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医古文课件-《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82MB
约54页
文档ID:591239810
中医古文课件-《黄帝内经素问》注序_第1页
1/54

《《黄黄帝帝内内经经素素问问注注》》序序•王王冰冰 作者介绍 王冰,号启玄子,唐中叶医学家据《唐人物志》:“冰仕唐为太仆令,年八十余,以寿终后人因称“王太仆” 《《古今医统大全古今医统大全》》卷卷一记载一记载•王冰,宝应中为太仆令,号王冰,宝应中为太仆令,号启玄子笃好医方,启玄子笃好医方,得先师得先师所藏所藏《《太素太素》》及全元起书及全元起书,,大为编次,注大为编次,注《《素问素问》》八十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又著一篇,二十四卷;又著《《玄玄珠珠》》十卷,十卷,《《昭明隐旨昭明隐旨》》三三卷玄珠先生玄珠先生不知何郡人,不知何郡人,洞明洞明《《素问素问》》,极究微奥极究微奥时太仆令王冰识其为异人,时太仆令王冰识其为异人,乃师事之,遂以妙旨授冰,乃师事之,遂以妙旨授冰,冰由是大注冰由是大注《《素问素问》》,今行,今行世 《素问》的流传汉汉 九卷九卷梁梁 八卷八卷 太素太素至今至今唐王冰唐王冰 《《增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增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二十四卷宋林亿宋林亿《《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二十四卷至今至今 王冰对素问的贡献注释:出注5551条,如“益火 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整理:底本:张公秘本校本:全元起注本迁移補文、量意加目、分并别目、据礼增饰、删繁去复别撰玄珠 段落大意第一段:第一段:《《素问素问》》的流传及其重要价值的流传及其重要价值第二段:研读医经的重要性第二段:研读医经的重要性第三段:第三段:《《素问素问》》传本错乱的状况及自己访得秘本之情形传本错乱的状况及自己访得秘本之情形第四段:对第四段:对《《素问素问》》的整理情况的整理情况 句: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返回今译:解除疾病的缠绕,摆脱疾病的困苦,保全真精,导通元气,拯救百姓达到长寿的境域,帮助体弱多病的人获得平安,不是三圣的学说,就不能达到这个目的 黎元:犹“黎民”,百姓《书•尧典》蔡传:“黎,黑也,民首皆黑,故曰黎民元:首表“百姓”一词:黎元、黎民、黔首、苍生、布衣等 仁寿:长寿语本《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仁者安静故多寿,指长寿 三坟•《《尚书序尚书序》》曰:曰:“伏牺(羲)、神农、黄帝伏牺(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之书,谓之《《三坟三坟》》,言大道也言大道也少昊、颛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之书,谓之顼、高辛、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五典》》,,言常道也。

至于夏、商、周之书,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虽设教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代宝之,以为大训八卦之说,谓之八卦之说,谓之《《八索八索》》,,求其义也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宜,皆聚此书也 其人:指适合的人司马迁《报任安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素问•金匮真言论》“非其人勿教,非其人勿授返回 •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互文句法:互文句法:•天地、阴阳的各种征象皆得以分别、罗列天地、阴阳的各种征象皆得以分别、罗列•如天之日月风雨,地之山泽草木鸟兽、四季如天之日月风雨,地之山泽草木鸟兽、四季寒暑等皆天地之象,阴阳之候寒暑等皆天地之象,阴阳之候•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事物变化的原因得以表明,死生的征兆得以事物变化的原因得以表明,死生的征兆得以彰显 •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犹言犹言“不谋而自同遐迩,勿约而斯契幽明不谋而自同遐迩,勿约而斯契幽明”。

•《《说文说文》》::“谋,虑难曰谋谋,虑难曰谋•不加商谋而自然合于深远以及浅近的道理,不加商谋而自然合于深远以及浅近的道理,不相约定而自然契合幽微以及显明的道理不相约定而自然契合幽微以及显明的道理•稽:考察征:依据稽:考察征:依据 第一段重点内容字:迺乃、词:黎元、仁寿、羸劣、序、三坟、趣、候、契、忒、句: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返回今译:解除疾病的缠绕,摆脱疾病的困苦,保全真精,导通元气,拯救百姓达到长寿的境域,帮助体弱多病的人获得平安,不是三圣的学说,就不能达到这个目的 天机:天赋之资质《庄子•大宗师》“其嗜欲深者,天机浅 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通晓玄妙深奥的道理完备而周密的见解生而知之对经文正确理解的标准前人的注释返回今译:假如天赋资质被迅速开启,能通晓玄妙深奥的道理,完备而周密的见解尽管属于生而知之的人,对经文正确理解的标准也依靠前人的注释 行不由迳:《论语•雍也》“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迳,非公事,未尝至于偃(子游)之室也本指走路不抄小道捷径王冰引此乃谓不依正道学习,与原义有别返回 目牛无全:语出《庄子ㆍ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见全牛也。

技艺已达精熟的境界返回 咸日新其用:日,名词用如状语,每天,天天新,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新返回 第二段重点内容字:迳径、蒸烝、华花词:天机、蒇谋、标格、目牛无全、赞、蒸人、华叶递荣、假返回:句: 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华叶递荣,声实相副,盖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今译:并且都能时时使医学的功用有所创新,大大地救助了百姓,如同鲜花绿叶递相繁荣,名声与实际相符,这大概就是医学教育的显著成果吧,也是上天的资助吧 弱龄:男子二十岁左右,即弱冠《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唐•孔颖达疏“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古代对年龄的称谓:《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返回 世本:当时通行的《素问》版本,应指南北朝•梁 全元起注本世本之误一篇重出,别立二名:两论并吞,都为一目:都,总,合问答未已,别树篇目:脱简不书,而云世阙:返回 •重经合而冠鍼服:重经合而冠鍼服:指指《《经合经合》》篇重出而名之曰篇重出而名之曰《《八正神明论八正神明论》》•并方宜而为咳篇:并方宜而为咳篇:指把指把《《异法方宜论异法方宜论》》与与《《咳论咳论》》同放在一卷,而名之曰同放在一卷,而名之曰《《咳篇咳篇》》•隔虚实而为逆从:隔虚实而为逆从:从讲虚实的地方把从讲虚实的地方把《《四时刺逆四时刺逆从论从论》》分置于两卷。

分置于两卷•合经络而为论要:合经络而为论要:指把指把《《诊要经终论诊要经终论》》和和《《玉版玉版论要篇论要篇》》合为一合为一•节皮部为经络:节皮部为经络:节:分开指把节:分开指把《《皮部论皮部论》》附在附在《《经络论篇经络论篇》》之后•退至教而先鍼:退至教而先鍼:将论针法的将论针法的《《调经论调经论》》、、《《四时四时刺逆从论刺逆从论》》等置于第一卷,而把有等置于第一卷,而把有“夫上古圣人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之教下也”的的《《上古天真论上古天真论》》等置于末卷等置于末卷 且将升岱嶽,非迳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指代?指代?同义对文:升对诣 适对为返回今译:将要攀登泰山,没有路怎么登上?想要到海上扶桑国,没有船就不能前往 臻:达到一以参详,群疑冰释:“冰”名词用如状语,象冰融化一样返回今译:一旦用它来参证审察,各种疑问就像冰融化一样消散了勒成一部:勒,汇总 又为长度单位,八尺为寻寻所以度物,故揣度以求物谓之寻朱骏声)寻:揣度、探求返回 第三段重点内容字:缪谬、嶽岳词:弱龄、式、龟镜、纰缪、披会、淹、适、得失、环周、童蒙句: 且将升岱嶽,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 今译:将要攀登泰山,没有路怎么登上?想要去海上扶桑国,没有船就不能前往。

文字昭晰,义理环周,一以参详,群疑冰释今译:文字清晰,内容完备周详,一旦用它对照考察,各种疑问都冰融化一样地消除了返回 王冰整理素问简脱文断篇目坠缺篇论吞并 礼仪乖失 错简碎文辞理秘密返回迁移补其处加字昭其义别目冠篇首增益光其意削繁存其要别撰《玄珠》 使动用法加字以昭其义 昭:增益以光其意 光:庶厥昭彰圣旨 昭彰:使……清晰返回 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说明王冰整理的《素问》版是朱墨兼本朱书:用丹朱书写返回 中国古代的星官与现代星座中国古代的星官与现代星座古人为了认识星星、研究天体,很早便人为地把星空分成若干区域,中国称之为星官,西方唤之为星座中国古代把天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最早的完整文字记录见诸于《史记·天官书》中二十八宿分成四大星区,称作四象,以动物命名之: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七宿 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等七宿 西方白虎:奎奎、娄、胃、昴、毕、觜、参等七宿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张、翼、轸等七宿返回 第四段重点内容词:错简、碎文、列宿、夷夏、徽音、属、次句: 庶厥昭彰聖旨,敷暢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咸分。

君臣無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齡之望到自测练习〔〔译文译文〕〕希望这本书能使医经的旨意显明于世,全面陈希望这本书能使医经的旨意显明于世,全面陈述阐发深奥的理论正如众星宿高悬在天上,奎宿张宿述阐发深奥的理论正如众星宿高悬在天上,奎宿张宿等井然有序,又如深泉清澈明净,鱼类与甲壳类全能区等井然有序,又如深泉清澈明净,鱼类与甲壳类全能区分得清清楚楚君臣和各族人民没有意外死亡的情况,分得清清楚楚君臣和各族人民没有意外死亡的情况,而有延长寿命的希望而有延长寿命的希望 重点句子1.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译文译文〕〕解除疾病的缠绕,摆脱疾病的困苦,解除疾病的缠绕,摆脱疾病的困苦,保全真精,导通元气,拯救百姓到达长寿的境保全真精,导通元气,拯救百姓到达长寿的境界,救治体弱多病的人获得平安无恙的;没有界,救治体弱多病的人获得平安无恙的;没有三个圣人的学说,是不能达到目的的三个圣人的学说,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2.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咸分。

君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咸分君臣无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臣无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 •〔〔译文译文〕〕希望这本书能使医经的旨意显明希望这本书能使医经的旨意显明于世,全面陈述阐发深奥的理论正如众于世,全面陈述阐发深奥的理论正如众星宿高悬在天上,奎宿张宿等井然有序,星宿高悬在天上,奎宿张宿等井然有序,又如深泉清澈明净,鱼类与甲壳类全能区又如深泉清澈明净,鱼类与甲壳类全能区分得清清楚楚君臣和各族人民没有意外分得清清楚楚君臣和各族人民没有意外死亡的情况,而有延长寿命的希望死亡的情况,而有延长寿命的希望 参考文献 一、王冰,宝应中为太仆令,号启玄子笃好医方,得先师所藏《太素》及全元起书,大为编次,注《素问》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又著《玄珠》十卷,《昭明隐旨》三卷玄珠先生不知何郡人,洞明《素问》,极究微奥时太仆令王冰识其为异人,乃师事之,遂以妙旨授冰,冰由是大注《素问》,今行世                     《古今医统大全》 二、所注排决隐奥,多所发明其称大热而甚,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无火者不必去水,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无水者不必去火,宜壮水之主以镇阳光。

遂开明代薛己诸人探本命门之一法其亦深于医理者矣冰名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称为京兆府参军林亿等《人物志》谓冰为太仆令,未知孰是然医家皆称王太仆,习读亿书也按,据近人余嘉锡考证,唐代文献中,同王冰之名者共有六人,提要所称京兆府参军王冰,在宝应元年之后六十九年始卒,恐非其人太仆令之王冰,史籍未著,尚属存疑说见《四库提要辨证》卷十二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一》 三、西汉仓公传其旧学,东汉仲景撰其遗论,晋皇甫谧刺而为《甲乙》,及隋杨上善纂而为《太素》时则有全元起者,始为之训解,阙第七一通迄唐宝应中,太仆王冰笃好之,得先师所藏之卷,大为次注,犹是三皇遗文,烂然可观              林亿等《重庆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 四、我们将全元起注本的目录和王冰注本的目录比较一下,即可以知道王冰本的系统清楚,层次分明,彻底改变了全元起本的混乱面貌,较全本向前远远地发展了一大步                  龙伯坚《黄帝内经概论》 自测练习1.““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中中““羸劣羸劣””的意思是的意思是( ( ) ) A A .衣食粗劣之人.衣食粗劣之人 B B.品质恶劣之人.品质恶劣之人 C C.体弱多病之人.体弱多病之人 D D.处境险恶之人.处境险恶之人 E E.疏于养生之人.疏于养生之人2 2..““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 意在强调意在强调( ) ( ) A A.天资之聪明.天资之聪明 B B.知识之完备.知识之完备 C C.见解之周密.见解之周密D D.训诂之重要.训诂之重要 E E.方法之得当.方法之得当CD •3..“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 中中“趣趣”的意思是的意思是( ) •A .趣味.趣味 •B.旨意.旨意 •C.兴趣.兴趣 •D.趋向.趋向 •E.影响.影响•4..“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 中中“命世命世”的意思是的意思是( ) •A .命名于世.命名于世 •B.命世人.命世人 •C.闻名于世.闻名于世•D.使世人.使世人 •E.诞生于世.诞生于世BC 5 5..““岁月既淹,袭以成弊岁月既淹,袭以成弊”” 中中““淹淹””的意思是的意思是( ) ( ) A A.滞留.滞留 B. B. 长久长久 C C.淹没.淹没 D D.埋没.埋没 E E.流逝.流逝6 6..““至道流行,徽音累属至道流行,徽音累属”” 中的中的““属属””的意思是(的意思是( ))A A .接续.接续 B B.属于.属于 C C.种类.种类D D.通.通““嘱嘱””,嘱托,嘱托E.产生.产生BA 二、填空题1.“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 中“其人”指________,“乃精勤博访,而并有其人” 中的“其人”指_________ 。

2.“蒇谋虽嘱乎生知” 中“蒇”音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生知”指________3.“标格亦资于诂训” 中“标格”原指________,此指_____ ____ _____ _____ _ 4.“幸遇真经,式为龟镜” 中“式”意思是________;“龟镜”比喻__________5.“恐散于末学,绝彼师资” 中“师资”指__________6.“徽音累属”中的“徽音”本指德音,文中指_________ 适合的人适合的人 藏有珍本的人藏有珍本的人 Chǎn 完备 生而知之生而知之 风范风范 对经文正确理解的标准对经文正确理解的标准 用用 借鉴借鉴 授学依据授学依据 百姓健康的福音百姓健康的福音 三、改错题1.“询谋得失,深遂夙心”中的“得失”谓“收获和失误”2.“恐散于末学,绝彼师资”中的“师资”指传授知识的人3.“庶厥昭彰圣旨”中的“圣旨”指皇帝的命令4 .“俾王徒勿误,学者惟明”中的“惟”当“只”讲收获和失误收获和失误”当改为当改为“收获收获” “传授知识的人传授知识的人”当改为当改为“授学的依据授学的依据” “皇帝的命令皇帝的命令”当改为当改为“圣人的旨意圣人的旨意”。

“只只”当改为当改为“句中语气助词句中语气助词” 四、词义解释题1.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契: 真要:2.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动: 赞:3.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命世:4.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新: 蒸:5.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弱龄:夙:符合 指经文的精义要旨 常常;往往 闻名于世命,通“名” 使……创新 通“烝”,众 弱冠之年,二十岁 6.施行不易,披会亦难披会:7.或两论并吞,而都为一目都:8.文字昭晰,义理环周环周:9.区分事类,别目以冠篇首别目:冠:10.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庶: 敷畅:阅读领会 合;汇总 全面周详 另立篇目 加在前边 希望;或许 全面陈述阐发 1.昔黄帝作内经十八卷灵枢九卷素问九卷乃其数焉世所奉行唯素问耳越人得其一二而述难经皇甫谧次而为甲乙诸家之说悉自此始其间或有得失未可为后世法则谓如南阳活人书称谨按灵枢经曰新谷气入于胃与故寒气相争举而并之则理可断矣又如难经第六十五篇是越人标指灵枢本输之大略世或以为流注谨按灵枢经曰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人也非皮肉筋骨也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井荥输经合者举而并之则知相去不啻天壤之异但恨灵枢不传久矣 世莫能究。

夫为医者在读医书耳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不读医书又非世业杀人尤毒于梃刃是故古人有言曰为人子而不读医书犹为不孝也仆本庸昧自髻迄壮潜心斯道颇涉其理辄不自揣参对诸书再行校正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释附于卷末勒为二十四卷庶使好生之人开卷易明了无差别除已具状经所属申明外准使府指挥依条申转运司选官详定具书送秘书省国子监今崧专访名医更乞参详免误将来利益无穷功实有自宋绍兴乙亥仲夏望日锦官史崧题 2.①次:编次 ②得失:义偏在“失” ③法:规范 ④标指:指明⑤游行:运行 ⑥不啻:不异于 ⑦恨:遗憾 ⑧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 ⑨梃刃:棍棒刀剑⑩自:起始 3.我本平庸昏昧,自童年到壮年,潜心钻研医学,稍微懂得其中的道理,就不估量自己的浅陋,参合核对诸书,再行校正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释,附在卷末,汇总为二十四卷或许能使爱好养生的人们打开书卷容易明白,全无差错 4. ①为医者,在读医书耳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不读医书,又非世业杀人尤毒于梃刃是故古人有言曰:为人子而不读医书,犹为不孝也 ②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参对诸书,再行校正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其二,增修音释,附于卷末,勒为二十四卷;其三,专访名医,更乞参详,免误将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