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础分子生物学外显子与内含子以及跳跃基因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12MB
约13页
文档ID:591015686
基础分子生物学外显子与内含子以及跳跃基因_第1页
1/13

基础分子生物学1.内含子和外显子的 概念 2.跳跃基因 内含子与外显子内含子•DNA与成熟mRNA中的非对应区段•结构基因中在DNA中的氨基酸非编码区•间隔基因中的间隔区外显子•DNA上与成熟mRNA对应的核苷酸区段•结构基因在DNA中的氨基酸编码区•间隔基因中的非间隔区 总的来说,外显子是编码序列,可以参与编码蛋白质;内含子不参与编码 跳跃基因或转座子一.跳跃基因(转座子)的概念【P65】二.转座因子的种类【P72】三.原核生物中的转座因子【P72】四.真核生物中的转座因子【P78】 一.跳跃基因或转座子的概念【P65】 1947年美国著名遗传学家Barbara McClintok在对玉米糊粉层色斑不稳定遗传现象的研究过程提出的DNA转座现象,证明了生物内存在一种以‘跳跃’或‘转座’的方式,将一个完整的遗传结构单位在基因组内进行转移的新机制 这种可以转座的遗传单位称为‘可转座的因子’或‘转座子’而由于转座子介导的遗传重组是依赖特定的转座酶和IR序列,诱变剂使用无效,转座位点不依赖序列的同源性,但具有位点序列的偏爱,可以发生较高频率插入突变和回复突变,将一个特定遗传结构片段从一个位点转移到另一个位点的过程。

所以也将这个能发生转座的独立的遗传结构单位称为‘跳跃基因’ 二.转座因子的种类【P72】原核生物中的转座子•插入序列(IS)•转座因子A家族(TnA)•复合型转座子•转座噬菌体真核生物中的转座子•剪贴式转座因子•反转录转座子 三.原核生物中的转座因子【P72】•原核生物中常见的转座子类型•(1)插入序列(IS)【P72】最简单的转座子称为插入序列IS元件是细菌染色体和质粒的正常组成部分,一般在700-2000bp之间•图2-87【p72】总结了常见的原核生物中的转座子及其特征•特征:IS元件的长度,末端反向重复序列IR的长短与核苷酸组成是每个转座因子的特征结构 (2)TnA 转座子 家族•TnA家族是不含IS组件的独立复合型转座子,是一类具有较大序列组成()的转座子 TnA家族包括几个相关的转座子,其中对Tn3的研究较为深入在其末端具有所有转座子的基本特征—反向重复序列(长度约为37bp),其中任何顺式位点的缺失都会阻止转座子的转座 概念及特征【P74】 (3)Mu噬菌体【P74】Mu噬菌体是一个巨型转座子其基因结构如图2-89【p74】。

两端各有一个大小不同的附着位点attL和attR,与寄主同源,反向重复,是转座酶识别的靶位点 (4)复合型转座子【p74】复合型转座子是由IS在结构基因两侧进行转座,进而发生突变而形成的一类较大的转座子 四.真核生物中的转座因子【p78】1.剪贴式转座因子-双因子系统【p79】(1)自主型转座因子:具有自我调控切除和转座的能力2)非自主型转座因子: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转座因子,这一“相对稳定性”的特征是因其编码转座酶的基因发生缺失所获得的 2.反转录转座子【p83】转座子从DNA到RNA再到DNA的转移过程被定义为反转录转座或反转座反转座是由RNA介导的转座过程这类转座子也被称为反转座子依反转座子DNA结构及反转录酶的DNA序列可将反转录转座子分为三类1)病毒类反转座子:它们的转座能力是由于编码反转录酶和/或整合酶赋予的,这一类也被称为病毒超家族2)非病毒类反转座子:是由一类单一家族的各成员组成的其内部和外部特征都表明他们来源于RNA序列,不编码具有转座功能的蛋白质,这一类也被称为非病毒类超家族3)植物反转录型转座子:植物中随物种和反转录转座子类型不同,反转录转座子的大小变化在1000-9300bp之间,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大小在120-2400bp之间。

反转录转座子的特点,其转座方式为:DNA→RNA→DNA,它具有以下特点(1)高拷贝型(2)高品质型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