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 8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王安石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鉴赏:这是王安石借孟子抒发情志的诗。这首诗开头两句,是说作者把逝去的孟子以及他留下的遗著,视为精神寄托,精神支柱;把孟子的“风标”,即品格,视为楷模。暗示诗人要继承孟子的事业,推行其政治主张,实现变法革新的抱负。王安石的变法行为,在当时被人视为“迂阔”,其情形就像当年孟子同齐宣王大谈“保民而王”的思想,被看成是迂阔的空论;所要推行的“王道政治”,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梦想。于是,作者说“何妨举世嫌迂阔”,表明古人和自己的理想抱负彼此相同,遭遇相似,有共同的孤独感。最后一句“故有斯人慰寂寥”,古
2、人(孟子)视我为朋友,安慰我,温暖我,感动我,使我寂寞的心灵充满活力。所以,王安石始终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的气魄,不屈不挠,奋斗不懈。王安石本诗借对孟子的赞颂,唱出了心中最坚定的信念。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 名 _,字子舆,后人尊称他为孟子, 邹(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_、政治家。其母有“断机” “_”等传说,极注重对孟子的教育。 孟子曾受业于儒家,他继承孔子的学说而 加以发挥,成为儒家学派仅次于_的代表人物。孔子的中庸学说传曾参,曾参传子思(孔伋,孔子的孙子),子思再传孟子。孟子曾游历齐、鲁、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的客卿。因其思想不合
3、时宜,故未被采纳。后来便不再出游,同其弟子“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轲教育家三迁孔子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于是贤者数人其中就有孟子不远千里来到魏都大梁。二人一见面,梁惠王就想得到“以利吾国”的良策,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为对,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
4、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为对,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的不同结果: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寡人_鱼鳖_洿池_衣帛_庠序_孝悌_饿莩_弃甲曳兵_鸡豚狗彘_寡gu鳖bi洿w衣y庠xin悌t莩pio曳y豚tn彘zh 河内凶 凶:_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 _请以战喻 喻: _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加:更。喻:做比方。 兵
5、刃既接 兵: _数罟不入洿池 数:_;罟:_;洿: _树之以桑 树: _勿夺其时 夺: _兵:兵器。数:密;罟:网;洿:深。 树:种植。夺:耽误,丧失。谨庠序之教 谨: _申之以孝悌之义 悌: _不知检 检: _王无罪岁 罪: _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悌:敬爱兄长。 检:制止,约束。罪:归咎,归罪。之寡人之于国也()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填然鼓之()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申之以孝悌之义()未之有也()之:助词,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音节助词,无实义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的代词,这种情况。于寡人之于国也()则移其民于河东(
6、)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于:介词,对于介词,到介词,表比较,比介词,在介词,和,与以请以战喻()斧斤以时入山林()申之以孝悌之义()以:介词,拿,用介词,按照,依照介词,拿,用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其时()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无”通“毋”,不要“无”通“毋”,不要“颁”通“斑”,夹杂“涂”通“途”,道路河内凶古义:_;今义:_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_;今义:_或百步而后止古义:_;今义:_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常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古义:更,再,副词;今义:常指增加古义:有人,有时;今义:选择连词兵刃既接
7、,弃甲曳兵而走古义:_;今义:_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古义:_;今义:_谷不可胜食也古义:_;今义:_古义:兵器;今义:战士,士兵古义:逃跑;今义:行古义:尽;今义:胜利数罟不入洿池古义:_;今义:_树之以桑古义:_;今义:_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义:_;今义:_古义:细、密;今义:数字或者数数古义:种植,动词;今义:常指较高大的林木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同意认可填然鼓之()七十者衣帛食肉()然而不王者()树之以桑()王无罪岁()请以战喻()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谨庠序之教()则移其民于河东()鼓,名词活用为动词,打鼓衣,名词活用为动词,穿王,名词活用为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树,名词活用为
8、动词,种植罪,名词活用为动词,归罪、归咎战,动词活用为名词,战争生,动词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死,动词活用为名词,死去的人谨,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移,使动用法,使迁移是亦走也()非我也,岁也()非我也,兵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申之以孝悌之义()树之以桑()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未之有也()何也() 弃甲曳兵而走()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倒装句。状语后置倒装句。状语后置倒装句。状语后置倒装句。宾语前置省略句,省主语“此”。 省略句,省主语“将士”。(1)填然鼓之,_,_。或百步而后止,_。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2)
9、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_,_;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3)五亩之宅,_,五十者可以衣帛矣。_,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1)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五十步而后止(2)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3)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4)谨庠序之教,_,_。(孟子梁惠王上)(5)尽信书,_。(孟子尽心下)(6)生于忧患,_。(孟子告子下)(7)得道者多助,_。(孟子公孙丑)(8)民为贵,_,_。(孟子尽心上)(4)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则不如无书(6)死于安乐(7)失道者寡助(8)社稷次之君为轻(9)穷则独善其身,_。(孟子尽心上)(10)天时
10、不如地利,_。(孟子公孙丑)(1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_。(孟子尽心上)(12)富贵不能淫,_,_,此之为大丈夫。(孟子滕文公)(9)达则兼济天下(10)地利不如人和(11)登泰山而小天下(12)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本文是孟子和_的一次谈话,它较为集中地阐述了“_”、“_”的政治思想,比喻巧妙,论辩有力,语言畅达,是孟子书中一篇重要的代表作品。(2)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_”的疑问。梁惠王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_”。“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_”作铺垫。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
11、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_”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1)梁惠王富民教民(2)民不加多邻国之政五十步笑百步仁政(3)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分析“_”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_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4)第三部分(第3段至第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第3段,阐述“_”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第4段,阐述_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第5段,阐述使民加多应
12、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_,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_”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3)民不加多事例(4)王道之始王道之成虐政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减
13、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原文: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译文: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原文: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译文: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原文: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译文: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
14、的百姓比邻国多了”。原文:“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译文:“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原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
15、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译文:“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原文:“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
16、之民至焉。”译文:“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1问题导读(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梁惠王为什么会有“民不加多”的疑问?答:战国时期,劳力资源是富国强兵之本。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争夺劳力,是各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的惠民措施是他争夺劳力、富国强兵的手段。由于没达到目的,他
17、便提出了这个疑问。孟子也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试图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2)孟子在回答了梁惠王的问题后,趁机用形象的描述性语言正面揭示了如何才能真正使“民加多”。孟子的描述中体现了他怎样的政治观点?请简要分析归纳。答:孟子是从“王道之始”、“王道之成”及“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这三个方面加以回答的。孟子指出: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产是使百姓“养生丧死无憾”的“王道之始”。发展农业,教化百姓,使民心归顺,才能真正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此外,孟子还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批评统治者的虐政,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这些具体的措施体现的正是孟子重视人民,重视教化(“驱而之善”
18、),反对武力兼并的“仁政”思想。(3)从课文的第3段和第4段看,孟子的语言有何特色?答:文章的第5段和第6段各用了一组排比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些排比句气势充沛,体现了孟子文章的雄辩风格。(4)寡人之于国也一文的论辩艺术有何特点?答:孟子在论辩时能根据不同对象,掌握对方心理,争取主动,并巧设比喻来说明道理。如文章开头,针对梁惠王做了一些“移民”、“
19、移粟”的小事而发出“民不加多”的疑问,孟子撇开“你和其他国家的诸侯没有多大区别”的直说,提出“请以战喻”,先顺着对方的路子(“王好战”)投其所好,使对方乐于接受,绘声绘色地安排了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喜剧,更妙的是不直接提出这个比喻的含义,而用“则何如”的问句,引惠王很自然地说出“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然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单刀直入地指出:“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揭示出比喻意后掉转话头,穷追猛打,既沉重地打击了梁惠王的自满情绪,也很自然地阐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接着孟子运用排偶句式,以磅礴的气势、激越的感情宣传自己的“仁政”思想,劝导梁惠王以恩德服人,行“王道”,而不要以武力服人,
20、行“霸道”。文章从提出问题,引用设喻,到发表政治主张,劝说统治者,忽而宕开,忽而逼近,使对手于不自觉中就范。孟子十分讲究语言论辩技巧,委婉犀利(很有艺术性),易于让人接受而又难以辩驳。论辩艺术在本文得到了很好的体现。2结构图解3写法赏析(1)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2)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
21、“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3)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磅礴。4文体常识孟子一书,是_同其弟子万章等人所著。一般认为,该书观点、文风、语言均较一致,应是经过孟子本人统一编定的。另一说,该书是其后代门人所辑录的。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11篇,现存1篇。相传另外4篇已佚。本书记载了孟子的政治学说、哲学观点和政治活动等。后人把孟子同_、_、论语合列为“_”,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孟子的文章气势雄伟,感情充沛,爱憎分明,词锋犀利,善用譬喻,如“五
22、十步笑百步”“举一羽与舆薪”等。也善用寓言,幽默风趣,如“揠苗助长”“缘木求鱼”等。孟子大学中庸四书1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曳兵(y) 狗彘(zh) 洿池(w) 王天下(wn)B鸡豚(tn) 数罟(c ) 庠序(yn) 颁白者(bn)C孝悌(t) 饿莩(pio) 供养(n) 王好战(ho)D畜养(x) 衣帛(y) 鱼鳖(bi) 不可胜用(shn)解析:B项中“庠”应读为“xin”;C项“莩”应读为“pio”;D项中“衣”当动词用,应破读为“y”。答案:A2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有战乱)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解析:A凶,
23、谷物收成不好,荒年;B加,更;C之,音节助词,不译。答案:D一、基础知识运用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鱼鳖/憋屈胆怯/雀跃数字/数罟B洿池/垮台 庠序/样板 畜生/畜养C遗憾/撼动 孝悌/根蒂 省亲/省悟D饿殍/浮肿 海豚/敦厚 宁静/宁亲解析:B项,三组分别读w/kuxin/ynch/x; A项,三组分别读biqi/qush/c;C项,三组分别读hnt/dxn;D项,三组分别读pio/ftn/dnnn答案: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脉膊度假貌合神离坐收鱼利B遮蔽谍血既往不究金碧辉煌C抱负勘误层峦叠嶂墨守成规D暮蔼幅员人才倍出娇揉造作解析:A项,膊搏,鱼渔;B项,谍喋,究咎;D项,蔼霭,倍辈,娇矫。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