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物的透视分享资料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0.58MB
约69页
文档ID:590590200
人物的透视分享资料_第1页
1/69

第四章2021/3/291 第一节 人体的透视第二节 人物头部透视2021/3/292 第一节 人体的透视 人体属于不规则的曲线,研究并掌握人体的透视规律,对于一个美术工作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人体大致分为躯干和四肢两大部分躯干由头、颈、胸、腹组成,四肢有上肢、下肢组成各个部分均可概括为立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等由于人体的运动的与画者角度的不同,透视形在发生着各种复杂的变化 2021/3/293 人体的头部、躯干和四肢,可用圆柱体的透视来分析直立的人,犹如一段直立圆柱体组合而成 人的形体结构是比较复杂的,综合着立方体与曲线体的综合特征在视觉中,体现人体基本结构和结构变化因素都需要与透视发生联系,诸如人的高度与视位的关系,比例与透视的关系,基本形与透视关系,对称因素与透视关系2021/3/294 2021/3/295 2021/3/296 视高与人物高度的关系 视高与人物高度的关系也是测定人物高低变化的基准 从整体上讲人的形体在视觉中,如同其他形体一样,第一感觉是近大远小、高低变化的问题。

这里有几种因素,一是观者的视位高低与人物高度关系,二是距离的远近视点平视时,代表视位高低变化的地平线,是水平面的灭线,在画面上与视平线重合因此,画面上视平线可作为基面上人物高度及水平面的衡量标准2021/3/297 2021/3/298 2021/3/299 2021/3/2910 2021/3/2911 2021/3/2912 在水平基面上的人物,高于视位的,一定高于视平线;低于视位的,一定低于视平线如果水平基面上有几个等高的人物,眼若低于人物高度时,人物不论远近,视平线一定要穿过人物的同一部位眼若高于人物高度时,人物不论远近,他们的头顶至视平线的间距比例相等因此视平线可以作为确立画面上人物高度的基准线,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可以把最近的人物作为标准高度,由其顶、足两点向视平线上灭点连线,形成一个同高度人物远近变化的消失比例尺,地面上任何一个位置上的人物高低程度都能由比例尺推出 有了这个比例尺,还可以测定不同高度水平面上的人物确切的透视高度 2021/3/2913 2021/3/2914 2021/3/2915 2021/3/2916 视高是人体各部位透视变化的决定因素。

人体各个部位的高度是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的,解剖学可以分析的很细致,而透视学是对于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则从整体上考虑它在视觉中变化的协调关系为了便于分析,可以把个部分概括为简单的形体,单纯从人体的高度讲,在平视视阈中,各部位虽然衔接、遮掩各异,高度保持原比例一是人物超出平视视阈,出现俯仰角度,人物各部位高度则要体现近长远短的变化2021/3/2917 2021/3/2918 2021/3/2919 2021/3/2920 人体透视的变化因素 人体的对称因素与观察角度的关系 人体各部位都有平衡的对称因素,正面直立的人,双肩、双胯、双膝连线,都构成了水平线因此画平行透视的正面直立人物,左右对称的呼应点连线应保持水平原线状态,身体各对称部位的连线关系,将随同整个人体的消失方向发生变化,身体越侧,连线缩的越短当人物继续转向,则背部的对称变化代替了正面透视关系2021/3/2921 2021/3/2922 人物的动作与透视关系 人体可分解为许多的体块,诸如头、胸、骨盆、大腿、小腿、上臂、下臂等,都有一定的基本形,并由连动轴(关节、脊柱)加以连接,这些轴是活动的因素,体块在肌肉的作用下,通过轴的扭转错动,可以改变彼此的方位关系,影响整个人体的透视变化。

2021/3/2923 当一个直立的人物重心在双足间稍有侧重时,原来身体各部位对称因素的连线,就失去水平状态,变为斜线关系当一个人物局部形体运动时,比如臂与腿的轴动、与画面作平行运动,仍保持原长,轨迹似正面圆的弧线而当与画面作一定角度的运动时,就要产生前后 轴动关系,臂和腿都要短于原长,越正缩的越短,垂直时最短2021/3/2924 重心在右腿重心在左腿2021/3/2925 人物的手腿与画面成角度运动2021/3/2926 人物腿部和右手与画面做水平运动2021/3/2927 当身体各部位都发生连贯的系列性轴动时,就会形成全身运动,各部位的关系、整个身体的形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物可以坐、可旋转、可仰俯,这时我们既应认真分析每个部位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方向、透视变化,又注意各部位在整体透视上的协调、平衡关系2021/3/2928 2021/3/2929 2021/3/2930 2021/3/2931 2021/3/2932 2021/3/2933 2021/3/2934 2021/3/2935 2021/3/2936 2021/3/2937 正、侧、背面人体的透视变化 正面直立的人坐与画面相平行,人物的两肩连线、衣袋、衣服下摆等都可以看作是相互平行的水平线。

被画人物面向画面时,这些线是水平状的原线;被画人物侧向画面时,它就与画面有了角度,这些线成了相互平行的变线,它们的透视方向往地平线的一个灭点集中,在地平线下方是近低远高,在地平线上方是近高远低背面的透视变化与正面的相同2021/3/2938 2021/3/2939 2021/3/2940 2021/3/2941 2021/3/2942 2021/3/2943 人体的四肢透视变化 人体四肢的透视变化就依它与画面所成的角度而定与画面平行时最长,与画面垂直时最短左右踢腿,腿的长度不变,前后踢腿,腿的长度就有了缩狭变化当人正面抬腿时,大腿缩短,下肢也缩短;当人侧面抬腿时,大、小腿都不缩短,因为它与画面平行,上肢部分的透视变化原理基本上和腿的透视变化一样2021/3/2944 与画面平行 长与画面垂直 短2021/3/2945 2021/3/2946 腿的透视2021/3/2947 2021/3/2948 动作的人的透视变化 人的形体复杂,动作多变,对复杂的形体,不能只看见一些细小的体面起伏,应该整体观察,把人体看作是由几件简单的圆柱体所组成,任何细小的体面起伏,都随着大的圆柱体的透视变化而变化。

动作的变化,从人体解剖上分析,固有其运动规律,但从透视上分析,无非是组成人体的一段段圆柱体的各种锥体状态的组合因此,掌握圆柱体的透视变化规律,对画动作的人是很有必要的全身运动的透视,是圆柱体不同透视状态的组合除了臂和腿外,更应该注意头部、轮廓、骨盆这三段主要圆柱体的圆面宽窄,柱身缩短的透视现象2021/3/2949 2021/3/2950 2021/3/2951 2021/3/2952 2021/3/2953 2021/3/2954 2021/3/2955 2021/3/2956 2021/3/2957 2021/3/2958 第二节 人物头部透视人物头部透视之一 人物的头部略似卵圆形,分脑颅和颜面两部分,它通过颈部的运动前后俯仰,左右转动面部的透视形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正面脸的人物五官位置没有什么变化,按“三停五眼”画即可由于所扭动六面体与画面成角度,面部的中线就成弧线倾斜,有了远近大小,近长远短、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2021/3/2959 2021/3/2960 2021/3/2961 2021/3/2962 人物的头部透视之二 五官的透视形随着面部的透视变化而变化,在同一面部,五官外形的透视变化必须统一,仰视时各条弧线向下弯曲;俯视时,各条弧线向上弯曲。

2021/3/2963 2021/3/2964 2021/3/2965 2021/3/2966 人物的头部透视之三 俯视或仰视的头,五官距离应该缩短,但若都缩短了,看起来就不舒服原因是俯视时鼻子不能缩短,仰视时眼眉与眼睛之间的距离不能缩短因为两者在平常时候(不仰视,不俯视),鼻子是近低远高,线、眼眉与眼睛之间是近高远低的斜面当仰视或俯视时,它二者便于画面平行,应是本来最长度,所以缩短是不对的2021/3/2967 2021/3/2968 2021/3/2969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