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实施阶段监理的质量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实施阶段监理的质量控制(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利工程监理概论水利工程监理概论主讲:胡建春2013年4月第七章第七章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进度进度投资投资质量质量对立对立统一统一提高质量提高质量,减少减少返工返工,加快进度加快进度加快进度加快进度,影响质量影响质量进度加快进度加快,及早及早发挥投资效益发挥投资效益提高质量提高质量,减少返工减少返工损失和日常维护费损失和日常维护费提高质量提高质量,加加大工程成本大工程成本加快进度加快进度,投资增加投资增加第一节第一节 开工条件的控制开工条件的控制 开工条件的控制是监理工程师实现其目标控制的基础。 开工条件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能否按计划顺利完成,是关系到今后主体工程施工正常
2、进行和保证工程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一、审查开工条件(监理机构和承包人分别应做什么?) 监理机构在施工合同约定的期限内,经项目法人同意后向承包人发出进场通知,进场通知中应明确工期起算日期。 监理机构应协助项目法人按施工合同约定向承包人移交施工设施或施工条件,包括施工用地、道路、测量基准点以及供水、供电、通信设施等。 承包人在接到进场通知后,应按约定及时调遣人员和施工设备、材料进场,按施工总进度要求完成施工准备工作。 承包人完成开工准备后,应向监理机构提交开工申请。 监理机构应严格审查工程开工应具备的各项条件,并审批承包人提交的开工申请。 (注意:从哪些方面进行审查?P103) 监理机构经检查确认
3、项目法人和承包人的施工准备满足开工条件后,签发开工令。 (注意:开工令由谁签发?) 开工令一般是指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的合同项目的第一次开工指令,其后的其他内容的开工,可用开通通知、开仓证或批准开工申请的形式指示开工。 对于分部工程开工;对于单元工程开工;对于混凝土浇筑开仓又是如何规定的? 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开工令需要的5个条件1.施工许可证已获得政府主管部门批准;2.征地拆迁工作能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3.施工组织设计已获总监理工程师批准;4.承包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已到位,机具、施工人员已进场,主要工程材料已落实;5.进场道路及水电、通讯等已满足开工要求。二、延误开工的处理1.由于承包人的原因延误开
4、工是怎么处理的?2.由于项目法人的原因延误开工又是怎么处理的?(P教材104)第二节第二节 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质量控制 在工程项目的目标控制中,需要注意的前提是什么? 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和进度控制必须以一定的质量水平为前提,确保建设项目能全面满足各项要求。 同样,对施工企业而言,质量控制也是永恒的主题 工程项目质量是工程项目重要的控制目标之一,也是项目建设过程中永恒的主体。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成本、进度,更重要的是影响工程项目竣工后的使用,同时影响建筑施工各企业的信誉。因此项目经理及其管理班子,应始终把工程项目质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项目经理作为企业在项目上的全权代理人,是项目质
5、量的第一责任人和质量形成过程的总指挥,肩负着保证项目质量的重任。 因此,项目经理必须着力改善自己的思维理念,使之能够站在企业全流程的角度, 塑造完整质量意识。 一、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一)建设工程质量 2000版GB/T19000-ISO族标准中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产品产品活动或过程活动或过程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具有时效性时效性和和相对性相对性。 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的形成是通过施工中各个控制环节逐步实现的,即通过工序质量单元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最终形成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还包括工作质量工程质量还包括工作质量 是指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方,为了保证
6、工程项目质量所做的管理工作和生产全过程各项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二)工程质量的特点1.工程产品的特点 一是产品的固定性,生产的流动性。 二是产品的多样性和生产的单件性 三是产品形体庞大、高投入、生产周期长、具有风险性 四是产品的社会性,产品的外部局限性所以工程质量本身的特点为:(1)影响因素多(2)质量波动大(3)质量的隐蔽性(4)终检的局限性(5)评价方法的特殊性(三)质量控制 根据GB/T19000-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质量术语的定义:“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一系列相关活动”。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主要围绕产品形成的全过程的每一个阶段,
7、对影响其质量的人、机械设备、工程材料、方法和环境(通常称4M1E)进行控制。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由以下五大因素(4M1E) 人(Man) 材料(Material) 机械(Machine) 方法(Method) 环境(Enviroment) 即4M1E。为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必须对这五个方面加以严格控制。1人(Man) 是指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人是工程质量的控制者,也是工程质量的“制造者”。工程质量的好坏,与人的因素是密不可分的。人的问题是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许多属于技术、管理、环境等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最终常常归结到人的问题。作为控制的对象,人应该避免产
8、生错误或过失;作为控制的主体,应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控制的关键是要求所有的工程管理人员都具有相应的素质、能力和知识。2材料(Material) 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是工程项目质量的基础,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对材料质量的控制,要求掌握材料信息,优选有信誉的厂家;合理的组织材料供应,按质、按量如期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合理地使用材料,减少材料的浪费;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重视材料的质量认证,避免错用或使用不当等。3方法(Method) 是包含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计划与控制手段、检验手段、施工方案等各种技术方法。对方法的控制主要是指对施工
9、方案的控制。对一个工程项目而言,施工方案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质量,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成败,所以必须重视对方法的控制。4机械设备(Machine) 包括生产机械设备和施工机械设备两大类。生产机械设备是工程项目的组成部分,施工机械设备是工程项目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应该从设备的选型、主要性能参数、使用和操作要求的控制着手,保证施工项目质量。5环境(Enviroment) 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社会环境等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复杂而且多变。因而,对环境的控制,应充分的调查研究,并根据经验进行预测,针对各个不利因素及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采取对策和措施,充分做好各种准备。各
10、各方方质质量量控控制制政府政府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勘测设计单位勘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抽查为主抽查为主质量认证和否决权质量认证和否决权依据:法律、技术规范、合同文件、设计图纸依据:法律、技术规范、合同文件、设计图纸依据:法律、法规、设计合同依据:法律、法规、设计合同依据:工程承包合同、设计图纸、技术规范依据:工程承包合同、设计图纸、技术规范质量控制目标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各方的目标任务1建设单位的控制目标 建设单位在施工阶段,通过对施工全过程、全面的质量监督管理、协调和决策,保证竣工项目达到投资决策所确定的质量标准。2设计单位的控制目标 设计单位在施工阶段,通过对关键部位和重要施工项目施工质量验
11、收签证、设计变更控制及纠正施工中所发现的设计问题,采纳变更设计的合理化建议等,保证竣工项目的各项施工结果与设计文件(包括变更文件)所规定的质量标准相一致。3施工单位的控制目标 施工单位包括施工总包和分包单位,作为建设工程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应根据施工合同的任务范围和质量要求,通过全过程、全面的施工质量自控,保证最终交付满足施工合同及设计文件所规定质量标准(含建设工程质量创优要求)的建设工程产品。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分包单位应当按照分包含同的约定对其分包工程的质量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质量承担连带责任。4供货单位的控制目标
12、 建筑材料、设备、构配件等供应厂商,应按照采购供货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提供货物及其质量保证、检验试验单据、产品规格和使用说明书,以及其他必要的数据和资料,并对其产品质量负责。5监理单位的控制目标 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在施工阶段,通过审核施工质量文件、报告报表及采取现场旁站、巡视、平行检测等形式进行施工过程质量监理;并应用施工指令和结算支付控制等手段,监控施工承包单位的质量活动行为、协调施工关系,正确履行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责任,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我国建筑法规定建设工程监理人员认为工程施工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的,有权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改正。旁站、
13、巡视、平行检测是监理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施工质量的自控和监控是相辅相成的系统过程。自控主体的质量意识和能力是关键,是施工质量的决定因素;各监控主体所进行的施工质量监控是对自控行为的推动和约束。因此,自控主体必须正确处理自控和监控的关系,在致力于施工质量自控的同时,还必须接受来自业主、监理等方面对其质量行为和结果所进行的监督管理,包括质量检查、评价和验收。但作为自控主体不能因为监控主体的存在和监控职能的实施而减轻或免除其质量责任。三、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1PDCA循环原理PDCA循环示意图 PDCA循环包括: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整个循环可划分为四个阶
14、段八个步骤。P策划 根据顾客的要求和项目的需要,建立提供结果所必要的目标和过程;D做 质量实施过程;C检查 根据企业的方针、项目的目标和产品的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A处置 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的业绩。第一阶段是策划阶段(即P阶段) 制定质量方针、管理目标、活动计划和项目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具体工作步骤可分为四步: 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第二步: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第三步: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或影响因素 第四步:制定改进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提出执行措施的计划,并预计其效果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即D阶段) 第五步:实施措施和计划。按照第一阶
15、段制订的措施和计划,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分头去认真贯彻执行。第三阶段是检查阶段(即C阶段) 第六步:将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对比,检查执行的情况,看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并提出哪些做对了?哪些还没达到要求?哪些有效果?哪些还没有效果?再进一步找出问题。第四阶段是处置阶段(即A阶段) 第七步:总结经验、纳入标准。 第八步:把遗留问题,转入到下一轮PDCA循环解决,为下一期计划提供数据资料和依据。 PDCA循环,是人们在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理论方法。从实践论的角度看,管理就是确定任务目标,并按照PDCA循环原理来实现预期目标。由此可见PDCA是目标控制的基本方法。(1)计划P(Plan)。可以理解为质量计划
16、阶段,明确目标并制订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 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中,“计划”是指各相关主体根据其任务目标和责任范围,确定质量控制的组织制度、工作程序、技术方法、业务流程、资源配置、检验试验要求、质量记录方式、不合格处理、管理措施等具体内容和做法的文件,“计划”还须对其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有效性、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按照规定的程序与权限审批执行。(2)实施D(Do)。包含两个环节,即计划行动方案的交底和按计划规定的方法与要求展开工程作业技术活动。计划交底目的在于使具体的作业者和管理者,明确计划的意图和要求,掌握标准,从而规范行为,全面地执行计划的行动方案,步调一致地去努力实现预期的目标。(3
17、)检查C(Check)。指对计划实施过程进行各种检查,包括作业者的自检,互检和专职管理者专检。各类检查都包含两大方面:一是检查是否严格执行了计划的行动方案;实际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不执行计划的原因。二是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即产出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对此进行确认和评价。(4)处置A(Action)。对于质量检查所发现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不合格,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保持质量形成的受控状态。处理分纠偏和预防两个步骤。前者是采取应急措施,解决当前的质量问题;后者是信息反馈管理部门,反思问题症结或计划时的不周,为今后类似问题的质量预防提供借鉴。2三阶段控制原理 就是通常所说的事
18、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这三阶段控制构成了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3三全控制管理 三全管理是来自于全面质量管理TQC(Totol quality control)的思想,同时包融在质量体系标准(GB/T19000-ISO9000)中,它指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应该是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1)全面质量控制。 (2)全过程质量控制。 (3)全员参与控制。 四、监理在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手段1.旁站监理2.现场巡视3.抽样检查4.规定质量控制制度或工作程序5.下达指令文件6.利用支付手段五、质量责任(一)项目法人的质量责任1.接受监督,健全施工质量检查体系;2.实行合同管理,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
19、;3.明确质量标准及质量责任;4.提供有关原始资料;5.实行监理制;6.设计交底,验收、签证。(二)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责任1、资质证书合格,不得转包或违法分包;2、按工程强制性标准勘察设计,承担质量责任;3、成果真实、准确;4、设计文件符合要求;5、提供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6、设计单位在阶段、单位、竣工验收中提出评价。(三)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1、承揽工程,资质合格,不得转包或违法分包;2、分包中的连带责任;分包须经过项目法人认可;3、按法规、技术规程、标准及设计文件、施工合同施工,施工质量责任;4、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5、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执行“三检制”;6、接受事故调查、处理;
20、7、竣工验收后向项目法人提交技术档案、试验成果和有关资料。(四)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1、资质证书合格,不得转让工程监理业务;2、按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履行监理合同;3、岗位培训及证书;4、行使质量认证与否决权,工程付款凭证签字认可权;5、签发图纸;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措施;6、参与检查、处理、验收工作。(五)建筑材料、设备采购的质量责任1、质量责任,不合格产品不得用于工程;2、具有按合同自主采购的权利;3、符合要求。五、质量数据的统计方法用以描述工程(或产品)质量特征性能的数据。(只有通过对它的搜集、处理和分析,才能对工程加以控制)质质量量数数据据分分类类计量值计量值 计数值计数值 控制性控
21、制性 验收性验收性按质量数据本身的特征按收集的目的(连续型数据)可以连续取值的数据,表(连续型数据)可以连续取值的数据,表现形式是连续型的如长度、强度、重量、现形式是连续型的如长度、强度、重量、标高标高 一般带小数、工具、仪表量测一般带小数、工具、仪表量测(离离散散型型数数据据)是是不不能能用用量量测测器器具具来来度度量量,采采用用计计数数的的办办法法。 如如不不合合格格品品个个数数、缺缺陷陷数数、疵疵点点数数 不不连连续续、非非负负整整数数、判判定方法与感觉性检验定方法与感觉性检验是是以以工工序序作作为为研研究究对对象象,是是为为分分析析、预预测测施施工工(生生产产)过过程程是是否否处处于于
22、稳稳定定状状态态而而定定期期随随机机地地抽抽样样检检验验所所获获得得的的质质量量数数据据。例:土坝的干密度例:土坝的干密度生产过程中取样生产过程中取样 是是以以工工程程(产产品品)的的最最终终实实体体内内容容作作为为研研究究对对象象,是是为为分分析析、判判断断其其质质量量是是否否达达到到技技术术标标准准或或用用户户的的需需要要而而采采取取随随机机地地抽抽样样检检验验 所所获获得得的的质质量量数数据据。 例例:碾碾压压后后取取样是否合格样是否合格最终取样最终取样质量数据的平均数质量数据的平均数(1)总体算数平均数)总体算数平均数(2)样本算数平均数)样本算数平均数反映数据集中位置反映数据集中位置
23、2.样本中位数 样本中位数时将样本数据按数值大小有序排列后位置居中的数值。当样本数n为奇数时,数据居中的一位数为中位数;当样本数n为偶数时,取居中两个数的平均值作为中位数。样本的中位数样本的中位数(1) 为奇数时为奇数时(2) 为偶数时为偶数时表示数据的中心位置极差极差 反映数据分散程度反映数据分散程度标准偏差标准偏差(1)总体的标准差)总体的标准差,(2)样本的标准偏差)样本的标准偏差反映离散反映离散程度和绝程度和绝对波动的对波动的大小。大小。变异系数变异系数 反映数据离散程度和相对波动的大小反映数据离散程度和相对波动的大小质量数据波动的原因质量数据波动的原因偶然性因素偶然性因素 来自于生产
24、过程和检测过程。来自于生产过程和检测过程。 异常波动异常波动系统性因素系统性因素正常波动正常波动六、质量问题的分析方法(一)分层法 分层法又叫分类法,是将调查收集的原始数据,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质进行分组、整理的方法。举例说明分层法的应用 例:钢筋焊接质量的调查分析,共检查了50个焊接点,其中不合格19个,不合格率为38% 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试用分层法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 现已查明这批钢筋的焊接是由A、B、C三个师傅操作的,而焊条是由甲、乙两个厂家提供的。因此分别按操作者和焊条生产厂家进行分层分析,即考虑一种因素单独的影响,见下表 操作者不合格合格不合格率ABC6310139932
25、2553合计193138按操作者分层 表1工厂不合格合格不合格率甲乙91014173937合计193138按供应焊条厂家分层 表2由表1和表2分层分析可见,操作者B的质量较好,不合格率25%;而不论是采用甲厂还是乙厂的焊条,不合格率都很高且相差不大。为了找出问题之所在,再进一步采用综合分层进行分析,即考虑两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见下表综合分层分析焊接质量 表3操作者焊接质量甲厂乙厂合计焊接点不合格率焊接点不合格率焊接点不合格率A不合格合 格6275011061332B不合格合 格05034433925C不合格合 格3730727810953合格不合格合 格91439101737193138 通
26、过上面的表格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通过综合分层法分析可知,在使用甲厂的焊条时,应采用B师傅的操作方法为好,在使用乙厂的焊条时,应采用A师傅的操作方法为好,这样合格率会达达提高。 分层法是质量控制统计分析方法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其他统计方法一般都要与分层法配合使用,一般首先利用分层法将原始数据分门别类,然后再进行统计分析。(二)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是利用排列图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排列图又称主次因素分析图或巴列特图,它是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直方形和一条曲线所组成的。左侧的纵坐标表示频数,右侧纵坐标表示累计频率,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或项目,按影响程度大小从左至右排
27、列,直方形的高度示意某个因素的影响大小。哪些质量数据才是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1排列图的作法(1)收集整理数据。 在质量管理中,排列图主要用来寻找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应收集各质量特性的影响因素或各种缺陷的不合格点数。根据质量标准记录各项目的不合格点数出现的次数(即频数),按各检测项目不合格点频数大小顺序排列成表,以全部不合格点数为总频数计算各项目不合格点频率和累计频率。当检测项目较多时,可将频数较少的检测项目合并为“其他”项,列于表中末项。例:A施工企业承担某教学楼工程项目的装饰工程施工任务,教学楼工程为7层框架结构,外墙设计为陶瓷面砖。在进行一层外墙饰面砖质量检查中,按外墙饰面砖检查批检查项
28、目进行检查,经检查6个项目中超出允许偏差的项目检查点数共50个,为进一步提高质量,应对这些不合格点进行分析,以便找出饰面砖施工质量的薄弱环节。第一步:收集外墙饰面砖各项目不合格点的数据资料,如下表所示。一层外墙砖检验批检查不合格点数据表序号检查项目不合格点数序号检查项目不合格点数1立面垂直度54接缝直线度32表面平整度245接缝高低差13阴阳角方正166接缝宽度1第二步: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将频数较少的接缝高低差、接缝宽度两项合并为“其他”项,按照频数由大到小顺序排列各检查项目,“其他”项排列最后,计算各项目相应的频率和累计频率,结果见下表4-16。序号检查项目频数频率(%)累计频率(%)1表
29、面平整度2448482阴阳角方正1632803立面垂直度510904接缝直线度36965其他因素24100合计50100不合格点数项目频数统计表 (2)排列图的绘制第一步:画横坐标。将横坐标按项目等分,并按项目频数由大到小从左至右顺序排列,本例中横坐标分5等份。第二步:画纵坐标。左侧的纵坐标表示项目不合格点数即频数,右侧的纵坐标表示累计频率,要求总频数对应于累计频率100%。本例中50应与100%在一条水平线上。第三步:画频数直方形。以频数为高画出各项目的直方形。第四步:画累计频率曲线。从横坐标左端点开始,依次连接各项目右端点所对应的累计频率值的交点,所得的曲线称为累计频率曲线,如下图所示。第
30、五步:记录必要的事项。如标题、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时间等。饰面砖质量排列图表 2排列图的观察与分析(1)观察直方形,大致可看出个项目的影响程度。排列图中的每个直方形都表示一个质量问题或影响因素。影响程度与各直方形高度成正比。(2)利用ABC分类法,确定主次因素。具体做法是将累计频率值分为(0%80%)、(80%90%)、(90%100%)三部分,各曲线下面所对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A、B、C三类。从本工程外墙饰面砖的排列图中可以得出,影响饰面砖的质量影响因素中表面平整度、阴阳角方正、立面垂直度、接缝直线度、其他项目的频数分别为24、16、5、3、2。其频率分别为48%、32%、10%、6%、4%。根据
31、累计频率的ABC分类管理法划分为A、B、C三个区。 从排列图中观察出以下结论:对于外墙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中,表面平整度、阴阳角方正为A类因素,即需要重点控制。立面垂直度处于B区,属于次要因素,应作为次重点管理;接缝直线度和其他项目处于C区,属于一般问题,按照常规适当加强管理。3.排列图的应用 (1)按不合格点的缺陷形式分类,可以分析出造成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 (2)按生产作业分类,可以找出生产不合格品最多的关键过程。 (3)按生产班组或单位分类,可以分析比较各单位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 (4)将采取提高质量措施前后的排列图对比,可以分析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 此外,还可以用于成本费用分析、
32、安全问题分析等。(三)直方图法 直方图法即频数分布直方图法,它是将收集到的质量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用以描述质量分布状态的一种分析方法,所以亦称质量分布图法。 简单地说,直方图是频数直方图,它是用一系列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矩形表示数据分布的图。矩形的宽度表示数据范围的间隔,矩形的高度表示在给定间隔内的数据频数。 1直方图的绘制方法第一步:收集整理数据。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数据。一般要求数据在50个以上。例:某建筑公司承接了一项四星级酒店的施工任务,该工程地上26层,地下3层,结构形式为全现浇框支剪力墙结构,模板采用大模板,施工过程中大模板边长尺寸误差如下表所示。序号模板边长尺
33、寸误差数据最大值最小值1-2-3-3-4-30-1-20-42-2-2-3-1+1-2-2-1+1-33-2-10-1-2-3-1+2+2-340-5-1-30+20-2+2-35-1+300-3-2-5+1+3-560-2-4-3-4-1+1+1+1-47-2-4-6-1-2+1-1-2+1-68-3-1-4-1-3-1+20+2-49-5-30-2-40-3-10-510-20-3-4-2+1-1+1+1-4 模板边长尺寸误差数据表(单位mm)第二步:计算极差R极差R是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本例中: xmax= +3(mm) xmin= -6(mm) R= xmax- xmin =+3
34、-(-6)=9第三步:确定组数、组距、组限 确定组数K。确定组数的原则是分组的结果能正确反映数据的分布规律。组数应根据数据多少来确定。组数过少,会掩盖数据的分布规律;组数过多,会使数据过于凌乱分散,也不能正确显示出质量分布状况。一般可参考下表的经验数值确定,根据收集的数据,本例取K=10。数据分组参考值数据总数N分组数K50100610100250712250以上1020确定组距H。组距是组与组之间的间隔,也即一个组的范围,各组距应相等,于是有:极差组距组数 即 RHK 所以组数、组距的确定应根据极差综合考虑,适当调整。还要注意数值尽量取整,使分组结果能包括全部变化值,同时也便于以后的计算分析
35、。 本例中: 确定组限。每组的最大值为上限,最小值为下限,上下限统称为组限。确定组限时,应注意使各组之间连续,即较低组上限应为相邻较高组下限,这样才不致使有的数据被遗漏。对恰好处于组限上的数据,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规定每组上(或下)组限不计在该组内,而应计入相邻较高(或较低)组内;二是将组限值较原始数据精度提高半个最小测量单位。本例采取第一种方法划分组限,即每组上限不计入该组内。 第一组下限=xmin=-6.5 第一组上限=-6.5+H=-5.5(mm) 第二组下限=第一组上限=-5.5(mm) 第二组上限=-5.5+H=-5.5+1=-4.5(mm) 以下以此类推。 最高组的组限为+2.5+
36、3.5(mm),分组结果覆盖全部数据。第四步:绘制数据频数分布表,见下表频数分布表组号组限(mm)频数频率(%)1-6.5-5.511.252-5.5-4.533.753-4.5-3.578.754-3.5-2.51316.255-2.5-1.51721.256-1.5-0.51721.257-0.5+0.512158+0.5+1.567.59+1.5+2.533.7510+2.5+3.511.25合计80100 用大模板浇筑混凝土,质量特性值是有波动性的。但这些数据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数据在一个有限范围内变化,且这种变化有一个集中的趋势,即模板误差值在-2.5-1.5和-1.5-0.5范围内
37、的最多,可把这两个范围即第5组和第6组视为该样本质量数据的分布中心,随着强度值的逐渐增大和减小而逐渐变化。为了更直观、更形象地表现质量特征值的这种分布规律,需进一步绘制出直方图。第五步: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横坐标表示质量特性值,本例中为模板误差值,并标出各组的组限值。根据频数分部表可以画出以组距为底、以频数为高的K个直方形,如下图所示。模板误差频数分布直方图 2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 (1)通过分布形状观察分析 所谓形状观察分析是指将绘制好的直方图形状与正态分布图的形状进行比较分析,一看形状是否相似,二看分布区间的宽窄。直方图的分布形状及分布区间宽窄是由质量特性统计数据的平均值
38、和标准偏差所决定的。 正常直方图呈正态分布,其形状特征是中间高、两边低、成对称,如图4-32(a)所示。正常直方图反映生产过程质量处于正常、稳定状态。数理统计研究证明,当随机抽样方案合理且样本数量足够大时,在生产能力处于正常、稳定状态,质量特性检测数据趋于正态分布。 异常直方图呈偏态分布,常见的异常直方图有:折齿型、陡坡型、孤岛型、双峰型、峭壁型,如图4-32(b)、(c)、(d)、(e)、(f)所示,出现异常的原因可能是生产过程存在影响质量的系统因素,或收集整理数据制作直方图的方法不当所致,要具体分析。常见的直方形 (2)通过分布位置观察分析 所谓位置观察分析是指将直方图的分布位置与质量控制
39、标准的上下限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如图4-37所示。 生产过程的质量正常、稳定和受控,还必须在公差标准上、下界限范围内达到质量合格的要求。只有这样的正常、稳定和受控才是经济合理的受控状态,如图4-33(a)所示。 图4-33(b)中,质量特性数据分布偏下限,易出现不合格,在管理上必须提高总体能力。 图4-33(c)中,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充满上下限,质量能力处于临界状态,易出现不合格,必须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图4-33(d)中,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居中且边界与上下限有较大的距离,说明质量能力偏大不经济。 图4-33(e)中,质量特性数据出现超出下限的数据,说明生产过程存在质量不合格,需要分析原因,采
40、取措施进行纠偏。 图4-33(f)中,质量特性数据完全超出了标准上、下限值,散差太大,产生许多废品,说明生产过程能力不足,应提高生产过程能力。实际质量特性分布于标准比较 (四)因果分析图法1因果分析图法的基本原理 因果分析图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图对某个问题(结果)进行系统、全面整理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其之间关系的有效方法,是工程中用于问题分析的一种常见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对每一个质量特性或问题,采用如图4-29所示的方法,逐层深入排查可能原因。然后确定其中最主要原因,进行有的放矢的处置和管理。 因果分析图通常也称为特性要因图、树枝图或鱼刺图,主要由事情特征(问题或结果)、要因、枝干、主干等组成。混凝土强
41、度不合格因果分析图2因果分析图法的简单示例 如图4-36所示,对混凝土强度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其中,把混凝土施工的生产要素,即人、机械、材料、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作为第一层面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对第一层面的各个因素,再进行第二层面的可能原因的深入分析。依此类推,直至把所有可能的原因,分层次地罗列出来。通过因果分析图,可以直观分析出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的人、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等因素,并从众多因素中选择出影响大的影响因素(如水灰比、养护条件),在制定对策计划中应重点进行控制。表4-14为常见的对策控制计划表。项目序号影响质量的因素质量对策执行人验收人验收时间人1责任心差实行严格的监督和责任制度2分工
42、不明确由管理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的职责分工,并制定相应措施3基础知识差做好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机械1搅拌机失修定期对搅拌机进行维修和保养对搅拌机械的电气、时间等控制设备进行不定期检查2振动器损坏配备相应的备用振捣设备及时维修振捣设备材料1砂石含泥量大控制进场材料质量,加强材料管理和试验采取冲洗的方法对砂石的含泥量进行处理2水泥过期对水泥重新试验,确定水泥的技术指标建立台账,避免使用或错使不合格材料3水泥重量不足严格控制产品的投入量严格把好进场材料的质量关方法1水灰比不准确搅拌设备前设立投料指示牌定期复核计量设备及时进行坍落度的检查2配合比不当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投料根据条件的变化,按照技术人
43、员的核定,及时对水量进行调整3计量不准确校核计量设备更换相关仪器环境1气温低冬季施工时,对材料进行预热,控制入模温度及时进行覆盖养护2场地乱按照平面布置图进行场地布置,实现施工区、生活区、作业区的分离实现现场文明施工,落实责任人,进行现场科学管理和现场考核3因果分析图法应用时的注意事项(1)一个质量特性或一个质量问题使用一张图分析。(2)通常采用QC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集思广益,共同分析。(3)必要时可以邀请小组以外的有关人员参与,广泛听取意见。(4)分析时要充分发表意见,层层深入,排出所有可能的原因。(5)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由各参与人员采用投票或其他方式,从中选择1至5项多数人达成共识的最
44、主要原因。(五)相关图法 相关图又称散布图,它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两个质量数据之间有一定的相互关系,但不一定是严格的函数关系,这种关系称为相关关系,可以利用直角坐标系将两个变量的关系用散点来描述出来。这两个变量一般有三种类型: 一是质量特性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二是质量特性和质量特性之间的关系; 三是影响因素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1)相关图的绘制步骤 例题4-6 分析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水灰比之间的关系。 收集数据 要成对地收集两种质量数据,数据不宜过少,并要求每对数据(x,y)均为对应的,即一个x值与一个y值相对应,同时还必须是来自同一对的同一样本。本例收据数据见表4-20。
45、序号12345678x水灰比(W/C)0.40.450.50.550.60.650.70.75y强度(N/mm2)36.335.328.224.023.020.618.415.0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水灰比统计资料 绘制相关图 在直角坐标系中,依次将每一对数据(xi,yi)在坐标系内描出相应的点,便得到散布图。一般x轴用来代表原因的量或容易控制的量,本例中表示水灰比;y轴用来代表结果的量或不容易控制的量,本例表示强度。如下图所示。 (2)相关图的观察与分析 相关图中点的集合,反映了两种数据之间的散布状况,根据散布状况我们可以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归纳起来,有以下6种类型,如下图。 正相关(图4a)
46、。散布点基本形成由左至右,向上变化的一条直线带,即随x增加,y值也在增加,说明x与y有较强的制约关系。此时,可通过对x控制而有效控制y的变化。 弱正相关(图b)。散布点形成向上较分散的直线带。随x值的增加,y值也有增加趋势,三x、y的关系不如正相关明确,说明y除受x影响外,还受其他更重要的因素影响,需要进一步利用因果分析图法分析其他影响因素。 不相关(图c)。散布点形成一团或平行于x轴的直线带。说明x变化不会引起y变化或其变化无规律,分析质量原因时可排除x因素。 负相关(图d)。散布点形成由左至右向下的一条直线带。说明x对y的影响与正相关恰好相反。 弱负相关(e)。散布点形成由左至右向下分布的
47、较分散的直线带。说明x与y的相关关系较弱,且变化趋势相反,应考虑寻找影响y的其他更重要的因素。 非线形相关(图f)。散布点呈一曲线带,即在一定范围内x增加,y也增加,超过这个范围x增加,y则有下降趋势,或改变变动的斜率呈曲线行驶。 在本例中,从图4-35可看出,水灰比对强度影响关系属于负相关,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强度随着水灰比增加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六)控制图法 控制图又称管理图,它是在直角坐标系内画有控制界限,描述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波动状态的图形。利用控制图区分质量波动原因,判明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方法称为控制图法。 控制图的基本形式如图4-36所示,横坐标为样本(子样)序号或抽样时间,纵坐标为被控制对象,即被控制的质量特性值。控制图上一般有三条线:在最上面的一条虚线称为上控制界限,用符号UCL表示;在最下面的一条虚线称为下控制界限,用符号LCL表示;中间的一条实线称为中心线,用CL表示。中心线标志着质量特性值分布的中心位置,上下控制界限标志着质量特性值允许波动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