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第四节第四节水水 圈圈大大 气气 圈圈生生 物物 圈圈地地球球的的圈圈层层结结构构地核地核地地幔幔地地壳壳一、地内部圈层结构一、地内部圈层结构•1.地震波地震波•2.不连续界面不连续界面•3.三大圈层三大圈层怎样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呢?利用利用地震波地震波来得知来得知地球内部的信息地球内部的信息 1 1、地震波、地震波地震波纵波(P波)横波(S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分类分类特点特点所经物质状态所经物质状态传播速度传播速度共同特点共同特点地震波地震波纵纵波波横横波波固体、液体、固体、液体、气体气体固体固体较快较快较慢较慢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地震波的传播特点传播速度都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而变化而变化想一想:想一想: 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人们有什么感觉?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速度{千米/秒)332900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莫霍界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地壳地壳地幔地幔地核地核纵波、横波有几次明显的变化?在什么深度上有明显的变化?怎么变纵波、横波有几次明显的变化?在什么深度上有明显的变化?怎么变化?化?活动活动纵波纵波((P))横波横波((S))ab 2、不连续面 莫霍界面 地下33千米处 古登堡界面 地下2900千米处 3、三大圈层地壳地壳地幔地幔地核地核地核地核地幔地幔洋壳洋壳(6km)陆壳陆壳(33km)平均平均17km2900km33km莫莫霍霍界界面面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地壳:位于莫霍面以上,由岩石组成,平均厚度为17千米;全球地壳厚度最大的地方在哪里?全球地壳厚度最大的地方在哪里?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地核地核地幔地幔900km上地幔上地幔下地幔下地幔33km莫莫霍霍界界面面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地幔地幔地幔: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厚度约为2800千米; 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厚2800千米软流层软流层软流层给人软流层给人“液体液体”印象,但为什么印象,但为什么能通过横波?能通过横波?•软流层的岩石并不呈液体状态,软流层的岩石并不呈液体状态,而是处于一种潜在融熔状态而是处于一种潜在融熔状态地壳地壳莫莫霍霍界界面面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地地 核核地地 核核厚3400千米地核:位于古登堡面以下直至地心,厚度约3400千米 分为:内核和外核5,150km核核外外内内核核液液态态固固态态外核是液态,横波不能通过,图中外核是液态,横波不能通过,图中内核无横波通过,为何是固态?内核无横波通过,为何是固态?5150km圈层名称圈层名称不连续面不连续面深度深度(km)特征特征地地壳壳地地幔幔地地核核外核外核外核外核内核内核内核内核上地幔上地幔下地幔下地幔33千米处千米处(大陆部(大陆部分)分)2900 ①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由坚硬的岩石组成②②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平均厚大陆部分厚,平均厚17千米千米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软流层,,温度很高,压力、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和密度很大地球内部圈层概况地球内部圈层概况莫霍界面莫霍界面古登堡古登堡界面界面大洋地壳大洋地壳大陆地壳大陆地壳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源地要源地岩石圈岩石圈——地壳和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石组成厚度厚度范围范围联系联系地壳平均17千米地表至莫霍界面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还包含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岩石圈70~100千米地表至软流层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地地壳壳莫霍界莫霍界面面古登堡古登堡界面界面地地幔幔外外核核内内核核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外部圈层外部圈层大气圈大气圈水圈水圈生物圈生物圈1、大气圈•由气体气体和悬浮物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氮和氧2、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连续续但不规则不规则的圈层水的物质状态:水的物质状态: 水的存在形式:水的存在形式: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固态、液态、气态三类固态、液态、气态三类大气水大气水地表水地表水地下水地下水生物水生物水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陆地降水植物蒸腾海洋蒸发地下水海洋降水大汽输送下渗湖蒸 发植物蒸腾海洋蒸发陆地降水3、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范围: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4、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相互制约外部圈层特点比较外部圈层特点比较外部圈层外部圈层概念概念组成组成其他其他大气圈有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圈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1.图示景观体现了地球圈层的那几个外部图示景观体现了地球圈层的那几个外部圈层?构成该景观的主体圈层是什么?圈层?构成该景观的主体圈层是什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水圈2.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什么?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什么?树木、花草等植被树木、花草等植被3.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地球外部圈层之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的什么关系?间的什么关系? 各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各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组成自然环境共同组成自然环境1.地震发生时,一名潜水员正在大堡礁潜水,那么,地震发生时,一名潜水员正在大堡礁潜水,那么,他会感到(他会感到( ))练习题练习题A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晃动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晃动B 先左右晃动,后上下颠簸先左右晃动,后上下颠簸C 上下颠簸上下颠簸D 左右晃动左右晃动2. 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幔的厚度最大地幔的厚度最大B 地震波在地壳的传播速度比在地幔大地震波在地壳的传播速度比在地幔大C 软流层紧贴于地壳以下软流层紧贴于地壳以下D 地核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地核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C CD D3. 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 ))A 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B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C 大西洋大西洋D 刚果盆地刚果盆地C C4. 岩石圈是指(岩石圈是指( ))A 地壳地壳B 软流层以上的部分软流层以上的部分C 地壳和上地幔地壳和上地幔D 地壳和软流层地壳和软流层B B6. 在莫霍界面以下(在莫霍界面以下( ))A S波传播速度增加,波传播速度增加,P波消失波消失B P波传播速度增加,波传播速度增加,S波消失波消失C P波和波和S波传播速度都减小波传播速度都减小D P波和波和S波传播速度都增加波传播速度都增加D D5. 岩浆主要发源于(岩浆主要发源于( ))A 地壳地壳B 地幔地幔C 地核地核D 岩石圈岩石圈B B7.下列现象与主要发生圈层对应不正确的是(下列现象与主要发生圈层对应不正确的是( ))A 地震--岩石圈地震--岩石圈B 赤潮--水圈和生物圈赤潮--水圈和生物圈C 台风--大气圈和水圈台风--大气圈和水圈D 厄尔尼诺--岩石圈厄尔尼诺--岩石圈D D。