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章 (2)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91413080 上传时间:2024-09-1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五章 (2)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老子五章 (2)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老子五章 (2)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老子五章 (2)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老子五章 (2)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子五章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五章 (2)(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句积累名句积累知人者智,知人者智, . .胜人者有力,胜人者有力,大直若屈,大直若屈,祸兮福之所倚,祸兮福之所倚,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土;自知者明。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自胜者强。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福兮祸之所伏。福兮祸之所伏。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1. 了解老子的思想主张。了解老子的思想主张。2. 2. 领悟领悟老子老子五章的思五章的思想内涵。想内涵。3. 3. 探究儒道之异同。探究儒道之异同。老子老子 老子,老子,姓李姓李名耳名耳字聃,字聃,公元前公元前571571年诞生,

2、春秋时期年诞生,春秋时期楚国楚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道家学派创始人始人,被唐武后封为,被唐武后封为太上老太上老君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道德经(又称(又称老子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证法,主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其学,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道祖。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适合于所有事物的理论,老子试图建立一个适合于所有事物的理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

3、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道)。)。 老子认为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老子认为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转化的方法(阴阳转化。转化的方法(德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道)。)。课堂检测课堂检测(1 1)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楚国人。是)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楚国人。是 的创始人。相传他写作的创始人。相传他写作 五千言,又称五千言,又称 ,是,是道家思想的经典。道家思想的经典。(2 2) 老子学说的核心是老子学说的核心是 ,认为,认为 是天地万物的本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天命论,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原,提出天命论,属于客观唯心主义。(3 3

4、)老子有句名言)老子有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祸兮,福之所倚; ”,说明对立的东西是相互转化的,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说明对立的东西是相互转化的,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老子学说的思想精华。老子学说的思想精华。(4 4)在政治上,老子倡导)在政治上,老子倡导 “ ”“ ”,以以“无事取天下无事取天下”。道家学派道家学派道德经道德经老子老子道道道道福兮,祸之所伏福兮,祸之所伏无为而治无为而治 一章:一章:道道可可道道,非,非常常道。名可道。名可名名,非常名。无,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欲

5、以观其徼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玄之又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众妙之门。 凡是可以凡是可以言说言说的的道理道理,都不是,都不是永恒永恒的道理。凡是的道理。凡是可以被可以被命名命名的的名称名称,都不是永恒的名称。用,都不是永恒的名称。用“无无”来来命名天地的元始。用命名天地的元始。用“有有”来命名万物之母。所以,来命名万物之母。所以,从永恒的无,可以观察万物的微妙之处。从永恒的有,从永恒的无,可以观察万物的微妙之处。从永恒的有,可以观察万物的可以观察万物的极限极限。两者出自同一根源而名称不同。两者出自同一根源而名称不同。它们竟是如此它们竟是如此玄妙玄妙。玄奥

6、呵,玄奥!这正是洞察宇宙。玄奥呵,玄奥!这正是洞察宇宙间一切神秘现象的大门。间一切神秘现象的大门。 老子老子五章五章 第一章第一章 道可道可道道,非常道。名可,非常道。名可名名,非常名。,非常名。 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徼。 此两者,同出而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异名,同谓之玄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红楼梦红楼梦:“:“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还无”对对“道道”的阐的阐释释有无无深奥深奥探求探求众妙之门众妙之门 二章:天下皆

7、知美之为美,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后相随。是以圣人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生而不有有,为而不,为而不恃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去。 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为什么是美的,也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为什么是美的,也就就知道知道了什么是丑恶。都知道善为什么是善,也就知道了什么了什么是丑恶。都知道善为什么是善,也

8、就知道了什么是不善。所以,有与无相并而生,难与易互相成就,长是不善。所以,有与无相并而生,难与易互相成就,长与短互相对比,高与低互相映衬,音节与旋律互相配和,与短互相对比,高与低互相映衬,音节与旋律互相配和,前与后互相追随。所以,圣者前与后互相追随。所以,圣者作作无形迹之事,传无声的无形迹之事,传无声的教诲。让万物自行发生而并不创始。任其生长而不占有,教诲。让万物自行发生而并不创始。任其生长而不占有,做了事情而不倨傲,万物长成后并不占有,正是由于从做了事情而不倨傲,万物长成后并不占有,正是由于从不占有,所以才永远不失去。不占有,所以才永远不失去。 第二章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美之为

9、美,斯恶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是以圣人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为始,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生而不有有,为而不,为而不恃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是以不去去。 万物相对而存在并相互转化万物相对而存在并相互转化 圣人治国应顺其自然圣人治国应顺其自然 十九章:十九章:绝圣弃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复孝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

10、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所属属: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放弃聪明和智慧放弃聪明和智慧,百姓福利会增加百倍。放弃讲仁,百姓福利会增加百倍。放弃讲仁和义,百姓会和义,百姓会回复回复忠孝仁慈。放弃追逐巧利,盗贼就会消忠孝仁慈。放弃追逐巧利,盗贼就会消失。这三点,仅仅写成文字是不够的。所以还要让百姓有失。这三点,仅仅写成文字是不够的。所以还要让百姓有所所依从依从:表现表现出来要单纯,内心要淳厚朴素,减少私心与出来要单纯,内心要淳厚朴素,减少私心与欲望,放弃学问,才会没有忧虑。欲望,放弃学问,才会没有忧虑。 第十九

11、章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复孝慈。孝慈。绝巧弃利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令有所属属:见见素抱朴。素抱朴。 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治国主张治国主张 -抛弃抛弃圣智、仁义、巧利圣智、仁义、巧利 大道废,有仁义。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绝圣弃智绝圣弃智绝学无忧绝学无忧绝仁弃义绝仁弃义见素抱朴见素抱朴绝巧弃利绝巧弃利少私寡欲少私寡欲社社会会的的祸祸害害救救世世的的良良方方 七

12、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莫之能胜能胜。其无以。其无以易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垢,是谓社稷主;,是谓社稷主;受国受国不祥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它攻克坚强的东西却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它攻克坚强的东西却没没有能胜过它的有能胜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可以因为没有什么可以改变改变它柔弱的本性它柔弱的本性。弱弱者能战胜强者,柔者能胜于刚者。这道理天下无人不知,者能战胜强者,柔者能胜于刚者。这道

13、理天下无人不知,但却没有人能实际实行。因此圣者说:能承受国家但却没有人能实际实行。因此圣者说:能承受国家耻辱耻辱的的人,才能做国家的君主;能承受国家人,才能做国家的君主;能承受国家祸难祸难的人,才能做天的人,才能做天下人的君王。这些正面的话听起来好像是反话。下人的君王。这些正面的话听起来好像是反话。 第七十九章第七十九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莫之能胜。以其无以以其无以易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垢,是谓社,是谓社稷主;受国稷主;受国不祥不祥,是为天

14、下王。正言若反。,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君主应谦卑而治君主应谦卑而治 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甘其食,其食,美美其服,其服,安安其居,乐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国土要狭小,人民要稀少。即使有各种器具却并不使国土要狭小,人民要稀少。即使有各种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看重死亡而不向远方迁移。虽然有船只车辆,用。使人

15、民看重死亡而不向远方迁移。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铠甲武器,却没有机会去使用。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铠甲武器,却没有机会去使用。使人民回复到结绳记事的原始状态。使人民甘于他们的饮使人民回复到结绳记事的原始状态。使人民甘于他们的饮食,喜爱他们的服装,安于他们的居所,喜欢他们的习俗。食,喜爱他们的服装,安于他们的居所,喜欢他们的习俗。邻国之间可以互相看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闻,邻国之间可以互相看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闻,但各国百姓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但各国百姓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第八十章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之器而不用

16、,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甘其食、其食、美美其服、其服、安安其其居、居、乐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死不相往来。 描述描述“小国寡民小国寡民”社会社会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老子老子五章体现了老子哪些思想?五章体现了老子哪些思想? 1 “道道”乃天地万物之源乃天地万物之源 2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老子老子节选文本中的成语与格言节选文本中的成语与格言成语:成语:格言:格言: 有无相生有无相生 前后相随前后相随 绝圣弃智绝圣弃智 见素

17、抱朴见素抱朴 以柔克刚以柔克刚 小国寡民小国寡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你知道你知道“儒道互补儒道互补”在哪些文人在哪些文人身上得到体现?身上得到体现? 时代背景时代背景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力。强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力。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唯命是从了,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唯命是从了,他们有的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他

18、们有的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诸侯国。 据史书记载,春秋据史书记载,春秋242242年间,有年间,有3636名名君主被杀,君主被杀,5252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事480480多起,诸侯的盟会多起,诸侯的盟会450450余次。余次。不满社会现实不满社会现实不满社会现实不满社会现实自身修养自身修养自身修养自身修养积极进取积极进取积极进取积极进取使命责任使命责任使命责任使命责任自然天性自然天性自然天性自然天性宁静和谐宁静和谐宁静和谐宁静和谐超越世俗超越世俗超越世俗超越世俗疗救社会,使之疗救社会,使之疗救社会,使之疗救社会,使之恢复正常的秩序恢复正常的秩序恢复正常的

19、秩序恢复正常的秩序异异同同儒儒道道加法加法减法减法不满社会现实不满社会现实不满社会现实不满社会现实自身修养自身修养自身修养自身修养积极进取积极进取积极进取积极进取使命责任使命责任使命责任使命责任自然天性自然天性自然天性自然天性宁静和谐宁静和谐宁静和谐宁静和谐超越世俗超越世俗超越世俗超越世俗疗救社会,使之疗救社会,使之疗救社会,使之疗救社会,使之恢复正常的秩序恢复正常的秩序恢复正常的秩序恢复正常的秩序互互补补儒儒道道加法加法减法减法精神失意之良方精神失意之良方 立身处世之根本立身处世之根本 人生启迪人生启迪: : 用儒家思想进取,用儒家思想进取, 用道家智慧炼心。用道家智慧炼心。做勇于担当的堂堂做勇于担当的堂堂“君子君子”做内心超然的悠悠做内心超然的悠悠“圣人圣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