)的特征:强制性,社会性、互济性、补尝性(社会保险)的特征:强制性,社会性、互济性、补尝性(社会保险)的特征:强制性,社会性、互济性、补尝性(社会保险)的特征:强制性,社会性、互济性、补尝性2009.5 2009.5 师师师师 27.27.()关于社会保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关于社会保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关于社会保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关于社会保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社会保险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缴费标准。社会保险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缴费标准。社会保险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缴费标准。社会保险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缴费标准。 B.B.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保社会保险当事人不

105、能自行选择保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保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保险项目。险项目。险项目。险项目。 C.C.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是否参加保险。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是否参加保险。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是否参加保险。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是否参加保险。 D.D.对劳动者而言,对劳动者而言,对劳动者而言,对劳动者而言,物质帮助权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物质帮助权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物质帮助权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物质帮助权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2007.5 2007.5 助理助理助理助理 2929、社会保险特征不包括、社会保险特征不包括、社会保险特征不包括、社会保险特征

106、不包括( ( ) )。n n (A(A) )自由性自由性自由性自由性 (B)(B)社会性社会性社会性社会性 (c)(c)互济性互济性互济性互济性 (D)(D)补偿性补偿性补偿性补偿性44n n2009.5.2009.5.助理助理助理助理abceabce8888、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是、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是、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是、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是( ( ) )。(A)(A)是指导性的法律规范是指导性的法律规范是指导性的法律规范是指导性的法律规范 (B)(B)高度的权威性高度的权威性高度的权威性高度的权威性(C)(C)反映劳动法律部门反映劳动法律部门反映劳动法律部门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

107、的特点的特点的特点(D)(D)高度的稳定性高度的稳定性高度的稳定性高度的稳定性 (E)(E)反映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反映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反映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反映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是(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是(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是(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是( )。)。)。)。A A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 B B作为指导性的法律规范作为指导性的法律规范作为指导性的法律规范作为指导性的法律规范C C指导指导指导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劳动法的制定、

108、修改和废止 D D指导劳动法的实施指导劳动法的实施指导劳动法的实施指导劳动法的实施E E有助于理解、解释劳动法有助于理解、解释劳动法有助于理解、解释劳动法有助于理解、解释劳动法8787、劳动权保障具体体现为、劳动权保障具体体现为、劳动权保障具体体现为、劳动权保障具体体现为( )( )(A)(A)基本保护基本保护基本保护基本保护 (B)(B)平等就业权平等就业权平等就业权平等就业权(c)(c)全面保护全面保护全面保护全面保护 (D)(D)自由择业权自由择业权自由择业权自由择业权(B(B) )优先保护优先保护优先保护优先保护2007.11.2007.11.师师师师2727、( () )是劳动权的核

109、心。是劳动权的核心。是劳动权的核心。是劳动权的核心。(A) (A) 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 (B) (B) 就业权和择业权就业权和择业权就业权和择业权就业权和择业权(C) (C) 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 (D) (D) 劳动劳动劳动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2007.11 882007.11 88,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 )(A)(A)物质帮助权原物质帮助权原

110、物质帮助权原物质帮助权原则则则则 (B)(B)适用性原则适用性原则适用性原则适用性原则(c)(c)劳动劳动劳动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关系民主化原关系民主化原关系民主化原则则则则 (D)(D)灵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E)(E)保保保保证劳证劳证劳证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动者劳动权的原动者劳动权的原动者劳动权的原则则则则45三三三三 劳动法律渊源类别:重点掌握劳动法律渊源类别:重点掌握劳动法律渊源类别:重点掌握劳动法律渊源类别:重点掌握n n宪法,宪法,宪法,宪法,n n劳动法律:劳动法律:劳动法律:劳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工会法,工会法,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

111、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主要内容劳动合同法,主要内容劳动合同法,主要内容劳动合同法,主要内容为劳动关系法和劳动标准法。为劳动关系法和劳动标准法。为劳动关系法和劳动标准法。为劳动关系法和劳动标准法。n n国务院行政法规国务院行政法规国务院行政法规国务院行政法规:工伤保险条例、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职工:工伤保险条例、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职工奖惩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奖惩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等。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等。n n劳动劳动规章劳动劳动规章劳动劳动规章劳动劳动规章n n

112、地发行劳动法规地发行劳动法规地发行劳动法规地发行劳动法规n n国际公约(人大批准)国际公约(人大批准)国际公约(人大批准)国际公约(人大批准)n n正式解释:正式解释:正式解释:正式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n n其他市场法律:雇佣规则,劳动合同,其他市场法律:雇佣规则,劳动合同,其他市场法律:雇佣规则,劳动合同,其他市场法律:雇佣规则,劳动合同,集体合同集体合同集体合同集体合同,习惯法,法官法,判例法,习惯法,法官法,判例法,习惯法,法官法,判例法,习惯法,法官法,判例法例题:(例题:(例题:(例题:( )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在国家的法律

113、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A A劳动法律劳动法律劳动法律劳动法律 B B宪法宪法宪法宪法 C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 D劳动规章劳动规章劳动规章劳动规章( )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A A劳动法律劳动法律劳动法律劳动法律 B B宪法宪法宪法宪法 C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 D劳动规章劳动规章劳动

114、规章劳动规章( )是劳动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劳动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劳动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劳动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A A劳动法律劳动法律劳动法律劳动法律 B B宪法宪法宪法宪法 C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 D劳动规章劳动规章劳动规章劳动规章下列属于法律渊源的有(下列属于法律渊源的有(下列属于法律渊源的有(下列属于法律渊源的有( )。)。)。)。A A劳动法律劳动法律劳动法律劳动法律 B B行政规章行政规章行政规章行政规章C C正式解释正式解释正式解释正式解释 D D雇用规则雇用规则雇用规则雇用规则 E E地方性劳动法规地方性

115、劳动法规地方性劳动法规地方性劳动法规46n n根据解释主题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根据解释主题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 )。)。A A立法解释立法解释 B B司法解释司法解释C C行政解释行政解释 D D任意解释任意解释 E E合同解释合同解释n n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 )。)。A A劳动法律劳动法律 B B宪法宪法 C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 D劳动规章劳动规章 将将宪法、宪法、劳动法律、劳动法律、行政法规按照法律效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行政法规按照法律效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A A B B C

116、 C D D( )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具有法律效力。A A立法解释立法解释 B B任意解释任意解释 C C司法解释司法解释 D D行政解释行政解释( )是雇员与雇主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是雇员与雇主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A A劳动合同劳动合同 B B雇用规则雇用规则 C C司法解释司法解释 D D集体合同集体合同( )是通过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协会按照合法的程序,经过集体谈判达成)是通过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协会按照合法的程序,经过集体谈判达成的关于一般劳动条件的协议。的关于一般劳动条件的协议。A A劳动合同劳动合同 B B判例法判例法 C C司法解释司法解释 D D集

117、体合同集体合同( )是以法律共同休的长期实践为前提,以法律共同休的普遍的法律确)是以法律共同休的长期实践为前提,以法律共同休的普遍的法律确信为基础。信为基础。A A法官法法官法 B B判例法判例法 C C习惯法习惯法 D D成文法成文法47n n集体合同集体合同是通过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协会按照合法的程序,是通过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协会按照合法的程序,经过集体谈判达成的关于一般劳动条件的协议。集体合同经过集体谈判达成的关于一般劳动条件的协议。集体合同整体性地规定了工会会员和雇主的权利和义务,对劳动双整体性地规定了工会会员和雇主的权利和义务,对劳动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分为产业集体合同、行业集体合同。方具

118、有法律约束力。分为产业集体合同、行业集体合同。n n2009.52009.5师师师师 28.28.()是以法律共同体的长期实践前提,以法律()是以法律共同体的长期实践前提,以法律()是以法律共同体的长期实践前提,以法律()是以法律共同体的长期实践前提,以法律共同体的普通的法律确信为基础。共同体的普通的法律确信为基础。共同体的普通的法律确信为基础。共同体的普通的法律确信为基础。n nA.A.法官法法官法法官法法官法 B.B.判例法判例法判例法判例法 C.C.习惯法习惯法习惯法习惯法 D.D.成文法成文法成文法成文法n n2008.112008.11助理助理 劳动法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劳动法的内

119、容极为丰富,包括( )。)。 ( ( A )A )劳动关系劳动关系 ( B )( B )劳动法律事件劳动法律事件 ( C ( C ) )劳动标准劳动标准 ( D )( D )劳动监劳动监督检查督检查 ( E )( E )社会保险社会保险48n n2008. 2008. 师师师师 2828、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 )( )。n n (A)(A)劳动法规劳动法规劳动法规劳动法规 (B)(B)劳动法律劳动法律劳动法律劳动法律 (C)(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国务院劳动行政法

120、规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D)劳动规章劳动规章劳动规章劳动规章n n2007.11. 2007.11. 助理助理助理助理2828、( () )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具有法律效力。(A) (A) 立法解释立法解释立法解释立法解释 (B) (B) 任意解释任意解释任意解释任意解释(C) (C) 司法解释司法解释司法解释司法解释 (D) (D) 行政解释行政解释行政解释行政解释n n2007.5 2007.5 助理助理助理助理8989、根据解释主题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根据解释主题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根据解释主题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根据解释主题的

121、不同。正式解释分为( ( ) )。n n (A)(A)立法解释立法解释立法解释立法解释 (B)(B)司法解释司法解释司法解释司法解释 (c)(c)行政解释行政解释行政解释行政解释 (D)(D)任意解释任意解释任意解释任意解释 (E)(E)合同解释合同解释合同解释合同解释49 四、劳动法体系(重点)四、劳动法体系(重点)四、劳动法体系(重点)四、劳动法体系(重点)1 1、就业促进制度、就业促进制度、就业促进制度、就业促进制度2 2、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3 3、劳动标准制度: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劳动安全

122、、劳动标准制度: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劳动安全、劳动标准制度: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劳动安全、劳动标准制度: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条件。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条件。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条件。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条件。4 4、职业技能开发制度、职业技能开发制度、职业技能开发制度、职业技能开发制度5 5、社会保险福利制度、社会保险福利制度、社会保险福利制度、社会保险福利制度6 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7 7、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123、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8 8、劳动监督检查制度、劳动监督检查制度、劳动监督检查制度、劳动监督检查制度2009.5 2009.5 师师师师2008.11 2008.11 助理助理助理助理 以下不属于劳动标准法的是(以下不属于劳动标准法的是(以下不属于劳动标准法的是(以下不属于劳动标准法的是( )。)。)。)。(A A)劳动争议处理法)劳动争议处理法)劳动争议处理法)劳动争议处理法 (B B)工资法)工资法)工资法)工资法 (C C)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D D)工作时间法)工作时间法)

124、工作时间法)工作时间法( )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A A劳动法的体劳动法的体劳动法的体劳动法的体系系系系 B B劳动法的渊源劳动法的渊源劳动法的渊源劳动法的渊源 C C劳动法的原则劳动法的原则劳动法的原则劳动法的原则 D D劳动法的内容劳动法的内容劳动法的内容劳动法的内容下列属于劳动法构成体系的有(下列属于劳动法构成体系的有(下列属于劳动法构成体系的有(下列属于劳动法构成体系的有( )。)。)。)。A A促进就业

125、法律制度促进就业法律制度促进就业法律制度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B B劳动标准制度劳动标准制度劳动标准制度劳动标准制度 C C职业培训制度职业培训制度职业培训制度职业培训制度 D D社会保险和福利社会保险和福利社会保险和福利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制度制度制度 E E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A社会保险的体制社会保险的体制社会保险的体制社会保险的体制 B B社会保险的项目社会保险的项目社会保险的项目社会保险的项目C C社会保险的种类社

126、会保险的种类社会保险的种类社会保险的种类 D D社会保险的适用社会保险的适用社会保险的适用社会保险的适用范围范围范围范围E E社会保险的筹集、运营和管理社会保险的筹集、运营和管理社会保险的筹集、运营和管理社会保险的筹集、运营和管理n n 50n n按照劳动法的所有制结构模型,将劳动法体系划分为(按照劳动法的所有制结构模型,将劳动法体系划分为(按照劳动法的所有制结构模型,将劳动法体系划分为(按照劳动法的所有制结构模型,将劳动法体系划分为( )。)。)。)。A A国有企业劳动法律制度国有企业劳动法律制度国有企业劳动法律制度国有企业劳动法律制度 B B集体企业劳动法律制度集体企业劳动法律制度集体企业

127、劳动法律制度集体企业劳动法律制度 C C股份制企业劳动法律股份制企业劳动法律股份制企业劳动法律股份制企业劳动法律制度制度制度制度 D D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劳动法律制度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劳动法律制度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劳动法律制度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劳动法律制度 E E外商投资企业劳动法律制度外商投资企业劳动法律制度外商投资企业劳动法律制度外商投资企业劳动法律制度n n劳动关系法的构成为(劳动关系法的构成为(劳动关系法的构成为(劳动关系法的构成为( )。)。)。)。A A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 B B集体合同法集体合同法集体合同法集体合同法 C C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法用人单位

128、内部劳动规则制定法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法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法 n n D D职工民主管理法职工民主管理法职工民主管理法职工民主管理法 E E劳动争议处理法劳动争议处理法劳动争议处理法劳动争议处理法n n1515劳动标准法的构成为(劳动标准法的构成为(劳动标准法的构成为(劳动标准法的构成为( )。)。)。)。A A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 B B集体合同法集体合同法集体合同法集体合同法 C C工作时间法工作时间法工作时间法工作时间法 D D工资法工资法工资法工资法E E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n n( )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

129、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以及女职工和未)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以及女职工和未)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以及女职工和未)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等。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等。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等。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等。A A促进就业法律制度促进就业法律制度促进就业法律制度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B B劳动标准制度劳动标准制度劳动标准制度劳动标准制度 C C职业培训制度职业培训制度职业培训制度职业培训制度 D 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社会保险和福利制社会保险和福利制社会保险和福利

130、制度度度度劳动法规定的劳动标准为(劳动法规定的劳动标准为(劳动法规定的劳动标准为(劳动法规定的劳动标准为( )劳动标准,具有单方面的()劳动标准,具有单方面的()劳动标准,具有单方面的()劳动标准,具有单方面的( )。)。)。)。A A最高,非强制性最高,非强制性最高,非强制性最高,非强制性 B B最低,非强制性最低,非强制性最低,非强制性最低,非强制性 C C最高,强制性最高,强制性最高,强制性最高,强制性 D D最低,强制性最低,强制性最低,强制性最低,强制性( )在于保障劳动者的物质帮助权,其功能是使劳动者在年老)在于保障劳动者的物质帮助权,其功能是使劳动者在年老)在于保障劳动者的物质帮

131、助权,其功能是使劳动者在年老)在于保障劳动者的物质帮助权,其功能是使劳动者在年老 、患病、工伤、失业、患病、工伤、失业、患病、工伤、失业、患病、工伤、失业和生育等情况下能够获得帮助和补偿。和生育等情况下能够获得帮助和补偿。和生育等情况下能够获得帮助和补偿。和生育等情况下能够获得帮助和补偿。A A促进就业法律制度促进就业法律制度促进就业法律制度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B B劳动标准制度劳动标准制度劳动标准制度劳动标准制度 C C职业培训制度职业培训制度职业培训制度职业培训制度 D 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劳动法监督检查的(劳动法监督检查的(劳动法监督检

132、查的(劳动法监督检查的( )既包括)既包括)既包括)既包括劳动法劳动法劳动法劳动法各项规定的实施状况,也包括劳动法律部各项规定的实施状况,也包括劳动法律部各项规定的实施状况,也包括劳动法律部各项规定的实施状况,也包括劳动法律部门各项劳动法律规范的实施状况。门各项劳动法律规范的实施状况。门各项劳动法律规范的实施状况。门各项劳动法律规范的实施状况。A A内容内容内容内容 B B目的目的目的目的 C C客体客体客体客体 D D方式方式方式方式512008.5 2008.5 助助 2929、正常情况下,每个月依照法定程序延长的工、正常情况下,每个月依照法定程序延长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作时间不能超过( )

133、( )。n n (A)34(A)34小时小时 (B)36(B)36小时小时 (C)38(C)38小时小时 (D)40(D)40小时小时20099.5. 20099.5. 助理助理助理助理52 n n劳动法的作用:劳动法的作用:劳动法的作用:劳动法的作用:1 1、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 2、是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手段、是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手段、是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手段、是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手段3 3、对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134、用、对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n n劳动法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有:劳动法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有:劳动法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有:劳动法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有:1 1、确认劳动者为劳动力所有者,使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确认劳动者为劳动力所有者,使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确认劳动者为劳动力所有者,使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确认劳动者为劳动力所有者,使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劳动力供方主体的法律地位处于劳动力供方主体的法律地位处于劳动力供方主体的法律地位处于劳动力供方主体的法律地位2 2、通过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为劳动力供求双方通过市、通过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为劳动力供求双方通过市、通过劳动合同建立

135、劳动关系,为劳动力供求双方通过市、通过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为劳动力供求双方通过市场相互选择和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动提场相互选择和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动提场相互选择和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动提场相互选择和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动提供了法律条件供了法律条件供了法律条件供了法律条件3 3、实行统一的劳动标准和社会保险制度,使劳动力在使用、实行统一的劳动标准和社会保险制度,使劳动力在使用、实行统一的劳动标准和社会保险制度,使劳动力在使用、实行统一的劳动标准和社会保险制度,使劳动力在使用和流动过程中得到基本保障,使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和流动过程中得到基本保障

136、,使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和流动过程中得到基本保障,使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和流动过程中得到基本保障,使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资源不中断资源不中断资源不中断资源不中断 53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一一一一 概念概念概念概念1. 1.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与用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与用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与用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与用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

137、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权利义务关系。权利义务关系。权利义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必须服从国家的意志,在确定劳动关系各方面的内容以及劳动关劳动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必须服从国家的意志,在确定劳动关系各方面的内容以及劳动关劳动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必须服从国家的意志,在确定劳动关系各方面的内容以及劳动关劳动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必须服从国家的意

138、志,在确定劳动关系各方面的内容以及劳动关系当事人各自的行为时,如工时、工资、劳动条件等,以及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关系系当事人各自的行为时,如工时、工资、劳动条件等,以及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关系系当事人各自的行为时,如工时、工资、劳动条件等,以及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关系系当事人各自的行为时,如工时、工资、劳动条件等,以及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关系时,必须服从国家的意志的制约。时,必须服从国家的意志的制约。时,必须服从国家的意志的制约。时,必须服从国家的意志的制约。例题:(例题:(例题:(例题:( )上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上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

139、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上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上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权利义务关系。A A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 B B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C C劳动行政关系劳动行政关系劳动行政关系劳动行政关系 D D劳动服务关系劳动服务关系劳动服务关系劳动服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140、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 )A A劳动权利劳动权利劳动权利劳动权利 B B国家意志国家意志国家意志国家意志 C C劳动权利劳动权利劳动权利劳动权利 D D法律渊源法律渊源法律渊源法律渊源劳动关系的产生是以劳动条件(客观与主观条件)的(劳动关系的产生是以劳动条件(客观与主观条件)的(劳动关系的产生是以劳动条件(客观与主观条件)的(劳动关系的产生是以劳动条件(客观与主观条件)的( )为其条件。)为其条件。)为其条件。)为其条件。A A合并合并合并合并 B B具备具备具备具备 C C分离分离分离分离 D D完整完整完整完整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

141、系的条件为(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为(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为(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为( )。)。)。)。A A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 B 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 D存在现实劳动关系存在现实劳动关系存在现实劳动关系存在现实劳动关系 E E存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存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存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存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2008.11 2008.11 师师师师 2828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劳动

142、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 )。()。()。()。(A A)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B B)劳动合劳动合劳动合劳动合同关系同关系同关系同关系 (C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 D)劳动监督关系)劳动监督关系)劳动监督关系)劳动监督关系54二(重点)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掌握概念):二(重点)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掌握概念):1.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 2.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3.3.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143、2008.11 师师 28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 )。()。(A)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B)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劳动监督关系)劳动监督关系28、( )是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是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A)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 (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劳动法律渊源劳动法律渊源 (D)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2008.11 助理助理 29、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 )。)。( A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

144、政法律关系 ( B )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 ( C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 D )劳动监督劳动监督关系关系劳动法律关系主要包括的类型为(劳动法律关系主要包括的类型为( )。)。A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 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民事劳务关系民事劳务关系 E劳动关系的现实形式劳动关系的现实形式55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n n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n n劳动法律

145、关系核心内容是权利与义务劳动法律关系核心内容是权利与义务劳动法律关系核心内容是权利与义务劳动法律关系核心内容是权利与义务n n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双务关系,雇主、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双务关系,雇主、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双务关系,雇主、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双务关系,雇主、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之中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互为对价关系。雇员的劳动法律关系之中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互为对价关系。雇员的劳动法律关系之中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互为对价关系。雇员的劳动法律关系之中既是权利主

146、体,又是义务主体,互为对价关系。雇员的权利即为雇主的义务,而雇主的权利也即雇员的义务。权利即为雇主的义务,而雇主的权利也即雇员的义务。权利即为雇主的义务,而雇主的权利也即雇员的义务。权利即为雇主的义务,而雇主的权利也即雇员的义务。n n国家强制性国家强制性国家强制性国家强制性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包括(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包括(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包括(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包括( )。)。)。)。A A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B B其内容是权利和义务其内容是权利和义务其内容是权利和义务其内容是权利和义务C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

147、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 D双务关系双务关系双务关系双务关系 E E具有国家强制性具有国家强制性具有国家强制性具有国家强制性四、四、四、四、 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 1. 主体主体主体主体 雇主与雇员,工会为形式主体雇主与雇员,工会为形式主体雇主与雇员,工会为形式主体雇主与雇员,工会为形式主体 2. 2. 劳动法律关系内容劳动法律关系内容劳动法律关系内容劳动法律关系内容 3. 3.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目的与结果,如工资,劳动,福利,保险休假,安全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目的与结果,如工资,劳动,福利,保险休假,安全劳动法律关

148、系客体:目的与结果,如工资,劳动,福利,保险休假,安全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目的与结果,如工资,劳动,福利,保险休假,安全卫生保护卫生保护卫生保护卫生保护2009.5 2009.5 助理助理助理助理56各类用人单位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各类用人单位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各类用人单位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各类用人单位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 )。)。)。)。A A用工权利能力用工权利能力用工权利能力用工权利能力 B B用工行为能力用工行为能力用工行为能力用工行为能力 C C劳动休息权利劳动休息权利劳动休息权利劳动休息权利 D D劳动权利能力劳动权利能力劳

149、动权利能力劳动权利能力 E E行为能力行为能力行为能力行为能力劳动者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劳动者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劳动者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劳动者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 )。)。)。)。A A用工权利能力用工权利能力用工权利能力用工权利能力 B B用工行为能力用工行为能力用工行为能力用工行为能力 C C劳动休息权利劳动休息权利劳动休息权利劳动休息权利 D D劳动权利能力劳动权利能力劳动权利能力劳动权利能力 E E行为能力行为能力行为能力行为能力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关系的(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

150、为劳动关系的(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关系的(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关系的( )。)。)。)。A A主体主体主体主体 B B内容内容内容内容 C C客体客体客体客体 D D出发点出发点出发点出发点 E E归宿归宿归宿归宿五、五、五、五、 劳动法律事实:劳动法律行为、劳动法律事件劳动法律事实:劳动法律行为、劳动法律事件劳动法律事实:劳动法律行为、劳动法律事件劳动法律事实:劳动法律行为、劳动法律事件n n劳动法律行为: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劳动法律行为: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劳动法律行为: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劳动法律行为:是

151、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n n劳动法律事件:指不以当事人的主管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劳动法律事件:指不以当事人的主管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劳动法律事件:指不以当事人的主管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劳动法律事件:指不以当事人的主管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

152、的活动。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n n劳动法律行为包括(劳动法律行为包括(劳动法律行为包括(劳动法律行为包括( )。)。)。)。A A合法行为合法行为合法行为合法行为 B B违约行为违约行为违约行为违约行为 C C行政行为行政行为行政行为行政行为 D D仲裁行为仲裁行为仲裁行为仲裁行为E E司法行为司法行为司法行为司法行为57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企业管理企业管理企业管理企业管理 n nn n 重点掌握内容重点掌握内容重点掌握内容重点掌握内容n n 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征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征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征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征n n 企业环境的结构与特点企业环境

153、的结构与特点企业环境的结构与特点企业环境的结构与特点n n 经营环境的微观和宏观分析经营环境的微观和宏观分析经营环境的微观和宏观分析经营环境的微观和宏观分析n n 企业分析:包括企业资源状况、企业能力和企业外部环境的综合企业分析:包括企业资源状况、企业能力和企业外部环境的综合企业分析:包括企业资源状况、企业能力和企业外部环境的综合企业分析:包括企业资源状况、企业能力和企业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分析分析分析n n 企业的战略选择,各种战略的特点、应用的目的和具体的应用方企业的战略选择,各种战略的特点、应用的目的和具体的应用方企业的战略选择,各种战略的特点、应用的目的和具体的应用方企业的战略选择,各种

154、战略的特点、应用的目的和具体的应用方式式式式n n 科学决策的要求,确定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以及不确定科学决策的要求,确定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以及不确定科学决策的要求,确定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以及不确定科学决策的要求,确定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以及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型决策方法型决策方法型决策方法n n 市场营销的概念市场营销的概念市场营销的概念市场营销的概念n n 市场的概念及分类市场的概念及分类市场的概念及分类市场的概念及分类n n 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的分析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的分析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的分析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的分析n n 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步骤:市场

155、营销管理过程的步骤: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步骤: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步骤:n n 市场营销策略:产品、定价、分销和促销等策略市场营销策略:产品、定价、分销和促销等策略市场营销策略:产品、定价、分销和促销等策略市场营销策略:产品、定价、分销和促销等策略 58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一)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征(重点掌握)(一)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征(重点掌握)(一)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征(重点掌握)(一)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征(重点掌握)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变化,寻求长

156、期生存和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制定的稳定发展制定的稳定发展制定的稳定发展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总体性和长远性总体性和长远性总体性和长远性的的的的谋划与策略谋划与策略谋划与策略谋划与策略。是企业经营。是企业经营。是企业经营。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其实思想的集中体现。其实思想的集中体现。其实思想的集中体现。其实质是实现外部环境、企业实力和战略质是实现外部环境、企业实力和战略质是实现外部环境、企业实力和战略质是实现外部环境、企业实力和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

157、衡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的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的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的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的特征特征特征特征(二)(二)(二)(二)企业环境结构及特点企业环境结构及特点企业环境结构及特点企业环境结构及特点P45P45(重点掌握)(重点掌握)(重点掌握)(重点掌握) 分类:简单稳定,复杂稳定,简单动态,复杂动态分类:简单稳定,复杂稳定,简单动态,复杂动态分类:简单稳定,复杂稳定,简单动态,复杂动态分类:简单稳定,复

158、杂稳定,简单动态,复杂动态(三)经营环境的分析方法(三)经营环境的分析方法(三)经营环境的分析方法(三)经营环境的分析方法外部环境的调研外部环境的调研外部环境的调研外部环境的调研内部环境的预测内部环境的预测内部环境的预测内部环境的预测59n n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展而制定的(展而制定的(展而制定的( )的谋划与方略。的谋划与方略。的谋划与方略。的谋划与方略。A A总

159、体性和长远性总体性和长远性总体性和长远性总体性和长远性 B B总体性和全局性总体性和全局性总体性和全局性总体性和全局性C C全局性和系统性全局性和系统性全局性和系统性全局性和系统性 D D长远性和风险性长远性和风险性长远性和风险性长远性和风险性n n( )是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首要外部条件。)是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首要外部条件。)是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首要外部条件。)是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首要外部条件。A A经济环境经济环境经济环境经济环境 B B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技术环境C C政治法律环境政治法律环境政治法律环境政治法律环境 D D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n n2007

160、.112007.11助助助助/ /师师师师 企业战略的实质是实现企业战略的实质是实现企业战略的实质是实现企业战略的实质是实现( () )之间的动态平衡。之间的动态平衡。之间的动态平衡。之间的动态平衡。(A) (A) 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外部环境(B) (B) 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内部环境(C) (C) 企业实力企业实力企业实力企业实力(D) (D) 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战略目标 (E) (E) 长近发展长近发展长近发展长近发展n n企业战略的质是实现(企业战略的质是实现(企业战略的质是实现(企业战略的质是实现( )之间的动态平衡。)之间的动态平衡。)之间的动态平衡。)之间的动态平衡

161、。A A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外部环境 B B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内部环境C C企业实力企业实力企业实力企业实力 D D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战略目标E E长远实力长远实力长远实力长远实力n n企业外部调研的方法主要包括(企业外部调研的方法主要包括(企业外部调研的方法主要包括(企业外部调研的方法主要包括( )。)。)。)。A A获取口头信息获取口头信息获取口头信息获取口头信息 B B获取书面信息获取书面信息获取书面信息获取书面信息C C外部环境预测外部环境预测外部环境预测外部环境预测 D D获取电话信息获取电话信息获取电话信息获取电话信息E E专题性调研专题性调研专题性调研专题性调研6

162、0(四)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重点掌握)(四)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重点掌握)(四)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重点掌握)(四)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重点掌握)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P47P47潜在竞争对手的分析潜在竞争对手的分析潜在竞争对手的分析潜在竞争对手的分析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分析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分析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分析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分析顾客力量分析顾客力量分析顾客力量分析顾客力量分析供应商力量分析供应商力量分析供应商力量分析供应商力量分析n n2008.11. 2008.11. 师师/ /助助 顾客力量分析是企业特定经营环境分析的重要内容,顾

163、客力量分析是企业特定经营环境分析的重要内容,不包括(不包括( )。)。 (A A)顾客购买动机分析)顾客购买动机分析 (B B)市场商品消费结构分析市场商品消费结构分析 (C C)顾客消费承受能力分析)顾客消费承受能力分析 (D D)企业产品消费群体分析)企业产品消费群体分析9090、企业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包括、企业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包括( )( )。n n (A)(A)现有竞争对手分析现有竞争对手分析 (B)(B)顾客力量分析顾客力量分析 (C)(C)潜在竞争对手分析潜在竞争对手分析 (D) (D)市场力量分析市场力量分析 (E)(E)国际竞争对手分析国际竞争对手分析n n当整个行日趋成熟时

164、,行业成长变(当整个行日趋成熟时,行业成长变( ),导致为了生存而产生的激),导致为了生存而产生的激烈竞争,利润(烈竞争,利润( )。)。 A A快,上升快,上升 B B快,下降快,下降 C C慢,上升慢,上升 D D慢,下降慢,下降61行业竞争者行业竞争者既有公司之间的竞争既有公司之间的竞争潜在进入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替代品买买 方方卖卖 方方卖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卖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新的市场进入新的市场进入者的威胁者的威胁波特:驱动产业竞争的五种力量波特:驱动产业竞争的五种力量62(五)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五)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五)经营

165、环境的宏观分析(五)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政策法律环境政策法律环境政策法律环境政策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经济环境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二、企业分析二、企业分析二、企业分析二、企业分析(一)企业资源状况分析(一)企业资源状况分析(一)企业资源状况分析(一)企业资源状况分析企业资源是企业拥有的有形和无形的资产企业资源是企业拥有的有形和无形的资产企业资源是企业拥有的有形和无形的资产企业资源是企业拥有的有形和无形的资产物质资源物质资源物质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财务资源财务资源财务资源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技

166、术水平管理资源管理资源管理资源管理资源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无形资产企业资源优势具有企业资源优势具有企业资源优势具有企业资源优势具有( () )的特点,企业要不断投入以保持和创新其优势。的特点,企业要不断投入以保持和创新其优势。的特点,企业要不断投入以保持和创新其优势。的特点,企业要不断投入以保持和创新其优势。(A) (A) 绝对性和时间性绝对性和时间性绝对性和时间性绝对性和时间性(B) (B) 相对性和时间性相对性和时间性相对性和时间性相对性和时间性(C) (C) 绝对性和暂时性绝对性和暂时性绝对性和暂时性绝对性和暂时性(D) (D) 相对性和持续性相对性和持续性相对性和持续性相对性和持续

167、性63(二)企业能力分析(二)企业能力分析(二)企业能力分析(二)企业能力分析能力是指企业将其资源进行整合、归集、整合形成产品和服务,能力是指企业将其资源进行整合、归集、整合形成产品和服务,能力是指企业将其资源进行整合、归集、整合形成产品和服务,能力是指企业将其资源进行整合、归集、整合形成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需要的一种技能。包括:以满足客户需要的一种技能。包括:以满足客户需要的一种技能。包括:以满足客户需要的一种技能。包括:基本活动:生产加工包装、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基本活动:生产加工包装、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基本活动:生产加工包装、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基本活动

168、:生产加工包装、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售后服务。支持活动:支持活动:支持活动:支持活动: 采购管理、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采购管理、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采购管理、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采购管理、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企业能力的分析方法包括:纵向分析、横向分析、财务分析企业能力的分析方法包括:纵向分析、横向分析、财务分析企业能力的分析方法包括:纵向分析、横向分析、财务分析企业能力的分析方法包括:纵向分析、横向分析、财务分析企业能力评价标准,包括:效率分析、效果分析两种企业能力评价标准,包括:效率分析、效果分析两种企业能力评价标准,包

169、括:效率分析、效果分析两种企业能力评价标准,包括:效率分析、效果分析两种(三)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三)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三)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三)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主要采用主要采用主要采用主要采用SWOTSWOT。即。即。即。即S S企业内部优势;企业内部优势;企业内部优势;企业内部优势;WW企业内部劣势;企业内部劣势;企业内部劣势;企业内部劣势;O O企业外部企业外部企业外部企业外部环境机会;环境机会;环境机会;环境机会;T T外部环境的威胁外部环境的威胁外部环境的威胁外部环境的威胁SWOTSWOT的程序的程序的程序的程序P53P5

170、3SWOTSWOT战略类型:增长战略类型:增长战略类型:增长战略类型:增长SO, SO, 扭转扭转扭转扭转WO, WO, 防御防御防御防御WT, WT, 多种经营多种经营多种经营多种经营STST64n n( )属于企业的基本活动。)属于企业的基本活动。)属于企业的基本活动。)属于企业的基本活动。A A采购管理采购管理采购管理采购管理 B B售后服务售后服务售后服务售后服务C C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基础设施建设 D D技术开发技术开发技术开发技术开发 n n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因

171、素很多,主要包括(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因素很多,主要包括( )。)。)。)。A A客户对服务的满意程度客户对服务的满意程度客户对服务的满意程度客户对服务的满意程度 B B生产率生产率生产率生产率C C各种投入要素的成本各种投入要素的成本各种投入要素的成本各种投入要素的成本 D D工艺设计水平工艺设计水平工艺设计水平工艺设计水平E E产能的利用程度产能的利用程度产能的利用程度产能的利用程度 n n在在在在SWOTSWOT分析图中,位于第分析图中,位于第分析图中,位于第分析图中,位于第象限的企业应采取(象限的企业应采取(象限的企业应采取(象限的企业应采取( )战略。)战略。)战略。)战略。A A

172、扭转型扭转型扭转型扭转型 B B增长型增长型增长型增长型C C防御型防御型防御型防御型 D D多种经营型多种经营型多种经营型多种经营型n nB BCDE AB BCDE A65(四)企业战略的选择(重点掌握)(四)企业战略的选择(重点掌握)(四)企业战略的选择(重点掌握)(四)企业战略的选择(重点掌握) 1. 1. 企业总体战略有:企业总体战略有:企业总体战略有:企业总体战略有:1 1) 进入战略进入战略进入战略进入战略(购并战略、内部创业战略、合资战略)、(购并战略、内部创业战略、合资战略)、(购并战略、内部创业战略、合资战略)、(购并战略、内部创业战略、合资战略)、2 2)发展战略发展战略

173、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单一产品或服务发展战略、横向发展战略、纵向发展战略,(单一产品或服务发展战略、横向发展战略、纵向发展战略,(单一产品或服务发展战略、横向发展战略、纵向发展战略,(单一产品或服务发展战略、横向发展战略、纵向发展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3 3) 稳定战略稳定战略稳定战略稳定战略4 4)撤退战略)撤退战略)撤退战略)撤退战略(特许经营、分包、卖断、管理层与杠杆收购、拆产为股(特许经营、分包、卖断、管理层与杠杆收购、拆产为股(特许经营、分包、卖断、管理层与杠杆收购、拆产为股(特许经营、分包、卖断、管理层与杠杆收购、拆产为股/ /分

174、分分分拆、资产互换与战略贸易。拆、资产互换与战略贸易。拆、资产互换与战略贸易。拆、资产互换与战略贸易。2. 2. 一般战略(竞争战略)包括:一般战略(竞争战略)包括:一般战略(竞争战略)包括:一般战略(竞争战略)包括:1 1)低成本战略:途径与原则)低成本战略:途径与原则)低成本战略:途径与原则)低成本战略:途径与原则 原则:领先,全过程最低,持久,总成本领先原则:领先,全过程最低,持久,总成本领先原则:领先,全过程最低,持久,总成本领先原则:领先,全过程最低,持久,总成本领先2 2)差异化战略:途径与原则)差异化战略:途径与原则)差异化战略:途径与原则)差异化战略:途径与原则3 3)重点战略

175、)重点战略)重点战略)重点战略n n差异化战略的制定原则包括效益原则、适当原则和差异化战略的制定原则包括效益原则、适当原则和差异化战略的制定原则包括效益原则、适当原则和差异化战略的制定原则包括效益原则、适当原则和( ( ) )。n n (A)(A)领先原则领先原则领先原则领先原则 (B)(B)有效原则有效原则有效原则有效原则 (C)(C)经济原则经济原则经济原则经济原则 (D)(D)持久原则持久原则持久原则持久原则66n n企业的总体战略有(企业的总体战略有(企业的总体战略有(企业的总体战略有( )。)。)。)。A A进入战略进入战略进入战略进入战略 B B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发展战略C

176、C稳定战略稳定战略稳定战略稳定战略 D D撤退战略撤退战略撤退战略撤退战略E E购并战略购并战略购并战略购并战略n n企业采取撤退战略的主要方式有(企业采取撤退战略的主要方式有(企业采取撤退战略的主要方式有(企业采取撤退战略的主要方式有( )。)。)。)。A A特许经营特许经营特许经营特许经营 B B分包和专断分包和专断分包和专断分包和专断C C管理层和杠杆收购管理层和杠杆收购管理层和杠杆收购管理层和杠杆收购 D D拆产为股拆产为股拆产为股拆产为股/ /分拆分拆分拆分拆E E资产互换与战略贸易资产互换与战略贸易资产互换与战略贸易资产互换与战略贸易n n在一般竞争战略中,(在一般竞争战略中,(在

177、一般竞争战略中,(在一般竞争战略中,( )是选择行业内一部分或某一些细分市场作)是选择行业内一部分或某一些细分市场作)是选择行业内一部分或某一些细分市场作)是选择行业内一部分或某一些细分市场作为其目标市场和部分的领域。为其目标市场和部分的领域。为其目标市场和部分的领域。为其目标市场和部分的领域。A A低成本战略低成本战略低成本战略低成本战略 B B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C C重点成本重点成本重点成本重点成本 D D稳定战略稳定战略稳定战略稳定战略 n n在在在在SWOTSWOT分析图中,位于第分析图中,位于第分析图中,位于第分析图中,位于第象限的企业应采取(象限的企业应采取(

178、象限的企业应采取(象限的企业应采取( )战略。)战略。)战略。)战略。A A扭转型扭转型扭转型扭转型 B B增长型增长型增长型增长型C C防御型防御型防御型防御型 D D多种经营多种经营多种经营多种经营 n n在一般竞争战略中,(在一般竞争战略中,(在一般竞争战略中,(在一般竞争战略中,( )是选择行业内一部分或某一些细分市场作)是选择行业内一部分或某一些细分市场作)是选择行业内一部分或某一些细分市场作)是选择行业内一部分或某一些细分市场作为其目标市场和部分的领域。为其目标市场和部分的领域。为其目标市场和部分的领域。为其目标市场和部分的领域。A A低成本战略低成本战略低成本战略低成本战略 B

179、B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C C重点成本重点成本重点成本重点成本 D D稳定战略稳定战略稳定战略稳定战略n nABCD ABCDE C A CABCD ABCDE C A C673. 3. 不同行业的战略不同行业的战略不同行业的战略不同行业的战略新兴行业:进入时机,竞争方式(限制进入,鼓新兴行业:进入时机,竞争方式(限制进入,鼓新兴行业:进入时机,竞争方式(限制进入,鼓新兴行业:进入时机,竞争方式(限制进入,鼓励进入,放任)励进入,放任)励进入,放任)励进入,放任)成熟行业:明确一种竞争战略,合理组合产品,成熟行业:明确一种竞争战略,合理组合产品,成熟行业:明确一种竞争战略,合

180、理组合产品,成熟行业:明确一种竞争战略,合理组合产品,合理定价,工艺创新,扩大用户范围,购买廉合理定价,工艺创新,扩大用户范围,购买廉合理定价,工艺创新,扩大用户范围,购买廉合理定价,工艺创新,扩大用户范围,购买廉价资产,选择合适的买主,工艺流程的选择,价资产,选择合适的买主,工艺流程的选择,价资产,选择合适的买主,工艺流程的选择,价资产,选择合适的买主,工艺流程的选择,参与国际竞争。参与国际竞争。参与国际竞争。参与国际竞争。衰退行业:领导地位战略,合适定位战略,衰退行业:领导地位战略,合适定位战略,衰退行业:领导地位战略,合适定位战略,衰退行业:领导地位战略,合适定位战略, 收获收获收获收获

181、战略,迅速推出战略,迅速推出战略,迅速推出战略,迅速推出68n n( )行业的特点是销售增长缓慢,市场占有率竞争加剧。)行业的特点是销售增长缓慢,市场占有率竞争加剧。)行业的特点是销售增长缓慢,市场占有率竞争加剧。)行业的特点是销售增长缓慢,市场占有率竞争加剧。A A新兴行业新兴行业新兴行业新兴行业 B B成熟行业成熟行业成熟行业成熟行业C C衰退行业衰退行业衰退行业衰退行业 D D稳定行业稳定行业稳定行业稳定行业 n n衰退行业的战略制定包括(衰退行业的战略制定包括(衰退行业的战略制定包括(衰退行业的战略制定包括( )、合适定位战略、迅速推出战备。)、合适定位战略、迅速推出战备。)、合适定位

182、战略、迅速推出战备。)、合适定位战略、迅速推出战备。A A领导地位战略领导地位战略领导地位战略领导地位战略 B B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C C重点成本重点成本重点成本重点成本 D D稳定战略稳定战略稳定战略稳定战略n nB AB A69三、企业经营含略的实施与控制三、企业经营含略的实施与控制三、企业经营含略的实施与控制三、企业经营含略的实施与控制(一)企业战略的实施(一)企业战略的实施(一)企业战略的实施(一)企业战略的实施建立与实施经营战略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建立与实施经营战略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建立与实施经营战略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建立与实施经营战略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合理配置资源,制定

183、预算和规划合理配置资源,制定预算和规划合理配置资源,制定预算和规划合理配置资源,制定预算和规划调动群体的积极性,实施战略计划调动群体的积极性,实施战略计划调动群体的积极性,实施战略计划调动群体的积极性,实施战略计划建立行政支持系统,实现有效的战略控制建立行政支持系统,实现有效的战略控制建立行政支持系统,实现有效的战略控制建立行政支持系统,实现有效的战略控制(二)企业经营战略的控制(二)企业经营战略的控制(二)企业经营战略的控制(二)企业经营战略的控制特点:战略系统是开放的、战略控制的标准是企业的总体目特点:战略系统是开放的、战略控制的标准是企业的总体目特点:战略系统是开放的、战略控制的标准是企

184、业的总体目特点:战略系统是开放的、战略控制的标准是企业的总体目标(成效标准、废弃标准)、战略规划既有稳定性也有变化标(成效标准、废弃标准)、战略规划既有稳定性也有变化标(成效标准、废弃标准)、战略规划既有稳定性也有变化标(成效标准、废弃标准)、战略规划既有稳定性也有变化性性性性基本要素:战略评价标准、实际成效、技校评价基本要素:战略评价标准、实际成效、技校评价基本要素:战略评价标准、实际成效、技校评价基本要素:战略评价标准、实际成效、技校评价控制方法: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三类控制方法: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三类控制方法: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三类控制方法: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三类2008.5200

185、8.5师师师师 2929、(、(、(、( )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控制的依据)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控制的依据)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控制的依据)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控制的依据(A A)战略测评标准)战略测评标准)战略测评标准)战略测评标准 (B B)战略实施标准)战略实施标准)战略实施标准)战略实施标准(C C)战略评价标准战略评价标准战略评价标准战略评价标准 (D D)战略计划标准)战略计划标准)战略计划标准)战略计划标准200811 200811 师师师师/ /助助助助 8787、战略控制的方法包括(、战略控制的方法包括(、战略控制的方法包括(、

186、战略控制的方法包括( )。)。)。)。(A A)全程控制()全程控制()全程控制()全程控制(B B)事前控制()事前控制()事前控制()事前控制(C C)局部控制)局部控制)局部控制)局部控制 (D D)事后控制()事后控制()事后控制()事后控制(E E)事中控)事中控)事中控)事中控制制制制70n n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是战略管理工作的(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是战略管理工作的(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是战略管理工作的(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是战略管理工作的( )。)。)。)。A A主体主体主体主体 B B客体客体客体客体C C内容内容内容内容 D D重点重点重点重点n n( )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

187、是战略控制的依据。)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控制的依据。)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控制的依据。)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控制的依据。A A实际成效实际成效实际成效实际成效 B B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绩效评价C C战略评价标准战略评价标准战略评价标准战略评价标准 D D纠偏行动纠偏行动纠偏行动纠偏行动 n n安全率越大,销售额紧缩的余地就(安全率越大,销售额紧缩的余地就(安全率越大,销售额紧缩的余地就(安全率越大,销售额紧缩的余地就( ),经营越(),经营越(),经营越(),经营越( )。)。)。)。A A大,安全大,安全大,安全大,安全 B B大,危险大,危险大,危

188、险大,危险C C小,安全小,安全小,安全小,安全 D D小,危险小,危险小,危险小,危险 n n当经营安全率低于(当经营安全率低于(当经营安全率低于(当经营安全率低于( )时,企业就要做出提高经营安全率的决策。)时,企业就要做出提高经营安全率的决策。)时,企业就要做出提高经营安全率的决策。)时,企业就要做出提高经营安全率的决策。A A50%50% B B40%40%C C30%30% D D20%20%n nA C A DA C A D71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企业计划与决策企业计划与决策企业计划与决策企业计划与决策一、科学决策的方法一、科学决策的方法一、科学决策的方法一、科学决策的方法决策

189、科学化的要求:决策科学化的要求:决策科学化的要求:决策科学化的要求:合理的决策标准、有效的信息系合理的决策标准、有效的信息系合理的决策标准、有效的信息系合理的决策标准、有效的信息系统、系统的决策观念、科学的决策程序、决策方法科统、系统的决策观念、科学的决策程序、决策方法科统、系统的决策观念、科学的决策程序、决策方法科统、系统的决策观念、科学的决策程序、决策方法科学化学化学化学化确定决策的方法:确定决策的方法:确定决策的方法:确定决策的方法:量本利分析法(也叫盈亏平衡法)、量本利分析法(也叫盈亏平衡法)、量本利分析法(也叫盈亏平衡法)、量本利分析法(也叫盈亏平衡法)、线性规划法、微分法线性规划法

190、、微分法线性规划法、微分法线性规划法、微分法风险型决策的方法:风险型决策的方法:风险型决策的方法:风险型决策的方法:收益矩阵、决策树、敏感分析等收益矩阵、决策树、敏感分析等收益矩阵、决策树、敏感分析等收益矩阵、决策树、敏感分析等方法方法方法方法不确定决策方法。包括:悲观决策标准、乐观系数决不确定决策方法。包括:悲观决策标准、乐观系数决不确定决策方法。包括:悲观决策标准、乐观系数决不确定决策方法。包括:悲观决策标准、乐观系数决策标准、中庸决策标准、最小后悔决策标准,同等概策标准、中庸决策标准、最小后悔决策标准,同等概策标准、中庸决策标准、最小后悔决策标准,同等概策标准、中庸决策标准、最小后悔决策

191、标准,同等概率标准率标准率标准率标准72n n决策树的分析程序包括决策树的分析程序包括决策树的分析程序包括决策树的分析程序包括剪枝决策、剪枝决策、剪枝决策、剪枝决策、计算期望值、计算期望值、计算期望值、计算期望值、绘制树形图,绘制树形图,绘制树形图,绘制树形图,按照分析程序和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按照分析程序和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按照分析程序和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按照分析程序和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A B BC C D D n n( )又称为)又称为)又称为)又称为“ “华德决策准则华德决策准则华德决策准则华德决策准则” ”。A A悲观决策标准悲观决策标准悲观决策标准悲观决策标准 B

192、 B乐观系数决策标准乐观系数决策标准乐观系数决策标准乐观系数决策标准C C中庸决策标准中庸决策标准中庸决策标准中庸决策标准 D D最小后悔决策标准最小后悔决策标准最小后悔决策标准最小后悔决策标准n n决策科学化的要求包括(决策科学化的要求包括(决策科学化的要求包括(决策科学化的要求包括( )。)。)。)。A A合理的决策标准合理的决策标准合理的决策标准合理的决策标准 B B有底的信息系统有底的信息系统有底的信息系统有底的信息系统C C系统的决策观念系统的决策观念系统的决策观念系统的决策观念 D D科学的决策程序科学的决策程序科学的决策程序科学的决策程序E E决策方法科学化决策方法科学化决策方法

193、科学化决策方法科学化n n决策树的构成要素包括(决策树的构成要素包括(决策树的构成要素包括(决策树的构成要素包括( )。)。)。)。A A概率收益值概率收益值概率收益值概率收益值 B B决策点决策点决策点决策点C C方案枝方案枝方案枝方案枝 D D状态节点状态节点状态节点状态节点E E概率枝概率枝概率枝概率枝n nB A ABCDE BDCEB A ABCDE BDCE732009.5 87.2009.5 87.决策科学化的要求包括()决策科学化的要求包括()决策科学化的要求包括()决策科学化的要求包括()A A合理的决策标准合理的决策标准合理的决策标准合理的决策标准 B.B.有效的信息系统有

194、效的信息系统有效的信息系统有效的信息系统 C.C.系统的决策观念系统的决策观念系统的决策观念系统的决策观念 D.D.科学的决策程序科学的决策程序科学的决策程序科学的决策程序 E. E.决策方法科学化决策方法科学化决策方法科学化决策方法科学化决策树的分析程序包括决策树的分析程序包括决策树的分析程序包括决策树的分析程序包括剪枝决策;剪枝决策;剪枝决策;剪枝决策;计算期望值;计算期望值;计算期望值;计算期望值;绘制树形绘制树形绘制树形绘制树形图。排序正确的是图。排序正确的是图。排序正确的是图。排序正确的是() ()(A) B)(A) B)(c) D)(c) D)2009.5.助理 74二、企业经营计

195、划二、企业经营计划企业经营计划的职能和特点:企业经营计划的职能和特点:企业经营计划的职能和特点:企业经营计划的职能和特点:使决策目标具体化、有利于使决策目标具体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为控制提供标准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为控制提供标准制定企业计划的原则:制定企业计划的原则:制定企业计划的原则:制定企业计划的原则:可行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短可行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短期计划与长期计划相结合的原则、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期计划与长期计划相结合的原则、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的原则编制计划的方法:滚动计划法、编制计划的方法:滚动计划法、编制计划的方法:滚动计划法、编制计划的方法:滚动计划法

196、、PDCAPDCA循环法(计划、执行、循环法(计划、执行、循环法(计划、执行、循环法(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综合平衡法检查和处理)、综合平衡法检查和处理)、综合平衡法检查和处理)、综合平衡法企业经营计划的目标管理:企业经营计划的目标管理:企业经营计划的目标管理:企业经营计划的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涵义与特点:目标管理的涵义与特点:目标管理的涵义与特点:目标管理的涵义与特点:P72P72n n企业目标管理的实施:经营目标体系的建立、经营目标的实施和控制PDCAPDCA循环法的四个阶段包括循环法的四个阶段包括循环法的四个阶段包括循环法的四个阶段包括检查检查检查检查执行执行执行执行计划计划计划计划

197、处理,其正处理,其正处理,其正处理,其正确排列顺序为确排列顺序为确排列顺序为确排列顺序为( )( )。(A) (B)(A) (B)(c) (D)(c) (D)75n n建立合理有效的(建立合理有效的(建立合理有效的(建立合理有效的( )是企业完成计划任务的关键。)是企业完成计划任务的关键。)是企业完成计划任务的关键。)是企业完成计划任务的关键。A A计划体系计划体系计划体系计划体系 B B决策体系决策体系决策体系决策体系C C目标体系目标体系目标体系目标体系 D D营销体系营销体系营销体系营销体系 n n现代企业计划职能的作用包括(现代企业计划职能的作用包括(现代企业计划职能的作用包括(现代企

198、业计划职能的作用包括( )。)。)。)。A A使决策目标具体化使决策目标具体化使决策目标具体化使决策目标具体化 B B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C C为控制提供标准为控制提供标准为控制提供标准为控制提供标准 D D科学的决策程序科学的决策程序科学的决策程序科学的决策程序E E决策方法科学化决策方法科学化决策方法科学化决策方法科学化 n n目标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目标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目标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目标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 )。)。)。)。A A系统化的管理模式系统化的管理模式系统化的管理模式系统化的管理模式 B

199、B明确完整的目标体系明确完整的目标体系明确完整的目标体系明确完整的目标体系C C富于参与性富于参与性富于参与性富于参与性 D D强调自我控制强调自我控制强调自我控制强调自我控制E E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能力开发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能力开发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能力开发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能力开发 n nC ABC ABCDEC ABC ABCDE76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一、市场分析一、市场分析一、市场分析一、市场分析1 1市场营销的概念市场营销的概念市场营销的概念市场营销的概念- -生产生产生产生产- -流通流通流通流通- -消费全过程消费全过程消费全过程消费全过程P74P7

200、41)1)市场的概念及分类市场的概念及分类市场的概念及分类市场的概念及分类P74P742)2)消费者市场分析:消费者市场分析:消费者市场分析:消费者市场分析: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文化、社会、个人心理等因素);(文化、社会、个人心理等因素);(文化、社会、个人心理等因素);(文化、社会、个人心理等因素);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参与购买的角色参与购买的角色参与购买的角色参与购买的角色 购买行为类型购买行为类型购买行为类型购买行为类型: :习惯性,

201、化解不协调,寻求多样化,复杂习惯性,化解不协调,寻求多样化,复杂习惯性,化解不协调,寻求多样化,复杂习惯性,化解不协调,寻求多样化,复杂 购买决策过程等购买决策过程等购买决策过程等购买决策过程等组织市场分析组织市场分析组织市场分析组织市场分析组织市场的构成组织市场的构成组织市场的构成组织市场的构成: : 产业市场、转卖者市场、政府市场产业市场、转卖者市场、政府市场产业市场、转卖者市场、政府市场产业市场、转卖者市场、政府市场产业市场的购买行为产业市场的购买行为产业市场的购买行为产业市场的购买行为P78P7877n n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市

202、场营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 )。)。)。)。A A起步环节起步环节起步环节起步环节 B B中心环节中心环节中心环节中心环节C C结束环节结束环节结束环节结束环节 D D中间环节中间环节中间环节中间环节 n n市场是(市场是(市场是(市场是( )购买者和()购买者和()购买者和()购买者和( )购买者的总和。)购买者的总和。)购买者的总和。)购买者的总和。A A显性,隐性显性,隐性显性,隐性显性,隐性 B B男性,女性男性,女性男性,女性男性,女性C C城市,农村城市,农村城市,农村城市,农村 D D现实,潜在现实,潜在现实,潜在现实,潜在 n n按照(按照(按照(按照( )不同,可将市场分为商品

203、市场和、服务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不同,可将市场分为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不同,可将市场分为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不同,可将市场分为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信息市场。A A买方的类型买方的类型买方的类型买方的类型 B B卖方的类型卖方的类型卖方的类型卖方的类型C C交换对象交换对象交换对象交换对象 D D活动范围和区域活动范围和区域活动范围和区域活动范围和区域 n n( )提供的产品具有以下特性:不可储存、无法转售和不可触知。)提供的产品具有以下特性

204、:不可储存、无法转售和不可触知。)提供的产品具有以下特性:不可储存、无法转售和不可触知。)提供的产品具有以下特性:不可储存、无法转售和不可触知。A A服务市场服务市场服务市场服务市场 B B商品市场商品市场商品市场商品市场C C技术市场技术市场技术市场技术市场 D D金融市场金融市场金融市场金融市场 n n消费者市场是指所有为了(消费者市场是指所有为了(消费者市场是指所有为了(消费者市场是指所有为了( )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个人和家庭所构成的市场。)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个人和家庭所构成的市场。)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个人和家庭所构成的市场。)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个人和家庭所构成的市场。A A家庭消费家庭

205、消费家庭消费家庭消费 B B个人消费个人消费个人消费个人消费C C市场消费市场消费市场消费市场消费 D D社会消费社会消费社会消费社会消费 n n在复杂的购买行为中,购买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包括在复杂的购买行为中,购买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包括在复杂的购买行为中,购买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包括在复杂的购买行为中,购买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包括引起需求、引起需求、引起需求、引起需求、收集信息、收集信息、收集信息、收集信息、评价方案、评价方案、评价方案、评价方案、决定购买、决定购买、决定购买、决定购买、买后行为。将以上过程排序正确的为(买后行为。将以上过程排序正确的为(买后行为。将以上过程排序正确的为(买后行为。将以上

206、过程排序正确的为( )。)。)。)。A A B BC C D Dn nB D C A B AB D C A B A78n n是指企业的采购部门根据过去和许多供应商打交道的经验,选取供货是指企业的采购部门根据过去和许多供应商打交道的经验,选取供货是指企业的采购部门根据过去和许多供应商打交道的经验,选取供货是指企业的采购部门根据过去和许多供应商打交道的经验,选取供货企业,并订购过去采购过的同类用品。企业,并订购过去采购过的同类用品。企业,并订购过去采购过的同类用品。企业,并订购过去采购过的同类用品。A A修正重购修正重购修正重购修正重购 B B直接重购直接重购直接重购直接重购C C新购新购新购新购

207、 D D间接重购间接重购间接重购间接重购n n按照交换对象的不同,可将市场分为(按照交换对象的不同,可将市场分为(按照交换对象的不同,可将市场分为(按照交换对象的不同,可将市场分为( )。)。)。)。A A商品市场商品市场商品市场商品市场 B B服务市场服务市场服务市场服务市场C C技术市场技术市场技术市场技术市场 D D金融市场金融市场金融市场金融市场E E劳动力市场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信息市场 n n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有( )。)。)。)。A

208、A文化因素文化因素文化因素文化因素 B B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因素C C个人因素个人因素个人因素个人因素 D D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心理因素E E经济因素经济因素经济因素经济因素 n n按照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角色可分为(按照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角色可分为(按照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角色可分为(按照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角色可分为( )。)。)。)。A A倡议者倡议者倡议者倡议者 B B影响者影响者影响者影响者C C决策者决策者决策者决策者 D D购买者购买者购买者购买者E E使用者使用者使用者使用者 n nB ABCDE ABC

209、D ABCDEB ABCDE ABCD ABCDE79n n根据参与者的介入程度和品牌间的差异程度,可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分为(根据参与者的介入程度和品牌间的差异程度,可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分为(根据参与者的介入程度和品牌间的差异程度,可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分为(根据参与者的介入程度和品牌间的差异程度,可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分为( )。)。)。)。A A习惯性购买行为习惯性购买行为习惯性购买行为习惯性购买行为 B B化解不协调的购买行为化解不协调的购买行为化解不协调的购买行为化解不协调的购买行为C C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 D D和谐的购买行为

210、和谐的购买行为和谐的购买行为和谐的购买行为E E复杂的购买行为复杂的购买行为复杂的购买行为复杂的购买行为 n n组织市场是由各组织机构形成的对企业产品和劳务需求的总和,其类型可分组织市场是由各组织机构形成的对企业产品和劳务需求的总和,其类型可分组织市场是由各组织机构形成的对企业产品和劳务需求的总和,其类型可分组织市场是由各组织机构形成的对企业产品和劳务需求的总和,其类型可分为(为(为(为( )。)。)。)。A A买方市场买方市场买方市场买方市场 B B产业市场产业市场产业市场产业市场C C转买者市场转买者市场转买者市场转买者市场 D D政府市场政府市场政府市场政府市场E E卖方市场卖方市场卖方

211、市场卖方市场n n产业市场与消费者市场具有相似性,但产业市场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包括(产业市场与消费者市场具有相似性,但产业市场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包括(产业市场与消费者市场具有相似性,但产业市场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包括(产业市场与消费者市场具有相似性,但产业市场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包括( )。)。)。)。A A购买者集中在少数地区购买者集中在少数地区购买者集中在少数地区购买者集中在少数地区 B B需求具体派生性需求具体派生性需求具体派生性需求具体派生性C C需求缺乏弹性需求缺乏弹性需求缺乏弹性需求缺乏弹性 D D需求有较大的波动性需求有较大的波动性需求有较大的波动性需求有较大的波动性E E专业人员购

212、买专业人员购买专业人员购买专业人员购买n n企业生机盎然中心是指由所有参与购买决策的人员构成采购组织的决策单位,企业生机盎然中心是指由所有参与购买决策的人员构成采购组织的决策单位,企业生机盎然中心是指由所有参与购买决策的人员构成采购组织的决策单位,企业生机盎然中心是指由所有参与购买决策的人员构成采购组织的决策单位,它通常刽包括的人员有(它通常刽包括的人员有(它通常刽包括的人员有(它通常刽包括的人员有( )。)。)。)。A A使用者使用者使用者使用者 B B影响者影响者影响者影响者C C采购者采购者采购者采购者 D D决定者决定者决定者决定者 E E信息控制者信息控制者信息控制者信息控制者n n

213、影响产业购买者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有(影响产业购买者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有(影响产业购买者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有(影响产业购买者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有( )。)。)。)。A A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因素 B B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环境因素C C组织因素组织因素组织因素组织因素 D D人际因素人际因素人际因素人际因素E E个人因素个人因素个人因素个人因素802008.5 2008.5 助理助理 3030、消费者市场是指所有为了、消费者市场是指所有为了( )( )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个人和家庭所构成的市场。个人和家庭所构成的市场。n n(A)(A)家庭消费家庭消费 (B)(B)个

214、人消费个人消费 (C)(C)政府购买政府购买 (D)(D)产业消费产业消费n n3l 3l、影响产业购买者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不包括、影响产业购买者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n n (A)(A)社会因素社会因素 (B)(B)环境因素环境因素 (C)(C)组织因素组织因素 (D)(D)人际因素人际因素2008.11 2008.11 助助助助 9191、按照活动范围和区域的不同,可将市场分为(、按照活动范围和区域的不同,可将市场分为(、按照活动范围和区域的不同,可将市场分为(、按照活动范围和区域的不同,可将市场分为( )。)。)。)。( A )( A )行业性市场行业性市场行业性市场行业

215、性市场 ( ( B )B )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世界市场 ( C )( C )商品性市场商品性市场商品性市场商品性市场 ( D )( D )地方市场地方市场地方市场地方市场 ( E )( E )全国性市场全国性市场全国性市场全国性市场81二、市场营销的管理过程二、市场营销的管理过程二、市场营销的管理过程二、市场营销的管理过程1. 1. 分析市场机会分析市场机会分析市场机会分析市场机会 发现市场机会发现市场机会发现市场机会发现市场机会 评价市场机会评价市场机会评价市场机会评价市场机会2. 2. 选择目标市场选择目标市场选择目标市场选择目标市场1 1) 市场的细分市场的细分市场的细分市场的细分

216、: :消费者市场细分消费者市场细分消费者市场细分消费者市场细分: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人口人口人口人口, ,心理心理心理心理, ,行为行为行为行为产业市场细分产业市场细分产业市场细分产业市场细分: :最终用户最终用户最终用户最终用户, ,用户规模用户规模用户规模用户规模2)2)目标市场的选择目标市场的选择目标市场的选择目标市场的选择无差异市场营销无差异市场营销无差异市场营销无差异市场营销差异市场营销差异市场营销差异市场营销差异市场营销集中营销集中营销集中营销集中营销3)3)市场定位市场定位市场定位市场定位3. 3. 设计市场营销组合设计市场营销组合设计市场营销组合设计市场营销组合-4P V

217、S 4C-4P VS 4C产品、价格、地点和促销产品、价格、地点和促销产品、价格、地点和促销产品、价格、地点和促销VsVs顾客需求、成本、便利、沟通顾客需求、成本、便利、沟通顾客需求、成本、便利、沟通顾客需求、成本、便利、沟通4. 4. 执行市场营销计划:年度计划控制,盈利能力控制,效率控制,战略控制执行市场营销计划:年度计划控制,盈利能力控制,效率控制,战略控制执行市场营销计划:年度计划控制,盈利能力控制,效率控制,战略控制执行市场营销计划:年度计划控制,盈利能力控制,效率控制,战略控制经典营销案例分享:经典营销案例分享:经典营销案例分享:经典营销案例分享:把梳子卖给和尚把梳子卖给和尚把梳子

218、卖给和尚把梳子卖给和尚?82三、市场营销策略三、市场营销策略三、市场营销策略三、市场营销策略一一一一 )产品策略)产品策略)产品策略)产品策略1. 1. 产品组合策略产品组合策略产品组合策略产品组合策略整体概念:核心产品,有形产品,附加产品整体概念:核心产品,有形产品,附加产品整体概念:核心产品,有形产品,附加产品整体概念:核心产品,有形产品,附加产品产品组合:扩大,缩减,产品线延伸产品组合:扩大,缩减,产品线延伸产品组合:扩大,缩减,产品线延伸产品组合:扩大,缩减,产品线延伸2. 2. 品牌与商标策略:品牌化,品牌使用者,品牌统分策略品牌与商标策略:品牌化,品牌使用者,品牌统分策略品牌与商标

219、策略:品牌化,品牌使用者,品牌统分策略品牌与商标策略:品牌化,品牌使用者,品牌统分策略3. 3. 包装策略:相似,差别,组合,复用,附赠品包装策略:相似,差别,组合,复用,附赠品包装策略:相似,差别,组合,复用,附赠品包装策略:相似,差别,组合,复用,附赠品4. 4. 生命周期生命周期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投入期:快速掠取,缓慢掠取,快速渗透,缓慢渗透投入期:快速掠取,缓慢掠取,快速渗透,缓慢渗透投入期:快速掠取,缓慢掠取,快速渗透,缓慢渗透投入期:快速掠取,缓慢掠取,快速渗透,缓慢渗透成长期:改进完善产品,开拓新市场,树立产品形象,增强销成长期:改进完善产品,开拓新市场,树立产品形象,增强销成长期

220、:改进完善产品,开拓新市场,树立产品形象,增强销成长期:改进完善产品,开拓新市场,树立产品形象,增强销售渠道,降价售渠道,降价售渠道,降价售渠道,降价成熟期:市场改良,产品改良,营销组合改良成熟期:市场改良,产品改良,营销组合改良成熟期:市场改良,产品改良,营销组合改良成熟期:市场改良,产品改良,营销组合改良衰退期:衰退期:衰退期:衰退期: 维持,集中,收缩,放弃维持,集中,收缩,放弃维持,集中,收缩,放弃维持,集中,收缩,放弃835. 5. 服务策略:售前,售后,固定,流动服务策略:售前,售后,固定,流动服务策略:售前,售后,固定,流动服务策略:售前,售后,固定,流动6.6.定价策略:成本导

221、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法、定价策略: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法、定价策略: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法、定价策略: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法、7.7.分销策略分销策略分销策略分销策略P93P938.8.促销策略: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宣传促销策略: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宣传促销策略: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宣传促销策略: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宣传2009.5. 2009.5. 师师师师29.29.()是指对本企业的营销具有吸引力的、能享受()是指对本企业的营销具有吸引力的、能享受()是指对本企业的营销具有吸引力的、

222、能享受()是指对本企业的营销具有吸引力的、能享受竞争的市场机会。竞争的市场机会。竞争的市场机会。竞争的市场机会。n nA.A.企业营销机会企业营销机会企业营销机会企业营销机会 B.B.企业竞争机会企业竞争机会企业竞争机会企业竞争机会 C.C.企业优势机会企业优势机会企业优势机会企业优势机会 D.D.企业实践机企业实践机企业实践机企业实践机会会会会n n9l 9l、常见的定价方法包括、常见的定价方法包括、常见的定价方法包括、常见的定价方法包括( )( )。n n (A)(A)成本成本成本成本导向定价法导向定价法导向定价法导向定价法 (B)(B)战略导向定价法战略导向定价法战略导向定价法战略导向定

223、价法 (C)(C)需求需求需求需求导向定价法导向定价法导向定价法导向定价法 (D)(D)利润导向定价法利润导向定价法利润导向定价法利润导向定价法(E)(E)竞争竞争竞争竞争导向定价法导向定价法导向定价法导向定价法n n3131、( ( ) )是指企业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只选择一家中间商经是指企业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只选择一家中间商经是指企业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只选择一家中间商经是指企业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只选择一家中间商经销或代理其产品。销或代理其产品。销或代理其产品。销或代理其产品。n n (A)(A)独家性分销独家性分销独家性分销独家性分销 (B)(B)广泛性分销广泛性分销广泛性分

224、销广泛性分销 (c)(c)选择性分销选择性分销选择性分销选择性分销 (D)(D)密集性分销密集性分销密集性分销密集性分销84n n( )是指某一品牌或产品大类内由尺码、价格、外观及其他属性来)是指某一品牌或产品大类内由尺码、价格、外观及其他属性来)是指某一品牌或产品大类内由尺码、价格、外观及其他属性来)是指某一品牌或产品大类内由尺码、价格、外观及其他属性来区别的具体产品。区别的具体产品。区别的具体产品。区别的具体产品。A A产品组合产品组合产品组合产品组合 B B产品大类产品大类产品大类产品大类C C产品项目产品项目产品项目产品项目 D D产品线产品线产品线产品线 n n产品组合的(产品组合的

225、(产品组合的(产品组合的( )是指产品大类中每种产品有多少花色、品种和规格。)是指产品大类中每种产品有多少花色、品种和规格。)是指产品大类中每种产品有多少花色、品种和规格。)是指产品大类中每种产品有多少花色、品种和规格。A A宽度宽度宽度宽度 B B长度长度长度长度C C关联性关联性关联性关联性 D D深度深度深度深度 n n下列不属于投入期产品生命周期策略的是(下列不属于投入期产品生命周期策略的是(下列不属于投入期产品生命周期策略的是(下列不属于投入期产品生命周期策略的是( )。)。)。)。A A品牌名称品牌名称品牌名称品牌名称 B B商标商标商标商标C C品牌标志品牌标志品牌标志品牌标志

226、D D记号记号记号记号 n n下列不属于投入期产品生命周期策略的是(下列不属于投入期产品生命周期策略的是(下列不属于投入期产品生命周期策略的是(下列不属于投入期产品生命周期策略的是( )。)。)。)。A A改善产品策略改善产品策略改善产品策略改善产品策略 B B快速掠取策略快速掠取策略快速掠取策略快速掠取策略C C快速渗透策略快速渗透策略快速渗透策略快速渗透策略 D D缓慢掠取策略缓慢掠取策略缓慢掠取策略缓慢掠取策略 n nC D B AC D B A85n n( )是企业以一定的代价,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向可能的购买者传)是企业以一定的代价,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向可能的购买者传)是企业以一定的代

227、价,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向可能的购买者传)是企业以一定的代价,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向可能的购买者传递企业产品或劳务信息,以扩大影响、增加销售的一种手段。递企业产品或劳务信息,以扩大影响、增加销售的一种手段。递企业产品或劳务信息,以扩大影响、增加销售的一种手段。递企业产品或劳务信息,以扩大影响、增加销售的一种手段。A A广告广告广告广告 B B人员推广人员推广人员推广人员推广C C营业推广营业推广营业推广营业推广 D D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公共关系 n n包装策略主要包括(包装策略主要包括(包装策略主要包括(包装策略主要包括( )。)。)。)。A A相似包装策略相似包装策略相似包装策略相似包装策

228、略 B B差别包装策略差别包装策略差别包装策略差别包装策略C C组合包装策略组合包装策略组合包装策略组合包装策略 D D复用包装策略复用包装策略复用包装策略复用包装策略E E附赠品包装策略附赠品包装策略附赠品包装策略附赠品包装策略 n n下列属于成长期企业采取的营销策略的是(下列属于成长期企业采取的营销策略的是(下列属于成长期企业采取的营销策略的是(下列属于成长期企业采取的营销策略的是( )。)。)。)。A A改进和完善产品改进和完善产品改进和完善产品改进和完善产品 B B开拓新的市场开拓新的市场开拓新的市场开拓新的市场C C增强销售渠道功效增强销售渠道功效增强销售渠道功效增强销售渠道功效 D

229、 D树立产品形象树立产品形象树立产品形象树立产品形象E E适时降价适时降价适时降价适时降价 n n下列属于产品改良的是(下列属于产品改良的是(下列属于产品改良的是(下列属于产品改良的是( )。)。)。)。A A品质改良品质改良品质改良品质改良 B B市场改良市场改良市场改良市场改良C C特色改良特色改良特色改良特色改良 D D式样改良式样改良式样改良式样改良E E附加产品改良附加产品改良附加产品改良附加产品改良 n nA ABCDE ABCDE ACDEA ABCDE ABCDE ACDE86n n下列不属于售前服务的是(下列不属于售前服务的是(下列不属于售前服务的是(下列不属于售前服务的是(

230、 )。)。)。)。A A提供咨询提供咨询提供咨询提供咨询 B B协助选购协助选购协助选购协助选购C C提供零件提供零件提供零件提供零件 D D提供资料提供资料提供资料提供资料n n所谓销售渠道是指产品由(所谓销售渠道是指产品由(所谓销售渠道是指产品由(所谓销售渠道是指产品由( )向最终顾客移动过程中所经过的各个)向最终顾客移动过程中所经过的各个)向最终顾客移动过程中所经过的各个)向最终顾客移动过程中所经过的各个环节,或企业通过(环节,或企业通过(环节,或企业通过(环节,或企业通过( )到最终顾客的全部市场营销结构。)到最终顾客的全部市场营销结构。)到最终顾客的全部市场营销结构。)到最终顾客的全

231、部市场营销结构。A A中间商,企业中间商,企业中间商,企业中间商,企业 B B专卖者,消费者专卖者,消费者专卖者,消费者专卖者,消费者C C消费者,中间商消费者,中间商消费者,中间商消费者,中间商 D D企业,中间商企业,中间商企业,中间商企业,中间商 n n渠道的(渠道的(渠道的(渠道的( )就是产品在人生产者流向最终顾客的整个过程中所经过)就是产品在人生产者流向最终顾客的整个过程中所经过)就是产品在人生产者流向最终顾客的整个过程中所经过)就是产品在人生产者流向最终顾客的整个过程中所经过的中间层次或环节。的中间层次或环节。的中间层次或环节。的中间层次或环节。A A长度长度长度长度 B B宽度

232、宽度宽度宽度C C层次数目层次数目层次数目层次数目 D D多重性多重性多重性多重性n n企业(企业(企业(企业( )是指企业的声誉、人力、财力和物力。)是指企业的声誉、人力、财力和物力。)是指企业的声誉、人力、财力和物力。)是指企业的声誉、人力、财力和物力。A A销售能力销售能力销售能力销售能力 B B实力实力实力实力C C服务能力服务能力服务能力服务能力 D D控制能力控制能力控制能力控制能力 n nC D A BC D A B87n n折扣折让定价策略包括(折扣折让定价策略包括(折扣折让定价策略包括(折扣折让定价策略包括( )。)。)。)。A A数量折扣数量折扣数量折扣数量折扣 B B功能

233、折扣功能折扣功能折扣功能折扣C C现金折扣现金折扣现金折扣现金折扣 D D季节折扣季节折扣季节折扣季节折扣E E推广折让和补贴推广折让和补贴推广折让和补贴推广折让和补贴n n心理定价策略包括(心理定价策略包括(心理定价策略包括(心理定价策略包括( )。)。)。)。A A整数定价策略整数定价策略整数定价策略整数定价策略 B B尾数定价策略尾数定价策略尾数定价策略尾数定价策略C C声望定价策略声望定价策略声望定价策略声望定价策略 D D招徕定价策略招徕定价策略招徕定价策略招徕定价策略E E分级定价策略分级定价策略分级定价策略分级定价策略 n n影响销售渠道选择的因素有(影响销售渠道选择的因素有(影

234、响销售渠道选择的因素有(影响销售渠道选择的因素有( )。)。)。)。A A产品因素产品因素产品因素产品因素 B B市场因素市场因素市场因素市场因素C C企业因素企业因素企业因素企业因素 D D国家法律约束国家法律约束国家法律约束国家法律约束E E中间商的特性中间商的特性中间商的特性中间商的特性 n n企业促销策略包括(企业促销策略包括(企业促销策略包括(企业促销策略包括( )。)。)。)。A A广告广告广告广告 B B人员推销人员推销人员推销人员推销C C营业推广营业推广营业推广营业推广 D D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公共关系E E宣传宣传宣传宣传n nABCDE ABCDE ABCDE AB

235、CDEABCDE ABCDE ABCDE ABCDE88 2009.5 助理d2008.11. 2008.11. 助理助理助理助理 3131、市场营销计划的控制不包括、市场营销计划的控制不包括、市场营销计划的控制不包括、市场营销计划的控制不包括 )。)。)。)。( A )( A )季度计划控制季度计划控制季度计划控制季度计划控制 ( B )( B )效率控制效率控制效率控制效率控制 ( C )( C )年度计划控制年度计划控制年度计划控制年度计划控制 ( D )( D )战略战略战略战略控制控制控制控制2007.5 2007.5 助理助理助理助理 9090、产品改良包括、产品改良包括、产品改良

236、包括、产品改良包括( ( ) )。(A)(A)品质改良品质改良品质改良品质改良 (B)(B)特色市场改良特色市场改良特色市场改良特色市场改良 (c)(c)特色改良特色改良特色改良特色改良 (D)(D)附加产品改良附加产品改良附加产品改良附加产品改良 (E)(E)式样改良式样改良式样改良式样改良 9l 9l、企业促销策略包括、企业促销策略包括、企业促销策略包括、企业促销策略包括( ( ) )(A)(A)人员推销人员推销人员推销人员推销 (B)(B)广告广告广告广告 (c)(c)营业推广营业推广营业推广营业推广 (D)(D)宣传宣传宣传宣传 (E)(E)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公共关系89第四章第

237、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本章重点掌握)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本章重点掌握)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本章重点掌握)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本章重点掌握)n n教育心理学名言:教育心理学名言:教育心理学名言:教育心理学名言:n n1. 1. 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n n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n n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n n

238、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n n2. 2. 你的心在哪里,你的财富就在哪里你的心在哪里,你的财富就在哪里你的心在哪里,你的财富就在哪里你的心在哪里,你的财富就在哪里90个体差异(能力、态度)个体差异(能力、态度)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员工的知觉,知觉效应,归因理论员工的知觉,知觉效应,归因理论工作动机的理论与应用工作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工作团队的动力工作团队的动力群体决策群体决策人际关系与沟通人际关系与沟通领导的活动与角色领导的活动与角色领导特质、行为风格和权变理论领

239、导特质、行为风格和权变理论领导理论中的新观点领导理论中的新观点心理测量的原理心理测量的原理心理测验的类型心理测验的类型心理测量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心理测量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本章重点掌握内容本章重点掌握内容91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一、个体差异一、个体差异一、个体差异一、个体差异1. 1. 员工的能力与人格员工的能力与人格员工的能力与人格员工的能力与人格 能力差异(能力差异(能力差异(能力差异(P97P97) 人格差异(人格差异(人格差异(人格差异(P98P98)、)、)、)、 五类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五类人格特质

240、与工作绩效(五类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五类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9898)如责任感)如责任感)如责任感)如责任感- -绩效绩效绩效绩效2.2.员工态度员工态度员工态度员工态度1 1) 态度分析(态度分析(态度分析(态度分析(P99P99),体现价值观和自我意向,态度影响但),体现价值观和自我意向,态度影响但),体现价值观和自我意向,态度影响但),体现价值观和自我意向,态度影响但 不不不不决定行为决定行为决定行为决定行为2 2)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 :挑战性,公平,支持环境,融洽人际关系,个人挑战性,公平,支持环境,融洽人际关系,个人挑战性,公平,支持环境,融洽人际关系,

241、个人挑战性,公平,支持环境,融洽人际关系,个人特征与工作匹配特征与工作匹配特征与工作匹配特征与工作匹配3 3)组织承诺()组织承诺()组织承诺()组织承诺(P101P101)- -贝克尔贝克尔贝克尔贝克尔 阿伦阿伦阿伦阿伦AllenAllen和梅耶和梅耶和梅耶和梅耶MeyerMeyer:三种承诺:三种承诺:三种承诺:三种承诺感情,继续,规范感情,继续,规范感情,继续,规范感情,继续,规范2008.11. 2008.11. 管理师管理师管理师管理师 3030、阿伦和梅耶所进行的综合研究提出的承诺不包括(、阿伦和梅耶所进行的综合研究提出的承诺不包括(、阿伦和梅耶所进行的综合研究提出的承诺不包括(、

242、阿伦和梅耶所进行的综合研究提出的承诺不包括( )。)。)。)。 (A A)感情承诺)感情承诺)感情承诺)感情承诺 (B B)继续承诺)继续承诺)继续承诺)继续承诺 (C C)规范承诺)规范承诺)规范承诺)规范承诺 (D D)口头承诺口头承诺口头承诺口头承诺2007.5 302007.5 30、( )( )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A)(A)工作成就工作成就工作成就工作成就 (B)(B)工作续效工作续效工作续效工作续效 c

243、) c)工作态度工作态度工作态度工作态度 (D)(D)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3030、( () )与缺勤率和流动率呈负相关与缺勤率和流动率呈负相关与缺勤率和流动率呈负相关与缺勤率和流动率呈负相关(A) (A) 组织效率组织效率组织效率组织效率(B) (B) 组织承诺组织承诺组织承诺组织承诺(C) (C) 工作绩效工作绩效工作绩效工作绩效 (D) (D) 工作分析工作分析工作分析工作分析92n n( )是人对英雄模范种事物或特定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是人对英雄模范种事物或特定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是人对英雄模范种事物或特定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

244、或否定的心理倾向。)是人对英雄模范种事物或特定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A A认知认知认知认知 B B态度态度态度态度C C智慧智慧智慧智慧 D D谦虚谦虚谦虚谦虚 n n( )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A A工作成绩工作成绩工作成绩工作成绩 B B工作绩效工作绩效工作绩效工作绩效C C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 D D工作态度工作态度工作态度工作态度 n n最早提出组织承诺的是(最

245、早提出组织承诺的是(最早提出组织承诺的是(最早提出组织承诺的是( )。)。)。)。A A科特科特科特科特 B B梅耶梅耶梅耶梅耶C C阿伦阿伦阿伦阿伦 D D贝克尔贝克尔贝克尔贝克尔 n n( )与缺勤率和流动率成负相关。)与缺勤率和流动率成负相关。)与缺勤率和流动率成负相关。)与缺勤率和流动率成负相关。A A组织效率组织效率组织效率组织效率 B B组织承诺组织承诺组织承诺组织承诺C C工作绩效工作绩效工作绩效工作绩效 D D工作分析工作分析工作分析工作分析 n n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 )。)。)。)。A A富有挑战性

246、的工作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B B公平的报酬公平的报酬公平的报酬公平的报酬C C支持性的工作环境支持性的工作环境支持性的工作环境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D D融洽的人际关系融洽的人际关系融洽的人际关系融洽的人际关系E E个人特征与工作的匹配个人特征与工作的匹配个人特征与工作的匹配个人特征与工作的匹配 n nB C D B ABCDEB C D B ABCDE93n n阿伦和梅耶所进行的综合研究提出的承诺有(阿伦和梅耶所进行的综合研究提出的承诺有(阿伦和梅耶所进行的综合研究提出的承诺有(阿伦和梅耶所进行的综合研究提出的承诺有( )。)。)。)。A A感情承诺感情承诺感情承诺

247、感情承诺 B B书面承诺书面承诺书面承诺书面承诺C C规范承诺规范承诺规范承诺规范承诺 D D口头承诺口头承诺口头承诺口头承诺E E继续承诺继续承诺继续承诺继续承诺n n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的原则有(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的原则有(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的原则有(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的原则有( )。)。)。)。A A分配公平分配公平分配公平分配公平 B B程序公平程序公平程序公平程序公平C C互动公平互动公平互动公平互动公平 D D法律公平法律公平法律公平法律公平E E组织公平组织公平组织公平组织公平 n nACE ABCACE ABC943. 3. 员工的知觉员工的知觉员工的知觉员工的知觉n n1 1)

248、概念:)概念:)概念:)概念:n n感觉是直接反应。感觉是直接反应。n n知觉是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n n2 2) 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n n在知觉过程中,为了清晰地反映对象,我们总是从许多事物中在知觉过程中,为了清晰地反映对象,我们总是从许多事物中“ “被动地被动地” ”或或“ “主动地主动地” ”选择知觉对象,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选择知觉对象,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n n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客观因素: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客观因素: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客观因素: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客观因素:知

249、觉对象本身的特征;对象和背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对象的组合;景的差别;对象的组合;n n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客观因素: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客观因素: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客观因素: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客观因素:1 1需要和动机;需要和动机;2 2兴趣;兴趣;3 3性格;性格;4 4气质;气质;5 5经验知识。经验知识。n n知觉因而是一种社会知觉知觉因而是一种社会知觉知觉因而是一种社会知觉知觉因而是一种社会知觉n n3 3) 知觉的偏见知觉的偏见知觉的偏见知觉的偏见n n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光环)效应;投射效应,对比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光环)效应;投射效应,对比效应;首

250、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光环)效应;投射效应,对比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光环)效应;投射效应,对比效应;刻板效应刻板效应刻板效应刻板效应( )( )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产生的强烈影响。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产生的强烈影响。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产生的强烈影响。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产生的强烈影响。(A)(A)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光环效应 (B)(B)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投射效应(c)(c)首园效应首园效应首园效应首园效应 (D)(D)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刻板印象95n n( )是指个体对其他个体的知觉。)是指个体对其他个体的知觉。)是指个体对其他个体的知觉。)是

251、指个体对其他个体的知觉。A A个体知觉个体知觉个体知觉个体知觉 B B社会知觉社会知觉社会知觉社会知觉C C归因归因归因归因 D D群体知觉群体知觉群体知觉群体知觉n n( )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所产生的强烈影响。)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所产生的强烈影响。)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所产生的强烈影响。)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所产生的强烈影响。A A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光环效应 B B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投射效应C C首因效应首因效应首因效应首因效应 D D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刻板印象 n n )是指当对一个人的某些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就倾向于据此推)是指当对一个人的

252、某些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就倾向于据此推)是指当对一个人的某些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就倾向于据此推)是指当对一个人的某些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就倾向于据此推论其它方面的特性。论其它方面的特性。论其它方面的特性。论其它方面的特性。A A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光环效应 B B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投射效应C C首因效应首因效应首因效应首因效应 D D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刻板印象n n( )是指对某个群体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后,会据此去推断这个群体)是指对某个群体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后,会据此去推断这个群体)是指对某个群体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后,会据此去推

253、断这个群体)是指对某个群体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后,会据此去推断这个群体的每个成员的特征。的每个成员的特征。的每个成员的特征。的每个成员的特征。A A首因效应首因效应首因效应首因效应 B B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光环效应C C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投射效应 D D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刻板印象 n n社会知觉包括的类型有(社会知觉包括的类型有(社会知觉包括的类型有(社会知觉包括的类型有( )。)。)。)。A A首因效应首因效应首因效应首因效应 B B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光环效应C C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投射效应 D D对比效应对比效应对比效应对比效应E E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刻板印

254、象刻板印象 n nB C A D ABCDEB C A D ABCDE964. 4. 归因归因归因归因P102P102分析行为,推断原因。分析行为,推断原因。分析行为,推断原因。分析行为,推断原因。内因:人格,能力,努力,情绪,需要内因:人格,能力,努力,情绪,需要内因:人格,能力,努力,情绪,需要内因:人格,能力,努力,情绪,需要外因:机遇,工作特点和难度,领导,同事外因:机遇,工作特点和难度,领导,同事外因:机遇,工作特点和难度,领导,同事外因:机遇,工作特点和难度,领导,同事稳定因素:人格,能力,工作特点和难度,规范稳定因素:人格,能力,工作特点和难度,规范稳定因素:人格,能力,工作特点

255、和难度,规范稳定因素:人格,能力,工作特点和难度,规范非稳定因素:努力,情绪,机遇非稳定因素:努力,情绪,机遇非稳定因素:努力,情绪,机遇非稳定因素:努力,情绪,机遇归因偏差原因:归因者自利性,利害关系,因果报应归因归因偏差原因:归因者自利性,利害关系,因果报应归因归因偏差原因:归因者自利性,利害关系,因果报应归因归因偏差原因:归因者自利性,利害关系,因果报应归因格言分享:心在哪里,财富就在哪里。格言分享:心在哪里,财富就在哪里。格言分享:心在哪里,财富就在哪里。格言分享:心在哪里,财富就在哪里。案例分享:命运是那只沦落到鸡窝里的雏鹰案例分享:命运是那只沦落到鸡窝里的雏鹰案例分享:命运是那只沦

256、落到鸡窝里的雏鹰案例分享:命运是那只沦落到鸡窝里的雏鹰社会知觉包括的类型有( )。A首因效应 B光环效应C投射效应 D对比效应E刻板印象97n n( )就是利用有关的信息资料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就是利用有关的信息资料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就是利用有关的信息资料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就是利用有关的信息资料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A A内因内因内因内因 B B外因外因外因外因C C归因归因归因归因 D D知觉知觉知觉知觉n n( )是指导致行为或事件的行为者本身可以控制的因素,包括行为者的人格、)是指导致行为或事

257、件的行为者本身可以控制的因素,包括行为者的人格、)是指导致行为或事件的行为者本身可以控制的因素,包括行为者的人格、)是指导致行为或事件的行为者本身可以控制的因素,包括行为者的人格、品质、情绪、心境、能力、需要和努力程度等。品质、情绪、心境、能力、需要和努力程度等。品质、情绪、心境、能力、需要和努力程度等。品质、情绪、心境、能力、需要和努力程度等。A A归因归因归因归因 B B内因内因内因内因 C C外因外因外因外因 D D知觉知觉知觉知觉n n( )包括行若无事者所处的各种环境、机遇、所从事工作的特点和难度,以)包括行若无事者所处的各种环境、机遇、所从事工作的特点和难度,以)包括行若无事者所处

258、的各种环境、机遇、所从事工作的特点和难度,以)包括行若无事者所处的各种环境、机遇、所从事工作的特点和难度,以及工作与人的相互作用、他人对行为者的强制或约束、鼓励的作用等。及工作与人的相互作用、他人对行为者的强制或约束、鼓励的作用等。及工作与人的相互作用、他人对行为者的强制或约束、鼓励的作用等。及工作与人的相互作用、他人对行为者的强制或约束、鼓励的作用等。A A知觉知觉知觉知觉 B B内因内因内因内因 C C外因外因外因外因 D D归因归因归因归因 n n( )上指行为者的能力)上指行为者的能力)上指行为者的能力)上指行为者的能力 、人格、品质、工作难度、职业要求、法律、制度、人格、品质、工作难

259、度、职业要求、法律、制度、人格、品质、工作难度、职业要求、法律、制度、人格、品质、工作难度、职业要求、法律、制度和规范等。和规范等。和规范等。和规范等。A A内因内因内因内因 B B外因外因外因外因C C稳因稳因稳因稳因 D D非稳因非稳因非稳因非稳因n nC B C CC B C C98二、工作动机的理论与应用二、工作动机的理论与应用二、工作动机的理论与应用二、工作动机的理论与应用一)一)一)一) 人的多重需要与组织的报酬形式人的多重需要与组织的报酬形式人的多重需要与组织的报酬形式人的多重需要与组织的报酬形式 需要产生动机,需要产生动机,需要产生动机,需要产生动机, 动机产生行为动机产生行为

260、动机产生行为动机产生行为 生理性需要生理性需要生理性需要生理性需要/ /动机动机动机动机 vs vs 社会性需要社会性需要社会性需要社会性需要/ /动机动机动机动机参考知识:参考知识:参考知识:参考知识: 马斯洛层次需要论,马斯洛层次需要论,ERGERG理论(成长理论),双因素理论(成长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理论,成就需要激励理论 激励员工的秘诀:报酬多元化,根据员工需要决定报酬形式激励员工的秘诀:报酬多元化,根据员工需要决定报酬形式重点掌握:重点掌握:重点掌握:重点掌握:p105 p105 p105 p105 表表表表4-2 4-2 4-2 4-2 社会性动机及其行为表现社会性

261、动机及其行为表现社会性动机及其行为表现社会性动机及其行为表现2009.5 2009.5 师师师师 30.30.满足地位需要的行为不包括()。满足地位需要的行为不包括()。满足地位需要的行为不包括()。满足地位需要的行为不包括()。n nA.A.拥有舒适的轿车,合体的穿着拥有舒适的轿车,合体的穿着拥有舒适的轿车,合体的穿着拥有舒适的轿车,合体的穿着 B.B.具有执行官的特权具有执行官的特权具有执行官的特权具有执行官的特权n nC.C.居住在合适的社区,参加俱乐部居住在合适的社区,参加俱乐部居住在合适的社区,参加俱乐部居住在合适的社区,参加俱乐部 D.D.影响他人并改变他们的态影响他人并改变他们的

262、态影响他人并改变他们的态影响他人并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度和行为度和行为度和行为2009. 5 2009. 5 助理助理助理助理992008.5 2008.5 管理师管理师 8888、满足亲和需要的行为可以是(、满足亲和需要的行为可以是( )。)。n n (A) (A)控制他人和活动控制他人和活动 (B)(B)受到许多人的喜欢受到许多人的喜欢n n(C)(C)战胜对手或敌人战胜对手或敌人 (D)(D)成为团队的一分子成为团队的一分子n n(E E)比竞争者更出色)比竞争者更出色2008.52008.5助理助理 9292、满足安全需要的行为可以是、满足安全需要的行为可以是、满足安全需要的行为可以是

263、、满足安全需要的行为可以是( )( )。 (A)(A)免受失业和经济危机的威胁免受失业和经济危机的威胁免受失业和经济危机的威胁免受失业和经济危机的威胁 (B)(B)比其他的竞争者更出色比其他的竞争者更出色比其他的竞争者更出色比其他的竞争者更出色 (C) (C)避免任务或者决策失败的风险避免任务或者决策失败的风险避免任务或者决策失败的风险避免任务或者决策失败的风险 (D)(D)免受疾病和残疾的威胁免受疾病和残疾的威胁免受疾病和残疾的威胁免受疾病和残疾的威胁 (E) (E)避免受到伤害或处于危险的环境避免受到伤害或处于危险的环境避免受到伤害或处于危险的环境避免受到伤害或处于危险的环境 . .30.

264、30.满足地位需要的行为不包括()。满足地位需要的行为不包括()。满足地位需要的行为不包括()。满足地位需要的行为不包括()。A.A.拥有舒适的轿车,合体的穿着拥有舒适的轿车,合体的穿着拥有舒适的轿车,合体的穿着拥有舒适的轿车,合体的穿着 B.B.具有执行官的特权具有执行官的特权具有执行官的特权具有执行官的特权C.C.居住在合适的社区,参加俱乐部居住在合适的社区,参加俱乐部居住在合适的社区,参加俱乐部居住在合适的社区,参加俱乐部 D.D.影响他人并改变他们的态度和影响他人并改变他们的态度和影响他人并改变他们的态度和影响他人并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行为行为行为100生理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安全需求

265、社交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参考知识参考知识1马斯洛马斯洛1943年层次需要理论年层次需要理论(1)生理需要:指维持人类自身生命的基本需)生理需要:指维持人类自身生命的基本需要。要。(2)安全需要:指人们希望避免人身危险和不)安全需要:指人们希望避免人身危险和不受丧失职业、财物等威胁方面的需要。受丧失职业、财物等威胁方面的需要。(3)社交需要:希望与别人交往,避免孤独,)社交需要:希望与别人交往,避免孤独,与同事和睦相处、关系融洽的欲望。与同事和睦相处、关系融洽的欲望。(4)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地位需要地位需要):人们追求受到):人们追求受到尊重,包括自尊与受人尊重两

266、个方面。尊重,包括自尊与受人尊重两个方面。(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成就需要成就需要):是指人能):是指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自我理想和抱负的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自我理想和抱负的欲望。是一种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无止境的。欲望。是一种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无止境的。要点要点1:只有低一层次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只有低一层次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较高层次需要才发挥对人行为的之后,较高层次需要才发挥对人行为的推动作用(低层次需要并未消失)。推动作用(低层次需要并未消失)。要点要点2:人的行为主要受优势需要的驱使。:人的行为主要受优势需要的驱使。101参考知识参考知识参考知识参考知识2

267、2 2 2 耶鲁大学著名管理学家奥尔德弗耶鲁大学著名管理学家奥尔德弗耶鲁大学著名管理学家奥尔德弗耶鲁大学著名管理学家奥尔德弗 之之之之ERGERGERGERG理论理论理论理论( ( ( (成长理论成长理论成长理论成长理论 ) ) ) )人的需要可归结为生存需要(existence)、关系需要(relation)和成长需要(growth)三种。在同一层次上,少量需要满足后会产生更强烈的需要;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得越充分,对较高层次的需要越强烈;较高层次的需要满足得越小,低层次的需要则更强烈。102参考知识之三参考知识之三参考知识之三参考知识之三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268、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1 1)保健因素)保健因素 这属于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如公司这属于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如公司的政策和管理、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的条件、工作的安全性、的政策和管理、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的条件、工作的安全性、工资和福利等,当人们得到这些方面满足时,只是消除了不满,工资和福利等,当人们得到这些方面满足时,只是消除了不满,却不会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却不会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2 2)激励因素)激励因素 这属于和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包括的:工作这属于和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包括的:工作成就感、工作挑战性、工作中得到的认可与赞美、工作的发展成就感、工作挑战性、工作中得到的

269、认可与赞美、工作的发展前途、个人成才与晋升的机会等。当人们得到这些方面的满足前途、个人成才与晋升的机会等。当人们得到这些方面的满足时,会对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很大的工作积极性。时,会对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很大的工作积极性。 103104参考知识参考知识参考知识参考知识4. 4. 4. 4. 麦克利兰麦克利兰麦克利兰麦克利兰成就需要激励理论成就需要激励理论成就需要激励理论成就需要激励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认为人们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还有三种基本的激励需要,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归属(亲和)需要。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这一理论常用于主管人

270、员的激励。 105二)二)二)二) 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n n1.1.公平理论公平理论公平理论公平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651965年提出年提出年提出年提出n n基本内容基本内容基本内容基本内容 :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其相对报酬的影响。这种相对报酬是指个人付

271、出劳动与所得到的报酬的比较其相对报酬的影响。这种相对报酬是指个人付出劳动与所得到的报酬的比较其相对报酬的影响。这种相对报酬是指个人付出劳动与所得到的报酬的比较其相对报酬的影响。这种相对报酬是指个人付出劳动与所得到的报酬的比较值。包括两种:值。包括两种:值。包括两种:值。包括两种:n n(1 1)横比,即在同一时间内以自身同其他人的相比较;)横比,即在同一时间内以自身同其他人的相比较;)横比,即在同一时间内以自身同其他人的相比较;)横比,即在同一时间内以自身同其他人的相比较;n n(2 2)纵比,即拿自己不同时期的付出与报酬比较。前者可称为社会比较,)纵比,即拿自己不同时期的付出与报酬比较。前者

272、可称为社会比较,)纵比,即拿自己不同时期的付出与报酬比较。前者可称为社会比较,)纵比,即拿自己不同时期的付出与报酬比较。前者可称为社会比较,后者可称为历史比较。后者可称为历史比较。后者可称为历史比较。后者可称为历史比较。2. 2. 报酬分配的公平公正原则:报酬分配的公平公正原则:报酬分配的公平公正原则:报酬分配的公平公正原则:分配公平分配公平分配公平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一致性,避免偏见,准确性,可修正,代表性,道德与伦理准程序公平:一致性,避免偏见,准确性,可修正,代表性,道德与伦理准程序公平:一致性,避免偏见,准确性,可修正,代表性,道德与伦理准程序公平:一致性,避免偏见,准确性,可修正,代表

273、性,道德与伦理准则(莱文泽尔,则(莱文泽尔,则(莱文泽尔,则(莱文泽尔,19801980)互动公平互动公平互动公平互动公平 106n n2007.5 2007.5 师师 8888、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要求、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要求( )( )。()()分配公平分配公平 (B)(B)程序公平程序公平(c)(c)互动公平互动公平 (D)(D)法律公平法律公平(E)(E)组织公平组织公平n n2008.5 332008.5 33、助理、助理 ( )( )是组织报酬体系设计和实施的第一原则。是组织报酬体系设计和实施的第一原则。n n (A)(A)公平公正公平公正 (B)(B)适当激励适当激励n n (C)

274、(C)效率优先效率优先 (D)(D)成本节约成本节约107三)三)三)三) 期望理论与绩效薪资期望理论与绩效薪资期望理论与绩效薪资期望理论与绩效薪资n n1. 1. 期望理论期望理论期望理论期望理论n n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19641964年提出。通过人们的努力行为与预期奖酬之间年提出。通过人们的努力行为与预期奖酬之间年提出。通过人们的努力行为与预期奖酬之间年提出。通过人们的努力行为与预期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研究激励的过程。的因果关系来研究激励的过程。的因果关系来研究激励的过程。的因果关系来研究激励的过程。n n基本内容:这种理论认为

275、,人们对某项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他对这基本内容:这种理论认为,人们对某项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他对这基本内容:这种理论认为,人们对某项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他对这基本内容:这种理论认为,人们对某项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他对这种工作能满足其需要的程度及实现可能性大小的评价。种工作能满足其需要的程度及实现可能性大小的评价。种工作能满足其需要的程度及实现可能性大小的评价。种工作能满足其需要的程度及实现可能性大小的评价。n n激发力量激发力量激发力量激发力量= =效价效价效价效价 期望值;期望值;期望值;期望值;M M = =V V E En n2. 2. 启示启示启示启示n n只要员工相信

276、自己的工作绩效会带来期望的报酬时,员工才会受到激励。只要员工相信自己的工作绩效会带来期望的报酬时,员工才会受到激励。只要员工相信自己的工作绩效会带来期望的报酬时,员工才会受到激励。只要员工相信自己的工作绩效会带来期望的报酬时,员工才会受到激励。n n员工工作动机激发程度与强度受员工如何理解者几方面的关系决定:个人员工工作动机激发程度与强度受员工如何理解者几方面的关系决定:个人员工工作动机激发程度与强度受员工如何理解者几方面的关系决定:个人员工工作动机激发程度与强度受员工如何理解者几方面的关系决定:个人努力与工作绩效,工作绩效与组织奖励,组织奖励与个人需要努力与工作绩效,工作绩效与组织奖励,组织

277、奖励与个人需要努力与工作绩效,工作绩效与组织奖励,组织奖励与个人需要努力与工作绩效,工作绩效与组织奖励,组织奖励与个人需要n n3. 3. 绩效薪资绩效薪资绩效薪资绩效薪资n n薪资取决与贡献。薪资取决与贡献。薪资取决与贡献。薪资取决与贡献。n n说易行难:许多报酬不予绩效相联系,原因在于绩效较难准确评估说易行难:许多报酬不予绩效相联系,原因在于绩效较难准确评估说易行难:许多报酬不予绩效相联系,原因在于绩效较难准确评估说易行难:许多报酬不予绩效相联系,原因在于绩效较难准确评估108n n第一个将期望理论运用于工作动机并将其公式化的是(第一个将期望理论运用于工作动机并将其公式化的是(第一个将期望

278、理论运用于工作动机并将其公式化的是(第一个将期望理论运用于工作动机并将其公式化的是( )。)。)。)。A A赫兹伯格赫兹伯格赫兹伯格赫兹伯格 B B亚当斯亚当斯亚当斯亚当斯C C莱文泽尔莱文泽尔莱文泽尔莱文泽尔 D D弗洛姆弗洛姆弗洛姆弗洛姆n n第一个对学习中的强化做出理论分析的是(第一个对学习中的强化做出理论分析的是(第一个对学习中的强化做出理论分析的是(第一个对学习中的强化做出理论分析的是( )。)。)。)。A A弗洛姆弗洛姆弗洛姆弗洛姆 B B莱文泽尔莱文泽尔莱文泽尔莱文泽尔C C爱德华爱德华爱德华爱德华 桑代克桑代克桑代克桑代克 D D赫兹伯格赫兹伯格赫兹伯格赫兹伯格 n n社会学习

279、理论的创始人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是( )。)。)。)。A A弗洛姆弗洛姆弗洛姆弗洛姆 B B爱德华爱德华爱德华爱德华 桑代克桑代克桑代克桑代克C C莱文泽尔莱文泽尔莱文泽尔莱文泽尔 D D班杜拉班杜拉班杜拉班杜拉n nD C D D C D 109三、员工的学习和行为管理三、员工的学习和行为管理三、员工的学习和行为管理三、员工的学习和行为管理一)一)一)一) 员工的学习员工的学习员工的学习员工的学习 1. 1. 强化学习法则强化学习法则强化学习法则强化学习法则- -爱德华爱德华爱德华爱德华 桑代克强化效果律桑代克强化效果律桑代克强化效果律桑代

280、克强化效果律 强化原则强化原则强化原则强化原则- -满意的,受奖励的行为会再次发生满意的,受奖励的行为会再次发生满意的,受奖励的行为会再次发生满意的,受奖励的行为会再次发生 惩罚原则惩罚原则惩罚原则惩罚原则- -不满意或受惩罚的行为会减少发生不满意或受惩罚的行为会减少发生不满意或受惩罚的行为会减少发生不满意或受惩罚的行为会减少发生 消退原则消退原则消退原则消退原则- -无结果(正或负)行为会逐渐消失无结果(正或负)行为会逐渐消失无结果(正或负)行为会逐渐消失无结果(正或负)行为会逐渐消失 有效行为的黄金法则:强化(奖励)而非惩罚有效行为的黄金法则:强化(奖励)而非惩罚有效行为的黄金法则:强化(

281、奖励)而非惩罚有效行为的黄金法则:强化(奖励)而非惩罚2.2.认知学习原理认知学习原理认知学习原理认知学习原理- -爱德华爱德华爱德华爱德华. .托儿曼托儿曼托儿曼托儿曼奖赏不会自动加强先前行为和提高随后行为发生的动机。奖赏不会自动加强先前行为和提高随后行为发生的动机。奖赏不会自动加强先前行为和提高随后行为发生的动机。奖赏不会自动加强先前行为和提高随后行为发生的动机。强调认知结构和内部心理,即学习的内部因素。强调认知结构和内部心理,即学习的内部因素。强调认知结构和内部心理,即学习的内部因素。强调认知结构和内部心理,即学习的内部因素。对于绩效管理,不能仅停留在对行为绩效的刺激上,而应升入对于绩效

282、管理,不能仅停留在对行为绩效的刺激上,而应升入对于绩效管理,不能仅停留在对行为绩效的刺激上,而应升入对于绩效管理,不能仅停留在对行为绩效的刺激上,而应升入研究员工的行为发生了那些变化,有什么心理结构和认知结研究员工的行为发生了那些变化,有什么心理结构和认知结研究员工的行为发生了那些变化,有什么心理结构和认知结研究员工的行为发生了那些变化,有什么心理结构和认知结构,有怎样的期望和动机。构,有怎样的期望和动机。构,有怎样的期望和动机。构,有怎样的期望和动机。2008.11 2008.11 助理助理助理助理 3333、第一个对学习中的强化做出理论分析的是(、第一个对学习中的强化做出理论分析的是(、第

283、一个对学习中的强化做出理论分析的是(、第一个对学习中的强化做出理论分析的是( )。)。)。)。( A )( A )弗洛姆弗洛姆弗洛姆弗洛姆 ( B )( B )莱文泽尔莱文泽尔莱文泽尔莱文泽尔 ( C )( C )爱德华爱德华爱德华爱德华? ?桑代克桑代克桑代克桑代克 ( D )( D )赫兹伯格赫兹伯格赫兹伯格赫兹伯格1103. 3.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班杜拉班杜拉班杜拉人们可以向其他人学习,即观察学习。榜样和模人们可以向其他人学习,即观察学习。榜样和模人们可以向其他人学习,即观察学习。榜样和模人们可以向其他人学习,即观察学习。榜样和模仿仿仿仿二)二

284、)二)二) 员工学习与组织行为矫正员工学习与组织行为矫正员工学习与组织行为矫正员工学习与组织行为矫正第一步:识别和确认对绩效有重大影响的关键行第一步:识别和确认对绩效有重大影响的关键行第一步:识别和确认对绩效有重大影响的关键行第一步:识别和确认对绩效有重大影响的关键行为为为为第二步:关键行为的基线测量第二步:关键行为的基线测量第二步:关键行为的基线测量第二步:关键行为的基线测量第三步:功能分析第三步:功能分析第三步:功能分析第三步:功能分析第四步:干预行为第四步:干预行为第四步:干预行为第四步:干预行为111n n桑代克效果律中强调的行为法则有(桑代克效果律中强调的行为法则有(桑代克效果律中强

285、调的行为法则有(桑代克效果律中强调的行为法则有( )。)。)。)。A A在对相同环境做出的几种反应中,那些能引起满意的反应,更有在对相同环境做出的几种反应中,那些能引起满意的反应,更有在对相同环境做出的几种反应中,那些能引起满意的反应,更有在对相同环境做出的几种反应中,那些能引起满意的反应,更有可能再次发生可能再次发生可能再次发生可能再次发生B B令人满意的、受到鼓励的行为结果交增加先前行为的力度,并增令人满意的、受到鼓励的行为结果交增加先前行为的力度,并增令人满意的、受到鼓励的行为结果交增加先前行为的力度,并增令人满意的、受到鼓励的行为结果交增加先前行为的力度,并增加未来再次发生此行为的可能

286、性,这一原则有时也称为加未来再次发生此行为的可能性,这一原则有时也称为加未来再次发生此行为的可能性,这一原则有时也称为加未来再次发生此行为的可能性,这一原则有时也称为“ “强化原则强化原则强化原则强化原则” ”C C那些随后能引起不满意的反应,将不太可能再次发生那些随后能引起不满意的反应,将不太可能再次发生那些随后能引起不满意的反应,将不太可能再次发生那些随后能引起不满意的反应,将不太可能再次发生D D不理想的或受到惩罚的行为结果将减少先前行为的力度,并减少不理想的或受到惩罚的行为结果将减少先前行为的力度,并减少不理想的或受到惩罚的行为结果将减少先前行为的力度,并减少不理想的或受到惩罚的行为结

287、果将减少先前行为的力度,并减少未来再次发生此行为的可能性,这一原则有时也称为未来再次发生此行为的可能性,这一原则有时也称为未来再次发生此行为的可能性,这一原则有时也称为未来再次发生此行为的可能性,这一原则有时也称为“ “惩罚原则惩罚原则惩罚原则惩罚原则” ”E E如果行为之后没有任何后果,即既没有正性的也没有负性的事后如果行为之后没有任何后果,即既没有正性的也没有负性的事后如果行为之后没有任何后果,即既没有正性的也没有负性的事后如果行为之后没有任何后果,即既没有正性的也没有负性的事后结果,在若于时间后,这种行为将会逐渐消失,这一原则有时也称为结果,在若于时间后,这种行为将会逐渐消失,这一原则有

288、时也称为结果,在若于时间后,这种行为将会逐渐消失,这一原则有时也称为结果,在若于时间后,这种行为将会逐渐消失,这一原则有时也称为“ “消退原则消退原则消退原则消退原则” ” n n组织行为矫正模型被认为是有效的行为绩效管理的系统性方法之一,组织行为矫正模型被认为是有效的行为绩效管理的系统性方法之一,组织行为矫正模型被认为是有效的行为绩效管理的系统性方法之一,组织行为矫正模型被认为是有效的行为绩效管理的系统性方法之一,其具体步骤有(其具体步骤有(其具体步骤有(其具体步骤有( )。)。)。)。A A要认识和确认对绩效有重大影响的关键行为要认识和确认对绩效有重大影响的关键行为要认识和确认对绩效有重大

289、影响的关键行为要认识和确认对绩效有重大影响的关键行为B B惩罚原则惩罚原则惩罚原则惩罚原则C C要对这些关键行为进行基线测量要对这些关键行为进行基线测量要对这些关键行为进行基线测量要对这些关键行为进行基线测量D D功能性分析功能性分析功能性分析功能性分析E E干预行为干预行为干预行为干预行为n nABCDE ACDEABCDE ACDE112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工作团队的心理与行为工作团队的心理与行为工作团队的心理与行为工作团队的心理与行为一、工作团队的动力一、工作团队的动力一、工作团队的动力一、工作团队的动力 1. 1. 工作团队有效理论(工作团队有效理论(工作团队有效理论(工作团队有效

290、理论(P113P113) 森德斯罗姆与麦克英迪尔森德斯罗姆与麦克英迪尔森德斯罗姆与麦克英迪尔森德斯罗姆与麦克英迪尔2. 2. 团队的动力因素:沟通、影响、任务和维护的职能、决策、团队的动力因素:沟通、影响、任务和维护的职能、决策、团队的动力因素:沟通、影响、任务和维护的职能、决策、团队的动力因素:沟通、影响、任务和维护的职能、决策、冲突、气氛冲突、气氛冲突、气氛冲突、气氛 2008.5 2008.5 师师师师 3030、森德斯罗姆和麦克英蒂尔认为,团队的有效性要素构成不包括(、森德斯罗姆和麦克英蒂尔认为,团队的有效性要素构成不包括(、森德斯罗姆和麦克英蒂尔认为,团队的有效性要素构成不包括(、森

291、德斯罗姆和麦克英蒂尔认为,团队的有效性要素构成不包括( )(A A)团队学习)团队学习)团队学习)团队学习 (B B)绩效()绩效()绩效()绩效(C C)成员满意度)成员满意度)成员满意度)成员满意度 (D D)薪酬薪酬薪酬薪酬2007.5 2007.5 师师师师3232、( ( ) )关注于人际关系,它使团队成员们紧密结合,使大家能继关注于人际关系,它使团队成员们紧密结合,使大家能继关注于人际关系,它使团队成员们紧密结合,使大家能继关注于人际关系,它使团队成员们紧密结合,使大家能继续相处甚至获得某种乐趣。续相处甚至获得某种乐趣。续相处甚至获得某种乐趣。续相处甚至获得某种乐趣。(A)(A)团

292、队沟通职能团队沟通职能团队沟通职能团队沟通职能 (B)(B)团队任务职能团队任务职能团队任务职能团队任务职能 (C)(C)团队维护职能团队维护职能团队维护职能团队维护职能 (D)(D)团队决策职能团队决策职能团队决策职能团队决策职能背景背景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团队设计团队设计奖励奖励团队运作团队运作内部团队过程内部团队过程边界管理边界管理有效性有效性绩效绩效成员满意度成员满意度团队学习团队学习外人满意度外人满意度113n n( )是指团队生存、改进和适应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是指团队生存、改进和适应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是指团队生存、改进和适应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是指团队生存、改进和适应变化着的

293、环境的能力。A A绩效绩效绩效绩效 B B成员满意度成员满意度成员满意度成员满意度C C团队学习团队学习团队学习团队学习 D D外人的满意度外人的满意度外人的满意度外人的满意度 n n帮助团队成员设定团队议事日程、让团队始终瞄准目标、做出高效决帮助团队成员设定团队议事日程、让团队始终瞄准目标、做出高效决帮助团队成员设定团队议事日程、让团队始终瞄准目标、做出高效决帮助团队成员设定团队议事日程、让团队始终瞄准目标、做出高效决策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案的是(策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案的是(策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案的是(策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案的是( )。)。)。)。A A团队任务职能团队任务职能

294、团队任务职能团队任务职能 B B团队维护职能团队维护职能团队维护职能团队维护职能C C团队沟通职能团队沟通职能团队沟通职能团队沟通职能 D D团队决策团队决策团队决策团队决策 n n关注于人际关系,它让团队成员结合在一起,使大家能够继续相处甚关注于人际关系,它让团队成员结合在一起,使大家能够继续相处甚关注于人际关系,它让团队成员结合在一起,使大家能够继续相处甚关注于人际关系,它让团队成员结合在一起,使大家能够继续相处甚至有某种乐趣的是(至有某种乐趣的是(至有某种乐趣的是(至有某种乐趣的是( )。)。)。)。A A团队沟通职能团队沟通职能团队沟通职能团队沟通职能 B B团队任务职能团队任务职能团

295、队任务职能团队任务职能C C团队维护职能团队维护职能团队维护职能团队维护职能 D D团队决策团队决策团队决策团队决策n nC A CC A C114n n团队的有效性要素构成有(团队的有效性要素构成有(团队的有效性要素构成有(团队的有效性要素构成有( )。)。)。)。A A绩效绩效绩效绩效 B B成员满意度成员满意度成员满意度成员满意度C C团队学习团队学习团队学习团队学习 D D外人的满意度外人的满意度外人的满意度外人的满意度E E薪酬薪酬薪酬薪酬n n团队过程的主要范畴是(团队过程的主要范畴是(团队过程的主要范畴是(团队过程的主要范畴是( )。)。)。)。A A沟通沟通沟通沟通 B B影响

296、影响影响影响C C任务和维护的职能任务和维护的职能任务和维护的职能任务和维护的职能 D D决策、冲突决策、冲突决策、冲突决策、冲突E E氛围和情绪问题氛围和情绪问题氛围和情绪问题氛围和情绪问题 n nABCD ABCDEABCD ABCDE115二、群体决策与人际沟通二、群体决策与人际沟通二、群体决策与人际沟通二、群体决策与人际沟通1. 1. 群体决策。群体决策。群体决策。群体决策。P117P117 1 1) 优点优点优点优点 2 2) 缺点缺点缺点缺点 3 3) 影响因素:多样性,熟悉度,认知能力,决策能力,平等性,规模,影响因素:多样性,熟悉度,认知能力,决策能力,平等性,规模,影响因素:

297、多样性,熟悉度,认知能力,决策能力,平等性,规模,影响因素:多样性,熟悉度,认知能力,决策能力,平等性,规模,群体决策原则。群体决策原则。群体决策原则。群体决策原则。2. 2. 人际关系与沟通人际关系与沟通人际关系与沟通人际关系与沟通1 1) 人际关系发展阶段人际关系发展阶段人际关系发展阶段人际关系发展阶段 A. A. 选择定向阶段选择定向阶段选择定向阶段选择定向阶段 B. B. 实验和探索阶段实验和探索阶段实验和探索阶段实验和探索阶段 C. C. 加强阶段加强阶段加强阶段加强阶段 D. D. 融合阶段融合阶段融合阶段融合阶段 E. E. 盟约阶段盟约阶段盟约阶段盟约阶段2) 2) 沟通风格模

298、型沟通风格模型沟通风格模型沟通风格模型- -周哈利窗模型周哈利窗模型周哈利窗模型周哈利窗模型个体沟通风格:自我克制型,自我保护型,自我暴露型,自我实现型个体沟通风格:自我克制型,自我保护型,自我暴露型,自我实现型个体沟通风格:自我克制型,自我保护型,自我暴露型,自我实现型个体沟通风格:自我克制型,自我保护型,自我暴露型,自我实现型沟通风格影响因素:个体特征,沟通环境沟通风格影响因素:个体特征,沟通环境沟通风格影响因素:个体特征,沟通环境沟通风格影响因素:个体特征,沟通环境1162008.11.2008.11.助理助理助理助理 3434、个体的沟通风格不包括(、个体的沟通风格不包括(、个体的沟通

299、风格不包括(、个体的沟通风格不包括( )。)。)。)。 ( A )( A )自我实践型自我实践型自我实践型自我实践型 ( B )( B )自我保护型自我保护型自我保护型自我保护型 ( C )( C )自我暴露型自我暴露型自我暴露型自我暴露型 ( D )( D )自自自自我实现型我实现型我实现型我实现型2008.5 2008.5 助理助理助理助理 群体决策的优点是群体决策的优点是群体决策的优点是群体决策的优点是( )( )。(A)(A)群体讨论时不易产生个人倾向群体讨论时不易产生个人倾向群体讨论时不易产生个人倾向群体讨论时不易产生个人倾向 (B)(B)能增加决策的可接能增加决策的可接能增加决策的

300、可接能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受性受性受性(C)(C)要比个体决策需要更少的时间要比个体决策需要更少的时间要比个体决策需要更少的时间要比个体决策需要更少的时间 (D)(D)对决策结果的责任对决策结果的责任对决策结果的责任对决策结果的责任清晰清晰清晰清晰2007.11 2007.11 师师师师 群体决策的优点有群体决策的优点有群体决策的优点有群体决策的优点有( () )。(A) (A) 能比个体需要的时间少能比个体需要的时间少能比个体需要的时间少能比个体需要的时间少(B) (B) 能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能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能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能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C) (C) 能增加决策过程的民主性能增

301、加决策过程的民主性能增加决策过程的民主性能增加决策过程的民主性(D) (D) 能提供比个体更为丰富和能提供比个体更为丰富和能提供比个体更为丰富和能提供比个体更为丰富和全面的信息全面的信息全面的信息全面的信息(E) (E) 能提供比个体更多的不同的决策方案能提供比个体更多的不同的决策方案能提供比个体更多的不同的决策方案能提供比个体更多的不同的决策方案117n n群体决策的优点有(群体决策的优点有(群体决策的优点有(群体决策的优点有( )。)。)。)。A A能比个体决策需要更少的时间能比个体决策需要更少的时间能比个体决策需要更少的时间能比个体决策需要更少的时间B B能提供比个体决策更为丰富和全面的

302、信息能提供比个体决策更为丰富和全面的信息能提供比个体决策更为丰富和全面的信息能提供比个体决策更为丰富和全面的信息C C能提供比个体决策更多的不同决策方案能提供比个体决策更多的不同决策方案能提供比个体决策更多的不同决策方案能提供比个体决策更多的不同决策方案D D能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能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能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能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E E能增加决策过程的民主性能增加决策过程的民主性能增加决策过程的民主性能增加决策过程的民主性n n群体决策的缺点有(群体决策的缺点有(群体决策的缺点有(群体决策的缺点有( )。)。)。)。A A要比个体决策需要更多的时间要比个体决策需要更多的时间要比个体决策

303、需要更多的时间要比个体决策需要更多的时间B B由于从众心理会妨碍不同意见的表达由于从众心理会妨碍不同意见的表达由于从众心理会妨碍不同意见的表达由于从众心理会妨碍不同意见的表达C C群体讨论时易产生个人倾向群体讨论时易产生个人倾向群体讨论时易产生个人倾向群体讨论时易产生个人倾向D D对决策结果的责任不清对决策结果的责任不清对决策结果的责任不清对决策结果的责任不清E E能减少决策的可接受性能减少决策的可接受性能减少决策的可接受性能减少决策的可接受性 n n影响群体决策的群体因素有(影响群体决策的群体因素有(影响群体决策的群体因素有(影响群体决策的群体因素有( )。)。)。)。A A群体多样性群体多

304、样性群体多样性群体多样性 B B群体熟悉度群体熟悉度群体熟悉度群体熟悉度C C群体规模和群体决策规则群体规模和群体决策规则群体规模和群体决策规则群体规模和群体决策规则 D D参与决策的平等性参与决策的平等性参与决策的平等性参与决策的平等性E E群体的认知能力和群体成员的决策能力群体的认知能力和群体成员的决策能力群体的认知能力和群体成员的决策能力群体的认知能力和群体成员的决策能力 n nBCDE ABCD ABCDEBCDE ABCD ABCDE118n n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是(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是(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是(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是( )。)。)。)。A A选择或定向阶段选择或定向阶段

305、选择或定向阶段选择或定向阶段 B B试验和探索阶段试验和探索阶段试验和探索阶段试验和探索阶段C C加强阶段加强阶段加强阶段加强阶段 D D融合阶段融合阶段融合阶段融合阶段E E盟约阶段盟约阶段盟约阶段盟约阶段 n n个体的沟通风格包括的类型有(个体的沟通风格包括的类型有(个体的沟通风格包括的类型有(个体的沟通风格包括的类型有( )。)。)。)。A A自我克制型自我克制型自我克制型自我克制型 B B自我保护型自我保护型自我保护型自我保护型C C自我暴露性自我暴露性自我暴露性自我暴露性 D D自我实现性自我实现性自我实现性自我实现性E E自我实践性自我实践性自我实践性自我实践性n n亨利亨利亨利亨

306、利 明茨伯格式化曾对五位高层经理进行了认真观察和精心研究,他明茨伯格式化曾对五位高层经理进行了认真观察和精心研究,他明茨伯格式化曾对五位高层经理进行了认真观察和精心研究,他明茨伯格式化曾对五位高层经理进行了认真观察和精心研究,他用(用(用(用( )高度相关的角色来说明管理者。)高度相关的角色来说明管理者。)高度相关的角色来说明管理者。)高度相关的角色来说明管理者。A A工作计划类工作计划类工作计划类工作计划类 B B人际关系类人际关系类人际关系类人际关系类C C信息类信息类信息类信息类 D D任务处理类任务处理类任务处理类任务处理类E E决策类决策类决策类决策类n nABCD BCE ABCD

307、EABCD BCE ABCDE119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领导行为及其理论领导行为及其理论领导行为及其理论领导行为及其理论一、领导的活动与角色一、领导的活动与角色一、领导的活动与角色一、领导的活动与角色1.1.领导者与管理者区别领导者与管理者区别领导者与管理者区别领导者与管理者区别(表(表(表(表4-34-3,p122p122) 并非所有的领导者都是管理者,也不是所有的管理者都是领并非所有的领导者都是管理者,也不是所有的管理者都是领并非所有的领导者都是管理者,也不是所有的管理者都是领并非所有的领导者都是管理者,也不是所有的管理者都是领导者导者导者导者1.1.经理角色分析经理角色分析经理角色分

308、析经理角色分析亨利亨利亨利亨利 明茨伯格明茨伯格明茨伯格明茨伯格n n一一一一) )人际关系类:人际关系类:人际关系类:人际关系类:1. 1. 挂名首脑角色挂名首脑角色挂名首脑角色挂名首脑角色Figure Head2. Figure Head2. 领导者角色领导者角色领导者角色领导者角色Leader 3.Leader 3.联络员角色联络员角色联络员角色联络员角色LiaisonLiaison二)信息类角色二)信息类角色二)信息类角色二)信息类角色 4.4.信息接受者角色信息接受者角色信息接受者角色信息接受者角色Monitor5Monitor5信息传播者角色信息传播者角色信息传播者角色信息传播者角

309、色Disseminator 6 Disseminator 6 发言人角色发言人角色发言人角色发言人角色SpokespersonSpokesperson三)决策类角色三)决策类角色三)决策类角色三)决策类角色 7.7.企业家角色企业家角色企业家角色企业家角色Entrepreneur8.Entrepreneur8.故障排除者角色故障排除者角色故障排除者角色故障排除者角色Disturbance Handler9. Disturbance Handler9. 资源分配者资源分配者资源分配者资源分配者Resource allocator10. Resource allocator10. 谈判者谈判者谈判

310、者谈判者 NegotiatorNegotiator1203.3.领导权力来源领导权力来源领导权力来源领导权力来源正式的权力:组织赋予领导者的岗位权力,以服从为正式的权力:组织赋予领导者的岗位权力,以服从为正式的权力:组织赋予领导者的岗位权力,以服从为正式的权力:组织赋予领导者的岗位权力,以服从为前提,具有强制性前提,具有强制性前提,具有强制性前提,具有强制性合法权:组织制定合法权:组织制定合法权:组织制定合法权:组织制定报酬权:利益引诱报酬权:利益引诱报酬权:利益引诱报酬权:利益引诱强制权:惩罚威胁强制权:惩罚威胁强制权:惩罚威胁强制权:惩罚威胁非正式的权力:不具有法定性质。由品德、学识、能非

311、正式的权力:不具有法定性质。由品德、学识、能非正式的权力:不具有法定性质。由品德、学识、能非正式的权力:不具有法定性质。由品德、学识、能力、情感等因素构成。力、情感等因素构成。力、情感等因素构成。力、情感等因素构成。专家权:专业技能专家权:专业技能专家权:专业技能专家权:专业技能典范权:人格魅力,典范权:人格魅力,典范权:人格魅力,典范权:人格魅力, 马克斯马克斯马克斯马克斯 韦伯:法定权力,传统权力,卡里斯玛型权力韦伯:法定权力,传统权力,卡里斯玛型权力韦伯:法定权力,传统权力,卡里斯玛型权力韦伯:法定权力,传统权力,卡里斯玛型权力1211414亨利亨利亨利亨利 明茨伯格式化曾对五位高层经理

312、进行了认真观察和精心研究,他用(明茨伯格式化曾对五位高层经理进行了认真观察和精心研究,他用(明茨伯格式化曾对五位高层经理进行了认真观察和精心研究,他用(明茨伯格式化曾对五位高层经理进行了认真观察和精心研究,他用( )高度相关的角色来说明管理者。)高度相关的角色来说明管理者。)高度相关的角色来说明管理者。)高度相关的角色来说明管理者。A A工作计划类工作计划类工作计划类工作计划类 B B人际关系类人际关系类人际关系类人际关系类 C C信息类信息类信息类信息类 D D领导动机领导动机领导动机领导动机E E随机应变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 三三三三 领导特质领导特质领导特质领

313、导特质n n马基雅维利:君主论马基雅维利:君主论马基雅维利:君主论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国王国王国王国王= =狐狸狐狸狐狸狐狸+ +狮子狮子狮子狮子n n综合特质要求:内驱力,自信,创造性,领导动机,应变能力综合特质要求:内驱力,自信,创造性,领导动机,应变能力综合特质要求:内驱力,自信,创造性,领导动机,应变能力综合特质要求:内驱力,自信,创造性,领导动机,应变能力n n7 7个关键特质:自信,远见,清楚表达目标,对目标的坚定信念,个关键特质:自信,远见,清楚表达目标,对目标的坚定信念,个关键特质:自信,远见,清楚表达目标,对目标的坚定信念,个关键特质:自信,远见,清楚表达目标,对目标的坚定信

314、念,不循规蹈矩,变革代言人,对环境敏感不循规蹈矩,变革代言人,对环境敏感不循规蹈矩,变革代言人,对环境敏感不循规蹈矩,变革代言人,对环境敏感四、四、四、四、 领导行为风格领导行为风格领导行为风格领导行为风格1.1.领导行为风格(早期):关怀维度(关心员工),结构维度(关领导行为风格(早期):关怀维度(关心员工),结构维度(关领导行为风格(早期):关怀维度(关心员工),结构维度(关领导行为风格(早期):关怀维度(关心员工),结构维度(关心工作)心工作)心工作)心工作)n n例题:例题:例题:例题:2007 5 2007 5 助理助理助理助理 3333、( ( ) )是指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

315、和情感,更是指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和情感,更是指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和情感,更是指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和情感,更愿意与下属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愿意与下属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愿意与下属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愿意与下属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n n (A)(A)关怀维度关怀维度关怀维度关怀维度 (B)(B)认可维度认可维度认可维度认可维度 (C)(C)结构维度结构维度结构维度结构维度 (D)(D)尊重维度尊重维度尊重维度尊重维度122n n领领领领导导导导行行行行为为为为理理理理论论论论基基基基本本本本观观观观点点点点:行行行行为为为为理理理理论论论论主主主主要要要要研

316、研研研究究究究领领领领导导导导者者者者应应应应该该该该做做做做什什什什么么么么和怎样做才能使工作更有效。和怎样做才能使工作更有效。和怎样做才能使工作更有效。和怎样做才能使工作更有效。n n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一一一是是是是领领领领导导导导者者者者关关关关注注注注的的的的重重重重点点点点是是是是什什什什么么么么,是是是是工工工工作作作作绩绩绩绩效效效效,还还还还是是是是群群群群体体体体维维维维系系系系?二是领导者的决策方式,即集权与分权的程度。二是领导者的决策方式,即集权与分权的程度。二是领导者的决策方式,即集权与分权

317、的程度。二是领导者的决策方式,即集权与分权的程度。n n其中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其中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其中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其中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一)领导方式理论(一)领导方式理论(一)领导方式理论(一)领导方式理论(二)领导行为四分图(二)领导行为四分图(二)领导行为四分图(二)领导行为四分图(三)管理方格理论(三)管理方格理论(三)管理方格理论(三)管理方格理论123(一)领导方式理论(一)领导方式理论主要研究领导者的决策方式,是集权还是分权,即下属的参与程度。主要研究领导者的决策方式,是集权还是分权,即下属的参与程度。主要研究领导者的决策方式,是集权还是分权,即下属的参与

318、程度。主要研究领导者的决策方式,是集权还是分权,即下属的参与程度。n n莱温的领导方式理论莱温的领导方式理论莱温的领导方式理论莱温的领导方式理论n n利克特的领导方式理论利克特的领导方式理论利克特的领导方式理论利克特的领导方式理论124莱温的领导方式理论莱温的领导方式理论P. LewinP. LewinP. LewinP. Lewin是心理学家,以是心理学家,以是心理学家,以是心理学家,以权力定位权力定位权力定位权力定位来划分了领导者表现出来的三种基本类来划分了领导者表现出来的三种基本类来划分了领导者表现出来的三种基本类来划分了领导者表现出来的三种基本类型:型:型:型:qq专制式:权力定位于领

319、导者个人专制式:权力定位于领导者个人专制式:权力定位于领导者个人专制式:权力定位于领导者个人,以力服人,靠权力和强制让人服从。,以力服人,靠权力和强制让人服从。,以力服人,靠权力和强制让人服从。,以力服人,靠权力和强制让人服从。 特点:特点:特点:特点:独断专行、奉命行事,命令和纪律约束,保持心理距离独断专行、奉命行事,命令和纪律约束,保持心理距离独断专行、奉命行事,命令和纪律约束,保持心理距离独断专行、奉命行事,命令和纪律约束,保持心理距离 效果:效果:效果:效果:没有责任感,情绪消极,士气低落。没有责任感,情绪消极,士气低落。没有责任感,情绪消极,士气低落。没有责任感,情绪消极,士气低落。

320、qq民主式:权力定位于组织中的群体民主式:权力定位于组织中的群体民主式:权力定位于组织中的群体民主式:权力定位于组织中的群体,以理服人,靠领导影响力和成员自觉。,以理服人,靠领导影响力和成员自觉。,以理服人,靠领导影响力和成员自觉。,以理服人,靠领导影响力和成员自觉。 特特特特点点点点:群群群群体体体体讨讨讨讨论论论论政政政政策策策策、下下下下属属属属自自自自由由由由度度度度高高高高、主主主主要要要要依依依依靠靠靠靠影影影影响响响响力力力力、积积积积极极极极参参参参与与与与群群群群体体体体活动活动活动活动 效果:效果:效果:效果:成员关系融洽,比较团结,组织成员有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成员关系融洽

321、,比较团结,组织成员有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成员关系融洽,比较团结,组织成员有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成员关系融洽,比较团结,组织成员有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qq放任式:权力定位于组织每一个成员放任式:权力定位于组织每一个成员放任式:权力定位于组织每一个成员放任式:权力定位于组织每一个成员,无政府式管理,悉听尊便。,无政府式管理,悉听尊便。,无政府式管理,悉听尊便。,无政府式管理,悉听尊便。 效果:效果:效果:效果:效率最低,能达到组织成员的社交目标,但难以实现工作目标效率最低,能达到组织成员的社交目标,但难以实现工作目标效率最低,能达到组织成员的社交目标,但难以实现工作目标效率最低,能达到组织成员的社交目

322、标,但难以实现工作目标125n n(1 1 1 1)专权型)专权型)专权型)专权型 (2 2 2 2)民主型)民主型)民主型)民主型 (3 3 3 3)放任型)放任型)放任型)放任型n n你认为哪种管理方式更为有效?你认为哪种管理方式更为有效?你认为哪种管理方式更为有效?你认为哪种管理方式更为有效?课堂讨论126n n专制式和民主式领导是利弊并存的,而放任式领导在通常情况下往专制式和民主式领导是利弊并存的,而放任式领导在通常情况下往专制式和民主式领导是利弊并存的,而放任式领导在通常情况下往专制式和民主式领导是利弊并存的,而放任式领导在通常情况下往往弊多利少,不宜采用。往弊多利少,不宜采用。往弊

323、多利少,不宜采用。往弊多利少,不宜采用。 教教师师评评论论127利克特的领导方式理论利克特的领导方式理论n n利克特发现了四种基本的管理方式利克特发现了四种基本的管理方式利克特发现了四种基本的管理方式利克特发现了四种基本的管理方式 : 方式方式方式方式1 1 1 1:专制的独裁型:专制的独裁型:专制的独裁型:专制的独裁型 方式方式方式方式2 2 2 2:仁慈的独裁型:仁慈的独裁型:仁慈的独裁型:仁慈的独裁型 方式方式方式方式3 3 3 3:协商的民主型:协商的民主型:协商的民主型:协商的民主型 方式方式方式方式4 4 4 4:参与的民主型:参与的民主型:参与的民主型:参与的民主型128 利克特

324、四系统模型利克特四系统模型n专制的独裁专制的独裁型型n仁慈的独裁型仁慈的独裁型n协商的民主型协商的民主型n参与的民主型参与的民主型利克特的调查结果表明,工作效率高的组织多数是实行第三、四种利克特的调查结果表明,工作效率高的组织多数是实行第三、四种利克特的调查结果表明,工作效率高的组织多数是实行第三、四种利克特的调查结果表明,工作效率高的组织多数是实行第三、四种领导方式的。领导方式的。领导方式的。领导方式的。 129(二)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二)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以以人人为为重重以工作为重以工作为重高关系高关系低工作低工作低关系低关系低工作低工作低关系低关系高工作高工作高关系高关系高工作高工作以

325、人为重以人为重以人为重以人为重 :重视人际关系的领导行为:重视人际关系的领导行为:重视人际关系的领导行为:重视人际关系的领导行为 以工作为重:重视工作任务的完成以工作为重:重视工作任务的完成以工作为重:重视工作任务的完成以工作为重:重视工作任务的完成130 (三)管理方格图理论(三)管理方格图理论1.1:1.1:1.1:1.1:贫乏型的管理贫乏型的管理贫乏型的管理贫乏型的管理9.1:9.1:9.1:9.1:任务型的管理任务型的管理任务型的管理任务型的管理1.9:1.9:1.9:1.9:俱乐部型管理俱乐部型管理俱乐部型管理俱乐部型管理5.5:5.5:5.5:5.5:中间型管理中间型管理中间型管理

326、中间型管理9.9:9.9:9.9:9.9:团队型管理团队型管理团队型管理团队型管理对工作关心的程度对工作关心的程度对工作关心的程度对工作关心的程度对对对对人人人人的的的的关关关关心心心心程程程程度度度度低低高高高5.55.11.59.55.91312. 2. 权变理论权变理论权变理论权变理论1 1) 费德勒模型(重点掌握)费德勒模型(重点掌握)费德勒模型(重点掌握)费德勒模型(重点掌握)有效的领导绩效取决于领导风格与情境因素等之间的合理匹配有效的领导绩效取决于领导风格与情境因素等之间的合理匹配有效的领导绩效取决于领导风格与情境因素等之间的合理匹配有效的领导绩效取决于领导风格与情境因素等之间的合

327、理匹配n n两个典型领导风格两个典型领导风格两个典型领导风格两个典型领导风格 任务取向:主要对生产感兴趣任务取向:主要对生产感兴趣任务取向:主要对生产感兴趣任务取向:主要对生产感兴趣关系取向:乐于与同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关系取向:乐于与同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关系取向:乐于与同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关系取向:乐于与同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n n情境因素情境因素情境因素情境因素职权:实际影响下属的能力职权:实际影响下属的能力职权:实际影响下属的能力职权:实际影响下属的能力任务结构:是否明确,即任务的结构化、程序化程度。任务结构:是否明确,即任务的结构化、程序化程度。任务结构:是否明确,即任务的结构化、

328、程序化程度。任务结构:是否明确,即任务的结构化、程序化程度。上下级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领导者对下属信任和尊上下级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领导者对下属信任和尊上下级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领导者对下属信任和尊上下级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领导者对下属信任和尊重的程度。重的程度。重的程度。重的程度。n n提高领导效果:提高领导效果:提高领导效果:提高领导效果:更换领导者以适应情境,改变情境以适应领导者更换领导者以适应情境,改变情境以适应领导者更换领导者以适应情境,改变情境以适应领导者更换领导者以适应情境,改变情境以适应领导者n n结论:结论:结论

329、:结论:n n风格与情景要匹配风格与情景要匹配风格与情景要匹配风格与情景要匹配n n非常有利和非常不利的情景因素下,工作取向方式更为有效非常有利和非常不利的情景因素下,工作取向方式更为有效非常有利和非常不利的情景因素下,工作取向方式更为有效非常有利和非常不利的情景因素下,工作取向方式更为有效n n关系取向领导方式在中等有利的情景下比较有效关系取向领导方式在中等有利的情景下比较有效关系取向领导方式在中等有利的情景下比较有效关系取向领导方式在中等有利的情景下比较有效132关系导向关系导向类型领导-成员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I好高强II好高弱III好低强IV好低弱V差高强VI差高弱VII差低强V II

330、I差低弱好好差差绩效绩效有利的有利的中等的中等的不利的不利的任务导向任务导向菲德勒模型的发现菲德勒模型的发现情景因素情景因素在最有利和最不利的情境下,任务型领导方式较为有效其它情况下,关系型领导方式较有效1332 2)领导情境理论)领导情境理论)领导情境理论)领导情境理论 Paul HerseyPaul Hersey和和和和Kenneth BlanchardKenneth Blanchard提出的,建立在管理方格理论和成熟提出的,建立在管理方格理论和成熟提出的,建立在管理方格理论和成熟提出的,建立在管理方格理论和成熟不成熟不成熟不成熟不成熟理论的基础上,认为成功的领导应根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选择

331、正确的领导理论的基础上,认为成功的领导应根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理论的基础上,认为成功的领导应根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理论的基础上,认为成功的领导应根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所谓成熟度是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任的能力和意愿,包括:风格,所谓成熟度是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任的能力和意愿,包括:风格,所谓成熟度是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任的能力和意愿,包括:风格,所谓成熟度是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任的能力和意愿,包括: n n工作成熟度: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工作成熟度: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工作成熟度: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工作成熟度:个人的知识和技能n n心理成熟度:做事

332、的意愿和动机心理成熟度:做事的意愿和动机心理成熟度:做事的意愿和动机心理成熟度:做事的意愿和动机下属成熟度的四个阶段下属成熟度的四个阶段下属成熟度的四个阶段下属成熟度的四个阶段n n第一阶段:对执行某任务既无能力又不情愿,既不胜任工作又不能被信任第一阶段:对执行某任务既无能力又不情愿,既不胜任工作又不能被信任第一阶段:对执行某任务既无能力又不情愿,既不胜任工作又不能被信任第一阶段:对执行某任务既无能力又不情愿,既不胜任工作又不能被信任n n第第第第二二二二阶阶阶阶段段段段:缺缺缺缺乏乏乏乏能能能能力力力力,但但但但愿愿愿愿意意意意从从从从事事事事必必必必要要要要的的的的工工工工作作作作任任任任

333、务务务务;有有有有积积积积极极极极性性性性,但但但但缺缺缺缺乏乏乏乏足足足足够的技能够的技能够的技能够的技能n n第三阶段:有能力,但不愿意做领导希望他去做的事第三阶段:有能力,但不愿意做领导希望他去做的事第三阶段:有能力,但不愿意做领导希望他去做的事第三阶段:有能力,但不愿意做领导希望他去做的事n n第四阶段:既有能力,又愿意做领导让他们做的事第四阶段:既有能力,又愿意做领导让他们做的事第四阶段:既有能力,又愿意做领导让他们做的事第四阶段:既有能力,又愿意做领导让他们做的事四种领导方式四种领导方式四种领导方式四种领导方式命令式:高任务低关系,告诉下属:干什么、怎么干、何时何地干命令式:高任务

334、低关系,告诉下属:干什么、怎么干、何时何地干命令式:高任务低关系,告诉下属:干什么、怎么干、何时何地干命令式:高任务低关系,告诉下属:干什么、怎么干、何时何地干说服式:高任务高关系,提供指导性的行为与支持性的行为说服式:高任务高关系,提供指导性的行为与支持性的行为说服式:高任务高关系,提供指导性的行为与支持性的行为说服式:高任务高关系,提供指导性的行为与支持性的行为参与式:低任务参与式:低任务参与式:低任务参与式:低任务高关系,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高关系,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高关系,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高关系,领导者与下属

335、共同决策,领导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授权式:低任务授权式:低任务授权式:低任务授权式:低任务低关系,领导者提供极少的指导和支持低关系,领导者提供极少的指导和支持低关系,领导者提供极少的指导和支持低关系,领导者提供极少的指导和支持3030领导情境理论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作成熟度,二是(领导情境理论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作成熟度,二是(领导情境理论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作成熟度,二是(领导情境理论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作成熟度,二是( )。)。)。)。A A心理成熟度心理成熟度心理成熟度心理成熟度 B B心理承受度心理承受度心理承受度心理承受度C C精神成熟度

336、精神成熟度精神成熟度精神成熟度 D D精神承受度精神承受度精神承受度精神承受度134有效领导方式的选择方法有效领导方式的选择方法n n当下属成熟程度为当下属成熟程度为当下属成熟程度为当下属成熟程度为(M(M(M(M1 1 1 1) ) ) )时时时时, , , ,选择命令型领导方式选择命令型领导方式选择命令型领导方式选择命令型领导方式. . . .n n当下属成熟程度为当下属成熟程度为当下属成熟程度为当下属成熟程度为(M(M(M(M2 2 2 2) ) ) )时时时时, , , ,选择说服型领导方式选择说服型领导方式选择说服型领导方式选择说服型领导方式. . . .n n当下属成熟程度为当下属

337、成熟程度为当下属成熟程度为当下属成熟程度为(M(M(M(M3 3 3 3) ) ) )时时时时, , , ,选择参与型领导方式选择参与型领导方式选择参与型领导方式选择参与型领导方式. . . .n n当下属成熟程度为当下属成熟程度为当下属成熟程度为当下属成熟程度为(M(M(M(M4 4 4 4) ) ) )时时时时, , , ,选择授权型领导方式选择授权型领导方式选择授权型领导方式选择授权型领导方式. . . .135 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高关系高关系高关系高关系低工作低工作低工作低工作低关系低关系低关系低关系低工作低工作低工作低工作高关系高关系高关系高关系高工作高工作高工作高

338、工作低关系低关系低关系低关系高工作高工作高工作高工作工作行为工作行为工作行为工作行为中等成熟中等成熟中等成熟中等成熟高成熟高成熟高成熟高成熟低成熟低成熟低成熟低成熟成成成成熟熟熟熟不不不不成成成成熟熟熟熟MM4 4MM3 3MM2 2MM1 1高高高高低低低低关关关关系系系系行行行行为为为为高高高高授授授授 权权权权参参参参 与与与与说说说说 服服服服命命命命 令令令令S3S3 S1S1 S2 S2 S4S41363.3.路径路径路径路径- -目标理论目标理论目标理论目标理论(Path-Goal Theory)-(Path-Goal Theory)-罗伯特罗伯特罗伯特罗伯特 豪斯豪斯豪斯豪斯(

339、RobertHouse(RobertHouse) )采纳了俄亥俄模型的工作取向和关系取向,并同激励的期望理论相采纳了俄亥俄模型的工作取向和关系取向,并同激励的期望理论相采纳了俄亥俄模型的工作取向和关系取向,并同激励的期望理论相采纳了俄亥俄模型的工作取向和关系取向,并同激励的期望理论相结合。结合。结合。结合。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相

340、一致。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相一致。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相一致。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相一致。 “ “路径路径路径路径目标目标目标目标” ”的概念来自于这种信念,即有效领导者通过明确指明实现的概念来自于这种信念,即有效领导者通过明确指明实现的概念来自于这种信念,即有效领导者通过明确指明实现的概念来自于这种信念,即有效领导者通过明确指明实现工作目标的途径来帮助下属,并为下属清理各项障碍和危险,从而使下工作目标的途径来帮助下属,并为下属清理各项障碍和危险,从而使下工作目标的途径来帮助下属,并为下属清理各项障碍和危

341、险,从而使下工作目标的途径来帮助下属,并为下属清理各项障碍和危险,从而使下属的这一旅行更为容易。属的这一旅行更为容易。属的这一旅行更为容易。属的这一旅行更为容易。 路径路径路径路径- -目标理论的组织环境因素目标理论的组织环境因素目标理论的组织环境因素目标理论的组织环境因素 1 1、组织成员的个人特征:经验,能力,内控型、组织成员的个人特征:经验,能力,内控型、组织成员的个人特征:经验,能力,内控型、组织成员的个人特征:经验,能力,内控型/ /外控型外控型外控型外控型 控制源(控制源(控制源(控制源(Locus of ControlLocus of Control)。)。)。)。 参与型领导适

342、合于内控的下属;参与型领导适合于内控的下属;参与型领导适合于内控的下属;参与型领导适合于内控的下属; 而命令型而命令型而命令型而命令型 领导则适合于外控的下属。领导则适合于外控的下属。领导则适合于外控的下属。领导则适合于外控的下属。 自觉能力。自觉能力。自觉能力。自觉能力。 自认为能力很强的下属不喜欢命令型领导。自认为能力很强的下属不喜欢命令型领导。自认为能力很强的下属不喜欢命令型领导。自认为能力很强的下属不喜欢命令型领导。 2 2、组织环境的特征:工作结构,权力系统,工作群体。、组织环境的特征:工作结构,权力系统,工作群体。、组织环境的特征:工作结构,权力系统,工作群体。、组织环境的特征:工

343、作结构,权力系统,工作群体。 当项目团队高度结构化,命令型领导方式就显得多余,效率低下。当项目团队高度结构化,命令型领导方式就显得多余,效率低下。当项目团队高度结构化,命令型领导方式就显得多余,效率低下。当项目团队高度结构化,命令型领导方式就显得多余,效率低下。 当组织内已经有高度正式的权威系统在运作,命令型领导则很容易削弱员工的满足当组织内已经有高度正式的权威系统在运作,命令型领导则很容易削弱员工的满足当组织内已经有高度正式的权威系统在运作,命令型领导则很容易削弱员工的满足当组织内已经有高度正式的权威系统在运作,命令型领导则很容易削弱员工的满足感。感。感。感。 当组织运作于有大量社会支持的环

344、境里,支持性领导则显得多余。当组织运作于有大量社会支持的环境里,支持性领导则显得多余。当组织运作于有大量社会支持的环境里,支持性领导则显得多余。当组织运作于有大量社会支持的环境里,支持性领导则显得多余。 137n n四种领导风格四种领导风格四种领导风格四种领导风格 n n 命令型领导(命令型领导(命令型领导(命令型领导(Directive LeadershipDirective Leadership)。)。)。)。 此类领导往往向此类领导往往向此类领导往往向此类领导往往向下属下达各项具体的工作命令。下属下达各项具体的工作命令。下属下达各项具体的工作命令。下属下达各项具体的工作命令。 n n 支

345、持型领导(支持型领导(支持型领导(支持型领导(Supportive LeadershipSupportive Leadership)。)。)。)。 此类领导往往此类领导往往此类领导往往此类领导往往表现得非常友好,关心员工。表现得非常友好,关心员工。表现得非常友好,关心员工。表现得非常友好,关心员工。 n n 参与型领导(参与型领导(参与型领导(参与型领导(Participative LeadershipParticipative Leadership)。)。)。)。 此类领导往此类领导往此类领导往此类领导往往就工作任务主动与下属协商,征求下属意见和建议。往就工作任务主动与下属协商,征求下属意见

346、和建议。往就工作任务主动与下属协商,征求下属意见和建议。往就工作任务主动与下属协商,征求下属意见和建议。 n n 目标导向型领导(目标导向型领导(目标导向型领导(目标导向型领导(Achivevement-Oriented LeadershipAchivevement-Oriented Leadership)。)。)。)。 此类领导往往把目标订得过高,并希望员工绩效表现期望此类领导往往把目标订得过高,并希望员工绩效表现期望此类领导往往把目标订得过高,并希望员工绩效表现期望此类领导往往把目标订得过高,并希望员工绩效表现期望较高。较高。较高。较高。 1384. 4. 领导者领导者领导者领导者- -参

347、与模型参与模型参与模型参与模型(Leader-participation model) (Leader-participation model) n n19731973年维克多年维克多年维克多年维克多 弗罗姆弗罗姆弗罗姆弗罗姆(Victor Vroom)(Victor Vroom)和菲利普和菲利普和菲利普和菲利普 耶顿耶顿耶顿耶顿(Phillip Yetton)(Phillip Yetton)提出。该模提出。该模提出。该模提出。该模型将领导行为与参与决策联系在一起。由于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对任务结型将领导行为与参与决策联系在一起。由于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对任务结型将领导行为与参与决策联系在一起

348、。由于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对任务结型将领导行为与参与决策联系在一起。由于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对任务结构的要求各不相同,领导者的行为必须加以调整以适应这些任务结构。构的要求各不相同,领导者的行为必须加以调整以适应这些任务结构。构的要求各不相同,领导者的行为必须加以调整以适应这些任务结构。构的要求各不相同,领导者的行为必须加以调整以适应这些任务结构。n n五种领导风格五种领导风格五种领导风格五种领导风格- -按下属的参与程度依次为:按下属的参与程度依次为:按下属的参与程度依次为:按下属的参与程度依次为:独裁专制型(独裁专制型(独裁专制型(独裁专制型(AutocraticAutocratic)两种)

349、两种)两种)两种A A领导者使用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自己解决问题,做出决策。此类型领导者使用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自己解决问题,做出决策。此类型领导者使用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自己解决问题,做出决策。此类型领导者使用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自己解决问题,做出决策。此类型中,下属对决策的参与程度最低。中,下属对决策的参与程度最低。中,下属对决策的参与程度最低。中,下属对决策的参与程度最低。A A领导从下属那里取得必要的信息,然后由领导自己做出如何解决问题领导从下属那里取得必要的信息,然后由领导自己做出如何解决问题领导从下属那里取得必要的信息,然后由领导自己做出如何解决问题领导从下属那里取得必要的信息,然

350、后由领导自己做出如何解决问题的决定。在这种领导风格下,下级参与决策的程度较的决定。在这种领导风格下,下级参与决策的程度较的决定。在这种领导风格下,下级参与决策的程度较的决定。在这种领导风格下,下级参与决策的程度较A A高,但是由于领导高,但是由于领导高,但是由于领导高,但是由于领导向下属索要资料时并不一定说明情况,下属对资料的用途不一定清楚,而且向下属索要资料时并不一定说明情况,下属对资料的用途不一定清楚,而且向下属索要资料时并不一定说明情况,下属对资料的用途不一定清楚,而且向下属索要资料时并不一定说明情况,下属对资料的用途不一定清楚,而且资料中也不包含下属提出的解决方案,因而,此种类型的下属

351、参与程度依然资料中也不包含下属提出的解决方案,因而,此种类型的下属参与程度依然资料中也不包含下属提出的解决方案,因而,此种类型的下属参与程度依然资料中也不包含下属提出的解决方案,因而,此种类型的下属参与程度依然较低。较低。较低。较低。2424领导行为风格与下属参与决策相联系,讨论如何选择领导的方式和参与决领导行为风格与下属参与决策相联系,讨论如何选择领导的方式和参与决领导行为风格与下属参与决策相联系,讨论如何选择领导的方式和参与决领导行为风格与下属参与决策相联系,讨论如何选择领导的方式和参与决策的形式以及参与程度的是(策的形式以及参与程度的是(策的形式以及参与程度的是(策的形式以及参与程度的是

352、( )。)。)。)。A A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费德勒的权变模型 B B领导情境理论领导情境理论领导情境理论领导情境理论C C路径路径路径路径目标理论目标理论目标理论目标理论 D D参与参与参与参与模型模型模型模型139协商型(协商型(协商型(协商型(ConsultativeConsultative)两种)两种)两种)两种C C领导者以个别接触的方式与下属一起研究问题,听取他领导者以个别接触的方式与下属一起研究问题,听取他领导者以个别接触的方式与下属一起研究问题,听取他领导者以个别接触的方式与下属一起研究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但是这些下属并不是决策成员,领导者最

353、们的意见和建议,但是这些下属并不是决策成员,领导者最们的意见和建议,但是这些下属并不是决策成员,领导者最们的意见和建议,但是这些下属并不是决策成员,领导者最后的决策可能吸取下属的意见,也可能不听取他们的意见。后的决策可能吸取下属的意见,也可能不听取他们的意见。后的决策可能吸取下属的意见,也可能不听取他们的意见。后的决策可能吸取下属的意见,也可能不听取他们的意见。C C领导者让下属集体了解问题,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领领导者让下属集体了解问题,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领领导者让下属集体了解问题,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领领导者让下属集体了解问题,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领导的决策中不一定体现下级的意见和想法。

354、导的决策中不一定体现下级的意见和想法。导的决策中不一定体现下级的意见和想法。导的决策中不一定体现下级的意见和想法。C C较之较之较之较之A A而言,而言,而言,而言,下属参与程度进了一步,有了一定的建议权;而下属参与程度进了一步,有了一定的建议权;而下属参与程度进了一步,有了一定的建议权;而下属参与程度进了一步,有了一定的建议权;而C C又比又比又比又比C C的下属参与程度高,参与决策的下属范围,也会由个别扩展的下属参与程度高,参与决策的下属范围,也会由个别扩展的下属参与程度高,参与决策的下属范围,也会由个别扩展的下属参与程度高,参与决策的下属范围,也会由个别扩展到集体。到集体。到集体。到集体

355、。群体决策型(群体决策型(群体决策型(群体决策型(GroupGroup)一种)一种)一种)一种G G领导者与下级共同成为解决问题的群体,一起提出和评领导者与下级共同成为解决问题的群体,一起提出和评领导者与下级共同成为解决问题的群体,一起提出和评领导者与下级共同成为解决问题的群体,一起提出和评价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努力取得一致的决策方案。在讨论过价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努力取得一致的决策方案。在讨论过价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努力取得一致的决策方案。在讨论过价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努力取得一致的决策方案。在讨论过程中领导者是组织者,他们更多地起到委员会主席的作用,程中领导者是组织者,他们更多地起到委员会主席的作

356、用,程中领导者是组织者,他们更多地起到委员会主席的作用,程中领导者是组织者,他们更多地起到委员会主席的作用,他们不要求下级接受他们的决定,而是愿意接受和落实整个他们不要求下级接受他们的决定,而是愿意接受和落实整个他们不要求下级接受他们的决定,而是愿意接受和落实整个他们不要求下级接受他们的决定,而是愿意接受和落实整个群体所支持的决定和方案。此种类型是下级参与程度最高的群体所支持的决定和方案。此种类型是下级参与程度最高的群体所支持的决定和方案。此种类型是下级参与程度最高的群体所支持的决定和方案。此种类型是下级参与程度最高的一种领导风格。一种领导风格。一种领导风格。一种领导风格。1401212个权变

357、因素个权变因素个权变因素个权变因素 1 1) 质量要求质量要求质量要求质量要求 2 2) 承诺要求承诺要求承诺要求承诺要求 3 3) 领导者信息领导者信息领导者信息领导者信息 4 4) 问题结构问题结构问题结构问题结构 5 5) 承诺的可能性承诺的可能性承诺的可能性承诺的可能性 6. 6.) 目标的一致性目标的一致性目标的一致性目标的一致性 7 7) 下属的冲突下属的冲突下属的冲突下属的冲突 8 8) 下属的信息下属的信息下属的信息下属的信息 9 9) 时间的限制时间的限制时间的限制时间的限制 10 10) 地域的分散地域的分散地域的分散地域的分散 11 11) 激励激励激励激励- -时间时间

358、时间时间 12 12) 激励激励激励激励- -发展发展发展发展5 5中风格和中风格和中风格和中风格和1212个权变因素交互结合,利用计算机或决策树来选个权变因素交互结合,利用计算机或决策树来选个权变因素交互结合,利用计算机或决策树来选个权变因素交互结合,利用计算机或决策树来选择方法。择方法。择方法。择方法。141n n三三三三 领导理论的新观点领导理论的新观点领导理论的新观点领导理论的新观点n n情商情商情商情商n n领导替代理论领导替代理论领导替代理论领导替代理论n n领导技能和职业发展计划领导技能和职业发展计划领导技能和职业发展计划领导技能和职业发展计划 加速站,辅导,培训,确定领导技能范

359、畴例题加速站,辅导,培训,确定领导技能范畴例题加速站,辅导,培训,确定领导技能范畴例题加速站,辅导,培训,确定领导技能范畴例题例题:例题:例题:例题:领导者与众不同的特质有(领导者与众不同的特质有( )。)。A A自信心自信心 B B创造性创造性 C C内驱力内驱力 D D领导动机领导动机E E参与模型参与模型培训和发展领导者技能的理论和方法有(培训和发展领导者技能的理论和方法有( )。)。A A加速站加速站 B B辅导辅导 C C按需培训按需培训 D D确定领导技能的范畴确定领导技能的范畴 E E战战略规划略规划n n2009.5.2009.5.助理助理助理助理142n n领导行为的权变理论

360、有(领导行为的权变理论有(领导行为的权变理论有(领导行为的权变理论有( )。)。)。)。A A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费德勒的权变模型 B B领导情境理论领导情境理论领导情境理论领导情境理论C C路径路径路径路径目标理论目标理论目标理论目标理论 D D反馈理论反馈理论反馈理论反馈理论E E参与模型参与模型参与模型参与模型费德勒认为决定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关键情境因素有(费德勒认为决定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关键情境因素有(费德勒认为决定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关键情境因素有(费德勒认为决定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关键情境因素有( )。)。)。)。A A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领

361、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B B领导者的个性领导者的个性领导者的个性领导者的个性C C任务结构任务结构任务结构任务结构 D D领导者的特质领导者的特质领导者的特质领导者的特质E E领导者的职权领导者的职权领导者的职权领导者的职权路径路径路径路径目标理论的领导行为类型是(目标理论的领导行为类型是(目标理论的领导行为类型是(目标理论的领导行为类型是( )。)。)。)。A A 反馈型反馈型反馈型反馈型 B B指导性指导性指导性指导性C C支持性支持性支持性支持性 D D参与性参与性参与性参与性E E成就导向型成就导向型成就导向型成就导向型n n2009 5 2009 5 助理助理助

362、理助理143n n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和情感,更愿意与下司建立相互信任的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和情感,更愿意与下司建立相互信任的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和情感,更愿意与下司建立相互信任的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和情感,更愿意与下司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的是(工作关系的是(工作关系的是(工作关系的是( )。)。)。)。A A关怀维度关怀维度关怀维度关怀维度 B B认可维度认可维度认可维度认可维度C C结构维度结构维度结构维度结构维度 D D尊重维度尊重维度尊重维度尊重维度n n领导者更愿意界定自己和下属的工作任务和角色,以完成组织目标的领导者更愿意界定自己和下属的工作任务和角色,以

363、完成组织目标的领导者更愿意界定自己和下属的工作任务和角色,以完成组织目标的领导者更愿意界定自己和下属的工作任务和角色,以完成组织目标的是(是(是(是( )。)。)。)。A A结构维度结构维度结构维度结构维度 B B认可维度认可维度认可维度认可维度C C关怀维度关怀维度关怀维度关怀维度 D D尊重维度尊重维度尊重维度尊重维度 n n在在在在2020世纪世纪世纪世纪5050年代未提出了第一个综合的权变模型的是(年代未提出了第一个综合的权变模型的是(年代未提出了第一个综合的权变模型的是(年代未提出了第一个综合的权变模型的是( )。)。)。)。A A费德勒费德勒费德勒费德勒 B B赫塞赫塞赫塞赫塞C

364、C布兰查德布兰查德布兰查德布兰查德 D D明茨伯格明茨伯格明茨伯格明茨伯格 n n在权变理论中,把下属作为权变的变量,即认为下属的成熟水平是选在权变理论中,把下属作为权变的变量,即认为下属的成熟水平是选在权变理论中,把下属作为权变的变量,即认为下属的成熟水平是选在权变理论中,把下属作为权变的变量,即认为下属的成熟水平是选择领导风格的依赖条件,这一理论是(择领导风格的依赖条件,这一理论是(择领导风格的依赖条件,这一理论是(择领导风格的依赖条件,这一理论是( )。)。)。)。A A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费德勒的权变模型 B B领导情境理论领导情境理论领导情境理论领导情境理

365、论C C路径路径路径路径目标理论目标理论目标理论目标理论 D D参与模型参与模型参与模型参与模型 n nA A A BA A A B144n n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确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确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确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确保他们的目标与群体和组织的目标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是(保他们的目标与群体和组织的目标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是(保他们的目标与群体和组织的目标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是(保他们的目标与群体和组织的目标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是(

366、 )。)。)。)。A A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费德勒的权变模型 B B领导情境理论领导情境理论领导情境理论领导情境理论C C路径路径路径路径目标理论目标理论目标理论目标理论 D D参与模型参与模型参与模型参与模型 n n领导行为风格与下属参与决策相联系,讨论如何选择领导的方式和参领导行为风格与下属参与决策相联系,讨论如何选择领导的方式和参领导行为风格与下属参与决策相联系,讨论如何选择领导的方式和参领导行为风格与下属参与决策相联系,讨论如何选择领导的方式和参与决策的形式以及参与程度的是(与决策的形式以及参与程度的是(与决策的形式以及参与程度的是(与决策的形式以及参与程度

367、的是( )。)。)。)。A A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费德勒的权变模型 B B领导情境理论领导情境理论领导情境理论领导情境理论C C路径路径路径路径目标理论目标理论目标理论目标理论 D D参与模型参与模型参与模型参与模型n n领导者与众不同的特质有(领导者与众不同的特质有(领导者与众不同的特质有(领导者与众不同的特质有( )。)。)。)。A A自信心自信心自信心自信心 B B创造性创造性创造性创造性C C内驱力内驱力内驱力内驱力 D D领导动机领导动机领导动机领导动机E E参与模型参与模型参与模型参与模型 n n领导行为的权变理论有(领导行为的权变理论有(领导行为的权变

368、理论有(领导行为的权变理论有( )。)。)。)。A A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费德勒的权变模型 B B领导情境理论领导情境理论领导情境理论领导情境理论C C路径路径路径路径目标理论目标理论目标理论目标理论 D D反馈理论反馈理论反馈理论反馈理论E E参与模型参与模型参与模型参与模型 n nC DC D ABCDE ABCEABCDE ABCE145n n费德勒认为决定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关键情境因素有(费德勒认为决定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关键情境因素有(费德勒认为决定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关键情境因素有(费德勒认为决定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关键情境因素有( )。)。)。)。A A领导者与被领

369、导者的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B B领导者的个性领导者的个性领导者的个性领导者的个性C C任务结构任务结构任务结构任务结构 D D领导者的特质领导者的特质领导者的特质领导者的特质E E领导者的职权领导者的职权领导者的职权领导者的职权 n n路径路径路径路径目标理论的领导行为类型是(目标理论的领导行为类型是(目标理论的领导行为类型是(目标理论的领导行为类型是( )。)。)。)。A A 反馈型反馈型反馈型反馈型 B B指导性指导性指导性指导性C C支持性支持性支持性支持性 D D参与性参与性参与性参与性E E成就导向型成就导向型成就导向型成就导向型

370、n n培训和发展领导者技能的理论和方法有(培训和发展领导者技能的理论和方法有(培训和发展领导者技能的理论和方法有(培训和发展领导者技能的理论和方法有( )。)。)。)。A A加速站加速站加速站加速站 B B辅导辅导辅导辅导C C按需培训按需培训按需培训按需培训 D D确定领导技能的范畴确定领导技能的范畴确定领导技能的范畴确定领导技能的范畴E E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战略规划n nACE BCDE ABCDACE BCDE ABCD146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技术一、心理测量的原理一、

371、心理测量的原理一、心理测量的原理一、心理测量的原理心理测量与心理测验心理测量与心理测验心理测量与心理测验心理测量与心理测验心理测验的类型。心理测验的类型。心理测验的类型。心理测验的类型。按内容分(能力测验、人格测验)、按方按内容分(能力测验、人格测验)、按方按内容分(能力测验、人格测验)、按方按内容分(能力测验、人格测验)、按方式分(纸笔测验、操作测验、口头测验和情境测验)、按人式分(纸笔测验、操作测验、口头测验和情境测验)、按人式分(纸笔测验、操作测验、口头测验和情境测验)、按人式分(纸笔测验、操作测验、口头测验和情境测验)、按人数分(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按测验目的分(描述性测验、数分(个

372、别测验和团体测验)、按测验目的分(描述性测验、数分(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按测验目的分(描述性测验、数分(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按测验目的分(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预测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预测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预测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预测性测验)心理测验的技术标准(信度、效度、难度、标准化和常模)心理测验的技术标准(信度、效度、难度、标准化和常模)心理测验的技术标准(信度、效度、难度、标准化和常模)心理测验的技术标准(信度、效度、难度、标准化和常模)2007.11.2007.11.助理助理助理助理 9292、心理测验按测验目的可分为、心理测验按测验目的可分为、心理测验按测验目的可分为、心理

373、测验按测验目的可分为( ( ) )。 (A)(A)描述性测验描述性测验描述性测验描述性测验 (B)(B)诊断性测验诊断性测验诊断性测验诊断性测验 (c)(c)综合性测验综合性测验综合性测验综合性测验 (D)(D)个体性测验个体性测验个体性测验个体性测验 (E)(E)预测性测验预测性测验预测性测验预测性测验2727心理测验按测验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力测验,另一类(心理测验按测验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力测验,另一类(心理测验按测验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力测验,另一类(心理测验按测验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力测验,另一类( )。)。)。)。A A人格测验人格测验人格测验人格测

374、验 B B成就测验成就测验成就测验成就测验 C C性向测验性向测验性向测验性向测验 D D物理测验物理测验物理测验物理测验2525( )是将人的智力、人格、兴趣、情绪等心理特征,按一定规则表)是将人的智力、人格、兴趣、情绪等心理特征,按一定规则表)是将人的智力、人格、兴趣、情绪等心理特征,按一定规则表)是将人的智力、人格、兴趣、情绪等心理特征,按一定规则表示成数字,并赋予这些数字一定的解释的过程。示成数字,并赋予这些数字一定的解释的过程。示成数字,并赋予这些数字一定的解释的过程。示成数字,并赋予这些数字一定的解释的过程。A A心理测量心理测量心理测量心理测量 B B心理测验心理测验心理测验心理

375、测验C C物理测量物理测量物理测量物理测量 D D物理测验物理测验物理测验物理测验147二、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管理二、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管理二、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管理二、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管理用于招聘和筛选的心理测量用于招聘和筛选的心理测量用于招聘和筛选的心理测量用于招聘和筛选的心理测量(择优策略、淘汰策略、(择优策略、淘汰策略、(择优策略、淘汰策略、(择优策略、淘汰策略、轮廓匹配策略)轮廓匹配策略)轮廓匹配策略)轮廓匹配策略)晋升中的测评晋升中的测评晋升中的测评晋升中的测评培训与开发中的心理测量培训与开发中的心理测量培训与开发中的心理测量培训与开发中的心理测量组织激励和管理诊断中的心理学测量

376、组织激励和管理诊断中的心理学测量组织激励和管理诊断中的心理学测量组织激励和管理诊断中的心理学测量2009.5.2009.5.师师 88.88.在使用心理测验对应聘者进行评价和筛选时,可选择的在使用心理测验对应聘者进行评价和筛选时,可选择的策略包括()策略包括()A A首因策略首因策略 B.B.择优策略择优策略 C.C.淘汰策略淘汰策略 D.D.晋升策略晋升策略 E E. .轮廓匹轮廓匹配策略配策略148n n( )是将人的智力、人格、兴趣、情绪等心理特征,按一定规则表)是将人的智力、人格、兴趣、情绪等心理特征,按一定规则表)是将人的智力、人格、兴趣、情绪等心理特征,按一定规则表)是将人的智力、

377、人格、兴趣、情绪等心理特征,按一定规则表示成数字,并赋予这些数字一定的解释的过程。示成数字,并赋予这些数字一定的解释的过程。示成数字,并赋予这些数字一定的解释的过程。示成数字,并赋予这些数字一定的解释的过程。A A心理测量心理测量心理测量心理测量 B B心理测验心理测验心理测验心理测验C C物理测量物理测量物理测量物理测量 D D物理测验物理测验物理测验物理测验 n n心理测量的工具是(心理测量的工具是(心理测量的工具是(心理测量的工具是( )。)。)。)。A A物理测量物理测量物理测量物理测量 B B心理测验心理测验心理测验心理测验C C物理测量物理测量物理测量物理测量 D D情商测验情商测

378、验情商测验情商测验 n n心理测验按测验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力测验,另一类是(心理测验按测验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力测验,另一类是(心理测验按测验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力测验,另一类是(心理测验按测验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力测验,另一类是( )。)。)。)。A A人格测验人格测验人格测验人格测验 B B成就测验成就测验成就测验成就测验C C性向测验性向测验性向测验性向测验 D D物理测验物理测验物理测验物理测验 n n( )以称稳定性或要信性,是指一个人在同一心理测量中几次测量)以称稳定性或要信性,是指一个人在同一心理测量中几次测量)以称稳定性或要信性,是指一个人在同

379、一心理测量中几次测量)以称稳定性或要信性,是指一个人在同一心理测量中几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的一致性。A A心理测量心理测量心理测量心理测量 B B心理测验心理测验心理测验心理测验C C物理测量物理测量物理测量物理测量 D D物理测验物理测验物理测验物理测验 n nA B A AA B A A149n n( )以称稳定性或要信性,是指一个人在同一心理测量中几次测量)以称稳定性或要信性,是指一个人在同一心理测量中几次测量)以称稳定性或要信性,是指一个人在同一心理测量中几次测量)以称稳定性或要信性,是指一个人在同一心理测量中几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的一

380、致性。结果的一致性。 A A信度信度信度信度 B B效度效度效度效度 C C难度难度难度难度 D D标准化标准化标准化标准化n n领导情境理论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作成熟度,二是(领导情境理论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作成熟度,二是(领导情境理论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作成熟度,二是(领导情境理论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作成熟度,二是( )。)。)。)。A A心理成熟度心理成熟度心理成熟度心理成熟度 B B心理承受度心理承受度心理承受度心理承受度C C精神成熟度精神成熟度精神成熟度精神成熟度 D D精神承受度精神承受度精神承受度精神承受度 n n( )是指一个测

381、验的测验结果与被实验者行为的公认标准之间的相)是指一个测验的测验结果与被实验者行为的公认标准之间的相)是指一个测验的测验结果与被实验者行为的公认标准之间的相)是指一个测验的测验结果与被实验者行为的公认标准之间的相关程度,也就是一个测验希望测量的心理特征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关程度,也就是一个测验希望测量的心理特征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关程度,也就是一个测验希望测量的心理特征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关程度,也就是一个测验希望测量的心理特征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A A信度信度信度信度 B B效度效度效度效度 C C难度难度难度难度 D D标准化标准化标准化标准化 A A BA A B150n n心理测验按测验的方

382、式可分为(心理测验按测验的方式可分为(心理测验按测验的方式可分为(心理测验按测验的方式可分为( )。)。)。)。A A情商测验情商测验情商测验情商测验 B B纸笔测验纸笔测验纸笔测验纸笔测验C C操作测验操作测验操作测验操作测验 D D口头测验口头测验口头测验口头测验E E情境测验情境测验情境测验情境测验 n n心理测验按测验目的可分为(心理测验按测验目的可分为(心理测验按测验目的可分为(心理测验按测验目的可分为( )。)。)。)。A A描述性测验描述性测验描述性测验描述性测验 B B诊断性测验诊断性测验诊断性测验诊断性测验C C综合性测验综合性测验综合性测验综合性测验 D D个体性测验个体性

383、测验个体性测验个体性测验E E预测性测验预测性测验预测性测验预测性测验n n心理测验的技术标准有(心理测验的技术标准有(心理测验的技术标准有(心理测验的技术标准有( )。)。)。)。A A信度信度信度信度 B B效度效度效度效度C C难度难度难度难度 D D灵敏度灵敏度灵敏度灵敏度E E标准化标准化标准化标准化 n nBCDE ABE ABCEBCDE ABE ABCE151n n测验在编制和使用时必须经过标准化的过程,包括的标准步骤有(测验在编制和使用时必须经过标准化的过程,包括的标准步骤有(测验在编制和使用时必须经过标准化的过程,包括的标准步骤有(测验在编制和使用时必须经过标准化的过程,包

384、括的标准步骤有( )。)。)。)。A A对测验进行结构安排对测验进行结构安排对测验进行结构安排对测验进行结构安排 B B选定所需要的测验题选定所需要的测验题选定所需要的测验题选定所需要的测验题C C抽样选定标准样本进行试验抽样选定标准样本进行试验抽样选定标准样本进行试验抽样选定标准样本进行试验D D施测程序标准化施测程序标准化施测程序标准化施测程序标准化E E从施测结果中建立常模从施测结果中建立常模从施测结果中建立常模从施测结果中建立常模 n n在使用心理测验对应聘者进行了评价和筛选时,策略选择的种类有(在使用心理测验对应聘者进行了评价和筛选时,策略选择的种类有(在使用心理测验对应聘者进行了评

385、价和筛选时,策略选择的种类有(在使用心理测验对应聘者进行了评价和筛选时,策略选择的种类有( )。)。)。)。A A首因策略首因策略首因策略首因策略 B B择优策略择优策略择优策略择优策略C C淘汰策略淘汰策略淘汰策略淘汰策略 D D晋升策略晋升策略晋升策略晋升策略E E轮廓匹配策略轮廓匹配策略轮廓匹配策略轮廓匹配策略n n心理测量方法在培训和开发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心理测量方法在培训和开发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心理测量方法在培训和开发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心理测量方法在培训和开发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 A它是培训需求分析的必要工具它是培训需求分析的必要工具它是培训需求分析的必要工

386、具它是培训需求分析的必要工具B B是筛选人才的工具是筛选人才的工具是筛选人才的工具是筛选人才的工具C C为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提供依据为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提供依据为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提供依据为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提供依据D D是晋升或加薪的依据是晋升或加薪的依据是晋升或加薪的依据是晋升或加薪的依据E E是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步骤是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步骤是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步骤是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步骤n nBCDE BCE ACEBCDE BCE ACE152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本章重点本章重点人的管理哲学人的

387、管理哲学人性假设人性假设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与方法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与方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人力资源管理的两种测量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的两种测量技术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153一、人的管理哲学一、人的管理哲学一、人的管理哲学一、人的管理哲学人性假设人性假设人性假设人性假设1.1.人性内容及特征人性内容及特征人性内容及特征人性内容及特征2.2.人性的内容人性的内容人性的内容人性的内容 1) 1

388、) 自然属性自然属性自然属性自然属性 2)2)心理属性心理属性心理属性心理属性 心理过程:知,情,意心理过程:知,情,意心理过程:知,情,意心理过程:知,情,意 心理状态心理状态心理状态心理状态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3. 3. 人性特征人性特征人性特征人性特征。能动性、社会性、整体性、两面性、可变性、个。能动性、社会性、整体性、两面性、

389、可变性、个。能动性、社会性、整体性、两面性、可变性、个。能动性、社会性、整体性、两面性、可变性、个体差异性体差异性体差异性体差异性 ( )( )不属于人性的内容。不属于人性的内容。不属于人性的内容。不属于人性的内容。A. A. 自然属性自然属性自然属性自然属性 B. B. 生物属性生物属性生物属性生物属性 C. C. 心理属性心理属性心理属性心理属性 D. D. 社会属性社会属性社会属性社会属性154n n( )不属于人性的内容。)不属于人性的内容。)不属于人性的内容。)不属于人性的内容。 A A自然属性自然属性自然属性自然属性 B B生物属性生物属性生物属性生物属性 C C心理属性心理属性心

390、理属性心理属性 D D社会属性社会属性社会属性社会属性 n n( )属于人性的特征。)属于人性的特征。)属于人性的特征。)属于人性的特征。 A A能动性能动性能动性能动性 B B社会性社会性社会性社会性 C C整体性整体性整体性整体性 D D两面性两面性两面性两面性 E E可变性可变性可变性可变性n n ( )属于人的发展的特征。)属于人的发展的特征。)属于人的发展的特征。)属于人的发展的特征。 A A充分发展的可能性充分发展的可能性充分发展的可能性充分发展的可能性 B B全面发展的阶段性全面发展的阶段性全面发展的阶段性全面发展的阶段性 C C发展方向的多样性发展方向的多样性发展方向的多样性发

391、展方向的多样性 D D职业变动的长期性职业变动的长期性职业变动的长期性职业变动的长期性 E E发展结果的差异性发展结果的差异性发展结果的差异性发展结果的差异性 D ABCDE ACED ABCDE ACE155二二二二. .人性假设人性假设人性假设人性假设对人的管理的基础和依据(重点)对人的管理的基础和依据(重点)对人的管理的基础和依据(重点)对人的管理的基础和依据(重点)P140P140n n1. 1. 经济人经济人经济人经济人/ /理性人理性人理性人理性人n n2. 2. 社会人社会人社会人社会人n n3 3 自我实现人自我实现人自我实现人自我实现人n n4. 4. 复杂人复杂人复杂人复杂

392、人n n2008 11 2008 11 助理助理助理助理 3535、基于、基于、基于、基于“ “经济人经济人经济人经济人” ”假说的管理是运用(假说的管理是运用(假说的管理是运用(假说的管理是运用( )来调动)来调动)来调动)来调动人的积极性。人的积极性。人的积极性。人的积极性。 ( A )( A )物质刺激物质刺激物质刺激物质刺激 ( B )( B )满足社会需要满足社会需要满足社会需要满足社会需要 n n ( C )( C )内部激励内部激励内部激励内部激励 ( D )( D )搞好人际关系搞好人际关系搞好人际关系搞好人际关系n n20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尔顿世纪二三十年

393、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尔顿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尔顿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尔顿? ?梅奥提出了梅奥提出了梅奥提出了梅奥提出了( )( )假说。假说。假说。假说。n nA. A. 社会人社会人社会人社会人 B. B. 经济人经济人经济人经济人 C. C. 管理人管理人管理人管理人 D. D. 复杂人复杂人复杂人复杂人156n n目前经济管理学界中出现的人性假设学说主要有(目前经济管理学界中出现的人性假设学说主要有(目前经济管理学界中出现的人性假设学说主要有(目前经济管理学界中出现的人性假设学说主要有( )。)。)。)。 A A经济人经济人经济人经济人 B B社会人社会人社

394、会人社会人C C管理人管理人管理人管理人 D D复杂人复杂人复杂人复杂人 E E自我实现人自我实现人自我实现人自我实现人n n经济人结舌理论中的经济人结舌理论中的经济人结舌理论中的经济人结舌理论中的“ “经济人经济人经济人经济人” ”又称(又称(又称(又称( )。)。)。)。 A A唯利人唯利人唯利人唯利人 B B管理人管理人管理人管理人C C社会人社会人社会人社会人 D D实利人实利人实利人实利人E E复杂人复杂人复杂人复杂人 n nABDE ADABDE AD157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1 1 人本管理的含义人本管理的含义人

395、本管理的含义人本管理的含义P145P1452 2 人本管理的原则人本管理的原则人本管理的原则人本管理的原则人的管理是第一位的人的管理是第一位的人的管理是第一位的人的管理是第一位的满足人的需要、实施激励满足人的需要、实施激励满足人的需要、实施激励满足人的需要、实施激励优化培训,完善人、开发人、发展人优化培训,完善人、开发人、发展人优化培训,完善人、开发人、发展人优化培训,完善人、开发人、发展人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构建企业的组织形态和机构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构建企业的组织形态和机构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构建企业的组织形态和机构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构建企业的组织形态和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和

396、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员工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员工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员工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员工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 )( )不符合人本管理思想。不符合人本管理思想。不符合人本管理思想。不符合人本管理思想。n nA. A. 完善人完善人完善人完善人 B. B. 开发人开发人开发人开发人 C. C. 发展人发展人发展人发展人 D. D. 约束人约束人约束人约束人1583 3 人本管理机制人本管理机制人本管理机制人本管理机制动力机制动力机制动力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约束机制约束机制约束机制压力机制压力机制压力机制压力机制保障机制保障机制保障机制保障机制环境优化和选择机制环境优化和选择机制环境优化和选

397、择机制环境优化和选择机制2009 5 2009 5 师师师师 9393、人本管理原则包括、人本管理原则包括、人本管理原则包括、人本管理原则包括( )( )。 (A)(A)人的管理第一人的管理第一人的管理第一人的管理第一 (B)(B)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 (C)(C)员工和组织共同发展员工和组织共同发展员工和组织共同发展员工和组织共同发展 (D)(D)满足社会需要满足社会需要满足社会需要满足社会需要 (E)(E)构建以人为中心的组织机构构建以人为中心的组织机构构建以人为中心的组织机构构建以人为中心的组织机构3535、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应、

398、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应( )( )。(A)(A)以事为中心以事为中心以事为中心以事为中心 (B)(B)以企业为中心以企业为中心以企业为中心以企业为中心(c)(c)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中心 (D)(D)以社会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 ( )属于人本管理机制。)属于人本管理机制。)属于人本管理机制。)属于人本管理机制。A A动力机制动力机制动力机制动力机制 B B压力机制压力机制压力机制压力机制C C约束机制约束机制约束机制约束机制 D D保障机制保障机制保障机制保障机制E E选择机制选择机制选择机制选择机制159三、人力资本理论三、人

399、力资本理论三、人力资本理论三、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P149P149人力资本的基本概念人力资本的基本概念人力资本的基本概念人力资本的基本概念1.1.人力资本的含义人力资本的含义人力资本的含义人力资本的含义人力资本是活的资本人力资本是活的资本人力资本是活的资本人力资本是活的资本人力资本直接由投资费哟扭转化而来人力资本直接由投资费哟扭转化而来人力资本直接由投资费哟扭转化而来人力资本直接由投资费哟扭转化而来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源要素结合,转移价值、创造价值并产生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源要素结合,转移价值、创造价值并产生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源要素结合,转

400、移价值、创造价值并产生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源要素结合,转移价值、创造价值并产生新的价值增殖新的价值增殖新的价值增殖新的价值增殖人力资本内含着一定的经济关系人力资本内含着一定的经济关系人力资本内含着一定的经济关系人力资本内含着一定的经济关系2.2.人力资本的特征:与人不可分离,无形,时效性,收益大,人力资本的特征:与人不可分离,无形,时效性,收益大,人力资本的特征:与人不可分离,无形,时效性,收益大,人力资本的特征:与人不可分离,无形,时效性,收益大,无限创造性,累积性,差异性。无限创造性,累积性,差异性。无限创造性,累积性,差异性。无限创造性,累积性,差异性。例题:例题:例题:例题: ( )( )

401、对人力资本的理解不正确。对人力资本的理解不正确。对人力资本的理解不正确。对人力资本的理解不正确。A. A. 人力资本是活的资本人力资本是活的资本人力资本是活的资本人力资本是活的资本 B. B. 人力资本凝结于劳动者体内人力资本凝结于劳动者体内人力资本凝结于劳动者体内人力资本凝结于劳动者体内C. C. 人力资本是有形资本人力资本是有形资本人力资本是有形资本人力资本是有形资本 D. D. 人力资本内含一定的经济关系人力资本内含一定的经济关系人力资本内含一定的经济关系人力资本内含一定的经济关系8989、下列对人力资本理解正确的是、下列对人力资本理解正确的是、下列对人力资本理解正确的是、下列对人力资本

402、理解正确的是( )( ) (A)(A)人力资本具有创造性人力资本具有创造性人力资本具有创造性人力资本具有创造性 (B)(B)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c)(c)人力资本具有累积性人力资本具有累积性人力资本具有累积性人力资本具有累积性 (D)(D)人力资本具有收益性人力资本具有收益性人力资本具有收益性人力资本具有收益性(E)(E)人力资本具有个体差异性人力资本具有个体差异性人力资本具有个体差异性人力资本具有个体差异性160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P152P152人力资本投资的含义人力资本投资的含义人力资本投资的含义人力资本投

403、资的含义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直接支出,时间支出,心理损失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直接支出,时间支出,心理损失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直接支出,时间支出,心理损失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直接支出,时间支出,心理损失人力资本投资的支出结构人力资本投资的支出结构人力资本投资的支出结构人力资本投资的支出结构 主体结构:政府,企业,个人主体结构:政府,企业,个人主体结构:政府,企业,个人主体结构:政府,企业,个人教育投资成本支出教育投资成本支出教育投资成本支出教育投资成本支出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支出:培训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支出:培训人力资本教育投

404、资的支出:培训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支出:培训人力资本流动投资的成本人力资本流动投资的成本人力资本流动投资的成本人力资本流动投资的成本n n人力资本投资的特性有人力资本投资的特性有人力资本投资的特性有人力资本投资的特性有( )( )。n n(A)(A)收益形式单一化收益形式单一化收益形式单一化收益形式单一化 (B)(B)动态性动态性动态性动态性(c)(c)谁投资谁收益谁投资谁收益谁投资谁收益谁投资谁收益 (D(D) )连续性连续性连续性连续性n n(E)(E)收益形式多样化收益形式多样化收益形式多样化收益形式多样化161四、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四、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四、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四、人力资本

405、投资收益率私人收益与私人收益率私人收益与私人收益率私人收益与私人收益率私人收益与私人收益率社会收益与社会收益率社会收益与社会收益率社会收益与社会收益率社会收益与社会收益率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变化规律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变化规律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变化规律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变化规律投资和收益之间的替代与互补关系投资和收益之间的替代与互补关系投资和收益之间的替代与互补关系投资和收益之间的替代与互补关系人力资本投资的内生收益递减规律人力资本投资的内生收益递减规律人力资本投资的内生收益递减规律人力资本投资的内生收益递减规律例题:例题:例题:例题:( )( )不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支出的形式。不属于人力资

406、本投资支出的形式。不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支出的形式。不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支出的形式。A. A. 教育支出教育支出教育支出教育支出 B. B.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管理费用管理费用C. C. 培训支出培训支出培训支出培训支出 D. D. 流动支出流动支出流动支出流动支出 9393、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包括、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包括、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包括、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包括( ( ) )。 (A)(A)实际支出实际支出实际支出实际支出 (B)(B)心理损失心理损失心理损失心理损失 (c)(c)直接支出直接支出直接支出直接支出 (D)(D)间接支出间接支出间接支出间接支出 (E)(E)时间支出时间支出时间支出时间支

407、出162n n 对人力资本的理解正确的是(对人力资本的理解正确的是(对人力资本的理解正确的是(对人力资本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A人力资本具有创造性人力资本具有创造性人力资本具有创造性人力资本具有创造性 B B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 C C人力资本具有积累性人力资本具有积累性人力资本具有积累性人力资本具有积累性 D D人力资本具有收益性人力资本具有收益性人力资本具有收益性人力资本具有收益性 E E人力资本具有个体差异性人力资本具有个体差异性人力资本具有个体差异性人力资本具有个体差异性n n( )属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特性。)属于人力

408、资本投资的特性。)属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特性。)属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特性。 A A收益形式单一化收益形式单一化收益形式单一化收益形式单一化 B B动态性动态性动态性动态性 C C谁投资,谁收益谁投资,谁收益谁投资,谁收益谁投资,谁收益 D D连续性连续性连续性连续性 E E收益形式多样化收益形式多样化收益形式多样化收益形式多样化n n( )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支出。 A A实际支出实际支出实际支出实际支出 B B心理损失心理损失心理损失心理损失 C C直接支出直接支出直接支出直接支出 D D间接支出间接支出间接支出间接支出 E E时

409、间支出时间支出时间支出时间支出n n( )能影响私人投资收益率。)能影响私人投资收益率。)能影响私人投资收益率。)能影响私人投资收益率。 A A个体偏好及资本化能力个体偏好及资本化能力个体偏好及资本化能力个体偏好及资本化能力 B B资本市场平均报酬率资本市场平均报酬率资本市场平均报酬率资本市场平均报酬率 C C货币时间价值及收益期限货币时间价值及收益期限货币时间价值及收益期限货币时间价值及收益期限 D D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 E E国家政策国家政策国家政策国家政策n nABCDE BDE ABCE ABCDEABCDE BDE ABCE AB

410、CDE163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一、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一、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一、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一、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目标的特性:多元性、层次性、整体性目标的特性:多元性、层次性、整体性目标的特性:多元性、层次性、整体性目标的特性:多元性、层次性、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层次总目标:促进发展(最高目标)、开发并有效运用人的潜总目标:促进发展(最高目标)、开发并有效运用人的潜总目标:促进发展(最高目标)、开发并有效运用人的潜总目标:促进发展(最高目标)、开发并有效运用人的潜能是

411、根本目标能是根本目标能是根本目标能是根本目标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目标: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目标: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目标: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目标:P166P166例题:例题:例题:例题:2007 11 2007 11 助理助理助理助理 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目标包括(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目标包括(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目标包括(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目标包括( )。)。)。)。(A A)有效促进人的发展()有效促进人的发展()有效促进人的发展()有效促进人的发展(B B)有效运用人的潜能)有效运用人的潜能)有效运用人的潜能)有效运用人的潜能(C C)有效促进组织的)有效促进组织的)有效促进组织的)有效促进组织的发

412、展(发展(发展(发展(D D)有效开发人的潜能有效开发人的潜能有效开发人的潜能有效开发人的潜能(E E)有效开发组织的潜能)有效开发组织的潜能)有效开发组织的潜能)有效开发组织的潜能( )( )不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特性。不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特性。不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特性。不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特性。A. A. 多元性多元性多元性多元性 B. B. 层次性层次性层次性层次性C. C. 整体性整体性整体性整体性 D. D. 针对性针对性针对性针对性( )( )不体现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整体性。不体现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整体性。不体现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整体性。不体现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整体性

413、。A. A. 目标制定的整体性目标制定的整体性目标制定的整体性目标制定的整体性 B. B. 目标实施的整体性目标实施的整体性目标实施的整体性目标实施的整体性C. C. 各个目标间不孤立各个目标间不孤立各个目标间不孤立各个目标间不孤立 D. D. 目标设计目标设计目标设计目标设计的针对性的针对性的针对性的针对性( )( )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高目标。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高目标。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高目标。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高目标。A. A. 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人的发展 B. B. 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社会发展C. C. 企业发展企业发展企业发展企业发展 D. D. 组织发展组织发展组织发展组

414、织发展164二、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二、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二、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二、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人力资源的心理开发人力资源的心理开发人力资源的心理开发人力资源的心理开发人力资源的生理开发人力资源的生理开发人力资源的生理开发人力资源的生理开发人力资源的伦理开发人力资源的伦理开发人力资源的伦理开发人力资源的伦理开发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开发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开发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开发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开发人力资源的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的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的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的教育开发 ( )( )不属于人力资源创新能力运营体系。不属于人力资源创新能力运营体系。不属于人力资源创新能力运营体系

415、。不属于人力资源创新能力运营体系。A. A. 创新能力开发体系创新能力开发体系创新能力开发体系创新能力开发体系 B. B. 创新能力激励体系创新能力激励体系创新能力激励体系创新能力激励体系C. C. 创新能力结构体系创新能力结构体系创新能力结构体系创新能力结构体系 D. D. 创新能力配置体系创新能力配置体系创新能力配置体系创新能力配置体系( )说明了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多元性。)说明了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多元性。)说明了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多元性。)说明了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多元性。A A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性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性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性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性B B不同员工的发展需求不不同员

416、工的发展需求不不同员工的发展需求不不同员工的发展需求不同同同同C C个体发展需求的多元性个体发展需求的多元性个体发展需求的多元性个体发展需求的多元性D D员工的发展需求可能改员工的发展需求可能改员工的发展需求可能改员工的发展需求可能改变变变变E E现有培训机构的多元化现有培训机构的多元化现有培训机构的多元化现有培训机构的多元化 ABCDABCD165三、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和方法三、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和方法三、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和方法三、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和方法P172P1721 1职业开发职业开发职业开发职业开发2 2组织开发组织开发组织开发组织开发 三种方法:三种方法:三种方法:三种方法:

417、库尔特库尔特库尔特库尔特 利温的三步模式:解冻利温的三步模式:解冻利温的三步模式:解冻利温的三步模式:解冻- -改变改变改变改变- -重新冻结重新冻结重新冻结重新冻结 拉里拉里拉里拉里 格雷纳格雷纳格雷纳格雷纳 过程顺序步骤过程顺序步骤过程顺序步骤过程顺序步骤 哈罗德哈罗德哈罗德哈罗德 莱维特莱维特莱维特莱维特 相互作用变量模式:任务,机构,技相互作用变量模式:任务,机构,技相互作用变量模式:任务,机构,技相互作用变量模式:任务,机构,技术和人术和人术和人术和人3 3 管理开发: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管理开发: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管理开发: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管理开发:法

418、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4 4 环境开发环境开发环境开发环境开发 ( )( )不属于人力资源组织开发的方法。不属于人力资源组织开发的方法。不属于人力资源组织开发的方法。不属于人力资源组织开发的方法。n nA. A. 格雷纳模式格雷纳模式格雷纳模式格雷纳模式 B. B. 美国模式美国模式美国模式美国模式 C. C. 莱维特模式莱维特模式莱维特模式莱维特模式 D. D. 利温模式利温模式利温模式利温模式 ( )( )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的手段。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的手段。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的手段。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的手段。n nA. A. 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法律手段 B. B.

419、 行政手段行政手段行政手段行政手段C. C. 科技手段科技手段科技手段科技手段 D. D. 经济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手段166n n( )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 A A人才发现人才发现人才发现人才发现 B B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人才培养 C C人才教育人才教育人才教育人才教育 D D人才调剂人才调剂人才调剂人才调剂 E E人才发展人才发展人才发展人才发展n n( )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 A A需要激励需要激励需要激励需要激励

420、B B目标激励目标激励目标激励目标激励 C C经常表扬经常表扬经常表扬经常表扬 D D综合激励综合激励综合激励综合激励 E E行为激励行为激励行为激励行为激励 n n( )属于人力资源生理开发研究的内容。)属于人力资源生理开发研究的内容。)属于人力资源生理开发研究的内容。)属于人力资源生理开发研究的内容。 A A温度温度温度温度 B B湿度湿度湿度湿度C C情感情感情感情感 D D噪声噪声噪声噪声E E辐射辐射辐射辐射n n( )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 A A职业开发职业开发职业开发职业开发 B B组织开发组织开发

421、组织开发组织开发C C伦理开发伦理开发伦理开发伦理开发 D D管理开发管理开发管理开发管理开发E E环境开发环境开发环境开发环境开发n nABCDE ABDE ABDE ABDEABCDE ABDE ABDE ABDE167n n ( )( )属于人力资源组织开发的目标。属于人力资源组织开发的目标。属于人力资源组织开发的目标。属于人力资源组织开发的目标。 A A改善组织内部的行为方式改善组织内部的行为方式改善组织内部的行为方式改善组织内部的行为方式B B提高组织的业务能力提高组织的业务能力提高组织的业务能力提高组织的业务能力C C提高组织内员工的满意度提高组织内员工的满意度提高组织内员工的满意

422、度提高组织内员工的满意度 D D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E E提高组织内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组织内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组织内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组织内员工的积极性n n( )属于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环境。)属于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环境。)属于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环境。)属于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环境。 A A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环境 B B自然环境自然环境自然环境自然环境C C法律环境法律环境法律环境法律环境 D D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工作环境E E国际环境国际环境国际环境国际环境n n( )属于人力资源的一般特点。)属于人力资源的一般特点。)属于人力资源

423、的一般特点。)属于人力资源的一般特点。 A A时间性时间性时间性时间性 B B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C C消费性消费性消费性消费性 D D客观规律性客观规律性客观规律性客观规律性E E创造性创造性创造性创造性 n n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管理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管理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管理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管理说法正确的是( )。)。)。)。 A A管理的系统化管理的系统化管理的系统化管理的系统化 B B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C C管理的规范化管理的规范化管理的规范化管理的规范化 D D管理思想的哲学化管理思

424、想的哲学化管理思想的哲学化管理思想的哲学化E E管理的标准化管理的标准化管理的标准化管理的标准化ABCDE ABDE ABCE ABCEABCDE ABDE ABCE ABCE168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人力资源的一般特点。人力资源的一般特点。人力资源的一般特点。人力资源的一般特点。实践性、消费性、创造性、主观能实践性、消费性、创造性、主观能实践性、消费性、创造性、主观能实践性、消费性、创造性、主观能动性动性动

425、性动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量的管理量的管理量的管理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质的管理质的管理质的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P183P183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学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学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学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和作用P

426、184P1842007 112007 11助理助理助理助理 3636、在管理形式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管理形式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管理形式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管理形式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 )( )(A)(A)静态管理静态管理静态管理静态管理 (B)(B)权变管理权变管理权变管理权变管理 (c)(c)动态管理动态管理动态管理动态管理 (D)(D)权威管理权威管理权威管理权威管理169在管理内容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内容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内容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内容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 )。A. A. 以事为中心以事为中心以事为中心以事为中心 B. B. 以企

427、业为中心以企业为中心以企业为中心以企业为中心C. C. 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中心 D. D. 以社会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n n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标准答案: c c在管理形式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管理形式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管理形式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管理形式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 )( )。A. A. 静态管理静态管理静态管理静态管理 B. B. 权变管理权变管理权变管理权变管理C. C. 动态管理动态管理动态管理动态管理 D. D. 权威管理权威管理权威管理权威管理n n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标准答案: c c在管理方式上

428、,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采取在管理方式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采取在管理方式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采取在管理方式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采取( )( )。A. A. 科学化管理科学化管理科学化管理科学化管理 B. B. 制度控制制度控制制度控制制度控制C. C. 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 D. D. 权变管理权变管理权变管理权变管理n n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标准答案: c c在管理策略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管理策略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管理策略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管理策略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 )( )。A. A. 战术性管理战术性管理战术性管理战术性管理 B. B. 战略

429、与战术相结合的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C. C. 战略性管理战略性管理战略性管理战略性管理 D. D. 侧重当前侧重当前侧重当前侧重当前人事工作的人事工作的人事工作的人事工作的n n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标准答案: b b1702121、 在管理技术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技术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技术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技术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 )。A. A. 照规章办事照规章办事照规章办事照规章办事 B. B. 追求科学性和艺术性追求科学性和艺术性追求科学性和艺术性追求科学性和艺术性C. C. 以事为中心以事为中心以事为中心以事为中

430、心 D. D. 追求精确追求精确追求精确追求精确性与科学性性与科学性性与科学性性与科学性n n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标准答案: b b2222、 在管理体制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在管理体制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在管理体制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在管理体制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 )( )。A. A. 主动开发型主动开发型主动开发型主动开发型 B. B. 以事为中心以事为中心以事为中心以事为中心C. C. 被动反应型被动反应型被动反应型被动反应型 D. D. 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中心n n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标准答案: a a2323、 在管理手段上,现代

431、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手段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手段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手段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 )。A. A. 以计算机为主以计算机为主以计算机为主以计算机为主 B. B. 以人工为主以人工为主以人工为主以人工为主C. C. 以员工为中心以员工为中心以员工为中心以员工为中心 D. D. 手段很单一手段很单一手段很单一手段很单一n n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标准答案: a a2424、 在管理层次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管理层次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管理层次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管理层次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 )。A. A. 处于操作层处于操作层处于操作

432、层处于操作层 B. B. 只是上级的执行部门只是上级的执行部门只是上级的执行部门只是上级的执行部门C. C. 处于决策层处于决策层处于决策层处于决策层 D. D. 很少参与很少参与很少参与很少参与企业决策企业决策企业决策企业决策n n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标准答案: c c171n n ( )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的一般特点。)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的一般特点。)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的一般特点。)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的一般特点。 A A综合性综合性综合性综合性 B B规律性规律性规律性规律性C C实用性实用性实用性实用性 D D能动性能动性能动性能动性E E精确性精确性精确性精确性

433、n n( )说明了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说明了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说明了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说明了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 A A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B B促进企业社会化促进企业社会化促进企业社会化促进企业社会化C C能使企业赢得人才制高点能使企业赢得人才制高点能使企业赢得人才制高点能使企业赢得人才制高点 D D促进社会科学化促进社会科学化促进社会科学化促进社会科学化E E能使员工随心所欲的工作能使员工随心所欲的工作能使员工随心所欲的工作能使员工

434、随心所欲的工作 n n( )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哲学思想。)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哲学思想。)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哲学思想。)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哲学思想。 A A采取使员工采取使员工采取使员工采取使员工“ “遵守规则遵守规则遵守规则遵守规则” ”的策略的策略的策略的策略B B采取使员工采取使员工采取使员工采取使员工“ “自立自强自立自强自立自强自立自强” ”的策略的策略的策略的策略C C采取使员工采取使员工采取使员工采取使员工“ “乐于成事乐于成事乐于成事乐于成事” ”的策略的策略的策略的策略D D采取使员工采取使员工采取使员工采取使员工“ “主动创新主动创新主动创新主动创新” ”的策略的策略

435、的策略的策略E E采取使员工采取使员工采取使员工采取使员工“ “积极主动积极主动积极主动积极主动” ”的策略的策略的策略的策略 AC AC BCDE AC AC BCDE 172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原理和职能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原理和职能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原理和职能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原理和职能P186P186一)一)一)一) 两种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哲学:员工是技术要素,两种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哲学:员工是技术要素,两种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哲学:员工是技术要素,两种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哲学:员工是技术要素,员工是活要素员工是活要素员工是活要素员工是活要素二)二)二)二)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

436、基本原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同素异构原理同素异构原理同素异构原理同素异构原理能位匹配原理能位匹配原理能位匹配原理能位匹配原理互补增殖原理互补增殖原理互补增殖原理互补增殖原理效率优先原理效率优先原理效率优先原理效率优先原理公平竞争原理公平竞争原理公平竞争原理公平竞争原理动态优势原理动态优势原理动态优势原理动态优势原理n n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 )( )。n nA. A. 物的管理物的管理物的管理物的管理 B. B.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 C. C. 人的管理人的管理人的管理人的管

437、理 D. D.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物流管理物流管理173三)三)三)三)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四)四)四)四)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象的特征。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象的特征。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象的特征。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象的特征。1.1.基本特征基本特征基本特征基本特征 生理行为与需要生理行为与需要生理行为与需要生理行为与需要 / / 心理行为与需要心理行为与需要心理行为与需要心理行为与需要 社会行为与需要社会行为与需要社会行为与需要社会行为与需要 / / 道德行为与需要道德行为与需要道德行为与需要道德行为与需要2.2.动态特征动态特

438、征动态特征动态特征 1 1) 员工激励员工激励员工激励员工激励 2 2)自我保护机制)自我保护机制)自我保护机制)自我保护机制 3 3) 成熟与发展成熟与发展成熟与发展成熟与发展2009.5 2009.5 师师师师 3636、员工激励的特点不包括、员工激励的特点不包括、员工激励的特点不包括、员工激励的特点不包括( )( )。 (A)(A)任何一种激励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任何一种激励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任何一种激励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任何一种激励方法都不是万能的 (C)(C)员工做出相应反应需要一定时间员工做出相应反应需要一定时间员工做出相应反应需要一定时间员工做出相应反应需要一定时间(B)(B)激励不一定

439、达到满意效果激励不一定达到满意效果激励不一定达到满意效果激励不一定达到满意效果(D)(D)激励一定会产生直接反应激励一定会产生直接反应激励一定会产生直接反应激励一定会产生直接反应174n n( )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A A动态优势原理动态优势原理动态优势原理动态优势原理 B B同素异构原理同素异构原理同素异构原理同素异构原理C C互补增值原理互补增值原理互补增值原理互补增值原理 D D激励强化原理激励强化原理激励强化原理激励强化原理 E E公平竞争原理公平竞争原理公平竞争原理公平

440、竞争原理n n ( )( )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 A A完整全面地看待人的因素完整全面地看待人的因素完整全面地看待人的因素完整全面地看待人的因素 B B因人而异因人而异因人而异因人而异C C员工与企业共命运员工与企业共命运员工与企业共命运员工与企业共命运 D D随机制宜随机制宜随机制宜随机制宜 E E公正平等的对待人公正平等的对待人公正平等的对待人公正平等的对待人 n n( )属于员工的基本特征。)属于员工的基本特征。)属于员工的基本特征。)属于员工的基本特征。 A A生理性行为与生理性需要生理性行为与

441、生理性需要生理性行为与生理性需要生理性行为与生理性需要 B B社会性行为与社会性需要社会性行为与社会性需要社会性行为与社会性需要社会性行为与社会性需要C C道德性行为与道德性需要道德性行为与道德性需要道德性行为与道德性需要道德性行为与道德性需要 D D自我保护的行为以及需要自我保护的行为以及需要自我保护的行为以及需要自我保护的行为以及需要 E E心理性行为与心理性需要心理性行为与心理性需要心理性行为与心理性需要心理性行为与心理性需要n n( )属于员工的动态特征。)属于员工的动态特征。)属于员工的动态特征。)属于员工的动态特征。 A A员工学习员工学习员工学习员工学习 B B员工自我保护机制员

442、工自我保护机制员工自我保护机制员工自我保护机制C C员工激励员工激励员工激励员工激励 D D员工的成熟和发展员工的成熟和发展员工的成熟和发展员工的成熟和发展E E员工培训员工培训员工培训员工培训n nABCDE ABCDE ABCE BCDABCDE ABCDE ABCE BCD175五)五)五)五)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吸收、录用吸收、录用吸收、录用吸收、录用保持保持保持保持发展发展发展发展评价评价评价评价调整调整调整调整以上五个职能都是围绕着计划、组织、监督、协调和以上五个职能都是围绕着计划、组织、监督、协调和以上五个职能

443、都是围绕着计划、组织、监督、协调和以上五个职能都是围绕着计划、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等管理环节开展的控制等管理环节开展的控制等管理环节开展的控制等管理环节开展的( )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A A吸收、录用员工吸收、录用员工吸收、录用员工吸收、录用员工 B B培养、教育员工培养、教育员工培养、教育员工培养、教育员工 C C保持、发展员工保持、发展员工保持、发展员工保持、发展员工D D招收、配置员工招收、配置员工招收、配置员工招收、配置员工 E E评价、调整员工评价、调整员工评价、调整员工评价、调整员工

444、 ACE ACE 176三、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和两种技术三、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和两种技术三、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和两种技术三、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和两种技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定编定岗定员定额、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定编定岗定员定额、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定编定岗定员定额、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定编定岗定员定额、员工绩效管理员工绩效管理员工绩效管理员工绩效管理 员工技能开发员工技能开发员工技能开发员工技能开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两种测量技术:工作岗位研究、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两种测量技术:工作岗位研究、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两种测量技术:工作岗位研究、现代人力资源

445、管理的两种测量技术:工作岗位研究、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2007 11 2007 11 管理师管理师管理师管理师 8989、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测量技术包括、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测量技术包括、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测量技术包括、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测量技术包括( () )。(A)(A)工作岗位研究工作岗位研究工作岗位研究工作岗位研究 (B) KPI(B) KPI技术技术技术技术 (C) (C) 关键事件访谈关键事件访谈关键事件访谈关键事件访谈D) BSCD) BSC技术技术技术技术 (E) (E) 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446、的三大基石不包括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不包括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不包括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不包括( () )。(A) (A) 定编定岗定员定额定编定岗定员定额定编定岗定员定额定编定岗定员定额 (B) (B) 员工的绩效管理员工的绩效管理员工的绩效管理员工的绩效管理(C) (C) 员工的引进与培养员工的引进与培养员工的引进与培养员工的引进与培养(D) (D) 员工的技能开发员工的技能开发员工的技能开发员工的技能开发177TIPSTIPS: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国情n n中国总人口每年净增中国总人口每年净增800800万至万至10001000万人;万人;n n2030

447、2030年将达到年将达到14.3914.39亿,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庞大,亿,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庞大,就业压力巨大!就业压力巨大!n n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59(15-59岁岁)2000)2000年为年为8.68.6亿,亿,20132013年为年为9.369.36亿,亿,20302030年左右为年左右为9.669.66亿;劳动年亿;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会高于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会高于2/32/3;n n也就是说,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大,比重高的特点也就是说,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大,比重高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n n经济每增

448、长经济每增长1 1个百分点,就业只增长约个百分点,就业只增长约0.10.1个百分个百分点。点。178TIPSTIPS:我国的就业形势:我国的就业形势:我国的就业形势:我国的就业形势n n“ “十一五十一五” ”期间,我国城乡新成长的劳动力年均达期间,我国城乡新成长的劳动力年均达20002000万万人;人;n n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1000万人,加上需要就业的下岗万人,加上需要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达到失业人员和其他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达到24002400万人;万人;n n但从劳动力需求看,按照经济增长保持但从劳动力需求看,按照经济增

449、长保持8%8%至至9%9%的速度,的速度,每年可新增每年可新增800-900800-900万个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万个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可安排就业可安排就业12001200万人左右,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万人左右,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2001200万人左右!万人左右!n n而在农村,虽然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转移了而在农村,虽然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转移了2 2亿多人,由亿多人,由于土地容纳的农业劳动力有限,按于土地容纳的农业劳动力有限,按1.71.7亿计算,则农村富余亿计算,则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劳动力还有1.21.2亿左右。亿左右。179科学学习科学学习 快乐成长快乐成长谢谢谢谢内部资料内部资料内部资料内部资料 严禁外传严禁外传严禁外传严禁外传控股集团培训中心控股集团培训中心控股集团培训中心控股集团培训中心1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