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课堂PPT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91338554 上传时间:2024-09-1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课堂PPT(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山东交通学院 陈德阳1.概述概述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简称:DCT。是基于双轴式常啮齿轮,手动变速器Mt演变而成,保留了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的优点,并升华为电控液动换档控制,改善了换档品质,降低了油耗及故障率和制造成本,它己在大众车系和福特车系中成功的使用。又因继承性好,降低了加工设备的投资,适合国情需要,前景十分可观。2.例如:例如: Golf-R32轿车性能参数比较表如下:大众公司对Golf-R32分别装用手动变速器MT与DCT自动变速器进行了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证明:DCT式自动变速器,具有优良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

2、性能。3.一、一、DCT系统的结构特点:系统的结构特点:1. 两个油浴湿式摩擦式离合器C1和C2,通过扭转减振盘连接飞轮,其输出端分别驱动齿轮组的奇数档和偶数档。用C1和C2的分离与接合,交替转换传力档位,满足自动换档的需求。 即: 第一离合器C1控制1、3、5、R档位;第二离合器C2控制2、4、档位或6档位。4.一、一、DCT系统的结构特点:系统的结构特点:5.6.7.两个输入轴,一个输出轴的五挡变速器8.a)奥迪Q5轿车上使用的OB 7挡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外形9.奥迪七速变速器10.11.两个输入轴,两个输出轴的六挡变速器12.一、一、DCT系统的结构特点:系统的结构特点:2. 和手动式变

3、速器MT一样,用三个锁环式惯性同步器A1、A2、A3分别控制各档位常啮齿轮的连接,组成五个或六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R。3. 离合器C1和C2的离合控制,和同步器与常啮齿轮的连接控制,采用电控液动方式,通过液压缸充油或泄油进行快速继动换档控制。4. 多片湿式双离合器的滑磨热,利用自动变速器的ATF油来吸收,使摩擦片得到良好的冷却,接合柔和,磨损均匀,使用寿命长,扭矩传递能力好。13.驾驶员的体验是DCT很多优点的一个。少于8毫秒的升档时间使很多人感觉到在市面上所有的整车中装备DCT的能提供最价的动态加速性。当然通过减少换档冲击,DCT也提供了更为平顺的换档。可能DCT最引人注目的优势是改善了燃油消

4、耗。由于换档过程中没有动力中断,燃油效率显著提高。有数据表明6档DCT与传统5档自动变速箱相比,燃油效率可增加10%.与无级变速的CVT变速箱相比,DCT可以承受更高的扭矩要求。14.15.一、一、DCT系统的结构特点:系统的结构特点:5. 离合器在换档时的滑磨热量和传动件的运动摩擦热量,使控油温升高,仍需通过冷油器进行散热冷却。并用油温传感器监测报警,正常油温应为+30+90。16.17.一、一、DCT系统的结构特点:系统的结构特点:6. 去消了结构复杂和传动效率低的液力式变矩器,采用扭转减振盘的弹簧来传递动力,并吸收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和噪声,形成了一个“双质量扭转减振系统。 因减振弹簧的位

5、置半径大、刚度小、压缩转角大,使多自由度传力系统的扭转振动,得到有效地衰减。所以,动力传递柔和、平稳、可靠,传动效率高, 故障率少。18.19.一、一、DCT系统的结构特点:系统的结构特点:7. 变速手柄的档位排列方式,仍是:P、R、N、D、S传统方式。有的车系还加装了手动换档开关,在D档位时,手柄也可利用手动通道上下微动,手动依次升档或降档行驶。20.21.22.一、一、DCT系统的结构特点:系统的结构特点:8. 两个不同尺寸的离合器,同轴心的套装在一起,以相同的摩擦力矩Mc,交替传递发动机的转矩。因离合器的最大摩擦力矩Mc为下式:Mc=ZPRc (n.m) Z摩擦面数;P压盘上的油压作用力

6、;摩擦系数;Rc摩擦片的平均摩擦半径。 所以,两个尺寸不同的离合器套装在一起,控制油压相同,因平均摩擦半径不同,压盘的压紧力不同,最终摩擦力矩Mc是相同的,都能单独传递发动机的最大扭矩Memax,即:McMemax。 23.一、一、DCT系统的结构特点:系统的结构特点:9. 故障率低和使用寿命长的原因?有三:(1)离合器与齿轮组前后布局,相距较远,滑磨热影响量小,比传统的行星齿轮式合理。(2)少了液力变矩器,简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传动效率,ATF油温低。(3)省略了多个换档用的制动器和离合器,减少了密封件和漏油点。24.二、二、DCT电控液动换档系统的组成:电控液动换档系统的组成: DCT电控

7、液动换档系统与传统的ECT控制系统类同,也分为两部分:25.二、二、DCT电控液动换档系统的组成:电控液动换档系统的组成:1、电控部分电脑DCT/ECU和EFI/ECU联网工作,进行自动换档逻辑控制,并发令使换档电磁阀动作,完成档位的自动转换。本系统的传感器信号和开关信号,进行信息反馈,监控双离合器的工作质量,如:换档控制、柔和控制、同步控制、报警自诊等内容。26.27.二、二、DCT电控液动换档系统的组成:电控液动换档系统的组成:2、液动部分完成继动换档控制,液压动力源为:油泵、油路板、液压换档滑阀、双离合器和三个同步器的液压缸。28.三、三、DCT电控液动换档系统的原理:电控液动换档系统的

8、原理: 1、发动机不运转时液压换档系统无油压,电磁阀断电关闭,液压滑阀在F力的作用下,处在中间位置,两个离合器都是泄油状态。29.30.三、三、DCT电控液动换档系统的原理:电控液动换档系统的原理:2、发动机运转时液压油作用在液压滑阀的两端,油压平衡,滑阀不动,仍为泄油状态。31.32.三、三、DCT电控液动换档系统的原理:电控液动换档系统的原理:3. 汽车起步时变速手柄在D档,电脑接到节气开度TPS起步信号,使电磁阀B通电开启泄油,液压滑阀右移,离合器C1充油接合,同步器A1也向前接合,换入一档行驶。33.34.三、三、DCT电控液动换档系统的原理:电控液动换档系统的原理:4、汽车升档时当需

9、要升档时,电磁阀A通电开启泄油,B阀断电关闭充油,液压滑阀左移,离合器C2充油接合,同步器A2也向前接合,换入二档行驶。5、其他档位的升档和降档过程和同步器的控制原理,皆类同故略。 35.四、四、DCT系统各档工作过程:系统各档工作过程: 利用电控液动方式,使双离合器和同步器的液压缸自动交替充油、泄油而离合,将动力输入相关档位的同步器和齿轮组,即:前一档位泄油、后一档位充油,反复交替,依次的升档或降档,这一过程在1s内完成,动力衰减的时间极短,保证了行驶的平稳性。 36.37.四、四、DCT系统各档工作过程:系统各档工作过程:1、一档C1充油接合,同步器A1向前接合,动力从Z1齿轮组输出,其他

10、齿轮空转。2、二档C2充油接合,同步器A3向前接合,动力从Z2齿轮组输出,其他齿轮空转。3、三档C1充油接合,同步器A1向后接合,动力从Z3齿轮组输出,其他齿轮空转。 38.39.四、四、DCT系统各档工作过程:系统各档工作过程:4、四档C2充油接合,同步器A3向后接合,动力从Z4齿轮组输出,其他齿轮空转。 5、五档C1充油接合,同步器A2向前接合,动力从Z5齿轮组输出,其他齿轮空转。6、R档C1充油接合,R档齿轮与主、被齿轮啮合,动力从ZR齿轮组输出,其他齿轮空转。40.41.四、四、DCT系统各档工作过程:系统各档工作过程: 利用电控液动方式,使双离合器和同步器的液压缸自动交替充油、泄油而

11、离合,将动力输入相关档位的同步器和齿轮组,即:前一档位泄油、后一档位充油,反复交替,依次的升档或降档,这一过程在1s内完成,动力衰减的时间极短,保证了行驶的平稳性。 42.43.四、四、DCT系统各档工作过程:系统各档工作过程:1. 一档C1充油接合,同步器A1向前接合,动力从Z1齿轮组输出,其他齿轮空转。44.四、四、DCT系统各档工作过程:系统各档工作过程:2. 二档C2充油接合,同步器A3向前接合,动力从Z2齿轮组输出,其他齿轮空转。45.四、四、DCT系统各档工作过程:系统各档工作过程:3. 三档C1充油接合,同步器A1向后接合,动力从Z3齿轮组输出,其他齿轮空转。 46.四、四、DC

12、T系统各档工作过程:系统各档工作过程:4、四档C2充油接合,同步器A3向后接合,动力从Z4齿轮组输出,其他齿轮空转。47.四、四、DCT系统各档工作过程:系统各档工作过程:5. 五档C1充油接合,同步器A2向前接合,动力从Z5齿轮组输出,其他齿轮空转。48.四、四、DCT系统各档工作过程:系统各档工作过程:6. R档C1充油接合,R档齿轮与主、被齿轮啮合,动力从ZR齿轮组输出,其他齿轮空转。49.双输出轴自动变速器50.1档:外部离合器内部驱动轴输出轴1差速器51.2档:内部离合器外部驱动轴输出轴1差速器52.3档:外部离合器内部驱动轴输出轴1差速器53.4档:内部离合器外部驱动轴输出轴1差速器54.5档:外部离合器内部驱动轴输出轴2差速器55.6档:内部离合器外部驱动轴输出轴2差速器56.倒档:外部离合器内部驱动轴倒档轴输出轴2差速器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