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汉语词汇专题中古汉语词汇专题 v汉魏六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最快、民族战争最频繁的时期,加之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入,使得这一时期的语言尤其是词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v中古汉语处于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既有对先秦汉语的继承,又有对近代汉语的直接影响,可以说是连接上古和近、现代汉语的桥梁和纽带1v任何一段历史时期的词汇都不外乎两种主要来源:一种是继承前代的语词,另一种是当代新出现的语词v中古时期的词汇包括继承、保留先秦古语或由先秦古语发展演变而来的语词,使这一时期的文献维持着一种文言的基调;还包括从民间吸收的方言语词,从周边异族引进的外来语词,当时创造的反映新生事物、概念的新词,使文献又呈现出一种直白的语言风格v大量的口语词和习俗用语进入文人笔底,与秦汉文献典籍中口语的偶见和零星分布状态有了明显区别,又和唐宋以后传奇、话本等更为纯粹的古白话作品有着不同,这正是文言发展到白话必须经历的一个中间阶段,是向以口语为主的白话实现质变而进行的量的积累2v由于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新事物的不断出现,人们对自然、社会的认识不断提高,记录、反映这些观点、概念,描摹这些事物形状、特征的新词、新义不断涌现。
v墙壁墙壁:土石等垒成的屋围《论衡·别通》:“古贤之遗文,竹帛之所载粲然,岂徒墙壁之画哉?”又《乱龙》:“楚叶公好龙,墙壁槃盂皆画龙v歌曲歌曲:《论衡·讲瑞》:“歌曲弥妙,和者弥寡;行操益清,交者益鲜v伴侣伴侣:犹同伴、伙伴东汉支娄迦譏译《阿阇世王经》卷下:“譬若如幻,不可得持,所以者何?无伴侣故 3v音响音响:音乐东汉竺大力共康孟详译《修行本起经》卷下《出家品》:“吉祥哀乐声,八部真音响,超越过梵天,今用刍草为?”隋阇那多崛译《佛本行集经》卷26《向菩提树品中》:“菩萨如是心思惟已,更出如是美妙音响v意识意识:名词,谓思想感情《北齐书·王昕传附弟晞》:“子良爱其清悟,与其在洛两兄书曰:‘贤弟弥郎,意识深远,旷达不羁《宋游道传》:“游道猕猴面,陆操科斗形意识不关貌,何谓丑者必无情v冬天冬天:《世说新语·夙惠》:“晋孝武年二十,时冬天,昼日不著复衣《晋书·天文志上》:“故夏日长也冬天阴气多,阳气少,阴气暗冥,掩日之光,虽出犹隐不见,故冬日短也4v营救营救:抢救《三国志·魏志·夏侯渊传》:“太祖居家,曾有县官事,渊代引重罪,太祖营救之,得免v叫唤叫唤:叫喊东汉安世高译《道地经·五种成败章》:“譬如牛为屠家所杀,馀牛见死牛,恐自及,跳场惊怖,走入山树间叫唤。
v防备防备:预防《南齐书·张冲传》:“鲁山城乏粮,军人于矶头捕细鱼供食,密治轻船,将奔夏口梁王命偏军断其取路,防备越逸v寻思寻思:思考《魏书·献文六王下·彭城王勰传》:“高祖久之,曰:‘吾寻思汝言,理实难夺’”5v路过路过:《古小说钩沉》辑《幽明录》:“俗人谓巫师为道人,路过冥司福舍前,土地神问吏:‘此是何等舍?’吏曰:‘道人舍’”v隔壁隔壁:《南齐书·孝义传·乐颐》:“尝遇病,与母隔壁,忍痛不言,啮被至碎,恐母之哀己也v此外还有: v逼迫、改观、真正、疲劳、若干、坚强、选逼迫、改观、真正、疲劳、若干、坚强、选择、恐怖、检阅、通畅、短促、周密等择、恐怖、检阅、通畅、短促、周密等6v砂糖砂糖v《北史·真腊传》:“饮食多苏酪、砂糖、米饼v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砂糖中国本无之,唐太宗时外国贡至,问其使人:‘此何物?’云:‘以甘蔗汁煎’用其法煎成,与外国者等自此中国方有砂糖v《新唐书·西域传·摩揭陀国》载:“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波罗树,树类白杨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拃瀋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7佛教新词v随着佛教不断进入中土,与佛教相关的双音节词也大量涌现:v挝打、老迈、赤肉、杂种、欺清、随近、赞叹、长途、剃头、实价、厨屋、形笑、形骂、 乏极等。
8成语、熟语v望梅止渴、割席绝交、道边苦李、飞蛾投火、回光返照、皆大欢喜、开诚布公、出其不意、盲人瞎马、东床快婿、奋不顾身、后来之秀、清心寡欲、寡不敌众、深思熟虑、宠辱不惊、抱头鼠窜、听天由命、土崩瓦解、偷鸡摸狗、酒囊饭袋、体无完肤、信口开河、源远流长、足不出户、如渴如饥等v护身符、孔方兄、拔山力、壁上观、尘垢囊等v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百闻不如一见、糟糠之妻不下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等9v纵观中古时期产生的诸多词汇单位,我们发现中古时期的词汇面貌是以复音词为主导的词汇体系v大量的新词以双音节形式出现,其中包括双音节形式出现的佛教词语,方言词等还有以四字格形式出现的大量成语等v可以说,大量新词产生的基本原因,就是中古时期复音词大量产生的基本原因10中古复音词产生的基本原因中古复音词产生的基本原因v中古时期产生大量复音词,其中尤以双音词为最多,代表了中古时期新词音节形式的主体面貌,居主导地位v一、汉字(单音节词)同音字丰富,双音化可减一、汉字(单音节词)同音字丰富,双音化可减少同音歧义现象少同音歧义现象v农、浓、侬、脓、哝、秾、齈、繷、醲、燶、癑农、浓、侬、脓、哝、秾、齈、繷、醲、燶、癑等等v及、即、既、级、几、机、集、极、记、基、计、及、即、既、级、几、机、集、极、记、基、计、急、继、吉、鸡、己、积、季、籍、剂、击、挤、急、继、吉、鸡、己、积、季、籍、剂、击、挤、奇、技、暨、疾、及、寄、绩、藉、忌、激、迹、奇、技、暨、疾、及、寄、绩、藉、忌、激、迹、寂、肌、姬、棘、讥、嫉、脊、妓、畸、汲、叽、寂、肌、姬、棘、讥、嫉、脊、妓、畸、汲、叽、矶、羁、蓟、霁、跻等等。
矶、羁、蓟、霁、跻等等11 要改变单音词的同音现象带来的歧义和交际不便,减少同音现象,使交流更为顺畅,办法之一就是“双音化”早在先秦时荀子就说过:“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也就是说,单音节足以说明问题就用单音节,单音节不能够说明问题就用复音节 例如:“仓、舱、沧、苍”,后世双音化构成新词和新义,使得单音节词的同音现象得以分化,减少了形成同音词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歧义12v汉字的同音字丰富,造就了汉字(单音节词)视听分离的特色,听不懂会造成歧义,但是写出来以后,能通过字形的不同对同音的信息在意义上加以分化但毕竟书面形式进行交流的方式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并非日常语言交际的主体形式,而以听觉形式传递信息才是主要的交际手段因此,汉语词汇走向双音节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13施氏食狮史v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14v【博斗】【博斗】bó dòubó dòu博客上的论争例爆发了这场博客上的论争。
例爆发了这场““博博斗斗””之后,高晓松关了博客之后,高晓松关了博客————关闭时点击量是关闭时点击量是320320万人次,高晓松说这件事给他万人次,高晓松说这件事给他““最正面的影响就是最正面的影响就是我不上网了我不上网了””《高晓松:口水是如何变洪水的《高晓松:口水是如何变洪水的》,《三联生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20062006年第年第1414期)期) 就在徐工改就在徐工改制方案等待审批的关头,徐工集团总经理兼徐工科制方案等待审批的关头,徐工集团总经理兼徐工科技董事、总经理付健突然离职,令这场尚未分出胜技董事、总经理付健突然离职,令这场尚未分出胜负的负的““博斗博斗””更加扑朔迷离《徐工深陷博客门更加扑朔迷离《徐工深陷博客门 ““博斗博斗””升级总经理付健突然离职》,升级总经理付健突然离职》,20062006年年6 6月月2727日红网)︱就在黄健翔和吴虹飞的日红网)︱就在黄健翔和吴虹飞的““博博””斗大有愈斗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的时候,二人的博客上突然有些平静演愈烈之势的时候,二人的博客上突然有些平静《黄健翔、吴虹飞互对对方表不屑(《黄健翔、吴虹飞互对对方表不屑 “ “博博””斗斗STOPSTOP》,》,20062006年年1111月月2929日《新文化报》)日《新文化报》) 15v【冻容】dòngróng名源自英文Cryon babies,指年轻女孩希望冻结容貌,凝固青春的美貌。
例在介绍医学美容之前,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下「冻容世代Cryon Babies」这个新名词,这个名词是由美国哈泼杂志所创造的一个新名词,代表那些年纪虽然才一字头尾及二字头,却已经希望青春能永远冻结在面容的年轻女生们《耳目一新‧Kiehl''s 新系列发表》,2006年5月16日,搜炫海外原装化妆品代购网)︱时尚是万万少不了流行语的,“CryonBabies”便是眼下最该进修的流行语——冻容世代CryonBabies”由美版Bazzar创造,指的是那些20岁上下,却已希望冻结青春,早早开始抗老历程的年轻女孩们《冻容时代》, 2006年10月18日,《深圳晚报》)︱Cryon babies冻容世代,代表着现在的美容保养潮流这个世代的女性,追求青春肌肤的理想不变,但绝不会等到肌肤出现各种老化问题再去想如何改善它,而是未雨绸缪,将青春永远冻结在自己的容颜上《冻容世代的美肌秘密》,《嘉人》2006年12月号)16v【空调】kōngtiáo动词指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诸多调整政策均因受到种种明暗抵制而落空例一味的把重担推给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调控措施,只能使房地产调控变成“空调”之虞《上轮调控遭遇滑铁卢 新调控措施如何落到实处》,2006年6月5日《每日经济新闻》)∣现在看来,这一新词或许已难以让房地产界“独享”——如果容忍建行等垄断部门以各种借口继续增长薪酬或“员工费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同样会陷入全部或部分的“空调”中,是一个不难想见的结果。
2006年9月12日,《中国商报》)∣老侯以为,地方让中央稳定楼价的国八条、国六条两次调控落空变了“空调”,国人面前中央政府的信用已经严重受损,而楼价高企而且还没有停涨的意思,国策权威遭受从未有过的公然挑衅《深圳楼市:2006年贼过年,2007年贼挨打 》,2006年12月30日中国财经信息网) 17二、单音节表述分工细密,繁复难记;双音节二、单音节表述分工细密,繁复难记;双音节简明易记简明易记v单音节词承载的信息有限,因此对于复杂单音节词承载的信息有限,因此对于复杂的事物、概念的表述只能依赖细密的内部的事物、概念的表述只能依赖细密的内部分工,内容繁杂,难以记忆分工,内容繁杂,难以记忆v构成双音词一方面可以改变同音词太多的构成双音词一方面可以改变同音词太多的现象,另一方面可以使某些词语变得简单、现象,另一方面可以使某些词语变得简单、易于掌握易于掌握 18v例如:v“醋”早起写作“酢”,《梁书·孝行传》:“久食麦屑,不啖盐酢,坐卧于单荐,因虚肿不能起唐段成式《酉阳杂俎》:“ 醦、醶、酮、酉乐、醋也v唐《朝野佥载》:“信又尝以一小瓶贮醯一升自食,家人不沾馀沥,仆云:‘醋尽’信取瓶合于掌上,馀数滴,因以口吸之。
19v这种让原有单音节形式变得简明易记,并承载更多这种让原有单音节形式变得简明易记,并承载更多信息的造词方式还有:信息的造词方式还有:v加属概念的v鲤——鲤鱼 韭——韭菜 松——松树 牦——牦牛 v加部位的v发——头发 掌——手掌 唇——嘴唇v加性状的v月——月亮 鹊——喜鹊 云——云彩 日——白日v加词缀的v鼻——鼻子 舌——舌头20v三、双音节承载信息丰富,表情达意更为精确细致三、双音节承载信息丰富,表情达意更为精确细致v殴打类词语殴打类词语————v捶杖:杖击,殴打,谓以杖捶打捶杖:杖击,殴打,谓以杖捶打v殴杖:以杖殴打殴杖:以杖殴打v扑捶:扑罚是古代一种刑罚,谓以鞭扑来惩罚扑捶:扑罚是古代一种刑罚,谓以鞭扑来惩罚《周礼《周礼··地官地官··司市》:司市》:““市刑:小刑宪罚,中刑市刑: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徇罚,大刑扑罚 ” 郑玄注:郑玄注:““扑,挞也扑,挞也v杀戮类词语杀戮类词语————v诛杀、贼杀、袭杀、攻杀、刺杀、烧杀、放杀、格诛杀、贼杀、袭杀、攻杀、刺杀、烧杀、放杀、格杀、射杀、幽杀(囚禁处死)杀、射杀、幽杀(囚禁处死)21四、双音节更适于给日益丰富复杂的新事物、新概念四、双音节更适于给日益丰富复杂的新事物、新概念以准确的命名以准确的命名v舴艋:小船。
王念孙书证:舴艋:小船王念孙书证:““《玉篇》:《玉篇》:‘‘舴艋,舴艋,小船也’’小舟谓之舴艋,小蝗谓之蚱蜢,义相近小舟谓之舴艋,小蝗谓之蚱蜢,义相近也v豹尾:将帅旌旗上装饰豹纹或画上豹纹,因以代指豹尾:将帅旌旗上装饰豹纹或画上豹纹,因以代指旌旗v行障:围屏之类,以为室内屏障,可以移动行障:围屏之类,以为室内屏障,可以移动v行屋:可以移动的房屋如帐篷之类凡是可以移行屋:可以移动的房屋如帐篷之类凡是可以移动的事物都可以用动的事物都可以用““行行””来表示v行杯:古代风俗,每逢三月上旬,于环曲的水边聚行杯:古代风俗,每逢三月上旬,于环曲的水边聚会,置酒杯于水的上流,杯随水流,到谁面前,谁会,置酒杯于水的上流,杯随水流,到谁面前,谁便取饮,认为可以拔出不祥这个杯子称为便取饮,认为可以拔出不祥这个杯子称为““行杯行杯””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提到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提到““曲水流觞曲水流觞””也是此意22v如意如意:用具名脊背有痒,手所不到,用以爬搔,可如人意,故名v凉衣凉衣:衬衫,内衣v汗衫汗衫、汗衣、汗衣、v笼头笼头:套在犯人头上的刑具也指套在牛马头上用来系缰绳挂嚼子的用具v铅笔铅笔:指蘸铅粉涂改错字之笔。
v居士居士:对有德才而隐居未仕者、在家修行者的尊称v荒人荒人:指荒远地区之人是一种蔑称v钵盂钵盂:本是僧人食器,指代僧人v天竺天竺:即印度,佛教发源地,指代佛家、僧人v 此外还有袈裟此外还有袈裟、剃刀、节妇剃刀、节妇等23五、双音节适应汉民族讲求对称、骈偶的表达五、双音节适应汉民族讲求对称、骈偶的表达习惯习惯 汉民族有讲究对称、和谐的习惯,也是一汉民族有讲究对称、和谐的习惯,也是一种审美情趣复音词在表达上有助于达到种审美情趣复音词在表达上有助于达到这一效果这一效果 以较为通俗的《古小说钩沉》之《述异记以较为通俗的《古小说钩沉》之《述异记》所载语词、语句为例》所载语词、语句为例24v 陆机少时,颇好游猎,在吴豪盛御览引有此字客献快犬名曰黄耳;机后仕洛,常将自随此犬黠慧能解人语,又尝借人三百里外,犬识路自还,一日至家机羁旅京师,久无家问,因戏语犬曰:“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驰取消息不?”犬喜摇尾,作声应之机试为书,盛以竹筒,系之犬颈犬出驿路,疾走向吴,饥则入草噬肉取饱每经大水,辄依渡者弭耳掉尾向之,其人怜爱,因呼上船裁近岸,犬即腾上,速去如飞迳至四字类聚引作先到机家,口衔筒作声示之。
机家开筒取书,看毕,犬又向人作声,如有所求;其家作答书内筒,复系犬颈犬既得答,仍驰还洛计人程五旬,而犬往还裁半月后犬死,殡之,遣送还葬机屯南,去机家二广记引作五百步,聚土为坟,屯人呼为“黄耳冢25v南康雩都县沿江西出,广记引作跨江南出去县三里,名梦口,有穴、状如石室,名梦口穴四字赋注引有旧传:尝有神鸡,色如好金,出此穴中,奋翼迥翔长鸣,响见之,辄飞入穴中,因号此石为金鸡石已上略见类聚九十昔有人耕此山侧,望见鸡出游戏,有一长人操弹弹之,鸡遥见便飞入穴,弹丸正着穴上,丸径六尺许,下垂蔽穴,犹有间隙,不复容人又有人乘船从下流还县,未至此崖数里,有一人通身黄衣,担两笼黄瓜,求寄载,因载二字御览引有之黄衣人乞食,船主与之盘酒二字广记引有食讫,船适至崖下船主乞瓜,此人不与,仍唾盘上,径上崖,直入石中船主初甚忿之,见其入石,始知神异,取向食器视之,见盘上唾,悉是黄金26六、双音节新词的构词方式更能体现人们认识事物、六、双音节新词的构词方式更能体现人们认识事物、概念时日趋丰富、复杂的认知心理概念时日趋丰富、复杂的认知心理v例如:借代法例如:借代法v不直接说出事物的正式名称,而用与之相关的人、不直接说出事物的正式名称,而用与之相关的人、事物的特点属性等来代替事物,这样创造的新词事物的特点属性等来代替事物,这样创造的新词叫借代造词法。
叫借代造词法v家口:家属,家人家口:家属,家人v门户:家庭门户:家庭v狂水:酒因为喝酒过多可以使人迷惑、发狂狂水:酒因为喝酒过多可以使人迷惑、发狂v风骚:以《国风》、《离骚》代替诗文风骚:以《国风》、《离骚》代替诗文27中古时期的成语v成语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凝炼而成的词组或短句,是中古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v所谓“成”,有成熟、约定俗成等意思,因而“成语”就是形成凝固不变的、含义明确的、为大众所普遍接受的词组或短语,具有含义丰富、语句简洁、修辞效果明显、应用广泛、历史悠久等特色,通常是四字格的形式居多28v中古时期是成语大发展的时期汉代特别是东汉以来,成语的使用较之先秦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出现了一大批新成语,这也是汉语词汇向复音化方向发展的重要佐证v例如:v东汉《论衡》有东汉《论衡》有““白日见鬼白日见鬼””《订鬼》,《订鬼》,““鸡犬升鸡犬升天天””(《道虚》)(《道虚》)v在《内经》中早已有从病证、发病状态方面去认识在《内经》中早已有从病证、发病状态方面去认识““中风中风””的论述的论述, ,如如““仆击偏枯仆击偏枯”,”,即指患者突然昏即指患者突然昏倒倒, ,半身不遂也。
到了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半身不遂也到了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论··中风历节篇》指出中风历节篇》指出:“:“夫风之为病夫风之为病, ,当当““半身不半身不遂遂”,”,才第一次揭示了才第一次揭示了““中风中风””的本质的本质, ,为后世医家为后世医家诊断、治疗、预防这个疾病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诊断、治疗、预防这个疾病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9v魏晋时期也有许多新的成语出现,开卷有益、开卷有益、班荆道旧班荆道旧(陶渊明《与子俨等书》)v“开卷有益”也作“开卷有得开卷有得”,后四字似乎出处更早陶渊明《与子俨等书与子俨等书》云:“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v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 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 ;归生、伍举,班班荆荆道旧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 30v南北朝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成语,v例如:爱不释手、黯然销魂、白面书生、变本加厉、瓜田李下、良辰美景、全无心肝、生离死别、体大思精 、听人穿鼻、万里长城、妄自尊大、忘年之交等。
v尤其是南朝刘义庆所撰的《世说新语》中,更是出现了百余条新成语,为人熟知的有:31v【难兄难弟】v《世说新语•德行》8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v【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世说新语•言语》5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32v【席不暇暖】v《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曰:“群情欲府君先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v【割席绝交】v《世说新语•德行第一》1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v【喜怒不寄于颜】v《世说新语•德行》16:“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本条刘孝标注引《康别传》曰:“康性含垢藏瑕,爱恶不争于怀,喜怒不喜怒不寄于颜于颜。
所知王浚冲在襄城,面数百,未尝见其疾声朱颜此亦方中之美范,人伦之胜业也33v【庾公不卖马】 v《世说新语《世说新语• •德行第一》德行第一》3131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当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v【楚囚对泣】v《世说新语 言语第二》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借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以简对烦】v《世说新语•言行》39.高坐道人不作汉语 或问此意,简文曰 :“以简应对之烦 v【文王之囿】v《世说新语•政事第三》 9王安期为东海郡小吏盗池中鱼,纲纪推之王曰:“文王之囿文王之囿,与众共之池鱼复何足惜!”34v【七步成诗】v《世说新语•文学第四》 66.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v【妇人之美 非诔不显】v《世说新语•文学第四》82.谢太傅问主簿陆退:“张凭何以作母诔,而不作父诔?”退答曰 :“故当是丈夫之德,表于事行 ;妇人之美 ,非诔不显 。
v【陈元方答客问】v《世说新语•方正第五》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v【义无虚让】v《世说新语•方正第五》47.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文度曰:“故应让杜许 蓝田云 :“汝谓我堪此不?”文度曰 :“何为不堪,但克让是美事,恐不可阙 蓝田慨然曰 :“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35v【临刑不变色】v《世说新语•雅量第六》2.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v【道边苦李】v《世说新语•雅量第六》4.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v【东床快婿】v《世说新语•雅量第六》19.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 :“君往东厢,任意选之 。
门生归,白郗曰 :“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郗公云 :“正此好 !”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36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现状v在汉语史诸部门中,词汇史向来比较落后,而中古(晚汉—隋)时期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尤为薄弱近二十年来, 经过郭在贻等先生的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中古词汇研究已经由冷落而繁荣,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v但是,这些论著大多偏重疑难词语的考释,研究的对象集中在从张相到郭在贻一贯强调的“字面生涩而义晦”和“字面普通而义别”的这两类词也就是说,主要还是训诂学的研究,是传统训诂学的延伸和扩展至于作为语言词汇的核心的常语,向来是训诂学者认为可以存而不论或者无烦深究的v然而,要探明词汇发展的轨迹,特别是从上古汉语到近代汉语词汇的基本格局的过渡,即后者逐步形成的渐变过程,则常用词的衍变递嬗更加值得我们下工夫进行探讨而这正是汉语史异于训诂学之处因为不对常用词作史的研究,就无从窥见一个时期的词汇面貌,也无以阐明不同时期之间词汇的发展变化,无以为词汇史分期提供科学的依据37v训诂学与词汇史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v训诂的目的是“明古”,训诂学的出发点是为了读古书——读懂古书或准确地理解古书。
因此,那些不必解释就能理解无误的词语,对训诂学来说就没有多少研究价值v词汇史则颇异其趣,它的目的是为了阐明某一种语言的词汇的发展历史及其演变规律,而不是为了读古书,尽管不排除客观上会有这种功用所以,在训诂学看来没有研究意义的词汇现象,从词汇史的立场去看可能恰恰是极为重要的问题v目前在语言学界还存在着一种模糊认识,有意无意地将训诂学和词汇史混为一谈,以为考释疑难词语和抉发新词新义就是词汇史研究的全部内容这种认识对词汇史研究的开展是不利的v因此,我们想要强调的是,这两门学问各有其彼此不可替代的价值,由于研究目的不同,看问题的角度、所用的方法、材料等等都有所不同在目前词汇史研究还很薄弱的情况下,有必要分清两者的关系,尤其是它们的区别38v早在四十年代王力先生就撰文指出:“古语的死亡,大约有四种原因:……第二是今字替代了古字例如‘怕’字替代了‘惧’,‘绔’字替代了‘裈’第三是同义的两字竞争,结果是甲字战胜了乙字例如‘狗’战胜了‘犬’,‘猪’战胜了‘豕’第四是由综合变为分析,即由一个字变为几个字例如由‘渔’变为‘打鱼’,由‘汲’变为‘打水’,由‘驹’变为‘小马’,由‘犊’变为‘小牛’又说:“无论怎样‘俗’的一个字,只要它在社会上占了势力,也值得我们追求它的历史。
v我们对于每一个语义,都应该研究它在何时产生,何时死亡虽然古今书籍有限,不能十分确定某一个语义必系产生在它首次出现的书的著作年代,但至少我们可以断定它的出世不晚于某时期;关于它的死亡,亦同此理……我们必须打破小学为经学附庸的旧观念,然后新训诂学才真正成为语史学的一个部门 39《汉语大词典》的释义问题v快1 [kuài ㄎㄨㄞˋ]v1、高兴;愉快《易·旅》:“得其資斧,心未快也《孟子·梁惠王上》:“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後汉书·朱浮传》:“凡舉事無爲親厚者所痛,而爲見讎者所快《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此聚之後,不知快晤又在何時 2.舒适;畅快 战国 楚 宋玉《风赋》:“有風颯然而至,王乃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忽一日,﹝江沔﹞支彊,屢欠伸猶不快,偶持重物乃微快,因漸取重物持之,滋重滋快《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今世没奈何他,後世得他變爲異類,烹而食之,以快胸中之恨耳v3.放肆;纵情《荀子·大略》:“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賤師而輕傅,則人有快;人有快,則法度壞 杨倞 注:“人有肆意《战国策·赵策二》:“恭於教而不快,和於下而不危。
高诱 注:“快,謂縱逸 唐 白居易 《琵琶引》序:“遂命酒,使快彈數曲 40v4.直爽;爽快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人見鄰里親戚有佳快者,使子弟慕而學之 卢文弨 补注:“佳快,言佳人快士,異乎庸流者也《旧唐书·张延赏传》:“武人性快,若釋舊惡於盃酒之間,終歡可解 元 张国宾 《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糧軍,哥哥是好人v5.迅速;敏捷《史记·项羽本纪》:“今日固決死,願爲諸君快戰《晋书·王湛传》:“此馬雖快,然力薄不堪苦行 宋 苏轼 《凤翔八观》诗之三:“當其下手風雨快,筆所未到氣已吞 元 盍西村 《脱布衫·春宴》套曲:“金籠鸚鵡舌頭快,向人前説的明白v6.赶快;从速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懶道人,快燒些薑湯與這小娘子吃《红楼梦》第二五回:“你快别問我,我那知道這些事?” 41v7.锋利 唐 杜甫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焉得 并州 快剪刀,剪取 吴松 半江水 元 吴莱 《黑海青歌》:“ 越山 山有黑海青,長拳快眼健羽翎 章炳麟 《狱中赠邹容》诗:“快剪刀除辮v8.犹好《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快自養,一月可小起,好自將愛,一年便健。
《周书·达奚武传》:“﹝ 達奚武 ﹞夢見一白衣人來,執武手曰:‘快辛苦’甚相嘉尚 宋 元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八出:“你命快,撞着我一道行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則見那相公滴溜的撥回馬來,問道:‘伯伯, 王安道 哥哥好麽?’我説道:‘快’”v9.善于,能 唐 白居易 《有感》诗之二:“馬肥快行走,妓長能歌舞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小子最快説夢,又會解夢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四折:“憑着我快扶持,能對壘,直使的諸邦降伏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