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3课件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91319511 上传时间:2024-09-17 格式:PPT 页数:215 大小:5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企业管理3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5页
现代企业管理3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5页
现代企业管理3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5页
现代企业管理3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5页
现代企业管理3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企业管理3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企业管理3课件(2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现代企业;第二章企业经营观念和经营管理体系;第三章企业经营环境研究;第四章经营决策;第五章产品研究;第六章生产过程组织;第七章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第八章物资管理;第九章设备综合管理;第十章质量管理;现现 代代 企企 业业 管管 理理第一节第一节 现代企业概述现代企业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第三节第三节 现代企业制度(重点)现代企业制度(重点)第一章第一章 现代企业现代企业第一节第一节 现代企业概述现代企业概述一、企业的特征一、企业的特征1企业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2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直接目的是追求利润;3企业必须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4企业拥有经

2、营权;5企业应行使企业应有的职能;6企业应具备法人资格。二、企业的作用二、企业的作用1满足社会的需求;2安排就业;3向国家提供税收;4向人民群众提供投资机会。三、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三、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1任务多元化;2技术现代化;3经营多样化;4组织弹性化;5管理柔性化;6人员优质化。第二节第二节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一、公司一、公司1股份有限公司;2有限责任公司;3国有独资公司。 二、经济联合体二、经济联合体三、企业集团三、企业集团第三节第三节 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与特征(P6)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重点内容)1现代企业产权制度2现代企业组织制度3

3、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三、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及特征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及特征(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1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循环过程中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市场机制也会出现所谓的“市场失灵”。因此,政府利用宏观调控体系干预经济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微观基础;市场市场经济运行的中介环节;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不可缺少的保证2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二)现代

4、企业制度的特征1产权清晰;产权清晰;2权责明确;权责明确;3政企分开;政企分开;4管理科学。管理科学。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一)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二)现代企业组织制度(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一)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即公司法人产权制度)(一)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即公司法人产权制度)1产权、产权制度及功能产权、产权制度及功能产权产权是财产权的简称。产权一般可分为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产权的基础和核心是所有权,它是一种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的社会性行为权利。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指以产权为依托,对财产关系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调节的制度安排。产权制度的功能有产权制度的功能

5、有:财产约束功能;自主经营和激励机制功能;增进资源配置效益功能;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功能。2公司财产权能的分离公司财产权能的分离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其表现为:终极所有权、法人财产权、经营权三者相互分离。特点为:(1)这种分离是以公司法人为中介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次分离。第一次分离是出资者与公司法人的分离,即终极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第二次分离是法人财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2)法人财产权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使得法人财产权不依赖于原始所有权而独立存在,公司产权取得了独立的法人资产。(3)公司制度下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以法律形式加以规范的,是永久性彻底分离。3公司产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公司产

6、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公司产权制度就是以公司的法人财产为基础,以出资者终极所有权、公司法人财产权与公司经营权相互分离为特征,以股东大会、董事会、执行机构作为法人治理结构来确定各自权力、责任和利益的企业财产组织制度。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内容:公司是由一个法人治理结构来统治和管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组成的治理结构,具有一定的制衡关系,可以相互制约。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关系是信任托管关系。董事会与经理之间的关系是委托代理关系。4公司财产的有限责任制度公司财产的有限责任制度 内容:内容:(1)出资者只以其投入企业的出资额为

7、限,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2)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特征:特征:(1)股东个人财产与出资财产的分离;(2)公司财产法人化;(3)公司财产有限责任制度是建立企业破产制度的前提5公司产权的运行公司产权的运行 (1)公司产权运行的市场化的前提条件)公司产权运行的市场化的前提条件公司终极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及其经营权相分离,公司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产权主体;终极所有权的商业化,即股权采用证券的方式来表示。(2)公司的产权市场交易公司的产权市场交易 内容内容:既可以包括物质形态的资产性产权,如厂房、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的转让,也可以包括企业的货币资产、债权债务、商标等非物质形态

8、资产的转让。方式方式 :兼并;合并;租赁;拍卖。(二)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即公司组织制度)(二)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即公司组织制度)1.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组织机构是指从事公司经营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公司最高领导机构。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人员四大部分。按其职能分别形成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监事会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执行部门代表领导关系代表监督关系图图11 公司组织机构图公司组织机构图(1)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大会股东大会其主要职责:选举和罢免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制定和修改公司章程,审议和批准公司的财务预决算、投资以及收益分

9、配,决定公司类型变更、分立、合并和解散等等。(2)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董事董事会会其主要职责是执行股东会议决议,决定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和任免公司总经理等。(3)公司的监督机构公司的监督机构监事会监事会 (4)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机构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机构经理机构经理机构经理机构是受董事会委托,代理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业务的组织机构;公司总经理由董事会委任或招聘的;经理与公司的关系是契约关系;经理机构作为一种执行业务的职能机构,必须实行经理负责制。三、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方向三、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方向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注

10、意的几个问题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理顺产权关系,实现政企分开;2增加企业资本金,解决企业历史包袱;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第二章第二章 企业经营观念与经营管理体系企业经营观念与经营管理体系第一节现代企业经营观念第二节经营管理体系第三节企业经营机制第一节第一节 现代企业经营观念现代企业经营观念一、现代企业经营观念的主要内容一、现代企业经营观念的主要内容1.市场竞争观念;2.质量优先观念;3.风险经营观念;4.资本运营观念;5.可持续发展观念;6.人才开发观念;7.战略发展观念;8.经济效益观念。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经营机制企业经营机制 一、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目标

11、一、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目标1.自主经营;2.自负盈亏;3.自我发展;4.自我约束。 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与增强企业活力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与增强企业活力企业活力主要表现在这样六个方面企业活力主要表现在这样六个方面:产品有竞争力;技术有开发力;资产有增值力;对市场有应变力;领导班子有团结进取力;职工群众有凝聚力。第三章第三章 企业经营环境研究企业经营环境研究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经营环境的概念与特征企业经营环境的概念与特征第二节第二节 企业外部环境研究的内容企业外部环境研究的内容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外部环境研究的方法企业外部环境研究的方法第四节第四节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内容与方法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内容

12、与方法第五节第五节 企业经营环境综合分析的方法企业经营环境综合分析的方法 一、企业外部环境的特征一、企业外部环境的特征(1)可变性;(2)不可控性。 二、企业外部环境研究的内容二、企业外部环境研究的内容1.政治环境政治环境;2.经济环境经济环境;(1)企业所面临的经济形势: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资源利用情况;国内外证券交易场所的股票价格的涨跌、汇率的变动等。(2)企业所面对的直接市场主要有以下四个:销售市场;供应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3.技术环境技术环境;4.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第二节第二节 企业外部环境研究的内容企业外部环境研究的内容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外部环境研究的方法企业外部环境研究

13、的方法一、社会调查法二、经验判断法三、数学计算法 一、社会调查法一、社会调查法 1.单纯随机抽样法。2.分层抽样法。3.分群抽样法。 二、经验判断法二、经验判断法1经理人员意见法;2销售人员意见法;3顾客意见法;4专家意见法。 三、数学计算法三、数学计算法 1.时间序列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1)简单平均预测法)简单平均预测法把以往各期的实际资料值进行算术平均,把所得的算术平均数作为下一期的预测值。计算公式如下:FtDin(D1D2Dn)n式中:Ft第t期的预测值;Di第i期的实际销售量(i1,2,3,n)n资料期。(2)移动平均预测法移动平均预测法 公式:公式:Ft式中:Ft预测值;ti时间序

14、列;D实际值;n移动资料期数。 (3)加权移动平均法)加权移动平均法 fi各期资料的权数,按近大远小排列。 (4)指数平滑法)指数平滑法式中:平滑系数(01)上期实际值;上期预测值。平滑系数值的大小一般根据过去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比较来确定,如果两者差异较大时,宜取较大值;如果差异较小时,宜取较小值。在实际工作中,的数值一般取0.10.3。 2.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就是利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相关因素对预测对象的影响程度,利用相关因素值来计算预测值。一元回归分析它是根据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对只有一个变量的问题进行预测的方法。其公式如下:y=a+bx式中;y计划期预测值,因变量;x自

15、变量;a,b回归系数,a是回归直线的截距,b是回归直线的斜率,这两个参数可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回归分析既可用于时间序列分析,也可用于因果关系预测分析。用于时间序列分析就是直线趋势预测。 (1)直线趋势预测法)直线趋势预测法ayi/nbxiyi/xi2xi0的条件是将坐标图的Y轴中移。当统计资料的期数n为奇数时,中位数变为零,由零向前的序列为1,2,;由零向后的序列为1,2,。当统计资料的期数n为偶数时,由Y轴向前的序列为1,3,5,;由Y轴向后的序列为1,3,5,。(见课本P42,例5) (2)因果关系预测分析)因果关系预测分析第四节第四节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内容与方法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内容与方

16、法 一、企业内部条件的概念和特点一、企业内部条件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概念企业内部条件就是企业所拥有的客观物质条件和主观工作情况。这些条件和情况是企业能够掌握和利用来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2特征特征(1)特殊性;(2)可控性。 二、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一般内容二、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一般内容 1企业基本情况分析;2生产分析;3产品分析;4销售分析;5科学技术工作分析;6财务分析;7人事工作和职工队伍素质分析。 三、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重点内容三、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重点内容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重点内容是产产品品、市场市场和财务财务三个方面。 四、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方法四、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方法(一)产

17、品和市场分析(二)财务状况分析 (一)产品和市场分析(一)产品和市场分析1产品分析(1)市场引力竞争能力;销售增长率;市场容量;产品获利能力。(2)企业实力市场占有率;生产能力;技术能力;销售能力。2.市场分析市场分析(1)市场面分布分析;(2)产品竞争分析;(3)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程度的分析;(4)开辟新市场分析。2.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分析(Break-even Analysis)(1)盈亏平衡分析的基本原理盈亏平衡分析,也叫量、本、利分析(Volume-Cost-ProfitAnalysis)它是根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业务量(产量、销售量、销售收入等)、成本和利润三者之间的相

18、互依存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以预测利润、控制成本和进行决策的一种数学分析方法。只要销售单价大于单位变动成本,就存在着边际贡献(MarginalContribution),即单位售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当总的边际贡献与固定成本相等时,恰好盈亏平衡,这时再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就会增加一个边际贡献的利润。(2)盈亏平衡点的确定)盈亏平衡点的确定所谓盈亏平衡点(Break-evenPoint,简称BEP),也就是总成本与销售收入相等时的点。如图3-6所示:BEP金额或成本0销售收入总 成本产量V亏 损区盈利区 确定盈亏平衡点的方法:确定盈亏平衡点的方法:产产量量法法:就是根据企业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

19、本来确定盈亏平衡点所对应的产量或销售量。 X0F(WCv) 销售额法销售额法用S0盈亏平衡时的销售额;V0盈亏平衡时的变动成本总额;V变动成本总额。S0F(1VS)式中:VS也可以表示为:CvW变动成本率或变动费用率。边际收益法边际收益法边际收益也叫临界收益,它是销售收入与变动成本的差额。即:MSV=X(WCv)边际收益率也叫临界收益率,它是边际收益与销售收入的比值,即:mMS式中:m边际收益率S销售收入知道边际收益率,就可以直接计算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mMS(SV)S1VSS0F(1-VS)Fm也就是:S0Fm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当资料的内容只有若干时期的销售收入和总成本的统计资料时,可用最

20、小二乘法求得变动成本率k和固定成本F,而后带入公式计算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利用回归分析法,由YFkS可得出计算变动成本率的公式为:k(nSiCiSiCi)(nSi2(Si)2式中:Si第i期的销售额或销售收入Ci第i期的总成本n统计资料期数k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的计算公式为:F(CIkSi)n (3)销售利润决策分析)销售利润决策分析当以目标利润为条件时,亦可计算达到目标利润时的销售额或销售量。即:Sr(F+Er)/(1-V/S)式中:Xr达到目标利润时的销售量;Sr达到目标利润时的销售额。(4)盈亏平衡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盈亏平衡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预测一定销售量下的利润水平

21、在销售量X一定的情况下,利润水平E为:E=W*X(FCv*X)()(W-Cv)XF确定企业的目标成本根据公式确定实现目标利润时的销售额,然后即可求出目标成本。目标成本目标成本Tr=销售额销售额Sr目标利目标利Er 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的经营状况,可通过计算经营安全率来表示,计算公式为:式中:l经营安全率X0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或销售额X1企业的实际或预计销售量或销售额经营安全率经营安全状况30以上安全2530比较安全1525不太好1015要警惕10以下危险提高经营安全率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增加销售额;二是将盈亏平衡点下移。盈亏平衡点下移的方法有三种:降低固定成本;降低变动成本;增加固定成本,降低

22、变动成本。第五节第五节 企业经营环境综合分析的方法企业经营环境综合分析的方法 一、十字形图表法二、劣势或优势分析法三、威胁分析法四、市场潜力分析法第四章第四章 经营决策经营决策第一节经营决策概述第二节经营决策的基本内容第三节经营决策程序第四节决策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经营决策的基本内容经营决策的基本内容一、服务方向决策二、产品品种决策三、销售决策四、原料供应决策五、企业改造决策六、财务决策七、组织与人事决策八、联合方面的决策第三节第三节 经营决策程序经营决策程序一、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一、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二、找出经营问题二、找出经营问题三、确定目标三、确定目标四、拟定可行方案四

23、、拟定可行方案五、对可行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五、对可行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六、执行决策方案六、执行决策方案七、决策的控制与评价七、决策的控制与评价 第四节第四节 决策方法决策方法 图图4-2 决策方法的分类决策方法的分类计量决策法主观决策法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确定型决策(可直接计算)期望值准则最大可能准则单级决策树多级决策树非确定型决策最大最大准则最大最小准则后悔值准则集体决策法(专家意见法)厂长决策法列举法 一、风险型决策的分析方法一、风险型决策的分析方法 1进行风险型决策的准则进行风险型决策的准则(1)最大可能准则最大可能准则就是以概率最大的自然状态为基础,然后从中选择一个在该自然状态下收益值最

24、大的可行方案作为决策方案。(2)期望值准则所谓期望值,就是在不同自然状态下各方案可能获得的值。自然状态的概率值为权数的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收益值的加权平均值,用数学公式表示即: 式中: 第j方案的期望收益值; 第i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 第j方案在第i种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3决策树(DecisionTree)法(1)决策树及其构成 (2)用决策树进行决策的步骤)用决策树进行决策的步骤 用决策树法进行决策,要经过以下三个步骤:画决策树。画决策树是从左至右依次展开。计算期望值。期望值的计算同画决策树相反,要由右向左依次进行。剪枝决策。 二、非确定型决策的分析方法二、非确定型决策的分析方法1.最大

25、最大准则最大最大准则。这一准则是设想采取任何一个可行方案都是收益最大的后果发生,然后比较各方案的行动结果,哪个方案的收益最大,哪个方案就是最优方案。2最大最小准则最大最小准则。最大最小准则就是设想采取任何一个行动方案都是收益最小的状态发生,然后比较各方案的结果,哪个方案的收益值最大,哪个方案就是最优方案。 3后悔值准则后悔值准则。由于非确定型决策问题中各方案的自然状态的概率是未知的,这样就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当某种自然状态出现时却由于错选了方案而蒙受了机会损失。出现了损失就会后悔。后悔值准则就是要使这种后悔降低到最低限度。后悔值就是最优方案收益值与所选取方案收益值的差额。4折衷准则折衷准则。人

26、们总是嫌最大最大准则过于乐观、冒险,不愿采用;又嫌最大最小准则过于悲观、保守,也不愿采用。折衷准则就是介于最大最大准则和最大最小准则之间的一种判别方案优劣的决策准则。首先确定一个乐观系数(01),并就各方案中最为有利的与最为不利的收益值分别乘以和(1)再相加,得出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取其最大者,它所对应的方案就是决策方案。5等概率准则等概率准则(或称拉普拉斯准则)。拉普拉斯认为,人们在决策中应该重视和运用所掌握的全部信息,并且认为如果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难以确定大小,那么就应一视同仁。第五章第五章 产品研究产品研究第一节第一节产品寿命周期产品寿命周期第二节第二节 产品开发决策产品开发决策第三

27、节第三节 产品品种结构分析产品品种结构分析第一节第一节产品寿命周期产品寿命周期 一、产品寿命周期的概念一、产品寿命周期的概念产品寿命周期也称为产品经济寿命周期,是指产品研制成功后,从投入市场到被淘汰为止所经历的时间。根据销售增长率的大小,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投入期2.成长期3.成熟期4.衰退期每一时期的特点是什么?第二节第二节 产品开发决策产品开发决策 一、产品开发决策的内容一、产品开发决策的内容1.老产品整顿的决策;2.新产品发展的决策;(1)新产品“新”的程度的选择(2)新产品开发方向的选择3.产品开发方式的决策。1.老产品整顿的决策老产品整顿的决策(1)积极发展的方针。(2)维持现状

28、的方针。(3)改进或改革的方针。(4)暂时保留的方针。(5)逐步撤退或淘汰的方针。 2.产品开发方式的决策产品开发方式的决策(P89)(1)独立研制方式;(2)引进开发方式;(3)引研结合方式;(4)技术协作方式。 二、产品开发决策应考虑的因素二、产品开发决策应考虑的因素 1.产品未来的发展前途;2.产品的收益性; 3.竞争性;4.资源条件;5.技术条件;6.商品化程度;7.销售可能性;8.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规划等要求。 三、新产品开发的程序三、新产品开发的程序 1.调查阶段;2.构思创意阶段;3.构思创意的筛选;4.新产品开发决策;5.产品设计和工艺准备;6.新产品试制;7.新产品鉴定

29、与评价;8.市场开发。 四、产品开发方案的评价四、产品开发方案的评价 1产品开发评价的内容产品开发评价的内容(1)产品开发的可行性评估;(2)产品开发的经济评价;(3)产品开发的现实性评价。 2.产品开发经济评价的方法产品开发经济评价的方法(1)技术经济综合评分法)技术经济综合评分法(2)经济定量评价法)经济定量评价法在这里只介绍利润概率法和综合效益法这两种定量评价方法。利润概率法利润概率法第一步:预测新产品的销售量。在此,最重要的是两个参数:即产品销售量的估计值及其标准偏差的估计值。第二步:计算企业所获利润的估计值,求该产品获利的期望值及获利的概率。这种方法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第五章公式51

30、.doc 综合效益法综合效益法产品的效益一般应考虑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其中经济效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经济效益:是给国家和企业提供的税收和利润,即企业开发新产品所创造的税收和利润,记作E1;第二类经济效益:是用户取得单位服务量所付代价的低廉程度,这种低廉程度,一般用用户购买和使用新产品的费用同老产品相比较的费用节约额来表示,这种费用节约额称作用户受益值,计作E2。非经济效益:是对社会和人民需要的满足程度及普及面,记作En,一般用销售量来表示。第二类经济效益E2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式中:m用户数(即销售量);F本新产品的用户所花购置使用费。对于全新新产品来说,由于用户受益值没有对照产品,可以

31、认为E20。综合效益综合效益E为为:EW1E1W2E2WnEn式中:W1、W2、Wn各相应效益的权数,这权数可根据各效益的重要程度而定。第三节第三节 产品品种结构分析产品品种结构分析 一一 、 波波 士士 顿顿 矩矩 阵阵 法法 ( Boston matrix)波士顿矩阵的基本思想是以相对市场占有率为横坐标,以销售增长率为纵坐标建立矩阵,然后核算企业各种产品的相对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根据这两项指标确定企业各种产品在矩阵中的位置,在定位之后再按每种产品当年销售金额的多少,绘制成大小不等的圆圈,最后根据不同产品在矩阵中的不同位置,分别进行分析,采取不同的对策。1“明星”(Stars)产品,这类

32、产品销售量将迅速增长,企业应采取大力发展的战略,多投资以扩大产量。2“金牛”(Cashcow)产品,这类产品由于相对市场占有率高、销售量大,加速了企业的资金周转,为企业其他产品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应引起企业足够的重视。3“问题”(Questionmark)产品。这类产品虽然具有较高的销售增长率,但由于市场占有率较低,销售量不高,企业应根据各种产品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4“瘦狗”(Dogs)产品。这类产品一般处于产品寿命周期的衰退期,是亏本或仅能保本的产品,企业应根据产品销售量的高低和盈利状况采取不同的策略。 三、临界收益法三、临界收益法 评价产品,最基本的方法是盈亏平衡分析法。在一般情况下

33、,某种产品的销售量如果在盈亏平衡点之下,企业是不能生产的。但在多品种生产的企业中,某一品种是否生产,必须从整个产品组合盈利大小这一角度来分析。临界收益法就是从产品组合整体出发来评价产品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在第三章中已经论述过。第六章第六章 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过程组织第一节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第二节生产类型第三节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第四节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第五节流水生产线组织 第一节第一节 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 一、生产过程的组成一、生产过程的组成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2.基本生产过程3.辅助生产过程4.生产服务过程 二、组织生产过程的客观要求二、组织生产过程的客观要求1.生产过程

34、的连续性;生产过程的连续性;2.生产过程的平行性;生产过程的平行性;3.生产过程的比例性;生产过程的比例性;4.生产过程的节奏性(均衡性);生产过程的节奏性(均衡性);5.生产过程的适应性。生产过程的适应性。第三节第三节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一、企业生产单位的组成一、企业生产单位的组成1.基本生产部门;2.辅助生产部门;3.生产服务部门。二、企业生产单位的组成原则二、企业生产单位的组成原则1.工艺原则(工艺原则(Process-focused)2.对象原则(对象原则(Product-focused) 3.混合原则(综合形式)混合原则(综合形式)第四节第四节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35、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劳动对象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是指零部件从一个工作地到另一个工作地之间的运送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不同的移动方式:1顺序移动方式2平行移动方式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一、顺序移动方式一、顺序移动方式顺序移动方式的特点是产品或零部件在各道工序之间是整批移动的,即一批产品只有在前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成后,才整批地转送到下道工序进行加工。式中:T顺顺序移动方式下一批零件的加工时间;n零件批量(件);m工序总数;ti零件在第i道工序上的单件作业时间。这种方式适宜于在产品批量不大、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较短的情况下采用。 二、平行移动方式二、平行移动方式上式中的t3是工艺工序中单件作业时间最长的工序,以

36、te表示,工序总数以m表示,则可得一般计算公式如下:式中:T平平行移动方式下一批零件的加工时间;te单件作业时间最长的工序。三、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三、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式中:T平顺平行顺序移动当时下一批零件的加工时间;tL所有较大工序单件作业时间之和;tS所有较小工序单件作业时间之和。第五节第五节 流水生产线组织流水生产线组织 一、流水生产线的特征一、流水生产线的特征(1)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2)工艺过程是封闭的;(3)各道工序的工作地数量同各道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的比例相一致;(4)流水生产线具有明显的节奏性;(5)流水线具有高度的连续性。三、流水线的优缺点三、流水线的优缺点 1流水线的优点:流

37、水线的优点:(1)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2)缩短了运输路线,密切了上下工序的关系;(3)缩短了生产周期;(4)可以降低成本。 2流水线的缺点:流水线的缺点:(1)不够灵活,不能及时适应市场对产品产量和品种变化的要求,以及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的要求。(2)对流水线进行调整和改组需要较多投资和花费较多的时间。(3)工人在流水线上工作比较单调、紧张,容易疲劳,不利于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四、组织流水生产线的条件四、组织流水生产线的条件1.产品结构和工艺要相对稳定;2.工艺过程能划分为简单的工序,又能根据工序同期化的要求把某些工序适当合并和分解,各工序的工时不能相差太大;3.产品产量要足够大。只有保证足够

38、大产量,才能保证各个工作地(设备)的正常负荷。4.空间组织条件:要有足够的生产面积来安装流水线的设备、工艺装备和传送装置。 五、单一品种流水线的组织设计五、单一品种流水线的组织设计 (一)确定流水线的节拍(一)确定流水线的节拍如果用r代替节拍,T代替计划期的有效工作时间,Q代替计划期的产品产量,则计算公式为:(二)组织工序同期化(二)组织工序同期化组织工序同期化的基基本本方方法法是:把整个作业任务分解组合,使同节拍不成比例的工序,通过把小工序养大、把大工序划小的办法,达到各工作地单件作业时间等于或接近于节拍或是节拍的倍数。1.计算流水线上需要的最少工作地数计算流水线上需要的最少工作地数式中:N

39、min最少工作地数;T单单位产品的总装配时间;r流水线的节拍;表示大于或等于(T单/r)的最小整数。2.组织工作地组织工作地组织工作地就是按照工序同期化的要求,将各工序分配到各工作地。所谓工序同期化的要求,是指向每个工作地分配工序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保证各工序间的先后顺序关系;(2)每个工作地分配到的工序作业时间之和不能大于节拍;(3)各个工作地的单件作业时间应尽量相等和接近于节拍;(4)应使工作地的数目最少。 3.流水线的平衡方法流水线的平衡方法通常采用列举列举消去法消去法。(三)计算流水线的负荷系数(三)计算流水线的负荷系数流水线的负荷系数越大,表明流水线的生产效率越高。流水线的负荷

40、系数计算公式为:式中:流水线的负荷系数;T单单位产品的总装配时间;r流水线节拍;N流水线平衡后实际采用的工作地数。流水线的时间损失和时间损失系数的计算公式为:S=NrT单式中:S流水线的空闲时间;BD流水线的时间损失;流水线的负荷系数。第七章第七章 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第一节制定生产计划的原则第二节生产能力的核定第三节生产计划指标的确定第四节生产进度的计划安排第五节生产作业计划的特点和编制要求第六节期量标准的制定第七节生产作业计划的制定方法第八节生产任务排序第二节第二节 生产能力的核定生产能力的核定 一、生产能力的分类一、生产能力的分类 1.设计能力设计能力。设计能力是

41、指工业企业设计任务书和技术设计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2.查定能力查定能力。查定能力是指企业生产了一段时期以后,重新调查核定的生产能力。3.计划能力计划能力。计划能力也称现有能力,是指企业在计划年度内依据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实际达到的生产能力。第四节第四节 生产进度的计划安排生产进度的计划安排 1均衡生产 (1)平均分配)平均分配。(2)分期递增)分期递增。(3)小幅度连续增长)小幅度连续增长。(4)抛物线型递增)抛物线型递增。2非均衡生产非均衡生产 (1)均衡安排方式)均衡安排方式均衡安排进度的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人力和设备,有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也有利于管理工作的稳定。它的缺点主要是成品库

42、存最大,流动资金占用多。(2)变动安排的方式)变动安排的方式 优点优点:成品库存量小,节省库存保管费用;对市场的适应性好,能及时生产市场欢迎的新花色和新规格。 缺点缺点:需要经常调整设备和人力,生产能力利用较差,不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这种安排方式要求较高的管理水平。采用哪一种方式,应当进行经济上的比较1.主要是比较生产调整费用和库存保管费用之大小:主要是比较生产调整费用和库存保管费用之大小:生产调整费用生产调整费用主要包括设备和工艺装备的调整改装费用、人员培训费用、加班加点费用、调整引起的停工损失和废品损失的增加额等。库存保管费用库存保管费用主要包括资金占用的利息、仓库和运输工具的维修折旧费用

43、、仓库人员工资、物资存储损耗等费用。2.此外还必须考虑到企业的各种特点:此外还必须考虑到企业的各种特点:例如,食品工业企业的产品不宜长期储存,宜采取变动安排进度的方式。有些企业,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是关键问题,就宜于采取均衡安排的方式。第六节第六节 期量标准的制定期量标准的制定期量标准期量标准是指对加工对象在生产期限和数量方面所规定的标准数据。期是指期限,量是指数量。 1.大量流水生产大量流水生产的期量标准有:节拍、流水线标准工作指示图表、在制品定额等。2.成成批批生生产产的期量标准有:批量和生产间隔期、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在制品定额等。3.单件小批量生产单件小批量生产的期量标准有:产品生产周

44、期、生产提前期等。 一、批量和生产间隔期一、批量和生产间隔期批批量量(BatchSize),就是相同产品或零件一次投入或出产的数量。也就是花费一次准备时间投入生产的同种产品(工件)的数量。按照批量分批地生产产品,这是成批轮番生产类型的主要特征。生生产产间间隔隔期期(又称生产重复期),就是前后两批产品(或零部件)投入或出产的时间间隔。批量和生产间隔期的关系关系: 1.以期定量法以期定量法以期定量法就是先制定各类产品或零部件的标准生产间隔期,然后再据以确定相应的批量。用这种方法来确定生产批量时,要预先按生产的工艺复杂程度、生产周期、产品价值和体积等因素,将生产间隔期定为1,3,6,12,24天,2

45、个月,1季,半年或1,2,4,8,24天、2个月,1季,半年等互为倍数的标准生产间隔期。 2.经济批量法经济批量法这是一种根据费用来确定合理批量的方法。求经济批量的原理就是用数学方法求得设备调整费用与库存保管费用之和为最小时的批量,即为经济批量。年设备调整费用可用下式表示:式中:A每次调整费用;N年产量; Q批量。库存保管费用可用下式表示:式中:C每件产品(零件)的年平均保管费用。总费用(y)为两项费用之和:因为:所以:经济批量: 3.经济批量的实际应用问题经济批量的实际应用问题3.最小批量法最小批量法的计算公式是:式中的KR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如设备负荷的紧张程度、工件的价值、工件的生产

46、类型等。 表表7-6 KR的参考值的参考值生产类型大批中批小批工件价值低0.020.030.05工件价值中0.030.050.08工件价值高0.050.080.10.15二、生产周期二、生产周期生产周期生产周期是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的时候起到制成成品最后完工的时间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日历时间。1零件生产周期;2装配周期;3产品生产周期:产品生产周期是零件生产周期、部件装配周期、总装配周期和各个工艺阶段保险期之和。1.前后车间生产批量相等的情况下,生产提前期前后车间生产批量相等的情况下,生产提前期的确定:的确定:车间投入提前期本车间出产提前期本车间生产周期车间出产提前期后车间投入提前期保险期2.前后车

47、间生产批量不等时,生产提前期的确定:前后车间生产批量不等时,生产提前期的确定:车间投入提前期本车间出产提前期本车间生产周期车间出产提前期后车间投入提前期保险期(本车间生产间隔期后车间生产间隔期)三、生产提前期(重点)三、生产提前期(重点)第七节第七节 生产作业计划的制定方法生产作业计划的制定方法1在制品定额法;2提前期法(或称累计编号法);3生产周期法。1在制品定额法在制品定额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稳定、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在这类企业中,产品的品种比较单一,产量比较大,工艺和各车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比较稳定。因而各个生产环节所占用的在制品,经常保持一个稳定的数量。在制品定额法有两个

48、重要数据:1.在制品或库存半成品定额在制品或库存半成品定额;2.期初在制品或库存半成品预计结存量。期初在制品或库存半成品预计结存量。采用在制品定额法,是按照产品的反工艺顺序,从成品出产的最后一个车间开始,逐个往前推算的。计算各车间投入、出产任务的公式如下:计算各车间投入、出产任务的公式如下:某车间出产量后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半成品外销量(库存半成品定额期初库存半成品预计结存量)某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出产量本车间计划废品量(本车间在制品定额期初本车间在制品预计结存量)最后一个车间的出产量就是企业的成品出产量。 2提前期法(或称累计编号法)提前期法(或称累计编号法)采用提前期法规定车间生产任务的具体方法和

49、步骤是:首先,计算产品在各车间计划期末应达到的累计出产和投入的号数。其公式是:其次,进一步计算各车间在计划其内应完成的出产量和投入量。其计算公式为 二、二、n1排序问题排序问题如果只考虑第一项目标,也就是延期量最小,则每项任务的延期量都应尽可能小。在可能造成延期的情况下,应将要求完成时刻早的任务优先安排,即按要求完成时刻的先后排列加工顺序,这一规则称作最早交货期规则(EarliestDueDateRule,简写为EDD规则)。一般说来,因延期量增加造成的损失要大于因流程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费用。所以,应在延期量最小的前提下,缩短流程时间。这一规则称作混合规则。第八节第八节 生产任务排序生产任务排序

50、利用这一规则进行排序的步骤如下(P171):(1)计算所有任务所需总操作时间,本例为:(2)查出需要排序任务中要求完成时刻大于和等于总操作时间的任务,本例为J1、J2,并将其中操作时间最长的任务排在最后,本例J2的操作时间最长,排在最后。(3)扣除已排序任务,按第二步重新进行。这样,经过多次反复后,就可得到一个延期量最小并使总流程时间最短的加工顺序安排方案(排序方案)。本例为: J3J4J1J5J2三、三、n2排序问题排序问题n2排序问题是指有n种同类零件先后在A、B两台机床上进行加工,如何安排他们的加工顺序,使其总的加工周期为最短的排序问题。应用Johnson规则对n2排序问题进行排序,其方

51、法及过程可归纳成如下口诀:排好时间表排好时间表 从中找最小从中找最小 属于第一行属于第一行* 将其排在首将其排在首 如属第二行如属第二行* 排在最末尾排在最末尾 划去已排者划去已排者 余下照此办余下照此办*第一行指A机床,*第二行指B机床。 由A机床开始计算的总的加工周期:由B机床开始逆向计算的总的加工周期:最短的总加工周期Tmin可用下式计算,即:第八章第八章 物资管理物资管理第一节物资管理的作用与内容第二节物资消耗定额第三节物资储备第四节库存控制 第一节第一节 物资管理的作用与内容物资管理的作用与内容 一一 、物资管理的内容、物资管理的内容 1计划。2采购。3验收。4物资消耗定额管理。5仓

52、库管理。6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制定计划、采购、定额、调度、保管等人员的职责范围。四、物资的分类四、物资的分类 按照物资在生产中的作用分类:按照物资在生产中的作用分类:1主要原料和材料;2辅助材料;3燃料;4动力;5工具。第二节第二节 物资消耗定额物资消耗定额 一、物资消耗定额的概念一、物资消耗定额的概念物资消耗定额物资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制造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所合理消耗物资的数量标准。 二、物资消耗定额的分类二、物资消耗定额的分类按消耗物资的不同类别不同类别分为:(1)原材料消耗定额;(2)燃料消耗定额;(3)动力消耗定额;(4)工具消耗定额,等等。三、制定物

53、资消耗定额的基本方法三、制定物资消耗定额的基本方法 1经验估计法经验估计法公式是: 2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3技术分析法技术分析法4实际测定法实际测定法四、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四、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1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1)构成产品净重的消耗。(2)工艺性损耗。(3)非工艺性损耗。由于物资消耗的构成不同,工业企业的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可分为工艺消耗定额和物资供应定额两种。原材料消耗及其定额的构成,可图示如下原材料消耗及其定额的构成,可图示如下:工艺性消耗原材料消耗的基本构成物资的有效消耗构成产品的净重非工艺性损耗准备过程产生的消耗加工过程产生的消耗废品损耗运输、保管不善

54、产生的损耗其他不正常原因产生的损耗供应条件不符合产生的损耗工艺消耗定额材料供应定额 2辅助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辅助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辅助材料消耗定额,是根据其不同用途采取不同方法来制定。3燃料消耗定额的制定燃料消耗定额的制定燃料消耗定额,一般用消耗标准分别计算。 4动力消耗定额的制定动力消耗定额的制定动力消耗定额可根据用途来确定。 5工具消耗定额的制定工具消耗定额的制定工具消耗定额,一般是根据工具的使用时间和耐用期限来规定的。第三节第三节 物资储备物资储备 一、物资储备的分类一、物资储备的分类 1.经常储备经常储备经常储备是企业为了保证日常供应而建立的储备,这种储备因生产对物资的不断耗用和进货对

55、物资不断补偿而不断变化,因而又叫周转储备。2.保险储备保险储备保险储备是为了预防物资供应过程中的意外情况而建立的储备。3.季节性储备季节性储备季节性储备是为了适应进料或用料的季节性要求在一定时期内所建立的储备。二、物资储备定额的形式二、物资储备定额的形式 1.经经常常储储备备定定额额。经常储备定额是指企业为保证生产过程正常进行,而处于经常周转形态的物资储备量标准。2.保险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定额是指企业在物资供应发生中断,为保证生产建设连续进行而建立的定量安全储备。 3.季节性储备定额季节性储备定额。季节性储备定额是指某种物资的生产、运输、消费受自然条件或季节性的限制和影响而建立的储

56、备。三、物资储备定额的制定三、物资储备定额的制定 (一)经常储备定额的制定(一)经常储备定额的制定 1.以期定量法以期定量法以期定量就是利用物资供应间隔期的长短来制定经常储备定额。主要由进料间隔和平均每日需用量决定。其公式为:经常储备定额进料间隔天数经常储备定额进料间隔天数平均每日需用量平均每日需用量在确定经常储备定额时,如果有些物资在入库以后,投产使用之前,还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则还需要包括这部分准备时间。此时公式变为:经常储备定额(进料间隔天数物资准备天数)经常储备定额(进料间隔天数物资准备天数) 平均每日需用量平均每日需用量 2.经济订购批量法经济订购批量法经济订购批量法则是从用货单位利

57、益出发,分析订购批量与单位时间订购费用和单位时间存储费用的关系,来寻求年总费用最小的订购批量。 图图81 订购批量与费用的关系订购批量与费用的关系费用全年存储费用年总费用全年订购费用订购批量全年订购费用式中:某种物资单位时间需要量;某种物资订货批量;每次订货费用。单位时间存储费用式中:某种物资的单价;该种物资单位时间保管费用率;(其中也叫单位物资的单位时间保管费用,用C表示。)单位时间平均存储量。总费用包括单位时间订购费用和单位时间存储备费用两部分。计算公式为:总费用总费用经济订购批量为:或表示为:式中:经济订购批量。(二)保险储备定额的确定(二)保险储备定额的确定保险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定额,是

58、指为了预防物资供应过程中可能发生到货误期或来料品种规格不符等不正常情况,保证生产继续进行所必需储备的物资数量标准。计算公式为:某种物资保险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天数某种物资保险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天数 平均每日需要量平均每日需要量 图图82 经常储备、保险储备及其定额示意图经常储备、保险储备及其定额示意图保险储备定额储备量经常储备保险储备经常储备定额最低储备量最高储备量时间(三)季节性储备定额的确定(三)季节性储备定额的确定 季节性储备定额季节性储备定额是指由于自然条件影响,使物资供应具有季节性而必须储备的物资数量标准。计算:季节性储备定额季节性储备天数季节性储备定额季节性储备天数平均每日需要量平均每日

59、需要量季节性储备天数由季节性供应中断天数决定。在建立了季节储备的时期内,一般不需要再建立经常储备和保险储备。在确定了某种物资的经常储备定额和保险储备定额之后,就可以求出该种物资的最高、最低和平均储备量。最高储备量经常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定额最高储备量经常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定额 最低储备量保险储备定额最低储备量保险储备定额 平均储备量经常储备定额平均储备量经常储备定额/2保险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定额 第四节第四节 库存控制库存控制 一、库存控制的方法一、库存控制的方法 (一)定期库存控制法(一)定期库存控制法是以固定盘点和订购周期为基础的一种库存量控制方法,它按规定时间检查库存量并随即提出订购,补充至库存

60、储备定额。其计算公式如下:订购量平均每日需用量订购量平均每日需用量(订购周期订购间隔期)(订购周期订购间隔期) 保保险险储储备备量量现现有有库库存存量量已已订订购购未未交交量量 式中:订订购购周周期期是指提出订货到该批物资入库为止所需时间;订订购购间间隔隔期期是指相邻两次订购日之间的时间间隔;现现有有库库存存量量是指提出订购时盘点的库存量;已已订购未交量订购未交量是指已订购,能在下次订购前到货的数量。(二)定量库存控制法(二)定量库存控制法定量库存控制法,是以固定订购点和订购批量为基础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如图83。TLSB天数保险储备量订 购 批量数量图图8-3 定量库存控制图定量库存控制图定

61、量库存控制法要确定的两个主要标准是订购点和订货批量。其计算公式为:订购点平均每日需用量订购点平均每日需用量备用天数保险储备量备用天数保险储备量定量库存控制法还有一种简单形式,称为双堆法双堆法或复式控制法。实行这种方法,是先将库存物资分为两堆,先用第一堆,当第一堆用完时,立即组织采购订货,并继续用第二堆物资,到第二堆物用完时,采购的物资也同时到达,因此第二堆物资就是订购点。 (三)经济批量控制法(三)经济批量控制法1不允许缺货的经济批量(不允许缺货的经济批量(P194,例例2)计算公式为:2不允许缺货一次订购分批进货的经济批量不允许缺货一次订购分批进货的经济批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有不少物资是

62、一次订货分批进货的。这样就形成一边进货入库,一边耗用出库的状态。计算公式为:式中:r每日耗用量与每日进货量之比。3允许缺货的经济批量允许缺货的经济批量如果生产不均衡,供货又没有绝对保证,发生缺货不可避免,加大保险储备的代价又大于因缺货造成的损失时,就是确定允许缺货的经济订购批量。这种批量是指订购费用,保管费用,缺货损失费用三者之和费用最小的批量。允许缺货的经济批量的计算公式为:式中:单位物资单位时间缺货损失费用。(四)、分类控制法(四)、分类控制法工业企业所需物资品种多、规格杂、耗用量大,其价值大小和重要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应分别对待。可把物资分为、三大类,实行重点管理,照顾一般(见表81)。二

63、、库存情况评价和减少库存的主要方法二、库存情况评价和减少库存的主要方法 (一)库存情况评价(一)库存情况评价积极作用积极作用:1改善服务质量;改善服务质量;2节省订货费用;节省订货费用;3节省作业交换费用;节省作业交换费用; 4提高人员与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人员与设备的利用率。 消极作用消极作用:1占用大量资金;占用大量资金;2. 发生库存成本;发生库存成本; 3. 掩盖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掩盖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二)减少库存的方法(二)减少库存的方法(P197) 1周转库存;周转库存;2安全库存;安全库存;3调节库存;调节库存;4在途库存。在途库存。表表83 降低库存的策略降低库

64、存的策略第九章第九章 设备综合管理设备综合管理第一节第一节 设备管理概述设备管理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设备投资管理设备投资管理第三节第三节 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修理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修理第一节第一节 设备管理概述设备管理概述 一、设备的特点一、设备的特点1设备以其功能而不是以其实体加入产品形成。2设备在使用和闲置中,均会发生磨损。这种磨损,一般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大类,无形磨损有形磨损设备磨损类无形磨损类无形磨损I类有形磨损类有形磨损类有形磨损类有形磨损是在设备使用中,因磨擦、腐蚀、振动、疲劳等原因所造成的设备的损坏与变形。 类有形磨损类有形磨损是设备在自然力的作用下所造成的设备实体的损耗。这

65、类磨损与闲置时间成正比,与闲置中的维护管理状况有关。 类无形磨损类无形磨损是由于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同种设备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降低,使原有设备贬值,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这类磨损是纯经济性的,不影响其技术性能。 类无形磨损类无形磨损是由于技术经济发展,出现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使原有设备陈旧落后,技术性能上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发展的要求,经济上贬值,给企业带来的损失。3.随着设备的磨损,设备的使用价值(功能)和价值均会降低,其总趋势是一致的,但在设备寿命各阶段,其磨损的速度是有区别的,如图9-2所示: 前期中期后期使用时间使用价值(功能)价值(通过价格反映) 4.设备价值与使用

66、价值的损耗与补偿,不仅方法不同,时间也不同。 二、设备综合管理的内容、任务二、设备综合管理的内容、任务 (一)设备综合管理的主要内容(一)设备综合管理的主要内容1实行设备的全过程管理;2实行设备的全员管理;3对设备从工程技术、经济和组织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4开展设备的经营工作。 (二)设备综合管理的任务(二)设备综合管理的任务1.根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可行的原则,正确选购设备,为企业提供优良的技术装备;2.保证企业设备经常处于最佳的技术状态;3.提高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4.保证企业的技术进步。三、设备管理理论的发展三、设备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故障修理时期(一)故障修理时期故障修理

67、也称事后维修事后维修,即设备发生了故障或损坏,才进行修理。而在修理时,设备又必须停止工作,由于事前并不知道故障何时发生,缺乏修理前的准备工作,因此,停工时间较长,修理是无计划的,常常打乱生产秩序,影响交货期。(二)预防维修时期(二)预防维修时期预防维修就是使机器设备在故障发生之前,对容易磨损的零件和易发生故障的部位,事先有计划地安排维修或更换,以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三)设备综合管理时期(三)设备综合管理时期1971年,英国设备综合工程中心的丹尼斯帕克斯提出了一种新的设备管理理论设备综合工程学。其主要内容如下:1把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作为设备综合工程学研究与管理的目的。2从工程技术、组织管理

68、和财务成本等多方面对设备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3重视可靠性、维修性设计,使设备减少以至消除故障,易于维修;4对设备一生各环节进行研究,即对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运输、安装、验收、使用、维修、改造,直到更新的各环节进行全面研究;5强调做好设计、使用效果及费用的信息反馈。包括企业内部的及企业外部的各种有关信息。同一时期,日本也创造了富有特色的全全员员生生产产维维修修制制度度TPM(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简称TPM。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三全”,即全效率、全系统、全员参加。“全全效效率率”就是使设备的综合效率达到最高。设备效率的计算公式是:“对对设设备备的的输输入入”

69、即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设设备备一一生生的的输输出出”是指在满足安全、无公害、作业环境良好、成本低、质量高、按期交货以及操作人员劳动情绪饱满等条件下的产量。“全全系系统统”是指对设备的一生各环节进行系统的研究和管理,并采取相应的生产维修方式,即:在规划研究时采取系统分析,在设计制造时采取维修预防,在使用中采取预防维修、改善修理、事后修理和预知维修等。 “全全员员参参加加”是指凡是涉及到设备问题的各方面的有关人员,从经理到生产工人,都要参加设备管理。四、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内容四、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内容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树立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思想;树立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思想; 完善科学的设备

70、管理组织与管理制度;完善科学的设备管理组织与管理制度; 采用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 使用先进的设备管理工具。使用先进的设备管理工具。第二节第二节 设备投资管理设备投资管理 一、设备的选择一、设备的选择 在选择设备时,应考虑以下在选择设备时,应考虑以下12个方面的因素:个方面的因素:1机器设备的生产效率;2机器设备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3设备的可靠性;4使用和维修的方便性;5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程度;6设备的安全性和对环境保护的影响;7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投资费用;8设备的适应性;9设备的配套性;10交货;11备件的供应;12售后服务。 二、设备的经济性评价二、设备的经济性评价

71、1投资回收期法投资回收期法投资回收期是指用设备的盈利收入来偿还该设备投资支出所需的时间。计算公式如下:设:T设备投资回收期;I设备投资额;R设备年平均盈利收入;i年利率。则:设备投资回收期T为:2费用比较法费用比较法(1)年费用法)年费用法运用这种方法,首先把购置设备的一次支出的最初投资费,依据设备的寿命周期,按复利利率计算,换算成相当于每年的费用支出,然后加上每年的维持费得出不同设备的总费用,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最优设备。设备的年费用计算公式如下:式中:I-设备最初投资;C-设备每年维持费;i-年利率;n-设备使用年限(经济寿命)。 (2)现值法)现值法这种计算方法是将设备寿命周期每年的维持

72、费,按复利利率计算,换算成相当于最初一次投资费的总额,加上设备购置最初投资,得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以最少的寿命周期费用作为选择决策准则。设备寿命周期计算公式如下:因此,应用此种评价模型的必要条件是各种备选设备的寿命周期应是长短一致的。 3最小年平均寿命周期费用法最小年平均寿命周期费用法如果设备的使用寿命不同,且各年的维持费亦不同,则需计算和比较各备选设备方案的平均寿命周期费用,以最少的年平均寿命周期寿命作为最佳决策。其计算公式为:式中:平均寿命周期费用;第k年设备维持费。4费用效率分析法费用效率分析法又叫寿命周期费用法,这种方法以最佳费用效率作为选择准则。费用效率计算公式如下:式中综综合合效效

73、率率包括六个方面:产量P;质量Q;成本C;交货期D;安全S;劳动情绪E。这些效果凡是能用数量表示的,如产量、成本、质量等就作定量分析计算,不能用数量表示的,应作定性分析比较。式中寿命周期费用寿命周期费用是指设备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包括设备的购置费和设备维持费。 三、设备的最佳更新周期三、设备的最佳更新周期 1设备的寿命设备的寿命设备寿命是指从设备投入生产开始,经过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直至在技术上和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需要进行更新所经历的时间。现代设备的寿命一般有四种:设备的自然寿命自然寿命。设备的技术寿命技术寿命。设备的经济寿命经济寿命。设备的折旧寿命折旧寿命。2设备的最佳更新周期设备的最佳更

74、新周期(重点(重点P211,例例4)面值法。这种方法是以同类设备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在不考虑利息因素、大修及经营上的经济效益的情况下,通过分析计算设备年度使用费用以确定设备经济寿命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式中:为第n年的年度使用费; M为设备原值;为第n年的实际残值;为第t年的维持费(t=1,2,3,n);n为设备使用年限。最小的年限,即该设备的经济寿命。低劣化数值法(低劣化数值法(P211,例例5)计算公式:式中:K0设备的原值;T设备使用年限;K0T考虑低劣化时的年平均使用设备费用;年低劣化增加值。为得到y的最小值,将上式两端对T微分,并令可得:式中T0就是所求的最佳更新期(见下图91)。

75、图图93 设备最佳更新周期设备最佳更新周期费用时间(年)总费用维持费设备费T0第三节第三节 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修理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修理 一、设备的磨损规律和故障规律一、设备的磨损规律和故障规律 (一一)设备的磨损规律设备的磨损规律在正常情况下,设备的有形磨损主要是在运转使用中产生的磨损,这种磨损是有规律的,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如图94所示: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急剧磨损阶段每一阶段的特点和减缓磨损的对策分别是什么?图图94 机器零件磨损曲线机器零件磨损曲线 时间磨损值(二)设备的故障规律(二)设备的故障规律像设备的磨损规律一样,一般机械设备故障的发生也是有规律的。故障的发展过程也可分为3

76、个时期:早期故障期早期故障期 偶发故障期偶发故障期 劣化故障期劣化故障期 如图95所示(由于曲线的形状象一个浴盆的横断面,因此又可称之为浴盆曲线)。各期的特点和在设备不同故障期应采取的对策。图图95 设备典型故障曲线设备典型故障曲线故故障障率率有效寿命有效寿命平均故障率平均故障率时间时间早期故障期早期故障期偶发故障期偶发故障期劣化故障期劣化故障期二、设备的维护保养二、设备的维护保养设备维护保养的目的,就是为了及时地处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不正常技术状态,维护设备的正常效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延长设备的正常磨损和使用寿命。企业的设备维护保养,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日常保养2一级保养3

77、二级保养。4三级保养三、设备的检查修理三、设备的检查修理 (一)设备的检查(一)设备的检查 1设备检查按时间间隔可分为设备检查按时间间隔可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 2设备检查按照检查的技术性能可分为:设备检查按照检查的技术性能可分为:机能检查。精度检查。(二)设备的修理(二)设备的修理1计划预修制计划预修制计划预修制的种类:计划预修制的种类:(1)小小修修。其特特点点是:修理次数多,工作量小,一般在生产现场,由车间专职维修工执行,修理费用计入生产费用。(2)中中修修。其特点是:发生次数较多,修理间隔较短,工作量不很大,每次修理时间较短,支付费用较少,且由生产费用开支。(3)大修。大修。其特点

78、是:修理次数少,修理间隔期较长,工作量大,修理时间较长,修理费用较多。大修费由专提的大修基金支付。2全员生产维修制全员生产维修制这是我国二十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一种设备维修制度,其主要内容内容为:设备分为重点设备和非重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设备分为重点设备和非重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 设备的点检设备的点检设备的点检分为:日常点检、定期点检、精密检查和专门检查。 设备的修理。可分计划修理和故障修理。设备的修理。可分计划修理和故障修理。 设备维修记录及其整理分析设备维修记录及其整理分析。生产维修小组(生产维修小组(PM小组)小组)。 全员生产维修的开展程序全员生产维修的开展程序第十章第十章 质量管理

79、质量管理第一节第一节 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发展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发展 第二节第二节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保证体系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保证体系第三节第三节 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第四节第四节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第一节第一节 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发展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发展 一、质量的概念一、质量的概念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对质量所下的定义是:“质量是反映实体(产品、过程或活动等)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和特征总和。” 二、二、 一般有形产品的质量特性为:一般有形产品的质量特性为:1性能指标;性能指标;2寿命与可靠性指标;寿命与可靠性指标;3安全

80、性指标;安全性指标;4经济性指标;经济性指标;5结构合理性指标。结构合理性指标。二、质量管理的发展二、质量管理的发展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就是人们对质量和质量管理认识的过程。随着社会技术经济的发展,质量管理也不断发展,其发展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的历史过程。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检验质量管理阶段;检验质量管理阶段; 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第二节第二节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保证体系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保证体系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1全面的质量概念全面的质量概念。2全过程质量管

81、理全过程质量管理。3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4全企业质量管理全企业质量管理。5运用一切现代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运用一切现代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内容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内容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观点有以下几点:(1)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树立用户至上,一切为用户服务的观点;(2)以“预防为主”的观点,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或服务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将废品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3)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用数据说话的观点;(4)重视市场竞争。(5)讲求经济效益的观点。三、质量保证体系三、质量保证体系 (一)质量保证体系的概念(一)质量保证体

82、系的概念所谓质量保证体系,是指为了给用户提供物美价廉、安全可靠的产品和劳务,从企业的整体出发,把企业各部门、各个生产环节严密地组织起来,规定它们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中的职责、任务、权限、订出各种标准和制度,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质量管理活动,从而组成一个严密、协调、高效,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管理系统。(二)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二)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1建立明确的质量目标;2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3要规定各个部门质量管理方面的职责、任务和权限。真正做到,保证产品质量,人人有责;4建立一套质量管理标准和工作程序;5设置质量反馈系统。质量信息系统是质量保证体系的神经系统,是体系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6组织外

83、协厂的质量保证工作;7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三)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的条件(三)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的条件1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网络,严格贯彻质量责任制;2制定质量方针,确定质量目标,编制质量计划;3运用“PDCA循环”,推动整个质量工作体系运转;4推行质量管理业务标准化、管理流程程序化;5加强质量意识教育,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6建立质量信息反馈系统;7不断完善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3运用运用“PDCA循环循环”,推动整个质量工作体系运,推动整个质量工作体系运转转(1)PDCA循环包括四阶段、八个步骤:循环包括四阶段、八个步骤:第一阶段是计划,它包括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84、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其中主要原因;拟订措施计划,预计效果四个步骤。第二阶段是实施,执行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第三阶段是检查,把执行的结果与预定目标对比,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第四阶段是处理,巩固成绩,把成功的经验尽可能纳入标准,进行标准化,对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和所用的方法如表101所示: (2)PDCA循环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循环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PDCA循环一定要按顺序进行,它靠组织的力量来推动,像车轮一样向前进,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如图10-1所示。处理计划检查执行ACPD 图图10-1 PDCA管理循环图管理循环图企业每个科室、车间、工

85、段、班组,直至个人的工作,均有一个PDCA循环,这样一层一层地解决问题,而且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如图10-2所示。ACPDACPDAPDC图图10-2 大环套小环图大环套小环图每通过一次PDCA循环,都要进行总结,提出新目标,再进行第二次PDCA循环,使质量管理的车轮滚滚向前。PDCA每循环一次,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均提高一步,如图10-3所示。达到新的水平改进(修订标准)维持原有水平ACPDACPD图图10-3 质量步步高图质量步步高图第三节第三节 质量控制的基本统计方法质量控制的基本统计方法 一、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一、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1计量值数据和计数值数据2数

86、据的波动性和规律性3偶然性因素与系统性因素4正态分布5母体与样本二、统计质量控制方法的分类二、统计质量控制方法的分类 一、主次因素排列图法一、主次因素排列图法排列图也叫帕累托图,这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将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因素),按照它们影响的大小(频率的高低),由大到小进行分类排队,并标出累计百分比,从而找出影响的主次原因。 二、因果分析图二、因果分析图因果分析图,又叫鱼刺图,它可以帮助寻找产生某种质量问题的原因。因为造成废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此图就是根据结果分析原因,将可能造成问题的因素加以分类,并在同一图上把其关系用箭头表示出来。 三、分层法三、分层法分层法也叫分

87、类法,目的是通过分类,把性质不同的数据及错综复杂的影响质量的因素及其责任理出头绪,便于找出问题的原因。做法是将收集来的质量数据按照一定标志,把性质相同的归为一类。这样可使数据所反映的原因和责任更明确、更清楚,做到对症下药。 四、直方图法四、直方图法 直方图法直方图法是适用于对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加工,找出其统计规律,即分析数据分布的形态,以便对其总体的分布特征进行推断,对工序批量产品的质量水平及其均匀程度进行分析的方法。主要图形为同一直角坐标系中若干顺序排列的矩形,各矩形底边相等为数据区间。矩形的高为数据落入各相应区间的频数。图图10-8 直方图直方图2.直方图的观察分析直方图的观察分析直方图的形

88、状,由于分组的影响,直方之间难免参差不齐,对此可不必加以深究,过多地予以注意,而应着眼于图形的总体形状。一般地说,直方图的分布形状不外乎对称型、孤岛型、双峰型、平顶型、偏向型、锯齿型等六种情况,如图10-9所示。对称型。直方图以中间为顶峰,左右对称地分布(即符合正态分布的图形)。正常状况都是这样的分布,如图10-9(a)。孤岛型。在远离分布中心的地方,又出现了一个较小的直方图,这种情况表示有某种异常,可能加工条件有变动,如图10-9(b)双峰型。这种直方图有两个顶峰,造成这种分布的原因往往是两个不同的分布混在了一起,如由两台不同的机器设备进行加工的产品,或从两个车间交来的产品等,如图10-9(

89、c)。平顶型。平顶型也称平坦型,这种图形往往是由于生产过程中某种缓慢的倾向在起作用所造成的,如刀具的磨损,操作者的疲劳等的影响,如图10-9(d)。偏向型。偏向型也称陡壁型,直方图的顶峰偏向一侧,一般因加工习惯造成这样的分布,如孔的加工往往偏小,而轴的加工往往偏大等,如图10-9(e)。锯齿型。锯齿型也叫折齿型,这种形状多因测量方法或读数有问题,也可能是数据分组不当所引起的,一般是由于分组太多所引起的,减少组数即可,如图10-9(f)。(2)直方图的分布范围与公差或规格的比较)直方图的分布范围与公差或规格的比较用直方图与公差对比,看看直方图是否都落在了公差规定的范围之内,是否留有余地,这种比较

90、大致有6种情况。图中B是质量特性的实际分布范围,T是公差范围。质量特性分布范围B在T的中间,平均值又基本与公差中心重合,质量特性分布的两边还有一定的余地,这是很理想的,如图10-10;质量特性分布范围B虽然也落在公差界限之内,但因偏向一边,故有超差的可能,应采取措施纠正,如图10-10;质量特性分布范围B与公差范围T完全重合,这样的虽然落在公差范围之内,但完全没有余地,稍不小心就会超差,出现废品,必须采取措施,缩小其实际尺寸分布的范围,如图10-10;公差范围T过大于质量特性分布范围B,此时应考虑是否可以改变工艺,以提高生产速度,降低生产成本,或者缩小公差范围,如图10-10;质量特性分布范围

91、B过分偏离公差中心,造成超差,出现了废品,应立即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如图10-10;质量特性分布范围B太大,两边产生了超差,要提高加工精度,应缩小分布范围或放宽公差,如图10-10。3.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能力工序能力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控制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对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着,工序能力越高,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越小;反之,工序能力越低,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越大。一般工序能力B=6,其中为质量特性值的标准偏差。工序能力这个参数本身还不能反映出加工过程是否能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因此引入工序能力指数,一般用符号表示,它是技术要求(或公差要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

92、用公式表示,即:五控制图法五控制图法 (一一)控制图的含义控制图的含义控制图是利用控制界限对生产过程的质量状态进行控制,是用来分析研究质量特性在运动状态下分布波动情况的一种统计图,借助它可以区分质量波动究竟是由于偶然因素还是系统因素引起的,从而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控制图的基本结构:(图10-11)控制图上一般有三条线,上面的一条叫控制上限,下面的一条叫控制下限,中间的一条叫中心线。控制图中的控制界限就是判明生产过程是否存在异常因素的基准。把中心线定在控制对象的平均值上,然后以中心线为基准向上量三倍标准偏差就确定了控制上限(UCL),向下量三倍标准偏差就确定了控制下限(LCL)。 (二

93、二) 控制图的分类及用途控制图的分类及用途1控制图;2控制图;3控制图;4pn控制图;5P控制图;6C控制图;7U控制图。 (三)控制图的观察与分析(三)控制图的观察与分析用控制图识别生产过程的状态,主要是根据样本数据形成的样本点位置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判断。失控状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样本点超出控制界限;(2)样本点在控制界限内,但排列异常。1控制状态控制状态如图1013所示,如果控制图上所有的点都在控制界限以内,而且排列正常,说明生产过程处于控制状态。这时生产过程只有偶然性因素影响。在控制图上的正常表现为:(1)所有样本点都在控制界限之内;(2)样本点均匀分布,位于中心线两侧的样本

94、点约各占12;(3)靠近中心线的样本点约占23;(4)靠近控制界限的样本点数极少。 2失控状态失控状态生产过程处于失控状态的明显特征是有一部分样本点超出控制界限。除此之外,如果没有样本点出界,但样本点排列和分布异常,也说明生产过程状态失控。典型失控状态有以下几种情况:(1)链。链就是有多个样本点连续出现在中心线一侧,这有以下几种情况:A.连续7点或7点以上出现在中心线的同一侧,如图1014所示;连续11点至少有10点出现在中心线的同一侧,如图1015所示;连续14点至少有12点出现在中心线的同一侧;连续的17点至少有14点出现在中心线的同一侧;连续的20点中至少有17点出现在中心线的同一侧。(

95、2)倾向。倾向是指样本点的连续上升或下降状态,当连续有7个或7个以上的点连续上升或下降时,就应判断生产过程处于失控状态。如图1016所示,也是属于小概率事件。(3)点在控制界限附近出现。点在控制界限附近出现是指样本点在控制图上的23的范围出现,如图1017中的阴影部分。这又又有以下3种情况属:连续的3点中有2点出现在控制界限附近;连续的7点中有3点出现在控制界限附近;连续的l0点中有4点出现在控制界限附近。(4)周期性。是指样本点呈现周期性的变动。如图1018所示,控制图的样本点呈现周期性的分布状态,说明生产过程中有周期性因素影响,使生产过程失控,所以应该及时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六、散布图法

96、六、散布图法 散布图散布图也叫相关图,它是分析变量与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通常将两种有关的数据列出,并用点子填在座标纸上,观察两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图称为散布图,对它进行分析称为相关分析。 七、统计调查表法七、统计调查表法统统计计调调查查表表法法是利用统计表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原因的一种工具。常用的格式有以下几种:1调查缺陷位置用的统计表;2工序内质量特性分布统计表;3按不合格项目分类的统计表;4其它。如调查效果的统计表。第四节第四节 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系列标准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系列标准 一、一、IS09000的构成的构成IS08402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IS0900094质量管理

97、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IS0900194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0900294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0900394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IS090049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二)三种质量保证模式及其选择(二)三种质量保证模式及其选择1IS0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2IS09002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3IS0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三种质量保证模式的选择:三种质量保证模式的选择:设计的复杂性。产品设计的成熟性和稳定性。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产品

98、特性。产品安全性。经济性。(三)质量管理、质量体系、质量控制和(三)质量管理、质量体系、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之间的关系质量保证之间的关系 1在产品或服务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中,为使其达到期望的质量,需要有一系列作业技术和活动,这些作业技术和活动必须在受控的状态下按程序进行。这就是质量控制;2在质量控制的基础上,为达到本企业管理者和用户确信的目的,持久稳定地提供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所展开的全部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就是质量保证;3由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活动单元组成的,包括组织机构、职责、程序、活动、能力和资源在内的有机运转的体系,就是质量体系;4质量管理就是对质量体系的策划、不断调整与控制。 图

99、图1020质量管理、质量体系、质量控制质量管理、质量体系、质量控制 和质量保证之间的关系和质量保证之间的关系(四)质量体系认证(四)质量体系认证质量体系认证是指经质量体系机构确认,通过注册和颁发体系认证证书,证明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有关质量体系标准要求的活动,是第三方对企业质量体系的评价。质量体系认证对供需双方的好处:1需方无需耗费人力审核质量就能得到有效保证;2需方简化了进货检验;3由于有认证机构对供方质量体系的日常监督,需方对供方产品能持续满足质量要求建立了信心;4方便了需方选择供方;5供方免于应付各个需方的多次审核;6供方通过了注册,表明供方质量体系符合公认的国际标准要求,使供方产品在国际

100、市场上畅通无阻。三、三、IS09000系列标准与系列标准与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TQC)的关系的关系 (一一) IS09000标准与标准与TQC的一致性的一致性1目的一样。2系统管理的思想一样。3预防为主的出发点一样。4基本要求一样。5用事实与数据说话的思想一样。(二二) IS09000标准与标准与TQC的区别的区别1 IS09000与 TQC虽 然 都 讲 全 面 质 量 , 但IS09000的质量涵义比TQC所讲的质量涵义更广。2IS09000与TQC都指全过程控制,但IS09000强调文件化,而TQC更重视方法和工具。3IS09000是通用的标准,可比较、可检查、可操作,而TQC没有规范化,4IS09000能够进行国际通用的认证,而TQC则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