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古文二则》郢人___伯牙善鼓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9《古文二则》郢人___伯牙善鼓琴(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9.古文二则郢人庄子庄子(约前(约前369369前前286286)名)名周周,战,战国时哲学家,国时哲学家,道道家家学派主要代表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人物。与老子并称为称为道学之祖道学之祖。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用白垩泥涂抹在他自己的鼻尖上,像苍蝇的翅膀那样簿,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匠石抡起斧头,呼呼作响,听任他砍削白点,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
2、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我没有可以与之说话的人了!”即使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他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搭配的对象了!匠石为什么不愿为宋元君尝试?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匠石和郢人非常的默契和互相信任?为什么匠石和郢人能这样的默契和互相信任?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相互了解对方与信任对方,是一对知音匠石并不了解与信任宋元君,(即使宋元君相信匠石的技术,匠石也不能确信宋元君在大斧砍到时会不会惊
3、慌)他们并不是一对知音。郢人郢人匠人运斤成风,郢人立不失容郢人死后,匠石无以为质,无与言之知己难遇伯牙伯牙善善鼓琴,钟子期鼓琴,钟子期善善听。听。善:善:擅长擅长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雄伟庄重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边停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
4、!”伯牙所想的,钟子期都能领会。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就能点明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我可以把我的声音隐藏在哪里呢?”好啊,好啊!你所听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到的一样。伯牙善鼓琴伯牙善鼓琴:志在登高山子期善听: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洋洋兮若江河知音难求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说说伯牙如何善鼓琴,而钟子期又说说伯牙如何善鼓琴,而钟子期又如何善听。如何善听。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1. 善鼓琴的伯牙,名满天下的伯牙,居然从此绝弦,如果你就是伯牙,你见着这绝弦,再对子期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2. 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比喻知己或知音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