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90883950 上传时间:2024-09-1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历史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历史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历史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历史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高考历史高考历史考点一考点一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与义和团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与义和团运动一 、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1)明治维新后,随着军事实力的上升,日本制定了所谓的“大陆计划”,侵华战争蓄谋已久。(2)1894年朝鲜爆发的东学党起义成为导火线。2.经过:1894年丰岛之战,战争爆发黄海大战占领大连、旅顺1895年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战争结束。3.马关条约二 、八国联军侵华与义和团运动1.义和团运动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义和团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2.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八

2、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廊坊阻击战联军占领天津和北京。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影响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3.辛丑条约(1)内容:赔款4.5亿两白银;设立“使馆界”;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驻兵;禁止中国人民开展或参加反帝斗争;改总理衙门为外

3、务部。(2)影响: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使馆界”成为侵华大本营;清政府处于列强武装监视下;改设外务部,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考点二考点二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与社会习俗的变迁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2)表现:投资总额增加;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

4、史舞台。2.社会生活的变迁(1)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2)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开始。(3)维新派利用报纸宣传维新思想。(4)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起步。考点三考点三维新思想维新思想1.思想主张2.实践:1898年,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但很快就失败了。3.影响(1)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发表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借助

5、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严复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2)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1.阶段特征概述史学界普遍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史上重要的事件之一,黄海上的枪炮声强烈震撼着中国人的心灵,巨大的民族危机震醒了中华民族。政治方面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

6、中国的迷梦,但也存在盲目排外的局限性经济方面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华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近代社会生活进一步变化思想方面甲午中日战争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最强音,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中国政治民主化由此开端,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例1(2017东北三校一模,29)中国近代有学者称,“夫外货舶来品之侵入,关税自主后犹可挽救,独此病入膏肓之洋商工厂,犹如附骨之疽,不克(不能做到)消除”。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A.外国在华设厂加重中国经济的危机B.领土主权受损影响经济的独立发展C.投资设厂成

7、为列强扩张的主要方式D.丧失关税自主权引发列强开厂热潮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把外国人在中国兴办工厂视为“病入膏肓”之症,说明外国在华设厂加重中国经济的危机,故选A项。材料无法体现领土主权受损,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投资设厂成为列强扩张的主要方式,故C项错误;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而列强在华设厂热潮出现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故D项错误。2.综合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1)列强侵华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2)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登

8、上历史舞台奠定了基础。(3)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4)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重要性,掀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高潮,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例218951911年中国创办报刊1520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这折射出当时中国(B)A.列强入侵阻碍经济发展B.政治变革备受关注C.放弃了实业救国思想D.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解析材料涉及近代报刊的发展,没有体现经济的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政治变革备受关注,与材料中“其中政论性报刊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相

9、符,故B项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业救国热潮兴起,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以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故D项错误。3.19世纪末列强争夺修路权的目的、影响及评价(1)目的:19世纪末列强经济侵略方式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争夺修路权是当时列强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之一;铁路成为列强侵华的大动脉。(2)影响:迫使清政府放弃自主修路;促使清政府官员改变观念,认识到修路的急迫性;修更多的铁路成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3)评价:近代交通业难以抹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从原因看,是外国侵华的需要;从特点看,近代交通业受西方控制,发展不均衡,客观上有利于西方的侵略。例3(2016湖北重点高中10月联

10、考,26)“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 的 小 农 手 工 业 生 产 方 式 , 使 中 国 在 经 济 上 和 财 政 上 都 日 益 陷 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B)A.南京条约的签订B.马关条约的签订C.北京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解析从材料信息“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看,西方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该现象出现在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故选B项。1.东南互保1900年6月,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与清朝东南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

11、国深恐波及属于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经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由上海道余联沅出面,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清王朝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违抗要求其支持义和团的命令。“东南互保”保护了河北等以外的地区免于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同时亦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

12、中央的权威大为下降。1911年辛亥革命各省在武昌起义后相继宣告独立,与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力式微关系密切。2.“门户开放”为了分享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从此,美国在侵华政策上,不再追随西方列强,而是有了其

13、独立的政策,加紧和扩大了侵华的步骤。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的推行,没有影响列强的利益,因此也没有遭到列强的公然反对,反而使帝国主义各国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3.商品输出商品输出主要存在于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自由主义阶段,对外的经济掠夺主要表现就是掠夺殖民地的原材料和侵占殖民地的销售市场,把掠夺的原材料运到本国进行加工,然后出售到殖民地市场以获得高额的利润,这种侵略以坚船利炮为手段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其对殖民地的经济侵略也随之改变,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改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的模式。4.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高级阶段对外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资本输出指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提供贷款。资本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以商品输出为主,但也开始了早期的资本输出。19世纪晚期后,西方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