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9课赤壁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90393625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9课赤壁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高中语文 第9课赤壁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高中语文 第9课赤壁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高中语文 第9课赤壁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高中语文 第9课赤壁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9课赤壁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9课赤壁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赤壁赋写人生清风明月千里婵娟共赋赤壁大江东去风流千古同诗林漫步望江南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赏析】 望江南以登台游春起笔,勾画了一幅细风斜柳、春水鲜花、万千人家的祥和图画。登上超然台四处眺望,护城河里春水漾漾,密州城内满目鲜花,蒙蒙细雨沐浴着万千人家,令人心境平和,空明澄静。作者笔锋一转,由眼前之景唤起思乡之念,寒食节畅饮之后,如今酒醒,故乡何在?内心不由得发出一声嗟叹。然而,面对同游的老朋友,还是不要去怀想故乡吧,来呀,让我们重新生起火来,品尝品尝刚焙制的春茶,吟诗饮酒,趁着这美好

2、春光,趁着这尚未衰老的大好年华!作者以一种乐观而豁达的人生态度对待心中的郁闷,以一种高雅而超脱的人生追求平息了内心的矛盾,洒脱地超越了不尽如人意的现实。名句背诵(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2)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轼水调歌头)(3)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4)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苏轼东栏梨花)(5)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苏轼定惠院寓居月夜出次韵)(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7)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8)书生事业真堪笑,忍冻孤吟笔退尖。(苏轼谢人见

3、和雪后北台书壁)语林撷英等量齐观一视同仁二者都有“等同看待”的意思。“等量齐观”只指对待事物,不能指对待人或其他动物,它多用于否定句,或出之以否定的口吻。“一视同仁”主要是指对待人或其他动物,也能指对待其他“事”“物”,它一般不用于否定句。例句:二战中法西斯和反法西斯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所以日本广岛、长崎平民的伤亡和南京人民被屠杀不能等量齐观。对于我们兄弟姐妹六个,父亲并不像有的人那样重男轻女,他对我们兄弟姐妹一视同仁,毫无偏向。消失消逝“消失”和“消逝”是两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语。它们的意思非常接近。它们的相同点都为动词,都指因发展到一定阶段或变化到一定程度而逐渐减少以至没有。但两个词还是有

4、区别的。要理解两个词语的差别,首先是必须搞清楚“失”与“逝”这两个语素的区别。“失”的意思为“失掉,丢掉(跟得相对)”。“逝”的意思为“过去”,多指时间、水流等。由此可知,“消失”侧重结果,强调永远失去了或很快失去了。“消逝”侧重过程,指逐渐减少。例句:瞬间,一颗流星就从夜空中消失了。火车的隆隆声慢慢消逝了。卡片摘录一、作家作品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其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医药、禅理、哲学等均有造诣,学识广博,尤其在诗坛、词坛、散文上更是成就卓越的大家。政治上,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均为当朝臣子。苏轼为嘉祐年间进士。

5、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激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中进士后累官至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常州。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书舍人。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后又因启用新党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海南。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享年64岁。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文忠。苏轼的诗中,数量最多、对后人的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的诗篇。其诗今存2 700多首,风格多样,或雄奇奔放,或富于理趣,或简单自然。他和南宋的辛弃疾形成了词坛上的“苏辛”豪放词派。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为“唐宋

6、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有东坡集东坡乐府。二、背景探寻这篇赋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被贬的起因,是谏官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从苏轼的诗作里摘出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告发他反对新法,结果苏轼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作者因内心愤慨不平,借助诗文以抒发感慨。赋中所流露的“人生无常”的悲哀和旷达心境,就是这种复杂感情的表现。作者是元丰三年(1080)春到黄州的。元丰五年秋、冬,苏轼曾先后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漫游,写下了赤壁赋。三、文体知识赋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句

7、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讲求文采,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张手法。汉代以后,赋分别向骈文和散文两个方向发展。前者便出现了骈赋和律赋,注重对偶工整和平仄协调,对押韵也有严格要求;后者便发展为文赋,不讲求骈偶和音律,句式可长可短,押韵也较自由。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不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rn x zho l qio zh l m f yu po zn sh shu s lio zh pin bin zh sh zn cn h h 冯冯 凭凭 乘乘 属属 嘱嘱 劝人饮酒劝人饮酒 脱离脱离 余余 留给留给

8、(wi)赠送赠送 农历每月十五农历每月十五 盼望盼望 眺望眺望 兴起兴起 创立,兴起创立,兴起 派遣,发动派遣,发动 往,到往,到 好像好像 如果如果 像,如同像,如同 连词,如果连词,如果 比不上比不上 本来本来 顽固顽固 牢固牢固 动词,唱动词,唱 名词,歌词名词,歌词 名词,歌声名词,歌声 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 或美好理想的象征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旷远的样子旷远的样子 星宿名,斗宿和牛宿星宿名,斗宿和牛宿 白茫茫的水汽白茫茫的水汽 打鱼砍柴打鱼砍柴 攻占攻占 朗诵朗诵 向南向南 向西,向东向西,向东 以以为侣以为侣以为友为友 使使舞动

9、舞动 使使舞动舞动 为为哀叹哀叹 渺小得像渺小得像 显出白色显出白色 六、特殊句式1固一世之雄也_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_3渺渺兮予怀_4而今安在哉_判断句判断句 被动句,被动句,“于于”字表被动字表被动 主谓倒装,应为主谓倒装,应为“予怀渺渺兮予怀渺渺兮” 宾语前置,应为宾语前置,应为“在安在安” 5何为其然也_6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_ _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_ _宾语前置,应为宾语前置,应为“为何为何” 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应为应为“于赤壁之下游于赤壁之下游” 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 应为应为“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 一、

10、课文主旨文章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闻,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作者在“乌台诗案”遭到巨大的挫折后,虽身处逆境却仍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二、结构图示三、疑难解说1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答案】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2主客问答是赋体作品的一个显

11、著特征,本文亦不例外,苏轼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呢?探究一下。【答案】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客人一曲洞箫,“倚歌而和之”,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脉也因之曲折流转,曲流中跃起浪花。第三段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故事作答,文理转折自然。客人连用了三个问句,这三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客人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通过主客的问答,使文中的思想情感跌入低谷。第四

12、段是苏轼针对客人的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则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倾向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以大视野和大境界看待人生。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申说。思想感情由此得以深化,心胸从此而更开阔,文章又一次再起波澜。第五段写客人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这里的景和情犹如长江在经历了蜿蜒曲折、波涌浪叠、惊

13、涛拍岸之后,辽阔而祥和地汇入大海。总之,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 3说说课文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答案】赤壁赋是一篇游记散文,但作者绝不是为了记游,而是重在抒情和说理。苏轼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将抒情和说理都依托于景物描写,因景而生情,借物而喻理,写景、抒情、说理三者结合得非常紧密。文中描绘清风、江水、明月的写景句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文中抒情的部分,始终不离开这几处景物描写,这就是因景而生情。作者正是在看到江上的清风明月之后,产生了“遗世独立”之情:“浩浩

14、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文中说理部分也紧紧扣住这几处景物描写,用自然景物来隐喻哲理,阐发哲理。这就是借物而喻理。如第二段中“客”关于人生无常的议论,都离不开自然景物,“羡长江之无穷”一句扣住江水,“抱明月而长终”一句扣住明月,“托遗响于悲风”一句扣住清风。这几句表明了“客”虚无消极的人生观,它的内涵无不借助这一具体而实在的自然景物表达出来。4就感情线索而言,课文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具体说说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由乐入悲,又是怎样转悲为喜的。【答案】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这就是:“于是饮酒乐甚”“托遗响于悲风”“客喜而笑”,也就是由乐而悲、由悲而喜,课文一开头

15、便表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如此良辰美景,作者油然而生飘飘欲仙之喜。接下来顺转:由饮酒放歌的欢乐中伴入了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嫠妇泣,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入悲哀。紧接着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在此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以明月江水作比,完成了由悲转喜的过渡;世界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

16、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进而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四、写作特色1构思精湛、缜密。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再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开始的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而哲理的简述,则画龙点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2语言优美形象。作者写江上风物之美,给读者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者笔下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成了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

17、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作者还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再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古今对译课文内容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点拨(1)白露:

18、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2)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答案】D【解析】A项“明年”是指“第二年”,与现代汉语“明年”意义不同。B项“适当”是“刚好对着”的意思,现代汉语的“适当”作“恰当”“合适”讲。C项“南面”不是表方位的名词,而是“面向南”的意思。D项“同日而语”是成语,指“放在同一时间谈论”,也就是“相提并论”的意思。成语词义有较大的稳固性,现代汉语中保留古汉语的意义。【写作示例】太耀眼的光芒总是引起小人嫉妒的目光,卑劣的小人们媚笑着走来,历史的阴霾从此要羁绊苏轼一生,“乌台”的暗流褪尽了昔日的荣耀,颠沛流离取代了曾经的光风霁月。信

19、而见疑,忠而被谤,这样的挫折他始料未及,这样的遭遇注定坎坷,因为小人们总喜欢在暗中加害于他。命途多舛,旷达传千秋命途多舛,旷达传千秋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能驾一叶扁舟,出没于惊涛骇浪而从容应对,豁达处之。在白露横江、清风徐来之际,他要以自己更为旷达、疏狂的性情和更俯仰万世的思考,来压制内心深处对人生变迁、世事无常的感伤。他猛然间豁然开朗,终于悟出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哲理。霎时,他的内心一片澄明。于是,所有的不幸与困苦,都在这旷达的胸中渺小得如同一缕游丝,一缕轻尘。那些小人不懂,可江上的清风懂了,山间的明月懂了。在这场与邪恶的拔河中,苏轼取得了心灵上的胜利。于是,他远离了喧嚣,回归于清纯空灵;他习惯了淡泊,才情更加俊逸洒脱;他明白了如何应对困难,才能做到宠辱不惊。繁华落尽见真醇,于是他寄情于优美的诗文,沉淀出不朽的艺术。于是,凄苦得以超越,灵魂得以提升,奇迹得以出现。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个响彻千古的名字苏东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