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90508499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6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三章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三章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三章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三章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燃烧及其条件1燃烧的含义发光、发热氧化反应(1)燃烧的概念: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_的剧烈_。(2)对燃烧概念的理解:燃烧的对象是可燃物质;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剧烈的_反应;必须有发光、发热现象。氧化2燃烧的条件(1)_;(2)_;(3)_。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物质具有可燃性(或可燃物)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缓慢氧化与自燃缓慢进行1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速度比较缓慢,这种_的氧化叫做缓慢氧化。自动燃烧2由缓慢氧化引起的_叫做自燃。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灭火的原理物质的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灭火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三个

2、条件中的一个或几个,使燃烧停止。2灭火的方法(1)_。如液化石油气起火,首先关闭阀门,断绝可燃物的来源;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2)_。如酒精灯用灯帽盖灭;油锅起火盖上锅盖灭火等。(3)_。如用水灭火。清除可燃物或使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使燃烧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3常见的灭火器(1)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2)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3)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的失火。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易燃物和易爆物(1)易燃物:一般来说,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

3、或遇火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常见的有硫、磷、酒精、液化石油气、氢气、樟脑、沼气、石油产品、面粉、棉絮等。(2)易爆物:指的是那些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2燃烧、自燃、爆炸的比较(1)并不是所有的易燃易爆物都会发生爆炸,只有具备燃烧条件且在有限空间内燃烧时才会发生爆炸;(2)并不是所有的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锅炉爆炸属于物理变化。3安全知识(1)对厂房和仓库的要求:与周围的建筑间有防火距离,车间仓库要有防火、防爆、通风、静电除尘、消防器材设备,严禁烟火。(2)容器要求:要牢固、密封、标志明显且要注明物品名称、性质、注意事项。(3)存放要求:单存

4、、单放,远离火种、注意通风。(4)运输要求:轻拿轻放,勿摔、砸、撞击。(5)工作人员要求:严禁烟火、人走电断,经常检查、认清图标。3下列物质不是可燃物的是( )。【基础反馈】1写出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氧气的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2实验室制氧气可以用_法和_法收集。D排水向上排空气A白磷C木炭B石油D玻璃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氯化钾氧气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探究物质燃烧需具备的条件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每一次只改变其中某一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另外,设计的实验尽可能地控制有害物质逸散,追

5、求化学实验绿色化。例题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小军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红磷的着火点为 240 ,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他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1)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由现象、得到的燃烧条件是_;由现象、得到的燃烧条件是_。(3)请举一例说明燃烧必须有可燃物参加。_。(4)请你根据小军查阅的资料和实验现象,指出他设计的装置有何不足。_。点拨:控制变量法的特点是被改变的变量就是被探究的因素;从装置图和查阅资料可知,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应该控制五氧化二磷的排放。答案:(1)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2)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3)木柴燃烧而石块不燃烧(或其他合理答案)(4)白磷燃烧没有在密闭装置中进行,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