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数学特点ppt课件

M****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07KB
约27页
文档ID:591050904
小学数学特点ppt课件_第1页
1/27

小学数学特点1、抽象化2、逻辑推理强3、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4、空间想象1;. 小学应用题•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涉及的面也很广解答应用题既要综合运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还要具有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所以,应用题教学不仅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2;. 一、解应用题步骤•1、 简单应用题 (1) 简单应用题:只含有一种基本数量关系,或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简单应用题 •(2) 解题步骤: a、 审题理解题意:了解应用题的内容,知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读题时,不丢字不添字边读边思考,弄明白题中每句话的意思也可以复述条件和问题,帮助理解题意 b 、选择算法和列式计算: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中心工作从题目中告诉什么,要求什么着手,逐步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进行解答并标明正确的单位名称 C、检验:就是根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检查看所列算式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如果发现错误,马上改正 3;. 2、 复合应用题  (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复合应用题。

 ￿￿(2)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个数的应用题￿￿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已知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的和(或差)￿￿已知两数之和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4)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5)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6)解答小数计算的应用题:小数计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他们的数量关系、结构、和解题方式都与正式应用题基本相同,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间含有小数答案:根据计算的结果,先口答,逐步过渡到笔答￿￿(7 ) 解答乘法应用题:￿￿a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已知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求总数￿￿b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是多少,另一个数是它的几倍,求另一个数是多少￿￿4;. ( 6) 解答除法应用题: ￿a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把这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的,求每一份是多少￿￿b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每份是多少,求可以分成几份￿￿C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几倍的应用题:已知甲数乙数各是多少,求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几倍。

￿￿d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5;. 解应用题方法解应用题方法1.综合法综合法的解题思路是由已知条件出发转向问题的分析方法其分析方法是:其分析方法是: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再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所求出的数量这时就成为已知数量),又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题目的问题为止6;. 1、一个织布工人,在七月份织布 4774 米 , 照这样计算,织布 6930 米 ,需要多少天? 7;. 2.分析法    分析法的解题思路是从应用题的问题入手,根据数量关系,找出解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这些条件中有的可能是已知的,有的是未知的,再把未知的条件做为中间问题,找出解这个中间问题所需要的条件,这样逐步推理,直到所需要的条件都能从题目中找到为止2、兴华工厂有男工240人,是女工的3陪男女工人一共多少人?8;.      以上这两种分析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由条件入手分析时,要考虑题目的问题,否则推理会失去方向;由问题入手分析时,要考虑已知条件,否则提出的问题不能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来求得在分析应用题时,往往是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从已知找到可知,从问题找到需知,这样逐步使问题与已知条件建立起联系,从而达到顺利解题的目的。

小结小结小结小结9;. 3、转化法把其中一个未知量变成另一个未知量的过程叫转换法把其中一个未知量变成另一个未知量的过程叫转换法妈妈买了3千克桔子和4千克苹果,共花了23.4元每千克苹果的价钱是桔子的1.5倍每千克苹果和桔子各多少元?10;. 4 4、假设法、假设法    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载有鸡兔同笼问题,其解题方法应用的就是假设法假设法应用的范围也是比较广的,请看下面几个题小华买了小华买了2 2元和元和5 5元纪念邮票一共元纪念邮票一共3434张,用去张,用去9898元钱求小华买了元钱求小华买了2 2元和元和5 5元的纪念邮票各多少张元的纪念邮票各多少张??  11;. 用假设法解题的思考方法是:先根据解题的需要对已知条件做出假设,通过假设引出矛盾,然后分析用假设法解题的思考方法是:先根据解题的需要对已知条件做出假设,通过假设引出矛盾,然后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把原因分析清楚了,题目就可以解答出来了产生矛盾的原因,把原因分析清楚了,题目就可以解答出来了 小结12;. 5.消元法    应用消去法解答的应用题的结构一般是:在两组(或几组)相关联的量中,只知道两种(或几种)应用消去法解答的应用题的结构一般是:在两组(或几组)相关联的量中,只知道两种(或几种)物品的数量和总价之和,而问题是求每类物品的单价。

解这类题目的基本思想,是应用消去法消去一物品的数量和总价之和,而问题是求每类物品的单价解这类题目的基本思想,是应用消去法消去一些未知数,使题目中只含有一个未知的数些未知数,使题目中只含有一个未知的数13;. 3 3箱苹果和箱苹果和5 5箱梨共有箱梨共有8686个,个,6 6箱苹果和箱苹果和4 4箱梨共有箱梨共有112112个每箱苹果和每箱梨各有多少个个每箱苹果和每箱梨各有多少个? ? 14;. 6.6.图示法图示法    图示法就是用线段图(或其它图形)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这样可以把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往往可以从图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图示法解题的面是很宽的,无论是整数和小数应用题,还是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以及几何初步知识方面的应用题,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前面在讲其它解题方法时,有些题目就已经使用了图示法所以图示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解题方法结合使用15;.      有大、小两个正方形,边长相差3厘米,面积相差63平方厘米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画图分析应用题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整个应用题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在低年级可画图分析应用题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整个应用题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

在低年级可以先培养学生看懂图,从中年级开始可逐步培养学生画图画图的过程就是理解题意和分析以先培养学生看懂图,从中年级开始可逐步培养学生画图画图的过程就是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画图能力的强弱也反映了解题能力的高低所以在应用数量关系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画图能力的强弱也反映了解题能力的高低所以在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画图分析应用题的能力题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画图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16;. 加强训练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途径加强训练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途径学生掌握了解答应用题的基础知识,也学习了分析应用题的思考方法,是不是学生就能很顺利地解答学生掌握了解答应用题的基础知识,也学习了分析应用题的思考方法,是不是学生就能很顺利地解答应用题了呢?回答是应用题了呢?回答是““不见得不见得””打个比喻,一个游泳运动员掌握了游泳的理论,而不下水刻苦练习,打个比喻,一个游泳运动员掌握了游泳的理论,而不下水刻苦练习,也是游不出好成绩的游泳是如此,解应用题也是如此因此,加强训练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也是游不出好成绩的游泳是如此,解应用题也是如此因此,加强训练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不可缺少的一环。

怎样训练呢?下面谈谈个人的看法力不可缺少的一环怎样训练呢?下面谈谈个人的看法17;.   (一)要训练学生能用流利的语言叙述解题思路    应用题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根有据的、有条有理的、前后无矛盾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大纲》要求的逻辑思维能力    有些学生虽然能把题目正确地解答出来,但不一定能把思考过程说得清清楚楚教学中,有些教师也只满足于学生会解题,而忽视让学生叙述解题思路,这是不够的让学生叙述解题思路有以下几点好处:18;.  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第二,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思维是畅通的呢,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第二,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思维是畅通的呢,还是不畅通的;若思维不畅通,症结在什么地方,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帮助第三,节约时间还是不畅通的;若思维不畅通,症结在什么地方,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帮助第三,节约时间一节课的时间是个常数,如果只有等学生把题目做出得数来才能判断他们是否分会析应用题(在解题一节课的时间是个常数,如果只有等学生把题目做出得数来才能判断他们是否分会析应用题(在解题过程中还要进行大量的计算),那么一节课做不了几个题。

且学生做题有快有慢,等慢的同学做完题,过程中还要进行大量的计算),那么一节课做不了几个题且学生做题有快有慢,等慢的同学做完题,快的同学要白白浪费许多时间如果让学生口头分析应用题,可以节约大量时间,练习的题量会大大快的同学要白白浪费许多时间如果让学生口头分析应用题,可以节约大量时间,练习的题量会大大增加19;. 学生用语言叙述应用题的分析过程,开始时往往语言噜嗦,层次不够清楚,因果关系说得不确切等,这时,教师不妨给学生一个分析过程的固定模式即:用分析法分析时,这样说:要求××××问题,就得知道××××和××××;用综合法分析时,这样说:已知××××和××××,就可以求出××××20;. (二)要训练学生看到两个有联系的已知条件,能提出可以解答的问题;看到一个问题,能够想到与问题有联系的已知条件    这样训练的目的,既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数量关系,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这种训练方式各年级都可使用例如: 已知:小明有已知:小明有8 8支铅笔,小红有支铅笔,小红有4 4支铅笔 可以提出的问题:可以提出的问题:21;. ((1 1)小明和小红共有几支铅笔?)小明和小红共有几支铅笔?    ((2 2)小明比小红多几支?)小明比小红多几支?    ((3 3)小红比小明少几支?)小红比小明少几支?    ((4 4)小明给小红几支后两人铅笔同样多?)小明给小红几支后两人铅笔同样多?    ((5 5)小明的铅笔支数是小红的几倍(或百分之几)?)小明的铅笔支数是小红的几倍(或百分之几)?    ((6 6)小明的铅笔支数比小红多百分之几?)小明的铅笔支数比小红多百分之几?    ((7 7)小红的铅笔支数是小明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小红的铅笔支数是小明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8 8)小红的铅笔支数比小明少百分之几?)小红的铅笔支数比小明少百分之几?    ((9 9)小明与小红铅笔支数的比是几比几?)小明与小红铅笔支数的比是几比几?    …………22;. (三)要训练学生会把一道简单应用题扩展为多步应用题    这种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看清怎样把一个与问题有直接联系的已知条件隐蔽起来,变为间接条这种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看清怎样把一个与问题有直接联系的已知条件隐蔽起来,变为间接条件;看清一道多步应用题是怎样在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学生看清这一过程后,在分析应件;看清一道多步应用题是怎样在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学生看清这一过程后,在分析应用题时,就能顺利地把隐蔽条件找出来,并转化为已知条件,这样必将能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用题时,就能顺利地把隐蔽条件找出来,并转化为已知条件,这样必将能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23;. 例例 服装厂计划做服装厂计划做660660套衣服,已经做了套衣服,已经做了375375套,还剩多少套没做?(一步)套,还剩多少套没做?(一步)    扩展题:扩展题:    ((1 1)服装厂计划做)服装厂计划做660660套衣服,已经做了套衣服,已经做了5 5天,平均每天做天,平均每天做7575套,还剩多少套没做?(两步)套,还剩多少套没做?(两步)    ((2 2)服装厂计划做)服装厂计划做660660套衣服,已经做了套衣服,已经做了5 5天,平均每天做天,平均每天做7575套,剩下的要套,剩下的要3 3天做完,平均每天应天做完,平均每天应做多少套?(三步)做多少套?(三步)    ((3 3)服装厂计划做)服装厂计划做660660套衣服,已经做了套衣服,已经做了5 5天,平均每天做天,平均每天做7575套,以后平均每天做套,以后平均每天做9595套,还需几天套,还需几天完成?(三步)完成?(三步)    ((4 4)服装厂计划做)服装厂计划做660660套衣服,已经做了套衣服,已经做了5 5天,平均每天做天,平均每天做7575套,以后平均每天比原来每天多做套,以后平均每天比原来每天多做2020套,还需几天完成?(四步)套,还需几天完成?(四步)    ((5 5)服装厂计划做)服装厂计划做660660套衣服,已经做了套衣服,已经做了5 5天,平均每天做天,平均每天做7575套,以后平均每天比原来每天多做套,以后平均每天比原来每天多做2020套,做完这批衣服共用了多少天?(五步)套,做完这批衣服共用了多少天?(五步)    ((6 6)服装厂计划做一批衣服,已经做了)服装厂计划做一批衣服,已经做了5 5天,平均每天做天,平均每天做7575套,以后平均每天比原来每天多做套,以后平均每天比原来每天多做2020套,又做了套,又做了3 3天正好做完。

这批衣服共有多少套?(四步)天正好做完这批衣服共有多少套?(四步)    做扩展题目的练习时,题目的变化都要围绕着基本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变化已知条件或问题这样,题目虽多而条理清晰24;. (四)要训练学生能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可以得到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即一题多解这种训练的目的,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也可以使学生思路开阔,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的解题能力     张华和李明买同样的练习本,张华买5本用去1.8元,李明用去2.88元李明比张华多买了几本练习本?25;.   进行一题多解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几种解法的优劣以上题为例,解法一是最常用的解法,解法三由于思路巧妙,故而解法最简捷从而使学生懂得,在解应用题时,要尽可能地选用最简捷的方法    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所涉及到的问题是很多的,以上就这个问题谈了三点个人的体会,仅供老师们教学中参考26;. 1 1、甲数是、甲数是360360,乙数比甲数的,乙数比甲数的5 5陪还多陪还多3030乙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2 2、甲数是、甲数是360360,比乙数的,比乙数的5 5陪还多陪还多3030。

乙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 3、甲数是360,乙数比甲数的5陪还少30乙数是多少?4 4、甲数是、甲数是360360,比乙数的,比乙数的5 5陪还少陪还少3030乙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27;.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