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植物病理学:玉米大斑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植物病理学:玉米大斑病(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米大斑病玉米 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形态特征玉米起源于热带,是适应性较为广泛的高光效 C4作物,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生态因子直接、间接地对其产生影响。如温度、水分、光照。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1899年我国就有记载,现以北方春玉米区和南方冷凉山区春玉米区患病为重。20世纪80年代,广西大斑病大流行4次,中流行5次。迄今每年平均因大小斑病危害损失7000万8000万kg,严重病区减产可达3045。目录病原学病害循环 发生条件症状防治方法01 PART ONE症状症状
2、 全生育期均可发生,苗期少见,生长后期尤其抽雄以后病害加重。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下部叶片先发病。因品种抗病性不同而病斑的大小、形状、颜色及反应存在差异。症状(1)萎蔫型: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型的梭状病斑,严重时病斑融合。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初期中期后期症状(2)褪绿型:初生圆形小班,沿叶脉扩展后呈褐色坏死条纹,周围有黄色或淡褐色褪绿圈,不产生或极少产生孢子。初期中期后期症状玉米大斑病发病级别玉米大斑病发病级别5%6%10%11%30%31%70%100%玉米大小斑病症状区别玉米大斑病由小的
3、病斑迅速扩展成为长棱形大斑,有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初期水渍状青灰色,后期边缘暗褐色,中央青灰色。发病时间:稍晚大斑病则在春玉米区较严重玉米小斑病病斑小,椭圆形,上有同心轮纹。一般长不超过1厘米,宽只限在两个叶脉之间。病斑边缘色泽较深,为赤褐色。此外,病斑的数量一般比较多。发病时间:稍早小斑病在夏玉米区较严重02 PART TOW病原学病原菌 无性阶段半知菌类突脐蠕孢属玉米大斑突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Pass.Pass.)Leonard & Suggs,有性阶段子囊菌门刺球腔菌属大斑刺球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Lutt.)Le
4、onard et al.只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产生。形态 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单生或23根束生,褐色不分枝,正直或膝曲,基细胞较大,顶端色淡,具28个隔膜,大小35160611(um)。分生孢子梭形或长梭形,榄褐色,顶细胞钝圆或长椭圆形,基细胞尖锥形,有27个隔膜,大小451261524(um),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生理温度:菌丝生长最适温度:735分生孢子产生的温度:1035最适温度:2025萌发和侵入适宜温度为2325PH范围2.610.9最适PH8.7湿度:孢子形成,萌发和侵入都要求RH90的高湿度生理小种玉米大斑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根据病力差异分为两种,玉米专化型只侵染玉米
5、,高粱专化型可侵染玉米、高粱、苏丹草和约翰逊草。依据病菌对具显性基因Ht1、Ht2、Ht3、和HtN有无致病能力区分出不同的生理小种。近年来我国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种类繁多、组成复杂,尤其以东北地区较为明显。目前已经鉴定出的生理小种有16个。03 PART THREE病害循环越冬越夏在田间地表和玉米秸垛内残留的病叶组织中越冬传播方式 气流、风雨传播越冬形态 分生孢子 厚垣孢子 菌丝体从田间病残体、含有未腐熟病残体的土杂肥、玉米秸秆、带病种子或混杂在玉米种子中的病残体,都可成为初侵染源或后续侵染菌源。 侵入方式从表皮细胞或表皮细胞间直接侵入,少数气孔侵入玉米大斑病病害循环 病株菌丝体分生孢子病残体
6、上越冬分生孢子健株分生孢子再侵染04 PART FOUR发生条件发生条件1、气候条件:影响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是气候条件。发生流行最适温1825,相对湿度90%以上。在温度较低、气候冷凉、湿度较大、光照不足的地区玉米大斑病多有发生2、品种抗病性的差异:不同玉米自交系和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存在着明显差异,感病自交系的利用和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是大斑病流行的根本原因。发生条件3、耕作栽培方式l连作地比轮作地发病重l单作的比间作套种的发病重l密植玉米比稀植玉米发病重l地势低洼的玉米地发病重l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l偏施氮肥现象严重05 PART FIVE防治方法防治措施 01030204
7、 改善耕作栽培环境化学防治建立测报制度积极推广抗病品种1.选育和推广抗病丰产良种不同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差异很大,种植优良抗病品种是控制玉米大斑病的主要措施。大斑病常发区,选种时应把抗病性作为第一要素来考虑,并要注意品种的合理搭配与轮换,避免品种单一化。选育和推广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抗大斑病资源。注意各类抗原基因的合理配置和轮换使用,以延缓或阻止新毒力小种的产生必须结合优良的栽培管理技术2.改善耕作栽培环境有计划地实行轮作倒茬,避免重茬、迎茬种植。实行间作套种,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推广地膜覆盖,适期早播,避开抽穗灌浆期多雨的季节。有机肥应充分腐熟,施足基肥,及时追肥和中耕除
8、土。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做好田园清洁卫生工作。 3.3.化学防治 施药前可以先摘除、修剪病叶 玉米抽穗前后,病情扩散前首次喷药,每57天防1次,连续防治 23 次。 在玉米大量散粉前进行施药效果更好。 使用的农药有代森锰锌、代森铵、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百菌灵等等。4.建立测报制度在玉米大斑病多发地区,要有专人负责,定期观察大斑病的发生消长情况。当田间出现病株,病叶开始自下而上垂直扩展时,应迅速发出“玉米大斑病将在10%左右田块流行”的预报,指导农民适期防治.最新研究进展1、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是近年来对大斑病有优异防治效果的药剂,这2种药剂作用机制独特,与传统农药无交互抗性,可将2种药剂复配使
9、用,发挥更大功效。2、核桃青皮,连翘,党参等中草药提取物,对玉米大斑病病原均有较好抑制效果。中草药源农药低毒环保,是一个新兴热点,可通过研发绿色农药对该病进行防治。核桃青皮连翘党参3、比空栽培模式和大垄双行是两种新型栽培模式。生产上推广比较成功的是“二比空”,即每种植2行,空1 行。二比空模式从栽培上创造了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使个体之间在利用养分、水分和光照等方面效率更高,相互干扰更小,使密植的增产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通过耕作制度改革,使玉米能够充分发挥边际效应,显著提高光能和水肥利用率。且在早春时能充分保温,尤其适合东北早春低温、干早地区推广应用,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文献
10、1刘震,傅俊范,景殿玺,周如军,李自博.新型栽培模式对玉米大斑病流行时间动态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7,(第1期): 84-88 2金丽琼,王宁.中草药提取物对大斑病凸脐蠕抱菌的抑菌特性J.安徽农业科学,2015,第43卷(第35期): 194-196 3徐妍,王佳,张金鑫,马超,高敬雨,东琴,潘静,刘世禄.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的研制及其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效J.现代农药,2016,第15卷(第6期): 33-37 4赵增新.论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7,(第2期): 178 5高宏芳.玉米大斑病病原菌生理分化及品种抗性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6 6于舒怡,傅俊范,周如军,康晓军,刘博.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大斑病发生和流行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1,第19卷(第1期) 7冯春海.玉米大、小斑病病原菌的特征J.植物保护,1981,(第4期): 23 8何奇瑾.我国玉米种植分布与气候关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 9赖传雅,袁高庆. 农业植物病理学华南本第2版M.201610孙滨.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控J.辽宁农业科学,2014,(第1期): 89-90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