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的束郑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黄的束郑敏(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黄的稻束 郑 敏 郑敏郑敏(1920-),福建闽侯人,福建闽侯人,1943年毕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1952年在美国布朗大年在美国布朗大学研究院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在学研究院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 1960年后年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讲授英美文学至今。在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讲授英美文学至今。九叶诗派九叶诗派代表人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人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郑敏四十年代的作品曾由巴金先生收入文学郑敏四十年代的作品曾由巴金先生收入文学丛刊,名为丛刊,名为诗集诗集194219421947194
2、7。 19471947年之后,郑敏的诗歌创作出现三十年之后,郑敏的诗歌创作出现三十余年的沉寂。余年的沉寂。19791979年诗人重新投入创作,年诗人重新投入创作,19841984年出版诗集年出版诗集寻觅集寻觅集。19811981年年九叶九叶集集收录了作者四十年代诗作二十首。收录了作者四十年代诗作二十首。寻寻觅集觅集曾获第二届全国诗集奖。曾获第二届全国诗集奖。九叶诗派九叶诗派九位诗人分别为九位诗人分别为曹辛之曹辛之( (杭约赫杭约赫) )、辛笛、辛笛( (王馨迪王馨迪) )、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嘉。 他们于他们于198119
3、81年出版了年出版了九叶集九叶集,因此被称为,因此被称为九叶九叶诗人诗人。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承接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贡献。 学习目标(第一课时): 找出并分析诗歌的意象,理解“金黄的稻束”的象征意
4、义,思考劳动和收获、生命和价值的意义。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诵读欣赏诵读欣赏 金黄的稻束站在金黄的稻束站在 / /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 黄昏的路上我看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 收获日的满月在收获日的满月在 / / 高耸的树巅上,高耸的树巅上,/ / 暮色里,远山暮色里,远山 / / 围着我围着我们的心边们的心边 ,/ /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 肩荷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 / 在这伸向远远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一片 / /
5、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 / 静默。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 /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 而你们,站在那儿,而你们,站在那儿,/ /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思想。/【启导启导】这首诗因为一个随处可见的农村生这首诗因为一个随处可见的农村生活景象,触发一种不同寻常的诗情,深刻的活景象,触发一种不同寻常的诗情,深刻的哲思哲思蕴涵在诗的形象之中。我们要抓住关键蕴涵在诗的形象之中。我们要抓住关键的词句体会,思考诗歌的的词句体会,思考诗歌的内蕴内蕴。 请朗读全诗,体味本诗所勾勒的画面,找请朗读全诗,体味本诗所勾勒的画面,找
6、出意象及其特征,并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出意象及其特征,并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金黄的金黄的稻束稻束皱了的皱了的美丽的美丽的脸脸收获日收获日的的满月满月远山远山(心边)(心边)静默静默(雕像)(雕像)整整体体感感知知 金黄的稻束站在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高耸的树巅上, , 暮色里,远山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围着我们的心边, ,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 金黄金黄”修饰修饰
7、“稻束稻束”,有什么意味,有什么意味? “站站”与与“立立”相比,在表达效果上有相比,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何不同? “疲倦疲倦”、“皱了皱了”与与“美丽美丽”矛盾吗?矛盾吗? 怎样理解怎样理解“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 “满月满月”除了作为背除了作为背景,还有何深层含义?景,还有何深层含义? 为什么为什么“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穆静穆”?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 金黄金黄”修饰修饰“稻束稻束”,有什么意味,有什么意味? “站站”与与“立立”相比,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相比,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金黄,是金黄,是成熟成熟的稻的稻束的颜色。金黄的稻束,束的颜色。
8、金黄的稻束,意味着意味着收获收获;同时,金同时,金黄又给稻束这一意象增黄又给稻束这一意象增添了一种添了一种高贵的美感高贵的美感。 “立立”只是客观的描述,只是客观的描述,而而 “站站”运用运用拟人拟人修辞,修辞,写出了稻束挺立秋天田写出了稻束挺立秋天田野的身姿,是野的身姿,是收获的见收获的见证和象征证和象征。 “疲倦的母亲疲倦的母亲”与与“皱了的美丽的脸皱了的美丽的脸”有有何关系?何关系? 母亲赋予生命,母亲是劳动者,母亲母亲赋予生命,母亲是劳动者,母亲肩负肩负生命的艰辛和希望生命的艰辛和希望,母亲因此而疲倦;,母亲因此而疲倦; “皱皱”是因为是因为疲倦疲倦,也是因为,也是因为时光的流逝时光的
9、流逝,诗人因此称其为诗人因此称其为“美丽美丽”,这是动情的赞颂。,这是动情的赞颂。“满月满月”写出了母写出了母亲亲“收获日收获日”内内心的满足、欣喜,心的满足、欣喜,也渲染了也渲染了 “静穆静穆”氛围,为下文氛围,为下文做铺垫,表现了做铺垫,表现了母亲甘于奉献的母亲甘于奉献的品质品质。“满月”除了作为背景,还有何深层含义?为什么说为什么说“没有一个没有一个雕像雕像能比这更静穆能比这更静穆”? 因为雕像既具有因为雕像既具有静默无闻的特征静默无闻的特征,本身,本身又具有又具有可礼赞的价值可礼赞的价值。金黄的稻束能成为人。金黄的稻束能成为人类类可纪念的东西可纪念的东西是因为它有着是因为它有着伟大的劳
10、作、伟大的劳作、伟大的疲倦、伟大的奉献。如同伟大的疲倦、伟大的奉献。如同母亲的母亲的疲倦、疲倦、美丽和坚韧、无私美丽和坚韧、无私已经已经超出超出了一切了一切言说言说。 怎样理解怎样理解“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 承上启下,母亲收获的喜悦恰如满承上启下,母亲收获的喜悦恰如满月的夜晚,如此静穆;但母亲的伟月的夜晚,如此静穆;但母亲的伟大像大像“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永,永远远不会忘记不会忘记。小结小结第一部分:作者由稻束联想到收获第一部分:作者由稻束联想到收获联想到生产的母亲(劳动者),歌联想到生产的母亲(劳动者),歌颂了劳动者的美丽、坚韧和无私。颂了劳动者的美丽
11、、坚韧和无私。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伟大的疲倦伟大的疲倦”如何理解?如何理解? 是是谁谁在低首沉思,沉思在低首沉思,沉思什么呢?什么呢? “肩荷肩荷” 这个词汇是用这个词汇是用于于“稻束稻束”还是用于还是用于“母亲母亲”的?如何理解?的?如何理解?小组小组讨论讨论怎样理解最后一句?怎样理解最后一句?“伟大的疲倦伟大的疲倦”,这
12、如何理解?,这如何理解? 母亲在母亲在“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成长的过程中担负着成长的过程中担负着孕孕育者、劳动者育者、劳动者的角色,的角色,付付出的辛劳和艰辛出的辛劳和艰辛看似平凡看似平凡实则伟大实则伟大,在,在收获日收获日里里没没有有狂欢狂欢,只有,只有静穆静穆,所有,所有的付出都化作的付出都化作“伟大的疲伟大的疲倦倦”。诗人赋予母性的疲诗人赋予母性的疲倦和倦和静穆静穆,表现了母亲的表现了母亲的辛劳、坚韧、无私奉献辛劳、坚韧、无私奉献的的伟大品质,伟大品质,这是一种这是一种肯定肯定和赞颂和赞颂。 “肩肩荷荷” 这个这个词汇是用词汇是用于于“稻束稻束”还是用还是用于于“母亲母亲”的?如的?如
13、何理解?何理解?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只能是一句中的主体只能是“你们你们”即即“稻束稻束”。虽然那伟大的疲倦的主体是劳动。虽然那伟大的疲倦的主体是劳动者母亲,但者母亲,但“肩荷肩荷”了这种了这种“疲倦疲倦”的主体,却只能的主体,却只能是母亲劳动的结晶是母亲劳动的结晶“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 。 如何理解如何理解“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一个思想。” ? 最后几句,着实有了一定的哲理深度,最后几句,着实有了一定的哲理深度,把历
14、把历史比做一条长河,而母亲就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日复史比做一条长河,而母亲就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日复一日的如此平凡的辛勤劳作、甘于奉献一日的如此平凡的辛勤劳作、甘于奉献,但时光的,但时光的流逝是如此的无奈,流逝是如此的无奈,“美丽的脸美丽的脸”也会也会“皱了皱了”,母亲也会母亲也会“疲倦疲倦”。“不过不过”“”“而而” 强调强调“你们,你们,站在那儿站在那儿”,金黄的稻束成历史的见证,金黄的稻束成历史的见证,“无数疲无数疲倦的母亲倦的母亲”不是具体的母亲,而是哲学上抽象的不是具体的母亲,而是哲学上抽象的人人类的母亲类的母亲,这种,这种“疲倦而静穆疲倦而静穆”的母爱,是的母爱,是一种人一种人类的精神,更
15、是一种思想类的精神,更是一种思想,它超越了历史,是人类,它超越了历史,是人类繁衍的凭靠,是支撑民族、生命的根基。繁衍的凭靠,是支撑民族、生命的根基。这种辛劳、这种辛劳、奉献、坚韧的精神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种永恒的奉献、坚韧的精神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种永恒的思想结晶,是生命与价值的伟大体现。思想结晶,是生命与价值的伟大体现。“人类的一人类的一个思想个思想”使得这首诗使得这首诗超越超越了对母亲劳动者的赞颂,了对母亲劳动者的赞颂,而具有了而具有了更深刻广泛的哲思更深刻广泛的哲思。 小结小结第二部分:母亲无言的坚韧和美第二部分:母亲无言的坚韧和美丽激起我们对生命和历史作深刻丽激起我们对生命和历史作深刻
16、的思考,深刻阐释了金黄的稻束的思考,深刻阐释了金黄的稻束的象征意义。的象征意义。“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象征什么?象征什么?“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它不仅是自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它不仅是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是某种象征。然意义上的稻束,而是某种象征。它是收获的象征。它是收获的象征。诗人将诗人将收获与创造丰收成果的劳动者收获与创造丰收成果的劳动者联系起来,尤联系起来,尤其突出了作为其突出了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的形象。母亲的母亲的形象。母亲的的“疲倦而静穆疲倦而静穆”一生一生是是平凡平凡的,但母亲的的,但母亲的精神精神是是崇高崇高的,母亲的的,母亲的人生价值人生
17、价值是是伟大伟大的。的。它是母亲不知它是母亲不知疲倦、辛劳坚韧的象征,是人类的一个思想疲倦、辛劳坚韧的象征,是人类的一个思想。母亲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成为诗歌当中既真母亲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成为诗歌当中既真又美的意象,通过这个意象,诗人启发人们重新思又美的意象,通过这个意象,诗人启发人们重新思考平凡与伟大的关系,生命与价值的意义。考平凡与伟大的关系,生命与价值的意义。课堂检测课堂检测1.1.对这首诗的解说对这首诗的解说, ,不恰当的一项是不恰当的一项是( )( )A.A.“金黄的稻束站在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一句涉及的时间, ,从从全诗看全
18、诗看, ,除了除了“秋天秋天”外外, ,还隐指还隐指“暮色暮色”降临之前。降临之前。B.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把把“皱皱”与与“美丽美丽”并列并列, ,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C.C.“你们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的诗句中, ,“你们你们”指诗指诗歌的主要形象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D.D.“历史也不过是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这实际上就是稻束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低首沉思”的内容。的内容。DD D(把(
19、把“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解解说为稻束说为稻束“低首深思低首深思”的内容则显然不恰当。整首的内容则显然不恰当。整首诗所出现的形象以及有关形象的感受,都是诗人诗所出现的形象以及有关形象的感受,都是诗人“我我”心中所想、眼中所见。它本是诗人的心中所想、眼中所见。它本是诗人的“旁白旁白”,不能理解为,不能理解为“稻束稻束”沉思的内容。而且侧重点应沉思的内容。而且侧重点应该是该是“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课堂检测课堂检测2.2.对这首诗的赏析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不恰当的一项是 ( )A.A.诗歌以诗歌以“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
20、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 ,通过稻田通过稻田, ,路路上上, ,天空天空, ,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 ,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B.B.诗歌赋予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无言的听觉感受, ,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 ,把关注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C.C.“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等形
21、象都具有圆满意味, ,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 ,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的“疲倦疲倦”。D.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一句中的主体, ,应该是美丽的母应该是美丽的母亲亲, ,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秋天的田里”沉思的沉思的“稻束稻束”。D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只能是一句中的主体只能是“你们你们”即即“稻束稻束”。虽然那伟大的疲倦的主体是劳动者母亲,但。虽然那伟大的疲倦的主体是劳动者母亲,但“肩荷肩荷”了这种了这种“疲倦疲倦”的主体,却只能是母亲劳动
22、的结晶的主体,却只能是母亲劳动的结晶“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D1.1.诗人是如何将诗人是如何将“诗诗”(意象和语言)与(意象和语言)与“思思”(对人类存在的思考)融合在一起(对人类存在的思考)融合在一起的?的?2.这首诗有着意象的跳跃,意象的重叠,这首诗有着意象的跳跃,意象的重叠,但为何不给人零乱、费解的感觉?但为何不给人零乱、费解的感觉? 思考探究(第二课时) 1.1.诗人是如何将诗人是如何将“诗诗”(意象(意象和语言)与和语言)与“思思”(对人类存在的(对人类存在的思考)融合在一起的?思考)融合在一起的?诗人以诗人以“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为起点,将收割后
23、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而具有,因而具有一种更为感人的力量一种更为感人的力量。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作直接比作“母母亲亲”或是或是“雕像雕像”,而是据此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而是据此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静静默默”的的“雕像雕像”、母亲的疲倦、母亲无言的坚忍和美、母亲的疲倦、母亲无言的坚忍和美丽,都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无尽的沉思。丽,都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无尽的沉思。诗的最后一句诗的最后一句“而你们,站在那儿
24、,将成为人类的一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个思想”,顺理成章,顺理成章,“抽象的思抽象的思”和和“感性的诗感性的诗”完美地合为一体。完美地合为一体。 2. 2.这首诗有着意象的跳跃,意象的重叠,这首诗有着意象的跳跃,意象的重叠,但为何不给人零乱、费解的感觉?但为何不给人零乱、费解的感觉?这得益于诗人意象创造的技巧圆熟,尤其是组织得非常和和谐谐。它在跳跃跳跃的地方都作了有机的过渡有机的过渡,用一根无形的线索把多个意象贯串贯串起来。诗的前两行写大自然的“稻束稻束”,一个跳跃,却又写起了“皱了的美丽的脸皱了的美丽的脸”的“疲倦的疲倦的母亲母亲”。从稻束到母亲,是两个意象的重叠,但其中用“
25、我想起我想起我看见我看见”作了暗过渡暗过渡,所以虽然跳跃,却不让人感到突兀。在省略中我们能感到诗人在这里作出了一个重要的暗示:全诗把“稻束稻束”与“疲倦的母亲疲倦的母亲”连了起来。这联结的线索就是由诗人对那个一切都被颠倒了的社会中的一个社会问题的认识引起的,即为什么劳动者却是贫穷者,对社会贡献得越多,自己却丧失得越多。诗人把这些对社会的认识,通过稻束母亲思想这样一根艺术线索贯串起艺术形象,表现了出来。一、有一、有“声声”有有“色色”的语言的语言 这首诗由于这首诗由于独特的色彩与声音的把握和表达独特的色彩与声音的把握和表达,而使,而使语言带有一种雕塑的质感和光辉。诗人用语言带有一种雕塑的质感和光
26、辉。诗人用“金黄金黄”修饰修饰“稻束稻束”,既是基于稻束本身的质感,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既是基于稻束本身的质感,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把握,把握,“金黄金黄”是高贵的色调。在技巧上,它一方面体现是高贵的色调。在技巧上,它一方面体现了现代主义具体意象和抽象观念的叠加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了现代主义具体意象和抽象观念的叠加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也沟通了古典诗歌对意境的要求,体现了对传统的情境关也沟通了古典诗歌对意境的要求,体现了对传统的情境关系的重视。而三个系的重视。而三个“静默静默”预示着母亲的美丽与坚忍已超预示着母亲的美丽与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有出了一切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有“声声
27、”有有“色色”的的语言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语言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 二、融合二、融合传统与与现代代经验的意象的意象诗中的意象塑造具有如下两个特征:第一,从从强强烈的主烈的主观投入投入对实存的生活形存的生活形态作具体描述作具体描述,如“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疲倦的母疲倦的母亲”“收收获日的日的满月月”“高高耸的山的山巅”;第二,通通过诗人的感官人的感官转化把抽象的事物化把抽象的事物变形形为具体感知的形象具体感知的形象,如“历史史”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无论哪种方法所形成的意象都具有独创性,而且它们也是通过诗人心理的仰证或想象才得以实现的。诗人对意象的理解与创造,吸收了
28、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的经验,并且有所融合、创造。二、融合二、融合传统与与现代代经验的意象的意象诗中的意象塑造具有如下两个特征:第一,从从强强烈的主烈的主观投入投入对实存的生活形存的生活形态作具体描述作具体描述,如“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疲倦的母疲倦的母亲”“收收获日的日的满月月”“高高耸的山的山巅”;第二,通通过诗人的感官人的感官转化把抽象的事物化把抽象的事物变形形为具体感知的形象具体感知的形象,如“历史史”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无论哪种方法所形成的意象都具有独创性,而且它们也是通过诗人心理的仰证或想象才得以实现的。诗人对意象的理解与创造,吸收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的经
29、验,并且有所融合、创造。二、融合传统与现代经验的意象二、融合传统与现代经验的意象 诗中的意象塑造具有如下两个特征:第一,诗中的意象塑造具有如下两个特征:第一,从强烈的主观投入对实存的生活形态作具体描述,从强烈的主观投入对实存的生活形态作具体描述,如如“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疲倦的母亲疲倦的母亲”“”“收获日的满收获日的满月月”“”“高耸的山巅高耸的山巅”;第二,通过诗人的感官转;第二,通过诗人的感官转化把抽象的事物变形为具体感知的形象,如化把抽象的事物变形为具体感知的形象,如“历历史史”不过是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无论哪种。无论哪种方法所形成的意象都具有独创性,而且它们也是方法所形成的意象都具有独创性,而且它们也是通过诗人心理的仰证或想象才得以实现的。诗人通过诗人心理的仰证或想象才得以实现的。诗人对意象的理解与创造,吸收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现对意象的理解与创造,吸收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的经验,并且有所融合、创造。代的经验,并且有所融合、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