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王羲之PPT教学课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91342674 上传时间:2024-09-1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8.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亭集序王羲之PPT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兰亭集序王羲之PPT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兰亭集序王羲之PPT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兰亭集序王羲之PPT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兰亭集序王羲之PPT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亭集序王羲之PPT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亭集序王羲之PPT教学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亭集序王羲之 第一章课课文文导导读读第二章生生字字生生词词第三章课课文文赏赏析析目 录第四章课课文文拓拓展展课课文文导导读读王羲之与会者共有42人,饮酒赋诗一共写下了37首诗,后来将这些诗汇集成册,并写了一篇序文,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第一章兰亭集序(神龙本)唐人冯承素摹本,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关于兰亭集序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2、 王羲之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作者介绍文体知识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

3、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文体知识课课文文导导读读王羲之与会者共有42人,饮酒赋诗一共写下了37首诗,后来将这些诗汇集成册,并写了一篇序文,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第二章癸癸丑(丑( )会稽会稽山(山( ) 修修禊禊事(事( ) 激激湍湍( )流流觞觞( ) 骋骋怀(怀( )uukuku ijijx x tuntunshnshnchnchnh h i iqqq q jidjid ooshnshn放浪形放浪形骸骸( )趣趣舍万殊舍万殊 ( )( )一一契契( )嗟悼嗟悼( ) 彭彭殇殇( )生字生词夫夫人人之之相与相与

4、 夫:发语词。之:取独。夫:发语词。之:取独。取取诸诸怀抱:之于。怀抱:之于。虽虽取舍万殊取舍万殊 :即使。:即使。及及其所其所之之既倦既倦 及:等到。之:动词,到达。及:等到。之:动词,到达。终终期期于尽于尽 :到。:到。释义课课文文赏赏析析王羲之与会者共有42人,饮酒赋诗一共写下了37首诗,后来将这些诗汇集成册,并写了一篇序文,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第三章 永和九年,岁在永和九年,岁在癸癸丑,丑,暮春暮春之初,之初,会会于于会稽会稽山阴山阴之之兰亭兰亭,修禊修禊事也。群贤事也。群贤毕毕至,少长至,少长咸咸集。此地有崇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山峻岭,茂林修竹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5、又有清流激湍,映带映带左右,左右,引引以以为流为流觞觞曲水,曲水,列列坐其坐其次次。虽无。虽无丝竹管弦丝竹管弦之之盛盛,一觞一,一觞一咏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亦足以畅叙幽情。 第第1 1自然段自然段uu介词结构介词结构“于会稽山阴之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后置后置春季的末一春季的末一个月个月一种祭礼一种祭礼高高的竹子高高的竹子都都县名县名映衬、围绕映衬、围绕酒杯酒杯排列排列旁边旁边乐器乐器繁盛繁盛作诗作诗省略动词宾语省略动词宾语举行举行的的都都课文研读 永和九年,这年是癸丑年,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

6、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漂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课文译文 是是日也,天朗气清,日也,天朗气清,惠风惠风和畅。仰观宇宙和畅。仰观宇宙之之大,大,俯察俯察品类品类之盛,之盛,所以所以游目游目骋骋怀,足以怀,足以极极视听之娱,视听之娱,信信可可乐也。乐也。 之:定语后置的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标志和风和风用来用来放开、放开、敞开敞开穷尽穷尽实实在在自然万物自然万物值值得得这这第第2 2自然

7、段自然段课文研读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吹来心情舒畅。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尽视和听的乐趣,实在快乐啊!课文译文 夫夫人人之之相与,相与,俯仰俯仰一世。一世。或或取取诸诸怀抱,怀抱,悟悟言一室之内;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趣舍万舍万殊殊,静躁不同,当,静躁不同,当其欣其欣于于所遇,所遇,暂暂得于己,得于己,快然快然自自足足,不知老之将至;,不知老之将至;及及其其所所之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系之矣。之矣。向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已为

8、陈迹,犹不能不以之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兴怀,况修短随化化,终,终期期于尽!于尽!古人云:古人云:“死生亦大矣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岂不痛哉! 助词,引起下文助词,引起下文取消句子独立性取消句子独立性一俯一仰一俯一仰之间之间之于之于通通“晤晤”有的人有的人通通“趋趋”趋向趋向不一样不一样一时一时高兴的样子高兴的样子满足满足对对事情事情到达到达等到等到到、及到、及过去过去附着附着因因指指“向之向之”句句自然自然第第3 3自然段自然段课文研读 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抱负志趣,(与朋友)在一室之内面对面交谈;有的人随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各

9、人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各不相同,但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一时很自得,快乐而满足,竟不觉得衰老将要到来;等到他对自己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就随着产生了。从前感兴趣的事,转眼之间,已成为陈迹了,还不能不因此而引起心中的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终归于尽。古人说:“死和生是一件大事啊。”这怎么不叫人悲痛万分呢?课文译文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契,未尝不,未尝不临临文嗟文嗟悼悼,不能不能喻喻之于怀。之于怀。固固知知一一死生为虚诞,死生为虚诞,齐齐彭彭殇殇为为妄作妄作。后。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10、悲夫!故列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叙时人,录其所述,虽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感于斯文斯文。符契。两半,可合符契。两半,可合在一起在一起面对面对悲伤悲伤明白明白本来本来一、齐,作动词。把一、齐,作动词。把看做一样(相等)看做一样(相等)未成年而死去的人未成年而死去的人无根据无根据情趣情趣一个个一个个纵使纵使这次(集会)的诗文这次(集会)的诗文第第4 4自然段自然段课文研读 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本来知道,把

11、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思想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命这件大事吧。课文译文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1 1、2 2自然段):自然段): 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3 3、4 4自然段):自然段): 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 整体感知 1、第一段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兰亭盛会的? 明确:先总叙时间、地点及集会,再叙人、地

12、、事、乐。 2、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问题探究 3、第一、二自然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作者为何说“信可乐也”? 良辰: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5、第三自然段所议论

13、的问题是什么? 死生亦大矣。 6、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的议论跟前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用“人之相与(人的交往),俯仰一世(过得很快)”句承上启下,由此引发对生活的感慨,自然之极。接着作者指出两种生活方式的人,都是在美好的时光中“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事过境迁,又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时光,即留恋于生之乐 。再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终期于尽),死即失去美好的生活,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 7、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千古同心,千古同慨,作者的思绪从有限转入无限,又归结到兰亭集的撰集上,既点出了作序的缘起,又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随着时光的流逝,人的生命也终有尽

14、期。作者在感时之余,转为伤逝。把庄子之言斥为“虚诞”和“妄作。”不能学太上之忘情,忘掉生和死的界限。8 8、为什么说这是一篇书序?、为什么说这是一篇书序?作诗的理由作诗的理由作诗的情形作诗的情形成书的经过成书的经过成书的意义成书的意义借题发挥借题发挥(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斯文)(修禊事也,群贤毕至)(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诗人的生死观)句型上的分类句中对:同一句上下两个词语互相对偶。 例如:清流激湍、游目骋怀。单句对:上下两句互相对偶。 例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隔句对: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 例如: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

15、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对偶修辞 引用引用1.“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死生亦大矣”庄子德充符引孔子之言:“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原是用来形容“道”的作用。)引用课课文文拓拓展展王羲之与会者共有42人,饮酒赋诗一共写下了37首诗,后来将这些诗汇集成册,并写了一篇序文,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第四章二王二王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前者为书圣。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前者为书圣。钟王钟王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苏黄米蔡苏黄米蔡宋宋“四大家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苏轼

16、、黄庭坚、米芾、蔡襄颜柳颜柳唐书家颜真卿、柳公权,书史上又有唐书家颜真卿、柳公权,书史上又有“颜筋柳骨颜筋柳骨”之称。之称。初唐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初唐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唐草书的杰出代表唐草书的杰出代表“颠张醉素颠张醉素”张旭和怀素张旭和怀素 二张二张指东汉张芝、唐代张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指东汉张芝、唐代张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赵董赵董指元代赵孟俯,明之董其指元代赵孟俯,明之董其昌昌 邢张米董邢张米董晚明四大家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人晚明四大家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人虞欧褚薛虞欧褚薛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

17、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古代书法名家鹅池鹅池晋书王羲之传记下了这样一件事: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王羲之为之感动,边派人去集市买来几把扇子,取出随身带的笔墨在扇上挥毫,一一题款落印。然后对老婆婆说:“老人家,你为我斩杀了心爱的大白鹅,我很是过意不去,请把这几把扇子拿到市上,卖上几串钱,算是我对你的补偿吧。”王羲之趣闻 王羲之听说山阴有一位道士养了十几只好鹅,就特地跑到道观去欣赏,并且不惜重金,希望道士把鹅卖给他。 但是无论王羲之如何请求,道士就是不肯。后来道士说:“若你帮我写一部道德经,我就把鹅送给你。” 王羲之听了,非常高兴,说:“这有什么困难,你为何不早说?”立刻进道观写字,完成后才欢欢喜喜地赶着这群鹅回家。以书换鹅以书换鹅王羲之趣闻同学们下课授课老师:小小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