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6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91316961 上传时间:2024-09-1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4.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6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6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6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6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6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6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6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汉字 史书典籍 博大精深 核心:爱国主义 -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5-6-7-12341.(2016天津)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B.C.D.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该题主要考查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知识。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文

2、化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夸大了保护传统建筑的意义,故排除;说法错误,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苏州园林“天人合一”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说明了苏州园林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故选A项。 答案解析关闭A-8-12342.(2015海南)近年来,海南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本土题材的剧目,如琼剧海瑞、人偶剧鹿回头、歌舞诗达达瑟、舞剧黄道婆等,这些剧目在全国各地演出,展示了海南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深受观众喜爱,引发了一股海南文化热。演出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剧目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魅力剧目创作坚持市场至上的导向剧目创作坚持现实主义风格对本土历史文化的创造性发掘与转化A.B.C

3、.D.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题干材料“展示了海南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说明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体现了剧目鲜明的民族性特征,也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深受观众喜爱,符合题意,入选;海南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本土题材的剧目,说明这些文艺工作者依托本地的文化资源,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创作和发展了独具特色的剧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喜爱,符合题意,入选;文化产品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表述错误,排除;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故答案选B项。 答案解析关闭B-9-12343.(2013课标全国,19)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

4、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魅力,它()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统一的重要体现A.B.C.D.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台湾风物图卷描绘了台湾的风土民情,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符合题意;在开启“破冰之旅”时,用图卷的缩小版促进两岸交流,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符合题意;材料中未体现台湾风物图卷与清明上河图具有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

5、格,排除;中华文化是中华各地文化个性与共性的统一,错误。故选A项。 答案解析关闭A-10-12344.(2014山东)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期间,我国推出了展示中国形象的大型舞台演出美丽中国。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京剧、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演出从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调,从唐朝乐舞霓裳羽衣舞到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特别是海上梦明月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据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美丽中国演出所体现的

6、文化生活道理。-11-1234答案: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解析:本题是理解型材料分析题,需要依据材料中提供的内容,利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一一对应,从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角度阐释说明即可。-12-考点一考点二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是什么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源远流长的表现:中华文化有辉煌的历程。重要见证。-13-考点一考点二(2)博大精深的表现: -14-考点一考点二-15-考点一考点二2.为什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7、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16-考点一考点二疑点微拨疑点微拨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试判断)点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2.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试判断)点拨注意区分文字与汉字,汉字才是中华文明的标志。3.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趋同。(试判断)点拨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4.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文化。(试判断)点拨特别需要注意,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8、-17-考点一考点二5.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证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试判断)点拨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之一。如何分辨“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呢?详见下表:-18-考点一考点二-19-考点一考点二典型示例典型示例(2015福建)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D.彰显了中华五千年文化自强不息的品格答题规范:选B。做好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题干的中心意思,抓

9、住关键信息。“燕赵慷慨悲歌”“北人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南人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充分说明了历史、地理等因素带来的影响,显示了文化的区域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排除A项;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但是指导思想必须是单一的,C项错误;D项本身正确,但是没有反映材料的中心意思,故排除;B项符合题干中心意思。-20-考点一考点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是什么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含义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图示为:-21-考点一考点二2.为什么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

10、他民族文化的理解。-22-考点一考点二疑点微拨疑点微拨1.包容性要求兼收并蓄是指其他民族吸收、借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试判断)点拨我们吸收借鉴的是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而不是全部,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指我们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2.包容性会使得民族文化逐渐失去个性、民族特性。(试判断)点拨文化的包容性并不会使民族文化逐渐丧失其个性,却有利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3.只有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试判断)点拨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但是不能否认其他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只要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均应视作文化的包容性。-23-考点一考点二4.中华文化

11、的包容性,仅仅是指在空间上,吸收借鉴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试判断)点拨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不仅仅指空间上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积极成分,也应包括从时间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即对历史的包容。-24-考点一考点二5.如何全面理解文化的包容性呢?(试说明)点拨为全面理解包容性,下面我们对本课的重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进行一番梳理。-25-考点一考点二-26-考点一考点二-27-考点一考点二典型示例典型示例(2012课标全国)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澳门文

12、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A.B.C.D.答题规范:选B。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西文化相映成趣,充分体现了澳门文化的包容性、多样性、开放性,符合题干中心意思;观点错误。-28-考点一考点二广深视角广深视角1.中华文化、中华各区域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29-考点一考点二-30-2.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考点一考点二-31-考点一考点二-32-考点一考点二典型示例典型示例(2015江苏)材料一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和人民网联合举办的“汉语盘点20

13、14”活动中,“法”字荣膺中国年度汉字,反映出全社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关注。材料二汉字发展总是在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去寻求简繁适度的造型。-33-考点一考点二汉字的构形往往具有可解释性,即有理据。从理据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复杂,理据保留程度就越高。“法”字古代写作“灋”。“灋”从“廌”(zh),“廌”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赋予了“法”正直而无偏颇的价值;“灋”从“水”,表示法律、法度追求公平如水;“灋”中包含“去”,“去”即是“弃”“逐”的意思,延伸出惩罚、惩恶扬善的意义。汉字历经千古演变,其形体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向简。从书写的角度

14、看,汉字的形体越简单,记忆、书写速度就越快。为此“灋”字后来被人们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法”字字形,“廌”字被简省掉,但其中表明平之若水、惩恶扬善的“水”“去”,至今仍是“法”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处理好汉字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关系的意义。-34-考点一考点二-35-考点一考点二-36-考点一考点二政策要点政策要点把握政策方向,补充答题要点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健全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建立中医古籍数据库和知识库。加快中药标准化建设,提升中药产业水平。支持民族医药发展。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动中医药服务走出去。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