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围棋文化课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91389306 上传时间:2024-09-1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围棋文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国学围棋文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国学围棋文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国学围棋文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国学围棋文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围棋文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围棋文化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四大古老的文化艺术中国四大古老的文化艺术琴、棋、书、画琴、棋、书、画其中的棋其中的棋,指的就是指的就是围棋,它棋,它们伴随着伴随着儒、儒、释、道思想和其它文化、道思想和其它文化艺术,融,融贯于于绵绵几千年的中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文明史。 在琴、棋、书、画之中,又以围棋在琴、棋、书、画之中,又以围棋最为特别。最为特别。 围棋不仅具有其它艺术门类的许多围棋不仅具有其它艺术门类的许多共性,诸如共性,诸如抒发意境抒发意境、陶冶情操陶冶情操、修身修身养性养性、生慧增智生慧增智等等,而且还与等等,而且还与天象易天象易理理、兵法策略兵法策略、治国安邦治国安邦等相关联,因等相关联,因此,围棋是一门综合性文

2、化艺术。此,围棋是一门综合性文化艺术。围棋起源围棋起源 尧造围棋,以教丹朱尧造围棋,以教丹朱 传说时代的帝尧,他的儿子丹朱丹非传说时代的帝尧,他的儿子丹朱丹非常调皮,无心向学。有一天,帝尧召见丹常调皮,无心向学。有一天,帝尧召见丹朱,说教他一种游戏。丹朱一听玩耍,就朱,说教他一种游戏。丹朱一听玩耍,就高兴得跳了起来。丹朱生性聪慧,经过过高兴得跳了起来。丹朱生性聪慧,经过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棋艺竟超过了父亲,由一段时间的学习,棋艺竟超过了父亲,由平等对弈,到让子取胜。平等对弈,到让子取胜。推廣圍棋推廣圍棋 就是推廣中國傳統文化就是推廣中國傳統文化 如果将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浓如果将源远流长的中国

3、传统文化浓缩于一件物品中,这件物品会是什么呢?缩于一件物品中,这件物品会是什么呢? 答案很可能是答案很可能是围棋围棋以棋启智以棋启智以棋养德以棋养德以棋育人以棋育人以棋交友以棋交友围棋是中国文化的精粹,和中国象棋棋是中国文化的精粹,和中国象棋一一样都都蕴涵着很深的智慧。象棋涵着很深的智慧。象棋讲究究的是的是实战,厮,厮杀得痛快淋漓。得痛快淋漓。围棋棋则含蓄很多,吃掉含蓄很多,吃掉对方一个子方一个子对输赢并并没有影响,有没有影响,有时是是对方方为了取了取胜故意故意送送给你吃的,你吃的,围棋棋讲究的是最后的究的是最后的胜利。所以象棋很像儒家追求的治国平利。所以象棋很像儒家追求的治国平天下的具体天下

4、的具体谋略,或者兵家的略,或者兵家的实战计谋;而;而围棋棋则像道家,追求无像道家,追求无为,但,但目的是无不目的是无不为最后的胜利。最后的胜利。围棋这门流传了数千年的艺术,古老而又神秘,围棋这门流传了数千年的艺术,古老而又神秘,蕴涵丰富的文化底蕴,凝结了深沉的东方智慧,蕴涵丰富的文化底蕴,凝结了深沉的东方智慧,还有那么多与其有关的令人向往的故事和传说。还有那么多与其有关的令人向往的故事和传说。现在让我来带大家进入围棋世界现在让我来带大家进入围棋世界围棋的圆形棋子和方形棋盘,象征着围棋的圆形棋子和方形棋盘,象征着“天圆地方天圆地方”,棋盘上的棋盘上的361个交叉点,象征华夏农历个交叉点,象征华夏

5、农历361天,天,棋盘分为棋盘分为4部分,代表四季,部分,代表四季,每一部分的每一部分的90个交叉点,代表每个季度个交叉点,代表每个季度3个月的个月的90天,天,棋盘中央是太极,黑白两色棋子则表示阴阳,棋盘中央是太极,黑白两色棋子则表示阴阳,甚至围棋的胜负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甚至围棋的胜负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高境界。围棋的下法棋的下法1 1、对局双方各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每次只能下一子。2 2、棋子下在棋、棋子下在棋盘的点上。的点上。3 3、棋子下定后,不得向其他点移、

6、棋子下定后,不得向其他点移动。4 4、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任何一方放弃下子子权。5 5、计算算胜负,双方下子完双方下子完毕的棋局,的棋局,计算算胜负采用采用 数子法。数子法。黑先白后,轮流着子点多为胜,先方贴点黑方控制了左边的40点,如所示。白方控制了剩下的41点。黑方占先走之利,应贴3.75点给白方。黑方应占棋盘上的一半点数加贴给白的点数:40.5+3.75=44.25黑方本局成绩:40-3.75=36.25黑方成绩36.2536.75白方胜!注意:终局时只需要计算一方成绩即可判断胜负!气尽棋亡,同尽留己什么是气子串提子严禁自杀同时气禁,保留己子什

7、么是气气气气气气气气气气想一想:一个棋子最多有几口气?最少有几口气?子串和气气气气气气气气气气想一想:什么是子串?子串的气如何计算?气气气气提子气气气围棋仅剩一口气,如果此时轮到白方走,就可以落子剥夺这口气,同时将无气的黑子提出盘外!气尽棋亡围棋的别称:围棋的别称:坐坐隐、手、手谈、忘、忘忧、烂柯柯中国围棋文化中国围棋文化闲看数招看数招烂樵柯,樵柯,涧草山花一刹那。草山花一刹那。五百年来棋一局,五百年来棋一局,仙家仙家岁月也无多。月也无多。 明明.徐渭徐渭从中可以从中可以细品出品出坐坐隐、手手谈、忘忘忧、烂柯柯。这四个四个词,正是,正是围棋文化和中国文化精神棋文化和中国文化精神暗合的地方。暗合

8、的地方。二童子本二童子本为仙人,而中国的仙人,而中国的隐士高人常常被以仙人来士高人常常被以仙人来看待,那些人看待,那些人总是有限些仙味道的,是有限些仙味道的,对局局间,只有棋,只有棋局凸局凸现,而无人事,而无人事纠纷,是故,是故坐坐隐。童子坐弈不童子坐弈不语,全凭棋局中黑白相交,是,全凭棋局中黑白相交,是谓手手谈。世世间苦苦乐全在棋局之外,童子不全在棋局之外,童子不晓,王,王质不不觉,所以,所以忘忘忧。一局未一局未竞,世易,世易时移,斧移,斧烂柯矣,世柯矣,世间千回百千回百转,竟,竟然不如一局棋的然不如一局棋的时间长,故言,故言烂柯柯。围棋与中国古典哲学围棋与中国古典哲学一一 一阴一阳之谓道:

9、易与围棋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与围棋二二 功利的围棋观:功利的围棋观: 儒家与围棋儒家与围棋三三 如何坐隐:如何坐隐: 道家与围棋道家与围棋四四 兵家之道:兵家之道: 兵法与围棋兵法与围棋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大行其道,道教期玄学大行其道,道教开始开始创立,佛教逐立,佛教逐渐兴盛,盛,这不能不能说是巧合,是巧合,而是在那而是在那样哲学背景的影响下,哲学背景的影响下,围棋、棋、围棋棋的的别名、名、围棋的棋的传说、围棋的故事正是棋的故事正是这些些思想文化表思想文化表现的必然的必然产物物比如比如围棋被称之棋被称之为坐坐隐,正是道家所崇尚,正是道家所崇尚隐者者风范。范。庄子曾庄子曾说,“道

10、不可闻,闻非闻也;道不可见,道不可闻,闻非闻也;道不可见,见非见也;道不可言,言非言也。见非见也;道不可言,言非言也。”不闻之闻,不闻之闻,不见之见,不言之言,这就是道家哲学的表现不见之见,不言之言,这就是道家哲学的表现方式,他们不给你精密的论证,严谨的推理,方式,他们不给你精密的论证,严谨的推理,只给你比喻、隐语,让你自己去悟。只给你比喻、隐语,让你自己去悟。道家与道家与围棋棋佛家佛家讲顿悟,悟,围棋棋讲感感觉,棋理佛理相通,棋理佛理相通黑白世界犬牙交黑白世界犬牙交错,变化莫化莫测,生中有死,生中有死,死中有生,正是佛死中有生,正是佛门弟子堪破生死的好借弟子堪破生死的好借助。助。棋理禅理相通

11、,境界达到高妙之棋理禅理相通,境界达到高妙之时,二者,二者是互通的。是互通的。佛佛家与家与围棋棋围棋,从文化角度而言,不是棋,从文化角度而言,不是让人去争人去争胜负的,而是去取的,而是去取势,去求常,去悟道。,去求常,去悟道。围棋是文人雅士的玩物,包含了天地机理棋是文人雅士的玩物,包含了天地机理围棋表棋表现了文人雅士的了文人雅士的风范,故而儒者也范,故而儒者也喜喜欢。儒儒家与家与围棋棋三国演三国演义、西游、西游记、红楼梦、楼梦、儒林外史、聊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三言二拍志异、三言二拍等等中国古典小等等中国古典小说中,更是常常能看到中,更是常常能看到围棋棋的影子。的影子。中国古典名著中国古典名著与

12、与围棋棋象棋棋子越下越少,而象棋棋子越下越少,而围棋棋子越下越多,少棋棋子越下越多,少则容易控制,多容易控制,多则眼花眼花缭乱,乱,满盘密密麻麻,密密麻麻,围棋棋可以可以说是明明白白,却又是居心叵是明明白白,却又是居心叵测。围棋中也包含着做人的道理,棋中也包含着做人的道理,棋棋经有言,有言,“持持重而廉者多得,轻易而贪者多丧,不争而自保者重而廉者多得,轻易而贪者多丧,不争而自保者多胜,务杀而不顾者多败。多胜,务杀而不顾者多败。”这哪里是在下棋,分这哪里是在下棋,分明是教做人。明是教做人。棋如人生,棋如人生,围棋棋给棋手棋手带来快来快乐的同的同时,更多感悟了那种平等!更多感悟了那种平等!以和为贵以和为贵围棋自然也是棋自然也是为争争夺生存空生存空间而而发生的生的战争,一争,一盘棋棋终,常常呈,常常呈现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平共中有我、我中有你,和平共处的的态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