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手术切口分类及抗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974KB
约24页
文档ID:590442398
手术切口分类及抗_第1页
1/24

既往将手术切口分为三类:I类清洁切口、II类可能污染的切口及III类污染切口在实践中发现这种分类方法不够完善为了更好地评估手术切口的污染情况,目前普遍将切口分为4类(其中II+III类相当于原来的II类) ￿ ￿列列别 标准准I类(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II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III类(污染)切口 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紧急开胸心脏按压)者IV类(污秽-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SSI是指围手术期(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脑脓肿、腹膜炎 【 SS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占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的35%-40%￿】SSI的概念比“伤口感染"要宽,因为它包含了手术曾经涉及到的器官和腔隙的感染比“手术后感染"的概念要窄而且具体,因为它不包括那些发生在手术后不同时期,但与手术操作没有直接关系的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等。

以手术治疗为中心,包含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 1.切口浅部感染:术后30天内发生、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1)切口浅层有脓性分泌物; (2)切口浅层分泌物培养出致病菌; (3)具有下列症状之一:疼痛或压痛,局部红、肿、热,医师将切口开放; (4)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浅部感染缝线脓点及戳孔周围有分泌物不列为手术部位感染  2.切口深部感染: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人工关节、大块人工修补材料等则术后1年内)发生、累及切口深部筋膜及肌层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1)从切口深部流出脓液; (2)切口深部白行裂开或由医师主动打开,细菌培养阳性且具备下列症状体征之一:体温>38℃,局部疼痛或压痛; (3)临床或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发现切口深部有脓肿: (4)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深部感染感染同时累及切口浅部及深部者,应诊断为深部感染 3.器官/腔隙感染: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生在手术曾涉及部位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通过手术打开或其他手术处理,并至少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 (1)放置于器官/腔隙的引流管有脓性引流物; (2)器官/腔隙的液体或组织培养有致病菌; (3)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器官/腔隙有脓肿; (4)外科医师诊断为器官/腔隙感染。

§ §20042004年年9 9月卫生部制订了月卫生部制订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导原则》》,其目的:,其目的:§ §规范、科学用药,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规范、科学用药,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规范、科学用药,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规范、科学用药,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 §避免用药混乱,减少和延缓细菌耐药避免用药混乱,减少和延缓细菌耐药避免用药混乱,减少和延缓细菌耐药避免用药混乱,减少和延缓细菌耐药§ §减少抗菌药物的毒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减少抗菌药物的毒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减少抗菌药物的毒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减少抗菌药物的毒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降低医药费用,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药费用,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药费用,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药费用,节约医疗资源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指征严格掌握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指征细菌性感染者细菌性感染者 症状症状￿体征体征 血尿常规血尿常规血尿常规血尿常规￿胸片胸片真菌、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原虫感染真菌、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原虫感染真菌、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原虫感染真菌、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原虫感染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细菌药敏试验细菌药敏试验经验治疗经验治疗￿住院病人住院病人￿门诊病人门诊病人￿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药药效效学学 药药代代学学 抗菌谱抗菌谱抗菌谱抗菌谱抗菌活性抗菌活性抗菌活性抗菌活性￿吸收、分布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代谢、排泄 综合病人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综合病人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综合病人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综合病人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病原菌病原菌病原菌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部位感染部位感染部位感染严重感染严重感染严重感染严重程度程度程度程度病人的生理病人的生理病人的生理病人的生理病理情况病理情况病理情况病理情况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必须有明确指征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必须有明确指征￿病原菌未病原菌未病原菌未病原菌未明的严重明的严重明的严重明的严重感染感染感染感染￿混合感染混合感染混合感染混合感染￿重症感染重症感染重症感染重症感染￿长程治疗长程治疗长程治疗长程治疗易产生耐药易产生耐药易产生耐药易产生耐药￿￿ 5a、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如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从而减少其毒性反应。

5b、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联合,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其它-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5c、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严格掌握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严格掌握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严格掌握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内科及儿科内科及儿科内科及儿科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预防用药预防用药预防用药外科手术外科手术外科手术外科手术预防用药预防用药预防用药预防用药￿ 内科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指征内科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指征综综合病症或易合病症或易发发感染感染 预预防用防用药药指征指征 昏迷昏迷1 1、、 体温体温>38℃>38℃2 2、、 周周围围血象血象WBC>12×10WBC>12×109 9/L/L,,N>80%N>80%3 3、、 呼吸道分泌物明呼吸道分泌物明显显增加(喉增加(喉头头痰痰鸣鸣))4 4、、 有多器官功能衰竭有多器官功能衰竭5 5、、 糖尿病糖尿病酮酮症酸中毒症酸中毒6 6、、 心肺复心肺复苏苏后后 中性粒中性粒细细胞减少胞减少 中性粒中性粒细细胞胞<1×10<1×109 9/L /L 重症肝炎重症肝炎1 1、肝性、肝性脑脑病病2 2、重度腹水、重度腹水3 3、使用激素、使用激素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毒感染并伴有下述一病毒感染并伴有下述一项项者:者:1 1、疑有、疑有继发细继发细菌感染菌感染2 2、年、年龄龄<3<3岁岁或或>60>60岁岁3 3、周、周围围血象血象WBC>10×10WBC>10×109 9/L,N>80% /L,N>80% 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的适应证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的适应证ⅠⅠⅠⅠ类切口手术时间较短者尽量不用抗菌药物。

类切口手术时间较短者尽量不用抗菌药物类切口手术时间较短者尽量不用抗菌药物类切口手术时间较短者尽量不用抗菌药物üüⅠⅠⅠⅠ类清洁手术,时间长、创伤大、一旦感染后果严重者类清洁手术,时间长、创伤大、一旦感染后果严重者类清洁手术,时间长、创伤大、一旦感染后果严重者类清洁手术,时间长、创伤大、一旦感染后果严重者(如开颅、心脏和大血管、骨关节、门脉高压症手术)(如开颅、心脏和大血管、骨关节、门脉高压症手术)(如开颅、心脏和大血管、骨关节、门脉高压症手术)(如开颅、心脏和大血管、骨关节、门脉高压症手术)üüⅠⅠⅠⅠ类清洁手术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糖尿病,营养不良、类清洁手术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糖尿病,营养不良、类清洁手术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糖尿病,营养不良、类清洁手术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糖尿病,营养不良、免疫低下,高龄)免疫低下,高龄)免疫低下,高龄)免疫低下,高龄)üüⅠⅠⅠⅠ类清洁手术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类清洁手术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类清洁手术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类清洁手术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üüⅡⅡⅡⅡ类(清洁类(清洁类(清洁类(清洁- - - -污染)切口及部分污染)切口及部分污染)切口及部分污染)切口及部分ⅢⅢⅢⅢ类(污染)切口手术,类(污染)切口手术,类(污染)切口手术,类(污染)切口手术,主要是进入胃肠道、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的手术主要是进入胃肠道、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的手术主要是进入胃肠道、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的手术主要是进入胃肠道、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的手术严重污染的严重污染的严重污染的严重污染的ⅢⅢⅢⅢ类切口及类切口及类切口及类切口及ⅣⅣⅣⅣ类切口,应治疗性使用抗菌类切口,应治疗性使用抗菌类切口,应治疗性使用抗菌类切口,应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属于预防药物,不属于预防药物,不属于预防药物,不属于预防   临临床床围围术术期期选选药药结结合合手手术术部部位位常常见见的的正正常常菌菌丛丛与与致致病病微微生生物物,,一一般般选选择择一一线线有有针针对对性性的的药药物物、、价格低廉、毒副反应较轻药品。

价格低廉、毒副反应较轻药品    头孢菌素类抗菌素为首选头孢菌素类抗菌素为首选    一般不用喹诺酮类药物一般不用喹诺酮类药物 § §首剂用药时机首剂用药时机首剂用药时机首剂用药时机极为关键,极为关键,极为关键,极为关键,应在手术开始前应在手术开始前应在手术开始前应在手术开始前20202020~~~~30 30 30 30 minminminmin开始给药,保证在发生污染前血清及组织中药物开始给药,保证在发生污染前血清及组织中药物开始给药,保证在发生污染前血清及组织中药物开始给药,保证在发生污染前血清及组织中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已达到有效浓度已达到有效浓度已达到有效浓度(>MIC(>MIC(>MIC(>MIC90909090) ) ) );;;;在手术室给药而不是在病在手术室给药而不是在病在手术室给药而不是在病在手术室给药而不是在病房给药;应静脉给药,房给药;应静脉给药,房给药;应静脉给药,房给药;应静脉给药,20202020~~~~30 min30 min30 min30 min滴完;滴完;滴完;滴完;§ §常用常用常用常用   - - - -内酰胺类抗生素半衰期为内酰胺类抗生素半衰期为内酰胺类抗生素半衰期为内酰胺类抗生素半衰期为1 1 1 1~~~~2 h2 h2 h2 h,若手术时,若手术时,若手术时,若手术时间间间间超过3~4超过3~4超过3~4超过3~4h h h h或或或或出血量出血量出血量出血量〉〉〉〉1500ml1500ml1500ml1500ml,应给第2个剂量,,应给第2个剂量,,应给第2个剂量,,应给第2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3次。

必要时还可用第3次必要时还可用第3次必要时还可用第3次 vv抗抗抗抗菌菌菌菌药药药药物物物物的的的的有有有有效效效效覆覆覆覆盖盖盖盖时时时时间间间间应应应应包包包包括括括括整整整整个个个个手手手手术术术术过过过过程程程程和和和和手手手手术术术术结结结结束束束束后后后后4 4 4 4小小小小时时时时,,,,总总总总的的的的预预预预防防防防用用用用药药药药时时时时间间间间不不不不超超超超过过过过24242424小小小小时时时时,,,,个个个个别别别别情情情情况况况况可可可可延延延延长长长长至至至至48484848小小小小时时时时手手手手术术术术时间较短时间较短时间较短时间较短(<2(<2(<2(<2小时小时小时小时) ) ) )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1 1 1 1次即可vv接接接接受受受受清清清清洁洁洁洁- - - -污污污污染染染染手手手手术术术术者者者者的的的的手手手手术术术术时时时时预预预预防防防防用用用用药药药药时时时时间间间间亦亦亦亦为为为为24242424小小小小时时时时,,,,必必必必要要要要时时时时延长至延长至延长至延长至48484848小时小时小时小时。

vv污污污污染染染染手手手手术术术术可可可可依依依依据据据据患患患患者者者者情情情情况况况况酌酌酌酌量量量量延延延延长长长长,,,,原原原原则则则则上上上上最最最最多多多多不不不不超超超超过过过过72727272小小小小时时时时,,,,延延延延长用药长用药长用药长用药并不能进一步并不能进一步并不能进一步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提高预防效果提高预防效果提高预防效果 vv结结结结直直直直肠肠肠肠手手手手术术术术前前前前用用用用抗抗抗抗菌菌菌菌药药药药物物物物准准准准备备备备肠肠肠肠道道道道,,,,应应应应在在在在手手手手术术术术前前前前1 1 1 1天天天天给给给给药药药药,,,,不不不不宜宜宜宜连连连连用用用用3 3 3 3天天天天 Ø选用能杀灭或抑制局部细菌而毒性较小者选用能杀灭或抑制局部细菌而毒性较小者Ø选用刺激性小的药物,以免损伤局部组织选用刺激性小的药物,以免损伤局部组织Ø不易引起过敏反应不易引起过敏反应Ø尽量采用主要供局部应用的药物,避免用主尽量采用主要供局部应用的药物,避免用主要供全身应用的药物要供全身应用的药物Ø用于大面积烧伤或创伤时,注意因创面吸收用于大面积烧伤或创伤时,注意因创面吸收药量过多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药量过多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