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场电压气象措施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74MB
约40页
文档ID:591153105
电场电压气象措施_第1页
1/40

高电压工程系高电压工程系何正浩何正浩 1.6 电场形式、电压波形与击穿电压的关系电场形式 均匀场 稍不均匀场 极不均匀场电压波形 持续作用电压——直流 工频 冲击电压——雷电冲击 操作冲击2 1.6.1 均匀电场分散性小直流击穿电压=工频击穿电压=50%冲击击穿电压 均匀电场中空气的击穿电压经验公式d-间隙距离(cm) δ-空气相对密度 3 均匀电场,标准大气状态条件,稳态电压作用时,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峰值Ub与极间距离的关系 4 1.6.2 稍不均匀电场 分散性小直流击穿电压、工频击穿电压、50%冲击击穿电压三者基本相等击穿电压与电场的均匀度相关越均匀,击穿电压越高出现电晕,即会发展为击穿极性效应5 1.6.2 稍不均匀电场极性效应: 不接地时,无极性效应, 但通常会接地,此时有极性效应6 当d<D/4,电场相当均匀 ,直流电压、工频电压及 冲击电压作用下,击穿电 压都相同 当d>D/4,大地对电场的 畸变作用使间隙电场分布 不对称,Ub有极性效应 负极性时的击穿电压略低 于正极性时的数值 同一间隙距离下,球电极直径越大,由于电场均匀程度增加,击穿电压也越高 。

7 1.6.3 极不均匀电场波形影响大,分散性大,极性效应明显8极性效应:极性效应:最高:负棒正板,平均击穿场强最高:负棒正板,平均击穿场强 约为约为10kV/cm;;次高:棒棒,平均击穿场强次高:棒棒,平均击穿场强 约为约为4.8~5.0kV /cm;;最低:正棒负板,平均击穿场强最低:正棒负板,平均击穿场强 约为一)(一) 直流击穿电压直流击穿电压 “棒-棒棒-棒”和和“棒-板棒-板”空气气隙的直流击穿特性空气气隙的直流击穿特性“棒-棒棒-棒”和和“棒-板棒-板”长间隙的直流击穿特性长间隙的直流击穿特性9 (二) 工频击穿电压在棒-板间隙中,击穿总是在棒为正的半周期内,电压达到幅值附近时发生工频击穿电压稍低于直流电压下的击穿电压 (这是由于前半周期留下的空间电荷对棒极前方的电 场有所加强的缘故)棒-棒间隙的击穿电压比棒-板间隙的要高一些 (这是由于棒-棒的电场更均匀一些)击穿电压具有“饱和现象”10 “棒-棒”和“棒-板”长气隙的工频击穿特性 1——棒-棒 2——棒-板 u在d<1m内,“棒-棒”和“棒-板”气隙的工频击穿电压几乎相等,u当d>2m,击穿电压与气隙距离的关系出现“饱和”趋势11 (三) 雷电冲击50%击穿电压u高于稳态击穿电压(直流击穿电压或工频击穿电压幅值)。

u分散性较大其标准偏差可取3%u击穿通常发生在波尾u和间隙距离大致呈线性关系,即无饱和趋势Ø(因为作用时间短,间隙距离加大后,需要提高先导发展速度才能完成放电,因此击穿电压提高) 12 (四) 操作冲击50%击穿电压u击穿通常发生在波头部分u击穿电压与波头时间呈现出U形曲线Ø (放电时延和空间电荷共同作用的结果)u“饱和”效应Ø(形成先导后,放电易于发展)u“邻近效应”Ø(电场分布情况对操作冲击50%击穿电压影响很大当接地物体靠近放电间隙时,会显著减低正极性击穿电压,稍微提高负极性击穿电压13 1.7 大气条件对气隙击穿特性的影响标准大气条件: 气压 P0kPa,温度 t0=20℃绝对湿度 f0=11g/m3 非标准大气条件要换算到标准大气条件14反映空气密度反映空气密度 一、空气相对密度的影响一、空气相对密度的影响u气压P增大时,带电粒子的平均自由行程减小,因此在运动中积累的动能就小;击穿电压升高u温度T增大时,空气相对密度减小,平均自由行程增大,击穿电压降低15P:气压,kPa;t:温度,度 一、空气相对密度的影响一、空气相对密度的影响 δ=范围内变动时,间隙的击穿电压与相对密度成正比,实际试验或运行条件下 当δ与1相差较大时,须用空气密度校正系数Kd对击穿电压U进行校正 16在大气条件下,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随的增大而升高 二、湿度的影响二、湿度的影响湿度增加,电离能力下降,对放电过程起到抑制作用——湿度越大,间隙的击穿电压也会越高。

k是绝对湿度和电压种类的函数;指数ω的值取决于电极形状、间隙距离、电压种类及其极性 17湿度矫正系数:湿度矫正系数:非标准湿度情况下非标准湿度情况下的击穿电压的换算的击穿电压的换算公式:公式: 综合气压、温度、湿度的影响18 三、对海拔高度的校正三、对海拔高度的校正 随着海拔增高,空气密度减小,λ增大,电离能力增大,间隙的击穿电压降低 我国的国家标准规定:1000m

棒电极为负极性时棒电极为负极性时 总趋势同与正棒下的屏蔽效应 当屏蔽层离开电极一定距离后,吸附的负离子将加强板前电场,使击穿电压低于无屏蔽的情况 25在中间一段范围内,带屏蔽的击穿电压(不论极性)与均匀电场下的击穿电压接近 (三) 极不均匀电场中采用屏障-DC26 (三) 极不均匀电场中采用屏障-工频工频作用下尖-板的击穿电压与屏蔽层位置的关系27工频下,击穿在正半波发生,因此,屏蔽层也可显著提高击穿电压 (三) 极不均匀电场中采用屏障 屏蔽层插入电晕电极侧,可提高击穿电压 屏蔽层仅对持续作用电压(DC,工频)有效 而对雷电波作用很小28 二、 削弱或抑制电离过程采用高气压采用强电负性气体采用高真空29 (一) 采用高气压基本原理:气压提高减小动能减小U提高30当气压在10个大气压下时,击穿电压随气压增大线性增加再提高P,会饱和压缩空气可用于内绝缘,如断路器、高压标准电容等 (二) 采用强电负性气体卤化物气体电气强度高的原因:1)具有很强的电负性,负离子既削弱电离, 又加强复合;2)分子量大,分子直径大,电子的减小。

3)电离过程伴随离解过程,需要更多能量 31 (二) 采用强电负性气体卤化物气体电气强度高32 (二) 采用强电负性气体选用卤化物的原则:1 液化温度要低;2 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3 经济上应当合理,价格便宜,能大量供应 .目前得到工程广泛应用的是SF6及SF6混合气体33 (二) 采用强电负性气体-SF6SF6的绝缘性能的绝缘性能1) 强电负性,电气强度高2) 对电场均匀度敏感 SF6的性能只有在均匀电场中才能充分发挥,在极不均匀场中,击穿电压下降很快 34 SF6的绝缘性能针-球气隙中的SF6气体(针极曲率半径1mm,球半径50mm,极间距30mm)在不同类型电压下的击穿电压与压力的关系 35u空间电荷的作用,使得工频高于雷电u随着气压的提高,空间电荷作用减小,因此Ub下降 SF6的绝缘性能影响绝缘性能的因素:电场均匀度;气压;电极表面缺陷;导电微粒;36 SF6的液化特性1) 一般不会液化37 SF6的液化特性2) 纯净的SF6无毒,但分解物有毒,有腐蚀性 电子碰撞、热辐射、光辐射会导致SF6分解 如电弧、局放、火花放电等 3) 水分的危害 水分会与气体分解物形成氢氟酸,腐蚀材料,引起 凝露,降低表面闪络电压。

解决办法:用吸附剂吸附分解物和水分38 SF6混合气体的特性SF6-N2混合气体中的与E/p 1-纯N2; 2-SF6含量为10%; 3-SF6含量为25%; 4-SF6含量为50%; 5-纯SF6 39• 混合气体:N2、 CO2、空气与SF6 混合• 降低液化温度• 降低对电场的敏 感度 (三) 采用高真空气隙击穿电压与真空压力的关系 40u接近真空阶段:碰撞电离的几率太小,Ub提高u高真空阶段:Ø小距离时:强场发射、金属气化Ø大距离时:全电压效应u真空中的Ub与电极材料、表面光洁度、清洁度有关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